在注冊會計師考試中,《財務成本管理》可是一門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且涉及的公式比較多的科目,在備考時很多考生都難以入手,2020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已經圓滿結束,大家一起來看看哪些學霸們是如何學習《財務成本管理》吧。
(一)知道如何推導公式
例如: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經營凈利潤/凈經營資產;同時,我們可以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公式轉化為等于稅后經營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周轉率,然后再將公式推導為(稅后經營凈利潤/收入)。根據已知條件套用任意一個公式,求出凈經營資產凈利率了。
(二)將公式帶入習題,進行場景化記憶
很多復雜的公式或者定義記不住?不要著急,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用將公式帶入習題,進行場景化記憶的方法,就連一年過六科CPA的考霸都是這么過來的。
舉個例子:求哪些狀態會顯示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較弱,財務狀況不穩定?
通過習題進行記憶:
營運資本=長期資本-長期資產,所以長期資產如果超過長期資本,則營運資本為負數,表明長期資本小于長期資產,有部分長期資產由流動負債提供資金來源。由于流動負債在 1 年內需要償還,而長期資產在 1 年內不能變現,償債所需現金不足,必須設法另外籌資,則財務狀況不穩定。
這些方法掌握好了,每做一道題目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套知識點,根據題干給到的已知條件將每一個答案排除,找到最終的答案。
財管科目核心考點內容
財管科目應選擇題、計算分析題等都會涉及到很多計算,這個帶入計算的過程加大了做題的難度以及答題時間,所以,大家更應該提前了解題型題量,早做準備。
財管的重點章節主要是財務報表的分析、價值評估的基礎、資本預算以及企業價值評估等。隨著備考時間的增加,你會發現,財管題目日趨容易,大家應當對通過財管這門科目更有信心。
大家在備考ACCA時候,經常會遇到“present value”這個考點內容,大家也無法分清什么時候查復利現值系數表,什么時候查年金現值系數表,針對大家所出現的問題,會計網今天就跟各位講解下“present value”這個知識點。
01、常見PV模型以及解決方法
特點:
1. 期初有一筆現金流流出(期初默認T=0時刻,現金流流出一般是指investment)
2. 從第一年開始,每年都有一筆現金流流入
3. 現金流流入發生在每年的期末
每筆現金流入金額不等,單筆現金流折現問題
1.每筆現金流通過復利現值系數分別折現=現金流*復利現值系數(r,n)
2.復利現值系數在present value table中找,r為折現率,n為對應現金流到T=0時刻的年限
3.NPV=每筆現金流的現值之和-期初投資額
當每筆現金流入都相等且現金流入的年份是有限年份時,年金折現問題
1.通過年金現值系數將所有年金往前折現一年,折現后的值=每年現金流金額*年金現值系數(r,n)
2.年金現值系數在annuity table中找,r為折現率,n為年金數量,有幾筆年金,n就為幾
3.NPV=每年現金流金額*年金現值系數(r,n)-期初投資額
當每筆現金流都相等,但是現金流入的年份是無限年份(forever),永續年金折現問題
1.通過公式把永續年金全部往前折現一年,折現后的值=每年現金流金額/r
2.r是折現率
3.NPV=每年現金流金額/r-期初投資額
02、題目
接下來,分別給三個題目讓大家練習一下:
例1:An investment of $20,000 is expected to yield $5,000 in the first year, $10,000 in the second year, $8,000 in the third year. Calculate the net present value of the investment opportunity if the cost of capital is 5%
NPV=5000*復利現值系數(5%,1)+10000*復利現值系數(5%,2)+8000*復利現值系數(5%,3)-20000
=5000^0.952+10000^0.907+8000^0.864-20000=$742
例2:An investment of $50,000 is expected to yield $5,000 for ten years. Calculate the net present value of the investment opportunity if the cost of capital is 5%.NPV=50000*年金現值系數(5%,10)-50000
=5000^7.722-50000
=-$11390
例3:An investment of $50,000 is expected to yield $5,000 per annum in perprtuity. Calculate the net present value of the investment opportunity if the cost of capital is 5%.NPV=5000/5%-50000 =$50000
以上,就是針對present value中三種常見問題的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來源:ACCA學習幫
2020年ACCA12月考季臨近,最近,會計網經常會收到同學們的反饋,稱對于Flexible Budget這個知識點存在諸多疑點。Flexible Budget一向都是ACCA考試中必考知識點之一,今天會計網針對大家問題,著重詳解下Flexible Budget這個考點內容。
一、What are fixed budget,flexible budget and flexed budget
在flexible budget中我們學了三種預算: fixed budget, flexible budget and flexed budget
Fixed budget:A fixed budget is a budget which is normally set prior to the start of an accounting period, and which is not changed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activity or cost.
(固定預算是在生產之前就決定的,是固定數值不會隨著生產活動水平的變化而變化,適合用于planning stage,為企業未來的生產提供指引)
Flexible budgets are budgets which, by recognizing different cost behaviour patterns, change as activity levels change.
(彈性預算是將成本按照成本性態進行區分,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和半變動成本,會隨著生產活動水平的變化而變化)
Flexed budget: [Adjusted for actual volume](是flexible budget中特殊的一種,基于實際生產活動下的彈性預算,但是在MA中flexible budget 和flexed budget 看作一致的,也就是flexed budget 也可以表示為基于實際數量下的預算)
注:
當彈性預算是基于任意生產活動水平時,適合用于planning stage,幫助企業了解在不同情況下會消耗的資源,在生產前進行資源配置。
當彈性預算是基于實際生產活動水平時,使用于control stage:在獲得了實際結果時,如果直接那fixed budget 與實際結果進行比較意義不大,因為此時既有銷售數量的不同,又有價格的不同,所以此時用flexed budget 與 actual result進行比較,基于同樣的實際生產水平,去對比預計和實際之間的差異。
對于Flexible budget 主要考察計算題但是也會考查文字題,因此我們會對兩種題型進行總結。
二、Flexible budget-計算題
1,
注:
(1) 彈性預算是將成本按照成本性態進行區分,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和半變動成本,對于不同類別的成本有不同的計算方式
(2) 固定預算和彈性預算之間只存在數量間的差異,價格是一致的。固定預算下基于預計數量彈性預算下基于實際數量
(3) 對于固定費用本身特性是不會隨著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固定預算和彈性預算下的固定費用是一致的,都是基于預算的固定成本。有時候題目會將固定成本以單位的形式迷惑大家,此時大家要注意,固定成本=預計的數量*預計的單位成本。
2, 計算流程
第一步:根據成本性態對于成本進行區分
由上面表格可以知道對于不同的成本會由不同的計算方式, 但是題目中有時不會直接明說以下成本是固定,變動還是半變動,所以第一步是根據這三類成本的特點對于要求的成本進行成本分類。
變動成本:單位成本保持不變,總成本隨著數量的變化而變化
固定成本:總成本不變,不隨這數量的變話而改變
半變動成本:由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組合而成,通常如果成本既不是變動成本也不是固定成本,那就是半變動成本。
第二步:對于分類完成的成本按照各自的計算方式進行計算。
例題一:基于不同的生產活動水平
Answer:
↓
D
解析:
第一步:成本分類
對于direct cost 是變動成本(MA中所有的直接成本都是變動成本),所以Direct material是變動成本
對于labour cost和production overhead總成本都在變化,所以不符合固定成本總量不變的特點,所以不是固定成本。
對于labour cost,在生產活動水平為80%時,1%所對應的單位成本=$2120/80%=$26.5/%;在生產活動水平為90%時,1%所對應的單位成本=$2160/90%=$24/%, labour cost不符合變動成本單價不變的特點也不是變動成本, 那么此時labour cost 為半變動成本。
同理對于production overhead在生產活動水平為80%時,1%所對應的單位成本=$4060/80%=$50.75/%;在生產活動水平為90%時,1%所對應的單位成本=$4080/90%=$45.33/%, production overhead也不是變動成本, 那么此時production overhead 為半變動成本。
第二步:計算
Direct material 的單價=2400/80%=$30/%, 所以在生產水平為83%時,total direct material cost=$30 per %*83%=$2490
對于labour cost和production overhead都是半變動成本,因此可以結合在一起計算。
假設y=a+bx,其中y是labour cost和production overhead的總成本,x是生產活動水平%,a是固定成本,b是1%的變動成本。
將已知數據帶入:
a+80%b=2120+4060
a+90%b=2160+4080
解得:a=5700,b=6
所以方程為:y=5700+6x
將83%帶入公式,labour cost和production overhead的總成本=$5700+$6 per %*83%=$6198
所以total production cost=2490+6198=$8688
來源:ACCA學習幫
Accounting for overhead在ACCA(MA)科目考試中十分重要,對于Accounting for overhead 包含三個流程內容:allocation,apportionment,absorption。對此,會計網今天著重為大家詳解這個核心考點內容。
Q1、What is “3A”
在吸收成本法中認為產品成本應該包含所有的生產成本,對于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原材料成本和直接費用可以直接計入到產品成本中,但是對于生產費用不能直接計入到鏟平成本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accounting for overhead章節中學習了“3A”法:allocation,apportionment,absorption,具體流程如下:
第一步Allocation:
Allocat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whole cost items are charged direct to a cost unit or cost centre.(將生產成本中的直接成本直接分派到產品上,將不能直接歸屬到產品上的生產費用,歸屬到部門上,生產部門的費用歸屬到生產部門上,生產車間中服務部門的費用歸屬到服務部門上,對于無法區分的生產費用比如水電費,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都有并且不好區分,此時就歸集到general cost center)
第二步apportionment:
Apportionment is a procedure whereby indirect costs are spread fairly between cost centre.(將服務部門和general cost centre中的生產費用分攤給生產部門)
共有兩次分攤:
Apportionment(一次分攤):將general cost centre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
Reapportionment(二次分攤、再分攤):將服務部門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
第三步absorption:
Overhead absorption is the process whereby overhead costs allocated and apportioned to production cost centres are added to unit, job or batch costs.(將生產部門中的生產成本吸收到單位產品中)
我們本次的重點就是Reapportionment(二次分攤、再分攤):將服務部門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
Q2、The methods of reapportionment
在reapportionment中涉及三類方式:
Direct method,
step down method,
reciprocal method
(對于reciprocal method交互法共包含兩種方法:Repeated distribution持續分配和Algebra代數法,但是Repeated distribution在考試中不進行考察,所以這里只講解代數法,并且當題目中指明使用交互法進行計算時,默認使用代數法)。
會計網通過表格的形式進行總結并附加一道例題對于這三種方式進行講解。
來源:ACCA學習幫
在ACCA(MA)科目考試中,每年都會有一個重要考點經常會出現在試卷題目里,那就是“Accounting for overhead”, ccounting for overhead 包含三個流程內容:allocation,apportionment,absorption。 本次文章就是對于apportionment中的reappointment(再分攤)進行講解。
01、What is “3A”
在吸收成本法中認為產品成本應該包含所有的生產成本,對于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原材料成本和直接費用可以直接計入到產品成本中,但是對于生產費用不能直接計入到鏟平成本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accounting for overhead章節中學習了“3A”法:allocation,apportionment,absorption,具體流程如下:
第一步Allocation:
Allocat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whole cost items are charged direct to a cost unit or cost centre.(將生產成本中的直接成本直接分派到產品上,將不能直接歸屬到產品上的生產費用,歸屬到部門上,生產部門的費用歸屬到生產部門上,生產車間中服務部門的費用歸屬到服務部門上,對于無法區分的生產費用比如水電費,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都有并且不好區分,此時就歸集到general cost center)
第二步apportionment:
Apportionment is a procedure whereby indirect costs are spread fairly between cost centre.(將服務部門和general cost centre中的生產費用分攤給生產部門)
共有兩次分攤:
Apportionment(一次分攤):將general cost centre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
Reapportionment(二次分攤、再分攤):將服務部門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
第三步absorption:
Overhead absorption is the process whereby overhead costs allocated and apportioned to production cost centres are added to unit, job or batch costs.(將生產部門中的生產成本吸收到單位產品中)
我們本次的重點就是Reapportionment(二次分攤、再分攤):將服務部門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
02、The methods of reapportionment
在reapportionment中涉及三類方式:
Direct method,
step down method,
reciprocal method
(對于reciprocal method交互法共包含兩種方法:Repeated distribution持續分配和Algebra代數法,但是Repeated distribution在考試中不進行考察,所以這里只講解代數法,并且當題目中指明使用交互法進行計算時,默認使用代數法)。
會計網通過表格的形式進行總結并附加一道例題對于這三種方式進行講解。
我們接著分析例題,同時通過視頻更詳細地講解這個知識點在考試中如何運用~
03、Example
What would be the total overheads for production department A once the service department costs have been apportioned?
1. Direct method
Step 1:分攤P部門
A分攤到的費用=2500*25%/80%(W1)=$781.25
Step 2: 分攤Q部門
A分攤到的費用=2700*20%/75%=$720
Step 3: 求和
Total overhead of A= 3000+781.25+720=4501.25
W1:按照已知條件,P部門的生產費用會分攤給四個部門A25%,B25%,C30%,Q20%,此時的分攤基準是25%+25%+30%+30%=100%。但是在Direct method 中,認為服務部門之間不進行費用分攤,所以此時在分攤基準中要把服務部門Q的20%,分攤基準就是變為了100%-20%=80%, A部門在這其中的占比就變成25%/80%. 同理在分攤Q部門時,分攤基準也從100%,變成了100%-25%=75%,此時在分攤Q部門費用時,A部門的占比為20%/75%
Summary:當服務部門之間不進行分攤時,分攤基準要排除服務部門的占比,也就是分母要排除服務部門的占比。
2. Step down method
Step 1:分攤費用大的部門,Q(會分攤給服務部門)
A分攤到費用=2700*20%=$540
P分攤到費用=2700*25%=$675
Step 2: 分攤費用小的部門,P的總費用(不進行服務部門之間分攤)
Total overhead P=675+2500=$3175
A分攤到費用=3175*25%/80%=$992.19
Step 3: 求和
Total overhead of A= 3000+540+992.19=$4532.19
3. reciprocal method (Algebra代數法,服務部門之間相互分攤)
Step 1:設立未知數解方程,假設P總共分攤出去的費用為P’, Q總共分攤出去的費用為Q’
P’=2500+25%Q’
Q’=2700+20%P’
解得:P’=$3342.11 Q’=$3368.42
Step 2: 求分攤費用
P部門分攤給A=3342.11*25%=$835.53
Q部門分攤給A=3368.42*20%=673.68
Step 3: 求和
Total overhead of A= 3000+835.53+673.68=$4509.21
來源:ACCA學習幫
馬上要來到2021年ACCA6月考季了,在FA科目中有一個較為核心的常考點經常都會出現在考卷里,這個考點就是“Provision(預計負債)”,對此,會計網就跟大家詳解這個考點內容。
預計負債是什么?
預計負債是什么?它是一項負債。因此,它首先滿足負債的確認條件,分別是:企業具有付款的現時義務(現在需要承擔的義務);為了償還該負債,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可能性是很可能的;流出的經濟利益是能夠可靠地計量的。
但是預計負債是一項特殊的負債,相比其他負債類科目,它的時間或者金額具有不確定性。比如,它最終具體的金額是多少可能無法現在絲毫不差的確定,或者企業具體什么時間支付這筆負債尚不確定。
在簡單明了地表明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之后,其表明預計負債按照履行相關現時義務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計數進行初始計量,說明在預計負債確認時,其金額是估計的,體現了預計負債金額不確定性的特點。
預計負債具體類型?
滿足預計負債條件的負債有很多種。比如合同預計虧損,比如環境恢復成本,又比如未決訴訟,再比如質量保證金等。在FA科目中,常見的預計負債類型為未決訴訟與質量保證金。而合同預計虧損和壞境恢復成本等將會在大家后續FR以及SBR的課程中深入學習。因此接下來將詳細為大家介紹未決訴訟與質量保證金這兩類預計負債。
未決訴訟:未決訴訟指尚未終結的訴訟,即訴訟過程尚未結束,還在進行過程中。由于在進行中,且若企業敗訴,則負有支付原告提出的賠償要求的責任。但是即便對于此項未決訴訟,公司已經確定其滿足負債的定義,但是它具體需要支付多少,在訴訟未結束時并不能確定,所以它滿足預計負債的條件,成為一項特殊的負債。
產品質量保證準備:產品質量保證準備是指企業在銷售過程中,對其產品質量產生問題而預提的很可能需要承擔的義務。由于具體有多少產品會出現問題以及何時會出現問題尚不知曉,即該項負債的時間與金額具有不確定性,所以其是一項預計負債。
預計負債金額如何確定?
第二部分,我們通過未決訴訟與產品質量保證金兩個例子再次講述了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當確認為預計負債之后,其金額又該如何確定呢?上面有提到,中興通訊對于預計負債金額的確定采用了最佳估計數,最佳估計數也是預計負債金額確定的方法。其主要包含兩種,分別如下:
最有可能結果: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指以最有可能出現的金額作為預計負債的金額。比如,一場未決訴訟,其很有可能敗訴,因此企業有賠償的義務,但是其賠償10萬的可能性為70%,賠償5萬的可能性為20%,賠償1萬的可能性是10%。那么依據最有可能結果是10萬,因此這場訴訟產生的預計負債的今金額為10萬。
在中興通訊案例中,共有9個未決訴訟,例如2005年8月,印度某一咨詢公司通過海外仲裁方式向本公司索償顧問費、代理費及相關損害約171.4萬美元。后該咨詢公司又將索賠總額增加至約227萬美元;2006年8月某客戶提出仲裁申請,要求本公司賠償合同違約損失等,每一個未決訴訟都是按照最有可能出現的金額計量。最后中興通訊附注中顯示有關未決訴訟的期末余額366195千元是該9項未決訴訟最有可能結果加總。該方法適用于未決訴訟這樣的單一事項(single events)。
期望值法:期望值法是將有可能出現的結果乘以相應結果出現的比例,再加總出的金額作為預計負債的金額。比如,企業銷售產品出去,10%可能質量保證金為10萬,60%可能質量保證金為5萬,30%可能質量保證金為3萬,那最終預計負債的金額為10%*10 60%*5 30%*3=4.9。該方法適用于產品質量保證準備這樣的大規模事件(large population)。
預計負債如何做賬?
預計負債是資產負債表科目,顯示在資產負債表上的是企業多年來預計負債的累計值。當新的預計負債產生時,預計負債增加,記錄在貸方,根據復式記賬法原理,由于預計負債增加會產生相應的與預計負債相關的費用,因此借方費用增加。分錄為DR expense CR provision。
預計負債減少有兩種可能,第一,原本是按照最佳估計數來記錄的,到年底時,最佳估計數變少了,所以要減少預計負債的金額,同時減少之前多記錄的費用,分錄為DR provision CR expense,此情況即為中興通訊2018年度年報中所描述的,期末調整最佳估計數。第二,預計負債被支付了,所以該預計負債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分錄為DR provision CR cash。
最后根據以上截圖,可以得出:期初預計負債 本年增加-本年減少=期末預計負債。最后期末預計負債即顯示在資產負債表上預計負債的累計值。
來源:ACCA學習幫
在ACCA考試中,F9階段有一個核心高頻考點一直讓考生們比較難理解的,這個考點就是“Financial Market”,對此,會計網今天就跟大家詳解這個考點內容。
在學習financial market時,我們主要需要掌握三種不同類型的劃分。
第三章之初我們知道了financial market是direct finance的市場,現在來細看一下。
按融資時間長度來分,分為money market--貨幣市場,和capital market--資本市場。股權融資/債務融資。貨幣市場主要是銀行的天下,但大型的企業和政府也會參與。金融工具的期限小于一年,基本上是debt finance,通過債券進行融資。
其中最安全的就是Treasury bill國債。其次為定期存單,是由銀行發行的。最早美國的利率是固定的,后來花旗銀行發明了CD,特征是大額的,短期的;接下來是信用等級比較高的公司發行的匯票和一般商業匯票。
另一面是資本市場,金融工具的到期時間大于一年,長期性質的融資,包含debt finance和equity finance,股權融資通常都是在資本市場進行的。
在資本市場中的金融產品,安全系數最高的就是debenture公司信用債券,其次是無擔保的垃圾債,即評級低的債券,之后是在主板市場交易的股票,最后是AIM (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發行的股票,在我國主要是指新三板。
一二級市場主要是根據市場活躍主體的不同而進行區別的一種方法。不同行業的一二級市場概念與分類都不一樣。
在金融行業,一級市場(Primary Market/ New Issue Market)是籌集資金的公司或政府機構將其新發行的股票和債券等證券銷售給最初購買者的金融市場。
二級市場(security/secondary market)即證券交易市場也稱證券流通市場、次級市場,是指對已經發行的證券進行買賣,轉讓和流通的市場。在二級市場上銷售證券的收入屬于出售證券的投資者,而不屬于發行該證券的公司。所以一級市場主要是發行者和承銷商的交易;二級市場主要是投資者之間的交易。
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指的是進行證券交易的場所之差別,其主要區別在于:
① 場內交易有固定的場所(證券交易所),在固定的時間、按一定規則進行;場外交易沒有固定的場所和固定的時間,通過電話也可以成交。
② 場內交易是一種競價交易方式,是按最高還價或最低還價成交的,證券價格的確定是公開拍賣的結果;場外交易是隨行就市,通過買賣雙方討價還價,直接協商決定成交價格,采用議價交易方式。
③ 場內交易一般多是以100股為單位數量的整股交易,場外交易則比較分散、靈活、零星。
④ 場內交易市場僅買賣已上市的股票(即符合交易所規定并在交易所注冊的股票);場外交易既可買賣上市股票,也可買賣未上市的股票。
來源:ACCA學習幫
不相容職務分離的核心是“內部牽制”,不相容職務分離使得單個人或部門的工作必須與其他人或部門的工作相聯系并相互監督和制約。
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的核心是什么?
不相容職務分離的核心是“內部牽制”,它要求每項經濟業務都要經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或人員的處理,使得單個人或部門的工作必須與其他人或部門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聯系,并受其監督和制約。
內部牽制主要包括什么?
內部牽制是經濟業務的處理受兩個或兩個以上因素所制約的內部控制方式,它屬于最早的內部控制形式,以賬目間的相互核對為主要內容。
內部牽制按其牽制因素不同分為:(1)職責牽制,規定一項經濟業務由兩人或兩人以上負責完成,如出納業務由出納人員收支款項但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實行賬、錢物分管。(2)程序牽制,規定處理一項經濟業務應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牽制的程序(手續),如填制原始憑證和編制記賬憑證的手續。(3)核算牽制,規定對經濟業務的核算記錄要有對照平衡關系,如采用復式記賬法,總賬與明細賬的平行登記等。內部牽制是出于兩點假設:一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部門無意識地犯同樣錯誤的機會很小;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部門有意識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單獨一個人或部門舞弊的可能性。
不相容職務是什么?
不相容職務是指那些如果由一個人擔任,既可能發生錯誤和舞弊行為,又可能掩蓋其錯誤和弊端行為的職務。不相容職務包括:
①授權進行某項經濟業務和執行該項業務的職務要分離。
②執行某些經濟業務和審核這些經濟業務的職務要分離。
③執行某項經濟業務和記錄該項業務的職務要分離。
④保管某些財產物資和對其進行記錄的職務要分離。
⑤保管某些財產物資和核對實存數與賬存數的職務要分離。
⑥記錄明細賬和記錄總賬的職務要分離。
⑦登記日記賬和登記總賬的職務要分離。
不相容職務的分類
我們初步把不相容職務分為四類:
(1)強不相容職務和弱不相容職務。
(2)多環節不相容職務和少環節不相容職務。
(3)平行不相容職務和交叉不相容職務。
(4)均衡不相容職務和非均衡不相容職務。
會計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堅持準則。堅持準則是指會計人員在處理業務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會計法律制度辦事,不為主觀或他人意志左右。
這里所說的“準則”,不僅指會計準則,而且包括會計法律、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與會計工作相關的法律制度。會計人員在發生道德沖突時,應堅持準則,以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和正常的經濟秩序。
什么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各種經濟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勝任會計工作的前提條件。
會計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
1、愛崗敬業,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基礎。愛崗敬業的要求會計人員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忠于職守,盡職盡責
2、誠實守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和內在要求。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保密守信,不為利益所誘惑;執業謹慎,信譽至上。
3、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靈魂。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公私分明,不貪不占。
4、客觀公正,是會計職業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標。客觀公正要求會計人員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獨立性。
5、堅持準則,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核心。
6、提高技能,是會計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做到客觀公正、堅持準則的基礎,是參與管理的前提
7、參與管理。
8、強化服務、奉獻社會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歸宿點。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有什么特征?
會計道德是從社會與經濟生活之內的會計活動中提煉出來的,會計工作的特征必然對應于會計道德與職業道德的特征。
1、內容的一致性;
2、法律的制約性;
3、穩定的連續性;
4、廣泛的滲透性;
5、經濟的實踐性。
2023年初級會計考試報名預計在11月左右進行,目前很多考生已經提前開啟了預習模式,對于零基礎的小白,除了官方教材,有哪些輔導資料可參考?怎么高效復習?
一、教材+輔導資料+網課學習
初級會計考試的題目、考試難度都比較基礎和簡單,歷年的考試出題方向基本都圍繞教材上的內容為主,所以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將方向集中于教材上面就可以了,同時建議大家報名2023年初級會計考試精講班課程,根據名師的指導,結合好當中的輔導資料高效學習,60分合格線基本能夠達到的。
二、學習的同時更要注重技巧
大家在學習過程中千萬不能盲目和過于死板,一味只學習不思考是無法取得突破和提高的,因此,大家在學習的同時一定要注重技巧,多思考、多總結,從中找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對于知識點的鞏固也非常有幫助。學習時,大家還是要有策略性,懂得出題的規律和套路,也可以幫大家更能順利的取得證書。
三、模擬每日練,鞏固知識點
除了看教材以外,要想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鞏固,離不開每天的堅持練習。在做題方向上,建議大家去找歷年的考試真題、模擬題目進行練習,每天練習的題目不需要太多,可以給自己定一個規劃、目標,比如一天做20~30道題目,每天一點點的積累總會有所收獲。除了鞏固知識點外,考生可以通過練習歷年真題,學會舉一反三和利用,摸清出題的規律和套路,這樣更加事半功倍。
四、做到理解
在做題的時候要想實現所有題目都會做,前提就是自己對初級會計教材里的每個知識要點做到真正的理解。只有做到對考點理解和掌握,即使是再難的題目也難不了大家。更何況,在初級考試當中,考生的答題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只有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準確能讀懂、明確可每一道題的意思,會幫助你在答題的時候節省不少時間,大大提高了你的答題效率。
cfa核心詞匯背誦記憶方法如下:
循環背誦記憶:看cfa詞匯時要循環看內容,例如早上起來你看的cfa詞匯,等到晚上睡前再將詞匯拿出來進行記憶;
分類背誦記憶:按分科目或按照其他方法來對詞匯進行分類背誦記憶;
邏輯背誦記憶:在邏輯關聯上是同一個詞群的詞匯,可以放在一起記憶背誦;
對比背誦記憶:根據詞匯的相反、相對、相近的概念來進行背誦記憶,也就是我們說的近義詞、反義詞的方式;
聯想背誦記憶:—同類型或者相似類型的單詞放在一起。
句子背誦記憶:把單詞放在一個句子里面去,學會應用,并嘗試將這個句子記住;
詞綴背誦記憶:英語單詞由很多不同的前綴、后綴和詞根組成,可以按照分拆和組合的方式進行學習;
諧音背誦記憶:采取幽默詼諧的方式記憶詞匯。
cfa考試學習用書有哪些?
1、CFA原版教材
CFA Institute curriculum是CFA協會原版教材。每級都有6本而且相當有分量。內容發散,并且幾乎每章的編者都不同,所以同樣存在。
課后題目/答案
Reading中間或最后會穿插一些題目在藍色文本框中(Bluebox),緊跟題目就有答案,這些題目的形式即是考試題目的形式,需要引起特別重視。
詞匯表(Glossary)與索引(Index)
Curriculum中出現黑體字的詞為重要概念,并在最后面的詞匯表中都有解釋,并按照字母順序排列。在CFAInstitute網頁上還有Los的索引。
2、NOTES系列
kaplan經由多年CFA考試經驗和精煉重點著成,是一本集CFA知識精粹的輔導教材。CFA大部分考試都是用這套教材來備考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備考情況選擇。
建議如果平常復習的時候時間就不夠的考生,使用電子檔的NOTES搭配教材后習題,不枉為一個合適的備考組合。
3、MOCK系列
成功的關鍵在于不斷的練習,MOCK,模考等一樣都不能馬虎。每學習一個章節都要進行做題鞏固。做題方面,臨近考試做一些mock exam非常有必要。
不過,最好能夠以今年的mock為主,不要輕易做往年的題目,畢竟考點有變化,難易度也有變化。還有,做題只是手段;掌握知識點才是目的,通過做題發現自己有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然后徹底理解加以掌握,并且時常回顧避免忘記,這才是學習的目標和成功通過考試的關鍵。
cfa考試科目及側重點
1、道德與專業準則(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該科目的重點是道德、有關道德行為的挑戰,以及道德和專業水平在投資行業中的影響。考生可以學習掌握支持進行道德決策的一套框架,并檢驗CFA Institute道德操守與專業行為準則(Code of Ethics and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全球投資業績標準(Global Investment Performance Standards)。
2、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
該科目主要學習財務分析和投資決策中使用的定量概念和技術。學習內容中提出了用于傳達重要數據屬性(例如集中趨勢、位置和離散度)的描述性統計,介紹了收益分布的特征,還有概率論及其在量化投資決策風險中的應用。
3、經濟學(Economics)
該科目內容介紹了對個人消費者和企業的供求基本概念的分析,涵蓋公司運營所在的各種市場結構以及宏觀經濟概念和原則,包括總產出和總收入的測量、總需求與總供給分析、以及經濟增長因素分析,最后介紹了商業周期及其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4、財務報表分析(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該科目對財務報告的流程和財務報告管理制度進行了詳盡闡述,重點強調基本財務報表以及不同的核算方法如何影響這些報表和分析,涵蓋了主要財務報表以及進行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框架。
5、企業發行人(Corporate Issuers)
該科目介紹了公司治理、投資和融資決策,概述了公司治理以及理解和分析公司治理和利益相關者管理的大框架,強調了環境和社會因素對投資的影響逐漸增加,介紹了公司如何利用金融杠桿和營運資金來滿足短期運營需求。
6、權益投資(Equity Investments)
該科目主要學習權益投資、證券市場和指數的特性,解釋如何用基本的權益估值模型分析行業、企業和權益性證券,以及了解全球股票對于實現長期增長和多元化目標的重要性。
7、固定收益(Fixed Income)
該科目解釋了如何描述固定收益證券及其市場、收益率衡量指標、風險因素以及估值衡量指標和驅動因素。此外,還涵蓋了收益率計算、固定收益證券估值、資產證券化、債券收益和風險的基本法則以及信用分析的基本原則等知識點。
8、衍生品(Derivatives)
該科目構建了理解基本衍生品和衍生品市場的概念框架,介紹了遠期承諾(例如遠期、期貨、掉期、或有索取權)的基本特征和估值概念,最后是學習套利,一個將衍生品定價與標的資產價格聯系起來的關鍵概念。
9、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s)
該科目探討了另類投資,包括對沖基金、私募股權、房地產、大宗商品和基礎設施,涵蓋了利用另類投資來實現多元化和高回報的學習內容。此外,還闡述了各種另類投資及其共同特征的含義。
10、投資組合管理與財富規劃(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該科目重點學習投資組合和風險管理的基礎知識,包括投資回報和風險衡量、以及投資組合規劃和構建。深入探究了個人與機構投資者的需求以及一系列可行的投資解決方案,通過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來識別投資組合中的最小風險。
CFA考試科目總共有十門,每一門有自己對應的側重點,CFA考生可根據所考科目對應側重點展開學習。
cfa考試通關秘訣
1、制定學習時間表,擺脫拖延癥,在考試前完成課程。
2、學習方法和學習順序很重要,學習方法根據個人實際情況調整,學習順序推薦:數量分析-財務報表分析-公司金融-固定收益-經濟學-權益類投資分析-衍生品-其他類投資-投資組合,職業道德知識點最獨立,最先最后學都可以。
3、學習完每一章節之后都要多做練習題,這將有助于我們評估學習效果,了解在考試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又能及時發現薄弱環節加以強化鞏固。
4、準備好模擬測試,建議考生在考試前的一個月參加由CFA官方提供的模擬考試。參加模擬測試除了能幫助考生評估知識掌握情況外,還能幫助考生從心理上做好考試的準備。
最后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附加驚喜????特邀請高頓研究院的老師傾力打造了《CFA金融分析師3天實戰營》,本次課程匯集了CFA金融思維、金融知識體系深度剖析、專業投資分析思路與估值策略、金融知識配套資料等內容。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免費報名聽課,立即解鎖Get金融英語詞匯手冊、金融英語課程、CFA練習題等更多禮包!助力大家攻破CFA考試難題,成功上岸!
核心利潤率是反應企業經營成果的一個關鍵指標,在現報表中核心利潤表示為企業的經營利潤。核心利潤率的大小反應了企業盈利能力的大小,沒有定量,有得好的非常高,高達50%以上;不好的非常低,低于10%。
因此,核心利潤率在10%~50%之間最合適。
核心利潤率計算方式
核心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是:核心凈利潤率=核心凈利潤/營業收入×100%。
核心利潤計算方式:核心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稅費-所得稅。
可以看出,在企業存在自身的經營活動(產品生產、銷售以及勞務提供等)的條件下,核心利潤反映了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業績的成效。
核心利潤的相關指標
1、核心利潤貢獻率=核心利潤/利潤總額
核心利潤增長率=(本期核心利潤-.上期核心利潤)/上期核心利潤
核心利潤是利潤的主要來源,它由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組成。因而,在評判利潤質量時,應著重分析這部分利潤在企業總利潤中所占的比重及其變動趨勢。核心利潤在總利潤中所占的比重大增長速度快,說明企業的利潤質量比較高,也預示著公司較具發展潛力;反之,核心利潤在總利潤中所占的比重小或波動較大,增長速度慢則說明利潤結構及質量可能存在問題,應引起管理當局的注意,要仔細分析其成因,并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化解可能發生的風險。
2、核心利潤現金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核心利潤
該指標反映公司每一元的核心利潤對應的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的多少,體現了公司核心利潤的現金保障程度,真實反映了公司利潤的質量,該指標越大,表明核心利潤的現金保障程度越高,利潤的現金流量狀況越高,利潤質量越高。
但應注意;該指標的分母(核心利潤)還必須注意與分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之間的趨同性即兩者包含的基本項目應該相同。核心利潤在計算口徑上已經減除了當期的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財務費用和資產減值損失而沒有減除企業的所得稅費用。但在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則不反映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卻減除了企業支付的各種稅費,同時資產減值損失也沒有相對應的現金流出。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規定,對企業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列為籌資活動項目,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則屬于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因此,只有將核心利潤調整為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口徑大體一致,該指標才更具有可比性。
同口徑核心利潤=核心利潤+固定資產折舊+其他長期資產攤銷額+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所得稅費用。
調整后的核心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越接近,說明企業當期的營業利潤的質量就越高;調整后的核心利潤越大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則說明企業當期的核心利潤的質量越低,企業利潤中存在的潛虧風險也就可能越大。
財務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的管理職能,旨在優化和管理組織的財務資源,以實現公司的財務目標和戰略。下文呈現了一些財務管理的核心職能:
1. 資金管理:
資金是企業運營的生命線,財務管理的核心職能之一是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資金流動。這包括預測和規劃資金需求、管理現金流、優化資金結構、進行投資和融資決策等。財務經理需要確保企業擁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日常運營,并為未來的發展和擴張做好準備。
2. 資本預算和投資決策:
財務管理涉及對投資項目的評估和決策。財務經理需要使用財務分析工具和技術,評估不同投資項目的風險和回報,并選擇最具價值的投資方案。財務管理需要考慮項目的現金流量、折現率、投資回收期等因素,以最大化股東權益和企業價值。
3. 財務規劃和預算控制:
財務管理的核心職能之一是制定財務規劃和預算控制。財務經理需要與其他部門合作,制定財務目標和計劃,并將其轉化為具體的預算。財務管理需要監督和控制預算執行情況,確保公司的財務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并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4. 財務報告和分析:
財務管理涉及編制和分析財務報告,以提供給內外部利益相關者對公司財務狀況的了解。財務經理需要準確地記錄和報告財務信息,包括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還需要進行財務分析,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經營效率,并提供相應的建議和決策支持。
5. 風險管理:
財務管理的另一個核心職能是風險管理。財務經理需要識別和評估潛在的財務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這包括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建立風險管理策略、進行風險評估和監測等,確保公司的財務活動符合法規和規范,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6. 稅務管理:
財務管理還涉及稅務管理。財務經理需要了解和遵守稅法和稅務規定,確保公司的稅務合規性,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稅收優惠和減免政策,進行稅務規劃,優化公司的稅務籌劃,以降低稅務負擔。
財務管理的核心職能包括資金管理、資本預算和投資決策、財務規劃和預算控制、財務報告和分析、風險管理以及稅務管理。財務經理在執行這些職能時需要運用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以確保公司的財務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還要與其他部門和利益相關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以實現公司的整體目標。
納稅評估是企業在納稅過程中進行的重要工作,其核心環節是審核分析,旨在評估企業的納稅合規性和風險水平,為企業實現合規納稅、降低稅負和風險控制提供支持。通過對企業的數據、財務報表和納稅申報材料的審查和分析,可以評估企業的納稅合規性和風險水平。本文主要圍繞納稅評估工作的核心環節展開,介紹審核分析的重要性和主要內容,并提出相關的建議。
一.審核分析的重要性審核分析是納稅評估工作的核心環節,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企業的財務報表、稅務申報材料和相關數據的審核和分析,可以發現企業在納稅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及時進行糾正和改進,以確保企業的納稅工作符合法規要求。其次,審核分析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稅負。通過對企業納稅數據的細致審查和分析,可以發現企業可能存在的合理避稅機會和優惠政策,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的稅負。最后,審核分析可以幫助企業進行風險控制。通過對企業納稅數據和相關材料的審核和分析,可以發現企業的潛在風險點和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和策略,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二.審核分析的主要內容審核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對企業的財務報表、稅務申報材料和相關數據的審查和分析。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財務報表審核: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審查和分析,驗證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查明可能存在的會計處理錯誤和漏報情況,確保財務數據的合規性和可靠性。
2.稅務申報審核:對企業的稅務申報材料進行審查和分析,核對納稅申報與財務報表的一致性,發現可能存在的稅務申報錯誤和漏報情況,以保證納稅申報的準確性和合規性。
3.數據分析:對企業的納稅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識別異常數據和潛在風險點,發現可能存在的不合規行為或風險隱患,為企業提供風險控制的參考依據。
4.法規遵從性審核:對企業的納稅行為是否符合相關法規和政策進行審查和評估,識別可能存在的違規行為和風險,推動企業加強合規管理,確保納稅行為的合法性和規范性。
三.有關審計分析的建議針對審核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內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內外部資源協同。企業應充分利用內部財務和稅務部門的專業力量,配合外部專業機構的協助,共同進行審核分析工作,提高審核分析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2.強化審核分析方法和技術的應用。企業應采用先進的財務分析方法和數據分析技術,提高審核分析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發現更多合規和優惠的機會。
3.定期開展審核分析。企業應建立定期的審核分析機制,對納稅申報和相關數據進行定期的審查和分析,及時發現和糾正可能存在的問題,提高納稅合規性和風險控制水平。
4.加強納稅信息管理和數據采集。企業應建立完善的納稅信息管理系統,確保納稅相關數據的及時、準確和完整采集,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和基礎。
綜上所述,在納稅評估工作中,審核分析是其核心環節,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稅務申報材料和相關數據的審查和分析,可以評估納稅合規性和風險水平,為企業實現合規納稅、降低稅負和風險控制提供支持。因此,企業應重視審核分析工作,加強內外部資源協調,提高審核分析方法和技術的應用,定期開展審核分析,加強納稅信息管理和數據采集。
全球財會領域頂尖管理會計師資格認證“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在進入中國后,引發各界熱烈反響。CMA以“財務支持戰略決策,戰略融于財務管理”為理念,專注于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適合于不滿足掌握傳統財會技能的人,其短而精、全而實的戰略財務思維深受高階財務崗位及企業高管的高度認可,能夠有效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素質。
更確切地掌握評估企業健康狀況的關鍵點,針對管理層的決策就財務影響提供可行性方案
更務實地培養風險應對能力,包括風險識別、緩釋戰略等
更深入地探討公司金融領域涉及的關鍵問題,包括風險回報、資本成本、資本籌措及公司重組等
更專業、系統地理解財務分析思維模式,加深對預算、成本、內部控制等各方面的綜合運用
企業的CFO、財務總監/副總裁、財務經理
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以及信息管理方面的人士
1、財務計劃,預算及財務預測的職能詮釋 | 2、合并財務報表與管理用財務報表的有效應用 |
頂層規劃與分析與編制財務預算的方法 預計的財務報表編制:如何實現經營狀況的預測調整? 預算指標的解讀:企業財務管理全景分析以及與業務管理的關系 財務預測的模型的運用和年度利潤計劃和附表 財務指標和模型的運用分析:不同的指標如何應用到企業經營中? 年度利潤計劃如何編制:營業預算、財務預算、資本預算的應用 案例分析: 案例1:三星、本田等:財務預算如何支撐企業經營,推動戰略實現。 案例2:摩托羅拉集團:年度利潤計劃編制的典范 拓展練習與點評: 練習1:研究本公司財務數據,與案例企業進行對比分析,嘗試編制預算報告。 | 合并財務報表 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合并與合并報表的基本原理 IFRS和US GAAP對于合并報表研究的最新進展 全面理解管理用財務報表及其作用 全面理解管理用財務報表:如何識別金融資產和經營資產?如何使用改進的杜邦分析體系? 引進管理用財務報表需要注意的問題:加強信息披露,降低企業的財務危機成本合并的財務報表 案例分析 案例3:萬達集團:財務部門對于金融資產、金融負債、經營資產及經營負債的識別方法 案例4:多家跨國集團對內的管理用報表關注的指標 拓展練習與點評: 練習2:合并報表實例分析:華潤集團、聯想控股、吉利控股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風電集團 |
3、管理會計的核心—成本管理(一) | 4、管理會計的核心—成本管理(二) |
成本管理的概念 重要概念區分:直接成本VS間接成本;制造成本VS非制造成本 內部報告VS外部報告;線性成本VS非線性成本 管理會計中成本的類型有哪些? 發現企業成本真實狀況——學會運用成本歸集系統 企業真實的成本狀況歸集:分步法、分批法、生命周期法 提供準確的成本信息以提高產品競爭力:ABC作業成本法 案例分析 案例5:海爾集團成本歸集方法的分析 案例6:創維集團、四川長虹、TCL等這些行業中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情況 拓展練習與點評: 練習3:運用生命周期成本法作為管理工具制定準確的產品策略 | 精益成本的精髓——追求最小供應鏈成本 全新的成本理念——精益成本理念 精益思維對銷售、運營與財務規劃的影響 精益價值流圖與改善 環境成本管理--為管理層在企業環境保護關鍵領域的決策提供支持 環境成本的計量 基于戰略的環境責任會計 案例分析: 案例7:F公司精益成本控制之路 案例8:成本改善的路徑有哪些? 拓展練習與點評: 練習4:構建精益成本控制系統的原則有哪些? 練習5:分析精益思維對財務的影響? 模塊二公司決策----整合資源,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 |
想了解最新詳細課程大綱及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預算工作實際上是難度非常大的,很多企業把預算僅僅只做成了資金的預算,要想做好預算企業一把手必須對戰略目標和路徑無比清晰,對企業的人、財、物、產、供、銷了如指掌。
那預算到底該怎么算?一定是基于“收入-成本=利潤”。看似簡單的公式,但你要去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思想要把控全局,行動要落實到細節,就要針對于我們提到的“算什么”去做。
戰略要清晰,你的戰略是否實際可行,是否適合公司當前發展現狀,是否符合當前市場行情。戰略一定是由公司決策者來制定的。
明確企業的核心價值是什么。海底撈的價值是服務,那就花錢提升服務,提高員工招聘門檻兒,提升員工專業素養,提高員工工資,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產品創新和主打。李踐在《贏利》中提到“用戶對創新價值的感知是通過產品決定的”,公司要以什么產品為主導、什么產品要創新、什么產品是配套產品。就拿華為來說,真正的創新產品在于通信技術“5G”,未來會是“6G”。而華為手機是主打產品,其中的品牌型號也是針對于不同使用群體:華為保時捷系列針對于高消費群體;華為P系列、Mate系列針對于中高消費群體、華為榮耀系列針對于中低消費群體。
客戶群體開發維護。如何發現新客戶、如何留住老客戶、如何滿足大客戶、要讓客戶產生依賴靠什么。
人才科學配置。以銷售為例:基層新人負責新客戶開發、基層老人負責老客戶維護、中層管理負責客戶相關管理及大客戶開發、銷售副總負責銷售指標的合理分配到人,抓目標落實。分工明確,排兵布陣切實可行,讓所有人真正動起來,所有決策真正有效落地。
預算是陣中陣,每個人都是布陣者,每個人都是守陣者。從決策者做出戰略規劃,到各部門、各個人落實,互相配合協同作戰。比如一個決策的確定,行政部門要預算相關配合所需的后勤保障、人力資源部門要預算人員的配置、研發部門要預算研發時間、集采部門要預算所需的物料和供給時間、生產部門要預算產能和生產周期、財務部門要預算資金的使用、銷售部門要預算客戶來源及需求量……
預算管理要達成的效果就是全員一桿槍,集中所有資源然后分配到每個部門、每個人、每件事,逐一細化,細到每個人每天每個時段做什么。是把這一件事做成的推演,在實際推進的過程中,管理者通過定期的復盤,抓目標落實,追目標差距。
預算管理的本質是資源的整合再合理分配、戰略決策的推演、風險的把控和規避。但實際落地的時候難免會有外界不可抗的因素,是我們無力改變的,這個時候就需要順應大勢、隨機應變。同樣企業把管理的根扎得深,企業就會站得穩,面對風雨飄搖也能依然不倒。
從管理決策角度,不需要掌握太多的財會知識(實話講,我覺得很多財務知識根本無法應用到管理中),如果撿重點,關注兩個方面就可以: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和數據對比。
先說第一個,為什么不是收入、利潤,而是現金流,而且是經營活動現金流?因為收入利潤是按權責發生制核算出來的(聽這個名詞是不是已經暈了),很容易調節,財務人員或業務人員可以在合規的情況下調節利潤(簡稱盈余管理),審計都找不出什么毛病。
比如收入,通常的手法是過票,A把產品賣給C,每年銷售2000萬,賬期一年,很穩定,后來B跳出來了說公司今年有銷售任務,怕完不成,請A先把產品賣給它,它再平價賣給C,這樣A和C平時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但B增加了2000萬銷售額。
這時你可能會有疑問,平進平出是不是太明顯了,領導又不是傻子。實務中當然沒有那么簡單。B的業務員會和A說,你把貨先賣給我,我給現金,條件是降價2%。A一算賬,賣給B現在就能拿到錢,只須多付40萬塊的利息,賣給C呢,一年后才能拿到錢,一年期銀行貸款也要8%了,還不一定到貸到手,一下最少省了120萬,這么好的事上那找,當然干了。
B呢,一邊從銀行貸款,付了160萬的利息,換來了是40萬的利潤和2000萬的銷售,劃算嘛?對股東當然不劃算,對銷售員就太劃算了,因為他完成任務了。
這個例子很極端,現實中手法會更復雜更有隱蔽性。比如業務員為了完成任務會把原本半年的賬期延長到一年,價格不變。客戶變相的獲得了半年期的無息貸款,公司卻背上了沉重的資金壓力。
光收入做假當然不夠,還要搭配上利潤才完美。有的子公司領導為了完成年度任務會指使財務配合客戶提前或延遲開票,按會計制度發貨并不等于收入的實現,但實務中很難準確分辨,所以發出商品的確認就成了調節收入利潤的一大利器。
還資產損失的確認,比如機器設備的減值、壞賬損失的發生等等,時間點也是可以操縱的。
總之權責發生制下的收入利潤很不可靠,不要說管理層了,就是老會計想把里面的彎彎繞搞清楚也不容易。
但收入利潤可以做假,現金流做不了假。現金是真金白銀的東西,它的流入流出意味著風險,客戶和供應商可以在發票上配合你一下,但大額現金就不大可能。所以不懂財務不要緊,把現金流量表拿出來看看,收入利潤增長30%,經營性現金流量還下降了,如果沒有合理解釋,這個數據大概率是做假了。收入利潤增長,現金流也同比增長,那就可以相信。
創業者要關注現金流,現金流對初創公司就是生命線。成熟的企業一樣要關注現金流,現金流的增減代表了管理水平的高低。
再說說數據對比,孤立的數據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對比才能發現問題。
比如我們分析一家公司的營收狀況,最少要拿到三到五年的數據做對比。前面說過發出商品提前開票確認的問題,單獨看一年的數據你很難發現有什么問題,把時間線拉長,你還能連續幾年提前開票嗎?發出商品總量也不夠呀。
通過數據對比,我們能找到差異,通過分析差異就能找到問題的根源。但數據差異不是簡單的加減法,首先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可比性,整理出有用的數據再做分析找原因。我舉一個關于采購分析的案例說明一下。
最近想分析一下集團內部單位對某項加工服務的采購情況,涉及到八家采購公司,加工的產品都是一樣的,但供應商有內部單位也有外部單位(內部有三家,外部有十幾家),現在我們想知道內部單位在采購中占比多少,占比是否合理。
第一步是數據采集。采購金額按什么標準,是合同金額還是實際發生額,表面上看當然實際發生額,但這么多家數據很難統計,工作量太大。我的建議是應收發生額為準,應收賬款大多就是開票金額,可能與實際發生額不完全對得上,但只要口徑一致,做分析夠用了,最大的優點是發生額都在賬上,可以快速取得。
第二步是標準統一。有的加工是來料加工,有的加工是含料加工,前者只有加工費,后者還材料成本,口徑不統一金額會差距很大,要把材料成本剔除,保證數據橫向縱向都有可比性。
第三步就是出結果了,做個EXECL表格,把公式設好,結果出來就可以分析了,內外采購總占比是什么情況,是否合理。理論上講,內部采購占比不宜過低,低了就要找原因,尤其是內部供應商開工率不足的情況下。我們要知道為什么有的采購公司不把定單交給自己人做,是他們服務不好、質量不好還是價格過高?又或者這里面有其他貓膩。
做為財務,分析這步工作量就算基本完成了,管理者應該按財務分析的結論做出相應對策(解決方案要視企業情況而定,小企業可以直接一點,大企業,尤其是國企就要上一些手段和技術,有時間我再補充說)。
我一直都認為管理者不用學習太多財務知識(有的財務指標會計自己都不怎么用),我們要做的就是平時多關心現金流,工作中發現問題,讓會計收集數據從財務角度分析問題,然后從管理角度去解決問題。
一個優秀的財務總監,是老板的財務智囊,是董事會的大管家,是管理層的黃金搭檔,是財務團隊的主心骨!應當不僅是一個好的財會專家,更應當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01
財 務 能 力
在財務能力上,業內財務總監主要分為:經營型(擅長公司財務運營)和資本型(擅長資本運營)。
一、財務運營
1. 會計:會計準則、灰色地帶、共享中心、合同信控、平衡會計服務質量與成本、外部審計管理;
2. 業務財務:預算、分析、報表、定價、資源配置、成本優化、制度設計;
3. 稅務法規:稅務規劃、財稅政策、稅務合規、股權方案、稅所關系、稅務反審計;
4. 資金管理:銀行關系、資金預算、現金流管理、結算、資金池、貸款與授信、外匯、貨幣資產保值;
5. 系統、數字化
二、資本運營
1. 融資:股權融資、債權融資;
2. 投資:投資方向、標的、組合管理、盡調、分析談判、投后管理、兼并融合、退出;
三、團隊管理
人事戰略規劃、招聘、績效、薪酬、培訓發展、高潛培養、員工關系、工作指導;
四、風險管理
1. 業務風險管理;
2. 內控審計:內控制度、審批權限、反舞弊、內部審計、流程改進;
五、項目管理
項目人員安排;項目的組織、執行、上線;領導組織重點財務相關項目;
重點解讀:決策風險,財務風險,環境風險,運營風險,政策風險,金融風險等風險無處不在,對于財務總監來說,回避風險是不切實際的,企業需要一個既有識別、評估與防范風險能力,又有承擔與控制風險能力的管理者,在這一方面,一個具備商業頭腦并較多涉及運營活動財務總監才會表現得更為出色。
02
業 務 能 力
財務總監首先是一個生意人,其次是一位財務負責人。
無論何種方向的財務總監,都需要具備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并能與管理團隊一同把握公司航線!
一、宏觀政策與行業賽道
產業政策;宏觀經濟,貨幣走向;世界格局,全球視角;行業趨勢,新型技術;資本流向,商業模式開發,產業模式玩法;互聯網與數字化;
二、法務合規
法律與合規風險的識別;風險可能的后果,風險規避措施;公檢法機關的溝通、應對、營救;熟知法條,如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刑法、稅法等;公司、個人、家庭、團隊保護;
三、公司營運
銷售、市場、生產、研發、運營、人事、渠道、經銷商管理、物流、IT、其他支持部門;
四、戰略與市場
對客戶需求的捕捉;產品組合、定價、市場活動;市場拓展、市場份額爭奪、觸達客戶;業務戰略、產品戰略、組合戰略;競爭優勢、平衡風險收益、風險管理;數字意識,能通過數字分析甄別機會;
五、組織發展與人才
吸引優秀人才、組織布局、人才梯隊、高潛管理、培訓發展、自我發展;
03
軟 實 力
一、企業家精神
1. 創造力:敏銳的商業嗅覺,敢于創新,敢于挑戰,躬身入局;
2. 膽識:不拘于過去的經驗,敢于冒險;
3. 堅持:長期主義,堅忍;
4. 責任:使命驅動,保持初心,快速成長;
5. 道德:靈活且保持原則、道德;
6. 艱難決策:失敗時承認失敗,當斷則斷;
7. 勤奮;
二、交際人脈
1. 內部:向上管理,跨部門溝通,團隊資源;
2. 政府:政府、公檢法、稅務、銀行;
3. 行業:業務及財務同行、投資人、創始人;
4. 專業機構:投行券商、律師、會計師、獵頭;
三、社會經驗與學習力
1. 豐富的社會經驗:對社會各階層的深刻洞察,目標導向,謙遜,自如;
2. 心理素質:堅忍,同理心,過硬的心理素質,適時進退,情境適應性;
3. 學習力:快速學習機深度學習能力,形成體系,轉化實踐,保持好奇,與時俱進;
一個優秀的經營型財務總監,應該且必須是老板的財務智囊,是董事會的大管家,是管理層的黃金搭檔,是財務團隊的主心骨!
TA能夠做到:
結合宏觀環境、行業趨勢,幫助老板設定公司發展的戰略目標;
根據公司現有資源,協助董事會規劃適合市場的商業模式;
與董事會一起,為公司建立起平衡、有效的治理架構;
建設一個專業過硬、操守可靠的財務團隊;
為管理層的經營活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協助經營團隊把握市場機會、提升企業績效;
建立高效、低成本的風控體系,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
在快速變化的全球經濟格局中,投資領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轉型,而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因素已成為引領這一轉型的重要力量。ESG證書,作為金融與投資領域的高階認證,其核心競爭力在于其前瞻性地把握了未來投資趨勢,為投資者提供了通往可持續投資新時代的鑰匙。
ESG證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深厚的理論基礎與實戰導向。該證書不僅涵蓋了ESG投資的基本概念、原則與策略,還深入探討了如何將ESG因素融入投資決策過程,確保投資活動在追求財務回報的同時,也積極貢獻于環境保護、社會進步和良好治理。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持證者能夠迅速適應引領市場變化。
ESG證緊跟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為投資者提供了洞察未來投資趨勢的獨特視角。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日益加深,和社會對公平、正義和包容性增長的追求,ESG投資已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ESG證書通過深入分析ESG因素如何影響企業價值、行業趨勢及宏觀經濟環境,幫助投資者識別并抓住那些能夠創造長期價值、抵御市場風險的投資機會。
ESG證書還說明了跨領域合作與全球視野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任何單一領域的投資決策都可能受到其他領域或國際因素的影響,ESG證書鼓勵持證者建立廣泛的合作網絡,與不同領域的專家、機構及政府合作,共同推動ESG投資的實踐與發展。該證書還注重培養持證者的全球視野,能夠深刻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在ESG投資方面的政策、法規及市場特點,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并把握投資機會。
發一篇北大核心很難嗎?北大核心期刊發表是很難的,在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認同與影響力,對作者的單位、個人職稱學歷及基金資助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在接下來的內容中,小編也將詳細介紹一下,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一、什么是北大核心
北大核心,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所包括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是由北京大學圖書館及北京十幾所高校圖書館眾多期刊工作者及相關單位專家參加的研究項目,項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圖書形式出版。北大核心是根據期刊的引文率、轉載率、文摘率等指標確定的,在學術界享有廣泛的認同與影響力,是中文期刊的權威認定標準之一。
二、發一篇北大核心很難嗎?
?發表一篇北大核心期刊論文的難度較大?,作為核心期刊,北大核心對論文質量有著極高的要求,審稿過程嚴格,普通或低質量的論文通常不會被考慮。此外,作者單位級別(大學、碩士或三甲醫院)、個人職稱學歷以及基金資助等方面也有較高門檻,通常要求作者具備碩士及以上學歷或副高及以上職稱。每年有數百萬人為了評職稱或其他目的而爭相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但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數量有限,每本期刊版面也有限,導致版面供不應求,從而增加了發表的難度。
三、發表難度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
1、高標準錄用
北大核心期刊對論文質量要求極高,錄用標準遠超普通期刊。論文需主題明確、立論充分、文字精煉且富有創新性,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2、供需失衡
北大核心期刊數量有限,版面緊張,而發表需求卻十分旺盛。眾多研究者為了評職稱或其他目的而競相投稿,導致競爭異常激烈,進一步加劇了發表的難度。
3、經濟負擔
部分北大核心期刊會收取版面費,費用高達數萬元甚至更高,這對于一些作者來說構成了不小的經濟壓力,從而增加了發表的難度。
4、學術水平要求
作者的個人學術水平和能力對發表難度有著直接影響。學術水平越高,發表的難度相對越小;反之,水平較低的作者在競爭中往往處于劣勢。
5、學術地位與競爭
北大核心期刊在學術界享有較高地位,但與其他核心期刊相比,其發表難度雖略低,但仍需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水平和資源。在學術鄙視鏈中,北大核心期刊的發表仍是一項重要的學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