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的會計做賬是和商貿企業會計是不一樣的,那么建筑業會計做賬的流程你知道嗎,如果不清楚,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
建筑業做賬是比較難的,涉及的內容很多,但是要認真做也是可以做出來,在多熟悉幾遍,就可以掌握了
建筑業會計的做賬流程
1、新賬的建立
一個項目開工,或者一個企業新建立,都面臨著建立新賬的問題。建立新賬并不難,通常先應當想好會計科目的設置問題。在做憑證的時候應當想好各科目應當怎么設置明細科目級數。是采用輔助核算好,還是直接在會計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好。一般情況下,是如果涉及的往來單位較多,部門較多且穩定或者項目較多的時候,應當采用輔助核算的方式。否則,應當直接在會計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簡化工作量。通常情況下,公司本部的賬采用輔助核算比較合適,而單一的項目賬,直接在會計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比較好
2、會計科目的設置及核算內容
建筑施工企業有一定的特殊性,與廣大生產型企業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在成本核算和收入的確認上,和產品銷售企業有很大的不同。只在此探討建造合同法準則中規定建筑施工企業的會計業務處理,與生產性企業相同的核算不在此做探討
(1)工程施工相當于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科目。主要核算各項目成本及毛利。下面設置“合同成本”和“毛利”兩個二級明細科目
(2)機械作業該科目主要是針對建筑企業有單獨的設備管理部門為各項目提供設備發生的費用及內部結算的臺班的核算,當于制造待業的“輔助生產成本”科目,條件的單位,可以針對本公司的設備設置單機核算,準確核算每臺大型或者主要設備每個臺班的耗用成本。
(3)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根據工程進度報表或者結算的應收賬款;應收銷貨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施工企業應收產品銷售貨款;應收質保金(往來單位核算)根據合同及結算業主暫扣的工程質保金,最好設置有到期日
會計業務上的處理
根據各公司管理的不同,建筑企業的財務核算及管理分為本部集中管理(集權式,由公司直接編制財務報表)和項目單獨管理制(分權式,由公司總部匯總報表),采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業公司就只有一個賬套,所有項目的賬務都在公司的同一賬套中處理,各項目只負責編制項目成本報表并對項目成本進行分析,權式管理是公司各項目單獨開設賬套,個獨立的項目都設有單獨的銀行賬號并單獨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編制財務會計報表,后由公司總部匯總各項目的財務報表,管采用哪種方式,都要注重強化公司和項目的財務管理,要能充分發揮財務部門核算、監督、反映的職能
以上就是有關建筑業會計的做賬流程以及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相關的會計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核算方法和公式,那么餐飲業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什么呢?如果你對這部分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
餐飲業是受眾人群大的行業,內部會計人員涉及到的會計做賬分錄等是會計人的主要工作內容。
餐飲業成本的核算方法一般是按廚房實際領用的原材料計算已售出產品耗用的原材料成本,核算期一般每月計算一次,具體計算方法為:
1、如果廚房領用的原材料當月用完而無剩余,領用的原材料金額就是當月產品的成本
2、如果有余料,在計算成本時應進行盤點并從領用的原材料中減去,求出當月實際耗用原材料的成本,即采用“以存計耗”倒求成本的方法
計算公式是
本月耗用原材料成本=廚房原料月初結存額+本月領用額-月末盤存額
餐飲業成本計算公式
本期耗用原料成本=期初原材料+本期購進原料-期末結存原料
成本價=進貨價/(出成品率*投料標準(數量)
銷售價格=原料成本/(1-毛利率)
銷售價格=原料成本+毛利額
銷售價格=原料成本*(1+加成率)
銷售價格=原料成本+加成額
加成率=毛利率/(1-毛利率)
毛利率=加成率/(1+加成率)
原料價值=毛料價值-(次料數量*單價+下腳數量*單價)<
凈料數量=毛料數量-次料數量-下腳數量
凈料單價=凈料價值/凈料數量
以上就是有關餐飲業的一些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生產所需的成本,在企業進行經營生產活動前,往往都會進行成本的預估,那么廣告公司的成本預估,該如何做賬?
廣告公司成本預估的賬務處理
因取得廣告收入或代理廣告收入而發生的相關廣告成本或代理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廣告成本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
因取得其他服務收入而發生的相關其他服務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服務成本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
預估成本的賬務處理:
借:原材料
貸:應收賬款——暫估入庫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包括應由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包裝費各種運雜費等。此外,在有銷售折扣的情況下,還應考慮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等因素。
建筑業主要是對各種建筑材料和構件、機器設備等進行安裝,建造生產性與非生產性固定資產,涉及的經濟業務繁多,常見的會計分錄包括哪些呢?
建筑業的會計分錄
1、收入核算
收到預付工程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預收賬款
工程完工結算時:
借:預收賬款
貸:工程結算
結轉收入:
借:工程結算
貸:本年利潤
2、成本的核算
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
借:工程施工——材料費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支付人工費:
借:工程施工——人工費
貸:庫存現金/應付職工薪酬
發生的機械費用:
借:工程施工——機械使用費
貸:銀行存款/累計折舊等
發生的其他直接費
借:工程施工——其他直接費用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工程完工結算:
借:工程結算
貸:工程施工
結轉成本:
借:本年利潤
貸:工程結算
3、稅金核算
提取時: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
結轉稅金:
借:本年利潤
貸:稅金及附加
4、如果預計合同總成本大于預計合同總收入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資產減值損失指因資產的賬面價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新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減值范圍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除特別規定外的其他資產減值的處理。
企業應設置“資產減值損失”科目來核算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并在“資產減值損失”科目中按資產減值損失的具體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應無余額。
制造業是指機械工業時代對制造資源,按照市場要求,通過制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生活消費產品等的行業。中國的制造業主要可以分為三類。
制造業具體包括哪些行業?
中國的制造業分為三類:
1、一類是輕紡工業,包括食品、飲料、煙草加工、服裝、紡織、皮革、木材加工、家具、印刷等,占我國制造業比重為30.2%。
2、一類為資源加工工業,包括石油化工、化學纖維、醫藥制造業、橡膠、塑料、黑色金屬等,占33%。
3、一類為機械、電子制造業,其中包括機床、專用設備、交通運輸工具、機械設備、電子通訊設備、儀器等,約占35.5%。
什么是制造業?
制造業是指機械工業時代對制造資源(物料、能源、設備、工具、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場要求,通過制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業品與生活消費產品的行業。
制造業是第幾產業?
制造業屬于第二產業,第二產業是傳統產業經濟理論中對產業劃分中的一個產業部門。
工業和制造業的不同
一、兩者的概述不同:
1、工業的概述:主要是指原料采集與產品加工制造的產業或工程。工業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經過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幾個發展階段。
2、制造業的概述:指機械工業時代對制造資源(物料、能源、設備、工具、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場要求,通過制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業品與生活消費產品的行業。
二、兩者的發展階段不同:
1、工業的發展階段: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
2、制造業的發展階段:只是工業發展中的一個階段。
三、兩者的分類不同:
1、工業的分類:工業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兩大類。
2、制造業的分類:根據在生產中使用的物質形態,制造業可劃分為離散制造業和流程制造業。
展業成本是指從事保險營銷等業務的人員,在工作中為招攬客戶及維護客戶而支出的成本,主要包括手續費(傭金);管理津貼(業務管理費用);激勵政策的獎勵費用及其他方面等。
展業成本的含義
展業成本指從事保險營銷等業務的人員,在工作中為招攬客戶及維護客戶所支出的成本。展業成本包括手續費,即傭金;管理津貼也就是業務管理費用;激勵政策的獎勵費用,保險公司在鼓勵業務發展時,一定時期可能會開展活動以促進業務發展,活動獎勵也屬于成本;其他方面包括節假日、生日及其他重要時間發放紅包等現金或物品。
展業成本扣除比例是多少?
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的傭金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去展業成本及附加稅費后,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保險營銷員與證券經紀人展業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扣繳義務人向保險營銷員與證券經紀人支付傭金收入時,應按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
政策文件參考:《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
其中,累計預扣法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預扣預繳稅款時,以納稅人在本單位截至當前月份工資、薪金所得累計收入減除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用公式可以理解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專項扣除指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簡稱為三險一金的社會保險累計扣除,累計專項扣除通過采取累積預扣的方式是使預扣的稅款最大趨同于年終的匯算清繳稅款,最大限度地減少退補稅的情況發生,從而減輕征納雙方的納稅成本。
保險營銷員與證券經紀人展業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的傭金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去展業成本及附加稅費后,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扣繳義務人向保險營銷員與證券經紀人支付傭金收入時,應按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
展業成本是什么意思?
展業成本指從事保險營銷等業務的人員,工作中為招收客戶和維護客戶支出的成本,具體包括手續費,即傭金;管理津貼也就是業務管理費用;激勵政策的獎勵費用,鼓勵業務發展時,可能會開展活動以促進業務,活動獎勵也屬于成本;其他方面包括節假日、生日及其他重要時間發放紅包等現金或物品。
什么是累計預扣法?
累計預扣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預扣預繳稅款時,以納稅人在本單位截至當前月份工資、薪金所得累計收入減除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其中,累計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可以簡稱為三險一金的社會保險累計扣除。
相關計算公式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制造業屬于工業。制造業是指機械工業時代利用某種資源(物料、能源、設備、工具等),按市場要求,通過制造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業品與生活消費產品的行業。由概念可知制造業屬于工業。
制造業體現了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根據在生產中使用的物質形態,可劃分為離散制造業和流程制造業。
工業是對自然資源開采和對各種原材料加工的社會物質生產部門,它是第二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兩類。
制造業屬于第幾產業
制造業屬于第二產業,第二產業是傳統產業經濟理論中對產業劃分中的一個產業部門。
三大產業,即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具體內容如下:
1、第一產業,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對象的產業(泛指農業)。
2、第二產業,指加工制造產業(或指手工制作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
3、第三產業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現代服務業或商業),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產業、金融業、商業、餐飲業、教育、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制造業的分類
制造業分為以下三類:
1、輕紡工業,包括食品、飲料、煙草加工、服裝、紡織、皮革、木材加工、家具、印刷等;
2、資源加工工業,包括石油化工、化學纖維、醫藥制造業、橡膠、塑料、黑色金屬等;
3、機械、電子制造業,包括機床、專用設備、交通運輸工具、機械設備、電子通訊設備、儀器等。
制造業的稅率一般是多少
自2019年4月1日起,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因此制造業稅率為13%。
參考政策:《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
建筑業總產值是價值指標,而建筑產品的價值即工程造價是通過工程預算來確定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產值是根據已完成的工程量乘預算單價為基數,再乘以一定的間接費率來確定的。其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建筑業總產值=∑[(分部分項完成實物工程量×預算單價)×(1+間接費率)]×(1+利潤率)×(1+稅率)
由于建筑工程承包方式的多樣化,預算定額單價的基價包含內容不盡相同,因此,在計算建筑業總產值時,可按工程實際進度,與工程承包價相結合進行計算。
建筑業總產值具體的計算方法有工料單價法、綜合單價法、部位進度法、工序比重法和直接費率法等五種方法。但在企業實際生產核算中,主要使用以下三種方法計算。
1、工料單價法
計算方法:將以實際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乘以預算定額單價匯總成直接工程費,再根據一定比率計算間接費、利潤和稅金,最后計算出建筑業總產值。
2、部位進度法
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管理不規范的中小微型建筑企業,如果沒有編制分部分項實物工程量和價值計算表、以及取費計算表,可采用部位進度法計算建筑業總產值。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程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各部位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各部位預算價值占單位工程造價的百分比)
建筑安裝工程產值=∑(單位工程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單位工程預算造價)
3、直接費率法
將工程合同總價除以直接費得出直接費率,然后按實際完成工程量及相應單價計算出直接費,再乘以直接費率得出建筑業總產值。其計算公式為:
綜合取費率=(總造價÷直接費)×100
報告期完成建筑業總產值=∑(分部分項完成實物工程量×預算單價)×綜合取費率
建筑企業以BT或BOT方式完成的建設項目,應當以簽訂的施工總承包合同額為依據,按照工程實際形象進度核算建筑業總產值。同時,企業的投資回報應作為其他經濟活動核算產值,統計到企業總產值中。
例如:企業簽訂BT協議,協議額為20億(本金投入),其中13億簽訂了施工總承包合同,另外還有3億元的投資回報。企業在填報建筑業總產值時可以13億的施工承包合同作為建筑施工報建筑業總產值的參考依據。按工程實際形象進度如實填報。
計算說明:20億BT協議額中,13億施工總承包合同額要根據工程施工形象進度核算建筑業總產值。
根據國家統計局投資司課件顯示,建筑業總產值包含的是建筑業企業自己應該交的增值稅,不含建設單位給的銷項稅。(要看增值稅是誰創造的,是建筑業企業自己創造的,才包含。)
建筑業為國民經濟各行業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生產部門,部分發達國家把建筑業列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通過建筑業總產值核算的建筑業增加值可以準確地反映建筑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因此,建筑業總產值指標是重要的基礎性經濟指標。
建筑業總產值是指以貨幣表現的建筑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建筑業產品和服務的總和。建筑業總產值包括建筑工程產值、安裝工程產值和其他產值三部分內容。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筑業企業分為兩個序列:施工總承包企業和專業承包企業。
建筑工程產值指列入建筑工程預算內的各種工程產值。包括各種房屋建筑工程、鐵路、公路、橋梁等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場地布置、裝飾裝修工程計算的產值。
安裝工程產值指設備安裝工程價值。包括生產、動力、起重、運輸、傳動等設備的安裝工程,不包括安裝設備本身的價值。
其他產值指建筑業總產值中除建筑工程、安裝工程以外的產值。包括房屋構筑物修理、非標準設備制造、總包企業向分包企業收取的管理費以及不能明確劃分的施工活動所完成的產值。
建筑業總產值指標既反映了建筑業企業在報告期完成的建筑產品和服務的總規模,也反映了報告期國家和各地區經濟建設情況。
通過建筑業總產值核算的建筑業增加值可以準確地反映建筑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因此,建筑業總產值指標是重要的基礎性經濟指標。
1、建筑業總產值統計口徑
現行的《建筑業統計報表制度》統計范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轄區內具有建筑業資質的所有獨立核算建筑業企業及所屬產業活動單位;國務院各有關部門(或企業)直屬的具有建筑業資質的所有獨立核算建筑業企業。國家統計局在季度發布的建筑業總產值是指有總承包或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筑業法人單位完成的產值。各省(區、市)建筑業總產值按照法人單位注冊地原則進行統計。
2、建筑安裝工程價格問題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建筑業總產值增長速度一般都為名義增長速度,其他經濟指標如GDP、工業增加值等一般都使用扣除價格因素后的實際增長速度,因此,在使用和研究建筑業統計數據與其他經濟指標關系時,要注意考慮建筑安裝工程價格因素的影響。
3、建筑業總產值、建筑業總產出、建筑業增加值三者關系
建筑業總產值指以貨幣表現的建筑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建筑業產品和服務的總和。建筑業總產出指建筑業法人企業、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在報告期內生產建筑業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建筑業增加值指建筑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建筑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成果。
建筑業總產值是價值指標,而建筑產品的價值即工程造價是通過工程預算來確定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產值是根據已完成的工程量乘預算單價為基數,再乘以一定的間接費率來確定的。其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建筑業總產值=∑[(分部分項完成實物工程量×預算單價)×(1+間接費率)]×(1+利潤率)×(1+稅率)
由于建筑工程承包方式的多樣化,預算定額單價的基價包含內容不盡相同,因此,在計算建筑業總產值時,可按工程實際進度,與工程承包價相結合進行計算。
建筑業總產值具體的計算方法有工料單價法、綜合單價法、部位進度法、工序比重法和直接費率法等五種方法。但在企業實際生產核算中,主要使用以下三種方法計算。
1、工料單價法
計算方法:將以實際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乘以預算定額單價匯總成直接工程費,再根據一定比率計算間接費、利潤和稅金,最后計算出建筑業總產值。
2、部位進度法
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管理不規范的中小微型建筑企業,如果沒有編制分部分項實物工程量和價值計算表、以及取費計算表,可采用部位進度法計算建筑業總產值。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程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各部位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各部位預算價值占單位工程造價的百分比)
建筑安裝工程產值=∑(單位工程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單位工程預算造價)
3、直接費率法
將工程合同總價除以直接費得出直接費率,然后按實際完成工程量及相應單價計算出直接費,再乘以直接費率得出建筑業總產值。其計算公式為:
綜合取費率=(總造價÷直接費)×100
報告期完成建筑業總產值=∑(分部分項完成實物工程量×預算單價)×綜合取費率
建筑業總產值計算時包括建筑業企業增值稅。建筑業企業營業收入不包括增值稅。
建筑業總產值包含的是建筑業企業自己應該交的增值稅,不含建設單位給的銷項稅。實際就是要看增值稅是誰創造的,是建筑業企業自己創造的,才包含。
建筑業總產值,是以貨幣表現的建筑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建筑產品和服務的總和。建筑業總產值包括建筑工程產值、安裝工程產值和其他產值三部分內容。
建筑業總產值指標既反映了建筑業企業在報告期完成的建筑產品和服務的總規模,也反映了報告期國家和各地區經濟建設情況。
通過建筑業總產值核算的建筑業增加值可以準確地反映建筑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因此,建筑業總產值指標是重要的基礎性經濟指標。
建筑業總產值是價值指標,而建筑產品的價值即工程造價是通過工程預算來確定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產值是根據已完成的工程量乘預算單價為基數,再乘以一定的間接費率來確定的。其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建筑業總產值=∑[(分部分項完成實物工程量×預算單價)×(1+間接費率)]×(1+利潤率)×(1+稅率)
由于建筑工程承包方式的多樣化,預算定額單價的基價包含內容不盡相同,因此,在計算建筑業總產值時,可按工程實際進度,與工程承包價相結合進行計算。
建筑業總產值具體的計算方法有工料單價法、綜合單價法、部位進度法、工序比重法和直接費率法等五種方法。但在企業實際生產核算中,主要使用以下三種方法計算。
1、工料單價法
計算方法:將以實際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乘以預算定額單價匯總成直接工程費,再根據一定比率計算間接費、利潤和稅金,最后計算出建筑業總產值。
2、部位進度法
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管理不規范的中小微型建筑企業,如果沒有編制分部分項實物工程量和價值計算表、以及取費計算表,可采用部位進度法計算建筑業總產值。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程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各部位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各部位預算價值占單位工程造價的百分比)
建筑安裝工程產值=∑(單位工程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單位工程預算造價)
3、直接費率法
將工程合同總價除以直接費得出直接費率,然后按實際完成工程量及相應單價計算出直接費,再乘以直接費率得出建筑業總產值。其計算公式為:
綜合取費率=(總造價÷直接費)×100
報告期完成建筑業總產值=∑(分部分項完成實物工程量×預算單價)×綜合取費率
建筑業主營業務收入,即工程結算收入,指建筑企業承包工程實現的工程價款結算收入以及向發包單位收取的除工程價款以外按規定列作營業收入的各項款項,如臨時設施費,勞動保險費、施工機構調遷費等以及向發包單位收取的各種索賠款。
實際工作中,工程部門上報產值通常是以實際完成產量(業主計量或監理計量)上報的,而會計核算的收入最終也和業主批復計量是一致的。至于施工過程中產值和收入會出現不—致,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1、經營層重視不夠,認為統計僅是—份對外報表,沒有將統計分析作為單位對外經營決策的依據統計和會計核算差異沒有受到單位領導的足夠重視,認為產值與收入來自不同部門,大家標準不同,自然結果有差異,沒有認識到差異背后存在的管理問題,更沒有將統計分析功能作為單位對外經營決策的依據,對于統計數據與會計核算的嚴重不匹配,認為是正常現象或者說根本不注意。
2、工程項目無預算,造成財務確認收入、成本困難《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規定,建筑業收入的確認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而完工百分比法必須有相對合理準確的預算做基礎,很多建筑企業的管理達不到提供準確項目預算的水平,導致會計按完工百分比確認收入、成本相當困難,會計一定程度上執行的只是形式上的完工百分比。
3、業主計量不及時,項目結算不及時。由于資金緊張審計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業主做不到按時批復計量,有的工程接近完工,業主計量批復—期都沒有,只有預撥款給建筑企業。管理好的建筑企業能按期對外包施工單位進行結算,做實工程成本,管理不好的建筑企業做不到按期結算,工程完工算總賬,這樣造成賬面工程成本與實際成本不符。以上因素—個造成工程結算數據不實,一個造成工程成本數據不實,這些都會影響建筑企業的財務指標。
4、網上批復與實際簽字確認時間存在差異。
工程部門上報產值時,可依據業主網上批復計量數據上報,而財務確認工程結算是依據簽字蓋章確認后的紙質計量作為入賬依據.實際工作中,從網上批復到紙質資料的簽字蓋章歷時長短不同,有的僅差幾天,但恰好錯過會計結賬期,有的由于工程人員跑的不積極或者遇到業主相關人員不在的情況下,長則拖一兩個月,這樣在工程項目月產值大的情況下,會造成工程產值和財務確認收入的巨大差異。
5、產值的上報沒有嚴格標準,人為因素較多實際工作中,因各項目情況不一,對產值上報的理解不一,有的按業主已批復計量上報產值,有的按駐地監理簽字認可的計量上報產值,有的按工程部門自己計量上報產值,有的將帶有不確定性的變更、材差等也納入產值上報。產值上報口徑的不統一,再加上核算的不到位,通常會造成過程中的產值與收入的巨大差異。
6、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低,不能及時,真實的反應項目實際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企業會計準則》對財務人員素質提出新的要求,財務人員不能再局限于簡單的記賬工作,要有—定的職業判斷能力,要有根據實際情況反應企業真實財務狀況的經營成果的能力。但實際工作中,施工企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財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延續老會計教的記賬方法,不懂也不用完工百分比,再加上結算單據傳遞不及時等原因,財務賬務不能真實反應項目實際情況。
建筑業總產值包括建筑工程產值、安裝工程產值和其他產值三部分內容。
建筑業總產值是指以貨幣表現的建筑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建筑業產品和服務的總和。
建筑工程產值指列入建筑工程預算內的各種工程產值。包括各種房屋建筑工程、鐵路、公路、橋梁等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場地布置、裝飾裝修工程計算的產值。
安裝工程產值指設備安裝工程價值。包括生產、動力、起重、運輸、傳動等設備的安裝工程,不包括安裝設備本身的價值。
其他產值指建筑業總產值中除建筑工程、安裝工程以外的產值。包括房屋構筑物修理、非標準設備制造、總包企業向分包企業收取的管理費以及不能明確劃分的施工活動所完成的產值。
建筑業總產值一般按生產者價格即市場價格計算。建筑工程的價格主要是由工料費、建筑設備使用費、間接費和建筑企業利潤構成。此外,還包括作為建筑物完整構成部分的設備,如房屋建筑中的電梯、空調設備等的費用。設備安裝工程的價格只包括安裝工程中的工料費和建筑設備使用費等,但不包括被安裝設備本身的價格。
建筑業總產值的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建筑業總產值=∑[(分部分項完成實物工程量×預算單價)×(1+間接費率)]×(1+利潤率)×(1+稅率)
由于建筑工程承包方式的多樣化,預算定額單價的基價包含內容不盡相同,因此,在計算建筑業總產值時,可按工程實際進度,與工程承包價相結合進行計算。
在企業實際生產核算中,主要使用以下三種具體方法進行計算:
1、工料單價法
計算方法:將以實際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乘以預算定額單價匯總成直接工程費,再根據一定比率計算間接費、利潤和稅金,最后計算出建筑業總產值。
2、部位進度法
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管理不規范的中小微型建筑企業,如果沒有編制分部分項實物工程量和價值計算表、以及取費計算表,可采用部位進度法計算建筑業總產值。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程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各部位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各部位預算價值占單位工程造價的百分比);
建筑安裝工程產值=∑(單位工程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單位工程預算造價)。
3、直接費率法
其計算公式為:
綜合取費率=(總造價÷直接費)×100;
報告期完成建筑業總產值=∑(分部分項完成實物工程量×預算單價)×綜合取費率。
從統計理論上來講,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由建筑工程、安裝工程、設備工器具購置和其他費用三部分構成;建筑業總產值也包括建筑工程產值、安裝工程產值和其他產值三部分。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和建筑業總產值都包含了建筑工程、安裝工程和其他工程的價值量,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建筑工程和安裝工程投資完成額(簡稱建安投資額)與建筑業總產值是基本一致的,二者之間存在相對穩定的數量關系。
隨著商業環境日趨復雜和企業管理變革的迫切需求,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層已經意識到了財務職能轉型的重要性,財務職能已經從“財務會計”時代邁入“管理會計”時代,管理會計的推進中,“業財融合”是根本,中興通訊的“財務代表”,華為的“項目財務”,海爾的“融入財務”以及眾多知名企業推進的“業務財務”,“經營財務”體系都是建立在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深度融合基礎上,實現了價值財務的新定位。傳統財務普遍意識到了“業財融合”的重要性,但要實現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卻又普遍存在能力不足:
■高度不夠:業財融合需要財務人員具備戰略思維,參與戰略制定,成為戰略高手
■業務不懂:業財融合需要財務人員精通業務,成為懂業務的資源配置高手
■溝通不力:業財融合需要財務人員具備極強的溝通能力,成為向上向下以及平行部門之間的溝通高手
本課程是繼“業財融合與價值創造”“變革時代下的財務職能轉型”“從財務會計邁入管理會計”系列課程基礎上打造的旨在實現從“思維轉變”到“能力提升”的實戰課程。
【思維轉變】思維在哪,價值就在哪,提升戰略思維和業務思維,做價值創造者
【案例分享】通過“業財融合”經典案例分享與解讀,學習價值管理工具
【現場實踐】激活舊知+應用新知=知識再生產,通過與自己對話,與企業對話,與同行對話,實踐“業財融合”
【對話學習】進入業財大師共享交流平臺,享受對話學習之三樂:共鳴之樂,關聯之樂;重構之樂!
財務總監、財務經理,財務主管
管理會計、業務財務、經營財務、項目財務、財務BP,業務管理人員
第1篇:思維篇-時代的企業需要時代的財務 |
變革時代下的商業模式重構和經營策略: 時代的企業需要時代的財務 業財融合實踐案例分享 業財融合中的現實障礙 業財融合對財務人員的能力要求 |
第2篇:實戰篇-業財融合大師 |
模塊一:戰略思維與決策 克服戰略惰性,提升戰略的三種能力:戰略思考,戰略行動,戰略影響 戰略思考:打破定向思維,利用發散思維想出更多的答案 戰略決策 戰略影響:從初級戰略到中級戰略,告別戰略無能,在戰略智商的階梯上前進 模塊二:走進業務,實現融合,創造價值 財務如何融入業務,助力價值創造 業財融合達成的關鍵要素 實戰案例1:國內某大型消費類電子集團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文化滲透加速企業轉型成功 實戰案例2:國內某光電線纜領軍企業基于業財融合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 實戰案例3:國內某汽車集團業財一體化下的作業成本法應用 復盤與思考 模塊三:管理與溝通技巧 個人領導力和團隊領導力 溝通的力量 第3篇:行動學習篇 關于學習這件事 業財大師進階 |
想了解詳細課程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業財融合是未來財務發展的必然趨勢,需將財務管理理念融入到全流程業務活動中,財務人員也需要了解業務并融入其中。業財融合不僅需要打破傳統業財之間相互獨立的狀態,還要求財務深入到研發、采購、制造、銷售、物流等環節中,為價值鏈的各部分提供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讓財務真正實現從結果記錄者到價值創造者的華麗轉變。
而如何讓業財實現完美融合,讓業財融合的理念成功著陸,則是目前很多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
■如何建設和培養業務財務團隊,將業財融合理念落到企業經營管理實處?
■業務團隊預算管理流于形式,財務應當如何幫助業務徹底解決預算難題?
■財務如何真正融入項目管理中,并利用財務力量幫助項目實現正向利潤?
■業財融合后業財的考評該如何設置才能發揮KPI應有的約束和激勵作用?
■財務不懂業務,業務不懂財務,如何解決業財間的數據和信息隔離問題?
我們首推《全流程業財融合落地實踐》課程,是通過對各典型企業業財融合現狀的調查與研究,在傳統的業財融合課程基礎之上進行的二次開發,是《業財融合與價值創造》的落地實踐課程。
本課程從企業經營管理實踐出發,通過解讀財務、業務和業務財務崗位人員的角色定位,深度剖析企業業務流程中的業財融合關鍵環節,以分享、案例和研討等形式幫助學員理解業財融合的實現路徑和難點,為企業業財融合的真正落地提供解決方案。
【深度認知】多方位解讀業務財務特性,打破思維的枷鎖,深度認識業財融合對企業和個人的巨大價值。
【指點迷津】從源頭上解決財務與業務的溝通協作難題,真正掌握財務、業務融合秘訣。
【解決方案】學習標桿企業先進經驗,設計業財融合落地方案,讓業財融合真正為企業帶來收益。
【綜合提升】明確業財融合對業務財務的勝任能力要求及提升路徑,幫助業務財務人員學習和成長。
■財務總監、財務經理
■分子公司、事業部財務人員
■承擔管理會計職能相關人員
一、業財融合的難點與路徑 | 二、業務流程和數據流程中的業財融合關鍵點 |
◆業財融合的基礎:財務支持業務,業務理解財務 ◆業財融合的三大難點:組織架構、專業認知、企業文化 ◆業財融合實現路徑:業務、財務、信息技術三位一體 ◆業財融合管控要點 | ◆業務流程:融入價值鏈關鍵環節 ◆數據流程:強化數據支撐能力 |
三、業財團隊的組建與能力培養 | 四、業財融合下如何做好預算 |
◆調結構——業務財務的組織結構和匯報路線 ◆定職責——業務財務的職責定義 ◆設考核——財務BPs績效考核體系 ◆建模型——業務財務的能力模型 ◆做培訓——如何培養業務財務人員 案例分析:變革前夕,財務團隊的困惑和疑慮 | ◆業務財務在預算管理中的角色 ◆五步法教會業務做預算 ◆如何提高業務做預算的技能 ◆預算的跟蹤管理和效果分析 互動討論:貴公司的預算準確率能達到多少? 哪些原因導致預算準確率不高? |
五、怎樣做好項目的利潤管理 | 六、具備業財融合特色的績效考評設計 |
◆設定項目利潤KPI的責任人 ◆紅綠燈白板會議&項目預警機制 ◆問題項目的財務跟蹤及控制機制 ◆項目利潤管控流程建立和梳理 ◆項目利潤報告模版設計 ◆項目利潤管控效果分析 案例分析:老板怒了,項目虧損了2個月,你們都不知道嗎? | ◆財務和業務績效考核間的區別與聯系 ◆領導層和執行層對業務財務崗位考核的關注點 ◆設置業財KPI的要點:專注于結果而非指標本身 ◆KPI設置的必備工具:KPI指標庫模板 ◆如何讓員工行動與關鍵績效指標保持一致 ◆次優績效情況的處理技巧 案例討論:兩熊賽蜜,如何根據結果設置考核指標 實戰演練:根據A公司的情況,幫助其設置業務財務的考核指標 |
七、業財一體化的數據信息系統建設 | |
◆實現業務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效合一 ◆業財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基礎:財務共享中心 ◆數據信息系統建設的目標:信息共享,職能信息化 ◆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可閱讀性和可用性改造 ◆價值標桿數據、業務統計數據等指標體系的建立與管理 ◆設計可提供決策支持的核心產品:管理報告 |
想了解最新詳細課程大綱及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咨詢領取。
隨著商業環境日趨復雜和企業管理變革的迫切需求,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了財務的重要性,然而在當今,真正能夠獲得企業管理層和業務部門認可的財務部門并不多見,傳統的財務職能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面臨著重大危機和挑戰。
-公司建立了財務共享中心,下屬單位不需要會計核算人員,那留任人員怎么辦?
-都說財務人員要成為業務合作伙伴,但財務要做什么?具體怎么做?
-下屬單位財務人員做什么事情最能為公司創造價值呢?有沒有最佳實踐指導?
-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總感覺溝通不暢,合作也是被動的,如何改善?
-財務轉型后,傳統工作模式被打破,財務人員要提升哪些能力來應對新工作
在轉型時期,企業的財務職責已經發生明顯的變化,企業也對財務部門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財務人員必須打破傳統的工作模式,積極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去,成為業務合作伙伴。將財務數據、管理流程更加緊密的與業務融合,在業務運營過程中支持業績目標達成、落實財務管控政策、挖掘業務增長潛力,這正是財務的價值所在。
轉變觀念:認識財務轉型對企業和個人發展的意義,從意識上主動接受并擁抱轉型
業財融合:從源頭上解決財務與業務的溝通協作難題,真正掌握財務、業務融合秘訣
價值創造:學習標桿企業財務先進經驗,掌握如何在業務運營過程中發揮財務的價值
綜合提升:明確新時期財務人員的勝任力要求及提升路徑,幫助財務人員學習與成長
◆財務總監、財務經理
◆分子公司、事業部財務人員
◆承擔管理會計職能的相關人員
◆公司財務骨干、重點培養對象
業財融合:正在形成的伙伴關系 | |
一、已經到來的“財務價值”時代 | 二、財務如何與業務部門緊密協作 |
◆互聯網時代財務職能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轉型時期,財務職能分工與角色定位 【案例】企業集團采用財務共享模式,重新定位財務角色和功能 ◆財務價值創造,需要業財融合 ◆新時期財務與業務的關系:滲透型 【案例分析】知名企業通過財務轉型,提升財務管理能力并為企業創造價值 | 【互動交流】財務與業務為何總是格格不入? ◆財務在與業務溝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如何突破業財融合屏障 ◆業財融合中的沖突管理與溝通協調 【案例分析】看外資企業財務部門是如何讓業務部門主動要求財務參與業務決策的? |
價值創造:業務運營中的財務作為 | |
三、支持篇——把握數據中樞,成為企業經營決策大腦 | 四、管控篇——銜接戰略、運營與考評,提升經營績效 |
【情景演練】場景再現,財務該如何處理各類業務協作? ◆基石決定上層建筑,搭建業務、財務融合平臺 【案例分析】每個人都有一張“損益表”,財務工作從“技術”到“藝術” ◆用財務數據透視企業經營本質,明確經營改進方向 【案例分析】經營分析報告幫助管理層找到企業經營中的關鍵問題,發揮財務價值 ◆業務滾動預測,為經營決策提供高質量支持 | ◆價值管理利器:用好預算管理工具 【案例分析】某企業財務部門通過預算做到對業務全過程控制 ◆與業務部門一起,做好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 ◆財務部門在績效管理中發揮的作用 【案例分析】某企業財務部主導績效體系建立,推動了業務執行力 ◆從“流程監管者”到“流程優化專家” ◆合規與風險控制,平衡業務發展中的增長和風險 【案例分析】企業財務借助信息系統,對流程進行優化重組的案例 |
五、引領篇——專注商業洞察,引領業務發展方向 | |
◆從“看過去”到“看未來”:學會算明天的賬 ◆著眼于價值鏈,幫企業看到增值的機會 ◆財務從“管控型”走向“引領型” ◆互聯網時代下的財務洞察力 【案例分析】知名互聯網企業利用大數據,對客戶行為進行預測,引領業務發展
| |
執行保障:財務人員綜合能力提升 | |
六、業財融合對財務人員能力要求 | |
◆業務合作伙伴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 ◆財務人員影響力提升的建議 【案例分析】全球知名企業的創新財務人才培養方式和渠道 ◆轉型時期財務人員的壓力管理與自我調節 ◆新型財會職業發展道路 【互動答疑】業財融合具體工作中的難點、疑點互動解答 |
想了解最新詳細課程大綱及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咨詢領取。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時,需要更加高效和精確地管理和運營。在這樣的背景下,業財融合成為了一種趨勢和重要的戰略選擇。
一、時代發展的背景
從過去到現在,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管理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企業更加關注財務的規范和遵循,而業務部門則主要負責生產和銷售。但是,隨著市場的競爭加劇,企業開始注重業務發展和創新,更加注重用戶需求和體驗。同時,財務部門也從單純的成本控制和報表制作中走出來,開始成為企業戰略決策的重要參與者。
二、業財融合的原因
戰略統一:業財融合可以促進企業的戰略統一和協調,實現業務和財務的整合和統一管理。通過共同的目標和愿景,業務和財務部門可以更加緊密地合作,協調各項業務和決策。
精細化管理:業財融合可以實現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和數據分析,通過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整合,企業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企業運營狀況和市場趨勢,從而做出更加精準的決策和管理。
提高效率:業財融合可以提高企業的效率和降低成本,通過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共享,企業可以減少重復的工作和信息傳遞,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企業成本。
三、業財融合的作用和趨勢
促進數字化轉型:業財融合可以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實現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自動化采集、整合和分析,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準確性。
強化數據安全:業財融合可以強化企業的數據安全,通過建立安全的數據采集和管理系統,保障企業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推動智能化決策:業財融合可以推動企業的智能化決策,通過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分析和挖掘,建立智能化決策模型,支持企業決策者做出更加科學和精準的決策。
提升企業競爭力:業財融合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通過業務和財務的整合和協調,企業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做出更加有針對性的決策和戰略,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總之,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業財融合成為了企業管理和戰略決策的必然趨勢。通過業務和財務的整合,企業可以實現精細化管理和數據分析,提高管理效率和決策準確性,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業財融合的作用和趨勢將會更加明顯,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財務和業務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業財融合已經成為企業提高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將從業財融合的概念、必要性、具體措施等方面進行探討,并以實際案例分析為例,說明業財融合的實際效果。
一、業財融合的概念
業財融合是指將財務和業務融為一體,以業務為導向,從財務的角度出發,考慮資金的投入、成本和收益等問題,同時也要考慮業務的發展和風險控制等方面。具體而言,業財融合要實現以下目標:一是優化業務決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二是減少財務成本,提高財務效益;三是加強風險管理,提高企業穩定性。
二、業財融合的必要性
提高企業經營效益。通過業財融合可以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實現財務收益和業務收益的有機結合,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經營效益。
增強風險管理能力。通過業財融合可以加強對企業經營過程中風險的預判和管控,減少因風險產生的損失,增強企業整體風險抵御能力。
提高企業競爭力。通過業財融合可以提高企業對市場變化的響應速度和運營效率,增強企業對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
三、業財融合的具體措施
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業財融合需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確保財務和業務部門之間信息的及時傳遞和共享,避免信息不對稱和重復投入等問題。
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將企業戰略目標分解到各部門,同時制定出一套具體、全面、可執行的預算計劃和方案,通過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的預算管理體系,實現企業的高效運營和穩定發展。
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服務是一種以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為依托,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金融模式。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可以實現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中小企業的信息共享和資金融通,促進供應鏈上中小企業的發展。
推行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在新時代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通過數字化轉型,可以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實現企業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以某電商公司為例進行案例分析:
某電商公司在進行業財融合方面做得比較成功。該公司在進行采購時,會同時考慮采購成本和質量等因素,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降低采購成本;在進行銷售時,會同時考慮銷售額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制定出相應的銷售策略,提高銷售額。此外,該公司還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用戶行為分析,精準捕捉用戶需求,實現商品定制化和差異化,提高用戶體驗。該公司還通過智能物流技術,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準確率,并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對物流進行智能化管理和調度,減少物流成本和損失。這些措施不僅提高了公司的經營效益,而且也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獲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和好評。
綜上所述,業財融合已成為現代企業提高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和推行數字化轉型等具體措施,可以實現財務和業務的有機結合,優化業務決策,減少財務成本,提高財務效益,增強企業整體風險抵御能力,以及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用戶體驗。同時,各企業也應根據自身情況,尋找適合自身的業財融合途徑和方法,不斷推進企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
11月24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同時修訂發布兩份重磅自律規則,分別是《基金從業人員管理規則》(下稱“《管理規則》”)及配套規則《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投資管理人員注冊登記規則》(下稱“《注冊登記規則》”)。
1.《管理規則》查看:基金從業人員管理規則.pdf
2.《注冊登記規則》查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投資管理人員注冊登記規則.pdf
解讀《管理規則》及配套規則
關于《管理規則》及配套規則的相關解讀如下:
1問:《管理規則》對從業人員提出了哪些規范性要求?
答:為落實“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的要求,《管理規則》對從業人員的資格取得、資格管理、后續培訓和執業行為進行了系統性的規范,主要包括:一是在考試考核方面。在參加基金從業考試、專項考核時,不得有弄虛作假、擾亂考場秩序、考試考核作弊等違紀違規行為。二是在從業資格管理方面。應當按要求及時辦理從業資格注冊、個人信息變更和從業資格注銷,在資格注冊或辦理有關業務時不得提供不實身份信息、工作經歷、資質證明等虛假材料或者隱瞞有關情況,不得通過欺騙、賄賂或者以規避監管、自律管理為目的與中介機構違規合作等不正當手段辦理相關業務。三是在后續培訓方面。從業人員自從業資格首次注冊次年起,或者在從業資格注銷后重新注冊的當年起,每年完成與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專業技能有關的后續職業培訓不少于15學時,其中職業道德方面的后續職業培訓不少于5學時。通過從業經歷認定及“學歷認定+考核”的方式豁免基金從業考試全部科目的人員,應當自從業資格首次注冊之日起60日內完成15學時后續職業培訓。從業人員可自行選擇參加協會組織的面授及遠程培訓,或者參加協會普通會員組織的面授及遠程培訓,以及成為協會特別會員的地方基金行業協會或者協會認可的其他機構組織的面授培訓。四是在執業行為方面。應當遵守忠實義務、審慎義務、守法合規義務、利益沖突管理義務、信息披露義務、適當性義務、公平競業義務和保密義務,不得有濫用職權、商業賄賂、不當言論、干擾監管、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違背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六項禁止性行為。
2問:對違反《管理規則》的有關行為,協會將采取哪些懲戒措施?
從業人員違反執業行為規范的,協會將視情節輕重,對其采取談話提醒、書面警示、要求參加合規教育等自律管理措施,或者警告、行業內譴責、公開譴責、不得從事相關業務、加入黑名單、取消基金從業資格等紀律處分措施。其中,從業人員違背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情節嚴重且社會影響惡劣造成重大不良社會影響的,協會將從重處理。
對于未按要求履行從業人員管理主體責任的機構,協會將根據具體情形并視情節輕重,對其采取談話提醒、書面警示、要求限期改正等自律管理措施,或者警告、行業內譴責、公開譴責、限制相關業務活動等紀律處分措施。同時,協會將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3問:協會后續還將采取哪些措施加強從業人員自律管理,提升從業人員隊伍質量?
答:協會將積極推動《管理規則》《實施規定》的落實執行,壓實機構在從業人員聘任、管理方面的主體責任,通過定期檢查+隨機抽查等方式對機構的人員管理情況開展核查。同時,加強從業人員誠信信息管理和運用,根據機構誠信情況采取差異化自律管理,提升事中事后管理精準化水平,對違規違紀失德失范、破壞基金行業聲譽的行為加大自律處罰力度。通過擴大培訓認可范圍、建立培訓師資庫、豐富培訓內容等措施,進一步優化后續培訓質量,提升從業人員后續培訓力度,持續提升從業人員合規意識和職業操守。
4問:《實施規定》發布實施后,協會還會組織基金從業考試嗎?
答:協會將根據社會及行業需要,制定年度考試工作計劃。具體考試安排請關注協會官網發布的考試公告。
5問:哪些人應當注冊基金從業資格?
答:《管理規則》修訂后,通過所在機構從事基金業務活動的以下五類人員應當注冊取得從業資格:一是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從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及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中從事基金相關業務的人員。二是私募股權(含創投)投資基金管理機構的法定代表人、執行事務合伙人或其委派代表、合規風控負責人等高級管理人員和從事私募基金募集業務的人員。三是基金托管機構中從事基金相關業務的人員。四是基金服務機構中從事基金相關業務的人員。五是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和協會規定需要取得從業資格的其他人員。
6問:通過哪些方式可以申請注冊基金從業資格?
答:從業人員通過所在機構向協會申請注冊基金從業資格。《實施規定》修訂后,基金從業資格取得方式拓展為以下五種:一是基金從業考試。按照所從事的業務類型通過相應考試科目。二是資格認定。通過證券從業資格的人員或者具備境外相關從業資質的境外人員,豁免基金從業考試專業科目。三是從業經歷認定。具備10年以上證券、基金、金融、法律、會計等工作經歷的私募股權(含創投)基金管理人的高管人員,豁免基金從業考試全部科目。四是“學歷認定+考核”。獲得國家教育部門認可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豁免基金從業考試全部科目。相關人員在申請注冊從業資格前,應當通過所在機構或者符合條件的地方基金業協會等協會認可的其他機構組織的應知應會考核。五是“專項培訓+考核”。前期在“專項培訓+考核”試點中已經取得臨時從業資格的部分商業銀行基金銷售人員,臨時從業資格到期并完成30學時后續職業培訓后可申請將臨時從業資格轉為基金從業資格。
通過從業經歷認定及“學歷認定+考核”的方式豁免基金從業考試全部科目的人員,自從業資格首次完成注冊之日起的60日內,應當完成不少于15學時的后續職業培訓,其中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不少于5學時。
7問:協會對相關機構開展應知應會考核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適用范圍。經各類機構聘用的從事各類基金業務的境內人員,通過“學歷認定+考核”方式豁免基金從業考試全部科目的,應當先通過所在機構或者符合條件的地方基金業協會等協會認可的其他機構組織的應知應會考核,再申請注冊基金從業資格。二是考核內容。協會制定并定期更新考核大綱和試卷,提供在線考核的平臺。考核內容分證券類和私募股權類,內容包括基金法律法規與職業道德以及證券投資基金或者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方面的基礎知識,報考人員應當根據所從事的業務類型選擇自己參加的專項考核類型。三是考核形式。應知應會考核通過協會指定的系統在線完成,考核不限時間、不限頻次、不限參加人數,個人提出申請,由所在機構或者符合條件的地方基金業協會等協會認可的其他機構在符合條件的場地舉辦。四是組織要求。機構應當指定專用場所作為考場,配備監考、督考等管理人員,搭建能夠覆蓋全部考核人員的監控攝像頭。機構應當妥善記錄并留存考核現場照片、過程錄像及簽到表等資料備查,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0年。五是監督責任。人員所在機構及組織應知應會考核的其他機構應當承擔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應知應會考核管理制度,指定牽頭部門負責組織管理工作,及時向協會報告違規違紀情形,保障考核規范有序開展。人員所在機構的合規風控負責人承擔監督責任。
有關應知應會考核的考核大綱、組織手冊、流程指引等具體材料和要求,請各機構于2023年11月27日(周一)起查看從業人員管理平臺中發布的有關通知。
8問:協會對相關機構開展應知應會考核有哪些管理措施?
答:協會將在壓實機構組織管理責任的基礎上,加強對應知應會考核的管理和監督,以現場或非現場方式不定期檢查應知應會考核組織規范情況。機構未按照要求履行考務組織職責的,協會將按照違規情節的嚴重程度給予取消當場考核結果、暫停受理相關業務等自律管理或者紀律處分措施;對直接責任人員及合規風控負責人采取警告、行業內譴責、公開譴責、加入黑名單、取消從業資格等紀律處分措施;個人存在違反考試紀律情形的,協會將按照違紀情節的嚴重程度給予談話提醒、書面警示、取消當場考核結果、警告、行業內譴責、公開譴責、加入黑名單、取消從業資格,應知應會考核、“專項培訓+考核”及基金從業考試禁考1至3年等自律管理或者紀律處分措施。
9問:《實施規定》修訂后,在落實國家有關對外開放政策方面上有什么變化?
答:依據國務院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的決策部署,《實施規定》修訂后,將境外基金專業人才資格認定有關措施推廣到了全國范圍,即:在境內從事基金業務的境外專業人才,具備境外基金相關從業資質并通過基金從業考試法規科目的,可以通過所在機構向協會申請注冊基金從業資格。
解讀《注冊登記規則》
關于《注冊登記規則》的相關解讀如下:
1問:《注冊登記規則》里的投資管理人員包括哪些人員?
答:《注冊登記規則》中的投資管理人員是指在公募基金管理機構中負責公募基金管理業務的基金經理,在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中負責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的投資經理,或者負責年金、養老金或者社保基金等投資管理業務的投資經理,以及上述機構中實際履行相應職責的人員。
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證券公司子公司中負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業務的投資管理人員參照本規則執行。
2問:修訂后的《注冊登記規則》主要從哪些方面加強了對投資管理人員的自律約束?
答:一是將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中從事私募資產管理或投資管理的投資經理等納入了自律規則適用范圍,對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投資管理人員實施了全口徑執業行為自律管理。二是細化了投資管理人員任職條件、辦理流程、辦理材料等注冊登記要求,從入口端強化機構及投資管理人員服務長期資金的能力。三是強化了對投資管理人員流動的合理性、平穩性要求,加強對募集期、封閉期、管理現有已成立公募基金產品未滿1年等情形下基金經理的離任及變更管理要求,更好地維持產品投資運作的穩定,保障份額持有人合法權益。四是進一步明確了機構在有關投資管理人員的制度建設、流程辦理、日常管理等方面應當承擔的職責,壓實機構主體管理責任。
3問:修訂后的《注冊登記規則》對基金經理任職主要有哪些要求?
答:一方面要具備基金從業資格,滿足對投資管理、投資研究等業務經驗的年限要求且最近1年在金融機構從事有關工作,符合誠信合規有關要求,并且通過了協會組織的基金經理證券投資法律知識考試。另一方面管理養老目標基金、管理人中管理人產品、REITs基金等特殊產品的,在滿足前述要求的基礎上,還應當具備對應的從業經驗或者投資業績要求等。
聘任、解聘基金經理,應當及時辦理基金經理任職注冊和離任注銷。調整基金經理管理的公募基金產品或者安排基金經理兼任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應當及時辦理基金經理變更備案。
4問:修訂后的《注冊登記規則》對投資經理任職主要有哪些要求?
答:一方面要具備基金從業資格,滿足對投資管理、投資研究、投資咨詢等相關業務經驗的年限要求,符合誠信合規有關要求。另一方面擔任管理人中管理人產品的投資經理的,在滿足前述要求的基礎上,還應當具備對應的從業經驗和投資業績要求等。
聘任、解聘投資經理,應當及時辦理投資經理的任職登記和離任注銷。
內容來源中國基金業協會,會計網整理發布。
人才短缺已成為各行各業目前正在面對的重要問題,盡管會計學系的大學畢業生人數保持穩定,但會計行業亦毫不例地遇到人才匱乏的問題。公會認為,人才短缺的部分原因歸咎于大學生對會計行業存有普遍誤解,例如他們相信會計師會被科技所取代、會計師的工作僅是涉及處理數字、沉悶乏味,以及報讀香港會計師公會專業資格課程(QP)的意義主要在于獲取審計資格許可。
為了解決這問題及提升人才留存率,公會展開了調查研究以制訂一套材料,用以向潛在人才傳達員工價值主張,鼓勵他們加入會計行業。
吸引人才的核心信息
專業會計師無法被科技所取代
對會計行業缺乏深入認識之人士往往將科技看成對會計行業的威脅,害怕自動化與人工智能會導致會計職位遭削除。然而,這種觀念實則源自于對會計師所擔任的職責有所誤解。雇主應強調,科技確實會對會計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但專業會計師擁有難以替代的高階技能,例如專業判斷、批判性思維、溝通技能,以及職業道德。通過作出相關澄清,年青一代有望對會計行業的未來前景重拾信心。
專業會計師在商界擔任重要而廣泛的職位
人們認為會計工作只是專注于管理財務資訊,這觀念造成了會計行業是沉悶乏味且毫無影響力的誤解。雇主應強調,專業會計師亦同時擔任商業顧問的角色,擁有分析財務資訊和為不同行業提供決策上的重要建議之獨特能力。專業會計師的職責已超越了數字運算的范疇,并且包含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稅務、財務分析、法證會計等。通過強調會計師的影響力和廣泛的職能,定能啟發年青人加入會計行業。
QP的價值主張
許多人認為,QP和CPA資格主要有利于在香港從事審計工作的專業人士。雇主應強調QP所帶來的更多好處,例如從課程中學習到能應用于廣泛會計職位及不同行業的全面性知識與技能。同時并重點指出,QP資格獲得全球認可,以及隨之帶來的全球性工作機會,藉此吸引有意在國際領域發展和擁有廣泛職業路徑之人才報讀。
留住人才的措施
確立工作目標
雇主應將員工的工作職務與更為遠大的機構目標和社會影響聯系起來,從而培養出員工的使命感。向員工清晰傳達作為會計師,他們如何能對企業、經濟及社會發揮正面影響。提供機會讓員工參與具有意義的項目與社區活動,亦有助提升他們的使命感和工作滿足感。
健康與福祉
雇主應推行工作與生活平衡,將員工福祉放在首位。推行支援生理與心理健康的政策與舉措,例如提供身心健康計劃和輔導服務,并且鼓勵員工多作休息或休假,以及參與能提升他們整體身心健康的活動。
團隊協作文化
雇主需致力營造一個重視協作、團隊合作與開放溝通的支持性與包容性兼備的工作環境。鼓勵知識分享、推行師友計劃和跨職能協作,以促進職業成長與發展。對各個不同級別的員工所提出的各種不同觀點與貢獻給予肯定及感謝。
清晰的職業路徑
雇主應在機構內建立清晰透明的職業發展框架。定期給予反饋及進行表現評估,協助員工了解其優勢、有待改進的地方,以及潛在發展機會。提供培訓與發展計劃,提升員工的技能和能力。
靈活工作安排
雇主可透過提供靈活工作安排,例如遠程工作選擇、彈性工作時間、壓縮工作周或提供職位共享的機會,以確認及滿足員工的個人需求。這類靈活安排有助員工平衡其個人生活與工作職務,從而提升工作滿足感和保留人才。
員工嘉許計劃
雇主應制定及推行員工嘉許計劃,以肯定和獎勵員工作出的貢獻及其工作成就。認可員工的杰出表現、創新主意,以及出色的團隊合作成果。與員工共同慶祝重要里程碑,并在機構內提供可讓他們展示其所取得的成就之機會。
為了能更有效地吸引和留住會計專業人才,雇主應傳達共同一致的核心訊息,強調專業會計師是不可或缺的職業、其所擔任的職位之廣泛性,以及QP的價值主張。此外,靈活的人才保留措施之推行,能有助會計師事務所及企業吸引及留住專業人才。公會現正編制雇主工具包,以支持這些工作。
本文為編譯版本,原文由香港會計師公會教育及培訓部撰寫,并首發于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雜志《A Plus》2023年第4期。如欲轉載本文,請標注轉載來源為:香港會計師公會官方微信公眾號(ID:hkicpa_official)。
有不少想要報考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考生其實都不清楚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報名條件有什么要求,因此高頓小編這次就為大家整理出了這方面內容的相關介紹,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一起來看看下面的講解哦!
一、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報名條件
2024年注冊會計師報名條件已經在《2024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報名簡章》中公布,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兩部分,具體如下:
1、注冊會計師2024年報名條件——專業階段(同時符合):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2、注冊會計師2024年報名條件——綜合階段(同時符合):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已取得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合格證。
3、不得報名參加2024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4種情形:
(1)因被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報名之日止不滿5年者;
(2)以前年度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因違規而受到禁考處理期限未滿者;
(3)已報名參加2024年8月31日-9月1日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歐洲考區考試者;
(4)已經取得全科合格者,或經依法認定或者考核具有注冊會計師資格者。
二、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要幾年考完?
中注協已明確5年!對于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六科,考生須在連續不斷的5年內通過,如果第6年還需要考試,則第一年的合格成績失效,但第二年及以后年份的合格成績仍然有效,以此類推,滾動計算。
1、專業階段考試(六科)
科目名稱: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考試內容:專業階段考試主要測試考生對專業階段知識的知識理解能力、基本應用能力、綜合運用能力。
2、綜合階段考試(一科)
科目名稱:《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二)》,需要在同一年通過。
考試內容:綜合階段考試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在職業環境中綜合運用專業學科知識,堅持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遵從職業道德要求,保持正確的職業態度,有效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會計網注冊會計師考試頻道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