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購進一批生產產品用的原材料,材料已收到,但發票尚未收到的情況下,會計人員可做暫估入賬處理。
材料暫估入賬的處理
借:原材料—某某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
收到發票的時候賬務處理:
借:應付賬款—暫估
貸:原材料—某某材料
同時:
借:原材料—某某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等科目
應付賬款是會計科目的一種,用以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
通常是指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而發生的債務,這是買賣雙方在購銷活動中由于取得物資與支付貨款在時間上不一致而產生的負債。
原材料是什么?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原材料的日常收發及結存可以采用實際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核算。
原材料的入賬價值包含:購買價款、運雜費、相關稅費;運輸途中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
在生產經營中會出現各種情況,有時候我們在購買貨物時會對貨物進行暫估入賬,對于暫估入賬,該如何做會計分錄?
暫估入賬的會計分錄
1、產成品暫估入庫
借:庫存商品——產成品XX
貸:應付賬款——應付暫估入庫
2、結轉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產成品XX
3、取得發票時確認暫估金額(針對外購)
借:應付賬款——應付暫估入庫
貸:銀行存款(或者應付賬款——XX單位
暫估入賬指的是企業購買商品,商百品已經驗收入庫,但是企業還沒有收到發票,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暫估入庫只出現在已經驗收入庫的商品,但是月末沒有收到發票的情況下。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合乎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應付賬款是指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應付賬款,一般應在與所購買物資所有權相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或者所購買的勞務已經接受時確認。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暫估入賬價值的確定,主要有四點,具體如下:
1、按貨物清單或相關采購合同協議上的價格入賬;
2、按最近一次的采購價格入賬;
3、按最近市場的公允價值入賬;
4、按售價×預計成本率。
一般納稅人暫估入庫的,存貨入賬價格應根據與銷售方約定取得發票類型進行區分情況入賬:將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按不含稅價格入賬;將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按含稅價格入賬。小規模納稅人應按含稅價格暫估入庫。
1、暫估入賬是會計上實質重于形式的一種體現,是指業務已經真實發生,在發票尚未收到的情況下,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為了反映企業真實的業務情況,則需進行“暫估入賬”處理。
2、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于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價格、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價格、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6〕22號)相關規定:
貨物等已驗收入庫但尚未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的賬務處理:
一般納稅人購進的貨物等已到達并驗收入庫,但尚未收到增值稅扣稅憑證并未付款的,應在月末按貨物清單或相關合同協議上的價格暫估入賬,不需要將增值稅的進項稅額暫估入賬。下月初,用紅字沖銷原暫估入賬金額,待取得相關增值稅扣稅憑證并經認證后,按應計入相關成本費用或資產的金額。
綜上,暫估入賬金額不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相關規定:
“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p>
因此,在企業所得稅預繳環節,暫估入賬成本可以憑借有關支付憑據進行稅前扣除。同時,能夠規避后期多繳納稅款的情況產生。
公司購進一批原材料,貨款已支付,材料也已收到,但相應的發票還未收到。這種情況下,應對原材料做暫估入賬處理。原材料暫估入賬時,如何做會計分錄?
原材料暫估入賬分錄
收到材料暫估入賬:
借:原材料 不含可抵扣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
后期收到原材料發票:
借:原材料 借方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 貸方紅字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支付款項的時候: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原材料屬于資產類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暫估是什么?
暫估是指按照現行會計準則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謹慎性的質量要求,在具體的會計業務處理中,一種與預計負債不完全相同的業務。
按照現行會計準則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謹慎性的質量要求,在具體的會計業務處理中,一種與預計負債不完全相同的業務即暫估行為出現了。這樣的業務主要是由于相關的經濟業務已經發生,但原始票據沒有及時收到或者相關結算滯后,產生了資產的增加或者經濟利益的流出。在現實工作當中,還表現為管理的脫節,比如采購部門、工程管理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沒有及時取得會計所要求的原始票據,導致一種不確定行為的發生,或者一些供應商或者客戶有著自己特別的處理要求,不開具發票。對于暫估業務,一般的會計處理就是在當月進行暫估核算。簡稱暫估。
企業在購入材料,沒有取得供貨方發票的情況下,以及實際賬務處理的原則,需要在當期估計一個“負債”的金額。這種情況下,賬務處理則需要引入暫估入賬的概念。因為沒有發票,無法準確確定庫存商品或者原材料,產成品等的金額。所以,需要根據簽訂的合同協議,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的價格等暫時估計一個金額,作為應付賬款的暫估金額。那在整個暫估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哪些具體的原則呢?
1、會計的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如果該批材料已經入庫,而供貨方的發票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同時到達或當期不能及時到達。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和賬務需要,這些到庫材料應該在本月底作會計處理。
2、根據相關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的會計核算和處理應當及時進行,不得提前或延后。暫估材料對應的發票賬單在到達時,應及時作相應的沖回會計處理,充分反映暫估材料的實際金額。
3、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應當遵循謹慎性原則的要求,估計金額的時候,不得多計資產或收益、少計負債或費用。
材料暫估的會計處理應在材料到達時和材料發票到達時分別作相對應的會計處理。發票未到應做會計處理,以便能夠及時的了解到企業當時未達發票賬單金額,以及及時與對方單位進行溝通。
附:暫估收入的會計分錄處理
借:應收賬款---暫估收入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付款項的暫估入賬處理: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等到收入金額或者應付款項金額確定了,要在確定的當期做沖回的賬務處理:
借:應收賬款---暫估收入(負數)
貸:主營業務收入(負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負數)
借:銀行存款(負數)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負數)
暫估入賬的情形主要有以下4種,:①費用發生了,尚未取得發票;②采購的材料、資產等已經收到,但發票尚未取得;③暫估入賬的資產被使用,產生折舊費用、攤銷費用;④費用在受益期內尚未付款,沒有發票或尚未收到發票,需要做預提處理。對于不同情況下的暫估入賬,可作以下相關會計分錄:
費用已發生,未取得發票,暫估處理的會計分錄為:
如業務招待費的暫估入賬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
貸:預付賬款
分錄摘要“暫估x月業務招待費”。
下月收到發票后,會計進行賬務調整,紅字沖銷上月的暫估分錄: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紅字)
貸:預付賬款(紅字)
再根據發票金額,正常做賬: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
貸:預付賬款
銀行存款
注意:暫估入賬的費用,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需做納稅調整處理。
已收到材料,未取得發票的暫估處理
比如存貨的暫估處理,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原材料
貸:預付賬款
下月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后,進行賬務調整,紅字沖銷上月的暫估分錄:
借:庫存商品——原材料
貸:預付賬款
再根據發票金額,正常做賬:
借:庫存商品——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預付賬款
暫估入賬的資產投入使用
比如對采購的設備進行暫估處理,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機器設備
貸:預付賬款
分錄摘要可寫明“暫估xx固定資產入庫”。
暫估入賬的固定資產,當月已投入使用,在下月仍未收到發票的情況下,暫估計提折舊,具體分錄如下:
借:制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
下月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后,進行賬務調整,做紅字沖銷上月的暫估分錄:
借:固定資產——機器設備
貸:預付賬款
借:制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
再根據發票金額,正常做賬:
借:固定資產——機器設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預付賬款
借:制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
比如預估員工的年終獎費用,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年終獎
貸:應付職工薪酬
后面實際發放年終獎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銀行存款
對于發票未收到但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等存貨,企業應當合理估計入庫成本,該行為稱為存貨暫估入庫,對此會計人員一般計入應付賬款科目進行核算,相關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存貨暫估入賬的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下月初用紅字時,相關會計分錄編制如下:
借:原材料(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紅字)
收到發票時,相關會計分錄編制如下:
借:原材料(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暫估入賬是什么?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于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價格、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價格等)暫估入賬。
原材料是什么?
原材料屬于資產類賬戶。借方代表增加,貸方代表減少。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應交稅費是什么?
應交稅費是根據稅法規定應上繳的各種稅款,是應付賬款的一種,主要包括應該交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稅費。該科目的貸方登記應交納的各種稅費,借方登記已交納的各種稅費,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交納的稅費;期末如為借方余額反映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稅費。
企業購買材料后,如尚未收到發票則需進行暫估入庫處理,可以通過原材料科目、應付賬款科目核算,具體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暫估入賬的會計分錄
1、企業在沒有取得發票時暫估入賬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2、企業在下月初沖回暫估入賬時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紅字)
3、企業在取得相關的發票時入庫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什么是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應交稅費是什么?
應交稅費是指企業根據在一定時期內取得的營業收入、實現的利潤等,按照現行稅法規定,采用一定的計稅方法計提的應交納的各種稅費。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等。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交納的稅費;期末如為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稅費。
成本暫估入賬的賬務處理怎么做是會計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對于暫估業務可以理解為貨到票未到的業務,很多小伙伴對于成本暫估入賬的賬務處理不是很清楚,本文將給予詳細介紹,來一起了解下吧!
成本暫估入賬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一、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暫估金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 (暫估金額)
二、暫估回沖
1、紅字沖回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原暫估金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 (原暫估金額,紅字)
2、收到發票,則做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 (發票不含稅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稅額)
貸:應付賬款——XX供應商 (發票含稅金額 )
工程暫估成本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1、未認證時,估價入庫:
借: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等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或往來等科目
2、認證當月正式入庫:
借: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或往來等科目
年末暫估成本是否需要做納稅調整?
答:按照相關規定可得,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進行扣除。對于企業購入商品的相關憑證,只要在年度匯算清繳結束前收到,都是可以計入當年度成本的,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以上就是關于成本暫估入賬的賬務處理怎么做的全部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會計網后續也會更新更多有關成本暫估入賬的內容,請大家持續關注!
當企業在采購原材料時,并不是一去買貨就能到貨的,得過一段時間后,有可能分批進行,所以需要做原材料暫估入庫處理,相關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原材料暫估入賬的會計分錄
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
暫估回沖:
(1)紅字沖回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
(2)收到發票,做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土地使用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xx供應商
公司已驗收進庫材料和商品,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相關憑證(發票、隨行同業發票記載的實際價格或暫估價值),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企業可以接受供應工作單位發展提供技術勞務而發生的應付但尚未進行支付的款項,應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
借: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貸:應付賬款
企業需要償付應付賬款時,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當企業發行或接受商業匯票以抵消購買價格時,
借:應付賬款
貸:應付票據
企業的應付賬款,因對方單位之間發生變故確實我們無法進行支付時,報經有關管理部門批準后,可視同企業生產經營發展業務工作以外的一項額外經濟收入,
借:應付賬款
貸:營業外收入
什么是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應付賬款是什么?
應付賬款是指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而發生的債務,這是買賣雙方在購銷活動中由于取得物資與支付貨款在時間上不一致而產生的負債。
固定資產暫估入賬是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或者未能取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時按照暫估價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取得發票之后再進行調整。那么固定資產暫估入賬如何做會計分錄?
固定資產暫估入賬的會計分錄
固定資產暫估入賬一般是指固定資產已經投入使用,但還沒有取得全額的發票時處理的,可以先按照合同規定金額暫估入賬,并從入賬次月起計提折舊。等發票到了以后再調整固定資產入賬價值。(只調整固定資產原值,已提折舊不調整)。
借:固定資產-XX資產-暫估
貸:在建工程
發票到時,按發票金額調整以前的暫估金額: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暫估固定資產
暫估金額小于發票金額時,差額貸記“應付賬款”;
暫估金額大于發票金額時,差額借記“應付賬款”。
如果以前已計提折舊,那已提折舊不再進行調整。
按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及預計凈殘值重新計算以后每月應提折舊。
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企業的一項資產作為固定資產加以確認的,需要滿足固定資產定義及確認條件,即該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同時,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公司購進的原材料,若是款項已付,收到原材料但還未取得發票的情況下,可作暫估入賬處理。原材料暫估入賬時,如何做會計分錄?
公司原材料如何暫估入賬?
原材料暫估入賬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
下個月月初做如下憑證:
借:原材料-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紅字
把暫估的用紅字充掉就好了,估價應該按照實際的價格估計,因此對成本沒有多大的影響。
暫估入賬:對于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價格、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價格、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應付賬款是什么?
應付賬款是會計科目的一種,用以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
通常是指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而發生的債務,這是買賣雙方在購銷活動中由于取得物資與支付貨款在時間上不一致而產生的負債。
對應付賬款可做以下會計核算:
(一)企業購入材料、商品等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有關憑證(發票賬單、隨貨同行發票上記載的實際價款或暫估價值), 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按應付的價款,貸記本科目。
企業購物資時,因供貨方發貨時少付貨物而出現的損失,由供貨方補足少付的貨物時,應借方記“應付賬款”,貸方轉出“待處理財產損益”中相應金額。
(二)接受供應單位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付未付款項,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支付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采用售后回購方式融資的,在發出商品等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刭弮r格與原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應在售后回購期間內按期計提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購回該項商品等時,應按回購商品等的價款,借記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近日,有個剛剛畢業的會計小伙伴在后臺提問:公司最近買了一件物品,但是這個月貨到了,發票還沒有到,請教了公司里的前輩,他建議我暫估入賬,可不好意思繼續問會計分錄怎么做?也不知道暫估入賬到底是什么?這也是很常見的問題,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碰到,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暫估入賬這個話題。
首先,先來回答一下后臺小伙伴的疑問,暫估入賬到底是什么?
那遇到當月所需要入庫的金額,發票沒有及時拿到的情況,選擇暫估入賬的方式在月底入賬,那該怎么進行賬務處理呢?
其實,暫估入賬有3種方式可以進行賬務處理,那么接下來給大家一一講解一下。
暫估入賬的3種賬務處理方法
第一種方法叫:單到回沖
所謂的單到回沖方法,就是當月需要入庫的金額,發票還沒有到,月底就直接把它先暫估入賬,但是次月月初的時候就不再做賬務處理,等到拿到發票的時候,直接回沖。
那么,單到回沖方法相關的會計分錄如下:
第二種方法叫:差額調整
所謂的差額調整方法,就是當月需要入庫的金額,發票還沒有到,月底就直接把它先暫估入賬,但是次月月初的時候就不再做賬務處理,等到拿到發票的時候,如果發票上面的金額和上個月入賬的金額是一致的,那么就直接做正式的會計分錄就可以了;如果發票上面的金額和上個月入賬的金額是有所差異的,根據發票上面的差額制作調整憑證,并且對會計分錄進行調整。
那么,差額調整方法相關的會計分錄如下:
第三種方法叫:月初回沖
所謂的月初回沖方法,就是當月需要入庫的金額,發票還沒有到,月底就直接把它先暫估入賬,等到次月月初的時候再把它進行回沖,回沖了之后,次月還是沒有收到發票,就先把這筆金額進行計提再次暫估入賬。
那么月初回沖方法相關的會計分錄如下:
以上就是使用暫估入賬方式進行賬務處理的3種方法,這樣講解你搞懂了沒?
說到不能及時拿到發票,導致賬務處理時需要進行暫估入賬,有會計朋友肯定也會疑惑,拿到發票的時間會不會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有所影響?在稅務處理上又有什么不一樣?那么,接下來也舉一個實操例子和大家一起了解了解。
例子:某公司買了一批機器設備,已經達到了預定可以使用的狀態,但是還沒能拿到發票,會計就使用了暫估入賬的方式進行了賬務處理,那拿到發票的時間對匯算清繳有什么影響呢?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分情況進行判斷了。
那么,暫估入賬的成本該怎么進行判斷能不能進行稅前扣除?我們可以從預繳申報以及匯算清繳的相關規定進行判斷。
從規定上我們可以看出,預繳申報的時候哪怕沒有發票也是可以進行稅前扣除的,而匯算清繳的時候是一定要發票才能稅前扣除。所以無論如何,暫估入賬的業務都應當盡快取得發票,避免后期稅務上帶來的麻煩和無法享受稅收優惠。
本文為會計交流圈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清心。如需引用或轉載,請留言授權,并務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會計交流圈 保留所有權利。
暫估和預計兩個詞雖然字面上看著相近的意思,但是在會計中卻大有不同,當我們遇到管理費用暫估的情況,應該如何做會計分錄?
暫估管理費用的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暫估
貸:銀行存款等
收到發票時,做相反分錄紅字沖回
借:銀行存款等(紅字)
貸:管理費用——暫估(紅字)
管理費用指的是公司企業為組織與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企業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工會經費、董事會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等。
存貨暫估應付賬款的會計分錄
暫估入庫時: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入庫未達賬款
拿到發票時,首先沖回已經暫估入庫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紅字)
貸:應付賬款——入庫未達賬款(紅字)
然后,再根據發票金額入賬: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原材料指的是公司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企業對于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進行暫估入賬,等結轉成本后需要沖回,一般會涉及到應付賬款等會計科目。
暫估入賬結轉成本后怎么沖回?
取得發票紅沖暫估入庫的會計分錄
借:應付賬款—暫估
貸: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根據發票做購進分錄,
借: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等科目
如果之前結轉的成本有錯誤,還需要做相應的成本結轉調整分錄。
什么是暫估入賬?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于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價格、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價格、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庫存商品是什么?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合乎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應付賬款是什么?
應付賬款是會計科目的一種,用以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通常是指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而發生的債務,這是買賣雙方在購銷活動中由于取得物資與支付貨款在時間上不一致而產生的負債。
企業存貨本月若已經入庫,但還未收到相應的采購發票,因此無法確定存貨的入庫成本,到了月底,為正確核算庫存成本,會計人員一般會作暫估入賬處理。
存貨暫估入賬的賬務處理
1、 暫估入庫
案例:丙公司購進一批原材料A,用于生產商品B(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原材料已驗收入庫,但還未收到發票。根據合同約定,材料價格共計1 130元(含稅)。
暫估入庫分錄:
借:原材料——A 1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 1000
由于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不能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即,不存在進項稅額的暫估抵扣問題。另外,暫估金額應按照存在進項稅額的暫估抵扣問題,且上述分錄中,暫估金額應當按照不含稅價格口徑暫估。
2、暫估回沖
按照規定,暫估入庫應在次月月初紅字沖回,但實際工作中,若是當月發票還是沒有收到,月初沖回月末再次暫估,則會造成工作量加大,所以一般在收到發票時再沖回。
?。?)紅字沖回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A -1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 -1000
(2)收到發票后,做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A 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0
貸:應付賬款——某供應商 1130
存貨相關會計分錄
1、驗收入庫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2、發出商品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企業購入商品采用售價金額核算:
借:庫存商品(售價)
貸:銀行存款/在途物資等(商品進價)
商品進銷差價(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
對外銷售發出商品時,按售價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期(月)末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當固定資產投入使用但還沒有取得全額的發票時,可以先按照合同規定的金額暫估入賬,固定資產暫估入賬時如何做賬?
固定資產暫估入賬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等
取得了發票,按發票金額調整以前的暫估金額: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暫估固定資產
暫估金額小于發票金額時,差額貸記“應付賬款”;
暫估金額大于發票金額時,差額借記“應付賬款”。
如果以前已計提折舊,那已提折舊不再進行調整。按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及預計凈殘值重新計算以后每月應提折舊。
暫估入賬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相關知識
1、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按暫估價值入賬;
2、從辦理竣工開始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計算折舊,已經計提的折舊不再調整;
3、在涉及暫估入賬時,就是從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下個月開始計提折舊,之后竣工決算時是從當月開始調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重新計算折舊額。
注:調整后賬面價值=辦理竣工結算后總成本-自估價入賬已經計提的累計折舊-預計殘值
暫估入賬已經計提折舊,正式入賬時發現少提部分不應做補提,而是在剩余的折舊年限內攤提少提部分。固定資產需要分別采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時,一定要分開核算,按正式入賬時的成本比例分攤已提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