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考試雖說只有兩門科目,但其涉及的知識點基本涵蓋了整個管理會計體系,考試難度是比較高的,今天會計網為大家介紹內控的參與者和手段措施。
CMA必備知識點之內控的參與者和手段措施
一、內控參與者
1、董事會的職責:不直接參與內控;選舉審計委員會成員;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的制定。
2、高級管理層的職責:對內控負有最終的責任;制定具體內控的方法。
3、審計委員會的職責:代表董事會監督內控行為;編制內控說明書,負責溝通解釋內控行為中各部門的糾紛爭議、批準審核內控的決議和方案。
二、內控手段
1、內控的類型:
主要控制手段。預防性控制。檢驗性控制。改正性控制。指向性控制。補充性控制。次要控制手段。補償性控制。
2、內控的其他分類:
按時間分類:事前控制,實時控制,事后控制。
按職能:財務控制,經營控制。
按控制方法:人為控制,系統控制。
3、常見內控具體方法:職責分離;獨立審核;資產的安全控制;單據預編號;補償性控制。
CMA經典例題
下列哪一項措施不屬于預防性控制?
A.超過一定金額的交易需要兩個經理授權
B.采購、銷售等程序中需要實行職責分離
C.對于訂單抽查發現的錯誤進行修改
D.在輸人訂單時系統自動進行完整性檢查
【答案】C
【解析】選項A不正確。A是雙重控制(兩個人授權),屬于預防性控制。
選項B不正確。B是職責分離,屬于預防性控制。
選項C正確。C是改正已經識別出來的問題,屬于改正性控制。
選項D不正確。D是完整性檢查(所有必要內容填完才下進人一步),屬于預防性控制。
2022年新一輪的CMA考試備考工作已經開始了,從往年來看,CMA的通過率總體是比較低的,據考生反應,對內控的法律法規還不太熟悉,會計網將為廣大考生詳情講解。
CMA重點知識之內控相關的法案法規
2002年前后,針對當時美國會計準則的諸多丑聞,主要關注內控與風險
1、SOX 404條款:外部審計對企業的年報審計,不僅要審核財務報表的真實可靠性,也要對內控系統進行審核,尤其關注內控系統是否存在,及是否有效率的執行其功能。
2、SOX 302條款:要求公眾公司主要經理人員對公司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證,進而保證財務報告的真實性。。
3、SOX的其他相關條款:
201條款:確認了審計的范疇,界定了一些審計不涉及的部分,如精算業務、外包業務等。
203條款:確認了審計及其合伙人的輪換年限,每5年。
4、PCAOB審計標準:
2004年,PCAOB出臺了審計標準AS2。
2007年,PCAOB出臺了審計標準AS5,其在2號標準的基礎上做了相應的改進,具體如下:
只審計最重要的事項和部分,取消不能達到目標效果和不符合收益成本比較的審計行為,按照公司的規模合理調整審計規模審計標準和條款的簡單化。
5、FCPA-海外反腐敗法案:1977年,針對水門事件出臺。
禁止任何美國公司,以公司員工名義或公司名義,向海外政府(或潛在政府官員)進行腐敗性質的付款(行賄),目的為取得或保持業務。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財務會計會被逐漸淘汰,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已經是目前市場的最新趨勢,對于有意向轉型成為管理會計的財務人員而言,CMA是不二選擇。為了讓考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會計網總結了cma的基礎知識,包括內控的合理方式和審計的三大類型,來了解下吧。
cma重要考點之內控的合理方式
內部控制設計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提供合理保證
1、職責分離一不同的員工擔任不同的職能工作
2、賬簿記錄數據與資產實際數進行核對
3、保證資產安排的控制一只有經過授權的個人才能取得資產
職責分離的內容:
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有四大職能應當分離,并由不同的人來處理:1、事項執行的授權,2、事項記錄,3、資產管理,4、定期盤點。
授權:所有交易事項都必須經過相應管理層的授權。這意味著,交易本身是合法的。
記錄:所有的交易事項必須有相應的會計記錄。
資產監管:對企業所持有的資產或是用于交易的資產進行實際的控制。
定期核對:定期對實有的資產數量與記錄的資產數量進行核對。
cma重要考點之審計的三種類型
1、財務審計是指分析一個實體對其經濟活動進行計量和報告的會計方法。由于內部審計是先于外部審計,其目的不僅是為了確保財務報告可以公允地反映被審計機構的運營和財務狀況,而且還能評估被審計機構是否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企業的規章制度,以此來及時發現和糾正企業內部的財務問題,即發揮制約和預防的作用。
2、合規性審計是指對財務和運營控制以及交易進行檢查,判斷它們是否與現有的法律、準則、
法規和程序相符合。通過合規性審計,內部審計師可以確認被審計機構及其員工是否符合適用的法律法規。
3、經營審計是指對組織內部的不同職能進行綜合檢查以評估經營活動的效率和經濟性,以及這些職能實現經營目標的有效性。經營審計關注的是被評估活動的經濟性、效率和有效性。
cma證書是管理會計的敲門磚,同時也是通往CFO的橋梁。管理會計不同于財務會計,它能真正為公司創造利潤,所以拿到證cma證書是非常重要的,會計網給考生講解內部審計的內容和范圍和薩班斯法案的知識點。
內部審計的內容
內部審計是評估內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設計、有效性及執行情況,并評估公司的績效質量。
內部審計的范圍
1.指出明顯的風險并強化風險管理。
2.評估財務數據的正確和可靠性
3.評估經營活動的效果和效率
4.評估資產的安全
5.評估公司經營是否違背法律
6.預防和偵測腐敗
7.協調外部審計的相關事務
薩班斯302法案的內容
薩班斯302法案要求公司季報年報必須包含以下內容并由公司CFO和CEO等相關人士簽字。
1.簽字人已審閱報告內容.
2.報告內沒有實質性缺失、錯誤、不當描述。
3.財務報告真實反映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4.簽字人有責任建立和維護公司內控體系,任何90天內的內控問題都已反映在報告中。
5.報告期間的內控缺陷和腐敗都已反映。
6.報告期間是否有內控體系的明顯變化,會影響內控的有效性。
薩班斯404法案的內容
1.要求管理者以文檔形式建立內控體系,在年報中公司需覆蓋報告期內內控方面的內容。
2.事務所的審計需覆蓋公司內控方面,并會審計報告出具意見。
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和審計準則2號和5號的內容
PCAOB(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根據《薩班斯法案》設立的,用于監督上市公司的審計
以及相關事項,以便為購買及持有其證券的公司或公眾投資者編制準確、獨立的審計報告。
2號準則:要求財務報告中涵蓋內控方面的問題.
5號準則:要求注重內控方面實質性缺陷的早期發現,以降低因內控缺陷而導致的財務報告失真情況的可能性。同時精簡審計報告,去除那些不必要的步驟。
企業內控制度指的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為的是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企業內控的本質是一個過程,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而絕不是目的的本身,只為企業提供合理的保證。
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主要包括資產安全目標、合規目標、經營目標、戰略目標、報告目標。
資產安全目標:促進維護資產安全。
合規目標:促進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守規矩,守法和誠信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
經營目標:促進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
戰略目標:促進實現發展戰略。
報告目標:促進提高信息報告質量。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企業資產安全、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果和效率,幫助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企業做內控是為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正常有序、合法的運行,采取對人、財務、資產、工作流程實行有效監管的系列活動。
企業內控的目的是保證企業財務信息、資產的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保證對企業員工、工作流程、物流的有效的管控;建立有效的經營活動監督機制。
企業層面控制指的是對企業控制目標的能夠具有重大影響,與風險評估、內部環境、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直接相關的控制。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目前規范了五類與內部環境直接相關的有關控制。
一般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特別是與控制活動、監督控制相關,屬于更低、更詳細的層面。比如信息技術應用控制。連續審計時,重點關注整體層面的內部控制變化。而整體層面的內部控制在企業較高層面運行,比如控制環境。
企業內控管理指的是采取對人、財務、資產、工作流程實行有效監管的系列活動,目的是保證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正常有序、合法的運行,企業內控要求保證企業資產、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保證對企業員工、工作流程、物流進行有效的管控;建立企業經營活動的有效監督機制。
企業內控管理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關鍵手段,對于企業實現管理職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企業必須重視內控管理的巨大作用和關鍵地位,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有目的地進行內控管理是提升效率和改進質量的途徑,能夠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的改善和長期發展戰略的實現,推動企業的發展。
1、保證會計信息及其他各種管理信息可靠,能夠及時提供。
2、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并能對其進行有效使用。
3、保證企業各項生產和經營活動有效有秩序地進行。
4、保證企業制定的各項制度、管理方針和措施的貫徹執行。
5、盡可能壓縮、控制成本、費用,減少不必要的成本、費用,以求企業獲得更大的盈利。
6、且盡早盡快查明各種錯誤和弊端,進行預防和控制,以及及時、準確地采取糾正措施。
1、授權管理
授權管理指的是企業根據職責分工,明確各部門、崗位辦理經濟業務的權限范圍、審批程序和相應責任等內容。業務經辦人員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辦理業務,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
2、審核批準管理
企業各部門、各崗位按照規定的授權和程序,對相關經濟業務的合規性、真實性、合理性,以及有關資料的完整性進行復核與審查,簽署意見并簽字、蓋章,作出批準、不予批準或者其他決定。
3、職責分工管理
根據企業目標和職能任務,按照精簡、科學、高效的原則,合理設置職能部門和工作崗位,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形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相互制約、便于考核的工作機制。
4、財產保護管理
對于未經授權的人員,企業應限制對財產的直接接觸和處置,采取實物保管、財產記錄、賬實核對、定期盤點、財產保險等措施,確保財產的完整和安全。
5、預算管理
企業必須加強預算編制、分析、執行、考核等各環節的管理,明確預算項目,建立預算標準,規范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及時分析和控制預算差異,適時采取改進措施,確保預算的順利執行。
企業內控審計一般指內部控制審計,內部控制審計指的是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內控制度的審查、分析和測試、評價,確定其可信程度,從而鑒定內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一種現代審計方法。
1、內部控制關鍵崗位工作人員的管理情況
主要包括是否構建員工培訓、考核、輪崗等制度;員工是否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能力,尤其是內部控制關鍵職位的員工是否具備與其職位相適應的資質和能力。是否按照會計法的規定設立會計機構,并配備具有相應資格和能力的會計人員。是否加強內控關鍵職位員工的職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其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2、內控管理制度的完善情況
主要包括內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實施是否有效。不兼容職位是否剝離,薪酬管理體系是否健全完善,內部授權審批控制制度,重大事項決策會簽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是否依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和權責平等原則成立聯合工作組,是否確定領導部門或領導人員對有關經濟活動實行統一管理。是否加強預算對經濟活動的管束,使預算管理貫穿于經濟活動的整個過程。是否構建資產的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盤點制度,采用資產記錄、實體保管、定期盤點、會計核算等措施,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成。是否建立健全本單位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加強會計檔案管理,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處理程序。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本單位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在內部管理制度中是否明確規定了各種經濟活動所涉及的表格和票據,并要求相關人員按規定填寫、審核、歸檔和保管。是否建立健全與經濟活動有關的信息披露制度,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本單位具體情況,確定信息披露的內容、范圍、方法和程序。
3、收支管理情況
主要包括是否實現收入的集中管理,是否按規定及時向財務會計部門提供相關收入憑證,是否按規定保管和使用印章、票據;是否按規定審核各類支出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是否存在利用虛假票據獲取資金的情況。
4、預算管理情況
主要包括本單位各部門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是否有足夠的溝通和協調,預算編制是否與資產配置相結合,預算編制是否與具體工作相對應;預算是否按照皮膚的金額和支出范圍執行,進度是否合理,是否沒有預算,是否超支等;最終賬目是否完整及時。
5、資產管理情況
主要包括資產是否實現集中管理,使用責任是否明確,資產是否定期清點,賬實不符是否及時處理,資產是否按規定處置。
6、政府采購管理情況
主要包括政策采購業務是否按照預算、計劃和政策采購規定組織實施,驗收程序是否按照政策采購規定執行,政府采購相關檔案是否按照規定保存。
7、合同管理情況
主要包括是否實現合同案例管理,明確應簽訂合同的經濟活動范圍和條件,有效監督合同履行情況,構建合同爭議協調機制。
8、建設項目管理情況
主要包括是否按預算投資,嚴格履行審批程序,構建有效的招標控制制度;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挪用或挪用建設項目資金的行為;建設項目相關檔案是否按規定保管,交接手續是否及時辦理。
1、內部控制環境,即評價以公司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和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在內的內部控制環境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影響。
2、風險評估,即分析企業風險控制目的設置的合理性,評價開展風險評估范疇的全面性、風險評估結果的有效性和風險應對策略的科學性。
3、控制活動,即評價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設置的內部控制措施的科學性和控制效果的有效性。
4、內部控制信息和溝通,即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相關信息在收集、處理和傳遞程序的科學性,分析信息技術在內部控制信息和溝通中所發揮作用的情況,判斷企業在反舞弊工作重點領域相關工作機制的有效性。
5、內部監督制度,即分析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和其他內部機構在內部監督中的職責權限情況,判斷企業實施內部監督的程序、方法、目的等要求的科學性,有效性。
1、預防保護作用
內部審計機構通過對會計部門工作的在監督,有助于強化單位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堵塞管理漏洞,減少損失,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提高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性。
2、服務促進作用
內部審計機構作為企業內部的一個職能部門,熟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等情況,工作便利。因此,通過內部審計,可在企業改善管理、挖掘潛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評價鑒證作用
內部審計是基于受托經濟責任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經營管理分權制的產物。隨著企業單位規模的擴大,管理層次增多,對各部門經營業績的考核與評價是現代管理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過內部審計,可以對各部門活動作出客觀、公正的審計結論和意見,起到評價和鑒證的作用。
做好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要完善企業風險評估與預警系統;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與評價機制;還要提高企業員工素質,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等等。
一、不相容崗位分離
這一措施在非常多的領域都適用,大到國家層面的三權分立,到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中的三會一層機制: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小到具體崗位設置,比如常說的出納管錢不管賬,會計管賬不管錢。
我們在設計企業內控流程時,就要考慮這招,否則會出現大漏洞。一般來說把握這3個原則:
1、授權和執行、執行和審核、審核和記錄、保管和記錄相分離;
2、錢、物、賬最好分離,不要由一個管,要形成相互牽制;
3、一項業務一般包括計劃、審核、執行、記錄和復核,這5個步驟,也最好不要由一個人全部負責。
二、授權審批
其實這點,主要是從內控目標中的提高經營效率來出發的。
因為企業大了,公司領導就很難做到事必躬親,現代管理理論中認為,一個人直接管理的人員以不超過7人為最佳,那么這就必然會涉及到授權。在內控流程設計時,對于授權審批必須注意的是,授權一定是基于流程或系統的,也就是說,有流程和系統會管控和監督這個授權事項的執行,否則授權后就可能“失控”。另外,還要考慮臨時性授權。
三、預算控制
全面預算管理是先進的現代管理理念,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其實就能很好地體現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四、經營分析
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之間都是有內在邏輯關聯的,我們可以用這些數據進行經營分析,計算各種指標,比如投入產出、結構分析、趨勢分析等,通過指標分析來發現經營過程中的問題。
五、流程表單控制
在做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時,我們經常說的一個思路就是“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什么意思?其實就是用流程表單來固化和承載內部控制的各項控制點。
一個企業的表單混亂,那么它的財務賬肯定不順,因為無法從表單中拿到財務需要的數據,而財務賬亂,那么財務數據肯定也亂,而財務數據亂,企業經營數據就會亂。
六、績效考核
你想要得到什么,那么就考核什么。只有制度、流程和表單,沒有考核,那么這個制度流程和表單都將是蒼白無力的,請用績效考核來保障它們得到有力執行。
七、實物控制
不能夠只是在辦公室里對數據,看報表,要去現場查驗實物情況,并且與賬上核對。
八、建立防舞弊機制
要做到事前有告知,事中有制度,事后有檢查,通過防舞弊機制,形成內控機制的閉關管理,建立、完善舉報投訴制度。
企業內控指的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企業內控的本質是一個過程,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而絕不是目的的本身。企業內控旨在為企業提供合理的保證。
企業做內控的原因是:內控能保證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正常有序、合法的運行,采取對財務、人、資產、工作流程實行有效監管的系列活動。
企業內控要求保證企業資產、財務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有效性、及時性;保證對企業員工、工作流程、物流的有效的管控;針對企業經營活動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企業內控管理的目標是為企業提供合理的保證,內控的意義在于企業對員工的生產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能夠合理控制。企業內控制度是由企業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是一個過程,是實現目的的手段。
(一)企業內控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健全的內部控制,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采集、歸類、記錄和匯總過程,從而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并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錯弊,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二)企業內控能夠維護財產和資源的安全完整
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能夠科學有效的監督和制約財產物資的采購、計量、驗收等各個環節,從而確保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的糾正各種損失浪費現象的發生。
(三)企業內控能夠保證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在企業內部的貫徹實施
貫徹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是企業進行合法經營的先決條件。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可以對企業內部的任何部門、任何流轉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對所發生的各類問題,都能及時反映,及時糾正,從而有利于保證國家方針政策和法規得到有效的執行。
(四)企業內控能夠有效的防范企業經營風險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要達到生存發展的目標,就必須對各類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管理的中樞環節,是防范企業風險最為行之有效的一種手段。它通過對企業風險的有效評估,不斷的加強對企業經營風險薄弱環節的控制,把企業的各種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是企業風險防范的一種最佳方法。
(五)促進企業的有效經營
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利用會計、統計、業務等各部門的制度規劃及有關報告,把企業的生產、營銷、財務等各部門及其工作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各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整體的作用,以順利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同時,由于嚴密的監督與考核,能真實的反映工作實績,再配合合理的獎懲制度,便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及潛能,通過工作效率,從而促進整個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
總體而言,在當前我國企業普遍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新形勢下,對增強企業對市場經濟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關鍵措施就是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充分發揮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
企業內部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1)加強內部會計控制;
(2)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和制度建設;
(3)加強內部管理控制;
(4)加強內部審計控制;
(5)加強經營決策者的控制。
另外,內部控制要做到全過程控制:
(1)要注重事前控制,
(2)要加強事中控制,也叫現場控制;
(3)要做好事后控制,也叫反饋控制。
其次,內部控制要做到全員控制:
(1)要明確界定崗位職責權限,
(2)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3)發揮激勵機制作用,調動全員積極性。
企業內控的意思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控制制度,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其目標只為企業提供合理的保證。企業內控的本質是一個過程,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而絕不是目的的本身。
對企業管理來說,內控是至關重要的,是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徑。但一些企業對自身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沒有采取措施,這樣消極的態度和做法將可能導致企業管理效率下降,置企業于風險之中。
(一)控制環境不合理
在我國企業中,一些企業領導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足。在高度集權的企業,領導習慣于一個人說了算。內部控制的執行很可能會影響領導的權力和威信,降低領導的工作效率,基于這種情況,企業執行內部控制只能是走形式了。而在一些中小企業中,有些領導尚未對內部控制予以高度重視,導致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執行效率低下,沒有覆蓋所有的部門和人員,沒有滲透到企業各個業務領域和各個操作環節,使企業工作秩序混亂、核算不實,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二)風險評估不被重視
忽視風險提示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我國部分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過分重視企業規模的擴大,忽視了經營狀況和資金周轉的實際情況,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而許多金融機構為了在競爭環境中占據有利地位,變相提高利率,形成惡性競爭,對其中的金融風險缺乏慎重考慮、長遠規劃。根據2016年銀監會調查的最新數據顯示,本年第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連續12個季度上升,不良率高達1.16%,創下四年新高。不良貸款率增加了商業銀行的運營風險。
(三)控制活動落實不足
在某些企業中,企業根本不重視職務分離,為了減少聘請人員開支,由出納擔任會計,記賬人員和查賬人員往往是同一人。
這樣的崗位設置往往導致會計人員監守自盜,企業的資金風險增加,嚴重影響企業的資金運轉。有的企業缺乏透明的采購過程,采購付款環節中存在大量違規行為:虛開發票、銷售代表索取回扣、暗箱操作等。這些行為導致企業采購物資價格過高,質量較差,影響資金使用效率。企業在預算控制方面也存在浪費嚴重的現象。由于部門負責人對管理費用等有審批權,但有些企業并未指定具體的開支范圍,導致企業資金浪費嚴重。
(四)監督機制不完善
有些企業雖然有內部審計,但卻形同虛設。一些企業的業務經辦人員、財會人員甚至領導干部利用監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賄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虛假發票非法占有企業資金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出納卞中利用職務之便,偽造銀行進賬單和信匯憑證貪污2億元的公款便是最好的例子。外部監督包括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然而這兩項監督交錯復雜,有時又相互推卸責任,組織間的橫向溝通不順暢,很難形成強大有效的外部監督體系。而且國家法律對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缺乏必要的獎懲制度。
(1)明確合理的職責分工制度。
(2)勝任的工作人員。
(3)嚴格的審批檢查制度。
(4)有效的內部審計制度。
(5)健全的會計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
(6)嚴密的保管保衛制度。
企業內控能夠保證企業資產、財務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真實性、及時性;保證對企業員工、工作流程、物流的有效的管控;建立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有效的監督機制。
稅收負擔的輕重直接關系到企業實得利益的多寡,由于對稅務管理不夠重視,很多企業到最后才發現自己交了很多不該交的稅,痛心疾首之余,苦于思索應對良策。
公司想要節省稅務成本,但不知該從何處入手,稅務籌劃究竟怎么做?
稅收政策與稅務法規總在變,我們的企業適用哪些優惠政策,總是弄不清楚?怎么創造條件讓企業滿足稅收優惠政策的要求?
聽說不同的業務結算條款和銷售方式都會影響稅額計算,一進一出影響稅額不小,怎么讓業務部門配合修改合同條款?不同投資方式會影響未來企業調整架構時的稅負,一旦初始投資結構不合理,將產生大量超額稅負,如何讓老板改變主意?
稅務管理與籌劃的核心并不是稅負“最低”,而是尋找適合企業的整體稅負“最優”。稅收風險也不是在其出現時才想方設法解決,而是要建立完善的稅收內控體系,從源頭遏制風險。
【第一手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深度解析最新國家財稅政策,全方位剖析企業常規稅務風險
【加強稅務內控】站在企業投資、經營等角度,建立稅務內控體系,規避稅務風險
【前沿方法引入】從各大稅種入手,解密稅務籌劃中的關鍵點,助力企業降低稅務成本
【豐富案例講解】結合案例全面理解與掌握所得稅、增值稅等日常風險事項及合理規劃方式
◆財務經理、財務主管、財務會計
◆稅務經理、稅務主管、稅務會計
◆其他具有一定財稅工作年限的財稅人員
一、企業創立階段的財稅難點控制 | 二、企業常見稅務風險防范—增值稅 |
●合理搭建組織架構創造稅收利益空間 ●非貨幣性出資的相關稅收政策與風險控制 ●債務籌資與股權籌資的取舍 ●混合性投資政策的運用技巧 ●固定資產投資的稅收風險防范
| ●不同商業促銷方式下的增值稅計算方式梳理 ●兼營、混合銷售的區分及合理運用 ●各類銷售合同的稅收盲區與合同訂立節稅技巧 ●營改增以后采購過程中的涉稅風險 ●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身份的抉擇 ●自建廠房、裝修項目的增值稅籌劃 ●一般計稅方式與簡易計稅方式的抉擇 ●出口退稅的稅收風險提示 ●各種增值稅優惠政策運用必須注意的事項 ●資產轉讓不征增值稅的風險要點 |
三、企業常見稅務風險防范—企業所得稅 | 四、企業常見稅務風險防范—其他稅種 |
●功能公司拆分對企業所得稅負的影響 ●關聯企業之間利潤調整的所得稅籌劃及風險規避 ●集團內勞務交易安排與利潤調節 ●六項受益性測試在勞務交易安排中的應用及風險防范 ●加速折舊優惠政策的適用性分析及合規性提示 ●所得稅中“買一贈一”與“以舊換新”的稅務處理 ●營改增后設備更新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 ●利潤分配、轉增資本后再股權轉讓的籌劃技巧 ●資產轉讓轉化為股權轉讓的籌劃思路及風險提示 ●集團內公司直接債務清償轉為“債轉股”的稅收疑點 ●股權劃轉的應用指南 ●免稅合并及應稅合并取舍的綜合判斷 ●稅前扣除費用的風險控制 ●未彌補虧損的合理安排及運用 ●外資轉內資的股權轉讓籌劃 ●政府補助的稅收處理與會計處理差異分析
| ●各類福利、補貼的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義務詳述 ●員工持股平臺搭建的各環節稅收風險解析 ●合同中隱藏的印花稅涉稅風險 ●土地增值稅清算中的成本費用風險提示 |
五、清算環節的財稅難點控制 | 六、企業稅務內控體系建立 |
●“直接清算”及“吸收合并”的抉擇 ●撤回投資與分回清算所得的稅收籌劃 ●清算期匯算清繳的涉稅風險分析 ●資產劃轉在清算時的運用
| ●以票控稅——建立完善的稅收憑證管理制度 ●三流一致——建立資金流、發票流、業務流一致的業務體系 ●時間差異——合理梳理集團各事項納稅義務發生時點,利用時間差來調節企業現金流 ●利潤分析——從凈利潤的角度綜合判斷各業務選擇使用一般計稅或者簡易計稅方式 ●轉讓定價——建立合規的轉讓定價模型,調節企業內部利潤,最大程度享受稅收紅利 ●合同安排——不影響業務安排的前提下,盡可能通過合同來合理的減少各類稅負 ●運籌帷幄——建立完善的投資前規劃流程,設計合理架構,使公司稅收負擔更合理 ●預算分析——建立完善的稅金預算體系,將預算數與實際發生數進行比對,找出差異原因,及時排查風險,將業務撥入正軌 |
想了解最新詳細課程資料,點擊網頁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本課程通過基礎的風險管理理論引出集團風險管理與內控體系的建設,通過對風險管理、風險評估、風險識別和風險應對等方面的講解,由淺至深,由點到面,幫助學員了解內控體系并深入理解集團風險管理的特殊性以及針對集團風險的全面內控體系的建設,樹立集團風險管控意識,提高集團風險管理與內控的水平,明確基于內控體系的集團化運作,規避企業風險,讓企業充滿自信的站在同行的前列。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今年《世界金融開發報告》中,加拿大位列最具競爭力經濟體第九,中國位居第29位。追根溯源,加拿大相對穩健的金融體系、審慎的監管制度和完善的風險內控體系是成功避險的主因,其穩健與審慎的風險管控體系對于加強我國企業集團風險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如何系統化地建立一套涵蓋內部控制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從而,并對那些會影響企業經營的風險進行監控及管理,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提上議事日程。
了解集團型公司所面臨的各類風險及風險識別
明確集團管控的特殊性以及與個體管控的區別和聯系
掌握如何建立有效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掌握集團風險的應對策略
了解集團風險的監督和優化措施
了解集團型公司所面臨的各類風險及風險識別
明確集團管控的特殊性以及與個體管控的區別和聯系
掌握如何建立有效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掌握集團風險的應對策略
了解集團風險的監督和優化措施
第1部 集團風險識別 | 第2部 構建集團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
一、風險管理體系 -風險的識別 -生產流程分析法 -財務表格分析法 -保險調查法 -風險的預測 -風險的分類 -風險的分析 -風險的處理 -避免風險 -預防風險 -自保風險 -轉移風險 -集團管控與風險管控 -專業化企業通過核心能力和協作機制來控制風險 -多元化集團必須基于戰略和戰略性運營層面進行管控 二、集團風險管理的特殊性 -集團管控的誤區 -如何正確理解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內控體系的三層次構筑邏輯 -內控體系構筑的四大特點 -集團內控與單體公司內控的差異 -集團內控體系搭建六部曲 -全景案例:資金控制子系統的內控設計 -研討單元:小股東如何在內控建設上施加影響力? 三、集團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筑 -戰略制定 -組織機構設置 -系統培訓 -作業實施 | 四、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打造的難點與重點 -風險管理新舊思維比較 -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核心 -目標設定是事項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對策的基礎 -案例:中海油風險識別模型解讀 -風險分析的主客觀建模方式 -單體公司與集團的風險策略對比 -大集團的風險管理策略 -案例:海信資產管理與財務風險案例 五、集團風險管理策略 -承擔 -規避 -轉移 -對沖 -補償 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監督與優化 -內部管理體系的監督與審計 -外部的監督與審計 -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改進與優化 -案例:寶鋼集團風險管理實踐 |
想了解詳細課程大綱及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今年,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2012年1月1日起在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執行。該配套文件是幫助企業建立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參考文件,對企業具有指引和規范作用。但是由于文件條款與實際操作還有一定距離,企業在實際運用中仍然問題重重,需要借鑒成功企業的實戰經驗予以指導。
我們通過對配套指引的最新解讀,幫助學員最大限度的減少應用盲區,理順內控標準體系各部分之間的內在邏輯和相互關系,理清各項應用指引在內部控制中的功能作用、控制范圍和控制重點,有針對性的落實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構建。
課程把法規解讀與企業實操緊密結合,幫助企業探索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內控規范。
深度解析企業內部控制的相關規定,梳理企業內部控制關鍵點
學習有效進行內部控制制度設計與安排,幫助企業完善內控體系
結合豐富案例,獲悉企業重大風險和一般風險的識別及應對之策
落實企業內控責任體系與平臺搭建
CFO、財務經理
集團審計部門負責人、風險控制部門負責人
內控內審經理及審計部相關人員
第1部 企業內部控制總論及解讀 | 第2部 配套指引解讀及實踐 |
案例導入——內部控制總論 -內部控制相關政策法規 -內控成功的四大秘訣 -企業內控控制配套指引組成 一、經驗交流:認清內部控制的“真面目” -內部控制與企業的關系 -如何讓領導支持并重視內控體系 -各管理層在內部控制中擔當的角色及定位 二、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解讀 -最新配套指引背后的故事 -內部控制五要素 -內控體系四大核心理念 -內部環境類指引 -控制活動類指引解讀 -資金活動類 -采購業務 -資產管理 -銷售活動 -擔保業務 -財務報告 -控制手段類指引 -全面預算 -合同管理 -內部信息傳遞 -信息系統 案例分析: -案例1:銷售與收款內部會計控制案例。 -案例2:沒有監督天使會變成魔鬼。 拓展應用: -應用1:討論如何建立有效的內外部溝通流程。 -應用2:實戰技能之財產保護控制。 | 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實務 -推動集團內控體系化建設實施路徑 -資金活動內控建設 -銷售活動內控建設 -資產管理內控建設 -采購及付款內控建設 -業務外包內控建設 四、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 -內部控制評價的內容 -內部控制評價的程序 -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 -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管理層自我評估方法及實務介紹 五、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 -內控的責任體系與基礎平臺搭建 -知己知彼、應對得體 -對特定基準日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有效性審計 -外部審計發現的常見重大缺陷和實質性漏洞 -上市公司特別關注的內控要點 案例分析: -案例3:資金活動的內控建設案例。 -案例4:企業銷售及應收賬款活動中的內控實務。 拓展應用: -應用3:根據案例進行采購及付款內控設計。 -討論:如何撰寫內控評價報告。 |
想了解詳細課程大綱及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今年是中國的內控元年,我們多年來指導企業建立內控體系,帶領企業走在內部控制規范化管理的前端。但是在企業在具體實施操作過程中,由于行業特點和業務的差異,如何在各個業務環節落實內控的作用,成為企業經營管理者面臨的難題。我們一致認為體系是基礎,實操才是根本,先進的理論體系如果不能付諸行動,也只是沒有生命的理論。
針對企業的迫切需求,我們特推出從業務環節建立內控實施內控的課程。教您如何建立必要的職責分工、工作程序等制度,夯實業務循環中的內控建設,形成互相牽制、互相監督的內部控制環境。課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旨在提高企業員工的內控規范意識,并加強監督和執行力,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的效率和安全性。
【七大循環】了解內控體系的七大業務循環,明確業務循環中的風險
【業務循環】掌握采購、生產、銷售環節的內部控制實務
【資本循環】掌握資本融通和固定資產管理等環節的內部控制實務
【風險管理】通過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提升企業風險管理水平
財務總監、內控總監
財務經理、內控內審經理
各業務部門經理和主管
各部門內控、內審人員
一、業務循環中的風險 | 二、采購及付款環節的內部控制 |
-內控的七大業務循環 -內控建立與風險管理的關系 -業務環節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 -采購計劃的制定和審批 -采購業務的執行控制 -供應商管理 -質量驗收監督 -合同監督 -應付賬款管理控制 -結賬付款監督 -付款控制策略 |
三、生產與存貨環節的內部控制 | 四、銷售交易環節的內部控制 |
-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 -成本預算、核算控制 -存貨的請購與采購控制 -存貨的驗收與保管控制 -領用與發出控制 -盤點與處置控制 案例分析: -案例1:發現千里之堤的蟻穴——內控失敗往往出現在業務循環中。 -案例2:所在企業的哪個業務環節內控較弱? -案例3:是否因業務風險對企業造成較大損失? -案例4:如何從制度層面避免壞賬? -案例5:存貨控制對企業經營周期的影響? | -權責分離與授權審批 -銷售環節充分的憑證和記錄 -銷售控制的關鍵點 -銷售費用 -銷售價格 -經銷商管理 -銷售與收款中的業務控制 -應收賬款管理——壞賬的風險
|
五、貨幣資金管理的內部控制 | 六、投融資活動的內部控制 |
-現金的流入和流出控制 -業務程序審批制度 | -工程項目投資的內部控制實務 -長期股權投資的控制環節 -對籌資合同或協議的相關控制 -對資產取得及籌資費用的相關控制 -對籌集資金的使用控制 -籌資償付控制 |
七、固定資產管理的內部控制 | |
-固定資產使用、維護環節的控制 -固定資產處置環節控制 -固定資產轉移環節控制 案例分析: -案例6:固定資產內控舞弊案例 -案例7:工程項目投資的預算執行控制 拓展應用: -應用1:您所在企業的籌資資本結構是否合理? -應用2:討論現金管理中常出現的漏洞與風險 |
想了解詳細課程大綱及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A公司花了幾百萬的咨詢費,終于制定出了像磚頭一樣厚的內控手冊,還特別成立了內控部門負責監督內控執行效果。按說,內控應該是有用的。但是公司很多人表示越來越看不明白內控的價值了。內控似乎就是在查簽字蓋章,看不出來這個工作對公司有創造什么新的價值。對于內控人員來說,內控工作也做得越來越沒有成就感,也不知道有什么前途——其實這就走入了內控的誤區,也是內控1.0做法,目前我們已經邁進內控2.0時代。。。
內控2.0與內控1.0相比有哪些新變化?主要亮點是什么?
做內控是不是就意味著要制定很多制度,然后宣貫執行?內控的本質?
財務部門總感覺業務部門內控執行打折,如何讓業務部門發自內心地支持并執行內控?
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如何通過互聯網技術解決內控難題?
內控人員如何突破傳統角色定位和思維來保證企業內控價值提升?
【掌握內控思維】學習內控2.0時代的新理念以及內控思維的方法論
【明確內控難點】熟悉內控實施中的難點以及突破難點的方法與技巧
【了解內控趨勢】理解互聯網思維的核心,學會如何運用互聯網思維解決內控難題
【提升內控價值】掌握落實內控的方法,提高業務運行效率,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
◆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等企業高管
◆內控總監、內審總監、財務總監
◆內控、內審相關人員
一、內控1.0實踐發展的“窘境” | 二、內控2.0時代的“新趨勢” |
●內控建設成果“束之高閣” ●內控評價體系“流于形式” ●內控職能漸漸“被邊緣化” ●內控人員走入“思維陷阱” | ●所處時代變革:“互聯網時代”VS“工業時代” ●內控目標轉變:“價值創造”VS“合規遵從” ●內控角色轉變:“業務伙伴”VS“內部監察” ●實施方法轉變:“以人為本”VS“本本主義” |
三、樹立內控“新思維” | 四、高效實施內控的“新方法” |
●真實情景導入:飛機上和一位商界大佬的對話 ●內控的本質:“簡單且實用的管理工具”而非“內審” ●內控新思維:OERC內控管理思維導圖 ●具體實操應用:OERC助力企業管理的系統性思考 | ●真實情景導入:部門經理想擴大影響力,卻又力不從心 ●內控實施難點:從“規則制定”到“落地執行” ●高效實施內控新方法:6P ●具體實操應用:營改增后如何用6P引導業務部門高效降成本 |
五、互聯網+內控的“新生態” | 六、人人都是內控家的“新常態” |
●真實情景導入:一個內控實踐者的反思 ●工業時代與互聯網時代內控聚焦點 ●互聯網時代需要被重新定義的兩個內控要素 ●運用互聯網思維構建內控新生態 ●具體實操應用:信控2.0之雙引擎 | ●真實情景導入:從500強企業到頂級私募的職業轉變與思考 ●“微內控”時代的來臨 ●“微內控”工具箱 ●具體實操應用:找出支付流程中的真正痛點 |
想了解最新詳細課程大綱及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咨詢領取。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在變局中保持穩定發展,成為企業管理者關注的焦點。本文將從企業估值、風險防范、內部風險管控課程、內控流程設計與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如何防范風險,創造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
企業估值是對企業價值進行量化的過程,它是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關注的重要指標。企業估值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融資、并購、股權激勵等決策。在進行企業估值時,需要充分考慮企業的風險因素,以確保估值結果的合理性和準確性。
面對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內部風險管控體系,以確保企業在變局中保持穩定發展。企業內部風險管控課程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風險識別:通過對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分析,識別可能對企業造成損失的風險因素。
2.風險評估:對識別出的風險因素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確定其可能造成的損失程度和發生概率。
3.風險應對: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包括風險轉移、風險規避、風險減輕等。
4.風險監控:建立風險監控機制,對風險管理過程進行持續跟蹤和監控,確保風險管理措施的有效實施。
企業內控流程設計與運營管理是企業內部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內控流程設計與運營管理:
1.制定內控制度: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和管理需求,制定一套完善的內控制度,明確各項業務流程的內控要求。
2.設計內控流程:企業應將內控制度具體化為內控流程,確保各項業務流程的合規性和有效性。
3.建立內控組織:企業應設立專門的內控部門或崗位,負責內控流程的設計、實施和監督。
4.培訓與溝通:企業應對員工進行內控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員工的內控意識和能力;同時,加強內外部溝通,確保內控信息的及時傳遞和反饋。
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企業可以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經營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企業內控與風險管理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防范風險,還可以為企業創造績效價值。通過優化內控流程和風險管理機制,企業可以提高經營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部分將通過20個典型的合規案例,分析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風險,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來防范和化解這些風險。
工廠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從五大分析重點(成本分析、利潤分析、現金流量分析、財務比率分析和財務報表分析)和十大隱形成本(庫存成本、應收賬款成本、固定資產成本、人力資源成本、稅收成本、財務成本、管理成本、市場成本、技術成本和法律成本)入手,分析工廠財務管理中的風險因素,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來防范和化解這些風險。
戰略成本管理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打通經營全流程,企業可以實現成本的全面控制,提高經營效率,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業財融合是企業管理會計的重要發展方向。本文將介紹業財融合的落地場景和應用,以及如何通過業財融合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率。
信貸人員在對企業進行信貸審查時,需要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嚴格的審核。本文將介紹信貸人員如何識別虛假財務報表,以防范信貸風險。
總結: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在變局中保持穩定發展,成為企業管理者關注的焦點。通過建立完善的內部風險管控體系,優化內控流程和風險管理機制,企業可以有效防范風險,創造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企業還應關注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等方面的創新和發展,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企業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和競爭壓力。在這種背景下,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以華為為例,探討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實踐,以期為其他企業提供借鑒。
一、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的關系 >>>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流程和方法,對企業內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的過程。而企業風險管理則是指企業在面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時,通過識別、評估、控制和應對風險,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過程。
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內部控制是企業風險管理的基礎,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為企業風險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企業風險管理是內部控制的延伸和發展,企業風險管理需要借助內部控制的手段來實現風險的有效控制。
二、華為集團內控與風險管理實踐 >>>
1.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
華為集團高度重視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通過制定《華為基本法》、《華為公司治理綱要》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明確了內部控制的目標、原則和要求。同時,華為還設立了專門的內控部門,負責內部控制的規劃、實施和監督。
2.強化風險識別與評估
華為集團注重風險識別與評估工作,通過建立風險識別與評估機制,定期對企業面臨的各類風險進行全面、系統的識別和評估。此外,華為還建立了風險信息庫,將風險識別與評估的結果進行歸檔和整理,為風險應對提供依據。
3.制定風險應對策略
針對識別和評估出的風險,華為集團制定了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這些策略包括風險轉移、風險規避、風險減輕和風險接受等。通過實施這些策略,華為能夠有效地降低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4.加強內部審計與監督
華為集團重視內部審計與監督工作,通過設立獨立的審計部門,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審計。同時,華為還建立了內部舉報制度,鼓勵員工積極舉報違規行為,以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
5.提升員工風險意識
華為集團認為,員工是企業風險管理的第一道防線。因此,華為注重提升員工的風險意識,通過開展風險管理培訓、舉辦風險管理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員工對風險的認識和應對能力。
三、新形勢下融資租賃項目評審、交易結構設計與風控實務 >>>
在新形勢下,融資租賃項目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市場競爭激烈、監管政策變化等。為了確保融資租賃項目的順利實施,企業需要加強項目評審、交易結構設計和風控實務。具體措施包括:
1.完善項目評審體系:企業應建立完善的項目評審體系,對融資租賃項目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確保項目的可行性和合規性。
2.優化交易結構設計:企業應根據項目的特點和市場需求,設計合理的交易結構,以提高融資租賃項目的市場競爭力。
3.加強風控實務:企業應建立健全風控制度,加強對融資租賃項目的監控和管理,確保項目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四、企業上市融資、資本路徑規劃及實務創新 >>>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通過上市融資來籌集資金。為了確保上市融資的順利進行,企業需要進行資本路徑規劃和實務創新。具體措施包括:
1.制定資本路徑規劃: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和市場環境,制定合理的資本路徑規劃,以確保上市融資的成功實施。
2.加強信息披露:企業應加強信息披露工作,確保投資者能夠充分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提高投資者的信心。
3.創新實務操作:企業應根據市場變化和監管政策的變化,不斷創新實務操作,提高上市融資的效率和成功率。
五、投資并購中的交易結構設計 >>>
在投資并購過程中,交易結構設計是關鍵環節。一個合理的交易結構設計能夠降低并購成本、提高并購效率,并有助于實現并購目標。具體措施包括:
1.明確并購目標:企業在進行投資并購時,應明確并購目標,確保并購活動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一致。
2.選擇合適的并購方式:企業應根據并購目標和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并購方式,如股權收購、資產收購等。
3.設計合理的交易結構:企業應根據并購目標和并購方式,設計合理的交易結構,以降低并購成本、提高并購效率。
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與投資者關系管理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為了維護投資者的利益,上市公司應加強信息披露和投資者關系管理。具體措施包括: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應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
2.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上市公司應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通過舉辦投資者說明會、發布投資者關系報告等方式,與投資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互動。
3.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上市公司應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通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總之,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是企業在新形勢下應對市場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華為集團在這方面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其他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提高風險管理能力,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和競爭壓力。
目前,我國稅收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在全面踐行依法稅收原則理念的基礎上,全面強化了企業合法納稅的意識。
企業在經營生產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著許多稅務風險,其中包括政策風險、財務風險、內控風險、決策風險等,直接關系到企業內部控制效力,以及企業內部治理能力。
因此,企業有必要從內部控制角度入手,對稅務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在降低稅務成本,規避稅務風險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企業效益空間,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01
加強環境建設,注重隊伍培養
為構建完善有效的現代化財務風險防控體系,企業必須全面梳理稅務法律法規、執行準則等內容,明確新時代自身經營發展定位,優化稅務風險內容體系的執行環境。
在具體構建實踐中,企業要綜合分析戰略發展目標,依據經營實際和發展階段,全面考慮投融資規劃、運營成本、資產結構、負債率、現金流等因素,單獨成立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明確風險戰略、運營管理、常規管理的具體范圍和目標任務,確保各項稅務執行活動的規范執行。
另外,企業在持續深化戰略規劃、提高企業管理者思想認識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加強稅務管理人才隊伍的培養建設。
具體而言,企業可結合COSO內控建設理論與優秀案例,以內控管理為切入點,全面構建稅務風險防控體系,并加強知識講座、宣傳教育,讓整個企業上下都明確內部控制的價值作用,不斷提高并豐富企業管理者、稅務工作者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能力素養,引導相關人員樹立正確風險防范意識和內控管理意識,為實現二者的整合應用夯實基礎。
02
做好動態識別,完善評估機制
1、做好稅務風險動態識別
根據稅務風險發生階段與管控重點的不同,企業需要從不同方面入手,做好稅務風險的動態識別。
首先,做好戰略風險識別。戰略管理維度的涉稅業務管理主要由投融資管理、利益分配等構成,其中融資模式、規模的差異,也會造成風險差異的產生。如果大規模融資造成企業運營資本結構的顯著改變,就會帶來稅收負擔的明顯加大。而投資戰略的規劃會對企業經營涉稅項目管理形式產生直接影響。分配戰略的稅務風險集中體現在分配方式、安排變化對股東稅務所產生的影響方面。
其次,做好運營風險識別。企業運營實踐中的涉稅風險主要體現在生產、物流、銷售等環節。最后,做好日常風險識別。
日常風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會計核算、申報執行、稅企關系。目前,我國稅法體系調整的關系相對復雜,稅法法律法規內容較多,且變動較為頻繁,使得企業對政策的把握與理解難度也隨之加大。
2、完善風險評估體系
在構建稅務風險動態評估體系時,可采用小組討論、問卷調查等定性分析方法,及時發現潛在的稅務風險,然后結合具體表現對其風險等級進行評定。
一般來講,企業要根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嚴重性和影響力三大指標,對風險進行五個等級的界定評判,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一級風險可忽略,二級風險要酌情關注并采取控制措施,三級風險需要認真關注并進行及時反饋,同時采取針對性應對策略,四級風險需要重點關注并啟動應急防控機制,五級風險需要企業管理者和專門負責人予以高度重視,及時進行整改,并對整改過程進行全過程監管,切實降低風險等級。
03
規范運維流程,提高內控效力
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的關鍵是依托內控機制對相關應對措施進行有效執行,否則一切都將流于形式。對此,企業要規范內控機制的運維流程,嚴格執行各項稅務風險內控活動,全面提高內控效力。
目前,企業稅務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在于企業稅務執行效力較低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員工專業能力較低帶來的稅務操作不規范、流程處理不標準、問題反饋不及時等問題。如何對稅務處理流程進行優化革新,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無疑是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一大難題。
企業在具體稅務問題的處理中,會因為諸多因素而耽誤進程,尤其是制造企業,因每一個運營環節都存在涉稅問題,處理起來就十分復雜且難度較大,稍有不當就會導致整個稅務處理的延后,進而加大稅務風險。
對此,企業首先要提高員工專業能力,降低稅務處理中的人為操作失誤發生率。其次,要積極構建專項、高效的涉稅問題處理機制,如RPA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利用數字技術解決傳統稅務處理中繁瑣、重復的工作,在優化稅務流程的同時,將相關財會人員解放出來,以便將更多人力資源投入后續風險防控和內控執行中,提高稅務風險管理效力。最后,企業要加強員工綜合素養、風險意識的教育培養,從根本上規避稅務風險的發生,全面降低稅務成本,釋放內部控制優勢效能。
另外,企業在具體運營實踐中,內控作為貫穿始終的重要機制,廣泛涉及經營戰略、組織模式、預算管理、資金管理、投融資管理等內容,所以內控機制的構建與運行必須確保規范性、有效性、可持續性。只有如此,才能為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全過程提供制度保障,確保稅務管理及內部控制運維流程的規范生成。
在制度體系構建過程中,首先,企業要以稅收高效籌劃目標為導向,對原有內控流程進行改造升級,構建相應的應急處理機制,提高關鍵環節風險防范的力度。其次,企業要構建標準化、統一化的內控管理體系,要求相關人員嚴格按照既定規范操作執行。
我國財稅管理體系持續優化,稅務管理制度也不斷規范,這就要求企業依據先行財稅制度和政策內容,對內部控制機制進行及時調整,并引導相關人員在稅務工作中加強貫徹執行,以降低稅費核算、繳納流程等可能產生的風險影響。
04
強化內審監督,優化監督程序
企業稅務風險防范中,內部稅務審計監督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解決管理無序、權責不明等問題上有著重要作用。為此,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內審監督,優化監督程序。
一方面,企業要加強單位層面的內控審計,成立專門領導小組,明確牽頭部門,然后其他部門進行協同配合,針對國家各項稅務政策及制度內容進行系統培訓,并根據內控目標和業務特點,做好全面風險評估工作,系統梳理業務流程,定期開展專題會議,確保決策權與執行權的有效制衡,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并糾正內控問題。
另一方面,企業要做好業務層面的內控審計,通過動態監督和精準執行,確保各項業務與事項的有效落實,加強經濟活動的規范控制,并重點對內控執行情況、負責人履職情況、權力制約情況等進行監督。
此外,企業還要重點對程序優化與執行過程進行監督。監督程序主要分為兩類,即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日常監督是一個動態長期推進的過程,內容包括:
根據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情況,對稅務風險管理效果進行評判;
外部市場信息與企業內部信息是否存在較大出入,是否會引發異常風險;
企業內部管理人員是否有著明確的責權范圍界定,是否存在越權行使的問題;
企業各業務流程是否存在稅務風險防范疏漏,是否存在沒有被識別出的風險點;
針對已經存在的稅務風險制定針對性應對方案等。
專項監管就是在企業經營發生重大調整或需要對某一重大事項進行決策時,要對上述調整或決策過程中的關鍵稅務風險防范情況予以監督。上述情況的發生是日常監督很難把握的,相關信息獲取也是較為困難的,所以需要通過轉向監督進行動態把控和精準評估。
此時,企業內部涉稅人員可能會因經驗不足而無法進行有效監督,所以可聘請第三方機構或專家實施內部專項監督,并針對監督過程中已經存在的風險給出相應監督建議。
整體而言,日常監督程序是確保企業日常稅務風險防范常態實施的前提,專項監督程序則是對企業在重大決策時發生不常見稅務風險的重點監督,二者整合應用才能最大程度規避稅務風險。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視角下企業稅務風險防范有著較強的現實必要性和可行性,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從內部控制目標入手,對稅務風險防范體系進行系統構建,并在二者整合應用中,做好稅務管理環境、體系、隊伍等的建設工作,在協同配合中切實提高風險防控效力,助推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國A股已正式邁入“全面注冊制”時代,監管層更加重視擬IPO企業的信息披露,強調合規披露、規范運營的趨勢逐步加強。
上市企業財務門檻有所降低,但內控問題要求趨嚴,因此企業如何順應監管的這一趨勢要求是首要面臨的一道難題。全面注冊制之后出現首例因注冊批文到期而IPO失敗的案例,而這家企業的主要問題就是內部控制及管理存在缺陷,且未在相關年報及招股說明書等文件中披露上述事項。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發行人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能夠合理保證公司 運行效率、合法合規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并由注冊會計師出具無保留結論的內部控制鑒證報告。本文將從多個案例分析IPO審議中內控問題到底問什么?幫助企業了解在A股IPO過程中應如何順應監管趨勢,滿足監管要求。
IPO內控的問詢問題
從IPO終止企業關于內控制度問詢問題來看,監管層重點關注的內控問題主要包括:會計、財務基礎工作是否規范,資金占用、資金管理問題,業務與生產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具體類別被提及的案例如下:
一、會計、財務內控是否規范
1、山西**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輪問詢,2024年1月18日終止)請發行人:(1)說明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背書轉讓行為和通過關聯方進行轉貸融資的具體情況,是否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是否屬于重大違法行為或受到主管部門處罰,最近一期仍在發生的原因,發行人內控措施是否健全有效。(2)說明題述不規范行為發生的具體情況,包括金額、時間及原因,上述財務不規范行為履行的內部決策程序,發行人采取的具體整改措施、稅款繳納情況,內控措施是否健全、有效;最后一個審計截止日后是否仍然存在財務不規范行為。2、深圳**精密給藥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輪問詢,2024年1月8日終止)請發行人:(1)說明發行人客戶通過第三方回款的具體原因,發行人針對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采取的整改措施,期后是否未發生新的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整改后內控制度運行情況及有效性。(2)對照《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發行類第5號》第5-8條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的要求,自查并說明發行人報告期內是否存在其他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3、天津**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輪問詢,2023年9月7日終止)請發行人結合本所《創業板股票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審核問答》問題 25 的要求,補充說明報告期內發行人是否存在轉貸、第三方回款等財務內控不規范的情形。若存在,請說明整改措施,是否存在被行政主管機構處罰的風險。4、湖北**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輪問詢,2023年8月29日終止)請發行人說明 2019、2020 年涉及第三方回款的客戶及指定外貿公司代為支付的具體情況,指定回款的原因、終止合作的原因,發行人 2021 年以來是否與該客戶關聯方或產業鏈內客戶等進行合作。
請保薦人、申報會計師發表明確意見,并結合《審核問答》問題 26 的要求說明發行人財務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二、資金占用問題
1、**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輪問詢,2023年1月24日終止)
請發行人說明:(1)逐項列示關聯方資金拆借的時間和金額,具體資金來源、實際流向,是否存在將資金回流至發行人和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發行人的客戶或供應商的情況,是否存在體外資金循環等情形;(2)公司防止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的內控制度建設情況及有效性,保障相關制度措施有效執行的具體手段。
2、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輪問詢,2023年9月5日終止)
公司在報告期內存在實際控制人占用公司資金的情況。
請發行人說明:
(1)年終獎重新分配的具體事項,相關事項對財務的影響,需要重新分配的原因,所涉及的稅務事項合規性。
(2)個人卡事項影響的科目較多的原因,相關影響金額與發生額的匹配性,是否存在未提供的個人卡事項。(3)理財購買及贖回、個人卡間相互轉賬的相關數據。(4)各期個人卡借款事項對應的對象、原因、流出流入金額的匹配性、相關外部證據的充分性,未訪談的具體情形。(5)相關個人卡與發行人實控人控制的公司往來流入與流出金額差異較大的原因。(6)大額資金未嚴格按照公司財務管理制度通過 OA 審批流程付款的合理性及相關財務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內控的有效性。3、**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輪問詢,2023年8月10日終止)報告期內發行人存在通過員工個人賬戶收付款、第三方代收貨款、關聯方代收貨款、與關聯方或第三方直接進行資金拆借等情形。請發行人:(1)說明各類第三方回款產生的具體原因、對應的客戶情況,是否符合自身經營模式特點,第三方回款的付款方是否為發行人的關聯方或其他有利益傾斜的情形;第三方回款與相關銷售收入是否勾稽一致,是否具有可驗證性,是否影響銷售循環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認定。(2)說明存在較多個人賬戶收取貨款的原因,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存在類似情形。(3)說明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4、河南**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輪問詢,2023年4月27日終止)根據申報材料,(1)發行人于 2021 年 12 月存在轉貸行為,轉貸交易對手為武漢恒龍包裝有限公司,金額 2,000 萬元。(2)2019 年通過發行人員工魏凱代收 4 家客戶貨款,合計金額 114.73 萬元。(3)報告期內存在關聯方資金拆借情形。請發行人說明:(1)轉貸融資的背景,參與轉貸的公司基本情況及主營業務,與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關系;(2)通過發行人員工代收款項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其他由員工代收貨款的情況,是否存在體外資金循環等情形;(3)關聯方資金拆借的具體用途、流向、還款及利息支付情況,約定的借款利率是否符合市場水平,是否存在關聯方代墊成本、費用的情形。請保薦機構、申報會計師結合科創板審核問答相關要求,說明針對發行人財務內控整改規范情況及首次申報審計截止日后是否出現類似或其他不規范情形所履行的核查程序、核查證據及核查結論。三、經營相關內控
1、贛州**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輪問詢,2024年1月17日終止)
結合報告期內主要研發成果和在研項目投入情況、主要研發項目的研發過程、研發活動與生產活動在設備、工藝、人員、地理位置上的區分情況等,說明發行人研發投入較高且研發費用率大幅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研發費用中投料數量和金額與研發產出的匹配關系、研發費用結構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差異情況、發行人研發相關內控制度及其執行情況,研發費用的歸集、核算的準確性。
2、**奧(廣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輪問詢,2023年12月31日終止)
補充說明上述違規事項的具體情況,出現違規的具體環節及流程,發行人后續整改措施及其有效性,發行人關于第三方檢測業務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上述事項是否對發行人后續業務承接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3、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輪問詢,2023年9月5日終止)
請發行人:
(1)補充說明在針對“是否實施未簽約項目”的內控過程中,通過審批和未通過審批項目的占比情況,發行人上述內控措施的有效性。(2)說明在 2022 年預計收入變動較小的情況下,2022 年 9 月末未完工項目實施成本中的職工薪酬遠高于 2021 年度營業成本-職工薪酬總額的合理性。(3)結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補充說明發行人將未簽約項目成本確認為存貨的合規性。(4)補充說明 2021 年末、2022 年 9 月末未簽約項目存貨的后續簽約情況,若仍保持在較低水平請說明原因及合理性。(5)補充說明項目已實施但最終未簽約項目的金額和占比情況,發行人的會計處理方法及其合規性。4、江蘇**金剛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輪問詢,2023年9月4日終止)說明廢料銷售的數量、價格、主要客戶,銷售數量與產量、廢品率變動的匹配情況,廢料銷售的定價依據及銷售單價變動合理性,不同客戶廢料價格差異的情況與原因,收入波動的合理性,廢料銷售業務相關的內控制度的有效性。總結及建議
總體來說,未來內部控制仍將是擬上市企業重點關注的重要領域。上市程序極具挑戰,需要很大程度的投入并按既定時間逐步完成工作。擬上市企業應在恰當且盡早的時間著手準備,在首次上市過程中規劃好每個階段的工作,建立符合自身行業特點的內控合規體系,不要讓內控和合規成為公司上市途中的絆腳石,早做診斷,盡早整改。
IPO企業內控建設主要有兩個方面:1、建設內容上應滿足財務相關內部控制的要求;2、關注合規化問題,特別是稅務、社保、環保等領域合規化問題。任何可靠的財務報告均依賴于良好的內部控制,良好的內部控制才能保證企業經營從業務活動發生到財務報告生成全過程是合理有效的。
企業在完善內控機制的過程中,可以考慮從下列方面入手:加強對企業管理層的合規指導,提高公司高級管理層的合規觀念,明確管理層的合規責任是提高業務運營合規性的基礎保障和核心要素,奠定管理層合規基調。利用技術手段、推動合規監管,將企業業務運營管理流程(包括銷售流程、報銷流程)線上化,利用技術工具監控,識別異常。
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賬務處理程序不僅是財務信息準確性的保障,更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法》對賬務處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規定了會計人員的職責和權利,確保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非流動資產作為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狀態直接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因此,構建一套有效的內部控制目標,對于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賬務處理程序的核心在于規范性與系統性。從原始憑證的審核到記賬憑證的編制,再到賬簿的登記以及財務報表的生成,每一步都必須嚴格遵守會計準則和企業內部制定的會計制度。例如,對于非流動資產的核算,應當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正確區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并按照既定的折舊或攤銷方法進行系統錄入和計算。
《會計法》的實施為會計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它不僅要求會計人員具備專業能力,還強調了誠信和獨立性的重要性。會計人員在進行賬務處理時,必須保持客觀公正,不得有任何虛構或者隱瞞的行為。同時,《會計法》還規定了會計監督的職責,通過內部審計等手段,確保賬務處理程序的合規性。
非流動資產的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由于非流動資產通常涉及較大的資金投入且使用周期長,其管理和使用效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企業需要建立健全非流動資產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采購審批、資產驗收、定期盤點和維護等。這些措施有助于防止資產流失,確保資產的準確計量和合理使用。
內部控制目標的設定應圍繞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保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進行。具體來說,內部控制目標包括確保資產安全、提高經營效率、保證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等。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企業應當制定相應的內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如定期進行內部控制自評和外部審計,以評估和改進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
在實際操作中,賬務處理程序的有效執行依賴于每一位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道德素養。會計人員應當不斷學習最新的會計知識和法規變化,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同時,企業也應當為會計人員提供持續的職業培訓和職業發展機會,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
總之,賬務處理程序的規范化、《會計法》的法律支撐、非流動資產的嚴格管理以及內部控制目標的明確設定,共同構成了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石。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企業不僅能夠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還能夠促進企業內部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