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當中經常會有員工因病請假,請假了工資就要按照勞動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計算,財務人員要怎樣結算呢?會計網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病假工資的計算方法
計算病假工資最基本的公式為:病假工資=病假工資基數×病假工資系數。
病假工資是由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和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兩部分構成,所以我們要先確定這兩個變量。
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
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按照以下三個原則確定:
(1)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確定的標準高于勞動合同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標準確定。
(2)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代表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
此外,按以上三個原則計算的假期工資基數均不得低于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
6個月以內連續病假工資的支付系數,根據員工的連續工齡按下述比例確定:
連續工齡不滿2年者,為本人工資60%;
已滿2年不滿4年者,為本人工資70%;
已滿4年不滿6年者,為本人工資80%;
已滿6年不滿8年者,為本人工資90%;
已滿8年及8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100%。
超過6個月的病假工資
連續工齡不滿1年者,為本人工資40%;
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者,為本人工資50%;
連續工齡滿3年及3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60%。
工資稅收金額簡單來說就是個人所得稅,當個人收入達到了一定的標準數額后,納稅人就要按照規定繳納一定比例的個稅,那么工資稅收金額具體是怎么計算?我們來看看吧。
工資稅收金額介紹
工資稅收金額指的是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工資稅收金額怎么計算?
1、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起征點)×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從2018年起,個人所得稅費用起征點調整為5000元/月,目前仍沒有改變。
3、稅率如下: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500元3%為0;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10%為10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20%為55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25%為100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30%為275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35%為550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80000元45%為13505。
企業員工工資,一般在月末計提,次月發放。計提的當月工資,具體應如何計算?
企業計提的工資如何計算?
計提工資指的是當月會計核算當月的工資,其計算公式為:
企業計提的工資金額=員工基本工資+當月加班費+其他調整(或-其他調整);
如果每個月沒有其他特殊調整,可以用上個月的工資計提,在發放時再調整即可;如果每月的工資不是固定的,那么計提數可以按上月實際數暫提,也可按了解的真實情況暫提,待真正發放以后再作調整,保證應付工資無余額。
實務中,每家公司的工資計提方法不大一樣,比如按全年均衡提取,或者按發放要求據實提取,實際具體如何在管理成本和生產成本之間分配,一般由管理人員工資數額和生產人員工資數額決定。
計提工資怎么做會計分錄?
計提工資時:
借:生產成本(生產車間生產工人薪酬)
制造費用(生產車間管理人員薪酬)
管理費用(行政人員薪酬)
銷售費用(銷售人員薪酬)
研發支出(從事研發活動人員薪酬)
在建工程等(從事工程建設人員薪酬)
貸:應付職工薪酬
實際發放: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企業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應付職工薪酬的計提、結算、使用等情況。
“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應當按照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職工福利費、非貨幣性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帶薪缺勤、利潤分享計劃、設定提存計劃、設定受益計劃、辭退福利等科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在日常工作中,在企業工作很多時候會出現加班情況,而加班就會涉及到加班費用,很多會計人員不清楚加班費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下面會計網詳細解答大家的疑問。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公民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員工加班得到的加班費也屬于公民取得工資、新金所得,所以員工的加班費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公司將員工的加班費應記入工資薪酬中,由公司一并代扣代繳即可。
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后簡稱《勞動法》)規定:“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以2.5天假為例,2.5天休假制度實施后,如果企業要求0.5天照常上班,那么就需要向員工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筆工資報酬到底有多少。
1、加班工資基數
正常情況下,休息日不納入發放工資的基數。所以目前,員工全年月平均計薪日和計薪時數分別為21.75天和174小時,職工的日工資和小時工資按計薪時間進行折算。
為什么按照21.75天計算,不是30天,31天,28天或者實際上班天數算?
因為一年一共有52周,每周有2天周末,除了周末不算工資以外,其他的時間(包括法定節假日都是需要計算工資的),所以每年需要算工資的總天數為:365-(52x2)=261天。
那么每個月需要算工資的天數為261天/12天=21.75天。
2、計算方法
法定節假日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00%×加班天數;
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加班天數;
工作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174小時×150%×加班小時。
企業采取年薪制,一般是以月薪形式發放一部分工資,年底再發放剩余部分。如果員工中途辭職,工資該怎么計算?
年薪制中途辭職工資的計算方法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有關年薪制人員績效年薪發放的規定:
1、公司完成全年任務的前提下,績效年薪按全額發放或者根據完成率按百分比發放;
2、年薪制干部必須工作滿12個月(以自然年為單位,連續工作滿12個月);中途任命的年薪制干部按實際任職時間發放績效年薪。
3、年內辭職或者辭退者,不予發放績效年薪;
4、員工嚴重違反公司政策規定,造成重大損失的,視造成損失的情況可以考慮停發或減發績效年薪;
5、公司年經營利潤發生嚴重減少的,可以考慮減發績效年薪。至于減發績效年薪的額度,根據公司年經營利潤減少的額度確定;
6、年終考評不及格者,不予發放績效年薪;
7、其他總經理認為有必要停發、緩發或減發績效年薪的情況。
總結:年薪制員工中途辭職,能否向公司要回應發的年薪部分?主要看員工與公司是否有簽訂協議,如果只是口頭協議,那么員工一般不能要回應發的年薪;如果協議明確規定年內辭職或辭退者不予發放的,那么員工要回應發的年薪基本沒戲。結合前面年薪制人員績效年薪發放的規定,年薪制中途辭職,一般公司都不予發放績效年薪。
年薪制怎么發工資?
年薪制發放工資,先以月薪形式發放一部分,到了年底再發放剩余部分。據了解,目前已有多地試行年薪制,年薪包括按月發放的基本年薪;以年度任務指標完成情況為依據,按照單位及主管部門對其考核結果發放的效益年薪;超額完成預定任務指標、作出突出貢獻相應獲得的獎金。
一般都是按照出勤天數發放基本工資的,那么工資單上的出勤天數應該怎么計算呢?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已經是拿了工資的社會人應該了解。出勤天數還分為應出勤天數和實際出勤天數,這部分的計算方法如下:
應出勤天數=月歷的天數-周六日天數-法定節假日天數;
實際出勤天數=應出勤天數-缺勤天數;
缺勤的天數=事假+病假+婚假+喪假+探親+年假+工傷+曠工。
什么是公休天數?
公休天數是指當月應休假天數。4天休當月法定假日國慶、五一、婚假等;應出勤天數是指本月應出勤正常上班的天數當月天數公休天數本月應出勤天數。如5月份應出勤天數計算方法為當月31天公休5天本月應出勤天數是26天。計薪天數即指應出勤天數。出滿勤是指員工上班天數等于應出勤天數。注當月休婚假、喪假等非常規假期也應視為出滿勤。日薪資率是指員工每天的薪資數月薪資標準除以應出勤天數日薪資率。
如果是一些小公司的話,那么工資也是會由財務人員來計算的,出勤天數也是由財務人員進行統計的,如果涉及到銷售人員的工資,那么可能就會更復雜一下。
以上就是有關出勤天數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聘用已經退休的工作者重新回到單位上班,其工資、個稅應該怎么處理呢?法律上對此有作哪些規定?還不了解的話就快來看看吧。
退休人員返聘工資個稅的計算方法
(一)“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離退休人員管理局重新界定工作的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6] 526號)
《國家進行稅務管理總局關于學生個人兼職和退休工作人員再任職取得經濟收入以及如何通過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存在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382號)所稱的“退休人員再任職”,應同時也是符合下列條件:
1、雇員和雇主必須簽訂為期一年以上的勞動合同(協議),并有長期或連續的就業和雇用關系;
2、使用人的時候,由于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仍然享受基本工資或固定收入;
3、受雇工作人員與單位以及其他國家正式職工享受和其他員工一樣的的福利、社保、培訓和待遇;
4、工作人員聘用晉升,職稱評定和雇主組織進行的其他工作。如果不符合上述資格條件,根據“薪酬”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2008年1月1日后,應按“勞務報酬”繳納社會企業發展個人信息進行所得稅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一條中國法律制度規定:勞動者可以通過達到一個國家法定退休人員年齡的,勞動人民服務貿易合同相關關系終止。因此,當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不但有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終止,并且該條件來創建一個新的勞動合同不再存在。
如果嚴格要求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行為總局離退休人員再合作,定義批準的有關事項”的規定,該單位雇用的提高勞動者的法定退休年齡,既可以簽訂勞務合同,他們可以不支付他們的社會保障。 因此,其再就業所得應按“勞動社會報酬”繳納以及個人進行所得稅。
就業的企業退休人員,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如下: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學生認為非全日制和退休人員再就業取得經濟收入和如何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征收的意見(國稅函[2005]382),“再就業收入,扣除后按照個人信息所得稅法收費扣除標準,按照‘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需要繳納社會個人所得稅。”
由此,退休返聘人員需要扣除相關費用,然后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好了,今天的內容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能幫到小伙伴們。
初級會計準考證打印需要考生登錄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http://kzp.mof.gov.cn/),并根據提示操作,在打印之前考生一定要核對好個人的基本信息。
1.考生輸入官方網址“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http://kzp.mof.gov.cn/),進入主頁后,點擊頁面左側的“準考證打印”按鈕。
2、點擊選擇“準考證打印”,打開后點擊“初級準考證打印”。
3、選擇報考省份,輸入證件號碼、姓名及附加碼,點擊查詢。
4、出現準考證界面,考生認真核對初級會計準考證上面的姓名、照片、準考證號、考試地址等相關重要信息,確認無誤后再進行打印。
1、《初級會計實務》考試考試題型分為:單項選擇題共20題合計40分、多項選擇題共10題合計20分、判斷題共10題合計10分、不定項選擇題共15題合計30分,全部為客觀題。
2、《經濟法基礎》考試題型分為:單項選擇題共23題合計46分、多項選擇題共10題合計20分、判斷題共10題合計10分、不定項選擇題共12題合計24分,全部為客觀題。
1.制定學習計劃,開展全面復習。考生在正式開始學習之前,一定要制定一個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學習計劃要切合實際,確實可以完成,這樣考生在學習的時候才會有信心,并且也能有很好的學習效果。
2.提前預習教材,展開訓練。考生在正式復習之前,要先對初級會計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比如會學到哪些內容,用到哪些科目,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規等,有了這些基礎的了解之后,再學習時候,考生不會感到陌生。
初級會計的網上審核是在報名期限內,考生需要登錄網報系統系統正確填寫報名信息,上傳照片,其報名資格是由網報系統自動進行審核的。
初級會計考試有部分地區采用的是網上審核的方式,網上審核考生的報名資格是由網報系統自動審核的,考生需要在報名時間內登錄網報系統正確填寫報名信息、以及按照要求上傳照片,網上審核考生報考資格需要的資料有:
1、考生本人有效期內的二代居民身份證(香港、澳門、臺灣居民應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證明,現役軍人應提交軍官證、士官證,);
2、考生本人的高中及以上學歷(學位)證書,
3、初級會計考生報名信息表;
4、戶籍證明。
初級會計考試的報名資格審核有網上審核、現場審核、考后審核三種方式,具體的情況主要如下:
1、網上審核:這一審核方式是有網報系統自動對考生的報考資格進行審核的,考生需要在報名時間內登錄網報系統,正確填寫報考信息以及按照要求上傳報考照片。
2、現場審核:考生在報考時間內登錄網報系統進行正確填寫報考信息、上傳照片后,攜帶居民身份證明、學歷證書、初級會計報考人員信息表到指定的地點進行現場審核,待審核通過方可在網上進行繳費。
3、考后審核:這一審核方式是需要在考生考完、成績公布出來后,成績合格的考生攜帶身份證明、學歷證書等需要的材料到指定的地點進行審核,如果資格審核沒有通過則無法領取會計初級資格證書。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
2、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3、熱愛會計工作,具備相應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
4、具備國家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含高中、中專、職高和技校)及以上學歷。
如今,很多企業因為業務工作需要而聘請大量的兼職人員,而對于兼職人員工資個人所得稅有些會計人員是不清楚怎么計算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一、兼職人員工資個稅的計算方法
每月收入不超過4000元,則扣800元的費用:應納稅額=(收入-800)×20%。每月收入超過4000元,扣20%的費用:應納稅額=收入×(1-20%)×20%。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62號)的規定,納稅人從兩處單位取得了工資、薪金所得,兩個扣繳義務人應分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扣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個人應于次月十五日內合并當月兩處工資、薪金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選擇到其中一處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辦理自行納稅申報。
二、兼職人員申報個稅公司賬務處理
1、計提工資: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開發成本等,貸:應付職工薪。
2、支付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借:應付職工薪酬,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3、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借: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貸:銀行存款。
三、兼職人員無發票工資如何入賬?
兼職人員的工資一般是計入到管理費用中進行核算,與正式工的一樣處理:
借:管理費用(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等)—勞務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現金。
超過免征額的計提個人所得稅;自2008年開始,福利費不再計提,在管理費用-福利費中直接列支,但總額不超過工資總額的14%。
加班工資關乎勞動者的切身利益,關于企業職工加班工資的計算方式大家是否都掌握了呢?勞動法律對加班費有哪些規定?本期會計網就為大家整理了加班費的相關知識,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加班工資怎么計算?
加班工資應記“應付工資--加班工資”,計提和發放與正常發工資相同,在憑證摘要上說明這是加班費就可以了。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支付加班工資時:
借:應付工資
貸:銀行存款
結轉工資時:
借:管理費用(管理人員加班費)
借:制造費用(生產工人加班費)等
貸:應付工資
加班工資的法律規定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很多HR小伙伴都會被同事問到:我的工資咋算的呢?我的出勤天數不可能才拿這么點錢啊!
給他解釋這計算公式后,他冷不丁問一句“這21.75怎么來的?”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還有HR不知道這21.75是怎么來的吧?
哦,是真的有。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各位HR小萌新講透這21.75~
01、21.75的由來
先給大家看人社部發布的《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一年365天,一共有52周,我們算工資的時間是工作日及法定節假日(眾所周知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只有周末是不納入計薪基數的。所以一年當中:
一共有52×2=104 天不算工資;一共有365-104=261 天計算工資;
所以,平均到每個月的話,就有261÷12=21.75 天算工資。
大部分公司如果要扣一天的工資,或者要算一天的加班費的時候,都是用月工資收入除以21.75作為日工資的標準。
02、利用21.75,該選擇哪種計薪算法?
通常,按照出勤天數來算工資,我們叫正算法;按照缺勤天數來扣工資,叫做反算法。但是實際工作中,由正算法或者反算法來算工資,多少會出現不公平的現象,那我們該選擇哪種計薪算法呢?
舉個例子
情報有限公司有三位員工A、B、C,都曾出現出勤天數與計薪工作日不一致的情況,假設情報有限公司的工資計薪周期為當月第一日至當月最后一日,這三位員工的月工資收入都為6000元。
員工A在9月30日正式入職,10月除了法定節假日外正常上班,所以10月計薪天數為25天;
員工B在11月18日開始請假,實際計薪天數為12天。
員工C在12月1日上完班后就離職了,實際計薪天數為1天。
正算法下,員工A的10月工資為:6000÷21.75×(8+17)=6896.55 元
反算法下,員工A的在10月并未缺勤,所以不扣缺勤工資,應發工資為6000元。
可以看到,在包含節假日的某些月份,如果按照正算法,公司要發的工資可能會比正常的應發工資還要高。
11月的月計薪天數為21天,員工B出勤了12天。
正算法下,員工B的11月工資為:6000÷21.75×12=3310.34 元
反算法下,員工B的11月工資為:6000-6000÷21.75×(21-12)=3517.24 元
可以看到在正算法與反算法下,員工的一個月的工資難免會有差異。
12月的月計薪天數為23天,員工C實際出勤天數為1天。
正算法下,員工C的12月工資為:6000÷21.75×1=275.86 元
反算法下,員工C的12月工資為:6000-6000÷21.75×(23-1)=﹣68.97 元
可以看到,如果員工只出勤了1天,按照反算法則員工工資為負數,還要向公司倒貼錢?真尷尬。
無論是正算法還是反算法,有差異是在所難免的。但不能因為實際情況的不同就采用不同的算法,比如新入職員工你覺得按正算法劃算就用正算法、離職員工按反算法劃算就用反算法,原則上不能這樣操作。通常一家公司計薪規則和公司規章確立后,不得因其他目的隨意更改,如果隨意更改計薪方式的,肯定不合理不合法。
每種計算方法多少都會存在瑕疵,因為每個月的實際計薪天數本來就有差異。下次如果再有員工來咨詢這樣的問題,HR們可以這樣回答:
工資的算法是按照國家法律規定來計算的,我們應當遵守。無論如何計算,對比實際計薪天數不同的情況都會有差異,但總體來說仍兼顧公平,對所有人都一致采用同一套算法,希望員工能夠理解。
文章來源:辦公室情報(ID:qingbao365),作者:lolo。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引用請注明以上信息,并向來源申請授權,侵權必究。
中級會計網上報名怎么報名?中級會計考試報名在網上進行,2024年中級會計網上報名時間在6月12日至7月2日,大家在進行考試報名之前需要熟知報名流程,下面就跟高頓小編一起看看吧!
一、中級會計網上報名怎么報名?
中級會計考試報名在網上進行,下面是中級會計網上報名流程:
第一步:用IE瀏覽器登錄“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https://kzp.mof.gov.cn/),點擊頁面左下方的“考試報名”按鈕進入報名。
第二步:選擇自己所要報考的省份進入省份報名頁面。
第三步:根據自己是“首次報考人員”還是“非首次報考人員”,選擇注冊或登錄。
第四步:進入之后閱讀網上報名須知,選擇“完全同意”只有點擊“下一步”。
第五步:進入報名入口之后選擇報考省份,點擊“下一步”。確認是自己所報省份后點擊“確定”并上傳照片。
第六步:進入報名流程圖,仔細閱讀后選擇“我已閱”,之后點擊“下一步”。
第七步:填寫證件號、姓名等個人信息,選擇報考級別,點擊“下一步”。
第八步:填寫個人詳細報考信息,點擊“下一步”。
第九步:進入考試費用及進入考試費用及設置登錄密碼頁面,勾選“我已讀過所有公告”并設置登錄密碼,點擊“下一步”。
第十步:信息輸入完畢生成報名注冊號,考生一定要牢記自己的報名注冊號,如需打印,可點擊下方打印報名信息表即可。
二、中級會計報名需要提供社保證明嗎?
中級會計報名多數地區不需要提供社保證明,但是部分地區比如上海和北京需要考生提供社保繳費證明,因此這兩個地區考生需要仔細閱讀本地區考試報名條件,避免導致報名失敗。
三、中級會計三科先學習哪科比較好?
中級會計考試科目共有三科分別是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和經濟法。小編建議大家先學習中級會計實務科目,因為這個科目是中級會計的基礎,把它學好后,再學另外兩門會相對輕松很多。中級會計實務備考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有長期股權投資和合并財務報表、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有關的差錯更正、所得稅、金融資產、收入和固定資產,這些知識點學習掌握的比較透徹的話那么通過考試的幾率是比較大的。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根據最新規定,工資個稅起征點為5000元,也就是說月收入超過5000的,需要繳納個稅。今天會計網給大家整理了計提工資個稅合并分錄和相應的計算方法,來一同了解下吧。
計提工資個稅合并分錄
1、計提工資
借:管理費用、制造費用、生產成本、研發等相關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2、發放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銀行存款
其他應付款-社保或者公積金(公司代扣代繳部分)
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公司代扣代繳部分)
3、繳納社保
借:其他應付款-社保或者公積金(公司代扣代繳部分)
應付職工薪酬-社保或者公積金(公司部分)
貸:銀行存款-社保或者公積金賬戶
4、個稅扣款
借: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工資的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個人所得稅也就是以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對于工資薪金所得,需要繳納個稅。通常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5%至45%。工資個稅計算方法如下:
公式必須掌握:
1、應納的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2、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020年終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2021年12月31日前,年終獎可以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采用單獨計算納稅。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根據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來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以前個稅申報錯誤怎么辦?
一、通過扣繳客戶端更正申報
如果個稅申報成功后,發現內容錯誤或人員漏報的,那么可以在申報表報送界面,找到【啟動更正】,點擊進入按照正常申報流程操作。
1、部分情形下的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申報已經開通往期更正申報功能;
2、對于經營所得代理申報,只可以更正最后一期的申報表;
3、對于其它申報表,如果是在征期結束后需做更正申報,應向當地稅務機關咨詢。
二、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端(網頁版)更正申報
如果申報完成后,發現報送的數據有誤,那么可以通過【申報管理】--【已申報】做相應的更正申報。
每到了年終,不少企業都很喜歡將月工資連上年終獎、及其它獎金一起發放,像涉及到這么多項的工資支出,很多財會人員不清楚個人所得說如何計算,接下來由會計網為大家詳解。
問:我公司在本月共發放三項工資支出:當月工資、年度獎金和第13個月工資,請問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答:貴公司在一個月內,同時發放工資、年度獎金和13個工資,我們認為年終獎金可作為全年一次性獎金,應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規定,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并按以下計稅辦法,由扣繳義務人發放時代扣代繳:
(一)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如果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按上述辦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二)將雇員個人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按本條第(一)項確定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征稅,計算公式如下:1.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第三條規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同時發放13個工資,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執行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121號)第9條規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2]629號)*9條有關“雙薪制”計稅方法停止執行。因此,該項個人所得稅的處理應與當月工資、薪金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