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簽訂了一份建筑合同,在合同簽訂時已經繳納了印花稅。后工程完工,實際結算金額比合同金額要高。公司是否需要補貼花?
答:實際金額與合同金額不一致的,一般不再補貼花。
依照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應在合同簽訂時按合同所載金額計稅貼花。因此,對已履行并貼花的合同,發現實際結算金額與合同所載金額不一致的,一般不再補貼印花。
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1988年第11號)文件第九條規定,已貼花的憑證,修改后所載金額增加的,其增加部分應當補貼印花稅票。即,對于合同如果已貼花,如果合同有做修改導致金額增加的,應對合同增加的金額補貼花。
綜上,納稅人應以合同金額貼花,發現實際結算金額與合同所載金額不一致的,如果合同做了修改,導致合同金額增加的,應針對增加部分的金額補貼花。
在匯算清繳中,賬載金額指的是賬冊中實際記錄的金額,即實際發生額;稅收金額指的是稅法規定在稅前列支金額,即稅前列支的最大金額。
匯算清繳中賬載金額和稅收金額如何區分?
賬載金額指的是賬冊中實際記錄的金額,即實際發生額。稅收金額指的是稅法規定在稅前列支金額,即稅前列支的最大金額。
賬載金額和稅收金額如何填寫?
以《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的工資薪金支出為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也就是實際支付工資總額。稅款通常是指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并已定期全額申報個人所得稅,這部分人的工資,即允許稅前扣除的工資。
2、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工資薪金。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減去第2列的差額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減去第2列的差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賬載金額大于稅收金額是調增還是調減?
調整分調增和調減,具體取決于各項目賬載金額和稅收金額的比較。因此,調整表將相關項目的金額分為賬載金額、稅收金額、調增金額和調減金額四類。賬載金額是指按照會計核算計入利潤總額的項目金額;稅收金額是指按照稅收規定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項目金額。需注意的是,不同項目計算調增還是調減的方式不同。收入類項目當稅收金額大于賬載金額時納稅調增;反之調減??鄢愴椖俊①Y產類項目當賬載金額大于稅收金額時納稅調增;反之調減。
例:職工福利費支出,賬上開支了4576元,因此賬載金額記4576元。按稅法規定,職工福利費稅前列支不得超過工資支出的14%,本年工資為940748元,940748×14%=131704元即是稅收金額。因此如果職工福利費超過了131704元,稅收金額就要填131704元,沒超就填賬載金額。如果賬載金額大于稅收金額,說明超出的部份按稅法規定是不能在稅前列支的,要扣除后再計算所得稅。所以填寫時一定要注意賬載金額不能大于稅收金額,不然需要補稅。
賬載金額與稅收金額的聯系?
賬載金額是企業賬面記載的金額,也是實際的發生額,一般情況下,賬載金額是稅收金額的基礎,稅收金額一般是以賬載金額為基礎進行法定調整,也就是稅收金額是賬載金額經過法定調整后的最終稅收結果。
什么是匯算清繳?
匯算清繳是指所得稅和某些其他實行預繳稅款辦法的稅種,在年度終了后的稅款匯總結算清繳工作。實際工作中,一般采取分月、分季預繳稅款,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征收辦法。分月、分季預繳稅款,一般按納稅人本季度(月)的計稅依據計算應納稅款。年度終了后,納稅人必須進行匯算清繳稅款,對已預交的稅款實行多退少補。
不含稅金額換算成含稅金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不含稅金額直接加上相應稅額;另一種是不含稅金額乘以1加上相應稅率之和,便可換算成含稅金額。
含稅金額和不含稅金額是什么?
增值稅為價外稅,含稅金額指包含增值稅的金額;而不含稅金額指不包含增值稅的金額,具體的換算公式為:含稅金額=不含稅金額×(1+適用增值稅稅率);不含稅金額=含稅金額/(1+適用增值稅稅率)。
什么是增值稅?
增值稅是對從事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取得的增值額為課稅對象征收的一種稅。增值稅的性質是以全部流轉額為計稅銷售額;其稅負具有轉嫁性;并按產品或行業實行比例稅率。
不含稅金額的稅款由誰承擔?
不含稅由購貨方負責納稅。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規定繳納增值稅。
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并向購貨方收取的增值稅額,即銷項稅額。通常交易中,雖然銷售方為增值稅的納稅主體,但實際上其所銷售的貨物中已經包含了相應的增值稅,購貨方在購買貨物的同時已經向其支付了增值稅。
增值稅的適用稅率有哪些?
一般納稅人適用的稅率有:13%、9%、6%、0%。適用13%稅率:銷售或進口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適用9%稅率: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筑、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等。
如果開具的發票金額與實際不符,應按實際業務確認入賬。今天會計網給大家整理了幾種情形及應對方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企業發生銷售所要開具的發票,其金額應該為收款金額,做賬方法是:借方記應收賬款,收款時貸方記應收賬款,但是因為業務的多樣性和繁雜性,所以經常會出現開發票金額和實際到賬金額不相符,所以在賬務處理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分別登記入賬,常見的情況和具體的賬務處理的方法如下:
1、購買方未付清賬款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是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的,只需要按實際收到的金額進行入賬即可。
2、發生銷售折扣和折讓
這種情況應當按照扣除商業折扣后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并且應該開具折扣折讓負數發票,賬務處理的方法是:應予沖減銷售收入,同時沖減應收賬款。
3、發生退貨
退貨賬務處理與折扣折讓的相同。
4、購買方扣各項費用
如果是這種情況,賬務處理的方法是:借方記銷售費用,貸方記應收賬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沒有拿到對方的費用發票時,則需要在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候予以調整應稅所得。
案例說明:
小張在甲公司擔任會計,有一次,她開了一張金額 10000元的業務專用發票,但是對方只轉了5000元的貨款,這種情況該怎么處理呢?
答:會計小張可分兩種情況處理,其一如果客戶按照分期打款結清貨款,也就是余下貨款能夠收來。那么剩下5000元的余額,小張應當將其計入應收賬款。其二如果實在不能將剩下貨款追討回來,也就是沒有了余額5000元,那么會計小張應當將這5000元轉入營業外支出。假設要在稅前扣除,則應當去稅局做好備案,否則應當在稅前列支。
總結:企業業務所開具的發票,如果開出發票金額與收款金額相對應,則應當在應收賬款中進行借記;對于收到的款項,應當貸記到應收賬款。
相關推薦:普通發票金額和轉賬金額不一致的賬務處理
增值稅計算需要區分含稅金額和不含稅金額,遇上含稅金額我們要把它換算成不含稅金額才能進行計算,如果我們混淆了含稅金額和不含稅金額,就會造成計算出錯。其實掌握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區分這兩者的不同,我們來看一下。
區分含稅金額與不含稅金額的技巧
1、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有三個金額:不含稅金額,增值稅,價稅合計。這里的不含稅金額就是不包含增值稅稅額的金額,價稅合計就是含稅金額。
2、普通發票上的金額:普通發票上的金額一定是含稅的。
3、一般納稅人的銷售價格,如果沒有特別指明,一般是不含稅的。
4、零售價格,如果沒有特別指明,一般是含稅的。
5、價外費用的金額是含稅的(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賠償金、包裝費、包裝物租金、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都是含稅的。)
6、對于一般納稅人企業其收取的加工費,如果沒有特別指明,一般是按照不含增值稅處理的。
7、隱瞞的收入是含增值稅的。
8、銷售給小規模納稅人的價格是含稅的。
9、在企業所得稅題目中,往往給出的售價是不含稅價的。
運用這些小技巧,我們可以簡單區分含稅金額和不含稅金額,不知道大家是否明白了呢?讓我們來看以下例題吧: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月銷售產品一批,取得不含稅銷售額10萬元,同時向對方收取包裝物租金1000元,則甲公司本月增值稅銷項稅額是多少?銷售額已說明不含稅,但包裝物租金是價外費用,是含稅金額,計算時要換算成不含稅金額,稅率以17%計算,則甲公司本月增值稅銷項稅額=100000×13%+1000÷(1+13%)×13%=13115.04元。
金額大寫標準寫法為漢字大寫數字金額如零、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等,一律用正楷或者行書體書寫,不得用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簡化字代替。
文大寫金額數字前應標明“人民幣”字樣,大寫金額數字應緊接“人民幣”字樣填寫,不得留有空白。大寫金額數字前未印“人民幣”字樣的,應加填“人民幣”三字。
會計大寫金額書寫有哪些要求?
會計大寫金額書寫規范的要求有數字金額采用漢字大寫的方式;書寫的數字金額,不得用簡化字代替;按照正規的書寫要求,大寫金額數字一般都是要到“元”或“角”為止,并且在寫好之后,需要在后面加上“整”或者是“正”字樣;在填寫票據的時候,出票日期應當采用中文大寫的格式,而且還必須是當天的日期。
會計書寫規范注意事項有哪些?
1、書寫正確:在進行書寫期間,要注意到數字、文字的正確性,避免發生寫錯的情況;
2、書寫規范:不管是哪一項經濟業務,書寫時均要按照相關規定來進行,要求規范、精準;
3、書寫清晰:這里指的是書寫字跡要清晰,同時賬目條理有序,避免出現模糊的,讓人看不懂的情況;
4、書寫整潔:會計書寫不要出現涂抹的痕跡,否則會被認為是在作假。
銀行審查各種結算憑證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銀行審查各種結算憑證時在大、小寫金額數字方面,除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已有明確規定之外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漢字大寫金額數字,規定不得自造簡化字,但有的單位書寫中用繁體字(如、貳、陸、萬、圓等)的,也可以受理。
2、漢字大寫金額數字到“角”為止。如果在角位置沒寫“整”字的,可以通融受理。
3、漢字大寫金額數字有“分”位的,“分”字后面多寫了“正”字的,也可以通融受理。
4、阿拉伯數字中間連續有幾個“0”、中文大寫金額中間可以只寫一個零。
5、在票據和結算憑證大寫金額欄內不得預印固定的仟、佰、拾、萬、仟、佰、拾、元、角、分”字樣。
企業對于員工報銷方面,都有著比較明確的流程規定。通常都是按照發票進行處理。但是,如果出現固定資產發票金額大于付款金額這種情況,財務人員該如何做賬務處理呢?接下來趕快隨著會計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當固定資產發票金額大于付款金額,則說明有部分款項并沒支付。賬務處理應當這樣做:
借:固定資產,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應付賬款(沒有支付部分)
2、假設多出的款項不用支付,則應當這樣做會計處理:
借:固定資產,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營業外收入(不需要支付部分)
3、總結:會計記賬應當以“發生啥就記啥,發生多少就記多少”為原則,對于具體業務,應當具體分析。會計人員實際工作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發票金額比報銷金額要多”的情況。報銷金額無論是等于發票金額還是小于發票金額,其實都沒有違反相關規定。但假設報銷金額要大于發票金額,則是不符合規定的。在這一前提下,會計人員應當根據具體情況不同進行相關賬務處理。
案例說明:
員工小王外出就餐,拿了一張金額120元的發票到財務那里報銷,其告訴財務實際只花費了100元,則老板直接報銷費用100元。那么如何做賬務處理?
對于普通發票報銷的情況,財務人員記賬時可按照實際報銷金額對相關科目分別計入。這種現象很常見,并且報銷的金額也不是很大,可以說不會對企業財務報告造成任何影響。因此,財務處理的時候按照實際報銷金額分別記入相關科目即可。
借:管理費用 100
貸:庫存現金 100
利潤表主要是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其中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分別代表什么?
利潤表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如何理解?
利潤表一般會體現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這里的本期多少是指本年的累計數,上期金額指上年的累計金額。
(企業會計準則)利潤表表格中存在本期和上期,以第二季度為例:本期指的是1-6月,上期(或上年)指的是上年1-6月;
(小企業會計準則)利潤表如果表格中有本期和累計,以第二季度為例:本期指的是4-6月,累計指的是1-6月。
利潤表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利潤表主要反映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營業收入,由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組成。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去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和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即為營業利潤。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即為利潤總額。
凈利潤,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即為凈利潤。
每股收益,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已公開交易的企業,以及正處于公開發行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過程中的企業,還應當在利潤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兩項指標。
其他綜合收益,反映企業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
應說明的是,利潤表中“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反映企業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
名義金額指在簽訂協議時,計算利率的本金額。這種利率是一定時期內的利息量和本金,也是名義金額的比率,名義金額指貸款人放棄的貨幣資本,且其本來能帶來使用價值的,借貸者和銀行中介需要向貸款人支付一定的報酬,使得利率是在名義金額基礎上的一個正的百分比率。
名義金額是什么意思?
名義金額指在簽訂協議時,計算利率的本金額。這種利率是一定時期內的利息量和本金,也是名義金額的比率,名義金額指貸款人放棄的貨幣資本,且其本來能帶來使用價值的,借貸者和銀行中介需要向貸款人支付一定的報酬,使得利率是在名義金額基礎上的一個正的百分比率。
政府會計的計量屬性包括哪些?
政府會計的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現值、公允價值以及名義金額,但不包括可變現凈值。其中,政府資產的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現值、公允價值和名義金額。無法采用歷史成本、重置成本、現值和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采用名義金額,即人民幣1元計量;政府負債的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現值和公允價值。
重置成本怎么理解?
重置成本也稱現行成本,是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的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采用重置成本計量時,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進行計量。
歷史成本是什么意思?
歷史成本指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金額,歷史成本又稱實際成本。會計要素的計量屬性主要包括重置成本、歷史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以及公允價值。我國企業一般采用歷史成本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