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在會計實務中指的是“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會計科目,屬于保險專用的損益類科目。期末,本科目期末余額應結轉至“本年利潤”科目,最終無余額。
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是指保險公司提取的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和再保險合同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是指在會計年度決算時,對未滿期保險單提存的一種準備金制度。
上述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指原保險合同延長期內保險人不承擔賠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合同,與壽險原保險合同對比,非壽險原保險合同只在簽訂保單時確認保費收入,同時合同只發生手續費支出且不涉及保護質押貸款業務的核算。
1、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提取的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和再保險合同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2、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可按保險合同和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1、企業在確認原保費收入、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借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2、資產負債表日,應按保險精算重新計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與已確認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差額,借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3、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應按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4、在確認非壽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相關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金額,借記“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科目,貸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資產負債表日,調整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的,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調整金額,借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科目。
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會計分錄主要涉及五種情形,具體如下:
1、公司在確認原保費收入、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應做以下分錄:
借: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貸: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2、資產負債表日,應做以下分錄:
借: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貸: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3、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保險人,應當轉銷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做以下分錄:
借: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貸: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4、期末,將“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的余額結轉至“本年利潤”科目,應做以下分錄:
借:本年利潤
貸: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5、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核算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確認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相關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并沖減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貸: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2)在資產負債表日,再保險分出人在調整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時,應相應調整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調增時,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
貸: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調減時,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在會計實務中指的是“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會計科目,屬于保險專用的損益類科目。期末,本科目期末余額應結轉至“本年利潤”科目,最終無余額。
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是指保險公司提取的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和再保險合同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是指在會計年度決算時,對未滿期保險單提存的一種準備金制度。
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核算企業(保險)提取的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和再保險合同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該科目可按保險合同和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會計處理怎么做?如何做賬?企業在確認保費收入、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應當借記本科目,貸記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接下來就來具體了解下吧!
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會計處理怎么做?
1、本科目對企業(保險)提取的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再保險合同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進行核算。
2、本科目進行明細核算的時候,應當按照險種和原保險合同或者再保險合同。
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如何做賬務處理?
1、企業若是在確認保費收入、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時,應當按照保險精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金額,借記本科目,將“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作為貸記科目。
2、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保險精算對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金額和已提取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的差額進行重新計算。對本科目進行借記或者貸記,對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進行貸記或者借記。
3、如果原保險合同提前解約的,那么應當按照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將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作為借記科目,貸記科目則為本科目。
4、期末時,應當在本年利潤科目中將本科目余額轉入,結轉之后本科目是無余額的。
提取責任準備金的方式有哪些?
提取責任準備金包括兩種方式。其一是理論責任準備金提取方法,它以均衡純保費為計算依據。其二是修正責任準備金提取法(也稱作實際責任準備金提取法),它以修正后的非均衡純保費為計算依據。
整個保險期間內,各年的實際責任準備金總不會大于理論責任準備金,隨著時間的延長,兩者之間差額會逐漸變小,到零為止。
保險期間內,實際責任準備金及理論責任準備金達到一致的時間隨著繳費方式及修正方法的不同而不一樣,但是到了保單滿期的時候,兩者之間差額一定是零。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屬于保險專用的負債類科目,借貸方向為借方登記合同提前解除所提取的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對于按照保險精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應登記在“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貸方,該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又稱為“未賺保費”,是指保險人為尚未終止的非壽險保險責任提取的準備金。這是由于保險公司簽發保單是按照保險合同的簽訂日期作為保單生效日的,保險年度與會計年度往往不一致,如果將本年度收取的保費作為本年收入,將變成以收付實現制作為會計基礎的核算,因此我們通過計提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將按照收付實現制確定的保費收入調整為按照責權發生制確定的保費收入。
1、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提取的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再保險接受人提取的再保險合同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2、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可按保險合同進行明細核算。
1、公司在確認原保費收入、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相關分錄如下:
借: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貸: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2、資產負債表日,重新計算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金額與已提取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金額的差額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貸: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3、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保險人,轉銷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涉及的分錄為:
借: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貸: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4、期末,將“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的余額結轉,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本年利潤
貸: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在會計實務中指的是“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會計科目,屬于保險專用的負債類科目,又稱為“未賺保費”,是指保險人為尚未終止的非壽險保險責任提取的準備金。
這是由于保險公司簽發保單是按照保險合同的簽訂日期作為保單生效日的,保險年度與會計年度往往不一致,如果將本年度收取的保費作為本年收入,將變成以收付實現制作為會計基礎的核算,因此我們通過計提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將按照收付實現制確定的保費收入調整為按照責權發生制確定的保費收入。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包括保險公司提取的非壽險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再保險接受人提取的再保險合同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等內容。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借貸方向為借方登記合同提前解除所提取的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對于按照保險精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應登記在“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借方,該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1、企業確認原保費收入、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借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2、資產負債表日,按保險精算重新計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與已確認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差額,借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3、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按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會計分錄主要有三種情況,分別是企業確認保費收入并確定相關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時,企業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時,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而轉銷相關應收分保準備金余額,具體如下:
1、企業確認保費收入并確定相關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時:
借: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
貸: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2、企業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時:
借: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
貸: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
3、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而轉銷相關應收分保準備金余額:
借: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
貸: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
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核算什么
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可按再保險接受人和再保險合同進行明細核算,核算企業(再保險分出人)從事再保險業務確認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以及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保險責任準備金。企業(再保險分出人)可以單獨設置“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應收分保未決賠款準備金”、“應收分保壽險責任準備金”、“應收分保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等科目。
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在確認非壽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相關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資產負債表日,調整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調整金額,借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2、在提取原保險合同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的當期,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保險責任準備金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3、在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而沖減原保險合同相應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余額的當期,按相關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相應沖減金額,借記“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4、在對原保險合同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進行充足性測試補提保險責任準備金時,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
確定的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相應增加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5、在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而轉銷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的當期,借記“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在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而轉銷相關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余額的當期,按相關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原保險合同是什么
原保險合同,是指保險人向投保人收取保費,對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合同。
相信老會計們都知道以前注冊公司是必須先經過驗資的,而在2014年國家頒發了《國務院關于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后,企業注冊資本由“實繳制”變成了“認繳制”,也就是基本沒驗資什么事兒了。意思是注冊公司不用出資了?嘴上說說就行?那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實繳制和認繳制的區別
1、實繳制
在工商登記注冊的時候,其中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必填項,需要以發起人或股東的身份為公司出資,然后通過會計師事務所和銀行的雙重驗證,這種方式在某個程度上直觀反映了公司的財政實力。相對來說,我們就不用那么擔心碰上皮包公司了,出資的方式可以是貨幣、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等。
2、認繳制
工商登記注冊的時候,只需對“注冊資本”選項寫一個認繳金額,對于認繳的注冊資本總額,公司開業后在規定時限足額繳納即可。
只認繳不實繳,后果有哪些?
雖然認繳制降低了注冊公司的門檻,但這并不代表可以隨便應付,不管認繳制還是實繳制,股東所需負的法律責任都是一樣的。如果只認繳,不實繳,會有什么后果呢?
雖然說,注冊資本上金額越大越顯得豪氣,但是我們應該實事求是,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認繳注冊資本,盲目地打腫臉當胖子,后果很嚴重哦!
說到這里,可能又會有小伙伴問:如果我公司需要注銷(符合工商注銷條件的),但我公司未繳齊注冊資本,繳納期限也還沒到期,這種情況可以注銷嗎?
答案:可以。目前尚無明確文件規定認繳期限內必須繳完注冊資本才能辦理注銷哦。
說了這么一堆,其實這樣一張圖就很清晰啦:
認繳制要交其他費用嗎?
認繳后就可以翹著二郎腿等以后有錢再慢慢繳納,沒什么其他費用了是不是?當然不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金賬簿印花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4〕25號)的規定,“記載資金的賬簿”的計稅依據是“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兩項合計金額。
也就是說,當我們在實際繳納資本的時候,會產生相應的印花稅,其公司計算如下:
注冊資本印花稅=(“實收資本”+“資本公積”)*萬分之五
劃重點:現有個別地區的資金印花稅減按50%征收啦,有符合條件的公司,千萬不要錯過這項福利哦。
認繳制雖好
但也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認繳制
以下這些行業暫不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還沒學會的小伙伴,趕緊收藏學習哦!
本文為財務王經理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GaGa。部分素材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如需引用或轉載,務必注明以上信息。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會計分錄主要涉及四種情形,分別是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攤回壽險責任準備金;攤回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科目,具體如下: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提取原保險合同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應由分保接受人承擔的相應準備金,作為攤回分?!痢翜蕚浣?,計入當期損益;同時,確認應收分保未決賠款準備金、應收分保壽險責任準備金、應收分保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等資產。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下:
1、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
借:應收分保未決賠款準備金
貸: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
2、攤回壽險責任準備金
借:應收分保壽險責任準備金
貸:攤回壽險責任準備金
3、攤回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借:應收分保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貸:攤回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對原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準備金進行充足性測試、補提保險責任準備金時,做以下分錄:
借:應收分保未決賠款準備金
貸: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等
4、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科目:
借: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攤回壽險責任準備金/攤回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貸:本年利潤
在會計實務中,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指的是“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會計科目,屬于損益類的保險專用科目,期末應當將該科目結轉至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余額為零。
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核算企業(再保險分出人)從事再保險業務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包括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企業(再保險分出人)也可以單獨設置“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攤回壽險責任準備金”、“攤回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等科目。該科目可按保險責任準備金類別和險種進行明細核算。
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是指再保險分出人在從事再保險業務時應當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保險責任準備金,主要包括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具體如下:
1、未決賠款準備金,又稱作“賠款準備金”,顧名思義,它就是為未決賠案提存的責任準備金,是保險公司在會計年度決算以前發生保險責任而未賠償或未給付保險金,從當年收入的保險費中提取的資金。
2、壽險責任準備金是指人壽保險公司對于人壽保險業務為承擔未到期的保險責任而規定從壽險保費中提取的專享資金,它是為了確保人壽保險公司能夠有足夠的償付能力去履行其賠償與給付責任而設立的。
3、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是指金融企業對長期性健康保險業務為承擔未來保險責任而按規定提存的準備金,應于期末按保險精算結果入賬。
保險責任準備金,是指保險公司為了承擔未到期責任和處理未決賠款而從保險費收入中提存的一種資金準備。很多財會人員并不清楚其如何做賬務處理,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保險責任準備金怎么做賬務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提取的原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準備金,包括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再保險接受人提取的再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準備金,也在本科目核算。企業(保險)也可以單獨設置“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等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保險責任準備金類別、保險合同進行明細核算。
三、保險責任準備金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確認壽險保費收入,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借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投保人發生非壽險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當期,企業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未決賠款準備金,借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對保險責任準備金進行充足性測試,應按補提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借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原保險合同保險人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的當期,應按沖減的相應保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再保險接受人收到分保業務賬單的當期,應按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相應沖減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三)壽險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應按相關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的保險責任準備金。
保險責任準備金在會計實務中也指“保險責任準備金”會計科目,屬于保險專用的負債類科目,是指保險公司為了承擔未到期責任和處理未決賠償而從保險費收入中提存的一種資金準備。
保險責任準備金是保險公司按法律規定為在保險合同有效期內履行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義務而將保險費予以提存的各種金額。保險責任準備金不是保險公司的營業收入,而是保險公司的負債,因此保險公司因有與保險責任準備金等值的資產做后盾,隨時準備履行保險責任。
保險責任準備金借貸方向為貸方登記提取的壽險責任準備金數額,借方登記沖減的壽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在貸方,反映公司的壽險責任準備金。
1、企業確認壽險保費收入,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借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投保人發生非壽險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當期,企業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未決賠款準備金,借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對保險責任準備金進行充足性測試,應按補提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借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2、原保險合同保險人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的當期,應按沖減的相應保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再保險接受人收到分保業務賬單的當期,應按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相應沖減金額,借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3、壽險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應按相關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
分出保費會計分錄主要涉及9種情形,具體如下: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確認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分出的保費,計入當期損益。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分出保費的核算:
借:分出保費
貸:應付分保賬款
2、存入分保準備金的核算:
因再保險分出人扣存分保準備金的交易具體體現在分保業務賬單中,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發出分保業務賬單時,將賬單標明的扣存本期分保準備金確認為存入分保準備金;同時,按照賬單標明的返還上期扣存分保準備金轉銷相關存入分保準備金,并按期計算利息。
分保準備金是再保險分出人從應付給再保險接受人的分保費中以一定比例扣存,作為再保險接受人履行分保未了責任的保證金。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下:
?、倏鄞姹酒诜直蕚浣鸫_認為存入保證金:
借:應付分保賬款
貸:存入分保準備金
②按照賬單標明的金額返還上期扣存分保準備金:
借:存入分保準備金
貸:應付分保賬款
?、郯雌谟嬎愦嫒敕直蕚浣鹄ⅲ?/p>
借:利息支出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分保賬款
3、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核算: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確認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相關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并沖減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貸: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在資產負債表日,再保險分出人在調整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時,應相應調整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調增時,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
貸: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調減時,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4、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的核算: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提取原保險合同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應由分保接受人承擔的相應準備金,作為攤回分?!痢翜蕚浣?,計入當期損益;同時,確認應收分保未決賠款準備金、應收分保壽險責任準備金、應收分保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等資產。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下:
①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
借:應收分保未決賠款準備金
貸: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
?、跀偦貕垭U責任準備金
借:應收分保壽險責任準備金
貸:攤回壽險責任準備金
?、蹟偦亻L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借:應收分保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貸:攤回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
對原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準備金進行充足性測試、補提保險責任準備金時,應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相應增加額,借記“應收分保未決賠款準備金”等科目,貸記“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等科目。
5、攤回分保費用的核算:
攤回的分保費用是指分保業務賬單中標明的應由再保險接受人負擔的手續費、稅款及雜項等費用份額。這些份額不應屬于再保險分出人負擔的,應予以攤回。攤回分保費用使再保險分出人與再保險接受人分別承擔了各自應承擔的費用份額,做到了收入與費用的配比。
再保險分出人在確認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分保費用,計入當期損益。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分保賬款
貸:攤回分保費用
根據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在能夠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收取的純益手續費時,將該項純益手續費作為攤回分保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純益手續費只有再保險接受人實際上有“純益”時才給付。其實質是對再保險分出人經營再保險業務的“額外”補償。因此,純益手續費與分保手續費性質類似,確認應取得的純益手續費時應作為攤回分包費用核算。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分保賬款
貸:攤回分保費用
6、攤回賠付支出的核算: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確認支付賠款金額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人攤回的賠付成本,并計入當期損益。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分保賬款
貸:攤回賠付支出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再保險分出人因取得和處置損余物資、確認和收到應收代位追償款等而調整原保險合同賠付成本的當期,應按相關再保險合同約定計算確定的攤回賠付成本的調整金額,計入當期損益。相應會計分錄如下:
借:攤回賠付支出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收分保賬款
7、對再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核算。
在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當期,應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分出保費、攤回分保費用的調整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轉銷相關應收分保準備金余額。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下:
?、儆嬎愦_定分出保費的調整金額:
借:應付分保賬款
貸:分出保費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②計算確定攤回分保費用的調整金額:
借:攤回分保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收分保賬款
?、坜D銷相關應收分保準備金余額:
借: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
貸: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
8、結算分保賬款的核算:
期末進行結算時,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一般在抵銷了往來科目的余額后進行結算,它們根據債權、債務的差額,借記“應付分保賬款”科目,貸記“應收分保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9、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科目:
期末,原保險人將損益類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分出保費”科目,同時借記“攤回分保費用”“攤回賠付支出”“攤回未決賠款準備金”“攤回壽險責任準備金”等科目,貸記“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損益類科目應無余額。
上期會計網發了【工商注冊教程】后,有不少朋友在后臺留言說想進階學習了解公司注冊資本的相關知識,對此會計網馬上就來安排上了!趁公司注冊資本認繳未到期,會計趕緊學習起來,該補救的速速補救···
認繳≠實繳,這些基本知識你要知道
2014年國家頒發了《國務院關于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注冊資本從【實繳制】改成了【認繳制】,通俗地說,就是成立新公司不用驗資了!此舉無疑是給了商業界一個巨大驚喜!
那【實繳制】和【認繳制】有什么區別?
1)實繳制
公司在工商注冊的時候,需以股東或發起人的名義出資往公司基本戶里面匯錢,證明該公司實力宏厚。出資方式可以是貨幣、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等。
2)認繳制
在工商注冊時無需先進行驗資,股東認繳注冊資本總額,在開業后按規定時限足額繳納即可。
會計網總結:不管認繳制還是實繳制,股東所需負的法律責任都是一樣的,認繳制降低了創業門檻,同時也有利于公司經營初期的資金周轉。
認繳后到期未繳后果嚴重嗎?
雖然認繳制使得草根創業者離夢想又近了一步!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舉動僅僅是門檻低了,人家工商局底線還是在的!公司認了的注冊資本,該交還是得交!
會計網總結1:注冊新公司的時候,應結合實際情況填寫注冊資本。在確認認繳注冊資本后,需在規定期限內足額繳納,否則后果很嚴重!
會計網總結2:企業在認繳注冊資本的繳納期限內未繳齊注冊資本,但因某些原因需要注銷并且符合注銷條件的,可正常注銷。(目前暫無明確文件規定認繳期限內必須繳完注冊資本才能辦理注銷)
注冊資本認繳制過五關斬六將留下買路錢
你以為老老實實按時足額交齊認繳的注冊資本就完事了?過了工商那關,后面還有稅局等著呢!會計賬本上的【實收資本】可不是吃西北風的!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金賬簿印花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4〕25號)的規定,“記載資金的賬簿”的計稅依據是“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兩項合計金額。也就是說,已實繳的注冊資本是要交印花稅的啦!
注冊資本印花稅=(“實收資本”+“資本公積”)*萬分之五
會計網提1: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自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減按50%征收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
認繳制也是有限制的
以下這些行業暫不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還沒學會的小伙伴,趕緊收藏學習哦!
本文為會計小師妹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GaGa。
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是指會計實務中的“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會計科目,主要核算再保險分出人身份的企業從事再保險業務時所確認的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以及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保險責任準備金。
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會計分錄
1、當企業確認保費收入并確定相關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
貸: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2、當企業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
貸: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
3、當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而轉銷相關應收分保準備金余額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
貸: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
其中,上述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是指在會計年度決算時,對未滿期保險單提存的一種準備金制度。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是指用于核算企業(再保險分出人)從事再保險業務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保險責任準備金,
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借方余額表示什么
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借方余額表示企業從事再保險業務確認的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余額,企業可按再保險接受人和再保險合同的類別設置“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科目對應的二級明細科目。
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財務處理
1、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準備金不得相互抵銷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規定:“再保險分出人不應當將再保險合同形成的資產與有關原保險合同形成的負債相互抵銷。”
即再保險分出人不應僅以各項原保險合同準備金扣除相關應收分保準備金后的金額列示于資產負債表。
“原-保險合同形成的負債”可以理解為再保險分出人對原保險合同提取的各項準備金;“再保險合同形成的資產”可以理解為再保險分出人對再保險合同確認的各項應收分保準備金。原保險合同準備金反映再保險分出人應付保險受益人的負債,而應收分保準備金反映了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再保險接受人的債權。
2、應收分保準備金的沖減或轉銷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規定: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確定支付賠付款項金額或實際發生理賠費用而沖減原保險合間相應準備金余額的當期,沖減相應的應收分保準備金余額;同時,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應向再保險接受人攤回的賠付成本,計入當期損益。
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在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當期.按照相關再保險合同的約定,計算確定分出保費、攤回分保費用的調整金額.計入當期報益;同時,轉銷相關應收分保準備金余額。
會計科目指的是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科目,作為會計人員,必須掌握會計科目匯總表的內容,來跟隨會計網一同了解下會計科目匯總表吧!
會計科目匯總表
一、資產類
1 1001 庫存現金
2 1002 銀行存款
3 1003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4 1011 存放同業
5 1012 其他貨幣資金
6 1021 結算備付金
7 1031 存出保證金
8 1101 交易性金融資產
9 1111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10 1121 應收票據
11 1122 應收賬款
12 1123 預付賬款
13 1131 應收股利
14 1132 應收利息
15 1201 應收代位追償款
16 1211 應收分保賬款
17 1212 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
18 1221 其他應收款
19 1231 壞賬準備
20 1301 貼現資產
21 1302 拆出資金
22 1303 貸款
23 1304 貸款損失準備
24 1311 代理兌付證券
25 1321 代理業務資產
26 1401 材料采購
27 1402 在途物資
28 1403 原材料
29 1404 材料成本差異
30 1405 庫存商品
31 1406 發出商品
32 1407 商品進銷差價
33 1408 委托加工物資
34 1411 周轉材料
35 1421 消耗性生物資產
36 1431 貴金屬
37 1441 抵債資產
38 1451 損余物資
39 1461 融資租賃資產
40 1471 存貨跌價準備
41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資
42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43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44 1511 長期股權投資
45 1512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46 1521 投資性房地產
47 1531 長期應收款
48 1532 未實現融資收益
49 1541 存出資本保證金
50 1601 固定資產
51 1602 累計折舊
52 1603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53 1604 在建工程
54 1605 工程物資
55 1606 固定資產清理
56 1611 未擔保余值
57 1621 生產性生物資產
58 1622 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
59 1623 公益性生物資產
60 1631 油氣資產
61 1632 累計折耗
62 1701 無形資產
63 1702 累計攤銷
64 1703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65 1711 商譽
66 1801 長期待攤費用
67 1811 遞延所得稅資產
68 1821 獨立賬戶資產
69 1901 待處理財產損溢
二、負債類
70 2001 短期借款
71 2002 存入保證金
72 2003 拆入資金
73 2004 向中央銀行借款
74 2011 吸收存款
75 2012 同業存放
76 2021 貼現負債
77 2101 交易性金融負債
78 2111 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
79 2201 應付票據
80 2202 應付賬款
81 2203 預收賬款
82 2211 應付職工薪酬
83 2221 應交稅費
84 2231 應付利息
85 2232 應付股利
86 2241 其他應付款
87 2251 應付保單紅利
88 2261 應付分保賬款
89 2311 代理買賣證券款
90 2312 代理承銷證券款
91 2313 代理兌付證券款
92 2314 代理業務負債
93 2401 遞延收益
94 2501 長期借款
95 2502 應付債券
96 2601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97 2602 保險責任準備金
98 2611 保戶儲金
99 2621 獨立賬戶負債
100 2701 長期應付款
101 2702 未確認融資費用
102 2711 專項應付款
103 2801 預計負債
104 2901 遞延所得稅負債
三、共同類
105 3001 清算資金往來 106 3002 貨幣兌換 107 3101 衍生工具 108 3201 套期工具 109 3202 被套期項目
四、所有者權益類
110 4001 實收資本 111 4002 資本公積 112 4101 盈余公積 113 4102 一般風險準備 114 4103 本年利潤 115 4104 利潤分配 116 4201 庫存股
五、成本類
117 5001 生產成本 118 5101 制造費用 119 5201 勞務成本 120 5301 研發支出 121 5401 工程施工 122 5402 工程結算 123 5403 機械作業
六、損益類
124 6001 主營業務收入
125 6011 利息收入
126 6021 手續費及傭金收入
127 6031 保費收入
128 6041 租賃收入
129 6051 其他業務收入
130 6061 匯兌損益
131 6101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32 6111 投資收益
133 6201 攤回保險責任準備金
134 6202 攤回賠付支出
135 6203 攤回分保費用
136 6301 營業外收入
137 6401 主營業務成本
138 6402 其他業務成本
139 6403 營業稅金及附加
140 6411 利息支出
141 6421 手續費及傭金支出
142 6501 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143 6502 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
144 6511 賠付支出
145 6521 保單紅利支出
146 6531 退保金
147 6541 分出保費
148 6542 分保費用
149 6601 銷售費用
150 6602 管理費用
151 6603 財務費用
152 6604 勘探費用
153 6701 資產減值損失
154 6711 營業外支出
155 6801 所得稅費用
156 6901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會計科目設置原則
1、合法性原則
所設置的會計科目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2、相關性原則
設置的會計科目應當為提供有關各方所需要的會計信息服務,滿足對外報告與對內管理的要求。
3、實用性原則
指所設置的會計科目應符合單位自身特點,滿足單位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