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是什么?作為一名會計人員應該要清楚的,如果你對這部分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
會計核算包括哪些原則?
1、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必須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及反映經濟業務發生的合法憑證為依據,入市的反應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到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資料可靠。客觀性原則是對會計核算與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要求
2、相關性原則
相關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應能滿足各有關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求
3、可比性原則
可比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必須按照規定的處理方法進行,是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有利于經濟管理和宏觀經濟決策
4、一貫性原則
一貫性原則是指企業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必須一致,企業在一般情況下不得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一貫性原則是在可比性原則基礎上產生的,是實現可比性原則的保證
5、及時性原則
及時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工作要講求實效,會計處理應及時進行,一邊會計信息得以及時利用
6、明晰性原則
明晰性原則是指會計記錄與會計報表應清晰、簡明、便于理解和利用
7、權責發生制原則
權責發生制原則是指收入和費用的確認應當以實際發生和影響作為確認計量的標準,凡是本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也不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8、配比原則
配比原則是指營業收入和與其相對應的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合。它要求一個會計期間內的各項收入和與其相關聯的成本、費用,應當在同一個會計期間予以確認、計量,要求企業根據一定期間收入與費用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對本期的收入與費用進行確認和計量。堅持配比原則,有利于正確計算和考核經營成果
9、歷史成本原則
歷史成本原則是指企業的各項財產物資應當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所謂歷史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及其他等價物。歷史成本原則要求對企業資產、負債、權益的計量,應以經濟業務的實際交易價格或成本為依據,而不考慮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物價變動時,除另有規定外,一律不調整其賬面價值。
以上就是有關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會計有關的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復合增長率是一項投資在特定時期內的年度增長率,反應投資回報率,與平均增長率的計算是不一樣的。由于它是長期時間基礎上的核算,對于投資企業來說尤其重要。接下來小編來講解這兩個增長率公式的計算吧。
復合增長率計算公式
(現有價值/基礎價值)^(1/年數) - 1
舉個例子,在2005年1月1日最初投資了10,000美金,而到了2006年1月1日你的資產增長到了13,000美金,到了2007年增長到了14,000美金,而到了2008年1月1日變為19,500美金。
根據計算公式,復合增長率是末年08年的數額除以首年05年的數額,也就是19500/10000=1.95,再取1/(2008-2005)次冪,也就是開年數次方根,最后減去1。
1.95^(1/3) 也就是1.95的1/3次冪等于1.2493
1.2493-1=0.2493,換算成百分比就是24.93%
最后計算出復合增長率為24.93%,說明這幾年的投資回報率為24.93%。
平均增長率的的計算公式
平均增長率的計算公式=(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總額÷三年前主營業務收入總額)^1/3-1)×100%或=(當年主營業務收入÷三年前主營業務收入)^1/3-1)×100%。
這里的本期/前N年:應該是本年年末/前N年年末(不包括本年的倒數第N年年末),什么是前N年年末,比如要計算2009年底4年資產增長率,計算期間包括2009-2006四年,但前4年年末應該是2005年年末。括號計算的不是增長率,而是N年的綜合增長指數。
一、^{1/(n-1)}
指數平均化,就是對括號內的N年資產總增長指數開方。因為括號內的值包含了N年的累計增長,相當于復利計算,因此要開方平均化。
注意,開方數應該是N,因為指的是前N年年末,它不是N-1,除非指的是前N年年初數。總之開方數必須同括號內綜合增長指數所對應的期間數相符。而具體如何定義公式可以隨使用者的理解。
二、[( )^1/(n-1)]-1
由于括號內計算的綜合增長指數包含了基期的1所以要減去1,因為開方以后是每年的平均增長指數,數額還是大于1,我們必須減去基期的1。因為我們只對增量部分實施考察,需要的只是年均增長率。
年均復合增長率可以用于衡量不同投資組合的表現,簡稱CAGR,也被稱作復合年均增長率。以下主要介紹年均復合增長率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年均復合增長率是什么?
年均復合增長率,簡稱CAGR,也稱為復合年均增長率,具體是指一項投資在特定時期內的年度增長率。通過年均復合增長率,可以計算投資平均回報;可以對投資顧問的實績進行展示和比較;還可以對債券與儲蓄的投資回報進行對比。
年均復合增長率優點
1、衡量不同投資組合的表現時,CAGR起到較大作用;
2、可以對某一板塊或某一市場指數下不同股票之間的相對表現進行比較、評估。
年均復合增長率計算公式
年均復合增長率通過總增長率百分比的N次方根求得,必須掌握以下計算公式:
CAGR =(現有價值/基礎價值)^(1/N)–1
分析:
1、公式當中的現有價值是指需要計算的某項指標本年度的數目;基礎價值是指計算的年度上一年的這項指標的數據。
2、增長率,也稱為增長速度,用%表示,具體是指時間序列中報告期觀察值與基期觀察值之比減1后的結果。因對比基期的區別,增長率又分為環比增長率和定基增長率,環比增長率可以理解為報告期觀察值與前一時期觀察值之比減1,表示現象逐期增長變化的程度;定基增長率是指報告期觀察值與某一固定時期觀察值之比減1,反映了現象在整個觀察期內總的增長變化程度。
3、N等于有關時期內的年數。
4、CAGR事實上是一個假象的概念,用公式描述了一個看似穩定增長的投資回報。
在每年的中級會計考試中,都會存在一部分考生是無法通過考試的,對于對自己成績存在異議或疑問的考生,能否可以提出成績復核申請?具體流程是怎么樣?我們來看看吧。
1、中級會計成績沒通過,可以申請復核嗎?
按照以往慣例,是可以申請復核的!并且在中級會計報名簡章中財政部也有相關指示:
10月19日前,完成評卷質量抽查驗收工作,下發并在“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公布2019年度中、高級資格考試成績。
各省級考試管理機構同時公布本地區考試成績、咨詢電話和電子郵箱。考試成績公布后,如考生對分數提出異議,各省級考試管理機構可向其提供相關科目的明細分值。
從以上信息中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如果考生對于分數存在疑義,可提供相關科目明細分值,但是大家還是要留意報考地的政策,以當地官方信息為準。
2、中級會計師成績復核時間什么時候?
財政部在中級會計報名簡章中公布了相關內容:
11月30日前,各省級考試管理機構完成本年度考試工作有關資料的封存、登記和歸檔工作,并向財政部會計司和會計資格評價中心報送2019年度考試工作總結。
因此大家如果對自己的成績存在疑義,在當地發布成績復核的相關通過后,就要按照規定申請查分,因為11月30日后相關資料就要封存歸檔,也就意味著成績不可以再進行復核!
提示:成績復核的具體時間還是要以當地官方公布的時間為準!
3、成績復核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1、什么情況下進行中級成績復核?
一般情況下,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成績出成績之后,考生如果覺得自己的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成績與自己的估分值差距很大,這個時候就可以申請成績復核。
2、中級會計職稱成績復核需要符合什么條件?
根據往年的情況,各地區的要求有所不同,有些地區要求分數達到50分以上才可以申請成績復核,因此大家一定要及時關注當地財政部門發布的公告,或電話咨詢財政局相關部門。
3、中級成績復核時需要考生提供什么資料?
中級會計成績復核一般需要提供考生個人的姓名、身份證、準考證、考試科目、相關成績等相關信息,具體要求以各地財政部門發布的公告為準。
企業發生外幣交易時,對于金融資產所發生的匯兌損益,應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金融工具匯兌損益會計處理
匯兌損益也是匯兌差額,指的是由于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調整期末賬戶及換算外幣的時候,由于采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債務工具)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外幣非貨幣性金融資產(權益工具)形成的匯兌差額,與其公允價值變動一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匯兌損益產生原因有哪些?
以下四項可能是匯兌損益形成的原因:
交易匯兌損益
在發生以外幣計價的交易業務時,因收回或償付債權、債務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交易外幣匯兌損益”。
兌換匯兌損益
在發生外幣與記賬本位幣,或一種外幣與另一種外幣進行兌換時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兌換外幣匯兌損益”。
調整外幣匯兌損益
在現行匯率制下,會計期末將所有外幣性債權、債務和外幣性貨幣資金賬戶,按期末社會公認的匯率進行調整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調整外幣匯兌損益”。
外幣折算匯兌損益
會計期末為了合并會計報表或為了重新修正會計記錄和重編會計報表,而把外幣計量單位的金額轉化為記賬本位幣計量單位的金額,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換算外幣匯兌損益”。
匯兌益按其產生的原因分為外幣交易匯兌損益和外幣報表折算匯兌損益兩種。
貨幣市場主要功能在于保持金融資產的流動性,是指一年以內期限的金融資產交易的市場,那么貨幣市場金融工具都包括哪些內容?
貨幣市場金融工具包括什么?
貨幣市場工具是指:短期資金的借貸市場上可供交易的金融工具。
主要的貨幣市場工具由短期國債、大額可轉讓存單、商業票據、銀行承兌匯票、回購協議和其他貨幣市場工具構成。
(一)短期國債
短期國債是政府為滿足先支后收所產生的臨時性資金需要而發行的短期債券。短期國債在英美稱為國庫券,英國是最早發行短期國債的國家。
(二)大額可轉讓存單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亦稱大額可轉讓存款證,是銀行發行的一種定期存款憑證,憑證上印有一定的票面金額、存入和到期日以及利率,到期后可按票面金額和規定利率提取全部本利,逾期存款不計息,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可流通轉讓,自由買賣。
(三)商業票據
商業票據指發行體為滿足流動資金需求所發行的、期限為2天至270天的、可流通轉讓的債務工具。
(四)銀行承兌匯票
銀行承兌匯票是由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存款人出票,向開戶銀行申請并經銀行審查同意承兌的,保證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五)回購協議
回購協議是指以有價證券作抵押的有效的短期資金融通,在形式上表現為附有條件的證券買賣。
(六)其他貨幣市場工具
①歐洲美元
②聯邦基金
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有哪些區別?
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功能不同,所交易的證券期限、利率和風險也不同。
資本市場是長期資金的融通市場,貨幣市場是短期資金融通市場。
貨幣市場交易的證券期限不超過1年。資本市場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資產交易市場。
貨幣市場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以便隨時轉換為現金。資本市場的主要功能是進行長期資金的融通。
貨幣市場工具包括短期國債(在英美稱為國庫券)、可轉讓存單、商業票據、銀行承兌匯票等。資本市場的工具包括股票、公司債券、長期政府債券和銀行長期貸款等。
資本市場包括銀行中長期存貸市場和有價證券市場。與貨幣市場相比,資本市場交易的證券期限長(超過1年),利率或必要報酬率較高,其風險也較大,具有長期較穩定收入,類似于資本投入。
金融工具,又稱為交易工具,可理解為金融市場中可進行交易的金融資產,一般分為直接金融工具和間接金融工具,它們之間有何區別?
直接金融工具和間接金融工具如何區分?
按發行者的性質劃分,金融工具可分為直接金融工具和間接金融工具。
直接金融工具是指金融活動中以書面形式發行和流通的各種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包括債權債務憑證(票據、債券等),以及所有權憑證(股票),它們是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
間接金融工具是指在有金融中介參與的間接融資活動中使用的工具,如銀行券、存款單、銀行票據和保險單等。
金融工具是什么?
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場中可交易的金融資產,是用來證明貸者與借者之間融通貨幣余缺的書面證明,其最基本的要素為支付的金額與支付條件。
金融工具如股票、期貨、黃金、外匯、保單等也叫金融產品、金融資產、有價證券。因為它們是在金融市場可以買賣的產品,故稱金融產品;因為它們有不同的功能,能達到不同的目的,如融資、避險等,故稱金融工具;在資產的定性和分類中,它們屬于金融資產,故稱金融資產;它們是可以證明產權和債權債務關系的法律憑證,故稱有價證券。絕大多數的金融工具或稱產品、資產和有價證券具有不同程度的風險。
一般認為,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征:
償還期
償還期是指借款人拿到借款開始,到借款全部償還清為止所經歷的時間。各種金融工具在發行時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償還期。從長期來說,有l0年、20年、50年。還有一種永久性債務,這種公債借款人同意以后無限期地支付利息,但始終不償還本金,這是長期的一個極端。在另一個極端,銀行活期存款隨時可以兌現,其償還期實際等于零。
流動性
這是指金融資產在轉換成貨幣時,其價值不會蒙受損失的能力。除貨幣以外,各種金融資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完全流動性。其他的金融資產在沒有到期之前要想轉換成貨幣的話,或者打一定的折扣,或者花一定的交易費用,一般來說,金融工具如果具備下述兩個特點,就可能具有較高的流動性:第一、發行金融資產的債務人信譽高,在已往的債務償還中能及時、全部履行其義務。第二,債務的期限短。這樣它受市場利率的影響很小,轉現時所遭受虧損的可能性就很少。
風險性
指投資于金融工具的本金是否會遭受損失的風險。風險可分為兩類:一是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風險。這種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債務人的信譽以及債務人的社會地位。另一類風險是市場的風險,這是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隨市場利率的上升而跌落的風險。當利率上升時,金融證券的市場價格就下跌;當利率下跌時,則金融證券的市場價格就上漲。證券的償還期越長,則其價格受利率變動的影響越大。一般來說,本金安全性與償還期成反比,即償還期越長,其風險越大,安全性越小。本金安全性與流動性成正比,與債務人的信譽也成正比。
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給持有人帶來收益的特性。金融工具收益性的大小,是通過收益率來衡量的,其具體指標有名義收益率、實際收益率、平均收益率等。
消費稅有主要有三種計稅方法,分別是從量計征、從價計征和復合計征,其中復合計征相對復雜。采取復合計征法時是怎么計算消費稅的?
復合消費稅如何計算?
實行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的復合計征法征收消費稅時,計算公式如下:應納稅額=銷售額×比例稅率+銷售數量×定額稅率;
如今的消費稅的征稅范圍里,用復合計算方法的只有卷煙、白酒。
消費稅如何理解?
消費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是政府向消費品征收的稅項,可從批發商或零售商征收,屬于流轉稅。在對貨物普遍征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部分消費品再征收一道消費稅,目的是為了調節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保證國家財政收入。
消費稅的納稅人是我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零售和進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的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是政府向消費品征收的稅項,消費稅是一種典型的間接稅,可從批發商或零售商征收。1994年,稅制改革在流轉稅中新設置的稅種中,消費稅就是其中一個。并且施行價內稅,即只在應稅消費品的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環節繳納,在未來的批發、零售等環節無需繳納,因為消費稅已在價款中包含,并且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企業發生金融工具減值時,可設置信用減值損失科目、債券投資減值準備科目及其他綜合收益科目進行相關的會計核算。相關的會計分錄是什么?
金融工具減值分錄處理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1)確認減值損失:
借:信用減值損失
貸:債權投資減值準備/壞賬準備等
(2)確認減值利得:
借:債權投資減值準備/壞賬準備等
貸:信用減值損失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1)確認減值損失:
借: 信用減值損失
貸:其他綜合收益——信用減值準備
(2)確認減值利得
借:其他綜合收益——信用減值準備
貸:信用減值損失
金融工具減值是指企業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必須對除被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價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外的所有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如果有客觀證據表明金融資產發生減值,就應該計提減值準備,并將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信用減值損失如何理解?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2017年)應用指南,金融資產減值準備所形成的預期信用損失應通過“信用減值損失”科目核算。因此,企業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2017年)后,其發生的壞賬準備應通過“信用減值損失”科目核算,不再通過“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核算。
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計算金融工具預期信用損失。如果該預期信用損失大于該工具當前減值準備的賬面金額,企業應當將其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借記“信用減值損失”科目,根據金融工具的種類,貸記 “壞賬準備”等科目。
金融工具,也可稱為金融產品、金融資產、有價證券。若是金融工具發生減值,則可設置信用減值損失科目、債權投資減值準備科目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
金融工具減值如何做賬?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1)確認減值損失:
借:信用減值損失
貸:債權投資減值準備/壞賬準備等
(2)確認減值利得:
借:債權投資減值準備/壞賬準備等
貸:信用減值損失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1)確認減值損失:
借: 信用減值損失
貸:其他綜合收益——信用減值準備
(2)確認減值利得
借:其他綜合收益——信用減值準備
貸:信用減值損失
其他綜合收益是指企業根據其他會計準則規定未在當期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
企業在計算利潤表中的其他綜合收益時,應當扣除所得稅影響;在計算合并利潤表中的其他綜合收益時,除了扣除所得稅影響以外,還需要分別計算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綜合收益和歸屬于少數股東的其他綜合收益。
除利潤表和合并利潤表的列報需要做上述調整以外,企業還應當在財務報表附注中詳細披露其他綜合收益各項目及其所得稅影響,以及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當期轉入損益的金額等信息。
金融工具是什么?
金融工具是隨著信用關系發展而產生的金融市場交易對象,是用來證明借貸雙方之間的融通貨幣余缺的書面證明。金融工具可以稱為金融產品,金融資產,有價證券。因為它是可以在金融市場上面進行買賣的產品,可以成為金融產品;因為它有融資,避險等不同的功能,可以成為金融工具;在資產的定性和分類中,可以成為金融資產;在證明產權和債權債務關系的法律憑證中,可以成為有價證券。
復式記賬法包括借貸記賬法、收付記賬法和增減記賬法,可反映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復合會計分錄則是由多個簡單會計分錄組成的。
復式記賬法與復合會計分錄區別有哪些?
區別在于兩者的概念不同:
復式記賬法是指對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同時在相互聯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以相等的金額進行登記的一種記賬方法。
復合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
復式記賬法包括哪三類?
復式記賬法的種類是借貸記賬法、增減記賬法和收付記賬法。
復式記賬法的優點是對于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相互聯系地進行分類記錄。這樣,通過賬戶記錄,可以更全面、清晰反映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也能全面、系統地對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記錄。因為每一項經濟業務發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額在有關的賬戶中登記,所以可以對記錄的結果進行試算平衡,以檢查賬戶記錄是否正確。
會計分錄如何理解?
會計分錄是指對某項經濟業務事項標明其應借應貸賬戶及其金額的分錄,包括三要素,分別是會計科目,記賬方向的符號,記錄的金額。
會計分錄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簡單會計分錄也就是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復合會計分錄也就是一借多貸、一貸多借、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對于復合會計分錄,應怎么編制?
復合會計分錄的編制
第一,分析經濟業務涉道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
第二,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于什么會計要素,位于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第三,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第四,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容減變化情況和方向,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最后編寫正確的會計分錄。
復合會計分錄的概述
復合會計分錄指由兩個以上(不含兩個)對應賬戶所組成的會計分錄,即一借多貸、一貸多借、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是由簡單分錄合并組成的,但是,不能將沒有相互聯系的簡單分錄合并相加成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換言之,不同類型的經濟業務不能簡單地合并反映,發生不同類型經濟業務必須逐項加以反映和記錄。
會計分錄編制原則
一、編制原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二、借貸記賬法的賬戶結構:
1、資產類賬戶中,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借方在期末有余額。
2、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中,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貸方在期末有余額。
3、收入類和利潤類賬戶中,屬于收入和利潤的款項增加記貸方,其減少或轉銷記借方
4、費用類賬戶中,費用的增加記借方,其減少額或轉銷記貸方,費用結轉后期末一般沒有余額,如有余額則在借方。
復式記賬是以資產和權益的平衡為基礎,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關聯的賬戶聯系起來進行登記,使用復式記賬法時,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復式記賬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一)以會計等式作為記賬基礎
會計等式是將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即會計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運用數學方程式的原理進行描述而形成的。它是客觀存在的必然經濟現象,同時也是資金運動規律的具體化。為了揭示資金運動的內在規律性,復式記賬必須以會計等式作為其記賬基礎。
(二)對每項經濟業務,必須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等額記錄
會計主體經濟業務的發生,會引起資金的增減變動,而這種變動勢必導致會計等式中至少兩個要素或同一要素中至少兩個項目發生等量變動。為反映這種等量變動關系,會計上就必須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進行等額雙重記錄,以便完成記賬。
(三)必須按經濟業務對會計等式的影響類型進行記錄
企業、單位發生的經濟業務復雜多樣,對會計等式的影響一般包括兩種類型:一類是影響會計等式等號兩邊會計要素同時發生變化的經濟業務,這類業務能夠變更企業資產總額,使會計等式等號兩邊等額同增或等額同減;另一類是影響會計等式等號某一邊會計要素發生變化的經濟業務,這類業務不變更企業資產總額,只會使會計等式等號某一邊等額地有增有減。這就決定了會計上對第一類經濟業務,應在等式兩邊的賬戶中等額記同增或同減;對第二類經濟業務,應在等式某一邊的賬戶中等額記有增有減。
(四)定期匯總的全部賬戶記錄必須平衡
通過復式記賬對每筆經濟業務的雙重等額記錄,定期匯總的全部賬戶的數據必然會保持會計等式的平衡關系。復式記賬試算平衡有發生額平衡法和余額平衡法兩種。
發生額試算平衡法是用來檢查本期全部賬戶的借方發生額與貸方發生額是否相等的方法。余額平衡法是用來檢查所有賬戶的借方期末余額和貸方期末余額合計是否相等的方法。通過這兩種方法,如果試算平衡,說明賬戶金額記錄基本正確。
復式記賬法舉例說明:
企業支付購入原材料用銀行存款支付貨款分錄: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復式記賬法是什么意思?
復式記賬法有借貸記賬法、增減記賬法、收付記賬法等。
復式記賬法是指對于每一筆經濟業務,都必須用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登記,全面、系統地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化的一種記賬方法。
我國會計準則規定,企業、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采用借貸記賬法記賬。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的一種復式記賬法。借貸記賬法下,賬戶的左方稱為借方,右方稱為貸方。所有賬戶的借方和貸方按相反方向記錄增加數和減少數,即一方登記增加額,另一方就登記減少額。
通常情況下,資產類、成本類和費用類賬戶的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收入類賬戶的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
中級會計實務金融工具有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也可能包括一些尚未確認的項目。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資產,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的合同,這部分內容是會計中級考試《中級會計實務》科目的重點內容,每年考試的分值都很高,所以需要考生著重掌握。
中級會計實務金融工具中的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的分類按照金融資產的經濟性質,可以分為庫存現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墊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債權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衍生金融資產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可以分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以及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中級會計實務金融工具中的金融負債
金融負債包括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金融資產轉移不符合終止確認條件或繼續涉入被轉移金融資產所形成的金融負債、不符合規定的財務擔保合同以及不符合規定的以低于市場利率貸款的貸款承諾等。
中級會計實務金融工具中的權益工具
權益工具是公司融資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股權工具。在公司扣除債務后的資產中擁有剩余索取權的合約。如果該合約條款中沒有包括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給其他單位的合同義務;沒有包括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其他單位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義務,則該工具屬于權益工具。權益工具發行的形式有公開募集和私募。前者需要具備特定交易市場的條件,如財務狀況、公司治理、產業前景等,需要專業機構來幫助實施。后者是對特定人員或機構發行,不需要向社會公開有關的信息。
傳統的納稅籌劃主要是通過政策選擇、籌劃平臺對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等進行籌劃,受政策影響較大,且籌劃手段單一,存在大量的稅務風險,也愈發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而金融工具的衍生性、定價靈活性、虛擬性、杠桿性和跨期性等特性,都決定了其作為納稅籌劃新貴的必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金融衍生工具迅猛發展,很多金融巨頭選擇金融衍生工具作為納稅籌劃的新手段。
我們《金融工具及衍生品在納稅籌劃中的運用》課程,在講解金融工具及衍生品的同時,特別是組合運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稅收籌劃,給人很深刻的啟發和指引,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性,叫人耳目一新。
認識金融工具及衍生品
了解中國金融市場
金融工具及衍生品如何進行稅務籌劃
稅務利潤:通過稅務籌劃,創造稅務利潤
財務總監、稅務總監、投資總監、司庫
財務經理、稅務經理、投資經理
銀行、保險公司、券商、財務公司等金融類機構從業人員
模塊一 | 模塊二 |
-中國金融市場運作機制及最新發展 -金融工具及衍生品的組成 | -股權轉讓的稅收問題 -PE的稅收紛爭 -限售股轉讓的避稅方法 -債券交易稅收問題 -國債的稅務處理 -國債轉讓的營業稅 -質押式回購、買斷式回購 -基金交易:LOF基金、ETF基金 -QFII、QDII -信托:貸款型信托、股權性信托 -期貨:貨物期貨不繳納營業稅《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金融期貨、股指期貨 -融資融券業務 |
案例分析: | 拓展應用: |
-案例1:企業股權轉讓和個人股權轉讓稅收籌劃問題案例分析。 -案例2:失敗案例:中航油投機性石油衍生品貿易巨虧 -案例3:成功案例:某公司成功利用套保防范風險 -案例4:股指期貨套保案例 | -應用1:個人股東股權轉讓存在重復征稅嗎? -應用2:金融機構從事國債質押式回購如何征收營業稅?非金融機構呢? |
想了解最新詳細課程資料,點擊網頁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預算管理是一種有效的財務管理工具,它有助于組織管理者制定、實施和監督預期的財務目標。在進行預算管理時,有一些基本原則和要素需要被考慮和遵循。下面是預算管理的基本原則和要素的概述。
1、適應性:預算管理應該適應組織的特定需求和目標。預算方案應該與組織的戰略規劃保持一致,并能夠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
2、可實施性:一個好的預算方案應該是可實施的。這意味著預算的目標和指標必須是合理和可達到的,而且預算制定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資源的可用性。
3、靈活性:由于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預算管理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管理者必須能夠適時地調整預算方案以適應新的發展和條件。
4、可度量性:預算管理應該依賴于可度量的指標和目標。這些指標和目標應該能夠衡量組織的績效,并用于評估預算執行的結果。
5、參與性:成功的預算管理需要廣泛的參與。各級管理者和關鍵利益相關者應該參與預算制定和解釋過程,以確保他們對預算方案的理解和支持。
6、監控和控制:預算管理包括對實際績效的監控和控制。與預算目標進行實際績效比較,識別差距并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調整。
預算管理的要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預算制定:這是預算管理的基礎。預算制定涉及確定預算的目標、時間周期和資源分配等方面。它需要考慮組織的戰略目標和市場需求。
2、預算執行:一旦預算方案制定完成,就需要著手執行。這包括將資源分配到各個部門和項目、確保預算的準確實施以及監督和評估執行過程。
3、預算控制:預算控制是確保預算執行符合預期的過程。它涉及到檢查和解釋實際績效與預算目標之間的差距,并采取糾正措施。
4、預算溝通:預算管理需要有效的溝通和信息共享。這包括向員工、管理層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傳達預算方案、目標和預期結果,以便他們能夠理解和支持預算管理的目標。
綜上所述,預算管理的基本原則涉及適應性、可實施性、靈活性、可度量性、參與性和監控和控制。同時,預算管理的要素包括預算制定、預算執行、預算控制和預算溝通。遵循這些原則和要素可以幫助組織實現有效的預算管理,并實現財務目標。
保險法的基本原則包括最大誠信原則、保險利益原則、損失補償原則和近因原則。
一、最大誠信原則
1.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2. 對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解除合同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
3. 對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
4. 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30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2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二、保險利益原則
1. 人身保險的投保人在保險合同訂立時,對被保險人應當具有保險利益。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但投保人主張保險人退還扣減相應手續費后的保險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 人身保險合同訂立后,因投保人喪失對被保險人的保險利益,當事人主張保險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 在人身保險中,投保人對下列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1)本人;
(2)配偶、子女、父母;
(3)上述人員以外的與投保人有撫養、贍養或者扶養關系的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
(4)與投保人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4.財產保險
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
三、損失補償原則
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賠付以投保時約定的保險金額為限,而且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超過保險金額的損失,保險人不予賠償。
四、近因原則
保險事故與損害后果之間應具有因果關系。
保險法的基本原則包括最大誠信原則、保險利益原則、損失補償原則以及近因原則。
一、最大誠信原則
1.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2.對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解除合同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
3.對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
4.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30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2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二、保險利益原則
1.人身保險的投保人在保險合同訂立時,對被保險人應當具有保險利益。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但投保人主張保險人退還扣減相應手續費后的保險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人身保險合同訂立后,因投保人喪失對被保險人的保險利益,當事人主張保險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在人身保險中,投保人對下列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1)本人;
(2)配偶、子女、父母;
(3)上述人員以外的與投保人有撫養、贍養或者扶養關系的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
(4)與投保人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4.財產保險
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
三、損失補償原則
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賠付以投保時約定的保險金額為限,而且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超過保險金額的損失,保險人不予賠償。
四、近因原則
保險事故與損害后果之間應具有因果關系。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資產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的合同。如現金、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
一、金融工具包括什么
1.金融資產:通常包括企業的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等資產。
2.金融負債:通常包括企業的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應付債券等負債。
3.權益工具:通常包括企業發行的普通股、認股權等。
二、金融工具又可以分為什么?
金融工具可以分為基礎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
1.基礎金融工具,包括企業持有的現金、存放于金融機構的款項、普通股,以及代表在未來期間收取或支付金融資產的合同權利或義務等。
2.衍生工具,通常包括遠期合同、期貨合同、互換合同和期權合同,以及具有遠期合同、期貨合同、互換和期權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特征的工具。
三、什么是金融資產?
(一)金融資產,是指企業持有的現金、其他方的權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資產:
1.從其他方收取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合同權利;
2.在潛在有利條件下,與其他方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權利;
3.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業根據該合同將收到可變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
4.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交換固定金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二)企業除非在某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就將其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或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否則,根據管理該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和金融資產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征,將金融資產劃分為以下三類: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3.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績效目標的制定可以參考著名的SMART法則,即:目標必須符合5個標準,分別是:S代表目標具體,M是可以量化計算,A是有可實現性,R是相關性,T是時限性。具體內容是什么,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一、目標具體化
績效目標應該盡可能地細化、具體化。組織績效目標和部門績效目標必須細化和具體化到每個人的績效目標上,即必須落實到具體的崗位和人員,或能對應到具體的個人。
二、可量化計算
目標要能夠被準確衡量,要有可供比較的標準。績效目標的可衡量特征與績效評價指標和績效標準的可衡量特征是密切相關的,這三者的可衡量特征決定了績效評價和反饋在績效管理中的可能性。
三、可實現
目標要能夠被準確衡量,要有可供比較的標準。績效目標的可衡量特征與績效評價指標和績效標準的可衡量特征是密切相關的,這三者的可衡量特征決定了績效評價和反饋在績效管理中的可能性。
四、相關性
績效目標體系要與組織戰略目標相關聯,個人績效目標要與組織績效目標和部門績效目標相關聯。如果績效目標與戰略不相關,可能導致績效目標淪為扣錢或提升工資的工具。
五、時限性
完成目標需要有時間限制。不論是整個績效計劃中的總目標,還是分階段的分目標,都應受到時間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