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數總和法是計提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其中一種比較重要的方法。又稱為折舊年限積數法,總和年限法、級數遞減法,年數比率法或年限合計法。
什么是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指在考慮固定資產凈殘值的情況下,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后的金額,乘以變動的折舊率,計算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
對應的折舊率怎么得出?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年數總和法計算折舊額的公式?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產值)x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產值)x月折舊率
舉個例子
假如某企業實行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是3年,固定資產原值是2萬,預計凈殘值是0.2萬,那么它的第一年折舊率是3/1+2+3=3/6=50% ; 第二年的折舊率為2/1+2+3=33.33% ; 第三年的折舊率=1/1+2+3=16.67%.
第一年的折舊額=(2-0.2)x50%=0.9
第二年的折舊額=(2-0.2)x33.33%=0.6
第三年的折舊額=(2-0.2)x16.67=0.3
年數總和法的使用,體現了會計謹慎性的原則。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一樣,都是加速折舊計提折舊額的方法。不同的是,它在一開始就考慮了預計凈殘值的數額;但是,不同的使用年限,折舊率會相應地變化。
每一種折舊方法的使用,都應該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年數總和法也是被大多數企業使用的一種計提折舊的方法。
年限平均法是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額的另一種方法。它適用于各個階段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額。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均勻地分攤至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中的一種方法。
什么是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指按照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地計提折舊的方法。
按此種計算方法所計算得出的每個時期的折舊額是是均等的,因此,企業的固定資產,在各個年度使用情況大致相同時,可采用此種方法計提折舊。
平均年限法的使用公式
固定資產的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的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涉及到的其他公式:
凈殘值率=預計凈殘值/原值x100%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x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x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x月折舊率
或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舉個例子:
某企業購入固定資產,其原價為10萬,預計凈殘值為0.2萬,使用年限為4年。該固定資產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第一年的折舊額=(10-0.2)/4=2.45
使用折舊率的計算方法:
預計凈殘值率=0.2/10=2%
年折舊率=(1-2%)/4=24.5%
第一年的年折舊額=10x24.5%=2.45
根據年限平均法的特點,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的折舊額均為2.45萬元。
上面兩種方法都可以都可以計算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小編在具體使用時,更傾向于第一種。
工作量法是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額的另一種方法。通常情況下,適用于那些在使用期間負擔程度差異很大,提供的經濟效益很不均衡的固定資產。
什么是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某項固定資產的使用是以一定的工作量為單位來計提相應折舊額的方法。例如,工廠的機器運轉,以運轉的小時數核算應計提的折舊額;企業名下的小汽車,以該汽車的行駛公里數核算應計提的折舊額。
工作量法計算折舊額的使用公式?
1、按照行駛里程數計算折舊,計算公式為:
單位里程折舊額=(設備原值-預計凈殘值)/總里程數
2、按工作小時計算折舊,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工作小時折舊額=(設備原值-預計凈殘值)/總小時數
舉個例子:
某項設備原值為90000元,預計凈殘值2700元,預計使用15000小時,實際使用12000小時,其中長五年實際使用3000小時,采用工作量法第五年應提折舊為多少元?
某企業購入生產設備,該設備原值為9萬元,預計凈殘值為0.27萬元,預計可以使用15000小時,而實際使用12000小時,其中第5年實際使用3000小時。那么,第五年的折舊額怎么計算?
根據題目所列,每小時的折舊額=(90000-2700)/15000=5.82元/小時
則第五年實際的折舊額=3000x5.82=17460元
固定資產殘值,也就是固定資產殘余價值,平時會計人員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過程中,一般要預計固定資產殘值。那么固定資產殘值會計分錄怎么做?處置殘值要交稅嗎?
固定資產殘值會計分錄
1、將固定資產轉出: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2、結轉殘值時(暫不考慮殘值變價收入):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固定資產處置殘值需要交稅嗎?
答:固定資產處置殘值是增值稅應稅行為,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部分貨物適用增值稅低稅率和簡易辦法征收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9號)規定:
1、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固定資產購入時未抵扣進項稅額時,適用簡易辦法,按4%減半征收;固定資產購入時已經抵扣進項稅額的,應按17%稅率征收增值稅;
2、對于小規模納稅人而言,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應按2%征收增值稅;銷售自己使用過的舊貨,按2%征收增值稅。
固定資產殘值是什么意思?
固定資產殘值,也就是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是指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時收回的一些殘余材料的價值。固定資產折舊怎么計算?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一般要預計固定資產殘值。
固定資產殘值收入計入什么科目?
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包括兩種情況,其一是有償轉讓和報廢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其二是對原有固定資產進行改建、擴建的在改、擴建過程中拆除部分零部件的變價收入。對于固定資產殘值變價收入,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相應會計分錄如下所示: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如果是出售機器設備等動產,則要繳納增值稅: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在固定資產使用期間,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那么關于預計凈殘值的計算方式是:預計凈殘值公式:預計凈殘值=預計凈殘值率*原值
預計凈殘值的計算公式
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并處于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后的金額。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預計凈殘值公式:預計凈殘值=預計凈殘值率*原值
內資企業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率統一為5%,外資企業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率一般為10%。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是什么?
1、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壽命(年)
=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2、工作量法的計算公式: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的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4、年數總和法的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00%
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折舊率
在存貨的計價方法當中,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有利于簡化成本計算工作,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的計算公式為: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當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當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當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當月發出存貨成本=當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當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月末一次平均加權法的定義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出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應注意的事項
計算出的加權平均單價可能不是整數,往往要小數點后四舍五入,為了保持賬面數字之間的平衡關系,一般采用倒擠成本法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采用加權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有利于簡化成本計算工作,但由于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及金額,因此不利于存貨成本的日常管理與控制。
存貨的計價方法
存貨計價方法是一種企業會計賬務處理方法,選擇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將會導致不同的報告利潤和存貨估價,并對企業的稅收負擔、現金流量產生影響。
存貨的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以及個別計價法。
1、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貨先發出或先收到的存貨先耗用,并根據這種假定的存貨流轉次序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
2、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是根據期初存貨結余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及進價成本,期末一次計算存貨的本月加權平均單價,作為計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結存價值的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價值的一種方法。
3、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每次收貨后,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價或成本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庫存原有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
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4、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各該次(批)發出存貨成本的依據,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因此,這種方法適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季初值是季度初的總資產季初值,季末值是總金額季度末資產。季度初值,1,4,7,10月份的月初數據,季度末值,3,6,9,12月的期末數據。
季初值和季末值是什么?
季初值是季度初的總資產季初值,字面意思是一個季度的初始值,資產負債表的第一、二、三、四季初值指的是本年初值、三月未值、六月未值、九月未值。季末值,是總金額季度末資產。季末值,3月、6月、9月和12月的期末數據。
什么是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亦稱財務狀況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利用會計平衡原則,將合乎會計原則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等交易科目分為“資產”和“負債及股東權益”兩大區塊,在經過分錄、轉賬、分類賬、試算、調整等等會計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靜態企業情況為基準,濃縮成一張報表。其報表功用除了企業內部除錯、經營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讓所有閱讀者于最短時間了解企業經營狀況。
季初值和季末值是怎么計算的?
季度初值,1,4,7,10月份的月初數據。
季度末值,3,6,9,12月的期末數據。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第二條規定,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銷售百分比法是以或預期的銷售額的某一個百分比作為設定促銷預算的基礎。可以通過資金需求增長額=增加的敏感性資產-增加的敏感性負債等公式來得出。
銷售百分比法計算公式
(1)資金需求增長額=增加的敏感性資產-增加的敏感性負債
增加的敏感性資產=×(預測期銷售額-基期銷售額)
增加的敏感性負債=×(預測期銷售額-基期銷售額)
(2)增加的留存收益
增加的留存收益=預測期銷售收入×銷售凈利率×利潤留存率=預測期銷售收入×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3)外部融資需求量
外部融資需求量=資金需求增長額-增加的留存收益=(增加的敏感性資產-增加的敏感性負債)-增加的留存收益
銷售百分比法的定義是什么?
銷售百分比法,是將反映生產經營規模的銷售因素與反映資金占用的資產因素聯系起來,根據銷售與資產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預計企業的外部籌資需要量。
銷售百分比法首先假設某些資產與銷售額存在穩定的百分比關系,根據銷售與資產的比例關系預計資產額,并根據資產額預計相應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進而確定籌資需要量。
銷售百分比法的優缺點
一、優點
1、根據公司的“負擔能力”制訂促銷費用。
2、促使管理當局考慮促銷成本、售價與單位勞動之間的關系。
3、各競爭者若以近似或相同的比率編列促銷預算,那么能促使市場競爭漸趨穩定。
二、缺點
1、錯誤地視銷售為促銷活動的“因”而非其“果”;
2、預算的編列是依據資金的有無,而非視市場的機會而定;
3、不鼓勵特殊時期為扭轉銷量而不斷變動預算,對于長期規劃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銷售百分比法是以什么為基礎的?
銷售百分比法是以或預期的銷售額的某一個百分比作為設定促銷預算的基礎。譬如,某家公司決定以預期銷售額的3%為促銷預算,假定該公司預估下一年度的銷售額為100萬元,則該公司下年度的促銷預算將為3萬元。
凈殘值率的計算公式為:凈殘值率=固定資產的凈殘值/固定資產原值×100%。凈殘值是指固定資產使用期滿后,殘余的價值減去應支付的固定資產清理費用后的那部分價值,也可以稱為剩余價值。
在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一般要預計固定資產殘值。
凈殘值率的理解
凈殘值率這個概念主要是圍繞固定資產的一種比率,在固定資產不能再繼續使用或者有需要進行核算時,進行的一種對比,即圍繞固定資產的收入與支出,做一個總結,以現有價值除以購入時的價格,再乘以百分之百,就是所計算的固定資產的凈殘值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以上規定與現行會計準則規定一致,因此,由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般在5%以內掌握。外資企業10%。
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
折舊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對于折舊方法的選擇,折舊年限的選擇應由企業決定,如果會計上的計提折舊年限和稅法上的不一致時,年底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要調整。
稅法規定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1、房屋、建筑物為20年;
2、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無形資產直線法攤銷計算公式為,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無形資產攤銷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于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
攤銷是指對除固定資產之外,其他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攤銷費用計入管理費用中減少當期利潤,但對經營性現金流沒有影響。
什么是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分為幾種類型?
無形資產分為2種類型,分別是社會無形資產和自然無形資產。其中,社會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自然無形資產包括不具實體物質形態的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等。
確定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確定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應考慮的因素有:
1、運用該資產生產的產品通常的壽命周期、可獲得的類似資產使用壽命的信息;
2、技術、工藝等方面的現階段情況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估計;
3、以該資產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的市場需求情況;
4、現在或潛在的競爭者預期將采取的行動;
5、為維持該資產帶來經濟利益能力的預期維護支出,以及企業預計支付有關支出的能力;
6、對該資產控制期限的相關法律規定或類似限制,如特許使用期、租賃期等;
7、與企業持有的其他資產使用壽命的關聯性等。
財務管理插值法公式為,已知折現率a1的利率為b1,折現率a2的利率為b2,要想求折現率a3的利率b3,公式為:(a1-a2)/(b1-b2)=(a3-a2)/(b3-b2);b3=(b1-b2)×(a3-a2)/(a1-a2)+b2。
什么是財務管理插值法?
財務管理插值法,又稱內插法。是根據未知函數f(x)在某區間內若干點的函數值,作出在該若干點的函數值與f(x)值相等的特定函數來近似原函數f(x),進而可用此特定函數算出該區間內其他各點的原函數f(x)的近似值,這種方法,稱為插值法。
如何確定財務管理插值法的范圍
1、首先假設a的值處于所列x值的中間。之后選取所需數值作為a,并帶入公式求出b的值。
2、假設a的值小于最小的x值,取值并代入公式求出b的值。
3、假設a的值大于最大的x值,取值并帶入公式求出b的值。
財務管理內插法和插值法的不同
1、處理方法不同
內插法應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在每月終了,將成本費用和稅金類科目的月末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將收入類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貸方。
插值法認為,所得稅會計的首要目的應是確認并計量由于會計和稅法差異給企業未來經濟利益流入或流出帶來的影響,將所得稅核算影響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放在首位。
2、工作內容不同
內插法主要制定、修改關于權限和職能責任的組織結構,建立雙軌的、相互的、縱向及橫向的信息交流系統。預測對于工作人員的需求,做出人員投入計劃,并對所需要的管理政策和計劃做出預先設想。
插值法主要根據按勞分配的原則,做好工作人員的工資定級、升級和各種保險福利工作。
3、職責不同
內插法負責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統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財產清查,健全保管、領用、維護、賠償、報廢、報損以及人員調動交接制度,保證賬物相符。
插值法負責組織編制本單位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并組織實施。
插值法計算實際利率為:實際利率=(1+名義利率/一年計息的次數)一年計息的次數-1。
插值法計算實際利率若每年計算一次復利,實際利率等于名義利率;如果按照短于一年的計息期計算復利,實際利率高于名義利率。
什么是插值法?
插值法是在離散數據的基礎上補插連續函數,使得這條連續曲線通過全部給定的離散數據點。插值是離散函數逼近的重要方法,利用它可通過函數在有限個點處的取值狀況,估算出函數在其他點處的近似值。插值是指用來填充圖像變換時像素之間的空隙。
什么是實際利率?
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后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哪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更高,則該國貨幣的信用度更好,熱錢向那里走的機會就更高。比如說,美元的實際利率在提高,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在繼續,那么國際熱錢向美國投資流向就比較明顯。
實際利率和名義利率的關系是什么?
實際利率和名義利率的關系是實際利率=(1+名義利率)÷(1+通貨膨脹率)-1。實際利率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后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名義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資金借貸的機構所公布的未調整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即利息(報酬)的貨幣額與本金的貨幣額的比率,即指包括補償通貨膨脹(包括通貨緊縮)風險的利率。當計息周期為一年時,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相等,計息周期短于一年時,實際利率大于名義利率;名義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資金時間價值,實際利率才真實地反映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名義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存貨的移動平均單位成本=(原有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結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的數量);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結存存貨的成本=月末結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或者本月月末結存存貨的成本=月初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移動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和特點是什么?
移動平均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消除時間序列資料不規則和其他的變動,從而反映長期趨勢的方法。
移動平均法的特點是即期預測;削弱波動,消除變動;適用于價格變化大或要求精確核算的成本核算。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貨以后,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計算方法。
移動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的區別是什么?
移動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的區別是概念不同和計算公式不同。從概念上看,加權平均法是指某段時間內的加權。適用于價格變化不大或要求不是特別精確的成本核算。核算起來比較簡單,省時省力。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按照上一日結存來加權的。適用于價格變化大或要求精確核算的成本核算。核算比較費時。從計算公式來看,移動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結存存貨成本+本批進貨成本)/(結存存貨數量+本批進貨數量),移動加權平均單價=(上次結存數量×上次結存單價+本次入庫數量×本次入庫單價)÷(上次結存數量+本次入庫數量),本期(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上期結存數量×上期結存單價+∑本期入庫數量×本期入庫單價)÷(上期結存數量+∑本期入庫數量)。
期望值的計算公式為銷售額的期望值=Σ(各情況下的銷售額×各情況發生的概率),在概率論和統計學中,期望值(或數學期望、或均值,亦簡稱期望,物理學中稱為期待值)是指在一個離散性隨機變量試驗中每次可能結果的概率乘以其結果的總和。
期望值是指人們對所實現的目標主觀上的一種估計,人們對自己的行為和努力能否導致所企求之結果的主觀估計,即根據個體經驗判斷實現其目標可能性的大小,也是某種激勵效能的預測;它是在社會大眾對處在某一社會地位、角色的個人或階層所應當具有的道德水準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全部內涵的一種主觀愿望。
什么是期望理論?
期望理論,又稱作“效價-手段-期望理論”,北美著名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維克托·弗魯姆于1964年在《工作與激勵》中提出來的激勵理論。期望理論的基礎是:人之所以能夠從事某項工作并達成目標,是因為這些工作和組織目標會幫助他們達成自己的目標,滿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弗魯姆認為,某一活動對某人的激勵力量取決于他所能得到結果的全部預期價值乘以他認為達成該結果的期望概率。
期望理論三個要素的含義是什么?
期望理論三個要素是努力與績效、績效與獎勵、獎勵與需要。努力與績效的含義是人們總是希望通過一定的努力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個人主觀認為達到目標的概率很高,就會有信心,并激發出很強的工作力量,反之如果他認為目標太高,通過努力也不會有很好績效時,就失去了內在的動力,導致工作消極。績效與獎勵的含義是績效即指個體經過努力取得良好工作績效所帶來的對績效的獎賞性回報的期望。人總是希望取得成績后能夠得到獎勵,當然這個獎勵也是綜合的,既包括物質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如果他認為取得績效后能得到合理的獎勵,就可能產生工作熱情,否則就可能沒有積極性。獎勵與需要的含義是任何結果對個體的激勵影響的程度,取決于個體對結果的評價,即獎勵與滿足個人需要的關系。人總是希望自己所獲得的獎勵能滿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
期望值就是預期收益率嗎?
期望值不是是預期收益率,兩者不能等同起來。
比方說,公司未來10年獲得利潤為100萬的概率是0.5,未來獲得200利潤的概率是0.5。那么公司未來10年利潤的期望值=100*0.5+200*0.5=150萬。而預期收益率是一個相對量指標。公司未來10年內投入資本為1000萬,獲得利潤為100萬的概率是0.5,未來獲得200利潤的概率是0.5。預期收益率=100/1000*0.5+200/1000*0.5=15%。
線性內插法計算公式是Y=Y1+(Y2-Y1)×(X-X1)/(X2-X1)。線性內插是假設在二個已知數據中的變化為線性關系,因此可由已知二點的坐標(a,b)去計算通過這二點的斜線,其中a為函數值。
什么是線性內插法
線性內插法是根據一組已知的未知函數自變量的值和它相對應的函數值,利用等比關系去求未知函數其他值的近似計算方法,是一種求未知函數逼近數值的求解方法。通俗地講,線性內插法就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來計算內插點的數據。
線性內插法的計算原理
根據未知函數f(x)在某區間內若干點的函數值,作出在該若干點的函數值與f(x)值相等的特定函數來近似原函數f(x),進而可用此特定函數算出該區間內其他各點的原函數f(x)的近似值,這種方法,稱為內插法。
內插法的分類
按特定函數的性質分類,有線性內插、非線性內插等;按引數(自變量)個數分類,有單內插、雙內插和三內插等。
線性內插法的具體計算過程
線性內插法是指兩個量之間如果存在線性關系,若A(X1,Y1),B(X2,Y2)為這條直
線上的兩個點,已知另一點P的Y0值,那么利用他們的線性關系即可求得P點的對應值X0。通常應用的是點P位于點A、B之間,故稱“線性內插法”。在求解X0時,可以根據下面方程計算:
(X0-X1)/(X2-X1)=(Y0-Y1)/(Y2-Y1)。
在具體應用中,關鍵是要搞清楚6個量X1,Y1,X2,Y2,X0,Y0之間的關系。
1、“內插法”的原理是根據等比關系建立一個方程,然后解方程計算得出所要求的數據。
2、仔細觀察方程會看出一個特點,即相對應的數據在等式兩方的位置相同。例如:X1位于等式左方
表達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右側,與其對應的數字Y1應位于等式右方的表達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右側。
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公式: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年折舊率÷12。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舊的方法。按此計算方法所計算的每年的折舊額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資產情況相同時,采用直線法比較恰當。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又稱“直線法”或“平均法”。平均年限法適用于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折舊。
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的會計分錄
借:制造費用(生產車間計提折舊)
管理費用(企業管理部門、未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銷售費用(企業專設銷售部門計提折舊)
其他業務成本(企業出租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研發支出(企業研發無形資產時使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專項儲備(提取的安全生產費形成的固定資產)
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薪酬)
貸: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額取決于什么?
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計提折舊額的大小,主要取決于下列因素:
固定資產的原值、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時所取得的殘余價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項清理費用。
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資產清理時剩下的殘料或零部件等變價收入。固定資產清理費用是指清理固定資產時發生的耗費。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后的凈額即固定資產凈殘值。
毛利率法的計算公式為: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其中: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什么是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指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并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提高毛利率的方法?
1、增加產品價格。產品的價格增加,毛利率上升。但同時要考慮價格上升對銷售量的影響。增加產品價格可能會導致總的銷售額下降,此種情況下很可能獲得的收益總額還不夠支付營業費用,增加價格前還需要對通貨膨脹率、市場基本情況、供求關系等進行分析,不能盲目提價。
2、降低產品的可變成本,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成本降低,毛利率自然上升。降低成本的方法包括實現規模經濟,尋找更便宜的供貨渠道,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等。
毛利率法的應用
毛利率法適用于商品品種較多,每月計算成本比較困難的企業。它是一種簡化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適用于如下情況:采用定期盤存制的企業,需要編制中期報表;企業遭受火災、水災等意外災害時,可運用該方法估計災害損失的程度;審計人員可利用該方法大致評估企業的銷售成本和期末存貨,以此與財務報表中的對應數據比較,以確認其真實性;實行預算控制的企業,可利用毛利率法編制銷售預算、成本預算、采購預算、現金預算等,并借助毛利法,及時掌握預算執行的情況,有利于及時調整經營模式。
公司估值是投融資、交易的前提。估值不是獨立的過程,而是全盤的考慮。一家投資機構將一筆資金注入企業,應該占有的權益首先取決于企業的價值。而一個成長中的企業值多少錢?這是一個非常專業、非常復雜的問題。宏觀環境、行業特性、估值方法、財務分析等等都是影響公司股值的關鍵因素。
你投資的公司真的賺錢嗎?
如何準確評估得到的和流失的資產價值?哪種估值策略運用的準確性最佳?
你如何評估自己苦心經營的企業之價值?如何應對公司估值與做出投資決策中的風險?
投資有其固有的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就必定能為你鏟除投資道路上的干擾,幫助你獲得投資回報。因此,在進行公司估值以前,需要掌握如何分析公司報表,如何利用模型進行預測、評估,這樣才能找到真正值得投資的公司。
【洞悉環境】充分認識宏觀經濟環境,分析行業所處階段與發展情況
【方法掌握】全面掌握估值方法,在工作中靈活運用,進行高效的估值和定價分析
【模型建立】深度掌握公司估值與定價模型,學會利用三大報表進行財務預測
【因素分析】對于影響估值的關鍵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提高估值的效率
投資并購部、戰略規劃部經理
投行、基金公司及券商的分析師與研究員
CFO、財務總監、董秘
PE,VC的負責人
一、宏觀經濟及行業狀況的解讀與分析 | 二、估值基礎理論與方法的準備 |
- 目前大的宏觀環境分析,對行業的影響情況 - 行業所處的階段,企業本身在市場中的份額 - 市場飽合度評估與分析 - 競爭對手情況,企業對市場的敏感度
| - 現金流量與資產價值的關系 - 引入風險與收益的描述手段與方法 - 如何利用目標權重確定資本成本——WACC - 破解MM定理 - 關于價值的關鍵概念區分 - 價值與價格 - 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 - 持續經營價值與清算價值 - 非控股權價值與控股權價值 |
三、企業如何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 | 四、分析被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 |
- 絕對估值法的理解與運用 - 導入絕對估值法的基本原理與使用步驟 - 現金流折現估值方法的解析 - 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與紅利折現模型的比較 - 解析凈資產價值法與經濟增加值法中適用性與局限性 - 分析與對比相對估值法 - 理清相對估值法的特點與運用環境 - 引入股票價格倍數法 - 引入企業價值倍數法 - 如何選擇可比公司與可比指標 - 選擇估值方法應當考慮的因素
| - 構建財務預測模型——價值評估的前提 - 三大財務報表的關系 - 三大財務報表預測模型的構造 - 財務預測模型檢查和總結 - 公司價值評估模型的構成與計算步驟 - 現金流折現(DCF)——公司價值評估的主流方法 - 自由現金流量(FCF)to 股東和債權人 - 股東的現金流量-(FCFE) - 貼現率與貝塔值的確定 - 基于財務模型的后續分析 -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分析 - 財務狀況分析(Financial Status) - 敏感性分析 - 前景分析 |
五、持續盈利能力預測的重要性 | 六、分析評估結論 |
- 企業收入情況預測 - 企業成本狀況分析 - 企業稅收與利潤分析 - 企業凈現金流預測 - 折現率如何確定 | - 收益法和市盈率法分別對企業進行價值進行評估 - 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全面分析 |
想了解詳細課程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你投資的公司真的賺錢嗎?你投資的公司是盈利高手嗎?你如何評估自己苦心經營的企業之價值?
隨著市場化交易活動的增加和證券市場的發展,資產價值評估問題日益重要,價值評估的實際需求也日益迫切。報表分析歸根結底是為了估值,因此報表分析必須要以估值為目標,以專業性評價來對支持估值。價值評估是金融、投資、財務等領域的重要研究和應用內容。企業管理、證券投資、實業投資等經營行為的對象就是各種資產,成功地管理和投資這些資產的關鍵就在于理解這些資產的價值組成、掌握這些資產的價值度量。
【方法掌握】全面掌握估值方法,在工作中靈活運用,進行高效的估值和定價分析
【模型建立】深度掌握公司估值與定價模型,學會利用三大報表進行財務預測
【因素分析】對于影響估值的關鍵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提高估值的效率
CFO、財務總監
企業進行投資并購的負責人
保薦人
投行、基金公司及券商的分析師與研究員
PE,VC的負責人
一、公司估值方法全解析 | 二、建模前的準備 |
-關于價值的關鍵概念區分 -價值與價格 -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 -持續經營價值與清算價值 -非控股權價值與控股權價值 -企業價值等式分析 -價值等式的簡單形式與一般形式 -使用價值等式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絕對估值法(折現方法) -現金流量折現方法 -期權定價方法 -相對估值法(乘數方法) -企業價值倍數法 -一些特殊可比的指標(A/H指標,PEG指標) | -建模前的思考:建模內容、原因及工具 -歷史數據來源及整理 -預測假設數據來源 -企業歷史數據、企業發展規劃 -行業特點及發展規律、宏觀經濟預測
|
三、用Excel建立估值模型的技巧 | 四、構建財務預測模型——價值評估的前提 |
-Excel常用快捷鍵 -Excel中常用函數 -SUM、SUMIF、SUMPRODUCT -If、Max、Min -COUNT、COUNTA、COUNTIF、CHOOSE、HLOOKUP、INDEX、OFFSET 案例分析: -案例1:對目標公司進行估值的案例 拓展應用: -應用1:用Excel建立估值模型案例研究(實際上市公司Excel模型案例研究) | -三大財務報表的關系 -三大財務報表預測模型的構造 -財務預測模型檢查和總結 |
五、公司價值評估模型的構成與計算步驟 | 六、基于財務模型的后續分析 |
-現金流折現(DCF)——公司價值評估的主流方法 -自由現金流量(FCF)to股東和債權人 -股東的現金流量-(FCFE) -貼現率與貝塔值的確定 |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分析 -財務狀況分析(Financial Status) -敏感性分析 -前景分析 |
七、對于影響估值之關鍵因素的討論 | |
-收入增長速度受到行業平均水平的制約 -利潤率受到行業平均水平的制約 -凈資產收益率受到行業平均水平的制約 -永續增長率 -資本開支——收入增長的基石 案例分析: -案例2:如何選擇目標公司:兩個公司估值分析對比 拓展應用: -應用2:企業在進行投資時應當考慮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
想了解最新詳細課程大綱及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后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那么年數總和法的計算公式是什么?讓我們一起看看把。
一、年數總和法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00%
其中,年數總和=1+2+3+...+n=n(n+1)÷2
假設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為n年,則年數總和就是前n個自然數的和。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二、年數總和法的特點是什么?
年數總和法的特點在于,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后期則少提折舊,以加速折舊過程。
二、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有哪些?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 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原價×(1-預計凈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
=原價×年折舊率
2. 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 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凈值×2/預計使用年限
最后兩年改為年限平均法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
【提示】在改為年限平均法之前,計算折舊額時不考慮預計凈殘值的影響。
4. 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年折舊率用一遞減分數來表示,將逐期年數相加作為遞減分數的分母,將逐期年數倒轉順序分別作為各年遞減分數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