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月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的會計處理,各位小伙伴了解多少呢?一般情況下,企業每個月結轉進項稅、銷項稅,則年底也就無需結轉。今天,會計網小編就在這里和大家詳細聊聊每月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如何做會計處理?
每月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如何做會計處理?
1、如果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為月結,則年末的的時候不用再結轉。
2、如果是年結,12月份的時候,需看增值稅屬于應交還是留底。
3、如果增值稅為應交,則應當轉出未交增值稅,再互轉銷項稅、進項稅、轉出未交增值稅及進項稅額轉出等。最后呈現轉平的結果。除了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則出現余額,第二年繳納。
4、如果增值稅為留底,則將銷項稅、轉出未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等轉至進項稅、應交增值稅及應交稅金。最后,進項稅額出現借方余額,即第二年的年初未抵扣數為留底金額。
5、增值稅的進項稅、銷售稅需結轉。
進項稅額和銷項稅含義是什么?
進項稅額含義:進項稅額指的是納稅人支付/負擔的增值稅額。(因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而支付或者負擔)
公式:進項稅額= (外購原料、燃料、動力)*稅率
銷項稅:因銷售貨物或者有應稅項的稅金時而要上交的稅。銷項稅額也就是一般納稅人向購貨方收取的貨物增值稅稅額(即銷售貨物的時候)。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所收取的金額,包括了不含稅的價款及銷項稅額這兩部分。
應納稅額超出額定稅額的時候,要不要補交稅費呢?如果對這部分的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
核定稅額是對納稅人的所有營業額進行核定,其中還包括開了票的和未開票的。
那么應納稅額超過核定稅額是否要補稅款呢?
申報額超過核定經營額或應納稅額的,按申報額繳納稅款;申報額低于核定經營額或應納稅額的,按核定經營額或應納稅額繳納稅款。
如果是采用定額征收方式的納稅人,在全年實際繳納的應納稅額超過稅務核定的稅額,要怎么處理?要不要補交稅款?
根據(國稅發〔2008〕30號)規定,納稅人的生產經營范圍、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化,或者應納稅所得額或應納稅額增減變化達到20%的,應及時向稅務機關申報調整已確定的應納稅額或應稅所得率。
納稅人年度終了后,在規定的時限內按照實際經營額或實際應納稅額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申報額超過核定經營額或應納稅額的,按申報額繳納稅款;申報額低于核定經營額或應納稅額的,按核定經營額或應納稅額繳納稅款。
延期申報補繳稅款是否加收滯納金
根據《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準,可以延期申報。經核準延期辦理前款規定的申報、報送事項的,應當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并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滯納金的加收,主要適用《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情形,即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如果多繳納了稅款,那么稅務退還的時候會退還利息嗎?
計算加收利息的情況適用《稅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情況,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后應當立即退還;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并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后應當立即退還;涉及從國庫中退庫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國庫管理的規定退還。而核準預繳稅款退回不計退利息。
以上就是有關應納稅額超出核定稅額是否要補稅和滯納金是否要繳納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有時候會時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申報的稅額和開票軟件上的是有一定的差額的,這時候應該怎么做呢?如果對這部分內容不太了解的會計人,可以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
申報稅額和開票軟件上的稅額有差額怎么辦?
只有幾塊錢的差異是沒問題的,因為有可能是按照季度在計算的時候有出入,可以按照實際開票金額進行報送的,納稅申報時按增值稅報稅系統上的數字填寫即可,對自動導入納稅申報表上的數據可以進行修改。
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開票系統里的銷售稅金和申報表計算是不符的,應該怎么辦?
適當調整收入數,直到稅額與開票系統里的一致。如果調收入就與開票系統里的收入不一致的話,少差一點沒有關系,稅額差也是一分二分,是因為小數取整造成的。
增值稅申報表中應抵扣稅額是如何計算得出的?
申報表總表上其實已經注明了如何計算的
"應抵扣稅額合計=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按適用稅率計算的納稅檢查應補繳稅額"
其中,進項稅額指當前認證通過的新增進項稅額
上期留抵稅額指上期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即上期申報表第20行"期末留抵稅額"的數字
進項稅額轉出是指當前發生的應予轉出的前期已認證通過的進項稅額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留抵稅額如何填報?
1.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留抵稅額有兩個數據,一是上期留抵稅額,二是期末留抵稅額,
本表第13項"上期留抵稅額"欄數據,為納稅人前一申報期的"期末留抵稅額"數,該數據應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借方月初余額一致.
2.本表第20項"期末留抵稅額"欄數據,為納稅人在本期銷項稅額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繼續抵扣的進項稅額.該數據應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借方月末余額一致.
以上就是關于申報稅額和開票軟件上的稅額有差額時的處理辦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待抵扣的進項稅和留底稅額的可能是會計人們會容易混淆的,那么這兩者之間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你對這部分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
其實,待抵扣進項稅額和”與“期末留抵稅額”最大的區別就是抵扣狀態不同
什么是待抵扣進項稅額和留底稅額?
1、“待抵扣進項稅額”明細科目是核算一般納稅人已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并經稅務機關認證,按照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準予以后期間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包括:一般納稅人自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動產在建工程,按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準予以后期間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實行納稅輔導期管理的一般納稅人取得的尚未交叉稽核比對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注明或計算的進項稅額
2、“當期期末留抵稅額”明細科目一般是指納稅人當月的進項稅額多與銷項稅額后產生的未抵扣稅額,可在下個月繼續抵扣,期末核算一般納稅人的應納增值稅稅額時,本期的進項稅額大于本期的銷項稅額,差額便是期末留抵稅額,這部分差額是可以放到下期繼續抵扣增值稅銷項稅額,如有期末留抵稅額,則本期不繳納增值稅。
待抵扣進項稅額和留底稅額抵扣狀態
1、“待抵扣進項稅額”明細科目,核算的是認證了,但是按規定需要往后的日子才能實現進項稅額的抵扣
2、“當期期末留抵稅額”明細科目,核算的是當期經過認證同時也進行了進項稅額的抵額,但是由于當期銷項稅額金額小于進項稅額,因此其差額部分留待下個會計期間進行抵扣待抵扣進項稅額
待抵扣進項稅額明細科目指的是一般納稅人已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并經稅務機關認證,按照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準予以后期間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以上就是待抵扣進項稅額和留底稅額的區別,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相關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出口退稅,簡單理解為在出口環節免稅且將之前納稅環節繳納的稅款退還給納稅人。對于出口應稅稅額,該怎么計算?
出口應退稅額的計算公式
出口退稅是指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
出口貨物的應退稅款不是全額退稅,而是先免征出口環節稅款,再抵減內銷貨物應納稅額。對內銷貨物應納稅額不足抵減應退稅額部分,根據企業出口銷售額占當期(1個季度)全部貨物銷售額的比例確定是否給予退稅。
出口應退稅額涉及的計算公式: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給予免征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當期給予免征抵扣和退稅的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稅的稅額=當期出口貨物的離岸價(FOB)×外匯人民幣牌價× (增值稅規定稅率-退稅率)
出口退稅相關賬務處理
一、生產企業免抵退稅涉及的會計分錄
實行免抵退稅辦法。出口貨物勞務(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除外)增值稅退(免)稅的計稅依據是出口貨物勞務的實際離岸價(FOB)。
1.貨物出口并確認收入實現時,根據出口銷售額(FOB價)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等)
2.根據《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計算出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等)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月末根據《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計算出的“應退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其他應收款——出口退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4.月末根據《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計算出的“免抵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5.收到退稅款時的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出口退稅
二、外貿公司出口退稅涉及的會計分錄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是指外貿企業以及實行外貿企業財務制度的工貿企業收購貨物出口,其出口銷售環節的增值稅免征。
1.購進出口貨物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
2.確認外銷貨物的銷售收入,根據外幣金額和選定匯率確定銷售額:
借: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3.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根據征稅率與退稅率的差率,將不可退的進項稅計入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征退稅差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5.貨物出口后,根據退稅率,計算應收出口退稅額:
借: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6.收到出口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如果進項稅大于銷項稅應該怎么辦?相關的會計分錄應該怎么做?如果對這部分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增值稅稅率下調導致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不需要作出賬務處理,當期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作為留抵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進項稅大于銷項稅時怎么報稅?
按照增值稅扣稅辦法規定,企業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的發票,須在發票開具之日起的180天內持票到辦稅大廳進行掃描認證,當月認證當月抵扣。因此企業賬務人員應對企業每月的稅款要有一個籌劃,對取得的增值稅專票在適當的時候去認證,以免造成有時進項比銷項多,有時又無進項可抵扣的情況
當出現進項大于銷項的情況時,多余部份可留在下月抵扣,也就是在申報表18行(實際抵扣額)上反映的數字等于銷項稅額,因此本月應交稅額為零,多余進項稅額留下期抵扣
“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如何做分錄?
1、已交稅金、轉出未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轉出多交增值稅
若銷項大于進項,期末時
借:應交稅費——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2、進項稅轉出,如出口貨物征收率與退稅率的差額、購入產品作福利分給職工等,都要作進項稅轉出
借:主營業務成本
借:管理費用——福利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3、轉出多交增值稅,本月多交轉出多交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下月可以抵掉多交這部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4、本月繳納本月增值稅,先預繳增值稅,等真正要繳時才用到此二級科目
借:應交稅費——已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以上就是有關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進項稅轉出是什么意思?抵扣進項稅和進項稅轉出有什么區別?如果對這部分知識點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企業日常正常的購貨業務的增值稅發票上的稅額,計入當期進項稅額,用于抵扣當期的銷項稅額。企業購進時材料時,一般都是用于生產加工、銷售;而有的購進的材料,購進后用途發生了改變(外購材料自用、毀損等),這是就要將該部分的進項稅額轉出(就是減掉),不能再用來抵扣銷項稅額
抵扣進項稅與進項稅轉出有什么區別?
進項稅是你可以在應該繳納的增值稅銷項稅中可以抵扣的,是減項,這就是抵扣進項稅;進項稅越多,你需要繳納的銷項稅就越少。而進項稅轉出是按照稅法規定不允許抵扣的進項稅,是進項稅的減項、應交稅的增加項,即進項稅轉出越多,你的進項稅就越少,相應的需要繳納的增值稅就越多。兩者之間具有本質的區別
什么情況下進項稅額轉出可為負數?
糾正調整上次進項稅轉出的錯誤時就用到啦。一般紅字都是調整用的。進項稅轉出為貸方科目。因此紅字發生時,往往是調整項目
進項稅轉出是轉到哪里了?
通俗點說,就是你領用或者購買的這個東西的進項稅不能抵扣,那么不能抵扣的進項稅就要隨著這個東西一起計入資產成本或者費用等
以上就是有關進項稅額轉出的相關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免抵退稅額是什么意思?有哪幾種方法?抵減額是哪一部分的稅額?如果對這部分知識點不太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出口貨物退(免)稅是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出口貨物退還或免征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即對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
現行出口貨物增值稅的退(免)稅方法有幾種?
現行出口貨物增值稅的退(免)稅方法有五種,如下所示:
1、免、退稅:即對出口銷售環節增值部分免稅,進項稅額退稅;
2、先征后退稅:即先按出口貨物離岸價征稅,在單證齊全后予以退稅;
3、免、抵、退稅:即對出口銷售環節增值部分免稅,進項稅額準予退稅的部分從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中抵扣,不足抵扣的部分實行退稅;
4、免稅:即對出口貨物直接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
5、免、抵稅:即對本環節增值部分免稅,進項稅額準予抵扣的部分在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中抵扣。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到底是指哪一部分的稅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等于每張免稅進口報關單乘以退稅率后的總和。因為出口雖然可以退稅,但是進口原材料也是免稅的,所有退稅之前要減掉這些。
出口退稅中“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的含義是什么?
我們以計算公式來解答這個問題: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的計算公式是: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以上就是有關免抵退稅額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期末出現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的情況,兩者之差則為留抵稅額。那么期末有留抵稅額怎么做賬?留抵稅額對不上怎么辦?快來了解下吧。
期末有留抵稅款賬務處理
1、進項稅
借:庫存商品-——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應付賬款
2、銷項稅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期末核算一般納稅人的應納增值稅稅額時,本期的進項稅額大于本期的銷項稅額,其差額也就是期末留抵稅額,這部分差額可以放到下期繼續抵扣增值稅銷項稅額。
期末留抵稅額對不上怎么處理?
留抵稅額本身應依照稅務標準,賬務、稅務上的金額應當是一致的,如果出現對不上的情況,則應做以下處理:
1、首先比對申報表等稅務資料,找出賬務處理與稅務處理不符之處;
2、根據賬務處理與稅務處理不一致的地方,據實修改;
3、如果是因為申報錯誤等導致留抵稅額不一致,則應先對申報數據進行修改,再以此為依據對財務數據進行修改。
增值稅留抵稅額相關知識
增值稅有銷項稅和進項稅之分,進貨時的增值稅,稱為進項稅,銷售出去相應的增值稅稱為銷項稅。期末對應交稅金進行計算時,如果銷項稅比進項稅大,也就意味著需要交稅;但銷項稅比進項稅小,則不用交稅,對于其中未抵扣完的進項稅可以留到下期繼續抵扣,則留待下期繼續抵扣的進項稅額就稱為留抵稅款。
增值稅留抵稅額在未來實現銷售時,可以用來抵減增值稅銷項的稅額。上月有留抵稅額,用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再減去上月留抵數等于本月應交增值稅額,余額為正數,則為本月該交的增值稅應納稅額,若為負數,則說明本月又有留抵稅額了。
如果談到增值稅,總是離不開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今天文章的主角就是進項稅額。主要來聊聊進項稅額的“轉入”和“轉出”,接下來以一般納稅人為例來回顧一下,什么是進項稅額。在此之前,先了解一下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以便更系統地理解進項稅額。
增值稅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如果需要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首先得找到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可以通過“銷項稅額=不含稅銷售額×稅率”計算確定,那么進項稅額又應該如何確定抵扣呢?
總的來說,就是憑票抵扣。
憑哪些“票”可以抵扣呢?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1.如果是購買方從銷售方手中拿到“增值稅專用發票”,那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所標注的增值稅額就是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也是可以憑票抵扣的。
2.從海關那得到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那上面所標注的增值稅額是可以抵扣的。
3.納稅人在購進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時,拿到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票據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就是進項稅額。
4.納稅人從境外單位或者個人購進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境內的不動產,從稅務機關或者扣繳義務人取得的代扣代繳稅款的完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01、進項稅額的轉出(即扣減進項稅額):
這里分兩種情況討論。
情況一:已知稅額的情況,即直接轉出。比如M公司在10月份時,已認證抵扣一批A材料的進項稅額10萬元。11月份A材料發生非正常損失10%,此時轉出的進項稅額=10×10%=1萬元。這里轉出的進項稅額就是已抵扣的金額。
情況二:不知道稅額的情況。這里分別列舉存貨、運費以及固定期資產說明。
以存貨為例,M企業10月外購一批材料,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票據上注明價款15萬元,已認證抵扣。11月將該批材料用來蓋辦公樓,此時則需轉出的進項稅額=150000×13%=19500萬元。
以運費為例,M企業庫存B材料出現毀損,經查實是由于企業管理不善導致的。B材料總成本100萬元,其中含運費成本1萬元,此時則需轉出的進項稅額=(100-1)×13%+1×9%=12.96萬元。
以固定資產為例。2019年12月,M企業購入某臺設備,在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購買價格為100萬元,增值稅則是100×13%=13萬元。
2020年12月由于M企業管理不善,設備被毀,被毀時已計提折舊10萬元,則此時需轉出的進項稅額是多少?
進項稅額轉出=凈值×適用稅率=(100-10)×13%=11.7萬元。
拓展:除了固定資產之外,無形資產、不動產都適合這個進項稅額轉出公式。這里的凈值是指計提折舊或攤銷后的余額,即(原值—折舊額/攤銷額)。
02、進項稅額的轉入(即轉增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且未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發生用途改變,用于允許抵扣進項稅額的應稅項目,可在改變用途的次月,依據“合法有效的增值稅扣稅憑證”,計算可抵扣的進項稅額。
具體說明一下,M企業11月購買了一批電燈本來是用于職工食堂,且未抵扣進項稅額的;但是現經領導同意改變了用途,用于生產車間生產照明。用于職工食堂是不能抵扣進項稅的。但是現在改變了用途,用于生產車間了,這時M企業可在改變用途的次月,即12月,依據“合法有效的增值稅扣稅憑證”,計算可抵扣的進項稅額。
計算的公式是: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凈值÷(1+適用稅率)×適用稅率
既然講到扣減、轉增進項稅額的情況,就再補充一下留抵稅額。
什么是上期期末留抵稅額?
根據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不足抵扣的時候,不足部分就需要結轉至下期抵扣。這種情況主要存在當期銷項稅額小于當期進項稅額的時候。
本文為大叔說會計(ID:kuaijidashu)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銅豌豆。如需引用或轉載,請留言授權,并務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叔說會計 保留所有權利。
企業發生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時,會計人員應及時進行核算,并且使用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計算得出企業的應納稅額。若出現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的情況,應如何做會計分錄?
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如何做會計分錄?
如果當月認證通過的進項稅額大于當月的銷項稅額,那么這個月可以不用繳納增值稅。在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時,企業就會出現留抵稅額,留抵稅額是可以進行累計的,即可以在以后的月份用作銷項稅額的抵扣,沒有時間進行限制。
1.月末時,企業有留抵稅額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2.企業有應該繳納但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3.上交以前月份欠交的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未交增值稅是什么?
未交增值稅專門核算企業未繳納或多繳納的增值稅,平時該科目沒有發生額,但在月末進行結賬時,“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余額在貸方的時候,應該將其轉入“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的貸方,反映企業存在沒有繳納的增值稅;當“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余額在借方時,應該將余額轉入“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反映企業多繳納的稅費。
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期末可無余額,也可能有余額,可能是貸方余額,也可能是借方余額。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期末如借方余額,則反映企業多交的增值稅額。
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必須掌握稅務的實務操作,進項稅和銷項稅結轉是常見的增值稅問題,對于進銷項稅額的結轉,應如何做會計分錄?
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結轉如何做賬?
結轉進項稅額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結轉銷項稅額的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結轉應繳納增值稅額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計算結轉應繳納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比當期進項稅額大,計算結果為正數,當期需要繳納增值稅稅款;相反,當期進項稅額比當期銷項稅額大,計算結果為負數,形成留抵稅額待下期留抵,當期不用繳納稅款。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假如你是一般納稅人,你花1元錢買商品并且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話,除了商品1元的價款還要支付0.13元的稅款。當你把1元的商品以1.2元賣出的時候,你要向購買方收取1.2*1.13=1.356元貨款,包括了0.156的稅款。實際你應交的納稅額是0.156-0.13=0.026元。0.13元就是進項稅,0.156元就是銷項稅。如果銷項稅是0.13,進項稅是0.156,則形成0.026的留抵稅額。這個留抵稅額可以到下期再進行抵扣。
在日常工作中,財務人員與稅務機關打交道次數很多,要熟練計算增值稅,保證稅款繳納的萬無一失,那么銷項稅大于進項稅該會計分錄該怎么做?
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的會計分錄
1、結轉本月應交的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2、計提增值稅附加稅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3、實際上交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貸:銀行存款
什么是應交稅費?
應交稅費是指企業根據在一定時期內取得的營業收入、實現的利潤等,按照現行稅法規定,采用一定的計稅方法計提的應交納的各種稅費。應交稅費包括企業依法交納的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以及在上繳國家之前,由企業代收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等。
企業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履行納稅義務,對其經營所得依法繳納的各種稅費。這些應繳稅費應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確認、計提,在尚未繳納之前暫時留在企業,形成一項負債(應該上繳國家暫未上繳國家的稅費)。企業應通過“應交稅費”科目,總括反映各種稅費的繳納情況,并按照應交稅費項目進行明細核算。該科目的貸方登記應交納的各種稅費,借方登記已交納的各種稅費,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交納的稅費;期末如為借方余額反映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稅費。
企業購進貨物時支付的進項稅和企業作為銷售方銷售貨物時收取的銷項稅、抵扣時、應如何做會計分錄?
進項稅和銷項稅抵扣的賬務處理
發生進項稅額: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發生銷項稅額: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合乎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企業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核算庫存商品的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商品驗收入庫時、應由"生產成本"科目轉入"庫存商品"科目;對外銷售庫存商品時、根據不同的銷售方式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在建工程等領用庫存商品、應按其成本轉賬。
進項稅轉出分錄
進項稅額轉出主要是出現在發生以下兩種情況:
(1)納稅人購進的貨物及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
(2)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如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或集體福利與個人消費等。
借:庫存商品等(原材料、銷售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進項稅額如何計算?
進項稅額的計算公式:進項稅=購買價格×增值稅稅率。
通常購貨時購買價格都是包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進項稅額時、要先換算成不含稅價:不含增值稅價格=含稅價/(1+增值稅稅率)。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承擔的增值稅稅額,進項稅額的抵扣是企業常見的業務之一。那么進項稅額抵扣是什么?
進項稅額抵扣的定義
抵扣進項稅額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購進原輔材料、銷售產品發生的稅額后,在計算應繳稅額時,在銷項增值稅中應減去的進項增值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所說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包括外購(含進口)貨物或應稅勞務、以物易物換入貨物、抵償債務收入貨物、接受投資轉入的貨物、接受捐贈轉入的貨物以及在購銷貨物過程當中支付的運費。進項稅額=(外購原料、燃料、動力)*稅率。在確定進項稅額抵扣時,必須按稅法規定嚴格審核。
稅額抵扣又稱“稅額扣除”、“扣除稅額”,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在計算繳納稅款時對于以前環節繳納的稅款準予扣除的一種稅收優惠。由于稅額抵扣是對已繳納稅款的全部或部分抵扣,是一種特殊的免稅、減稅,因而又稱之為稅額減免。
不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的情況
1、取得了不符合規定的抵扣憑證;
2、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項目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3、用于非生產經營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4、用于非正常損失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5、購進的貸款服務、餐飲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娛樂服務不得抵扣。
納稅人的應稅銷售行為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不符合規定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那么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有哪些呢?
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有哪些?
(一)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等的購進貨物、無形資產等。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還有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但并不包括固定資產),以及相關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不動產,以及該不動產(也包括不動產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購進貨物、設計服務和建筑服務。
不動產在建工程有哪些呢?
納稅人擴建、新建、改建、修繕、裝飾不動產,均屬于不動產在建工程。
(四)購進的貸款服務、娛樂服務、餐飲服務以及居民日常服務。
(五)納稅人接受貸款服務向貸款方支付的投融資顧問費、手續費、咨詢費等費用(需要與該筆貸款直接相關)。
(六)提供保險服務的納稅人承擔機動車輛保險責任的(方式為現金賠付),將應付給被保險人的賠償金直接支付給車輛修理勞務提供方,不得從保險公司銷項稅額中抵扣。
(七)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的納稅人,兼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而無法劃分因而不得抵扣。
(八)一般納稅人已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發生非正常損失,或者改變用途,專用于簡易計稅方法、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等的。
(九)其他情形。
一般納稅人是什么?
指納稅人連續不超過12個月或四個季度的經營期內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
進項稅額,是納稅人無形資產、購進貨物、服務、不動產、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可以通過進項稅額=稅率×(外購原料、燃料、動力)公式來計算進項稅額。
進項稅額怎么計算?
進項稅額,指的是當期應稅勞務或購進貨物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稅額,其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
進項稅額=稅率×(外購原料、燃料、動力)
進項稅額的會計處理
一、購進貨物、進口貨物和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
1、如果是購進免稅農業產品,
借:商品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購進其他非固定資產貨物:
如果納稅人是購進其他非固定資產貨物,那么其進項稅額則是銷貨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3、如果是進口非固定資產貨物:
如果是納稅人進口非固定資產貨物,那么其進項稅額則是海關開具的完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1)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材料成本差異
4、購進應稅勞務:
如果是納稅人購進應稅勞務,那么其進項稅額則是為勞務提供者開具的修理費或加工費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所注明的增值稅額。
5、進口或購進固定資產貨物:
如果是納稅人進口或購進固定資產貨物,無論是否收到增值稅抵扣憑證,都是不能夠抵扣進項稅額的。
二、如果是接受代銷貨物的進項稅額:
如果納稅人接受代銷貨物,那么在貨物接受時,可以暫時不用計算進項稅額、以及不進行進項稅額的會計處理。
但是在開出代銷貨物結算清單,并收到委托人專用發票后,就需要進行進項稅額的會計處理,會計分錄為:
1、接受商品時,按雙方合同確定的含稅售價:
借:受托代銷商品
貸:代銷商品款
2、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付款時,
借:應付賬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三、接受捐贈貨物、投資的進項稅額:
如果納稅人接受捐贈取得的貨物、或者是投資,那么其進項稅額也就是捐贈者、或者投資者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所注明的增值稅額。
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同屬增值稅范疇,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的區別在于含義不同、計算公式不同以及各自的納稅主體也不盡相同。
1、含義不同:進項稅是當期購買的貨物或應繳納稅款的勞務活動所需支付的增值稅金額。在計算時,增值稅需要在銷項稅額已從進項稅額中扣除后才能繳納,進項稅額也是直接與稅額相關的;銷項稅額是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按照銷售額和條例規定的稅率計算收取的增值稅額。
2、計算不同:進項稅額的計算公式為:進項稅額=外購原料、燃料、動力×相應稅率;銷項稅額的計算公式為:銷項稅額=銷售額×相應稅率。
3、納稅主體不同: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最大的區別在于其納稅主體并不相同。進項稅是其他公司開具給本公司的,屬于公司的支出部分,可以理解為對方公司的銷項稅額是本公司的進項稅額,本公司的銷項稅額則屬于公司的收入部分所相對應的稅額。
進項稅額怎么進行賬務處理?
一般納稅人單位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為:
借: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等
銷項稅額抵減是什么意思?
銷項稅額抵減指一般納稅人按現行的增值稅制度規定將所取得發票中的進項稅額用于抵減一般納稅人當期的銷項稅額,以實現降低當期增值稅稅負目的的過程,也就是通過抵減銷項稅額能夠減少一般納稅人當期的增值稅應納稅額。
若一般納稅人當期用于抵減的進項稅額大于當期銷項稅額的金額時,應將多余的部分作為留抵稅額,并按主管稅務機關的要求將該部分用于下期銷項稅額的抵減或申請留抵退稅。
應補稅額通常發生在企業有預交稅費或稅費繳納錯誤的情況下,應補退稅也就是本期應納稅額與本期已預繳稅額之間的差,如果為正數則是應補稅額,若為負數即為應退稅額。有退稅的情況,可以到稅局申請退稅或是申請抵稅。
本期已預繳稅額指納稅人在過去的納稅期間內已繳納至主管稅務機關的稅費。
應納稅額是什么?
應納稅額是指企業按照稅法的規定,經過計算得出的應向稅務機關繳納的所得稅金額。企業計算應納稅額,應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要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怎么理解應補稅額是0元?
應補稅額0元指企業對應稅種的稅費申報表中,應補(退)稅額欄目的金額為0的情況。若應補(退)稅額大于0,說明企業需要補繳稅費;應補(退)稅額小于0,說明企業可以申請退還稅費或申請下期稅費抵減;如果應補(退)稅額為0的,則說明企業當期無需補繳稅費也無需申請稅費的退還或抵減。
什么是納稅申報表?
納稅申報表是指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按期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期應繳稅額時應填報的表格,由納稅人填寫,以完成納稅申報程序的一種稅收文書。我國《稅收征收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須按照規定進行納稅申報,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和有關納稅資料,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就應稅收入、應稅所得、稅種、稅目、稅率,應納稅額和其他應稅資料,如實填寫納稅申報表。
進項稅額轉出是指企業在特定情況下,將原本用于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轉移到其他相關科目,這主要發生在購進的貨物或接受的勞務發生非正常損失、非經營性損失,或者貨物、勞務的用途發生變更時。
一、做進項稅額轉出有幾種情況?
1.貨物或應稅勞務用途改變:
企業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原本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但后來改變用途,不再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而是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例如,企業購進一批鋼材原本用于生產設備,但后來將其用于修建職工宿舍,此時鋼材的進項稅額需要轉出。
2.發生非正常損失:
企業購進的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等發生非正常損失,如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霉爛變質、被盜、丟失等,這些非正常損失的貨物及相關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需要轉出。
3.不符合抵扣規定:
企業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如果屬于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范圍,如購進的貸款服務、餐飲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娛樂服務等,其進項稅額需要轉出。
4.異常增值稅扣稅憑證:
企業收到的增值稅扣稅憑證存在異常情況,如票面信息不完整、不真實、不符合規定等,導致無法正常抵扣進項稅額,此時需要將已計入進項稅額的部分轉出。
5.退稅或減免政策:
在某些情況下,如企業購買原材料后退貨給供應商,或者享受了特定的進項稅額減免政策,可能需要將已抵扣的進項稅額轉出。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下的轉出與上述因用途改變或發生非正常損失而轉出的性質不同,它更多是基于稅務處理的需要。
6.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除了上述幾種情況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還可能根據實際需要規定其他需要進項稅額轉出的情形。
二、不征收增值稅的項目有哪些?
1. 根據國家指令無償提供的鐵路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屬于用于公益事業的服務。
2. 單位或個體工商戶聘用的員工為本單位或者雇主提供取得工資的服務。
3. 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為聘用的員工提供服務。
4. 各黨派、共青團、工會、婦聯、中科協、青聯、臺聯、僑聯收取黨費、團費、會費,以及政府間國際組織收取會費。(屬于非經營活動)
5. 存款利息。
6. 被保險人獲得的保險賠付。
7.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