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商品短缺如何做會計分錄是會計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零售商品在銷售過程中,由于商品性質等因素往往使得商品出現溢余或者短缺的情況。本文就針對盤點商品短缺如何做會計分錄做一個相關介紹,來跟隨會計網一同了解下吧!
盤點商品短缺會計分錄怎么做?
1.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庫存商品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2.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庫存商品
借:營業支出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商品盤點短缺如何核算
案例分析:
C企業月末盤點,xx實物負責小組實際庫存商品金額小于賬面結存金額180元,按上月末進銷差價率15%計算,進項稅率為17%,進銷差價金額為27元,原因待查,請問相關會計分錄怎么做?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179.01
商品進銷差價 27.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6.01(紅字)
貸:庫存商品——xx實物負責小組 180.00
實際工作中,對于商品盤點中發生的溢余和短缺,在未查明原因前為簡化核算手續,可以按照售價金額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查明原因之后,再對“商品進銷差價”賬戶進行調整。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經營費用——商品損耗 179.01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179.01
盤點原則是什么?
答:店鋪進行商品盤點時,應當以真實、準確、完整、清楚、團隊精神為原則。一般情況下,每月盤點商品一次,為了保證商品盤點的效率,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售價盤點原則
售價盤點原則以商品的零售價作為盤點的基礎,對于庫存商品,以零售價金額進行控制。
2.即時盤點原則
即使盤點原則指的是在營業中隨時進行盤點。對于超市,可以在營業中任何時候進行盤點。
3.自動盤點原則
自動盤點原則指的是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來輔助盤點作業。
存貨短缺溢余會計分錄怎么做?
借:庫存商品
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
借:庫存商品
貸:銀行新款
營業外收入
庫存貨品短缺會計分錄怎么寫是會計工作中的常見問題,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庫存短缺的情況,可以在查明原因之前,先通過“待處理損失”賬戶進行核算。本文就主要針對庫存貨品短缺會計分錄做一個相關介紹,來一起了解下吧!
庫存貨品短缺如何做會計分錄
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庫存現金
批準后:
借:其他應收款
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存貨短缺溢余會計分錄怎么做?
借:庫存商品
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
借:庫存商品
貸:銀行新款
營業外收入
外購存貨短缺的會計處理
1、在驗收入庫時發現短缺,查明原因為供貨方少付造成的應通知供貨方確認:
借:原材料 (按實收)
貸:應付賬款——xx公司
對方補貨后: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xx公司
2、在驗收入庫時倉管粗心沒有發現短缺已經記賬,事后發現短缺,查明原由于供貨方少付造成的,通知供貨方確認后的處理:
借:應付賬款——xx公司
貸:原材料
對方補貨后: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xx公司
庫存出現盤虧的原因
答:庫存出現盤虧的原因包括了計量收發差錯、管理不善、自然災害等非常原因。
盤盈盤虧也就是實物和賬面的差異。如果盤點實物存數大于賬面存數,則為盤盈;如果盤店實物存數小于賬面存數,則為盤虧。
會計人員平時工作中,發現庫存現金出現短缺情況時,一般先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進行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分情況處理。以下是庫存現金短缺的會計分錄。
現金短缺會計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庫存現金
批準處理后: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現金短缺款((XX個人)或應收保險賠款(應由責任人賠償或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
管理費用(無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現金短缺是什么意思?
現金短缺是指計劃期現金期末金額與理想現金條款相比后的條款。如果期末現金余額大于理想現金余額,則表示現金有多余,應設法進行投資或歸還債務。如果期末現金金額小于理想現金余額,則表示現金短缺,這時候應進行籌資予以補足。
現金出現長款或短款是什么意思?
現金長短款是指在盤點和核對庫存現金時,發現的除挪用現金、白條頂庫、超限額留存現金等情況以外原因的現金日記賬余額與庫存現金數額不符。
發現這種情況時,應將短款(或長款)記入“其他應收款”或者“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查明原因后,再分情況進行處理。若是屬于記賬差錯的,應及時進行更正。
對于無法查明原因的長款,應轉入“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對于無法查明原因或由出納人員失職造成的短款,則由出納人員進行賠償,并計入“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如果是短款是由于非常損失造成的,則通過“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
企業出納人員核算現金時,發現現金短缺時,可將其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對于現金短缺,應如何做賬?
現金短缺如何做賬?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庫存現金
待查明原因后:
借:其它應收款——XXX(由責任人賠償)
管理費用(實在無法查明原因)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什么?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會計里邊的科目,屬于資產類賬戶,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經常設置兩個明細科目,即“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待處理財產損溢在未報經批準前與資產直接相關,在報經批準后與當期損溢直接相關。
“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其實是個資產類科目。但它對應的資產類科目肯定符合“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這一規則,“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有點類似“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都是過渡性科目,一般期末是沒有余額的,它的余額都進入了當期損益類科目了,而進入損益類科目,借貸規則正好反過來,貸方是收入增加(或成本費用減少),借方是費用增加,如流動資產盤盈是沖減管理費用。
本科目月末如為借方余額,反映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損失;如為貸方余額,反映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溢余。
現金短缺如何理解?
現金短缺是指計劃期現金期末金額與理想現金條款(又稱最佳現金條款)相比后的條款。說明如果期末現金余額大于理想現金余額,說明現金有多余,應設法進行投資或歸還債務如果期末現金金額小于理想現金余額,則說明現金短缺,應進行籌資予以補足。
現金余額數=期末現金余額-理想現金余額=(期初現金余額+現金收入-現金支出)-理想現金余額=期初現金余額+凈現金流量-理想現金余額。
企業用于生產產品的原材料,清查過程中發生短缺現象的,應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相關的賬務處理是什么?
材料短缺如何做賬?
審批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審批后:
屬于正常損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損失以及扣除應計入其他科目后的凈損失: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由責任人、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屬于自然災害、不可抗力因素等引起的非常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存在殘料入庫的情況:
借: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原材料、其他應收款是什么?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
其他應收款項是指企業除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代位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長期應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企業盤點庫存現金時,發現現金短缺的,應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批準處理后,應按不同原因計入不同的會計科目,相關的會計分錄是什么?
現金短缺業務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庫存現金
批準處理后: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現金短缺款(××個人)或應收保險賠款(應由責任人賠償或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
管理費用(無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庫存現金是什么意思?
庫存現金是指存放在財會部門,隨時可以動用的那部分庫存現金,包括人民幣和外幣。企業應設置“庫存現金”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收取的款項。
庫存現金屬于資產類科目。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什么?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會計里邊的科目,屬于資產類賬戶,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經常設置兩個明細科目,即“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待處理財產損溢在未報經批準前與資產直接相關,在報經批準后與當期損溢直接相關。
“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其實是個資產類科目。但它對應的資產類科目肯定符合“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這一規則,“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有點類似“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都是過渡性科目,一般期末是沒有余額的,它的余額都進入了當期損益類科目了,而進入損益類科目,借貸規則正好反過來,貸方是收入增加(或成本費用減少),借方是費用增加,如流動資產盤盈是沖減管理費用。
庫存現金的清查方法
庫存現金的清查方法是實地盤點法。實地盤點法就是運用度、量、衡等工具,通過點數,逐一確定被清查實物實有數的一種方法。
現金發生溢余的會計分錄
1、發現時:
借:庫存現金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2、按管理權限經批準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其他應付款(屬于應支付給有關人員或單位的)
營業外收入(無法查明原因的部分)
公司盤點現金時,發現短缺情況的,應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對于現金短缺,應如何做會計分錄?
現金短缺分錄處理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庫存現金
待查明原因后:
借:其它應收款——XXX(由責任人賠償)
管理費用(實在無法查明原因)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庫存現金屬于資產類科目。借方反映庫存現金的收入,貸方反映庫現金的支出,余額在借方,表示庫存現金的余額。
現金短缺是什么?
現金短缺是指計劃期現金期末金額與理想現金條款(又稱最佳現金條款)相比后的條款。說明如果期末現金余額大于理想現金余額,說明現金有多余,應設法進行投資或歸還債務如果期末現金金額小于理想現金余額,則說明現金短缺,應進行籌資予以補足。
庫存現金的賬務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的庫存現金。企業有內部周轉使用備用金的,可以單獨設置“備用金”科目。
二、企業增加庫存現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減少庫存現金做相反的會計分錄,將庫存現金反映在貸方。
三、企業應當設置“現金日記賬”,根據收付款憑證,按照業務發生順序逐筆登記。每日終了,應當計算當日的現金收入合計額、現金支出合計額及結余額,將結余額與實際庫存額核對,做到賬實相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持有的庫存現金。本科目余額一般不反映在貸方。
當生產車間在生產時發現材料短缺,應列入原材料盤虧的情況進行處理,一般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進行核算,具體的賬務處理怎么做?
材料短缺的賬務處理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原材料
根據盤虧的原因,對于盤虧的原材料應分情況進行處理:
1、如果屬于原材料日常收發計量上的差錯以及定額內損耗即正常損失,經批準后可以轉入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2、對如果應由過失人賠償的損失: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3、如果因為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引發的存貨損失,即非正常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4、對于無法收回的其他損失,經批準后記入“管理費用”科目: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什么?
待處理財產損溢屬于資產類科目。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發現各種財產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價值,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物資在運輸途中發生的非正常短缺與損耗,也通過本科目核算。企業如有盤盈固定資產的,應作為前期差錯記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企業的財產損溢,應查明原因,在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處理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對于企業購進的原材料,發生短缺情況時,實務中應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相應的會計分錄是什么?
材料短缺的會計分錄
審批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審批后:
屬于正常損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損失以及扣除應計入其他科目后的凈損失: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由責任人、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屬于自然災害、不可抗力因素等引起的非常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存在殘料入庫的情況:
借: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會計里邊的科目,屬于資產類賬戶,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查明原因后,待處理財產損溢應無余額。 未查明原因,年中各月末“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余額,可以根據該財產的流動性分別列示于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資產”科目。
原材料如何核算?
企業購入并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或在途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自制并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貸記生產成本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并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貸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公司清點存貨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短缺的情況,也有可能會發生溢余的情況,若是發生了存貨短缺,則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相應的會計分錄是什么?
公司存貨短缺如何做會計分錄?
審批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審批后:
屬于正常損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損失以及扣除應計入其他科目后的凈損失: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由責任人、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屬于自然災害、不可抗力因素等引起的非常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存在殘料入庫的情況:
借: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存貨指的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資等。
銷售存貨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合乎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一般會購入生產所需的存貨等,當外購存貨發生短缺的情況時,應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等科目進行核算,相關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外購存貨發生短缺的會計分錄
(1)審批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審批后:
屬于正常損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損失以及扣除應計入其他科目后的凈損失: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由責任人、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屬于自然災害、不可抗力因素等引起的非常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存在殘料入庫的情況:
借: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什么是存貨?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資等。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什么?
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經常設置兩個明細科目,即“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營業外支出是什么?
營業外支出是指除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等以外的各項非營業性支出。如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為此,要設置“營業外支出”賬戶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核算。企業發生各項營業外支出時,記入這個賬戶的借方;期末結轉損益時,從貸方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庫存現金是指存放于企業財會部門、由出納人員經管的貨幣。在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中,現金是經營活動的基礎,那么如遇現金短缺的情況時,應如何寫相關的會計分錄?
現金短缺的會計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庫存現金
1、如果是責任人賠款時:
借:庫存現金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2、如果是無法查明的,則按領導報批計入: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3、如果是盤盈,也是先分情況處理:
借:庫存現金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4、如果查明支付錯誤,補支付: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其他應付款——xx個人
什么是庫存現金?
庫存現金是指存放于企業財會部門、由出納人員經管的貨幣。庫存現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企業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現金管理制度,正確進行現金收支的核算,監督現金使用的合法性與合理性。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什么?
待處理財產損溢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
其他應付款是什么?
其他應付款是指企業在商品交易業務以外發生的應付和暫收款項,具體包括應付經營租入固定資產和包裝物租金;職工未按期領取的工資;存入保證金(如收入包裝物押金等)等方面的內容。
日常工作中,財務人員在盤點現金時發現有短缺的情況,經過調查之后仍無法查明短缺原因的,這時該如何做賬?若是屬于責任人賠償的部分,又應該怎么做賬?
現金短缺的會計分錄
對于無法查明原因的現金短缺應計入管理費用,需由責任方賠償的現金短缺計入其他應收款。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庫存現金
得到批準后:
借:其他應收款(應由責任方賠償的部分)
管理費用(無法查明原因的,補缺時)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現金溢余的會計分錄
應支付給有關人員或單位的現金溢余計入其他應付款,無法查明原因的現金溢余計入營業外收入。
借:庫存現金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得到批準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其他應付款(應支付給有關人員或單位的)
營業外收入(無法查明原因)
現金的日常收支管理
1、不得“坐支”,即不得從本單位收入的現金中直接支付出去。
2、對于借出的現金必須嚴格按照授權審批程序,不得擅自挪用和借出現金。
3、不得以任何手段套取現金。
4、不得使用不符合財會制度的憑證頂替庫存現金,即“白條抵庫”。
5、不得私設“小金庫”或者賬外現金。
6、實行“錢賬分管”制度。
7、內部審查人員應對庫存現金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核查,以確保賬實相符。
企業財務人員會定期對公司財產進行核查,可能會出現現金短缺的現象,如果現金短缺無法查明原因,應該如何寫會計分錄?
發現現金短缺無法查明原因的分錄
發現現金短缺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庫存現金
無法查明原因:
借:管理費用—現金短缺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現金盤盈會計分錄
批準前:
借:庫存現金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批準后,支付給有關人員和單位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其他應付款
未查明原因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營業外收入
盤盈現金,借記“庫存現金”,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批準處理后屬于支付給有關人員或單位的,計入“其他應付款”科目;屬于無法查明原因的,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什么?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指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盤盈、盤虧、毀損的價值。經常設置兩個明細科目,即“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待處理財產損溢在未報經批準前與資產直接相關,在報經批準后與當期損溢直接相關。因此對待處理財產損溢的檢查不容忽視.
待處理財產損溢期末一般是沒有余額的,它的余額都進入了當期損益類科目了。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是核算單位在清查財產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是資產類會計科目,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
商品短缺是企業購進商品時發生的實收數小于應收數的短缺,一般那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相關會計分錄如何編制?
企業購進商品發生短缺的會計分錄
1、購買材料時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材料入庫時
先按實際入庫: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3、上報短缺部分,等待上級處理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查明原因后處理(保險公司賠償一部分,剩余部分公司自己承擔):
借:其他應收款—保險公司
營業外支出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在途物資是指企業購入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即在途物資)的采購和入庫情況 ,一般用于商貿企業。
待處理財產損溢屬于資產類科目,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經常設置“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兩個明細科目。待處理財產損溢在未報經批準前與資產直接相關,在報經批準后與當期損溢直接相關。
商品損耗會計分錄
1、調減有關存貨賬戶的金額,使賬實相符。并查明原因,報有關領導審批: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生產成本、庫存商品等
2、根據審批意見進行處理:
借:原材料(殘料入庫)
其他應收款(責任人應賠償的部分)
管理費用(凈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3、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存貨短缺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偷盜、破損、遺漏等,對于這些損失,應當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那么具體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存貨短缺的賬務處理
審批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審批后:
屬于正常損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損失以及扣除應計入其他科目后的凈損失: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由責任人、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屬于自然災害、不可抗力因素等引起的非常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存在殘料入庫的情況:
借: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什么是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屬于資產類賬戶,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
“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月末如果是借方余額,則反映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損失;如果是貸方余額,則反映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溢余。
什么是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包裝材料、燃料、修理備用件、外購半成品等,并且是企業存貨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材料”賬戶屬于資產類賬戶,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并且應當按照材料的保管地點(倉庫)、材料的類別、品種和規格等進行明細核算。
當公司出現材料短缺的情況時,會計人員一般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等科目進行核算,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何編制?
材料短缺的會計分錄
1、審批前的會計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審批后的會計分錄:
(1)屬于正常損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損失以及扣除應計入其他科目后的凈損失: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由責任人、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存貨毀損的凈損失會計處理如下,企業發生存貨盤虧,
審批前先做如下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經公司管理部門審批后,屬于正常損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損失以及扣除應計入其他科目后的凈損失: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2)屬于自然災害、不可抗力因素等引起的非常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3)存在殘料入庫的情況:
借: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什么?
該科目用于核算企業在財產清查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待處理財產損溢”屬于資產類賬戶,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一般期末沒有余額,余額都進入了當期損益科目。有兩個入賬依據:各種資產盤盈,盤虧和毀損明細表及批件、各種流動資產報廢清單和批件。
原材料是什么?
原材料屬于資產類賬戶。借方代表增加,貸方代表減少。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庫存現金一般是指存放于企業財會部門、由出納人員經管的貨幣。企業在交易過程中發現庫存現金短缺時,應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做相應的會計處理,具體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庫存現金短缺的會計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庫存現金
批準處理后: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現金短缺款(××個人)或應收保險賠款(應由責任人賠償或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
管理費用(無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什么是庫存現金?
庫存現金是指存放于企業財會部門、由出納人員經管的貨幣。庫存現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企業需要按照國家和企業有關現金管理制度,正確進行現金收支核算,并進行嚴格合理的監管。庫存現金有限額要求,為了保證單位日常零星開支的需要,單位可以留存3-5天日常零星開支所需的現金數額。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什么?
待處理財產損溢屬于資產類賬戶,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經常設置兩個明細科目,即“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其他應收款是什么?
其他應收款是指企業除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代位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長期應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短缺成本指在現金持有量不足而又無法及時通過有價證券變現加以補充而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
短缺成本具體包括:失去購買力的代價,即因現金短缺,無法購買急需的原材料,導致企業生產、經營、投資中斷而造成的損失;信用損失與折扣損失的成本以及償付能力成本損失。
短缺成本有什么缺點?
現金的短缺成本隨現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隨著現金持有量的減少而上升,即與現金持有量成反比例關系。實際工作中,有些現金短缺成本可準確計量,而有些現金短缺成本卻需要通過某種方法進行估計和測算。通常情況下,現金短缺數額越大,導致的經濟損失可能也越大,現金短缺成本也越高;反之越低。如果有現金短缺的跡象,應立即采取補充措施,適時滿足現金供應,最大限度降低現金短缺成本。
怎么理解現金持有量?
現金持有量是指現金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的持有量。對企業來說,最佳持有量意味著現金余額為零。但基于交易、預防以及投機動機的要求,企業又需要保持一定數量的現金,企業能否保持足夠的現金余額,對于降低或避免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都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企業現金持有過多將影響企業投資收益的提高;但企業現金持有不足的話,在可能使企業蒙受風險損失的同時,還要付出各種無法估量的潛在成本或是機會成本。
人才短缺已成為各行各業目前正在面對的重要問題,盡管會計學系的大學畢業生人數保持穩定,但會計行業亦毫不例地遇到人才匱乏的問題。公會認為,人才短缺的部分原因歸咎于大學生對會計行業存有普遍誤解,例如他們相信會計師會被科技所取代、會計師的工作僅是涉及處理數字、沉悶乏味,以及報讀香港會計師公會專業資格課程(QP)的意義主要在于獲取審計資格許可。
為了解決這問題及提升人才留存率,公會展開了調查研究以制訂一套材料,用以向潛在人才傳達員工價值主張,鼓勵他們加入會計行業。
吸引人才的核心信息
專業會計師無法被科技所取代
對會計行業缺乏深入認識之人士往往將科技看成對會計行業的威脅,害怕自動化與人工智能會導致會計職位遭削除。然而,這種觀念實則源自于對會計師所擔任的職責有所誤解。雇主應強調,科技確實會對會計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但專業會計師擁有難以替代的高階技能,例如專業判斷、批判性思維、溝通技能,以及職業道德。通過作出相關澄清,年青一代有望對會計行業的未來前景重拾信心。
專業會計師在商界擔任重要而廣泛的職位
人們認為會計工作只是專注于管理財務資訊,這觀念造成了會計行業是沉悶乏味且毫無影響力的誤解。雇主應強調,專業會計師亦同時擔任商業顧問的角色,擁有分析財務資訊和為不同行業提供決策上的重要建議之獨特能力。專業會計師的職責已超越了數字運算的范疇,并且包含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稅務、財務分析、法證會計等。通過強調會計師的影響力和廣泛的職能,定能啟發年青人加入會計行業。
QP的價值主張
許多人認為,QP和CPA資格主要有利于在香港從事審計工作的專業人士。雇主應強調QP所帶來的更多好處,例如從課程中學習到能應用于廣泛會計職位及不同行業的全面性知識與技能。同時并重點指出,QP資格獲得全球認可,以及隨之帶來的全球性工作機會,藉此吸引有意在國際領域發展和擁有廣泛職業路徑之人才報讀。
留住人才的措施
確立工作目標
雇主應將員工的工作職務與更為遠大的機構目標和社會影響聯系起來,從而培養出員工的使命感。向員工清晰傳達作為會計師,他們如何能對企業、經濟及社會發揮正面影響。提供機會讓員工參與具有意義的項目與社區活動,亦有助提升他們的使命感和工作滿足感。
健康與福祉
雇主應推行工作與生活平衡,將員工福祉放在首位。推行支援生理與心理健康的政策與舉措,例如提供身心健康計劃和輔導服務,并且鼓勵員工多作休息或休假,以及參與能提升他們整體身心健康的活動。
團隊協作文化
雇主需致力營造一個重視協作、團隊合作與開放溝通的支持性與包容性兼備的工作環境。鼓勵知識分享、推行師友計劃和跨職能協作,以促進職業成長與發展。對各個不同級別的員工所提出的各種不同觀點與貢獻給予肯定及感謝。
清晰的職業路徑
雇主應在機構內建立清晰透明的職業發展框架。定期給予反饋及進行表現評估,協助員工了解其優勢、有待改進的地方,以及潛在發展機會。提供培訓與發展計劃,提升員工的技能和能力。
靈活工作安排
雇主可透過提供靈活工作安排,例如遠程工作選擇、彈性工作時間、壓縮工作周或提供職位共享的機會,以確認及滿足員工的個人需求。這類靈活安排有助員工平衡其個人生活與工作職務,從而提升工作滿足感和保留人才。
員工嘉許計劃
雇主應制定及推行員工嘉許計劃,以肯定和獎勵員工作出的貢獻及其工作成就。認可員工的杰出表現、創新主意,以及出色的團隊合作成果。與員工共同慶祝重要里程碑,并在機構內提供可讓他們展示其所取得的成就之機會。
為了能更有效地吸引和留住會計專業人才,雇主應傳達共同一致的核心訊息,強調專業會計師是不可或缺的職業、其所擔任的職位之廣泛性,以及QP的價值主張。此外,靈活的人才保留措施之推行,能有助會計師事務所及企業吸引及留住專業人才。公會現正編制雇主工具包,以支持這些工作。
本文為編譯版本,原文由香港會計師公會教育及培訓部撰寫,并首發于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雜志《A Plus》2023年第4期。如欲轉載本文,請標注轉載來源為:香港會計師公會官方微信公眾號(ID:hkicpa_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