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unting for overhead在ACCA(MA)科目考試中十分重要,對于Accounting for overhead 包含三個流程內容:allocation,apportionment,absorption。對此,會計網今天著重為大家詳解這個核心考點內容。
Q1、What is “3A”
在吸收成本法中認為產品成本應該包含所有的生產成本,對于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原材料成本和直接費用可以直接計入到產品成本中,但是對于生產費用不能直接計入到鏟平成本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accounting for overhead章節中學習了“3A”法:allocation,apportionment,absorption,具體流程如下:
第一步Allocation:
Allocat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whole cost items are charged direct to a cost unit or cost centre.(將生產成本中的直接成本直接分派到產品上,將不能直接歸屬到產品上的生產費用,歸屬到部門上,生產部門的費用歸屬到生產部門上,生產車間中服務部門的費用歸屬到服務部門上,對于無法區分的生產費用比如水電費,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都有并且不好區分,此時就歸集到general cost center)
第二步apportionment:
Apportionment is a procedure whereby indirect costs are spread fairly between cost centre.(將服務部門和general cost centre中的生產費用分攤給生產部門)
共有兩次分攤:
Apportionment(一次分攤):將general cost centre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
Reapportionment(二次分攤、再分攤):將服務部門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
第三步absorption:
Overhead absorption is the process whereby overhead costs allocated and apportioned to production cost centres are added to unit, job or batch costs.(將生產部門中的生產成本吸收到單位產品中)
我們本次的重點就是Reapportionment(二次分攤、再分攤):將服務部門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
Q2、The methods of reapportionment
在reapportionment中涉及三類方式:
Direct method,
step down method,
reciprocal method
(對于reciprocal method交互法共包含兩種方法:Repeated distribution持續分配和Algebra代數法,但是Repeated distribution在考試中不進行考察,所以這里只講解代數法,并且當題目中指明使用交互法進行計算時,默認使用代數法)。
會計網通過表格的形式進行總結并附加一道例題對于這三種方式進行講解。
來源:ACCA學習幫
初級會計法學習技巧:在備考的過程中,要調整好心態,制定好科學的備考計劃,并嚴格遵守。在復習的時候,勞逸結合做到求質不求量,對于那些難題,也不要鉆牛角尖,可以適當的進行放棄去學習基礎的內容。
1、端正學習態度
強化階段的備考很重要,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充分的肯定自己,端正好學習態度,給自己一個前驅動力。有了明確的學習動力,學習狀態自然調整回來,注意力也會隨之而提高,學習自然事半功倍。
2、高效利用時間
目前為止,備考時間越來越少,能不能充分利用每天的學習時間成為我們的制勝關鍵。高效利用時間才能有好狀態,思維也會活躍。
3、總結答題技巧
一道錯題能反映很多問題,比如,知識點沒掌握,思路不清晰,答題欠缺技巧等等。對錯題進行歸納總結及時分析出問題并解答才能真正掌握知識。
單選題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錯選、不選均不得分。多選題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至少選擇兩個答案,全部選對得滿分,少選得相應分值,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判斷題答題正確的得1分,錯答、不答均不得分不扣分。不定項選擇題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每小題全部選對得滿分,少選得相應分值,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初級會計職稱的考試實行的是無紙化的考試模式,所有的操作都需要在計算機上面進行。試題、答題要求以及答題的界面都會顯示在計算機的顯示屏上,考生可以運用計算機的鼠標、鍵盤在計算機的答題界面上完成相應的答題。在進入考場之前,考生可以把手機關機之后放在指定的位置,并且不可以攜帶任何的草稿紙、手機等電子產品以及帶有儲存功能的計算器計算器,可以直接在計算機上面調用。
在ACCA考試中,Throughput Accounting一直都是PM科目中比較難理解的考點,對此,會計網今天就跟大家詳解這個重難點內容,我們來看看吧。
01、Background
Just in time(JIT):JIT是一種管理理念。在JIT下,企業注重運營效率,目標是生產所需要的產品,而不是庫存。在JIT管理理念下,一般使用Throughput accounting進行成本核算。
Key points:JIT的特征是不喜歡存貨,按照訂單生產和采購。
Theory of constraints(TOC):Bottleneck determines the whol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organisation.
Key points:
a. External & Internal:瓶頸可以是內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但是外部的難以管理。
b. There is one and only one bottleneck:有且僅有一個瓶頸。
c. Five steps for dealing with a bottleneck activity(identify-exploit-subordinate-elevate-return)找到瓶頸-充分利用-其他流程協作-提升瓶頸-重新定義新的瓶頸。
02、Throughput
Assumption:假設短期內只有原材料成本是變動成本
Calculation of profit
Key points:
a. Value of inventory=Material cost
b. Throughput=Sales revenue of sales volume- Direct material purchase costs,所以要想throughput最大化必須要讓采購進來的存貨盡快銷售出去產生銷售收入。
c. 在TA中,只有material cost是變動成本,其余的包括labour cost都是固定成本,寫法有:Operational expenses/Total Factory costs/Conversion cost/Fixed cost,但是需要注意Factory costs≠Factory overhead,Factory overhead只是間接的固定成本,還需要在TA中特殊存在的直接的固定成本,通常就是labour cost (factory overhead+labour cost=factory costs)。
03、Throughput accounting ratio(TPAR)
首先當然是讓大家瑟瑟發抖的公式要會背:
Key points:
1. 計算TPAR
Return per factory hour需要注意分子和分母的單位都是per unit(單位金額、單位數量)
Cost per factory hour需要注意分子分母都是total(總金額、總數量),如果是同一個工廠里面生產的產品,Cost per factory hour是相等的。
2. 提升TPAR
提升TPAR的分子Return per factory hour:
分子:(Sales revenue per unit-material cost per unit)
分母:Bottleneck resources per unit ↓,每一單位使用的瓶頸資源減少,即瓶頸資源使用效率提升。
減少TPAR的分母Cost per factory hour:
分子:Total factory cost ↓,也就是總的固定成本減少。
分母:Total bottleneck resources ↑,總的可使用瓶頸資源增加,也就是產能增加。
做題步驟:1.找到瓶頸;2.分析瓶頸流程的TPAR
3. 最優生產計劃:TPAR越大越好。
做題步驟:
Step 1:找到瓶頸資源;
Step 2:計算TPAR(如果是同一個工廠內生產的產品可以直接通過return per factory hour進行比較)
Step 3:按照計算出來的TPAR或者return per factory hour進行排序,越大的越先生產。(如果有已經簽了合同的產品,優先滿足合同,再考慮TPAR的生產計劃)
04、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
Advantages:
1)reduce inventory holding cost減少存貨持有量
2)value for money allocation of scarece resource對稀缺資源的價值分配
3)encourage short-term maximization鼓勵關注短期最大化
4)cost 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
Disadvantages:
1)short-termism過于短視化
2)risk of stock out缺貨風險
來源:ACCA學習幫
在ACCA考試當中,F2階段“accounting for materials”是比較重要的章節,對考生來說也存在一定的難度,今天會計網就跟大家重點詳解“accounting for materials”這個考點內容。
這一篇的重點是理解 Inventory control 是個啥。Material放在倉庫里,我們就叫它inventory,那么material是從哪里來的?又用于哪里?誰來看管它們?又有怎樣復雜的流程呢?給你一張圖再加上我的解析,保你知根知底~
首先,我們先代入角色,站在倉庫老大(倉庫管理員)的位置看一切流程。
在一個陰霾霾的早晨,身為倉庫萬物主宰的你(倉庫管理員)發現了最受歡迎的Material A沒有庫存了!!!
于是你填了一張purchase requisition note給采購部門申請購買,采購部門確認了就會給Supplier供應商發一張Purchase order采購訂單,向他們買Material A,供應商就會寄快遞或者直接把Material A送到倉庫并且會附帶一張GRN(goods recieved note 收貨單)讓你確認收貨了再寄還給他。
貨到了,你就要開始驗貨了,貨確實是Material A,而且數量跟采購訂單對上了,并且質量也合格,你就填好收貨單(GRN)返還給供應商。這時候會計部門就要給供應商打錢了,這筆交易成功。你不能忘記更新你的庫存記錄哦~
第二天部門B、C、D要用到Material A生產產品,于是他們填了一張Material requisition note 領料單給你,你同意后就把Material A 給他們了,同時你還需要更新庫存記錄。第三天,部門C發現領多了一些Material A,正好部門D少領了,于是C可以直接給給D,但是也要立個單據。部門B也多領了材料,于是就退還給了你。你還是得繼續更新庫存記錄哦。
好了,看了這段解析,請問倉庫管理員你熟悉了你的工作流程了么,我來考考你~
Q: The following relate toprocedures for materials :
(i)Check the goodsreceived note
(ii)Raise a storesrequisition note
(iii)Update the storesledger account for the purchase
(iv)Raise a purchase order
What would be the correct orderof the above when in the process of purchasing and using materials?
你想出來了么?答案是iv i iii ii。這里還需要注意的一個點是GRN收貨單上是不包含金額的,是倉庫管理員確認收貨時給出的單據,因此不寫金額,對于企業的存貨反而會更加安全一些,以防監守自盜的情況。
來源:ACCA學習幫
在ACCA(MA)科目考試中,每年都會有一個重要考點經常會出現在試卷題目里,那就是“Accounting for overhead”, ccounting for overhead 包含三個流程內容:allocation,apportionment,absorption。 本次文章就是對于apportionment中的reappointment(再分攤)進行講解。
01、What is “3A”
在吸收成本法中認為產品成本應該包含所有的生產成本,對于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原材料成本和直接費用可以直接計入到產品成本中,但是對于生產費用不能直接計入到鏟平成本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accounting for overhead章節中學習了“3A”法:allocation,apportionment,absorption,具體流程如下:
第一步Allocation:
Allocat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whole cost items are charged direct to a cost unit or cost centre.(將生產成本中的直接成本直接分派到產品上,將不能直接歸屬到產品上的生產費用,歸屬到部門上,生產部門的費用歸屬到生產部門上,生產車間中服務部門的費用歸屬到服務部門上,對于無法區分的生產費用比如水電費,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都有并且不好區分,此時就歸集到general cost center)
第二步apportionment:
Apportionment is a procedure whereby indirect costs are spread fairly between cost centre.(將服務部門和general cost centre中的生產費用分攤給生產部門)
共有兩次分攤:
Apportionment(一次分攤):將general cost centre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
Reapportionment(二次分攤、再分攤):將服務部門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
第三步absorption:
Overhead absorption is the process whereby overhead costs allocated and apportioned to production cost centres are added to unit, job or batch costs.(將生產部門中的生產成本吸收到單位產品中)
我們本次的重點就是Reapportionment(二次分攤、再分攤):將服務部門中的成本分攤給生產部門。
02、The methods of reapportionment
在reapportionment中涉及三類方式:
Direct method,
step down method,
reciprocal method
(對于reciprocal method交互法共包含兩種方法:Repeated distribution持續分配和Algebra代數法,但是Repeated distribution在考試中不進行考察,所以這里只講解代數法,并且當題目中指明使用交互法進行計算時,默認使用代數法)。
會計網通過表格的形式進行總結并附加一道例題對于這三種方式進行講解。
我們接著分析例題,同時通過視頻更詳細地講解這個知識點在考試中如何運用~
03、Example
What would be the total overheads for production department A once the service department costs have been apportioned?
1. Direct method
Step 1:分攤P部門
A分攤到的費用=2500*25%/80%(W1)=$781.25
Step 2: 分攤Q部門
A分攤到的費用=2700*20%/75%=$720
Step 3: 求和
Total overhead of A= 3000+781.25+720=4501.25
W1:按照已知條件,P部門的生產費用會分攤給四個部門A25%,B25%,C30%,Q20%,此時的分攤基準是25%+25%+30%+30%=100%。但是在Direct method 中,認為服務部門之間不進行費用分攤,所以此時在分攤基準中要把服務部門Q的20%,分攤基準就是變為了100%-20%=80%, A部門在這其中的占比就變成25%/80%. 同理在分攤Q部門時,分攤基準也從100%,變成了100%-25%=75%,此時在分攤Q部門費用時,A部門的占比為20%/75%
Summary:當服務部門之間不進行分攤時,分攤基準要排除服務部門的占比,也就是分母要排除服務部門的占比。
2. Step down method
Step 1:分攤費用大的部門,Q(會分攤給服務部門)
A分攤到費用=2700*20%=$540
P分攤到費用=2700*25%=$675
Step 2: 分攤費用小的部門,P的總費用(不進行服務部門之間分攤)
Total overhead P=675+2500=$3175
A分攤到費用=3175*25%/80%=$992.19
Step 3: 求和
Total overhead of A= 3000+540+992.19=$4532.19
3. reciprocal method (Algebra代數法,服務部門之間相互分攤)
Step 1:設立未知數解方程,假設P總共分攤出去的費用為P’, Q總共分攤出去的費用為Q’
P’=2500+25%Q’
Q’=2700+20%P’
解得:P’=$3342.11 Q’=$3368.42
Step 2: 求分攤費用
P部門分攤給A=3342.11*25%=$835.53
Q部門分攤給A=3368.42*20%=673.68
Step 3: 求和
Total overhead of A= 3000+835.53+673.68=$4509.21
來源:ACCA學習幫
2020年ACCA12月考季臨近,根據考生所反饋,大家在備考過程中碰到問題最多的就是成本技術-Throughput Accounting這個考點內容,對此,會計網今天就為大家詳解下這部分內容。
同學們需要從四個方面考慮,Background、Throughput、TPAR、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
01、Background
? Just in time(JIT):JIT是一種管理理念。在JIT下,企業注重運營效率,目標是生產所需要的產品,而不是庫存。在JIT管理理念下,一般使用Throughput accounting進行成本核算。
Key points:JIT的特征是不喜歡存貨,按照訂單生產和采購。
? Theory of constraints(TOC):Bottleneck determines the whol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organisation.
Key points:
a. External & Internal:瓶頸可以是內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但是外部的難以管理。
b. There is one and only one bottleneck:有且僅有一個瓶頸。
c. Five steps for dealing with a bottleneck activity(identify-exploit-subordinate-elevate-return)找到瓶頸-充分利用-其他流程協作-提升瓶頸-重新定義新的瓶頸。
02、Throughput
Assumption:假設短期內只有原材料成本是變動成本
Calculation of profit
Key points:
a. Value of inventory=Material cost
b. Throughput=Sales revenue of sales volume- Direct material purchase costs,所以要想throughput最大化必須要讓采購進來的存貨盡快銷售出去產生銷售收入。
c. 在TA中,只有material cost是變動成本,其余的包括labour cost都是固定成本,寫法有:Operational expenses/Total Factory costs/Conversion cost/Fixed cost,但是需要注意Factory costs≠Factory overhead,Factory overhead只是間接的固定成本,還需要在TA中特殊存在的直接的固定成本,通常就是labour cost (factory overhead+labour cost=factory costs)。
03、Throughput accounting ratio(TPAR)
? 首先當然是讓大家瑟瑟發抖的公式要會背:
Key points:
1. 計算TPAR
Return per factory hour需要注意分子和分母的單位都是per unit(單位金額、單位數量)
Cost per factory hour需要注意分子分母都是total(總金額、總數量),如果是同一個工廠里面生產的產品,Cost per factory hour是相等的。
2. 提升TPAR
提升TPAR的分子Return per factory hour:
分子:(Sales revenue per unit-material cost per unit)↑
分母:Bottleneck resources per unit ↓,每一單位使用的瓶頸資源減少,即瓶頸資源使用效率提升。
減少TPAR的分母Cost per factory hour:
分子:Total factory cost ↓,也就是總的固定成本減少。
分母:Total bottleneck resources ↑,總的可使用瓶頸資源增加,也就是產能增加。
做題步驟:1.找到瓶頸;2.分析瓶頸流程的TPAR
3. 最優生產計劃:TPAR越大越好。
做題步驟:
Step 1:找到瓶頸資源;
Step 2:計算TPAR(如果是同一個工廠內生產的產品可以直接通過return per factory hour進行比較)
Step 3:按照計算出來的TPAR或者return per factory hour進行排序,越大的越先生產。(如果有已經簽了合同的產品,優先滿足合同,再考慮TPAR的生產計劃)
04、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
Advantages:
1)reduce inventory holding cost減少存貨持有量
2)value for money allocation of scarece resource對稀缺資源的價值分配
3)encourage short-term maximization鼓勵關注短期最大化
4)cost 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
Disadvantages:
1)short-termism過于短視化
2)risk of stock out缺貨風險
以上就是我們Throughput Accounting的常考知識點,建議大家計算部分該背的背一背,文字部分主要靠理解,記住關鍵詞。但是光靠看肯定是不行的,還需要大家動動手做做題,反復鞏固才可以順利通過考試哦~
來源:ACCA學習幫
在ACCA考試里,Accounting for overhead在MA科目考試中是十分重要的,對于Accounting for overhead 包含三個流程內容:allocation,apportionment,absorption。本次文章就是對于apportionment中的reappointment(再分攤)進行講解。
Example
What would be the total overheads for production department A once the service department costs have been apportioned?
1. Direct method
Step 1:分攤P部門
A分攤到的費用=2500*25%/80%(W1)=$781.25
Step 2: 分攤Q部門
A分攤到的費用=2700*20%/75%=$720
Step 3: 求和
Total overhead of A= 3000+781.25+720=4501.25
W1:按照已知條件,P部門的生產費用會分攤給四個部門A25%,B25%,C30%,Q20%,此時的分攤基準是25%+25%+30%+30%=100%。但是在Direct method 中,認為服務部門之間不進行費用分攤,所以此時在分攤基準中要把服務部門Q的20%,分攤基準就是變為了100%-20%=80%, A部門在這其中的占比就變成25%/80%. 同理在分攤Q部門時,分攤基準也從100%,變成了100%-25%=75%,此時在分攤Q部門費用時,A部門的占比為20%/75%
Summary:當服務部門之間不進行分攤時,分攤基準要排除服務部門的占比,也就是分母要排除服務部門的占比。
2. Step down method
Step 1:分攤費用大的部門,Q(會分攤給服務部門)
A分攤到費用=2700*20%=$540
P分攤到費用=2700*25%=$675
Step 2: 分攤費用小的部門,P的總費用(不進行服務部門之間分攤)
Total overhead P=675+2500=$3175
A分攤到費用=3175*25%/80%=$992.19
Step 3: 求和
Total overhead of A= 3000+540+992.19=$4532.19
3. reciprocal method (Algebra代數法,服務部門之間相互分攤)
Step 1:設立未知數解方程,假設P總共分攤出去的費用為P’, Q總共分攤出去的費用為Q’
P’=2500+25%Q’
Q’=2700+20%P’
解得:P’=$3342.11 Q’=$3368.42
Step 2: 求分攤費用
P部門分攤給A=3342.11*25%=$835.53
Q部門分攤給A=3368.42*20%=673.68
Step 3: 求和
Total overhead of A= 3000+835.53+673.68=$4509.21
以上是我們在reapportionment中涉及的知識點,在考試中reapportionment考察的分值大致為2-4分,出現在section A部分,以計算題為主。
來源:ACCA學習幫
我國《會計法》規定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以及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明確各個崗位職責,做到相互監督、相互制約。
會計法出納不相容崗位有哪些?
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以及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應當明確崗位職責,做到相互制約與相互監督。《會計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會計機構內部應當建立稽核制度。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出納的基本職能有哪些?
出納的職能包括收付職能,出納最基本的工作是處理相關的收付結算業務;出納還具有管理職能,出納有責任對企業貨幣資金、有價證券及相關資料進行保管;監督職能也必不可少,出納應對企業收付業務的合法性與合理性進行監督;還包括反映職能,出納可以為企業提供所需要的經濟信息。
出納工作的特點是什么?
1、時間性:出納工作所有環節有一定的時間要求;
2、政策性:出納工作的每個環節都應依照國家政策規定進行;
3、專業性:出納工作有專門的操作方式和工作規則;
4、社會性:出納工作和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轉相互關聯。
會計和出納的區別是什么?
會計工作主要是負責會計核算、采購管理、預算外資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財政票據管理、工資管理等內容;出納則主要負責日常資金收支、銀行票據保管等工作,通常在同一單位內,會計和出納不能由同一人擔任。
中級會計法規兩個月備考是夠的,中級會計法規指的是《經濟法》科目,該科目建議的學習總時長為220個小時,兩個月備考《經濟法》每天需準備4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經濟法》備考攻略
按章節的重要程度可以看出《經濟法》是最為平均的一科,除了第一章與第三章外,其他每章都是占分較多、考頻較高的部分。對于以記憶為主的《經濟法》科目而言,建立起對于學科的興趣是備考的第一步。考生可以采用關聯記憶的方式,結合生活實例,套用已有的知識結構進行聯想記憶。
《經濟法》答題技巧
1、注重基礎
針對客觀題,復習面要盡可能的廣,針對主觀題,重難點章節要適度挖掘深度。主觀題重難點集中在第二章公司法、第四章票據法、第五章合同法、第六章增值稅、第七章企業所得稅。
2、關注教材變動處
暫未考查到的新知識點,未來一年仍有著重考查的可能性。
4、熟悉機考環節
《經濟法》一般不存在做不完的情況,但對電腦打字不熟悉的考生,要提前練熟,并且巧用復制粘貼,減少無效打字的時間。
中級會計的就業方向及薪資水平
中級會計證持有者的就業方向是企業或事業單位等,內資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量非常的大,也是目前會計畢業生的最大就業方向。除了企業或事業單位,外資企業也是一個不錯的就業方向,大部分外資企業的同等崗位待遇都遠在內資企業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資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和方法都成熟,對新員工一般都會進行一段時間的專業培訓。
取得中級會計證書的人員,在一線城市任職財務經理職位,月薪約為為10000-15000元;二三線城市則低一些,大約是7000-8000元。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4月19日舉行記者會,發言人楊合慶介紹立法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將于4月23日至26日在京舉行,會計法修正草案擬提交審議。楊合慶介紹,會計法修改列入了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和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楊合慶表示,會計法修正草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保持現行基本制度不變,著力解決會計工作實踐中的突出問題。修正草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堅持黨對會計工作的領導。
三是強化會計監督。
四是加大財務造假法律責任追究力度。
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知識點出題一般是在案例資料中給出某企業的一些行為,判斷各項行為是否違反會計法律制度,以及應承擔的責任。
1.【單選題】(2018年)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對于變造、偽造會計憑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單位罰款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
B.對個人罰款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
C.對單位罰款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
D.對個人罰款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
2.【判斷題】(2021年)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會計監督管理中泄露商業秘密,應承擔行政責任。()
參考答案:
答案:1.B【解析】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并處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其中的會計人員,五年內不得從事會計工作。
2.錯【解析】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