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計扣除是指按照稅法規定,在實際發生數額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的一種稅收優惠措施。具體的計算方法請一起往下看吧。
什么是加計扣除?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是在公司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扣除數額的一種稅收優惠措施。簡單來說,就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的時候可以按高于實際支出的金額的一定比例來計算。因為企業所得稅是以利潤為基數計算的,而利潤=收入-支出,如果允許多列支支出,那么就會減少企業所得稅。
舉個例子吧。某企業發生研發支出10萬,假設都符合加計扣除條件,那么這個10萬在發生的時候作為費用進入公司的成本。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候公司成本還可以多加5萬(10*50%)。那就是相當于10萬的成本實際在稅前公司扣了15萬,這就是加計扣除。
什么是稅前加計扣除?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在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的基礎上,再加計一定的比例扣除。
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內部自主研發的費用化支出加計扣除標準為50%,形成無形資產的標準按成本150%攤銷。
研發費用是怎么進行加計扣除的?
按照稅法規定在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時發生的研發費用以高于實際發生額的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的一種稅收優惠政策。
根據財稅〔2017〕34號《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關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規定: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形成無形資產的成本的175%可以在稅前攤銷。
如何計算稅前工資的加計扣除?
稅前工資加計扣除指的是企業安置的殘疾人員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的規定,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六條規定企業安置殘疾人員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殘疾人員的范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的有關規定。
專利年費是否可以加計扣除?加計扣除該如何理解?加計扣除指的是企業所得稅的一種稅基式優惠方式,對于企業的研發支出是可以加計扣除的。那么專利年費方面呢?下面具體來看看吧!
專利年費是否可以加計扣除?
答:專利年費是可以加計扣除的。
對于和研發活動相關的其他費用,其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比如專家咨詢費、資料翻譯費, 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論證、評議、鑒定、評審、評估、驗收費用, 知識產權的申請費、代理費、注冊費等。
加計扣除如何理解?
加計扣除指的是企業所得稅的一種稅基式優惠方式,也就是根據稅法規定在實際發生支出數額的基礎上,加成一定比例,將其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
可以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費用有哪些?
答:可以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費用包括了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三新”費、 勘探開發技術現場試驗費,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折舊費用,其他相關費用。
人員人工費用,也就是工作人員直接參加研究開發工作而獲得的薪金、五險一金,另外,還包括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直接投入費用,指的是研發過程中涉及的使用儀器設備維修檢修費用、向外租入的租金費用等。
“三新”費、 勘探開發技術現場試驗費,指的是企業在新產品設計或者新藥研制的臨床試驗等過程中發生的有關該項活動開展的各種費用。
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指的是專利權、用于研發活動的軟件等相關攤銷費用。
折舊費用,比如設備的折舊費。
其他相關費用,比如研發過程中所需的鑒定咨詢的費用。
在近幾年的稅收優惠政策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加計抵扣”、“加計扣除”、“加計抵減”這三個名詞,它們有什么區別呢?
加計抵減涉及到的是增值稅,是指允許特定納稅人可抵扣進項稅額的一定比例,計算出一個抵減額,專用于抵減一般計稅方法下計算出來的應納稅額。目前實行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為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先進制造業企業加計5%,工業母機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加計15%抵減應納增值稅稅額。
加計抵扣涉及到的也是增值稅,農產品加計抵扣政策是指企業從事農產品深加工業務,購進于生產或者委托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可加計一個百分點,按照10%扣除率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加計扣除涉及到的則是企業所得稅,是指按照稅法規定,在實際支出發生數額據實稅前扣除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額外允許稅前扣除的一種稅收優惠措施。目前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措施的主要有三類:
一是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自2023年1月1日起,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其中集成集成電路企業和工業母機企業在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20%。
二是基礎研究支出加計扣除,對企業出資給非營利性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高等學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學基金用于基礎研究的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按實際發生額在稅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稅前加計扣除。
三是殘疾人員工資加計扣除,企業安置殘疾人員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內容來源吉林稅務,會計網整理發布。
對于加計抵減與加計扣除的差異問題,很多的會計人員不太清楚,雖然加計抵減與加計扣除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差別,但其實大有不同,企業想要利用好政策,就需要提前明白加計抵減與加計扣除的區別是什么?一起來了解下吧!
加計抵減與加計扣除的區別
1、基本概念不同
加計抵減是一種針對部分服務行業,抵減增值稅應納稅額的稅收優惠計算方法。加計扣除,則是在實際發生數額的基礎上,加成一定比例,進而計算應納稅額的一種計算方式。
2、計算方法不同
適用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企業需按照一定的公式確定可加計抵減額。具體公式為:當期計提加計抵減額=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10%或15%;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上期末加計抵減額余額+當期計加計抵減額-當期調減加計抵減額。加計扣除政策的計算方式則與之不同。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為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當期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75%。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增值稅現行規定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
3、適用條件不同
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納稅人,應是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的納稅人,且提供上述四項服務所取得的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需超過50%。適用加計扣除政策,也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為例,屬于7大禁止類行業的企業,不得適用這一政策。不僅如此,企業還需按照會計核算的相關規定,準確、合規地歸集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
關于企業所得稅的“加計扣除”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9]70號文件規定:企業安置殘疾人員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舉個例子:
某企業2018年殘疾職員的應發工資50000元,年終獎10000元,繳納五險一金單位承擔部分15000元,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時,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調減金額=50000+10000=60000元。
按25%的稅率計算,相當于少繳納了1.5萬元的稅款。
Tips:殘疾職工工資是指企業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總和,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加班工資、獎金、補貼與津貼,但是不包括企業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以及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個人承擔部分也是包含在內的哦~
關于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 科技部財稅〔2018〕99號文件規定: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舉個例子:
企業2018年的研發費用是100萬元,在2019年匯算清繳時,單就研發費用在計算抵扣費用是就能抵扣175萬元,按25%的稅率計算,相當于少繳納了18.75萬元的稅款。
加計抵減相關介紹
加計抵減,指的是允許符合條件的行業在所抵扣進項稅額的基礎上加計10%,看上去似乎對象仍然是進項稅額,但透過現象看本質之后,會發現事實上它真正抵減的是應納稅額。能否享受這項優惠政策的關鍵,在于企業有沒有應納稅額所以在留抵稅額退稅它是無法享受的。
最重要的是,加計抵減政策還有一個執行起止日期。加計抵減政策執行到期后,納稅人不再計提加計抵減額,結余的加計抵減額停止抵減。
進項稅額通常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當面對進項稅額加計扣除的情況時,相關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進項稅加計扣除的會計分錄
1、計算當期可抵扣進項加計抵減額
(1)發生當期依據可抵扣進項計提可加計抵減額
借:固定資產/原材料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貸:銀行存款
(2)當期發生不可抵減進項稅額期末轉出進項
借: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2、當期進項加計額抵減應納稅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加計抵減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3、優惠到期如還有進項加計額抵減額結余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什么是進項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
什么是應交稅費?
應交稅費是指企業根據在一定時期內取得的營業收入、實現的利潤等,按照現行稅法規定,采用一定的計稅方法計提的應交納的各種稅費。
包括企業依法交納的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以及在上繳國家之前,由企業代收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等。
主營業務成本是什么?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減免稅加計扣除怎么做會計分錄?如果你對這部分知識點了解得不太多,那么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
一些高新技術行業,只要具有符合條件并適用于研發費用的就可以申請減免企業所得稅,那么相應的會計處理怎么做呢?
加計扣除的減免稅屬于稅收返還嗎?
稅收返還是指實際收到稅務機關(或財政)退的稅,高新技術企業的所得稅減免及所得稅加計扣除減免的所得稅,不屬于稅收返還
1、如果退的是當年的
借:銀行存款
貸:所得稅費用
2、如果退的是以前年度的
(1)收到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結轉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同時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退稅怎么計算?
從2016年1月1日起,首先,放寬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的研發活動和費用范圍。除規定不宜適用加計扣除的活動和行業外,企業發生的研發支出均可享受加計扣除優惠。在原有基礎上,外聘研發人員勞務費、試制產品檢驗費、專家咨詢費及合作或委托研發發生的費用等可按規定納入加計扣除。其次,允許企業追溯過去3年應扣未扣的研發費用予以加計扣除。同時,簡化審核,對加計扣除實行事后備案管理。對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實行歸并核算
以上就是有關加計扣除減免稅的相關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更好地支持科技創新,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是一種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鼓勵科技創新的重要政策抓手,該政策允許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對于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進行稅前扣除。
近年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持續優化完善。2023年,國家將所有符合條件行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的政策作為一項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該政策具體內容為: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該政策是享受主體為:除煙草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娛樂業等以外,會計核算健全、實行查賬征收并能夠準確歸集研發費用的居民企業。
提醒:以下活動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1)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
(2)對某項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如直接采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
(3)企業在商品化后為顧客提供的技術支持活動。
(4)對現存產品、服務、技術、材料或工藝流程進行重復或簡單改變。
(5)市場調查研究、效率調查或管理研究。
(6)作為工業(服務)流程環節或常規的質量控制、測試分析、維修維護。
(7)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方面的研究。
該政策的享受時點為:
企業7月份預繳申報第2季度(按季預繳)或6月份(按月預繳)企業所得稅時,能準確歸集核算研發費用的,可以結合自身生產經營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就當年上半年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政策。
企業10月份預繳申報第3季度(按季預繳)或9月份(按月預繳)企業所得稅時,能準確歸集核算研發費用的,企業可結合自身生產經營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就當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政策。
企業年度匯算清繳時能夠準確歸集核算研發費用的,可以就當年發生的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政策。
內容來源國家稅務總局稅收宣傳中心、中國稅務報社,會計網整理發布。
對于進項稅加計扣除的會計處理,一般設置應交稅費、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具體的分錄應當怎么寫?
進項稅加計扣除的會計分錄
1、計算當期可抵扣進項加計抵減額:
(1)發生當期依據可抵扣進項計提可加計抵減額:
借:固定資產/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貸:銀行存款
(2)當期發生不可抵減進項稅額期末轉出進項:
借: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等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2、當期進項加計額抵減應納稅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加計抵減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3、優惠到期如還有進項加計額抵減額結余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遞減進項加計額)
如何理解進項稅?
進項稅額,指的是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進項稅額是已經支付的錢,在編制會計分錄的時候記在借方。
一般在財務報表計算過程中采用以下的公式進行計算:
進項稅額=(外購原料、燃料、動力)*稅率。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等應繳納的增值稅,當對進項稅額加計扣除時,相應的會計分錄應如何編制?
進項稅額加計扣除的會計分錄
1、計算當期可抵扣進項加計抵減額
(1)發生當期依據可抵扣進項計提可加計抵減額
借:固定資產/原材料等科目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貸:銀行存款
(2)當期發生不可抵減進項稅額期末轉出進項
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2、當期進項加計額抵減應納稅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加計抵減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3、優惠到期如還有進項加計額抵減額結余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什么是應交稅費?
應交稅費是指企業根據在一定時期內取得的營業收入、實現的利潤等,按照現行稅法規定,采用一定的計稅方法計提的應交納的各種稅費。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交納的稅費;期末如為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稅費。
什么是進項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
主營業務成本是什么?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在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情況下,增值稅是可以進行加計扣除的,對于加計扣除的增值稅會計分錄該如何編制?
增值稅加計扣除的會計分錄
1、當期可抵扣的加計扣除額:
借:固定資產/原材料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金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貸:銀行存款
不可抵減的進項稅額轉出:
借: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等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金轉出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2、當期進項加計扣除額抵減應納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加計抵減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抵減進項加計額
增值稅應繳稅額等于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比當期進項稅額大時,兩者之差為正數,當期需要繳納稅款;相反,當期進項稅額比當期銷項稅額大時,兩者之差為負數,則當期不用繳納稅款,作為留抵稅額待下期留抵。
進項稅額比當期銷項稅額大時,形成留抵稅額: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應交稅費是什么?
應交稅費是指企業根據在一定時期內取得的營業收入、實現的利潤等,按照現行稅法規定,采用一定的計稅方法計提的應交納的各種稅費,包括企業依法交納的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以及在上繳國家之前,由企業代收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