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考生分不清資本結構和資產結構,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有關資本結構股票市場價值的知識點,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的各種資本的價值以及構成的關系,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資本的結構還會分為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還可以分為短期資本和長期資本,這是廣義的資本結構。
(二)案例分析
甲公司的息稅前利潤為800萬元,債務資金為200萬元,債務利率為9%,所得稅稅率為25%,權益資金為2500萬元,普通股的資本成本為16%,在公司價值分析法下,甲公司的股票市場價值為多少?
A:3446萬元
B:3665.625萬元
C:3665萬元
D:3446.873萬元
解析:
1、這道題考察的是資本結構中股票的市場價值
2、股票的市場價值=800—200*9%*(1—25%)/16%=3665.625萬元
3、股票的市場價值=市場價值=D1/(R-g)=股利/(資本成本率-增長率)
以上就是有關資本結構、股票市場價值的知識點,想了解更多有關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哦!
公司在擁有一定的資金之后,可能就會想著說要去投資其他的項目,除了可行性分析報告之外,怎么才能在多個投資計劃中找到最優的那個呢?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是指資本的價值以及構成比例之間的關系,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籌資組合的結果也是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反應企業財務狀況的一項重要的指標,合理的資本結構能夠讓企業的資金發揮出最佳的效益成果。
(二)案例分析
甲公司打算籌集資金1300萬元,現在有AB 兩個方案備選,有關的資料如下所示
A方案:按照面值發行長期的債券600萬元,票面利率為16%,籌資費用率為3%,發行的普通股為600萬元,籌資費用率為8%,預計第一年的股利率為12%,以后每年按照5%遞增。
B方案:發行普通股500萬元,籌資費用率為6%,預計第一年的股利率為15%,以后每年按照6%遞增,利用公司的留存收益籌資700萬元,公司的適用所得稅稅率為25%
按照平均資本比較確定甲公司的最佳籌資方案。
1、這道題主要考察的是資本結構中的平均資本成本知識點
2、A方案:長期債券成本=16%*(1—25%)/(1—3%)=12.4%,普通股成本=[16%/(1—3%)]+5%=21.5%,平均資本成本-=(600/1300)*12.4%+(600/1300)*21.5%=15.6%
3、B方案:普通股成本=15%/(1—6%)+6%=22%,留存收益成本=15%+6%=21%,平均資本成本=(500/1300)*22%+(700/1300)*21%=19.77%
A方案的平均資本成本最低,所以A方案形成的資本結構最優,所以應該選擇A方案。
以上就是有關資本結構中的平均資本成本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有關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買一送一”是企業常用的促銷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但是對于我們財會人來說,采用“買一送一”形式需要考慮是否視同銷售的問題。
買一送一視同銷售嗎?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規定: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
由此得出,增值稅上的視同銷售概念必須是無償的,客戶沒有支付任何對價就取得了贈品,應當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
但“買一送一”是在銷售產品時發生的,“贈”是以購買產品為前提的,是有償的,如果對方沒有購買產品,則不可能獲得贈品,贈品的價格是包含在產品價格中正常納稅。因此“買一送一”可以不認定視同銷售。
買一送一的稅法界定
根據現行稅法規定,對“買一送一”沒有明確界定。但在實際操作時候,為了避免在“有償”和“無償”的認定上出現分歧,企業應將銷售的商品和贈品在同一張發票上開具,證明隨貨贈送的商品實為有償銷售,贈品的銷售價格是包括在銷售商品總售價中,這樣可以視作捆綁銷售或者實物折扣的一種形式,因此不適用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有關無償贈送視同銷售的相關規定。除此之外,可能會被稅務機關按照無償贈送視同銷售計征增值稅,具體要求建議聯系主管稅務機關確認。
利潤表反映了企業在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是評價企業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利潤表的結構一般有哪些?
利潤表的結構
利潤表的結構:常見的利潤表結構主要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在我國,企業利潤表采用的基本上是多步式結構。
單步式利潤表是將當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將所有的費用列在一起兩者相減得出當期凈損益。
多步式利潤表是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如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分步計算當期凈損益。
利潤表包括哪些內容?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利潤表主要反映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營業收入,由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組成。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去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和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即為營業利潤。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即為利潤總額。
凈利潤,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即為凈利潤。
每股收益,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已公開交易的企業,以及正處于公開發行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過程中的企業,還應當在利潤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兩項指標。
其他綜合收益,反映企業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
應說明的是,利潤表中“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反映企業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
利潤表中營業利潤包括什么?
營業利潤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中取得的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營業利潤等于主營業務利潤加上其他業務利潤,再減去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后的金額。利潤表中營業利潤包括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其他收益
其中: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流入和流出狀況的報表,其結構是怎樣的?
現金流量表的結構
1.在現金流量表中:
(1)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被視為一個整體,企業現金形式的轉換不會產生現金的流入和流出。(如:存現、取現)
(2)現金與現金等價物之間的轉換也不屬于現金流量。
2.現金流量表在結構上將企業一定期間產生的現金流量分為三類: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2)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3)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3.現金流量表分為正表和補充資料兩部分
現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是什么?
現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經營活動是指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項。各類企業由于行業特點不同,對經營活動的認定存在一定差異。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經營活動是指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項。各類企業由于行業特點不同,對經營活動的認定存在一定差異。
在我國,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采用直接法填列。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投資活動是指企業長期資產的購建和不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投資及其處置活動。這里所講的投資活動,既包括實物資產投資,也包括金融資產投資。不同企業由于行業特點不同對投資活動的認定也存在差異。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籌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
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影響
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指企業外幣現金流量及境外子公司的現金流盤折算成記賬本位幣時,所采用的是現金流量發生日的匯率或按照系統合趣的方法確定的、與現金流量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而現金流量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項目中外幣現金凈增加額是按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的。這兩者的差額即為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
除現金流量表反映的信息外,企業還應在附注中披露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不涉及現金收支的重大投資和籌資活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變動情況等信息。
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同時企業還應采用間接法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涉及現金收支的重大投資和籌資活動,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內影響資產或負債但不形成該期現金收支的所有投資和籌資活動的信息。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構成
企業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有關的下列信息: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構成及其在資產負債表中的相應金額。
企業持有但不能由母公司或集團內其他子公司使用的大額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金額。企業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余額但不能被集團使用的情形多種多樣,例如,國外經營的子公司,由于受當地外匯管制或其他立法的限制,其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不能由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正常使用。
資本結構指的是企業各種資本的價值構成及其比例。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償債和再融資能力,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其決策影響因素主要有哪些?
企業資本結構決策因素
外部影響因素:
1、法律的環境
2、經濟政策的環境
3、行業狀況及競爭程度
4、金融市場的環境
5、稅收的環境
6、貸款人與信用等級評定機構的態度
內部影響因素:
1、企業經營者和所有者的態度
2、企業的商業風險
3、企業規模大小
4、企業的抵押價值
5、企業的財務彈性
6、企業的增長速度
7、企業的控制權
8、企業的資產結構
9、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
10、企業的經營周期
資本結構決策分析方法有哪些?
資本結構決策分析方法有資本成本比較法、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企業價值比較法
資本成本比較法:選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小的融資方案,確定為相對最優的資本結構。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資本結構是合理的,反之則不夠合理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或銷售額的計算公式為:EPS=[(EBIT-I)(1-T)-PD]/N=[(S-VC-a-I)(1-T)-PD]/N
企業價值比較法:公司的最佳資本結構不一定是使每股收益最大的資本結構,而是使市凈率最高的資本結構(假設市場有效)。假設股東投資資本和債務價值不變,該資本結構也是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資本結構。同時,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也是最低的。
企業市場總價值(V)=普通股股權價值+債務價值+優先股價值=S+B+P
資本結構是什么?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有廣義和狹義兩種。1、廣義概念:指全部資本的構成,即自有資本和負債資本的對比關系。2、狹義概念:指自有資本與長期負債資本的對比關系,而將短期債務資本作為營業資本管理。
基本特征:
1、企業資本成本的高低水平與企業資產報酬率的對比關系。
2、企業資金來源的期限構成與企業資產結構的適應性。
3、企業的財務杠桿狀況與企業財務風險、企業的財務杠桿狀況與企業未來的融資要求以及企業未來發展的適應性。
4、企業所有者權益內部構成狀況與企業未來發展的適應性。
對于財務會計而言,平時處理的賬務問題除了涉及資產和負債外,也會涉及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一般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等,那么該賬戶的結構是什么?
所有者權益賬戶的結構
所有者權益賬戶在借貨記賬法下,當企業盈利時,未分配利潤貸方增加,余額增加,所以賬戶的貸方登記的是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數;當企業虧損時,未分配利潤的借方增加,余額減少,所以所有者權益的借方登記所有者權益的減少額。
所有者權益的分類
1. 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按照來源和構成的不同分,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可分為:
(1)投入資本類所有者權益賬戶;
(2)資本積累類所有者權益賬戶。
2. 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按照賬戶形成的方式分,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可以分為:
(1)投資人投入的資本
(2)企業內部滋生的留存收益,如盈余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等。
所有者權益和股東權益一樣嗎?
所有者權益和股東權益沒有實質性區別,二者實質上是一樣的。所有者權益是公司的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權益;而股東權益,即凈資產,也是公司資產扣除負債后的剩余財產。
所有者權益的計算方法
所有者權益總額=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
所有者權益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借貸記賬法下賬戶的結構一共分為六大類,分別是資產類、成本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收入類、費用類賬戶。如果想夯實學習會計實務的基礎,必須要掌握借貸記賬法下各類賬戶的記賬結構。
借貸記賬法下的賬戶結構
資產類、成本類賬戶結構:
記賬規則:借增貸減,期末余額在借方。簡單來說就是資產增加登記在資產類賬戶的借方,資產減少登記在資產類賬戶的貸方。成本增加登記在成本類賬戶的借方,成本減少登記在成本類賬戶的貸方。期末借方余額=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特殊資產類科目就是備抵類賬戶,其記賬規則是與資產類賬戶正好相反。比如壞賬準備是應收賬款的備抵賬戶,若壞賬準備越高,則應收賬款越少。累計折舊是固定資產的備抵賬戶,若累計折舊越高,則固定資產越小。累計攤銷是無形資產的備抵賬戶,若累計攤銷越高,則無形資產越小。備抵類的賬戶性質與資產類相反,減少登記在借方,增加登記在貸方。
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結構:
記賬規則:借減貸增,期末余額在貸方。簡單來說就是負債增加登記在負債類賬戶貸方,負債減少登記在負債類賬戶借方。所有者權益增加登記在所有者權益類賬戶貸方,所有者權益減少登記在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借方。期末貸方余額=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損益類賬戶結構:
收入類賬戶:借減貸增,期末無余額。
費用類賬戶:借增貸減,期末無余額。
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用以計算當期損益,所以損益類賬戶結轉后無余額。
每個人都與增值稅息息相關,因為增值稅是我國最重要的稅種之一,那么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要如何界定呢?
增值稅納稅義務人的概念
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其中單位指的是企業、行政、事業、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單位。
需要注意的是稅法將增值稅納稅人按會計核算水平和經營規模分為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分別采取不同的登記管理辦法。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的會計分錄
銷售商品確認收入: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什么是小規模納稅人?
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的,年銷售額在規定標準以下的增值稅納稅人就是小規模納稅人。
增值稅納稅人為什么要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為了既簡化增值稅的計算和征收,也有利于減少稅收征管漏洞,原因是我國增值稅納稅人眾多,并且會計核算水平參差不齊。
如何計算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起征點?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規定: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5萬元的,免征增值稅,如果是以一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則合計季度銷售額不能超過45萬元。
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超過15萬元,但扣除本期發生的銷售不動產的銷售額后未超過15萬元的,免征增值稅的是其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取得的銷售額。
企業當前以及未來經營和發展活動需要與企業資本、資產結構相適應,對于資產結構與資本結構適應程度分析的類型有哪些?
資產結構與資本結構適應程度分析的類型
1、保守性結構分析
企業全部資產的資金來源都是屬于長期資本,即非流動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就是所指的保守性結構分析。
優點:一般來說,風險比較低。
缺點:保守性結構分析資本成本是比較高的,籌資結構彈性也比較弱,而且被企業采用的情況也是比較少的。
2、穩健型結構分析
流動資產需要短期資金和長期資金共同解決,非流動資產依靠長期資金解決,一般指的就是穩健型結構分析。
優點:穩健型結構分析相比于保守性結構分析,其風險比較小,負債資本相對來說也沒有那么高,并具有一定的彈性,而且對于大多數企業都比較適用。
3、平衡型結構分析
流動資產用流動負債滿足,非流動資產用長期資金滿足。平衡型結構分析就比較適合經營狀況良好,流動負債與流動資產內部結構相互適應的企業。
優點:如果流動負債與流動資產內部結構兩者適應的話,那么企業就會比較安全,并且資本成本也比較低。
缺點:如果兩者不適應的話,那么企業就會比較危險,還可能會陷入財務危機,甚至會破產。
4、風險型結構分析
流動負債不僅用于滿足流動資產的資金需要,還用于滿足部分非流動資產的資金需要,企業資產流動性很好,并且經營現金流量較充足。
優點:資本成本最低
缺點:財務風險較大
有很多學會計的同學不懂什么是管理會計,也不知道它與財務會計具體有什么區別。那么應該從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出發,了解管理會計基本理論包含什么內容?
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
1、管理會計的對象
管理會計的對象是基于使用價值的價值管理。管理會計的對象本質上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從反映經濟效益的管理角度來看,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價值運動;從實踐的角度來看,管理會計的目標是基于活動的管理和價值管理的結合。
2、管理會計的職能
預測、決策、規劃(預算)、控制、評價
3、管理會計的目標
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具體目標為:
(1)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
(2)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4、管理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
相關性、準確性、一貫性、客觀性、靈活性、及時性、簡明性、成本效益性
5、管理會計的工作程序
(1)確認,即將企業的經濟活動和其他經濟事項確定為適當的管理會計業務。
(2)計量,是指以貨幣或其他計量單位對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商業活動進行定量確定。
(3)收集,是指按照嚴格、一致的方法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和其他經濟事項進行記錄和分類。
(4)分析、評估和確認經濟事件的內外部環境以及各種影響因素之間的內在關系。
(5)以適當的形式準備并解釋每個信息需求者所需的信息。
(6)向各級經理或其他信息用戶提供相關信息。
財務管理和會計專業的區別
1、財務管理是對財務的直接管理。會計為財務管理提供服務和技術支持,不參與直接管理;
2、財務管理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即使財務活動的收益最大化。會計是一種無目的的財務管理手段;
3、財務管理為經濟主體提供管理和經營服務,會計為財務管理提供支持和服務工作。
雙因素理論是把企業中有關因素分為激勵因素與保健因素,理論核心在于只有激勵因素才能夠給人們帶來滿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們的不滿,但不會帶來滿意感。
雙因素理論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雙因素理論是把企業中的有關因素分為激勵因素也稱滿意因素,以及保健因素,也稱不滿意因素,理論的核心在于只有激勵因素才能夠給人們帶來滿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們的不滿,但不會帶來滿意感。
激勵因素與保健因素具體指什么?
激勵因素是能讓員工感到滿意的因素,與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有關,包括成就感、工作本身、他人的認可、責任與晉升等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員工不滿的因素,涉及的都是工作以外的內容,包括組織政策、人際關系、監督方式、工作環境和工資等因素。
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方式有哪些?
在調動員工積極性方面,可以采用以下兩種基本做法:
1、直接滿足,也稱工作任務以內的滿足,這種滿足是通過工作本身和工作過程中人與人的關系得到的,它能使員工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能,產生興趣和熱情,使員工具有責任心、光榮感和成就感。管理層應重視這種激勵方式;
2、間接滿足是工作任務以外的滿足,它不是從工作本身獲得的,而是在工作以后獲得的,如晉升、嘉獎或物質報酬和福利等。間接滿足雖然與員工所開展的工作有一定聯系,但不是直接的,因而在調動員工積極性上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mm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所建立的資本結構模型的簡稱,于1958年6月份發表于《美國經濟評論》的“資本結構、公司財務與資本”一文中所闡述的基本思想。該理論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得出的結論為企業的總價值不受資本結構的影響。
此后,又對該理論做出了修正,修正后的MM理論認為:在考慮所得稅后,公司使用的負債越高,其加權平均成本就越低,公司收益乃至價值就越高。修正后的MM理論又稱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公司價值的相關論(簡稱“相關論”)。
MM理論的前提假設
1、經營風險可以用息前稅前利潤的方差來衡量,具有相同經營風險的公司稱為風險同類。
2、投資者等市場參與者對公司未來的收益與風險的預期是相同的。
3、完善的資本市場,即在股票與債券進行交易的市場中沒有交易成本,且個人與機構投資者的借款利率與公司相同。
4、借債無風險,即公司或個人投資者的所有債務利率均為無風險利率,與債務數量無關。
5、全部現金流是永續的,即公司息前稅前利潤具有永續的零增長特征,債券也是永續的。
有稅條件下的MM理論與無稅條件下的MM理論的關系
區別:
1、有稅的MM理論認為負債比重越大,企業價值越大;無稅的MM理論認為不影響。
2、有稅的MM理論認為負債比重越大,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越低;無稅的MM理論認為不影響、
聯系:
1、有稅的MM理論和無稅的MM理論均認為負債比重越大,權益資本成本越高。二者的差異是由(1-T)引起的。有負債企業在有稅時的權益資本成本比無稅時的要小。
2、有稅的MM理論和無稅的MM理論均認為資本結構對負債資本成本不影響。二者的差異是由(1-T)引起的,有稅時的負債資本成本比無稅時的要小。
MM理論存在哪些缺陷?
1、基本假設苛刻。
MM理論的基本假設過于苛刻,MM理論與現實差距太大。很多假設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或者無法實現的。比如MM理論假設交易成本為零,但實際中各種交易成本都是不可避免的,資本市場的套利活動也因此受到限制。
2、MM理論缺乏動態性。
MM理論主要是從靜態的角度進行分析,沒有考慮外部經濟環境和企業自身生產經營條件的變化對資本結構的影響。事實上,影響資本結構的很多因素都是變量。比如,當整個社會經濟從繁榮走向衰退時,企業要適當減少負債,以降低自己承擔的風險。
3、沒有實證檢驗的支持。
國內外學者對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和最優資本結構的構成做了大量的實證研究,但結果表明相關變量的解釋作用并不明顯,也就是說實證檢驗的結果并不能給MM理論以有力的支持,這是MM理論的一個嚴重缺陷。
在我國,資產負債表采用賬戶式結構,報表分為左右兩方,左方列示資產各項目,反映全部資產的分布及存在形態;右方列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反映全部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內容及構成情況。
資產負債表內容
資產負債表左右雙方平衡,資產總計等于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計,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此外,為了使使用者通過比較不同時點資產負債表的數據,掌握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動情況及發展趨勢,企業需要提供比較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還就各項目再分為“上年年末余額”和“期末余額”兩欄分別填列,具體如下:
資產負債表填列方法
資產負債表各項目均需填列“期末余額”和“上年年末余額”兩欄。
1、資產負債表“期末余額”欄的填列方法資產負債表的“期末余額”欄主要有以下幾種填列方法。
(1)根據總賬科目余額填列。如“短期借款”“資本公積”等項目,根據“短期借款”“資本公積”各總賬科目的余額直接填列;有些項目則需根據幾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如“貨幣資金”項目,需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三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的合計數填列。
(2)根據明細賬科目余額計算填列。如“預付款項”項目,需要根據“應付賬款”科目借方余額和“預付賬款”科目借方余額減去與“預付賬款”有關的壞賬準備貸方余額計算填列;“預收款項”項目,需要根據“應收賬款”科目貸方余額和“預收賬款”科目貸方余額計算填列;“開發支出”項目,需要根據“研發支出”科目中所屬的“資本化支出”明細科目期末余額計算填列;“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需要根據“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的明細科目期末余額計算填列;“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項目,需要根據有關非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負債項目的明細科目余額計算填列;“未分配利潤”項目,需要根據“利潤分配”科目中所屬的“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期末余額填列。
(3)根據總賬科目和明細賬科目余額分析計算填列。如“長期借款”項目,需要根據“長期借款”總賬科目余額扣除“長期借款”科目所屬的明細科目中將在一年內到期且企業不能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的長期借款后的金額計算填列;“其他非流動資產”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將于一年內(含一年)收回數后的金額計算填列;“其他非流動負債”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將于一年內(含一年)到期償還數后的金額計算填列。
(4)根據有關科目余額減去其備抵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如資產負債表中“長期股權投資”“在建工程”等項目,應當根據“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長期股權投資”“在建工程”等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準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等備抵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項目,應當根據“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備抵科目的期末余額,以及“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期末余額后的凈額填列;“無形資產”項目,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等備抵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5)綜合運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如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項目,需要根據“原材料”“庫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資”“周轉材料”“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發出商品”“材料成本差異”等總賬科目期末余額的分析匯總數,再減去“存貨跌價準備”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2、資產負債表“上年年末余額”欄的填列方法本表中的“上年年末余額”欄通常根據上年末有關項目的期末余額填列,且與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余額”欄相一致。如果企業發生了會計政策變更、前期差錯更正,應當對“上年年末余額”欄中的有關項目進行相應調整。如果企業上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項目名稱和內容與本年度的不一致,應當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上年年末余額”欄。
常見的利潤表結構主要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在我國,企業利潤表采用的基本上是多步式結構,即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分步計算當期損益。
利潤表反映什么內容
利潤表主要反映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2)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其他收益+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資產處置收益;
(3)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4)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5)每股收益,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已公開交易的企業,以及正處于公開發行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過程中的企業,還應當在利潤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兩項指標。
此外,為了使報表使用者通過比較不同期間利潤的實現情況,判斷企業經營成果的未來發展趨勢,企業需要提供比較利潤表,利潤表還需就各項目再分為“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兩欄分別填列。
利潤表的編制原理
利潤表編制的原理是"收入-費用=利潤"的會計平衡公式和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原則。
在生產經營中企業不斷地發生各種費用支出,同時取得各種收入,收入減去費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業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相關費用的對比情況就是企業的經營成果。如果企業經營不當,發生的生產經營費用超過取得的收入,企業就發生了虧損;反之企業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潤。會計部門應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業的經營成果,并將核算結果編制成報表,這就形成了利潤表。
利潤表解釋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利潤表的列報必須充分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的主要來源和構成。利潤表所反映的是企業某一期間的收入、費用,以及利潤的實現和構成的情況,因此利潤表是一張動態報表,是企業會計報表中的重要報表之一。
借貸記賬法下,賬戶的左方稱為借方,右方稱為貸方。所有賬戶的借方和貸方按相反方向記錄增加數和減少數,即一方登記增加額,另一方就登記減少額。至于“借”表示增加,還是“貸”表示增加,則取決于賬戶的性質與所記錄經濟內容的性質。
通常而言,資產、成本和費用類賬戶的增加用“借”表示,減少用“貸”表示;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收入類賬戶的增加用“貸”表示,減少用”借“表示。備抵賬戶的結構與所調整賬戶的結構正好相反。不同類賬戶的具體結構如下:
在借貸記賬法下,資產類、成本類賬戶的借方登記增加額;貸方登記減少額;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有些賬戶可能無余額。其余額計算公式為:
期末借方余額=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在借貸記賬法下,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有些賬戶可能無余額,其余額計算公式為:
期末貸方余額=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損益類賬戶主要包括收入類賬戶和費用類賬戶:
(1)收入類賬戶的結構
在借貸記賬法下,收入類賬戶的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本期收入凈額在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用以計算當期損益,結轉后無余額。
(2)費用類賬戶的結構+在借貸記賬法下,費用類賬戶的借方登記增加額;貸方登記減少額。本期費用凈額在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用以計算當期損益,結轉后無余額。
提到工資、薪金與勞務報酬的界定,我們先來看一下什么是勞務報酬所得呢?
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為勞務報酬所得。
那工資、薪金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如何界定呢?
國稅發(1994)89號文件第十九條明確:工資、薪金所得是屬于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在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雇而得到的報酬。勞務報酬所得則是個人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存在雇傭與被雇傭關系,后者則不存在這種關系。
內容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會計網整理發布。
企業半年或年度結束,都會進行財務分析。財務分析的內容和結構因不同行業或企業而千差萬別。但基本內容應該是趨同的。現發布一篇基本的財務分析模式,供各位網友參考。
第一部分 主要經濟指完成情況
1、各項指標的計算口徑和格式按財務簡報的要求和格式填列。
2、各項指標除與計劃數對比外,還應與上年同期數進行對比說明。
第二部分 經營業績分析
從銷售、產值、回款、利潤等方面對公司本期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評價。
1、銷售收入、回款、產值的趨勢分析
通過圖表的形式,對以上指標的月度發展趨勢、與去年同期對比等數據進行
簡要評價,重點是銷售回款的完成情況分析。
2、利潤構成的分析;
3、利潤的穩定性和真實性評價
收入與成本關系的合理性分析;
提示應收帳款、不良資產、投資收益、補貼收入、各種計提對利潤的影響;
提示影響利潤的其它因素。
第三部分 成本費用分析
主要看成本費用項目與收入和利潤的關系,看支出的提高或降低是否帶來了利潤的增加,而不是簡單地看成本費用支出的變化情況。
1、成本費用控制總體情況及評價;
2、材料耗用:比較分析原材料消耗與上期對比增減變化情況,對變化原因作出分析說明;
3、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與財務費用的增減變化情況并分析變化的原因,對業務費、銷售片區費用等大額支出單列分析。
第四部分 資產結構分析
1、從資產的質量、資產的流動性、資產的贏利能力的變化及其與負債的關系等方面分析、判斷資產結構的合理性,即:增產(資產)是否增收、增收是否增利、增利是否增效(效益)、增效是否增債等。
對發生重大變化的有關資產和負債項目作分析說明(如長期投資等)。
對數額較大的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的形成原因和攤銷情況作分析。
對其他影響企業效益和財務狀況較大的項目和重大事件作分析說明。
2、存貨分析
根據產品銷售率分析本公司產銷平衡情況;分析存貨積壓的形成原因及庫存產品完好程度;分析本期處理庫存積壓產品的情況,包括處理的數量、金額及導致的損失等。
3、應收賬款分析
分析金額較大的應收賬款形成原因及處理情況,包括催收的進度情況;本期未取得貨款的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例,如比例較大的應說明原因;應收賬款中非應收貨款部分的數量,包括預付貨款、定金及借給外單位的款項等。
半年、年度分析應對應收賬款(包括其他應收款)進行賬齡分析,予以分類說明。
第五部分 贏利能力分析
主要對產品、工程項目、資產的贏力能力進行分析評價。
第六部分 現金流量分析
從現金流入、流出結構,現金滿足程度,自由現金流量,企業造血功能等方面進行合理性評價。
第七部分 經營風險分析
從企業發展規模、償債能力、贏利能力、營運及發展能力等方面,綜合評價財務狀況的優劣,提示財務風險和資金危機,進行虧損預警和異常波動警示。
第八部分 措施與建議
根據財務分析和企業實際,針對企業經營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或合理化建議。
(一)結合具體產業情況,對企業生產、經營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對前期反映出的矛盾和問題進行跟蹤,要說明當前采取的應對措施和進展情況,要從制度建設上找到防微杜漸的方法;
(三)對現行財務管理體系和制度提出建議;
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對資金的優化配置和風險的有效控制至關重要。企業在進行投資、融資和經營活動時,往往會涉及多個主體之間的合作與交易。其中,“在其他主體中的權益”和“結構化主體”的概念日益成為財務分析和策略制定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合營安排、可回售工具以及分部費用的管理也是企業需要關注的重要領域。本文將圍繞這些關鍵詞展開討論,旨在提供對企業多主體財務管理的深入理解。
首先,“在其他主體中的權益”指的是企業在不完全控制的子公司或聯營企業中的所有權份額。這種權益通常包括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它們可能涉及不同的風險和回報特性。企業需要對這些權益進行細致的會計處理和公允價值評估,以確保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透明度。此外,這些權益的變化會直接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業績表現,因此企業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管理。
其次,“結構化主體”是一種特殊目的實體,通常用于資產證券化、融資租賃或其他金融交易。結構化主體可以使企業獲得資金、分散風險或進行稅務籌劃。然而,結構化主體的使用也帶來了復雜的會計問題,如控制權的判斷、合并報表的范圍以及收益和費用的分配等。企業在使用結構化主體時,需要遵循相關的會計準則和法律法規,確保其財務操作的合規性。
接下來,“合營安排”是指兩個或多個獨立主體為了共同控制某項經濟活動而建立的合作關系。在這種安排下,各參與方共享收益和風險,并對合營活動有重大影響。合營安排的會計處理取決于參與方對合營主體的共同控制程度,可能涉及到權益法或合并報表的應用。企業需要對合營安排進行詳細的合同分析和風險評估,以確保其在合營活動中的權益得到妥善管理。
“可回售工具”是一種金融工具,持有者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有權將其賣回給發行者。這種工具通常用于提供流動性和減少投資者的風險。在會計上,可回售工具的處理取決于其性質和條件,可能被視為負債或權益。企業在選擇使用可回售工具時,需要考慮其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以及對現金流和風險管理的要求。
最后,“分部費用”是指企業在分部層面發生的各種成本和費用。分部費用的管理對于企業的成本控制和利潤分析至關重要。企業需要建立有效的分部費用核算和控制系統,確保費用的合理性和效率。此外,分部費用的信息也是投資者和管理層評估企業運營績效的重要依據。
綜上所述,企業在進行多主體財務管理時,需要綜合考慮在其他主體中的權益、結構化主體、合營安排、可回售工具和分部費用等因素。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企業可以優化資源配置,降低風險,提高財務透明度,從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價值創造能力。
一致行動人的界定主要基于投資者之間的關系及其在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上的共同行動。具體來說,一致行動人是指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其他投資者共同擴大其所能夠支配的一個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數量的行為或者事實的人。
一、一致行為人的狹義和廣義的區別是什么?
1.狹義定義:在上市公司收購過程中,聯合起來收購一個目標公司股份并就收購事項達成協議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即聯合收購人。
2.廣義定義:不僅包括聯合收購人,還包括在證券交易和股東投票權行使過程中采取共同行動的人。
二、一致行為人的認定標準有什么?
1.投資者之間有股權控制關系:即一個投資者對另一個投資者具有股權上的控制或重大影響。
2.投資者受同一主體控制:多個投資者同時受同一個主體(如母公司、控股股東等)的控制或影響。
3.高級管理人員的交叉任職:投資者的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中的主要成員,同時在另一個投資者擔任相應職務。
4.參股與重大影響:投資者參股另一投資者,且能對參股公司的重大決策產生顯著影響。
5.融資安排:銀行以外的其他法人、其他組織和自然人為投資者取得相關股份提供融資安排。
6.經濟利益關系:投資者之間存在合伙、合作、聯營等其他經濟利益關系。
7.親屬關系與持股:持有投資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及其親屬(如父母、配偶、子女等),與投資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
8.其他關聯關系:投資者之間具有其他被證監會認定的關聯關系。
三、一致行為人的作用有什么?
一致行動人的出現有利于投資者在上市公司收購和股份權益變動過程中形成合力,提高決策效率和執行力。同時,通過合并計算股份和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可以保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維護證券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