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管理會計越來越吃香。隨著發展,各大企業對于會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財務會計想要提升自我職業競爭力,向管理會計轉型不失為一個好選擇。接下來我們具體聊聊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怎么做?
學會做一個內部會計
其實,財務會計相當于外部會計,而管理會計相當于內部會計。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首先你要學會做一個內部會計。
管理會計相當于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決策的角色,重心就是挖掘一切相關信息。為企業經營管理戰略提供支持,幫助老板做出正確決策。當你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內部會計,也就說明了你已具備分析企業內部信息的能力。
不斷提升管理分析能力
想要成為一名管理會計,核心就是“管理”和“分析”。也就是說,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必須提升工作過程中的管理分析能力。
你需要學會分析企業資金結構、經營協調性、經營管理能力、投資項目經濟可行性等主表信息;也要學會分析企業重要指標造成波動的因素;更要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提出更好的建設性建議。
優秀的管理分析能力能夠讓你在管理會計工作中脫穎而出,能夠體現出你的高度專業能力。
除了硬技能,“軟技能”也非常重要
財務會計工作過程中,比較注重硬技能,有一定機械和單調性。而管理會計往往需要綜合技能。除了硬技能,“軟技能”必不可少。
軟技能也就是個人溝通能力,氣度,抗壓能力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讓你與其他部門溝通時,獲得更多的經驗,具備一定影響力。很多時候,工作過程中總會出現分歧、矛盾,你的氣度恰恰決定了你能走多遠。同時,又具備抗壓能力,這些特性都會讓你的工作表現更出色,更吸引上司的注意。
取得管理會計證書,勝任管理會計崗位
取得管理會計證書,正是從財務會計轉型管理會計的“通行證”。手持管理會計證書,意味著你已經具備勝任管理會計崗位的能力,并且跳出了財務會計的角色定位。管理會計證書含金量高,受到各大公司、國企及單位認可。它能夠為你轉型管理會計帶來很大幫助,讓你實現更多自我價值。
作為一名財務會計,想要轉型管理會計,如果你還在迷茫,不妨嘗試從以上幾個方面開始做起,相信你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很多考生在選擇考證的時候,不知道怎么選擇,是選擇考管理會計還是財務會計,小編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這兩種類型會計的區別在哪里。
簡單來說,財務會計“向后看”,管理會計“向前看”。財務會計是總結歷史,而管理會計是展望未來,財務會計只處理已發生的會計信息,管理會計則是為企業戰略管理、經營決策提供分析計劃,并支持決策制定,使用的是一種“向前看”的思維方式。
具體地說,他們可以分為以下6個方面:
1、財務會計的工作依據主要是憑證,而管理會計的工作依據是經營活動。
2、財務會計處理已發生的會計信息,管理會計是面向未來,分析、預測、支持決策。
3、財務會計提供綜合性信息,管理會計提供細節性信息。
4、基本職能不同。管理會計主要履行預測、規劃、控制、決策和考核的職能,屬于“經營型會計”;財務會計履行反映、報告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職能,屬于“報帳型會計”。
5、工作依據不同。管理會計不受財務會計“公認會計原則”的限制和約束。
6、方法及程序不同。管理會計適用的方法靈活多樣;而財務會計核算時往往只需運用簡單的算術方法,遵循固定的會計循環程序。
以上6點就是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具體不同的地方,總的來說,管理會計側重于“管”,而財務會計側重于“算”所以想轉型成為管理層人才,考下管理會計證書是不錯的選擇。
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如今管理會計人員越來越受到眾多企業的重視和需要,反而財務會計卻與以往相比,人才需求量大幅下降。到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有什么樣的區別?一起來了解下吧。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1、首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不同
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是具有層次性的,管理會計可以根據企業內部不同的需求管理,主體可以是整個企業,也可以是企業中其他責任層次的責任單位,又或是某一生產及經營環節。
而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通常只以整個企業為主體,為企業反映和監督整個經濟過程的財會需求,要求遵循企業的會計準則。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職能定位不同
管理會計的職能定位在創造價值上,管理會計需要為企業提供經營決策、把控經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管理會計可以滲透于整個經營過程,既能夠解析過去、控制現在,又能夠籌劃未來。
管理會計可以對企業經營以及長期規劃進行客觀的經濟預測。以貫徹企業的經濟目標為目的建立核算議價體系、責任會計制度,責權與利好相結合的獎懲手段,幫助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而財務會計重在記錄價值,通過記錄和報告等會計工作程序對企業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記錄、加工處理,提供并解釋歷史信息,屬于報賬型會計。
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服務對象不同
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針對企業內部,滿足主要是滿足內部管理的需要,為企業內部管理層人員提供有效經營和最優化決策的財務信息。管理會計以提高經營管理、企業經濟效益為目的,屬于“內部會計”。
而財務會計雖然也對內提供基本的財會信息,但主要還是針對外部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財務信息,屬于“外部會計”。
4、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報告周期不同
管理會計面向未來進行預測、決策,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進行報告,因此報告的周期不會受到規定限制。并且管理會計的報告分析時間跨度長、彈性大,也可以是三年、五年甚至更久。
而財務會計面向過去進行核算和監督,反映一定期間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應按照規定的會計期間編制報告,時間跨度相對較短、穩定,一般是一個月、一個季度或一年。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雖說都屬于會計類行業職業,但卻有著天大的差距,尤其是在薪資方面,兩者并不是在同一水平上。究竟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哪個工資高?具體差距是多少?一起來看看吧。
初級職位
財務會計:應收、應付會計,核算、稅務專員,成本會計,月薪4-6K,三線以下城市不足3K
管理會計:預算、成本分析專員,月薪5-8K
從最基礎的會計來看,管理會計的起點明顯要高,收入相對更多。會計的入門門檻越來越低,基層工作上手并不算難,從業人數基數龐大,以至于基礎會計的收入沒有任何優勢。如果不想只拿微薄的一點工資,就要提高自己的技能。
高級職位
財務會計:稅務主管/經理,總賬會計,月薪7-1.2K
管理會計:成本、預算分析主管/經理,月薪1.2-2.5K
從基層會計往更高的級別發展,最為重要的還是個人的能力提升。從職位來看,稅務主管和總賬會計只是對企業現存在的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并解決問題。而作為成本預算分析主管來說,需要在業務發生之前,對于成本做出精確的預算分析,規避相關風險,提出建設性建議,幫助決策,所扮演的角色會更相對重要一點,需要的專業能力更為復雜。
管理職位
財務會計:會計經理,年薪15-20W
管理會計:資金、內部審計經理,年薪25-35W
財務分析高級經理,年薪30-60W
在當前,財務管理人員創造價值的戰場已經轉移,戰略決策支持和運營過程管理與控制才是最產生價值的領域。這就是管理會計所擅長的領域,也是國內急劇缺乏的人才。因此在管理領域,管理會計要比財務會計有更大的發揮,可擔任的角色更多。能夠站在業務的角度分析財務問題,創造更多的價值,相應獲得的報酬更為豐厚。
高級管理職位
管理會計:財務總監,年薪年薪60-80W
首席財務官,年薪100W以上
作為會計人員都十分向往的財務總監和首席財務官,自然會對任職者有著超高的要求。如今很多五百強公司都把CMA證書作為財務總監或者CFO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標準。作為一名全方位的高素質綜合型管理人員,管理會計的很多內容都可以在工作得到應用,這是財務會計不太會涉及的地方。因此,想要成長為一名財務總監或者CFO,管理會計可以說是一條非常合適的道路。
會計憑證摘要是會計人員編寫記賬憑證和會計賬簿中,對所記錄的經濟業務事項內容的簡要記錄,因此會計摘要的要求就是要簡明扼要的說明情況,讓人能夠通俗理解又不會覺得繁瑣,那么會計憑證摘要怎么寫才算規范呢?
規范的會計摘要寫法
主要有以下幾點要求
?。ǎ保┱獞摵蛯嶋H的交易事項真實一致。因此填寫摘要要避免可能會因為筆誤、對業務錯解、因隱瞞業務真相等原因都可導致憑證摘要與實際業務的不一致。
?。ǎ玻└袷浇y一。摘要應該寫清楚主謂賓句式,分清楚部門、經辦事項、經辦人,比如“財務部黃某預借差旅費”。會計人員要提高自己的業務與表達能力,力求使摘要書寫程式化、標準化。
?。ǎ常﹥热莺啙嵜髁?。每條摘要盡量控制在15字內,但是意思要表達明確不能出現其他歧義。譬如,銷售部員工黃某借款用于出差,就不能寫為“銷售部黃某借款”,這會讓人誤解為“黃某個人借款”,正確的寫法是“銷售部黃某借款出差差旅費”。
(4)一事一記。會計分錄的編制允制一借多貸、一貸多借以及特殊情況下多借多貸的樣式。但是針對這些情況要分別撰寫摘要,不能一條摘要寫到底。
?。ǎ担┲貜桶l生的經濟事項要注明時間。如“2020年6月工行貸款利息”“計提2020年5月房租分攤”。這樣記錄的目的是防止這些會計摘要發生重記、漏記且方便以后查賬。
?。ǎ叮╊l繁發生的采購等經濟事項,要注明數量。如“銷售部采購華碩電腦5臺。這樣做注明后方便后面原始憑據做統計分析。
(7)更正會計分錄時,摘要上要說明原錯誤的憑證號。如“更改2020年5月份第20號憑證”。如更正錯賬時沒有附件或原始憑證的,摘要要寫明明賬原因或業務內容,如“更正20號憑證錯賬:沖減退貨進項稅額”。
以上就是會計摘要規范寫法的內容,你學會了嗎?想要學習更多會計知識,請持續關注會計網!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同屬于現代會計,它們起源于同一個源頭,共同構成現代企業會計體系的有機整體。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補充。那么二者之間具體的聯系是什么?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聯系
1、最終目標相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所處的工作環境相同,共同為實現企業和企業管理目標服務。
2、相互分享部分信息。管理會計所需的許多資料來源于財務會計系統,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約束。同時部分管理會計信息有時也列作對外公開發表的范圍。
3、財務會計的改革有助于管理會計的發展。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區別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主要是會計主體不同、具體工作目標不同、基本職能不同等。主要區別有:
1、管理會計主要以企業內部各層次的責任單位為主體,更為突出以人為中心的行為管理,同時兼顧企業主體;而財務會計往往只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
2、管理會計作為企業會計的內部管理系統,其工作側重點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財務會計工作的側重點在于為企業外界利害關系集團提供會計信息服務。
3、管理會計主要履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的職能,屬于“經營型會計”;財務會計履行反映、報告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職能,屬于“報帳型會計”。
一般來說,管理會計與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的本質區別在于,會計師在于“做會計”,而管理會計在于“使用會計”。直接詢問老師選擇CMA管理會計是否合適
如果你想從事公司、銀行、投資公司、政府經濟部門、大中型企業等工作,請申請注冊會計師。
如果你想成為會計師、成本會計師、管理會計師、高級會計師、財務分析師、預算分析師、內部審計師、財務經理、財務總監、司庫/集團財務部長、首席財務官(CFO)、首席執行官(CEO)等。
對于剛剛接觸會計的萌新小白來說,往往以為會計就是簡單的一門學科,是專門核算賬目的,其實,會計不僅僅是在公司做賬,會計還根據不同定義分為不同的方向,其中就有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那么二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區別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主要是會計主體不同、具體工作目標不同、基本職能不同等。主要區別有:
1、管理會計主要以企業內部各層次的責任單位為主體,更為突出以人為中心的行為管理,同時兼顧企業主體;而財務會計往往只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
2、管理會計作為企業會計的內部管理系統,其工作側重點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財務會計工作的側重點在于為企業外界利害關系集團提供會計信息服務。
3、管理會計主要履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的職能,屬于“經營型會計”;財務會計履行反映、報告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職能,屬于“報帳型會計”。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
1、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會計的兩個分支,屬于會計信息系統。從會計發展的角度來看,初始會計是一個簡單的會計體系,無法區分“管理”和“財務”。從會計數據來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相同的,即會計數據來源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2、會計以過去為基礎,主要反映企業的外部特征;管理會計以規劃未來為特征,主要服務于企業內部。
雖然他們的工作重點不同,但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達到了相同的目標”,工作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注重加強企業管理,收集、處理和處理會計信息,為輔助企業決策提供數據和依據,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3、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會計內容上存在重疊。例如,成本會計是兩者的內容。財務會計用于計算企業當期損益,管理會計用于制定標準成本,控制和評估成本水平。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雖然對內對外都能提供有關企業最基本的財務成本信息,但兩者的基本職能還是存在一些不同,那么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兩者之間具體有哪些不同呢?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不同點
1、服務對象有不同的側重點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都為特定對象提供信息服務,但服務對象的側重點明顯不同。財務會計側重于為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和企業外的相關團體服務。在公認會計原則的指導下,按照特殊的方法和程序對日常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定期編制財務報表,主要向在企業中有經濟利益的團體和個人報告,使其了解償付能力,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能力,并滿足其需求。因此,財務會計可以稱為“外部會計”;管理會計致力于為企業內部的經營決策和管理服務。它使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衡量和比較決策和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然后向內部決策和管理部門提供有關價值控制的信息,幫助他們有效地實施預測、決策、控制和評估。因此,管理會計可以稱為“內部會計”。服務對象的側重點不同是與財務會計和會計的重要區別之一。但需要指出的是,從整個會計信息系統的角度來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都是同時為企業內外的相關群體和個人服務的,它們的服務對象并沒有完全不同。
2、工作主體的層次不同
財務會計的主體往往是單一層次的,即主要以整個企業為主體,提供集中、全面的資料,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綜合評價和評價,反映會計工作的特點,充分反映和監督企業經濟活動的全過程。管理會計的主體是多層次的。有時整個企業是主體,有時企業的一部分、部門甚至管理環節(如成本中心、費用中心)是主體。也就是說,為了更好地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管理會計必須兼顧企業生產的整體性和局部性。不僅要從整個企業的整體情況出發,還要從企業的各個方面來考慮、觀察和處理問題。例如,管理會計的決策和規劃應首先面向全局,著眼全局,綜合考慮各種決策與計劃之間的協調、聯系和綜合平衡,從而達到整個企業的最佳經濟效果。同時,企業的全面規劃需要進一步落實和具體化,要求將指標按各部分進行分解,形成地方“責任預算”,使各部分明確各自的具體目標和任務,同時進行統籌考慮和協調,實現全局與局部的統一。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雖然不同,但作為同一會計信息系統的一部分,它們又相互制約、相互補充,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么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聯系
1、核算資料同源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會計的兩個分支,屬于會計信息系統。從會計發展的角度來看,初始會計是一個簡單的會計體系,無法區分“管理”和“財務”。從會計數據來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相同的,即會計數據來源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一個企業通常只有一個基本的信息處理系統,即以財務會計為主體的信息收集和處理系統,而管理會計只是根據需要從某些方面對財務會計數據進行進一步處理、重組和擴展,與財務會計不分離。
2、核算內容交叉
企業會計和管理會計在會計內容上重疊。例如,成本會計是兩者的內容。財務會計用于計算企業當期損益,管理會計用于制定標準成本,控制和評估成本水平。財務會計中的產值、利潤、成本和費用等指標是管理會計進行預測、計劃和控制的基礎;管理會計中的預算標準是財務會計的基礎之一。
3、兩者的最終目標一致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共同服務于企業管理的目的,其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財務會計具有反映和控制的職能,會計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是內部控制的方法;管理會計直接為企業的管理服務。
4、兩者提供的信息具有共同的特征
相關性和可靠性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信息的共同特征。信息是決策的基礎,無論是企業內部管理者,還是企業外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對所需的信息都要求具備相關性和可靠性。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不僅體現在工作目的和內容上,還體現在思維方式上。我國絕大多數財務人員長期從事財務會計工作,在從事管理會計工作時,必須重視并克服財務會計的思維方式再從事管理會計。那么具體應該怎樣識別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
識別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方法
一、財務會計“向后看”,管理會計“向前看”
在任何時候,我們要么“向前看”,要么“向后看”。所謂“向前看”是對未來的展望,“向后看”是對過去的總結。財務會計只處理已經發生的會計信息,因此是一種“向后看”的思維方式;管理會計是支持決策的,決策必須面向未來。事后諸葛亮是沒有意義的。因此,管理會計是一種“前瞻性”的思維方式。以下兩點可以具體解釋“向前看”和“向后看”的思維差異: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都需要通過比較來獲得某些結論。
財務會計是與過去作比較,比如將2014年的財務報表與2013和2012年度財務報表做比較,而管理會計則是先設定基于戰略的目標或標準,然后再將實際結果與當初設定的目標或標準進行比較。
(2)財務會計在報表中只考慮顯性成本(也稱為會計成本),不考慮隱性成本(也稱為機會成本),而管理會計則既考慮顯性成本,也考慮隱性成本。
“前瞻性”和“回顧性”是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本質區別。財務人員必須學會在這兩種思維方式之間轉換,否則很容易造成思維混亂,用錯誤的方法解決問題。
二、財務會計提供綜合性信息,管理會計提供細節性信息
由于管理會計將成本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固定成本又可以進一步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變動成本必須是直接成本),因此它可以高度反映收入和成本之間的因果關系。此功能使管理會計能夠顯示單個產品、部門(甚至員工)或客戶的財務信息,并可用于模擬不同業務計劃的財務結果(例如成本-數量-利潤分析)。因此,管理會計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對日常經營活動進行決策、計劃和控制。這是內部經理應該使用的管理工具。
由于財務會計只將成本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并要求在一個會計期間內實現收入與成本的匹配,因此不能反映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因果關系。財務會計只適用于顯示整個公司的綜合財務信息。其用戶是公司的外部股東、債權人、供應商、股票分析師和高級管理人員。它對中層和基層管理者以及普通員工的價值非常有限。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有著共同的起源,都是現代會計管理體系的分支,那么我們在學習這兩門科目時,應該如何對它們進行區分呢?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區別
1、遵循的原則、標準不同
財務會計工作必須嚴格遵守《企業會計準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以保證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報表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和空間上的可比性。
而管理會計不受《企業會計準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的完全限制和嚴格約束,在工作中可靈活應用預測學、控制論、信息理論、決策原理等現代管理理論作為指導。
2、工作的主體不同
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往往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因此它能夠滿足財務會計特別強調的全面反映和監督整個經濟過程的要求,不能遺漏會計主體的任何會計要素。
管理會計的主體可以分為多個層次。它不僅可以是整個企業的主體,還可以是企業內部的局部地區或個別部門,甚至某個管理環節的工作主體。它既可以是整個企業的主體,又可以將企業內部的局部區域或個別部門甚至某一管理環節作為工作的主體。
3、作用時效不同
財務會計的功能主要是反映過去。無論是強調客觀性原則,還是堅持歷史成本原則,都可以證明它只能反映過去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因此,財務會計本質上屬于壞賬償還會計。
管理會計的功能不僅限于分析過去,還在于積極利用財務會計的數據預測和計劃未來,控制現在,從而跨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態。管理會計在面向未來中的作用被放在首位,分析過去是為了控制現在,更好地指導未來。因此,管理會計本質上是一種計算活期賬戶的商業會計。
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
1、管理會計的對象
管理會計的對象是基于使用價值的價值管理。管理會計的對象本質上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從反映經濟效益的管理角度來看,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價值運動;從實踐的角度來看,管理會計的目標是基于活動的管理和價值管理的結合。
2、管理會計的職能
預測、決策、規劃(預算)、控制、評價
3、管理會計的目標
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具體目標為:
?。?)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
(2)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雖然不同,但作為同一會計信息系統的一部分,它們相互制約、相互補充。那么平時在學習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時,應該要注意些什么呢?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注意事項
1、財務會計強調信息準確性,管理會計強調信息相關性
財務信息的價值在于其對決策的有用性,而有用的財務信息必須滿足兩個質量條件:準確性和相關性。應該說,只有準確但非常不相關,或者只有相關但非常不準確的財務信息才會影響其在決策中的有用性。然而,企業管理者往往不得不權衡信息的準確性和相關性。換句話說,如果企業管理者追求更準確的信息,可能會損害信息的相關性;相反,如果企業管理者追求更多相關信息,可能會損害信息的準確性。例如,固定資產的歷史價值更準確,但可能相關性不夠;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更符合相關性要求,但很可能不準確。
財務會計往往更注重確保信息的準確性,但也試圖保持一定的相關性。因此,財務會計需要更多的歷史信息來確保準確性。只有在確保一定準確性的前提下,才允許采用公允價值。管理會計更注重信息的相關性,但也試圖確保合理的準確性。管理會計使用大量的預測財務數據來描述未來的經營,這對自然和決策都更有意義。然而,管理者應該意識到,預測的財務數據或多或少是不準確的。要不斷提高預測能力,確保信息的合理、準確。
2、財務會計必須符合會計準則,管理會計必須符合邏輯
財務和會計報表由企業管理者編制,而外部用戶通常不了解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在利益驅動下,企業管理者容易通過操縱財務會計報表誤導外部投資者。這樣做的后果極其嚴重。1929年的股市大災難以及由此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是痛苦的教訓。因此,美國國會于1934年通過了《證券交易法》,并成立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負責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會計準則。此后,企業的財務和會計報表必須按照公認會計準則編制。
管理會計報表的編制者和使用者是企業的內部管理者,屬于企業的內部管理行為。因此,不需要政府監督和遵守普遍接受的會計準則。管理會計強調邏輯關系,以便更好地支持管理活動。
一個企業通常只有一個基本的信息處理系統,即以財務會計為主體的信息收集和處理系統,而管理會計只是根據需要從某些方面對財務會計數據進行進一步處理、重組和擴展,與財務會計不分離。那么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不同之處在哪里?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
財務會計與憑證打交道,管理會計與經營打交道
編制財務會計報表的人員不需要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只要他們有能夠反映商業活動的憑證,他們就可以工作。這也是企業財務會計可以外包的原因。
因為管理會計服務于企業的經營活動,不了解經營活動的人就不能進行管理會計。
財務會計不涉及“人性”問題,管理會計涉及“人性”問題
由于財務會計具有“回頭看”的特點,只能憑憑證完成相關工作,不適合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財務會計的高度綜合性特征也使得無法衡量中層、基層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工作績效??梢哉f,財務會計是一種財務工具,基本上是“物有所權,不以人為權”,沒有必要考慮對人的激勵。
管理會計的工作涉及為管理者和普通員工設定目標和標準,并考核他們的工作績效,這自然要涉及人的問題。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層、中層和基層管理者、普通員工和各部門之間必須有足夠的溝通,以協調每個人的努力,促進目標的一致性。
(2)設定的目標和標準應該切合實際,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否則不利于對員工形成有效的激勵。
?。?)讓員工參與決策,讓他們獲得更可靠的信息,提高決策質量;同時,它還能增強員工的責任感,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實現目標。
管理會計的工作程序
?。?)確認,即將企業的經濟活動和其他經濟事項確定為適當的管理會計業務。
?。?)計量,是指以貨幣或其他計量單位對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商業活動進行定量確定。
(3)收集,是指按照嚴格、一致的方法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和其他經濟事項進行記錄和分類。
(4)分析、評估和確認經濟事件的內外部環境以及各種影響因素之間的內在關系。
?。?)以適當的形式準備并解釋每個信息需求者所需的信息。
?。?)向各級經理或其他信息用戶提供相關信息。
管理會計師應遵守的職業道德規范主要有四點:1、專業能力;2、保密;3、誠實正直;4、客觀性。管理會計師在企業中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管理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相關企業目前的經濟發展,其職業道德的好壞對管理會計師個人和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管理會計師應該認真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合法辦事。
管理會計師的專業能力標準
1、不斷加強自身知識和技能,使專業能力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2、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履行自己的職責;
3、在對相關的和可靠的信息進行分析后,編制完整、清晰的報告與建議書。
管理會計師的保密規范
1、除法律規定外,未經批準,不得披露工作過程中所獲取的機密信息;
2、告知下屬應重視工作中所獲取信息的機密性,并且監督下屬的行為以保證保守機密;
3、禁止利用或變相利用在工作中所獲取的機密信息為個人或通過第三方謀取不道德或非法利益。
管理會計師要做到誠實正直
1、避免事實上或表面上可能引起的利益沖突,并對任何潛在沖突的各方提出忠告;
2、不得從事道德上有損于履行職責的活動;
3、拒絕接受影響或行將影響他們作出正確行動的任何饋贈、好處或招待;
4、不得積極地或消極地破壞企業合法的、符合道德的目標;
5、告知有利和不利的信息以及職業的判斷及意見;
6、不得從事或支持各種有損企業的活動。
管理會計師應保持客觀性
1、公正而客觀地交流信息;
2、充分披露相關信息,幫助使用者對所公布的報告、評論和建議獲得正確的理解。
會計職業道德的主要構成要素
1、會計職業理想和工作態度。會計人員的擇業目標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靈魂。其職業特征要求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活動時,既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又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
2、會計職業責任,即會計人員擔任某項職務或從事某項工作后就應承擔(或被賦予)的相應義務。
3、會計職業技能,包括完成會計工作所必要的知識以及所需要的工作能力與經驗。它是會計人員圓滿完成會計工作的技術條件。
4、會計工作紀律和工作作風。保密性、廉正性(正直、誠實、廉潔)與超然性既是維護和貫徹會計職業道德的保證,也是評價會計行為的一種標準。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雖然都屬于會計類,但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比如主要參與人員不同、會計職能定位不同、會計服務的對象不同等等。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主要參與人員的區別
一般而言,財務會計信息的提供是以財務人員為主體,按照“交易或事項原始信息”——“商業信息”——“財務會計信息”——“財務會計報告”的邏輯脈絡,組織單位相關部門提供相關信息、進行匯總加工并對外呈報。
而管理會計的主體則是單位的各個部門和人員,財務部門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牽頭部門,而變成了主要參與部門之一,財務人員必須要了解企業的運營管理知識,企業的運營管理部門和人員也必須要了解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這樣才能彼此密切配合。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職能定位的區別
管理會計的職能主要是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管理,目的主要在于解析過去,同時對現在的運營進行控制,預測未來的趨勢;而財務會計的職能則是,對單位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記錄、加工處理,提供并解釋歷史信息??梢哉f管理會計更多的是面向未來,而財務會計更多的是面向過去。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服務的對象區別
管理會計是滿足內部管理的需要,服務的是企業等組織的內部管理要求,針對的是日常經營管理中所遇見的特定情況,搜集數據給組織的管理者提供內部管理與控制的信息,改善企業等組織的經營管理水平;而財務會計,則是為了對外部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財務信息,主要通過定期的編制財務報表,集中、概括的對企業等組織的資產估價、資本結構以及經營成果等進行說明,從而向企業等組織的外部單位或者個人提供必要的資料。
稅收法律規范是由國家制定的,反映統治階級意志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稅收行為規則,是比較定型的、反復適用的、抽象的行為規則。針對具體案件所作的法律文件,如稅務機關的處理決定書、法院的判決書,只適用于具體案件并不為以后發生的案件所適用,因而這些法律文件中的規范不是法律規范。
稅收是什么
稅收是指人民依法向征稅機關繳納一定的財產以形成國家財政收入,從而使國家得以具備滿足人民對公共服務需要的能力的一種活動。
稅收法律規范要素
稅收法律規范在邏輯上有三個要素:1、假定。指明規范適用的條件;2、處理。指明法律規范允許做什么、應當做什么、禁止做什么;3、制裁。指明違反法律規范的法律后果。如憲法規定“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在這一法律規范中,假定即這一規范適用的條件是公民,處理即應當依法納稅。
法律規范不等于法律條文,一個法律條文不一定都包括法律規范的三個要素,一個法律規范可以表述在幾個法律條文甚至不同法律文件的幾個條文之中,也可能幾個法律規范表述在一個法律條文中。法律規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具有規范性、概括性和可預測性的特點。
稅收法律規范的制定機關
稅法是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用以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家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國立法的有關規定,目前有權制定稅法法律或者稅收政策的國家機關主要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等。
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特點
最近幾年伴隨著我們國家財政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也必須要做出調整和改革。
在這之中精細化管理理念漸漸被廣泛運用到了財務會計工作之中,財務會計工作中實施精細化管理,能夠有效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同時可經營管理構建一套科學的管理體系,以保障經營管理的平穩和持續,另外,通過將精細化管理引入會計工作中,能夠使管理層更加清晰地掌握企業經營發展的狀況,為經營決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據。
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特點重點體現在兩方面,即財務會計工作的系統化和專業化。
第一,財務會計工作的系統化。精細化的管理手段能夠實現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系統化。財務會計工作系統化是指從多個方面來把握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要求做好事業單位的成本管理、核算管理,做好員工評價,系統把握成本管理和財務會計綜合性工作。通過精細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從各方各面來開展財務管理的相關工作,就能夠有效促進財務會計工作的系統化。
第二,財務會計工作專業化。在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中,專業化是核心基礎,而財務會計工作的專業化對會計從業者的要求更加嚴格,專業的工作人員才能推動財務會計工作的專業化實施,而財務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更要求專業化的軟件系統進行輔助,以確保財務會計工作的有效開展,這個過程更需要制定專業化的制度。
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問題
1、精細化管理的認識不足現階段,在財務會計工作中,對于精細化管理的認識嚴重不足,不能將財務目標與經營發展目標進行融合,傳統的管理思想模式依舊存在,因此,精細化管理的作用始終無法發揮。另外,單位管理層對于精細化管理的認識不夠充分,也是導致精細化管理價值無法發揮的重要原因之一。
2、管理制度水平低任何工作的開展都要輔以完善的管理制度,這一規律對于財務會計工作同樣適用。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有的單位財務會計工作方面的制度不夠完善,并不能與時代的發展保持同向,甚至還有的單位沒有建立管理制度,這不利于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3、無法保證基礎工作質量和效率由于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財務會計工作模式缺乏創新,尤其是在引入先進工作模式以及理念時,全新的工作模式很難發揮出來效果,而財務會計工作較傾向于停留在手工時代。
另外,由于在會計工作中會計核算的準確性不足,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時有發生,財務監管落不到實處,財務會計工作與戰略發展目標無法進行有效結合,因此,財務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得不到保障。
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1、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念思想是一切行動的先知,在財務會計工作中,正確的工作思想觀念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所以樹立正確的會計工作觀念是非常必要的。在財務會計工作中,傳統守舊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精細化的管理理念。
對于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而言,應該充分認識精細化管理理念的重要意義,單位管理層更應該起到引導作用,以實際行動來落實精細化管理,從自身做起,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在樹立精細化管理觀念的同時,也要注重自身會計綜合素質的提升,不斷加強自我知識的積累,以更好地投入到會計相關工作中,對于財務部門而言,更應該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和交流,以不斷提升財務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質量和水平,促進會計工作的健康開展。
2、提升財務工作者能力和素質開展財務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要從財務會計工作者著手,不斷提升財務會計工作者的綜合能力,從而促進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財務會計工作者除了要擁有會計相關知識外,對會計相關法規制度也要有清晰的認識,同時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以保障精細化管理理念能夠有效落實。
因此,為財務工作人員制定培訓計劃是非常有必要的,對培訓情況進行考核,以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學習主動性。另外,要重視高端會計人才,以優化會計隊伍,從而提升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
3、編制詳細的管理標準與制度在財務會計工作中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同時要輔以相應的制度和標準,以此來確保會計工作的有序進行。所以編制詳細的管理制度,對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將精細化管理的內容制定成細則制度,將會計目標及會計崗位職責緊密聯系起來,從而保障會計工作的有效性開展。
與此同時,要將考核制度一并納入其中,通過考核來激勵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采取繼續教育和培訓的方式,提升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以推動會計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開展。
4、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應用到了各行各業中,在財務會計行業中同樣適用,將信息技術引入財務會計工作中,使其與管理進行融合,以此來提升會計工作質量,使管理更加高效和科學。
與此同時,會計工作中通過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能夠無形中提高會計核算的水平,從而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會計核算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而精準度也得到了保障,財務會計工作成效顯著。
5、所有人員都要參與進來財務會計工作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都要參與其中,使其對精細化管理有更深的認識,同時為財務會計精細化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另外,所有工作人員的參與可以無形中推動精細化管理的進行,尤其是對于財務會計工作人員,能夠促進財務工作高質高效,同時也發揮出了會計人員的有效職能。
6、建立精細化的財務會計體系對財務會計工作進行精細化管理,必須構建與之相符的精細化的財務會計體系,從而實現財務工作各個環節的精細化管理,如成本管理、資產管理、收入管理等,對資金的出入賬目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并開展監督和復查工作,將資產管理體系按細節進行劃分,并同時將其列入會計體系之中。
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輔以折舊制度來進行,以將對固定資產的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
在對成本進行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對各項支出進行合理、科學的核查和分析,以確保資金用到實處,合理地利用資金,提高利用率。
在對收入進行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嚴格創收內容,實行收入和支出的雙向管理,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
7、做好精細化的財務預算財務預算作為會計工作的核心工作,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才能確保資金用到實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避免浪費現象的發生?,F階段,事業單位對于財務預算的執行度嚴重不足,究其原因是財務在編制預算中出現了不合理、不科學、不規范等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預算批復制度尚且不夠健全,這便使得單位容易將申報文本誤當成執行預算,而預算的客觀性、嚴肅性和科學性嚴重缺失。
鑒于此,要求財務部門對申報文本進行批復,將批復文件作為預算執行的依據才符合客觀性、嚴肅性和科學性要求,反之則存在著較多的主觀臆斷行為,另外,以批復的申報文本為依據,也提高了預算執行的效率。
在財務預算精細化管理工作中,要結合單位上年度的實際財務情況進行預算,并以預算管理制度為根本出發點,發揮財務預算精細化管理工作的作用,以此來推進財務會計工作的有效展開。
結語
綜上所述,在財務會計工作中,實施精細化管理是財務會計工作創新的有效手段,是提升會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方式。
在精細化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以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為出發點,將相應的管理策略與實際發展相結合,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為財務會計工作的健康發展助力。
在大數據的環境下,財務會計逐步向管理會計轉型,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同時也能促進公司的發展。財務管理更多的是注重資料的管理,遵守企業的財務規劃、管理標準,對資料進行科學的處理與分析,并能熟練運用電腦資料的管理標準。
同時,要能夠對數據信息進行迅速的處理,并對數據信息進行優化和改進,從而獲取更多的信息,從而使信息數據的規范化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 經營管理轉移
管理會計包括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等。在大數據環境下,企業的財務會計應轉變為管理會計制度,使其與成本、預算、業績管理有機結合,為公司的經營管理提供高效的金融信息。
1、向成本管理轉型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會計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復雜的業務進行了精細、分解,并依據費用的大小來決定費用的指標,并構建了相應的運營費用模式。通過運用財務會計信息技術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實現對企業經營活動的資源使用進行預測,實現對企業經營活動中費用進行事前和事中控制。另外,通過與采購、資金、固定資產、物資等系統的整合,可以迅速地獲得相關的成本信息,并運用管理會計中的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分析手段來進行成本管理。
2、向預算管理轉型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的財務會計應運用分類分析、回歸分析、聚類分析等多種分析手段,對數據進行分析,并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從而實現對預算的制定和實施的控制。在工程預算中,采用了分類學方法,對各類資料的關聯度進行了分析,并根據這些指標的關系,對預算進行了相應的調節;利用多元線性回歸方法,對各預算的相關因素進行了統計,并產生了相應的功能方程,對一種特定的預算發展進行了預報;采用聚類方法測差旅費支出、專利費用支出,并對符合代表性的數據進行了分類,發現了支出的規律性,使預算支出保持在一個較好的區間。
3、向績效管理轉變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應運用平衡計分卡法來衡量企業的財務狀況,從而為企業的業績評價工作奠定基礎。同時,要在網上構建業績評估體系,對各個職能部門和有關員工進行周期性的考評,并通過計算機自動產生考評的方式,排除人為的影響,使其能夠積極地投入到業績的經營之中,從而使其逐漸轉變為管理會計轉型。
(二) 戰略轉移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會計從經營會計的功能向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共享財務轉型,認識到財務會計價值創造對公司發展的重大意義,推動財務會計職能和管理會計職能逐步整合,實現職能上的轉型。
1、決策職能
企業財務會計應充分挖掘財務數據的內在價值,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和挖掘技術,挖掘其內在的規律,從而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例如,企業通過大數據技術,構建了一個綜合財務、會計信息、多角度綜合企業的外部環境數據,并對各種決策指標進行量化處理,為公司的重大決策提供財務數據,降低人為主觀判斷和決策失誤的風險。
2、預測職能
企業會計應改變過去傳統的主要職能,運用科學的方法策略,擴大自身工作職能,從而實現對未來經濟活動的預測,并逐漸實現管理會計的預測功能。例如,企業通過大數據技術對近幾年的營業收入進行了分析,對未來的收入增長趨勢進行了預測,從而為公司制定市場策略、優化資源分配、實現利潤最大化。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大數據經濟不斷加快步伐,目前財務會計已不足以滿足企業發展要求,為了保證企業在未來市場中不被淘汰,企業財務會計急需向管理會計轉型。
但是現階段,轉型過程仍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將通過論述當前轉型過程中的困境,分析其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促進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01
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
轉型的必要性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對于各行各業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同時也是一次挑戰。誰能把握住這次機遇并戰勝挑戰,那么誰就能在未來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
在科技發展、網絡信息流通的大數據時代中,大數據信息化改革為企業提供了發展可能性,企業使用大數據管理來提高企業效益,同時為了實現企業大數據信息化改革,企業財務會計急需向管理會計轉型。
但是在轉型過程中,由于外部環境不斷變化,存在不少干擾轉型的因素,因此,為了促進企業財務成功轉型和企業可持續發展,企業需要注重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企業發展的要求
對于企業來說,規避風險,保證經濟效益的可持續增長,這就是核心目標。財務會計就是收集和分析企業的財務數據歸納制作成報告,它更關注的是數據的質量,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為目的。
管理會計與之不同的是,它注重的是在分析數據的基礎上,為管理者提供有效可行的運營預測指導,幫助企業制定合理的年度計劃。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這就需要計算機的幫助,使得我們能夠在大量信息中找出我們可以利用的、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在大數據背景下的企業會計向管理會計的成功轉型,能夠幫我們快速地從大量信息中提取出我們需要的有效的信息,經過管理會計的分析,能夠為企業的管理層決策建議,從而降低不準確信息數據帶來的風險,提高工作效率。
(二)信息化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
在數字化經濟和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今天,財務會計主要工作內容——核算,基本上已經能夠被高科技技術代替,并且能處理得比人工效率還高,這使得財務會計這一工作崗位隨時可能被淘汰。
從財務工作的角度來看,運用信息化技術能使其收集信息和分析數據的工作效率提高,那么財務管理進行信息化改革不僅能使自身能力滿足企業需要,也能實現企業更長遠的發展。
傳統的財務會計主要是對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而管理財務是在其基礎上為企業管理層提供科學的預測,最終制定符合當前企業的發展計劃。目前財務工作的兩大板塊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工作之間相互獨立,并且和其他部門也無法進行緊密的聯系,這使得數據不共享或者共享效率低效,這使得數據分析的效能不能充分發揮。
在信息化管理會計工作中,企業不僅能收集企業內部信息,還能整理收集企業外部信息,這樣的數據更精確,為企業的管理人員的決策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減輕經營風險。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僅能提高管理財務數據收集和分析效率,提升管理財務的準確性,還能加強企業戰略決策能力。
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來說,信息技術的應用能有效地節約工作時間,簡化工作流程,減輕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并且能減少由于人工統計的數據誤差的發生,彌補數據處理的不足,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效率。
02
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
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是企業實施戰略重組、變革和調整的必經之路。財務會計轉向管理會計,不僅要改變財務會計的內容,而且要改變管理會計的內容,他們要求得到實時的財務信息,以便管理者還可以及時進行控制并把握未來走向。此外,企業要實現財務會計轉向管理會計,還需要計算成本、實施系統集成,通過分析數據還能精準地實現盈利預測,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
(一)管理理念的更新
一個企業的管理層起著絕對的領頭作用,如果管理層的管理理念不夠先進,不夠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那么這個企業將會被新時代拋棄。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組織,需要定期更新管理理念,以便適應當今的市場環境。當今的市場越來越激勵企業進行創新,以便達到發展的目標,因此要求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強化企業的內部激勵機制。
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財務管理理念難以滿足現代管理會計工作的發展需求,導致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只有企業的管理層對財務管理的理念更新,重視在大數據背景下的管理會計工作的轉變,為其發展提供幫助,支持管理會計人員的工作,為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
企業高層可以通過學習最新的管理知識,推行時代的理念,使其重視系統思考,了解當前的市場經濟前景,結合自身企業的發展現狀,實施有效的人員分工與管理,以減少企業風險,為管理工作轉型制定針對性的方案,達到最佳經營效果。
(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為了盡快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企業急需打造符合企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考慮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部分財務工作人員不具備管理會計工作的專業技能,導致其不能順利地開展工作,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需要對其進行多方面的培訓。
首先,企業可以提供財務管理人員培訓課程,包括最新的管理財務理念、管理財務的策略以及財務管理與信息技術結合的相關課程,促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讓其能夠快速地了解管理會計的工作內容,掌握管理會計的專業技能,讓其在接收管理會計工作的同時能夠迅速地適應其工作內容,主要是培養財務會計對于數據收集和分析能力,還要培養其分析數據的能力,并且通過分析報告,給管理層提供有效的決策指導。
其次,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注意信息的真實性。由于在大數據時代,我們獲取的信息渠道更多、信息的內容更繁雜。網絡上的很多信息魚龍混雜這就需要財務管理人員具備分辨真實信息和有效信息的能力,這對企業工作人員來說并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此外,在培養管理會計工作人員的過程中,還可以去制定一套比較完善的晉升制度和獎懲制度,依據財務管理人員的完成指標、工作效果等成果進行績效考核,這樣就有利于激發財務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有助于實現大數據背景下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
(三)信息化建設的加強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信息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成為了獲取數據的重要渠道,為促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必須提高大數據技術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水平,借助大數據技術完成數據收集和數據整理,使管理會計工作能夠有效落實并實現企業對財務會計轉型發展的目標。
企業應該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在培養高素質的管理會計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大數據信息平臺的搭建。給員工配置相應的電腦,安裝企業大數據平臺軟件,方便員工對數據庫資料進行管理和處理。同時,要對員工進行軟件學習的培訓,讓員工熟練地掌握大數據平臺的使用方法,方便其在實踐工作中對于平臺數據的使用。
此外,企業還要建立一個保護數據平臺不被侵入和數據庫資料不被盜取的防毒軟件,對我們機密的企業信息進行加密保護,防止被不法分子盜取。同時還需要專門的信息技術人才對于該數據平臺進行定期的維護和安全檢測,以確保企業信息的安全性。
03
本文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企業在大數據時代下的可持續發展,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企業要積極地做好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工作。對于企業管理層理念的更新,要注重對于大數據平臺的搭建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從而實現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賬務處理程序不僅是財務信息準確性的保障,更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稌嫹ā穼~務處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規定了會計人員的職責和權利,確保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非流動資產作為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狀態直接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因此,構建一套有效的內部控制目標,對于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賬務處理程序的核心在于規范性與系統性。從原始憑證的審核到記賬憑證的編制,再到賬簿的登記以及財務報表的生成,每一步都必須嚴格遵守會計準則和企業內部制定的會計制度。例如,對于非流動資產的核算,應當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正確區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并按照既定的折舊或攤銷方法進行系統錄入和計算。
《會計法》的實施為會計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它不僅要求會計人員具備專業能力,還強調了誠信和獨立性的重要性。會計人員在進行賬務處理時,必須保持客觀公正,不得有任何虛構或者隱瞞的行為。同時,《會計法》還規定了會計監督的職責,通過內部審計等手段,確保賬務處理程序的合規性。
非流動資產的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由于非流動資產通常涉及較大的資金投入且使用周期長,其管理和使用效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企業需要建立健全非流動資產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采購審批、資產驗收、定期盤點和維護等。這些措施有助于防止資產流失,確保資產的準確計量和合理使用。
內部控制目標的設定應圍繞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保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進行。具體來說,內部控制目標包括確保資產安全、提高經營效率、保證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等。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企業應當制定相應的內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如定期進行內部控制自評和外部審計,以評估和改進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
在實際操作中,賬務處理程序的有效執行依賴于每一位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道德素養。會計人員應當不斷學習最新的會計知識和法規變化,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同時,企業也應當為會計人員提供持續的職業培訓和職業發展機會,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
總之,賬務處理程序的規范化、《會計法》的法律支撐、非流動資產的嚴格管理以及內部控制目標的明確設定,共同構成了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石。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企業不僅能夠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還能夠促進企業內部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