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是一項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監督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正確;監督被審計單位是否遵守國家的財經紀律和財經法規等方面。
審計的作用
審計作用,指的是審計在實踐中,所發揮出來的客觀影響及產生的實際效果,我國審計的作用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1、監督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正確。
2、監督被審計單位是否遵守國家的財經紀律和財經法規。
3、督促被審計單位改善經營管理,加強經濟核算,以提高經濟效益。
4、為宏觀經濟控制和管理服務。
審計是什么?
審計,指的是由國家授權或接受委托的專職機構和人員,根據國家法規、審計準則以及會計理論,采用專門的方法,審查和監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財政、財務收支及其相關資料的合規性、合法性、正確性、真實性、效益性,鑒證經濟業務,評價經濟責任,用以改善經營管理、維護財經法紀、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
1、按審計活動執行主體,可分為:政府審計、獨立審計、內部審計。
2、按財務審計,可分為:運作審計(作業審計)、履行審計(遵行審計)、財務報表審計、信息科技審計。
3、按審計內容,可分為:財政財務審計、經濟效益審計。
4、按審計實施時間,可分為:事前審計、事中審計、事后審計。
5、按采用的技術模式,可分為:系統基礎審計、風險基礎審計、賬項基礎審計。
6、按執行的地點,可以分為:報送審計、就地審計。
審計考研分為學碩和專碩,學碩的科目有《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數學三》、專業課,專業課通常是管理學,具體查看招生單位公布的專業目錄。專碩的科目有審計專碩考試科目有兩門,分別是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和《英語二》。
全國招收學術型碩士審計學專業的高校不多,很多高校的審計學是會計學專業的一個研究方向。審計碩士的培育和審計碩士課程設置要充分對審計實踐行業對專門人才的知識以及素質要求進行反映。
南京審計大學考研難度大嗎?
南京審計大學在全國100所高校考研難度排行榜中位于第56位,錄取難度系數是86。63,其錄取難度系數遠高于50%,所以南京審計大學考研難度相對來說真的較大。南京審計大學是211高校,所在城市位于江蘇南京,屬于經濟較發達地區。一般來說發達地區特別是大城市的重點大學都難考,就南京審計大學本身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學校層次,其考研難度較大,需要考生認真準備。
審計考研總分多少?
審計考研總分是300分。審計考研初試和其他研究生考試一樣,需要參加全國統考,考試科目只有兩門,一是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包含數學、邏輯、寫作),滿分是200分;二是英語二(或者俄語、日語),滿分100分。復試包括筆試和面試。筆試共兩門,一是思想政治理論,滿分100分;二是審計學專業課,滿分100分。另外,如果是同等學歷的考生需要進行學歷水平加試。
審計考研學碩和專碩有什么區別?
審計考研學碩和專碩的區別有:
1、招生條件不同。學碩不需要工作經驗,只要符合研究生報考條件即可報考;專碩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其他和學碩一樣。
2、培養人才目的不同。學碩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專碩是為彌補服學術型碩士不足新增的,以培養市場緊缺型應用人才為主。
3、學制不同。學碩學制3年;專碩學制2-3年。
4、畢業證書不同。學碩拿學術學位;專碩拿專業學位,非全有制學習證書上標注非全。
5、讀博方式不同。學碩可以直接讀博;專碩需要考試讀博。
存貨審計的內容具體如下:
存貨審計的內容為:
(1)評審企業存貨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審查存貨增減業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3)驗證存貨賬面余額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4)審查存貨保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審查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和會計處理的正確性。
主要審查內容為:
(1)企業有無明確的存貨職責分工制度;
(2)企業是否建立了存貨業務程序與手續制度;
(3)企業是否建立嚴密的存貨保管制度;
(4)企業是否建立存貨的定期盤點和對賬制度。
主要審查:
(1)企業存貨采購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正確性;
(2)企業存貨采購成本的構成和成本計算是否真實、合規、正確;
(3)企業存貨采購業務賬務處理的真實性、合理性和正確性;
(4)企業存貨非貨幣性交易的正確性;
(5)企業存貨驗收入庫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存貨的一般審計程序具體如下:
1、獲取年末存貨余額明細表,將本年末存貨余額與上年末存貨余額進行比較,總體分析變動原因。
2、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
存貨的實質性分析程序中較常見的是對存貨周轉天數的實質性分析程序。根據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供應商、貿易條件、行業慣例和行業現狀的了解,確定存貨周轉天數的預期值;計算實際存貨周轉天數和預期周轉天數之間的差異;調查存在重大差異的原因。
目的:獲取有關存貨數量和狀況的審計證據。
運用環節:存貨監盤的相關程序可以用做控制測試或者實質性程序。
倉儲費用審計的內容包括審查倉儲費用支出是否真實合法、審查單位是否遵循倉庫保管維護制度、審查費用的賬務處理是否準確、審查存貨損耗和溢余的賬務處理是否合規以及審查存貨倉儲所適用的方法是否合理。
通過有序開展倉儲費用審計的工作,有利于確保被審計單位存貨狀態的真實性及可靠性,促進被審計單位內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倉儲費用審計解釋
倉儲費用審計是對物資企業在購進物資入庫后儲庫保管過程中支付費用的合規合法性所進行的審計監督活動。
倉儲循環審計要點
在對倉儲循環審計時,首先應檢查記錄的存貨是否都存在,企業是否對這些存貨擁有所有權。其次應掌握不同存貨的性質,采用合適的存儲方式。如鮮活的存貨和單位價值較高的存貨應區別不同儲存方法,以保證存貨的安全與完整;對于多地方存儲的存貨應加強內部控制措施的審計。最后對存貨的價值是否變化進行測試。如對某些重大存貨項目,可以參考銷貨發票、價格目錄、銷售折扣、銷售記錄、銷售合同等為實現該項目的收入而發生的直接成本,計算其可變現凈值,以反映存貨的真實價值。
倉儲費用解釋
倉儲費用是為儲存保管一定數量的商品物資所支出的倉儲保管費用和應負擔的企業管理費用的總和。具體包括工資,提取的職工福利費,折舊費,低值易耗品攤銷,修理及租賃費,材料、燃料、動力及照明費,保管維護費,勞動保護費,轉庫搬運費,消防警衛費,保險費,管理費及其他費用等。
倉儲費是物資供銷企業在物資購入驗收入庫后,在保管物資過程中所支付的一切費用,包括支付給儲運倉庫的倉租,以及本企業附屬倉庫中發生的轉庫搬運、檢驗、挑選整理、修復、維修保養、包裝費,庫存物資損耗,和工資,提取職工福利費等開支。
存貨審計常見風險主要有賬實不符、存貨貶值、錯誤結轉,具體如下:
賬實不符
賬實不符主要表現為有賬無實、有實無賬和賬實不匹配。通常,賬實不符是存貨審計中經常面臨的風險,存貨在采購、生產、銷售環節都會發生變化,相應的記錄數值也要有所變化。在現實中,由于存貨核算方法復雜、人工計算失誤、報廢未處理等因素的影響,存貨會存在賬實不符的風險。所以,為了對這類情形進行有效規避,審計人員在開展存貨審計時需要注意報表反映的存貨是否真實存在,是否存在漏記的情況。同時也要采取對應的審計方法對存貨進行全部盤點或抽樣盤點,確保做到實物數量要與存貨收發存匯總表數量一致,存貨收發存匯總表金額與報表一致。
存貨貶值
存貨期末要將成本與可變現凈值進行對比,若可變現凈值低于存貨成本則要計提減值準備。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受產成品市場銷售價格、市場需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企業忽略了影響存貨減值的因素,或是錯誤的判斷了影響因素都會發生對存貨價值計量錯誤的風險。因此,審計人員需要關注企業那些長時間無動態的存貨,并在盤點時注意觀察有無毀損、嚴重腐蝕等情況。
錯誤結轉
在企業經營期間,很多企業的管理層出于各種壓力,當利潤達不到要求時,會采取人為調整利潤水平粉飾報表以達成目的。不過,由于企業的收入和稅費都是憑發票入賬的,很難造假,因此企業常常在成本上做手腳,少結轉成本來虛增利潤。因此,針對這類情況,審計人員便可以管理層的動機出發,通過查看董事會決議,了解公司的利潤考核指標,并分析相關存貨成本是否有異常變動。
存貨審計解釋
存貨審計是指對存貨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正確性進行的審計。存貨審計直接影響著財務狀況的客觀反映,對于揭示存貨業務中的差錯弊端,保護存貨的安全完整,降低產品成本和費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審計對象選取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風險特征法、業務比重法、隨機抽樣法,相關解釋如下:
審計對象選取的方法
風險特征法
首先梳理審計對象可能存在的風險種類,將各審計對象的風險進行逐項分析排序,對風險等級設置一定的分值,風險等級高的則得分高,并以其得分高低作為選擇審計對象的依據。風險特征法可盡最大可能將高等級風險領域納入審計對象,有效防范風險。
業務比重法
首先區分不同的業務性質,然后分析各審計對象所占業務比重,對占比大的審計對象重點審計,同時兼顧占比小的,或者也可選擇不同占比中各一定數量的審計對象。此外,若涉及多個業務性質,則可設定相關權重,以最后加權比重來決定審計對象。業務比重法可有效解決審計實務中面臨的業務種類多、數量大、覆蓋面廣的問題。
隨機抽樣法
該方法是從眾多審計對象中隨機抽取一個或若干個來實施審計檢查,如單位、月份、合同、訂單等。其優點是操作簡便,但缺陷也比較明顯,由于審計對象存在差異,一些存在重大風險的審計對象有可能被忽略,從而導致審計結果嚴重偏離實際情況。
審計對象選取的意義
審計對象的選取貫穿整個內部審計項目中,從項目立項、審前調研、方案制定等前期階段,到現場實施、補充取證等后期階段,審計對象的選取都是內部審計項目工作中的核心內容。通過運用合理、有效的方法選取合適的審計對象,揭示典型問題和風險,可極大提高審計效率;通過分析,精準選取審計對象,可最大程度降低內部審計風險;通過優選審計對象,可推動內部審計有效發揮職能,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審計對象解釋
審計對象又稱審計客體,即參與審計活動關系并享有審計權力和承擔審計義務的主體所作用的對象。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外延上的審計實體,即被審計單位,其二是內涵的審計內容或審計內容在范圍上的限定。
審計對象的載體
在財務報表審計中,審計對象是歷史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審計對象的載體是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或預算單位一定時期資金、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注。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
審計終結階段的主要工作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綜合分析審計證據;提出審計報告;審定審計報告、提出審計意見、作出審計決定,具體如下:
審計終結階段主要工作
(1)綜合分析審計證據
審計人員應對實施階段收集的分散的、個別的證據進行評價和整理,選出若干最適宜、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作為編制審計報告的依據。
(2)提出審計報告
審計報告是審計人員表明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審計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審計范圍和內容;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評價和結論以及處理意見或建議。審計報告需附有證據及有關資料。
審計報告由審計小組負責人編寫并簽章后提交審計機關審定。提交審計報告后,審計小組的審計工作即宣告結束。但對國家審計機關而言,在審定審計報告、提出審計意見和作出審計決定后,審計工作才結束。
(3)審定審計報告、提出審計意見、作出審計決定
國家審計機關應當自收到審計報告30日內審定審計報告,對審計事項作出評價,出具審計意見書;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應依法作出審計決定或者向有關主管機關提出處理、處罰意見,并將審計意見書和審計決定送達被審計單位和有關單位。
審計終結階段解釋
審計終結階段是指實施階段結束以后,審計人員根據審計工作底稿編制審計報告,并將有關文件整理歸檔的全過程。
審計有幾個階段
一般在就地審計情況下,審計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計劃與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評價與報告階段、預后和終結階段。審計階段是審計程序中的幾個組成部分和工作階段。
在開展企業破產清算審計的過程中,其實施步驟主要有三步,包括對企業的資產狀況進行具體核實;對企業負債狀況進行仔細審定;對企業所有者權益進行核實,具體如下:
對企業的資產狀況進行具體核實
該項工作主要審核以下資料:
(1)核實銀行存款,需要向銀行發送確認函,以確認銀行存款余額的正確性;
(2)清理并核實應收賬款,分類調整應付賬款的“貸方”余額和“借方”余額,并進行賬齡分析;
(3)檢查庫存,為了開展這項工作,審計員需要檢查存貨,并對未對賬的材料、未到貨的到貨單據和損益進行會計調整。
(4)認真核對固定資產賬目與實際情況的一致性,以確定清算企業的相關賬目是否與實際情況一致。
(5)核實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在建工程的會計基礎,詳細審查會計處理的合法性。
對企業負債狀況進行仔細審定
在這一審計環節中,審計人員應側重于:
(1)審核企業應付賬款的發生事實及相應憑證;
(2)核實企業的主要債權。如銀行貸款本金、貸款期限、利率和財產擔保依據;
(3)審查企業無力清償到期債務的有關證據。
對企業所有者權益進行核實
本步驟的審計需要審計人員根據對上述資產和負債的審計確認調整后的未分配利潤,以確定企業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的真實性。目前,企業破產清算實施階段的工作已基本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破產清算審計工作的開展,只是為有關部門了解被審計單位破產前的財務狀況提供參考。因此,對企業應核、轉銷等事項,審計人員可在出具正式清算審計報告時單獨進行提示。
破產審計解釋
破產審計,是以企業破產法及其相關的司法解釋為依據的活動,其運用特定的審計方法,對破產企業的財務、經管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和相關責任進行監督、審查與評價,用以維護債權人、債務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審計實施主要工作包括以下4項內容,分別是控制測試、實質性測試、審計工作底稿與審計日志、中期審計報告,具體如下:
控制測試
控制測試內容包括內部控制健全性測試與有效性測試。
健全性測試是評價被審計單位各項業務活動是否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各項內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全面、制衡、成本效益、權責利對稱);控制環節是否設置齊全;關鍵控制點是否存在;控制強點與控制弱點。
有效性測試是評價內部控制系統布局是否合理,有無多余和不必要的控制;關鍵控制點是否發揮作用;內部控制目標是否達到。
控制測試方法有:詢問相關人員;檢查內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記錄;觀察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重新執行有關內部控制(穿行測試);功能測試。
穿行測試(waIk-through test):檢查一項業務從頭至尾的處理情況,以確認控制程序是否認真執行。一般采用順查法。從憑證開始查到登記入賬為止。
功能測試:查明制度執行是否發揮了控制作用,還要進行功能分析。注意是否存在多余制度(不經濟、無效率、管理混亂)。
實質性測試
實質性測試內容包括業務活動效益性測試和財務收支合法性測試。測試種類有分析性程序、交易測試、余額測試和列報測試。測試方法是:詢問、觀察、檢查、監盤、函證、分析、計算。
實質性測試中關于重要性原則判斷的考慮:
(1)絕對數。把某一特定金額作為重要性水平,而不考慮經營規模或業務量的大小。
(2)以錯報金額占相關賬戶金額的百分比來比較判斷錯報是否重要。
(3)以錯報金額占利潤的百分比來比較判斷錯報是否重要。
(4)以錯報金額占資產的百分比來比較判斷錯報是否重要。
(5)錯報的性質(違法、舞弊)而不考慮金額大小。
審計工作底稿與審計日志
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業務的具體記錄,其內容包括:被審計單位名稱;審計事項名稱;審計事項期間i審計事項描述與結果記錄;審計結論;執行人姓名與執行日期;復核人員姓名、復核日期與復核意見;索引號及頁次;審計標識。審計工作底稿應實行多層次復核。
審計日志是審計人員行為的過程記錄,其內容包括:審計事項名稱;實施的審計步驟與方法;審計查閱的資料名稱和數量;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和查證結果;其他需要記錄的情況。
中期審計報告
中期審計報告是指在審計過程中發現重要問題。及時傳達給高層管理者和被審計單位,以便他們迅速采取行動,糾正失誤,減少損失。中期報告可以是書面也可以是口頭,可以是正式報送也可以是非正式報送,非常靈活。
破產審計的工作內容主要有六點,因為企業破產審計的目的是維護債權人、債務人、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應由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組成,其具體的工作內容有以下五點:
破產審計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1、審查企業提供的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清冊。
2、全面審查企業的財務狀況,及時調整賬目、報表,達到清算工作的要求。
3、組織對破產企業財產的盤點工作。
4、處理好破產企業的呆賬、壞賬的核銷。
5、處理好破產企業資產的盤盈、盤虧及報廢工作。
6、向清算組提交破產企業審計報告。
破產審計解釋
破產審計,是以企業破產法及其相關的司法解釋為依據的活動,其運用特定的審計方法,對破產企業的財務、經管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和相關責任進行監督、審查與評價,用以維護債權人、債務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破產審計的重點
破產審計的重點是對經法院裁定破產前六個月之內仍在持續經營階段的會計信息進行再確認和監督,對破產裁定日企業會計報表的真實性進行審計和核實。其適用的會計法規應以現行的會計制度為準。
破產審計準備工作
在破產清算中,破產企業作為一個會計主體,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必須做好:
1、清查財產及債權債務;
2、進行有關的會計處理,編制相應的會計報告;
3、整理會計檔案,編造移交清冊。
破產審計實施步驟
在開展企業破產清算審計的過程中,其實施步驟包括:
1、對企業的資產狀況進行具體核實;
2、對企業負債狀況進行仔細審定;
3、對企業所有者權益進行核實。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破產清算審計工作的開展,只是為有關部門了解被審計單位破產前的財務狀況提供參考。因此,對企業應核、轉銷等事項,審計人員可在出具正式清算審計報告時單獨進行提示。
審計質量的特征主要有八點,分別是具有客觀性、可靠性、準確性、全面性、充分性、重要性、一致性和及時性,具體解釋如下:
審計質量的特征
1、客觀性
一是指審計人員要實事求是地檢查與評價;二是指審計的結論能反映客觀實際情況。
2、可靠性
一是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要辦理完備的手續,要認真地搜集審計證據,審計證據要有可靠的來源渠道;二是要求審計結果和事實相符,不是偽造,沒有歪曲。
3、準確性
一是指審計人員在審查過程中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反復核對,定量定性準確,判斷評價有根有據;二是指審計結果有客觀、可靠、充分的審計證據支撐,審計結論恰如其分,沒有水分。
4、全面性
一是指審計人員在任務范圍內盡可能地全面審查和評價;二是指審計結論能全面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
5、充分性
一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盡可能的搜集充分的審計證據;二是指審計的結論能充分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客觀實際。
6、重要性
主要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以及在審計的結論中均遵循重要性原則。
7、一致性
主要是指審計人員的審查工作和審計結論,均反映了審計委托人或審計目標的需要。
8、及時性
主要是指審計人員的審查工作和審計結果,均能滿足審計委托人或授權者在時間上的要求。
審計質量解釋
審計質量是指審計工作過程及其結果的優劣程度。根據內容和表現形式,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加以理解。
廣義的審計質量是指審計工作的總體質量,即管理工作和業務工作的一體化效果,其核心是在何種程度上履行了受托責任,提供的審計產品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程度和服務水平。
狹義的審計質量是指審計業務工作即審計項目質量,包括選項、立項、準備、實施、報告、歸檔等一系列環節的工作效果和實現審計目標的程度,其核心是在何種程度上遵循了《審計法》和《國家審計準則》等法律法規的要求。
審計質量標準的內容
審計質量標準包括審計工作質量標準和審計項目質量標準,相關解釋如下:
1、審計工作質量標準是衡量審計組織工作總效果的尺度,主要從維護國家財經法紀,幫助被審計單位加強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以及發揮審計宏觀調控作用角度提出要求。
2、審計項目質量標準,是對審計項目質量的規范,其中,審計項目主要包括項目計劃、審計通知書、審計工作方案、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取證、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書和審計處理決定、審計檔案、審計回訪等內容。
審計溝通的技巧主要有7點,包括營造氣氛;初次印象;變序提問;分別面談;關鍵信息;學會傾聽;疏通情緒,具體解釋如下:
面談時的氣氛很重要。要讓面談者感到輕松,個人沒有受到指責、沒有受到威脅,否則他會采取不配合的態度。宜采取的方法是間接的提出問題,獲取與潛在問題有關的事實信息。直接提出問題,可能會讓面談者感到不適。訪談中還要注意非言語行為的影響,如語調、面部表情、態度等。這些都可能影響氣氛,進而影響訪談質量。
在開展訪談的初期,審計人員要注意不能讓受訪者產生不平等的情緒,不能讓被審計人員產生敵意、害怕、討厭等心理,應從受訪者的本職工作談起比較好,讓其感受到受重視、親切的感覺。開始階段也不宜談一些量化的問題,總之和睦的關系才是訪談良好的開端,才有助于審計成功。
針對同一個主題,如果確定的受訪部門及人數較多,審計人員有可能在過程中產生倦怠和無趣的感覺,影響訪談質量。此時審計人員應就所提問題改變順序提問,或者使用有所差異的方式提問。但是,因為目標是既定的,所以不宜采用不同的問題而偏離目標。
受訪者較多時,不宜集中大家提問,不宜讓大家以書面形式回答。書面回答與口頭回答會產生很大差異,受訪者會誤認為是交待問題。書面材料必要時才采用,比如舞弊調查。集中(或部分集中)提問時人們會觀望,而不能主動說出有價值的信息,或者擔心會傳到自己領導耳中。況且讓多人同時脫離崗位,未必能辦到。所以最好分開來談。二次面談要慎重,除非事實已經清楚后,需要確定受訪者的責任和參與程度,一般不建議對同一個人的二次訪談。
如果受訪者告訴審計師的信息量很大時,應注意兩點:一是關注效率,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宜采取進行錄音過后整理或者過后再找更多的人面談的方法,找更多的人未必能得到想要的信息。其二,提高審計師自身素質,在談話之前,盡量預先考慮到關鍵信息,不宜做詳細記錄,實不可取。談話中不能讓受訪者來確定信息的性質,因為他是否有充分的經驗和知識是不確定的。
為了做到有效傾聽,需要從細節上篩選重要想法,注意重要觀點。
有研究認為,多數人的頭腦處理信息的速度比說話快三倍。因此有效的方法是將聽到的重點同腦中己知的信息聯系起來,只有這樣,回應的時候才會得心應手。
傾聽時的不恰當反應有三種:馬上準備回應。如果邊聽邊準備答案,勢必會影響傾聽,尤其是他下面講的內容。暗中觀察說話人的非語言信息。如果能顧及他說話的內容,可以適當選擇這種方式。如果做不到兼顧,則以傾聽為主。對說話人的微反應做出判斷,如今己經成為一種獨立學科,即使專業人才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所以這種兼顧的方式是不建議的。默記所有細節和談話內容。這個難度太大,也沒有必要。
在審計師遇到積極對抗,即被審計單位不信認審計師合理提出的觀點時,雙方取得一致的最有效方式是讓被審計單位再次解釋他們的意見,從中發現一致之處。
在沒有具體問題阻礙時,思想癥結不能圍堵。審計師不應采取以下三種方式:向被單位的上級談論此事,這會使雙方關系疏遠。依賴邏輯觀點,再次解釋審計師的觀點也是不可取的。被審單位己經聽不進去。只有他們敞開思想時才能接受邏輯。等待被審單位之后再提出理由,這個時候他們可能會較為通情達理。這也是不正確的。一個疲倦的、心煩意亂的人不是同審計師進行討論的好聽眾。因此最好的方法先讓其傾述,從中尋找一致性。
審計溝通是指審計機構與被審計單位、組織適當管理層就審計有關事項、依據、結論、決定或建議進行積極有效探討和交流的過程。
審計溝通是貫穿于審計全過程的一項重要的工作,科學、有效的溝通對增進審計人員與被審計人員雙方的情感,提升審計質量,實現審計目標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審計溝通與其它事項溝通相比,有明顯的不同特征,主要有溝通時間的過程性、溝通活動的藝術性、溝通方法的靈活性和溝通目標的多重性四個特征,具體如下:
溝通時間的過程性
審計溝通的過程性,是審計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審計的全過程及審計的三個主要階段。審計前調查階段:包括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機構設置、內部管理、經濟活動及政策落實等方面的溝通;審計實施階段:包括召開進點會、審計調查取證、問題定性、工作配合等情況的溝通;審計處理階段:包括審計報告征求意見、審計處理決定、審計建議及社會公告等事項的溝通。
溝通活動的藝術性
審計溝通是一門藝術,具有鮮明的藝術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是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
藝術形象性——是以具體生動地、感人的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與表現生活某些本質的思想情感。藝術主體性——包括藝術創作、藝術作品和藝術欣賞三個部分。藝術審美性——“勞動創造了美”(恩格斯),是通過創造性的勞動,把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在藝術作品中。
溝通方法的靈活性
它是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審計溝通中的具體運用,也是審計常用的基本策略之一。不同項目及溝通對象的差異性,必然導致溝通方法的靈活多樣性。審計實踐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溝通方法,必須根據具體問題、具體環境、具體對象、具體事項作具體分析。根據審計實踐,主要有三種情況:
一是常規事項的溝通。應采取隨機性、非正規性的溝通方法;
二是對非常規性事項的溝通。應注意分析研究溝通對象的性格特征、履職情況、工作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溝通方法;
三是重大事項的溝通。尤其是雙方產生嚴重的事項,應擬定溝通方案、應急處置方案、設置溝通環境、分析對方的心理特征,采取特殊的溝通方式,實現溝通目的。
溝通目標的多重性
審計溝通的最終目標是為整體工作服務,這是審計溝通的最基本特征。但在具體實踐中,審計溝通的目標往往有多重性。可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日常性的溝通。如索取資料、工作要求、召開會議等,旨在形成共識,取得被審計單位的理解、支持與配合,從而實現某一具體目標,此類溝通事項較為零星、普遍;
二是特殊事項的溝通。溝通是為了重點了解掌握審計人員不了解或不全面了解的情況,如對問題性質的認定、了解一些敏感性問題等,溝通的目的是了解某一特定事項的真相;
三是特別重大事項的溝通。除了解重大事項的基本情況外,還包括與這一重大事項相關系的其它經濟活動信息,以利用擴大信息來源渠道,提升對重大問題的職業判斷,從而實現審計的多重目標。
審計溝通解釋
審計溝通是指審計機構與被審計單位、組織適當管理層就審計有關事項、依據、結論、決定或建議進行積極有效探討和交流的過程。
審計溝通是貫穿于審計全過程的一項重要的工作,科學、有效的溝通對增進審計人員與被審計人員雙方的情感,提升審計質量,實現審計目標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內部審計的溝通的技巧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尊重對方懂得傾聽、巧妙提問留有余地、堅持原則廉潔從審、態度謙和語言通俗,具體解釋如下:
尊重對方懂得傾聽
尊重對方是成功進行溝通交流的前提條件。內審人員要保持平和心態,真誠理解審計對象的想法,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盡力找到與審計對象能夠達成共識的某些問題,掌握溝通的方式方法,既要換位思考,尊重對方,又要依法審計,以理服人,切勿以上下級關系自居,以審問的口吻交流。還要做到耐心傾聽,樹立服務意識,獲取溝通對象的信任,在傾聽中有針對性地回應、詢問等,在傾聽中思考,獲得更多有效信息,使溝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妙提問留有余地
首先是打好“感情牌”。溝通之前,審計對象會有一定的心理戒備,可能會猜測談話的內容,也會設想如何應對。對于溝通對象的心理防備,內審人員要主動從情感入手,循序漸進地引入正題,巧妙提出問題。例如,與財務人員座談時,可以從財務和審計的共同點入手,談談工作心得,與對方產生共鳴,這樣在了解問題時就會自然順暢,減少溝通阻力。
其次是留有回旋余地。審計溝通目標要盡量具體,但具體不等于沒有余地,有經驗的審計人員會保持彈性,留有回旋余地。例如,就某個審計疑點進行核實了解時,應只與審計對象描述問題事實,盡量不直接定性,若問題定性較為嚴重,相關人員聽到后,可能會否認事實,不再配合審計;若問題定性較輕,對于進一步了解之后重新定性不利。
堅持原則廉潔從審
堅持原則是內審人員與審計對象溝通交流的底線。內部審計進行現場審計,有時甚至要出差數月,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吃、住、行等生活問題,個別內審人員業務不精,還高高在上,甚至借審計之機吃拿卡要,這種行為應堅決抵制。如果內審人員工作中不廉潔,溝通過程中就容易“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無底線退讓,自然無法取得審計對象的認同,審計溝通更無從談起。因此,內審人員只有堅持依法審計、廉潔審計、文明審計,才能做到說話硬氣、有理有據,獲得審計對象的理解和尊重。
態度謙和語言通俗
溝通時,應態度謙和、真誠、委婉,不盛氣凌人、居高臨下,要尊重審計對象,做到換位思考,充分考慮審計對象的實際情況。要了解審計對象的財務管理、業務流程、內控制度等方面情況,可提前準備有助于提高溝通效能的座談提綱,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避免過多地使用專業術語。對于必要的概念性問題,內審人員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以免雙方有歧義。對于審計對象有異議的問題,應溫和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真誠溝通引導,充分聽取審計對象的意見,達到預期的溝通效果。
內部審計溝通解釋
內部審計溝通,是指內部審計機構與被審計單位、組織適當管理層就審計概括、依據、結論、決定或建議進行探討和交流的過程。
內部審計工作中,溝通協調方式主要分為一般溝通協調方式和特別溝通協調措施,具體如下:
一般溝通協調方式
1、口頭溝通協調。
口頭溝通協調是指審計組組長以口頭語言與審計組成員、相關單位人員進行的溝通協調。如:通過詢問來了解與審計相關的情況,通過會談解決審計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調查獲得審計需要的信息,通過討論細化審計實施方案、審計重點與方法,通過解答協調統一審計實施的不同意見等。
2、書面溝通協調。
書面溝通協調是指審計組組長以書面文字與審計組成員、相關單位人員進行的溝通協調。如,向被審計單位送達審計通知書、審計證據材料、審計報告征求意見書以及審計結果文書,向被審計單位的關聯單位和金融機構發送銀行賬戶和往來賬款函證,請外部專家和公證機構對專項業務做出鑒定結論和勘驗筆錄,向審計機關領導、法規處以及審計業務會議等提交審計實施方案、審計報告征求意見稿、被審計單位反饋意見及審計組書面說明等。
3、傳媒溝通協調。
傳媒溝通協調是指審計組成員和相關單位人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的溝通協調。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人們的溝通協調方式正悄然改變。在審計系統內部,審計署部署實施的OA辦公管理系統具有信息互動、溝通協調的功能,實行小型聯網的AO現場審計實施系統和正在試行的聯網審計系統,也為審計組成員之間、審計組與被審計單位之間進行溝通協調提供了技術支持。
特別溝通協調措施
1、做細審前調查溝通協調。
開展審前調查既是審計署六號令規定的審計項目實施的首要控制環節,也是與被審計單位及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溝通協調的開始。審計人員開展審前調查,要了解審計意圖,明確審計要求。要向被審計單位告知審計項目實施時間,熟悉相關人員,了解聯系方式,掌握財務管理情況,查閱往年審計情況,為制定針對性的審計實施方案積累充分的信息資料等。
2、開好進點溝通協調會議。
審計人員帶隊進駐被審計單位時,應要求被審計單位召集內部機構和相關人員,召開審計進點見面會。會上,應全面公示審計監督的職能職責與審計雙方的權利與義務,詳細說明實施審計的目的、性質和具體安排,嚴肅強調審計工作紀律和文明審計承諾等。通過開好進點見面會,引起被審計單位領導對審計工作的高度重視,促進相關人員支持配合審計工作。應要求審計雙方提供相互承諾,即被審計單位對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做出承諾,審計組成員對審計紀律和文明審計做出承諾。
3、建立定期溝通協調制度。
審計人員在審計項目實施過程中,一方面,要建立定期溝通協調制度,組織交流并協調審計進度和重點,討論和解決審計遇到的矛盾和困難,研究并商定實施審計的辦法與對策,確保審計項目按照預定方案順利實施,并積極向縱深突破;另一方面,要與被審計單位建立定期溝通協調制度,特別是開展送達審計時,要定期進行溝通協調,聽取對有爭議審計事項的解釋說明,深入查清審計涉及的事實真相,盡力將審計事實不確定、審計取證有瑕疵的問題解決在審計實施階段。此外,審計人員應定期加強與上下級和兄弟審計機關之間的溝通協調,共享審計信息資源。
4、履行報告溝通協調程序。
審計人員在草擬審計報告時,應召開審計專題碰頭會,讓審計組各成員介紹審計發現問題的來龍去脈,確保審計報告起草人全面把握審計事實,客觀反映審計情況,準確做好審計定性。應充分聽取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報告的不同意見,對其補充說明確有道理的,應積極采納并追加搜集相關證據,對其理解有誤或強詞奪理的,應耐心宣傳財經法紀及其嚴肅性。在將草擬審計報告送交審計機關所在部門和法制機構復核時,應主動與相關人員溝通協調,及時解決審計事實不清、定性不準、適用法規不當的問題。
5、強化審計整改溝通協調。
在發送審計結果文書后,審計組組長應在一定期限內,帶隊到被審計單位進行回訪,督促糾正整改審計查出問題,幫助分析問題成因,幫助完善內部制度,促進加強和改進管理。對審計后移交相關部門處理的事項,應與這些部門保持定期聯系,了解深入查處和追究責任的情況。要通過上述各種形式的溝通協調,促進鞏固、消化和擴大審計成果。
內部審計溝通解釋
內部審計溝通,是指內部審計機構與被審計單位、組織適當管理層就審計概括、依據、結論、決定或建議進行探討和交流的過程。
審計調查的方法有十種,分別是審閱法、訪談法、觀察法、問卷法、文獻法、分析法、抽查法、側重法、測評法、座談法,具體解釋如下:
審閱法
審閱法是審計前調查審計證據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是指審計人員通過審查和翻閱被審計單位及相關單位的相關文件,獲得相關證據資料的一種方法。審計人員可以根據需要,查閱與被審計單位相關的經濟政策、法律法規、行業地區、背景材料;查閱被審計單位的報表、帳冊、財政財務收支計劃、內部管理制度、重要會議記錄,文件、合同;查閱有關的審計檔案,統計資料等。運用這種方法,主要是為了收集有關資料,熟悉被審計單位內外情況,為下一步調查作好準備。
訪談法
訪談法是指由審計人員向當事人或知情人詢問、交流來獲得審計信息的方法。訪談有多種方式,可以通過電話進行訪談,也可以面對面的訪談,還可以通過信函方式進行訪談。訪談的對象可以是被審計單位領導,也可以是財會人員,還可以是與被審計單位相關的人員。通過訪談,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了解被審計對象的總體概貌,為下一步審計指明方向和重點內容,確定風險點及控制狀況,以及合理配置審計資源。
觀察法
觀察法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場所、有形資產和有關業務活動及內部控制程序進行實地察看,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環境、生產狀況,業務運行情況及內部控制情況的證據。實地觀察的目的是更多地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辦公用房及環境,有無房屋出租、固定資產存放位置等情況。現場觀察使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有一個感性的意識,以利于實施階段的審計工作開展。這種方法雖然比較簡單但作用卻很大。運用觀察法往往可以掌握到被審計單位賬簿之外的一些重要經濟信息和疑點,再結合其他審計方法的靈活運用,能夠有效提高審計效率,發現重大問題。
問卷法
問卷法是指審計人員先設計好的問卷(調查提綱或詢問表),通過郵政部門或以組織形式交給被調查者,讓其在規定的時間內回答完畢。然后通過郵局寄回或由調查者收回,最后進行統計匯總,以取得所需調查資料的調查方法。問卷法是一種間接的、書面的訪問。調查者一般不與被調查者見面,而由被調查者自己填寫答卷。一份完美的問卷應是問題具體、重點突出、使被調查者樂于合作,能準確地記錄和反映被調查者回答的事實,而且便于資料的統計和整理。它省時、省力、匿名性強,但調查質量難以保證,需要時應一步分析處理。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收集用其他方式難以獲得信息,如賬外資金、小金庫等。
文獻法
文獻法是指審計人員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需要,通過查閱文獻來獲得相關資料,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所要研究的問題,找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從中發現發現問題的一些研究方法。文獻是第二手材料,它是審計調查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文獻研究的途徑包括:一是歷史文獻資料,即查閱與審計項目有關領域的研究報告,書籍、論文以及以往審計資料等,來收集相關的背景資料或細節、信息,更能加深審計人員對審計項目的了解;二是現有統計資料,即通過統計、財政及主管部門等提供的數據信息,查閱與被審計單位相關的數據;三是網絡文獻資料,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文獻日益成為文獻研究的重要方面,它具有信息量大、動態性強、時效性廣等特點。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更多的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分析法
分析法是根據審計目標的要求,將有關數據資料和具體情況結合起來通過分組分析、對比分析、結構分析、趨勢分析、因素分析等手段,進行歸納、推理、判斷、概括出審計事項的內在聯系,從而得出結論,作出評價判斷其存在的主要問題,確定審計重點和目標。運用這種方法可以甄別票據的真偽,某項收支的異常變動等問題。
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審計人員按照隨機原則,在總體中抽取一部分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并以此推斷審計對象總體情況的一種調查方法。此方法省時省力方便靈活,適用于規模大、業務多的被審計單位。如對個體工商納稅情況調查等項目。
側重法
側重法是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在普遍調查的基礎上選取少量典型樣本進行側重檢查的一種方法。側重調查主要適用于那些反映主要情況或基本趨勢的調查。單位的選取通常是指在調查總體中具有舉足輕重的,能夠代表總體的情況、特征和主要發展變化趨勢的那些樣本單位。這些單位可能數目不多,但有代表性,能夠反映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抓住典型綜合剖析,理清審計的整體思路,規避大型項目的審計風險。
測評法
測評法是指審計人員通過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制度的設置和運行情況,并進行相關測試,對內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評價,以確定是否依賴內部控制制度和實質性測試的性質、范圍、時間及重點內容的活動。通過了解和測試內部控制,可以初步評價控制風險,初步確定控制保證程度系數,決定是否采取依賴內部控制審計策略。為確定實質性測試的程序和范圍服務。如果能依靠測試和評價內部控制來開展審計工作,那么就既能提高審計效率,又能保證審計質量。
座談法
座談法是指審計人員召開小型會議,邀請熟悉被審計單位情況和有不同知識、經驗、觀點的人,通過與他們進行溝通和討論,來獲得特定的知識。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建議,尋求被審計單位易出現哪些問題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運用這種方法,深入群眾了解實際情況,所取得的資料也較為真實、豐富。
專項審計調查的方法主要有審閱調查法、重點調查法、實地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四個,具體解釋如下:
專項審計調查方法
1.審閱調查法
即審計人員查閱被調查單位的會計賬目和資料,調閱審計檔案和文件,收集資料,取得相關的數據。
2.重點調查法
即在審計過程中選取被調查單位的全部經濟活動中一部分最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資料進行重點調查。
3.實地訪談法
即審計人員直接對被調查單位相關人員進行實地走訪座談了解被審計對象的真實情況,通過明察暗訪的方式掌握其單位管理的全過程,抽查部分對象,核實人員發放名單、金額等實際情況。
4.問卷調查法
即可采用設問式或表格式的試卷由被調查者據實填寫。一份好的調查表,不僅有利于審計調查事項的匯總,更是對審計重點的直觀反映,對于引領整個審計調查工作、把握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專項審計調查解釋
專項審計調查是是審計機構運用審計方法和調查方法,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本部門、本單位和所屬單位有關經濟活動的特定事項,向有關部門和單位進行的專門調查活動。
專項審計調查目標
通常專項審計調查目標包括:摸清情況,揭露問題,評價效益,挖掘潛力,改進管理,完善法規制度等。我們可以根據審計調查目標確定審計調查的內容,具體內容可包括某單位制度是否存在缺陷,某項目管理是否完善,某種資金的使用是否存在損失浪費,效益低下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重視審計工作了。畢竟企業開展審計對于企業有序經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企業進行審計,主要審計哪些內容呢?
1、審查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經濟活動的合法性。會重點審查企業的損益狀況、資產質量、負債情況,以此來揭露和查處弄虛作假等重大違法違規問題。
但審計人員真的對每一筆金額進行審計,則將是非常復雜而龐大的工作。因此,審計人員會將全盤審計和審計抽樣相結合,以此來進行審計。
2、審查企業經營中的突出問題和績效狀況。會加強對重要經營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對重大決策、重大項目、資金使用、資源利用等相關權利和責任的監督。
3、審查企業的薪資標準。審計人員會對人員晉升、工資表、任務及獎勵等都是十分重視的。能夠詳細地了解該企業的內部制度等。此外,每項收支必須要有依據,如果說擁有虛報或多算工資的情況,審計人員是會指出來的。
除了以上會重點審計的內容外,還有很多細小的方面,如其他應收賬款和應收賬款等等,都是會慎重對待的。
企業進行審計,對企業有哪些幫助呢?
1、能夠及時發現會計活動上的問題,保障會計資料的真實性以及會計活動合規性,能夠保障企業資金安全。
2、對完善企業內部控制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3、有助于促進企業關注風險,識別風險,對企業風險進行實時、有效的監督和控制。
4、企業進行審計,不僅是對企業的會計活動進行監督和評價,還會關注企業的其他業務活動及管理情況,能夠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總而言之,企業進行審計,既能夠幫助企業有效地審查和評價內部的經營管理情況,還能對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得到妥善處理,對于企業經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可以提出有效解決辦法和改進措施。
cpa審計難嗎?cpa注冊會計師審計科目是一個具有一定難度的科目,尤其是對于那些沒有審計實踐經驗的考生。但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考過cpa審計科目還是很有可能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cpa審計相關的內容,來看看吧。
一、cpa審計難嗎?
cpa審計是cpa考試中的一個科目,其難度因人而異。對于沒有接觸過審計的人來說,審計可能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領域,因此可能會覺得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考生認真準備,理解審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悉審計流程和審計報告的編制,就能夠掌握審計的核心內容,從而順利通過考試。
審計考試主要考察考生的審計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包括審計準則、審計程序、審計證據、審計報告等方面的內容。考試中會涉及到一些專業的術語和概念,需要考生進行記憶和理解。此外,審計考試還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財務和會計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審計理論。
二、cpa審計考試有哪些題型?
cpa審計考試的題型主要包括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和綜合題。具體來說:
1、單選題:單選題通常考察的是考生對審計基本概念、原則和方法的掌握情況。題目會給出一個情境或問題,然后提供四個選項供考生選擇。考生需要仔細閱讀題目和選項,并選擇最合適的答案。
2、多選題:多選題考察的范圍和單選題類似,但是每個題目可能有多個正確答案。考生需要選擇所有正確的答案才能得分。因此,在答題時需要更加謹慎,確保選擇了所有正確的選項。
3、簡答題:簡答題主要考察考生對審計流程和審計報告的編制等實踐內容的掌握情況。題目通常會給出一個具體情境或問題,要求考生進行簡要回答或解釋。在答題時,考生需要簡潔明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或答案,并注意條理清晰。
4、綜合題:綜合題是相對較難的題型,通常會將多個知識點融合在一起進行考察。題目可能會給出一個復雜的情境或問題,要求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解答。在答題時,考生需要認真分析題目要求,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推理和判斷。
三、cpa審計的通過率是多少?
cpa審計的通過率會根據每年的考試情況和考生群體而有所變化。一般來說,cpa專業階段各科的通過率平均在20%~30%之間,而綜合階段的通過率相對較高。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會計網注冊會計師考試頻道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注會是一個含金量很高,門檻很低的證書,但同時注會考試的難度不可忽略,注會審計是6門專業階段中難度排第二的科目,關于審計科目相關內容你了解嘛?一起跟隨小編看下吧。
一、注會審計題型有哪些?
2024年注冊會計師審計題型有4種,分別是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綜合題。總分為100分,合格標準是60分。
1.單項選擇題
題量與分值:共有25小題,每小題1分,總計25分,
答題要求:每小題僅存在一個正確答案,考生需從備選答案中通過鼠標點擊選取自認為正確的答案。
2.多項選擇題
題量與分值:包含10小題,每小題2分,合計20分,
答題細則:每小題存在多個正確答案,考生需從備選答案里選出所有正確答案,使用鼠標點擊相應選項。答題時需注意,只有所有答案選擇正確才能得分,不答題、答錯或漏答均不得分,
3.簡答題
題量與分值:總計6小題,共36分,
特殊情況:其中一道小題可選擇用中文或英文解答。若使用英文解答,需全部使用英文,若答題正確,則額外增加5分,該題型最高可得41分,
4.綜合題
分值設定:本題分值為19分。
二、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有哪些?
注冊會計師一共要考7科,兩個階段分為專業階段、綜合階段。
專業階段考試為了檢驗注冊會計師知識體系是否扎實,而綜合階段將考察更為綜合和復雜的考試內容,拿證之后就是全方位的會計人才了,
1.專業階段科目:6科,分別是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會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稅法。
2.綜合階段科目: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二)。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會計網注冊會計師考試頻道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