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企業經營需要納稅,稅收總額就是企業全年實際交納的所有稅金之和,這些稅種和實際交納金額,可以從相對應的科目賬戶中找到。
企業納稅總額包括如下項目:
1、增值稅;
2、城建稅;
3、教育費附加;
4、地方教育費附加;
5、印花稅;
6、城鎮土地使用稅;
7、房產稅;
8、車船稅;
9、企業所得稅;
10、發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十四條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并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股息紅利稅的規則是股民朋友必須了解的,持有股票時間越長、紅利稅越低。那么股息紅利稅是多少?股息紅利稅補繳是什么意思?來一起看看吧。
股息紅利稅的含義
股息紅利稅是對上市公司分紅所征收的一種稅。股權登記日收市前持有的股票需要交稅。持有股票時間越長,紅利稅征收越低。
法律依據: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條款,個人因持有中國的債券、股票、股權而從中國境內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需按20%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股息紅利稅屬于個人所得稅范疇,國家實行的是差別化征收。
股息紅利稅補繳規則
股權登記日收市前持有的股票需要交稅。持有股票時間越長,紅利稅征收越低,具體如下:
1、持有股票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紅利稅按20%征收;
2、持有股票超過1個月至半年(含半年):紅利稅按照15%征收;
3、持有股票超過半年至1年(含1年):紅利稅按照10%征收;
4、持有股票超過1年,紅利稅按照5%征收。分紅時先扣5%,余下的在你賣出的時候根據持有時間補扣的。
股權登記日以后買的股票都不需要交紅利稅了。股權登記日收市前持有多少股票分紅的就要交稅。
有關企業的凈資產,什么是凈資產的總額呢?凈資產總額包括哪些內容呢?如果對這部分知識點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要想了解凈資產總額就要理解資產總額,資產總額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全部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及遞延資產、其他長期資產等,即為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項
凈資產總額包括哪些?
1、流動資產:指企業可以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生產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合計。包括現金及各種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
2、固定資產:指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清理、在建工程、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所占用的資金合計
3、無形資產:指企業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凈資產就是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分積,未分配利潤
凈資產總額的計算公式:
凈資產(所有者權益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資產負債表上資產的合計數,等于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所以凈資產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和凈資產有哪些區別?
資產總額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全部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及遞延資產、其他長期資產等,即為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項,凈資產就是資產總額減去負債其實就是所有者權益,即為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留存收益,這三項的加和
以上就是有關凈資產總額的相關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產值利稅率是利稅率的其中一種,可以反映企業的利潤收入情況。產值利稅率是什么意思?怎么計算?本文就以上問題做詳細解答。
產值利稅率是什么?
產值利稅率是指報告期已實現的利潤、稅金總額占同期全部工業總產值的百分比,主要是考核利稅在產值中比重。
利稅率,“利”是指利潤總額,“稅”是指全部銷售業務稅金及其附加。相應計算公式如下:
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稅及附加)/(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金投資)
產值利稅率是利稅率的其中一種,另外還包括銷售利稅率、資金利稅率、投資利稅率等。
銷售利稅率:可以衡量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反映企業盈利水平。具體指利稅總額與銷售凈收入的比率。計算公式為銷售利稅率=利稅總額/銷售凈收入×100% 或營業利稅率=(利潤總額+銷售稅金)/營業收入總額×100%。
資金利稅率:它是相對指標,體現了企業的全面經濟效益和對國家財政所做的貢獻。具體指稅金總額與同期的資產平均總額之比,資金利稅率越高,說明了企業的盈利水平越高。其計算公式為資金利稅率(%)=報告期累計實現利稅總額/([固定資產凈值平均余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100%。
投資利稅率:投資利稅率是指項目生產經營期內的年平均利稅總額與總投資的比率,適用計算公式投資利稅率=年利稅總額或平均利稅總額/總投資*100%。其中年利稅總額指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潤總額與銷售稅金之和或者是生產期平均年利潤總額與銷售稅金之和;總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期利息、流動資金。當投資利稅率高于或等于行業基準投資利稅率時,證明該項目是可以采納的。對于一些稅大利小的企業來說,使用投資利稅率可以較合理反映項目的財務效益。
產值利稅率如何計算?
計算公式:產值利稅率(%)=(利稅總額 / 工業總產值) * 100%
今天我們說的這幾個知識點,凈利潤總額和利潤總額我們都是之前有接觸的,利稅總額我們很少接觸,那么利稅總額包含個稅和印花稅嗎?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利稅總額怎么算?
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后的盈余,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利潤總額是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一項十分重要的經濟指標。
利稅總額=產品銷售稅金及其他稅金+利潤總額
其中:產品銷售稅金及其他包括企業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應負擔的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
利潤總額既包括企業工業生產活動所得的產品銷售利潤,又包括非工業生產活動及其他營業外活動收支差額。
凈利潤總額(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后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后利潤或凈收入,利稅總額是指企業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管理費用中稅金和利潤總額之和,利潤總額是一家公司在營業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營業稅后的剩余,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盈利。
凈利潤總額=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利稅總額=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管理費用中稅金+利潤總額
利稅總額中的稅包含個人所得稅和印花稅嗎?
利稅總額中含印花稅,不含個人所得稅;產品銷售稅金包指消費稅、資源稅和城建稅等附加稅費;其他稅金指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稅金指應繳數。
以上就是有關凈利潤總額、利稅總額、利潤總額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企業生產經營中,可以通過利稅率反映利潤收入水平。“利”是指利潤總額,“稅”是指全部銷售業務的稅金及其附加。以下一文主要介紹利稅率的內容和計算公式。
什么是利稅率?
利稅率可以分為產值利稅率、銷售利稅率、投資利稅率、資金利稅率等。
1、產值利稅率
產值利稅率是指報告期已實現的利潤、稅金總額占同期全部工業總產值的百分比,主要考核了利稅在產值中比重。
稅金總額:包括利潤總額、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
2、銷售利稅率
即營業收入利稅率,既映銷售了收入的收益水平,也反映了企業的貢獻程度,是指利潤總額與銷售凈收入的比率。
3、投資利稅率
投資利稅率是指項目生產經營期內的年平均利稅總額與總投資的比率,當投資利稅率高于或等于行業基準投資利稅率時,證明了可以采納該項目。
投資利稅率與投資利潤率相比,會多考慮些稅金。對于一些稅大利小的企業而言,使用投資利稅率可以更和合理反映項目的財務效益。
4、資金利稅率
資金利稅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已實現的利潤、稅金總額與同期的資產平均總額之比,通過該指標,可以反映企業的全面經濟效益和對國家財政所做的貢獻。
利稅率怎么計算?
必須掌握的計算公式:
1、利稅率=(利潤總額+銷售稅及附加)/(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金投資);
2、產值利稅率(%)=(利稅總額/工業總產值)*100%;
3、銷售利稅率=利稅總額/銷售凈收入×100%或營業利稅率=(利潤總額+銷售稅金)/營業收入總額×100%;
4、投資利稅率=年利稅總額或平均利稅總額/總投資*100%;
年利稅總額: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潤總額與銷售稅金之和或者生產期平均年利潤總額與銷售稅金之和。
5、資金利稅率(%)=報告期累計實現利稅總額/([固定資產凈值平均余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100%。
銷售利稅率是利稅率的其中一種,也被稱作營業收入利稅率,具體指利稅總額與銷售凈收入的比率。以下一文將主要介紹銷售利稅率的計算公式。
銷售利稅率怎么計算?
銷售利稅率,該指標根據我國企業實際特點而設計,可以衡量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還可以反映企業對國家的貢獻程度。
銷售利稅率計算公式:
1、銷售利稅率=利稅總額/銷售凈收入×100%
2、營業利稅率=(利潤總額+銷售稅金)/營業收入總額×100%
銷售利稅率計算公式分析
1、公式當中的利潤總額包括流轉稅、所得稅和稅后利潤。
流轉稅:也被稱作流轉課稅,是一種間接稅。指以納稅人商品生產、流通環節的流轉額或者數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營業額為征稅對象的一類稅收,流轉稅征稅范圍比較廣泛,包括增值稅、消費稅、關稅。其計稅依據為商品、勞務的銷售額和營業收入,同有些稅類相比,流轉稅在計算征收上更簡便易行,比較容易被納稅人所接受。
2、銷售凈收入是指扣除銷售折讓,銷售折扣及銷售退回后的銷售凈額。
利稅率相關知識
利稅率:“利”是指利潤總額,“稅”是指全部銷售業務的稅金及其附加。利稅率分為產值利稅率、銷售利稅率、投資利稅率、成本費用利稅率和資金利稅率等。
產值利稅率考核利稅在產值中比重;銷售利稅率主要用來衡量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以及反映企業盈利水平;投資利稅率與投資利潤率不同,它在效益當中多考慮稅金;成本費用利稅率可以反映企業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一般成本費用水平低,反映企業盈利水平高,反之,成本費用水平高;資金利稅率這項指標體現了企業的全面經濟效益和對國家財政所做的貢獻。
利稅率計算公式:利稅率=(利潤總額+銷售稅及附加)/(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金投資)
投資利稅率是指項目生產經營期內的年平均利稅總額與總投資的比率,它與投資利潤率相比,更偏向于考慮稅金方面。
投資利稅率是什么?
投資利稅率是利稅率的其中一種,是指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稅總額,或者理解為項目生產經營期內的年平均利稅總額與總投資的比率。當投資利稅率高于或等于行業基準投資利稅率時,證明該項目可以采納。
投資利稅率和投資利潤率兩者相比,投資利稅率在效益當中多考慮稅金一些。在一些稅大利小的企業,使用投資利稅率往往更能合理反映項目的財務收益。
投資利稅率計算公式
首先,我們必須掌握相應計算公式:
投資利稅率=年利稅總額或平均利稅總額/總投資*100%
分析:
1、計算公式當中的年利稅總額為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潤總額與銷售稅金之和或者生產期平均年利潤總額與銷售稅金之和;
2、年利稅總額=年利潤總額+年銷售稅金及附加=年產品銷售收入—年總成本費用;
3、總投資包括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流動資金,其中建設投資與建設期利息兩者之和為固定資產投資。
知識拓展:資金利稅率是什么?
資金利稅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已實現的利潤、稅金總額與同期的資產平均總額之比。該項指標反映了企業的全面經濟效益和對國家財政所做的貢獻,主要用于分析資金投入效果,能夠達到15%以上的比例就很好了。
計算公式:資金利稅率(%)=報告期累計實現利稅總額/([固定資產凈值平均余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100%。
更多推薦:銷售利稅率計算公式及分析
企業通過資金利稅率,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斷企業的全面經濟效益,資金利稅率越高,說明業的盈利水平越高。以下一文主要介紹資金利稅率的含義和計算公式。
什么是資金利稅率?
1、資金利稅率屬于利稅率的其中一種,反映了企業的全面經濟效益和對國家財政所做的貢獻。具體指利潤與稅金之和同固定資產平均余額與流動資金平均余額之和的比率。
2、資金利稅率越高,則說明企業的盈利水平越高。
3、對于固定資產平均余額,可以根據原值計算,所得出的結果表示企業按固定資產原值平均余額和流動資金平均余額計算的資金利稅率。另外,也可以根據凈值計算,所得出的結果表示企業按固定資產凈值平均余額和流動資金平均余額計算的資金利稅率。
4、資金利稅率,該指標可以達到15%以上就很好。
資金利稅率計算公式
資金利稅率,該指標用于評價企業資金運用的經濟效益及分析資金投入效果,反映了每單位(通常是每萬元)資金所提供的利潤稅金額。
必須掌握的計算公式:
資金利稅率(%)=報告期累計實現利稅總額/([固定資產凈值平均余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100%
拓展知識:銷售利稅率
銷售利稅率,也就是營業收入利稅率,主要是用來反映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及企業對國家的貢獻程度,具體是指利稅總額與銷售凈收入的比率。
銷售利稅率反映了企業盈利水平,相應計算公式為:銷售利稅率=利稅總額/銷售凈收入×100% 或營業利稅率=(利潤總額+銷售稅金)/營業收入總額×100%
中秋佳節將至,公司一般都會向員工發放福利,常見有月餅、購物卡、紅包、過節費等。以下將介紹中秋發放福利稅務處理。
中秋節發購物卡稅務處理
為歡度中秋佳節,公司購買購物卡,分別向員工發放和贈送給客戶,請問給員工和客戶發放購物卡的稅務處理怎么做?
1、個人所得稅
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00號)第八條第一項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應繳納個稅的個人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
所以公司給職工和客戶發放購物卡,發放給職工部分應計入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繳納個稅,發放給客戶部分應“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稅。
2、增值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改增試點若干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3號)規定,單用途卡發卡企業或者售卡企業銷售單用途卡,或者接受單用途卡持卡人充值取得的預收資金,不繳納增值稅。售卡方可以向購卡人、充值人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但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所以公司發放購物卡時不視同銷售,可以取得超市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品名“預付卡銷售和充值”,發票稅率欄填寫“不征稅”)
中秋節發紅包稅務處理
A公司在2020年中秋晚會上,客戶可以通過微信掃碼隨機獲取微信紅包,同時也通過微信平臺向員工每人發放定向紅包,請問給員工和客戶發網絡紅包的稅務處理怎么做?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取得有關收入適用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74號)第三條規定,企業在業務宣傳、廣告等活動中,隨機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包括網絡紅包),以及企業在年會、座談會、慶典以及其他活動中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個人取得的禮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所以A公司中秋晚會上,客戶取得的隨機微信紅包,應按“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所以A公司中秋晚會上,員工取得的定向紅包,應當計入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由企業代扣代繳個稅。
中秋節發過節費稅務處理
為歡度中秋佳節,B公司給每位員工發放過節費1000元,請問怎么做稅務處理?
1、企業所得稅
B公司向員工發放的過節費,應并入職工福利費,對于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允許扣除。
2、個人所得稅
員工所取得的過節費,屬于個人所得范疇,應全額計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由公司代扣代繳個稅。
固定成本,又稱為固定費用,其明顯特征為成本總額不隨業務量而改變。那么固定成本總額是怎樣計算的?
固定成本總額計算公式
固定成本總額=最高點業務量成本-單位變動成本×最高點業務量=最低點業務量成本-單位變動成本×最低點業務量
總成本=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單位變動成本×業務量。
固定成本是什么?
固定成本,又稱固定費用,相對于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變動影響而能保持不變的成本。
特征:
(1)成本總額不隨業務量而變,表現為一固定金額;
(2)單位業務量負擔的固定成本(即單位固定成本)隨業務量的增減變動成反比例變動
范圍:
固定成本總額只有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才是固定的,這就是說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條件的。這里所說的一定范圍叫做相關范圍。如業務量的變動超過這個范圍,固定成本就會發生變動。
固定成本分類
固定成本通常可區分為約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約束性固定成本:為維持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經營能力而必須開支的成本,如廠房和機器設備的折舊、財產稅、房屋租金、管理人員的工資等。由于這類成本與維持企業的經營能力相關聯,也稱為經營能力成本。這類成本的數額一經確定,不能輕易加以改變,因而具有相當程度的約束性。
酌量性固定成本:企業管理當局在會計年度開始前,根據經營、財力等情況確定的計劃期間的預算額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產品開發費、廣告費、職工培訓費等。由于這類成本的預算數只在預算期內有效,企業領導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的變化,確定不同預算期的預算數,所以,也稱為自定性固定成本。這類成本的數額不具有約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況加以確定。
企業項目的年息稅前利潤與投資總額形成的比率,稱為投資利潤率。對于投資利潤率,應如何計算?
投資收益率如何計算?
投資利潤率計算公式:總投資利潤率(ROI)=息稅前利潤(EBIT)/總投資(TI)*100%;式中:年利潤總額通常為項目達到正常生產能力的息稅前利潤,也可以是生產期平均年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年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息稅前利潤通俗地說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息稅前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凈利潤/(1-所得稅稅率)+利息費用=凈利潤+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利潤總額+利息費用。
投資利潤率和投資利稅率的區別
一、兩者的概述不同:
1、投資利潤率的概述:投資利潤率是指項目的年息稅前利潤與總投資的比率。
2、投資利稅率的概述:投資利稅率是指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稅總額或項目生產經營期內的年平均利稅總額與總投資的比率。
二、兩者的作用不同:
1、投資利潤率的作用:投資利潤率應與行業的標準投資利潤率或行業的平均投資利潤率進行比較,若大于(或等于)標準投資利潤率或平均投資利潤率,則認為項目是可以考慮接受的,否則不可行。
2、投資利稅率的作用:當投資利稅率高于或等于行業基準投資利稅率時,證明項目可以采納。
三、兩者的計算公式不同:
1、投資利潤率的計算公式:總投資利潤率(ROI)=息稅前利潤(EBIT)/總投資(TI)*100%。
注:式中年利潤總額通常為項目達到正常生產能力的息稅前利潤,也可以是生產期平均年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年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2、投資利稅率的計算公式:投資利稅率=年利稅總額或平均利稅總額/總投資*100%。
在股票市場中,相信熟悉港股的股民對港股通紅利稅都略有了解,簡單而言,港股通紅利稅是在港股通標的的上市公司的紅利稅,相應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港股通紅利稅如何理解?
港股通的紅利稅是指在港股通標的的上市公司的紅利稅。港股通的設立,是我們投資港股的便捷方式之一,但是需要繳納紅利稅,港股通的股息紅利需要扣20%的稅。
一般上市公司的分紅時間會公布在公司半年報或者年報中,同時公告分紅預案,接下來在股東大會上實施方案。最后,上市公司再宣布股票的股權登記日、除權除息日、分紅派發日等。因為香港的股票市場實行T+2交收,所以T日買入的港股通股票,T+2日日終完成交收后才能夠獲得相關證券權益。
港股通中的股票分紅首先由香港市場交收結算,再通過紅利資金會發放到中國結算機構進行辦理。在3個港股通交易日內,由中國結算機構完成換匯和清算。清算日結束將發放紅利,最后通過港股通結算明細文件發結算給投資者。
香港股票的公司基本信息可以通過證券信息網站或者交易軟件上查看。假如港股有分配計劃,那么可以通過以上的信息渠道了解該股票由股東大會通知的最新分配情況。最新情況包括股東大會的時間和地點,并且確定除權登記日,股權登記日一旦確認,不允許變更,而且股東大會的股權登記日會議記錄之間的間隔不應多于7個工作日。
港股通紅利稅如何征收?
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的股息紅利所得稅:
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H股取得的股息紅利,H股公司應向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提出申請,由中國結算向H股公司提供內地個人投資者名冊,H股公司按照20%的稅率代扣個人所得稅。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的非H股取得的股息紅利,由中國結算按照20%的稅率代扣個人所得稅。個人投資者在國外已繳納的預提稅,可持有效扣稅憑證到中國結算的主管稅務機關申請稅收抵免。
對內地證券投資基金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按照上述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
內地企業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的股息紅利所得稅:
1.對內地企業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計入其收入總額,依法計征企業所得稅。其中,內地居民企業連續持有H股滿12個月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依法免征企業所得稅。
2.香港聯交所上市H股公司應向中國結算提出申請,由中國結算向H股公司提供內地企業投資者名冊,H股公司對內地企業投資者不代扣股息紅利所得稅款,應納稅款由企業自行申報繳納。
3.內地企業投資者自行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對香港聯交所非H股上市公司已代扣代繳的股息紅利所得稅,可依法申請稅收抵免。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證監會關于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81號)
綜合收益總額反映凈利潤和其他綜合收益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相加后的合計金額。綜合收益是指在會計期間除所有人投資和所有人派得以外的全部所有者權益變動。
其他綜合收益是指企業根據其他會計準則規定未在當期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其他綜合收益的稅后凈額是指其他綜合收益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
其他綜合收益影響營業利潤嗎?
其他綜合收益為所有者權益類科目,不是損益類科目,本身不影響營業利潤,但其他綜合收益會轉入其他業務成本,會影響到營業成本從而影響了營業利潤。
利得和損失怎么理解?
利得是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其增加計入貸方,減少計入借方;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其損失的增加計入借方,減少計入貸方。
其他綜合收益和當期損益有什么區別?
其他綜合收益是指根據其他會計準則規定沒有在當期損益中確認的各類利得和損失,屬于所有者權益類科目;當期損益是指企業在一定時間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財務成果,屬于損益類科目,通常表現為利潤和虧損。
其他綜合收益通常用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企業年金未實現收益的計量、外幣匯率報表折算形成的報表折算差額等,適用范圍相對較小;當期損益主要計量當期收入、成本、費用科目的當期損益結轉,適用范圍較廣。
資產總額與權益總額不一定相等。通過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等式,只有負債為零的時候,資產總額與權益總額相等,也就是可以理解為當企業沒有負債時,企業資產總額等于所有者權益總額。
權益總額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企業擁有的凈資產。企業的權益總額由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含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四部分組成。權益總額也就是企業的所有者權益。
負債意思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資產總額包括哪些內容?
資產總額指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項。公司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資產總額主要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及遞延資產與其他長期資產等。
資產負債表就是企業財務狀況表,是企業一段時間內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可以反映企業資產的構成及其狀況,分析企業在某一日期所擁有的經濟資源及其分布情況;且可以反映企業某一日期的負債總額及其結構,分析企業當前和未來需要支付的債務數額;資產負債表還可以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情況,了解企業現有投資者在企業投資總額中所占的份額。
會計恒等式怎么理解?
會計恒等式是各個會計要素在總額上必須相等的一種關系式,主要體現在以下三種數量關系:
1、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2、利潤=收入-費用;
3、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總資產貢獻率的計算公式為: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其中:稅金總額為產品稅金及附加與應交增值稅之和;平均資產總額為期初與期末資產總計的算術平均值,計算公式為:平均資產總額=(初期資產總額+后期資產總額)÷2。
怎么理解總資產貢獻率?
總資產貢獻率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也是評價和考核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
影響總資產貢獻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總資產貢獻率的因素包括:利稅總額與利息支出之和,與總資產貢獻率成正比;以及平均資產總額,與總資產貢獻率成反比。
利潤總額是什么?
利潤總額是指所得稅前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經營活動的總成果。利潤總額是“虧損總額”的對稱。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利潤總額的計算公式為: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什么是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是臨時借款所發生的額外財務支出,是企業短期借款利息、應付票據利息、票據貼現利息、應付債券利息、長期借款利息、長期應付引進國外設備款利息等支出減去銀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凈額。
稅金及附加是什么意思?
稅金及附加是指企業經營活動應負擔的相關稅費,具體包括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房產稅、教育費附加、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以及印花稅等。企業應設置“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
負債總額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其中,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以上,或超過一年的—個經營周期的債務。負債總額按企業當年審計報告中“資產負債表”所披露的負債總額科目余額填列。
流動負債是企業將在1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從理論上說,流動負債與流動資產是密切相關的,通過兩者的比較可以大致了解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和清算能力。
負債總額計算公式是什么?
負債總額計算公式為年末負債總額=年末資產總額-年末所有者權益總額,負債總額=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資產總額指企業的全部資產總額,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等。其中,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負債、應付票庫、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非流動負情包括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預計負債等。
負債總額增加意味著什么?
負債總額增加意味著資產負債率過高,對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是不利的,財務風險會增加,財務費用也會增長,財務彈性會變小。嚴重的易導致企業破產倒閉通過負債經營,企業可籌到大筆資金,但資金使用效果如何十分關鍵。若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經營者不關注市場動態,產品銷路不暢,資金回收就會發生困難,必然使企業收不抵支,不能償還到期債務本息和股東報酬,引發收支性財務風險。這種風險是一種整體性風險,將對全部債務的償還和股東的支付都產生不利影響。
負債總額在資產負債表怎么看?
負債總額在資產負債表里面有個單獨的行次,在資產負債表右邊中間。負債總額就是流動負債合計加長期負債合計。就是資產負債表負債類所有科目的余額數都加起來,統計為流動負債加長期負債。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債務,主要有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資本總額是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各方協商并在合營合同和合營章程中明確規定的出資總額。合營企業進行正常經營后,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資本總額包括,企業發展基金和未分配的利潤、提取而未使用的儲備基金。
資本總額的含義
資本總額的含義是由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各方協商并在合營合同和合營章程中明確規定的出資總額。中外合營企業成立之前,必須確定其資本總額。合營企業資本組成,可以是現金、實物和無形資產,也可以是中方合營者為合營企業經營期間提供的場地使用權。合營企業進行正常經營后,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資本總額包括,企業發展基金和未分配的利潤、提取而未使用的儲備基金。
資本總額和資產總額的區別
1、所涵蓋的范圍不一樣
2、概念不一樣
資產總額是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項,資本總額是由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各方協商并在合營合同和合營章程中明確規定的出資總額。
3、計算方法不一樣
資本總額的計算方法:資本總額=固定資產+長期投資+流動資產+無形及遞延資產+其他長期資產;資產總額的計算方法: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資本總額。
資產總額是什么
資產總額指的是一家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的總計資產,也就是該企業控制或者擁有的全部資產之和。資金總額的數值等于其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金額。資產指的是為企業在過去的經營交易活動中由企業所控制的資源,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其他長期資產、無形及遞延資產等都計算在內。
資本形成總額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形成總額和存貨增加的內容。具體如下:
1、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固定資產減處置的固定資產的價值總額,分為有形固定資產形成總額和無形固定資產形成總額。有形固定資產形成總額包括一定時期內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裝工程和設備工器具購置(減處置)價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種、奶、毛、娛樂用牲畜和新增經濟林木價值。無形固定資產形成總額包括礦藏的勘探、計算機軟件、娛樂和文學藝術品原件等獲得減處置。
固定資產是通過生產活動生產出來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資產,不包括自然資產、耐用消費品、小型工器具。
2、存貨增加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存貨實物量變動的市場價值即期末價值減期初價值的差額。存貨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正值表示存貨上升,負值表示存貨下降。它包括生產單位購進的原材料、燃料和儲備物資等存貨,以及生產單位生產的產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貨。
存貨指的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資等。
資本形成總額指的是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獲得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總價值減去所處置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價值后的余額,包括括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存貨增加。
固定資產投資和固定資本形成是兩個不同的指標。固定資本形成是指支出法GDP核算中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固定資產投資統計中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包括土地購置費、舊建筑物購置費和舊設備購置費;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則不包括這些費用,隨著用地成本的增加,土地費用占投資的比重呈現逐步提高的趨勢。
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只包括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的投資,不包括500萬元以下項目的投資,不包括固定資產的零星購置;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既包括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的投資,也包括500萬元以下項目的投資,還包括固定資產的零星購置。
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包括商品房銷售增值、新產品試制增加的固定資產以及未經過正式立項的土地改良支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包括這些價值。
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只包括有形固定資產的增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既包括有形固定資產的增加,也包括礦藏勘探、計算機軟件等無形固定資產的增加。
季初資產總額是什么意思,在納稅人填報稅款時需要提供第一季度至稅款所屬季度各季度的季初、季末、季度平均資產總額的金額,下面是一些相關指標的解釋:
如果是在季度中間開業的納稅人需要填報開業季度至稅款所屬季度各季度的季初、季末資產總額的金額,開業季度的“季初”指的是開業時的資產總額。
如果是在季度中間停止經營的納稅人需要填報第一季度至停止經營季度各季度的季初、季末資產總額的金額,其中停止經營季度的“季末”指的是停止經營時的資產總額。
季度平均值是指截至本稅款所屬期末資產總額金額的季度平均值,計算方法如下:
各季度平均值 = (季初值+季末值)÷2
截至本稅款所屬期末季度平均值 = 截至本稅款所屬期末各季度平均值之和÷相應季度數
對于年度中間開業或終止經營的納稅人需要根據實際經營期計算上述指標。
季初資產總額是指申報期初資產負債表資產總額,例如對于1-3月的季度季初指的是1月初資產負債表資產總額,季末指的是3月末資產負債表資產總額。
季度初值:1,4,7,10月份的月初數據。
季度末值:3,6,9,12月的期末數據。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第二條規定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一般來說季初和季末的資產總額填寫依據是企業的財務報表,特別是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資產負債表顯示了企業在某個時間點上的財務狀況,包括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季初和季末的資產總額可以通過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項目相加計算得出,利潤表則顯示企業在某個時間段內的收入、支出和利潤,并可以用來驗證季初和季末資產總額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