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如今管理會計人員越來越受到眾多企業的重視和需要,反而財務會計卻與以往相比,人才需求量大幅下降。到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有什么樣的區別?一起來了解下吧。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1、首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不同
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是具有層次性的,管理會計可以根據企業內部不同的需求管理,主體可以是整個企業,也可以是企業中其他責任層次的責任單位,又或是某一生產及經營環節。
而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通常只以整個企業為主體,為企業反映和監督整個經濟過程的財會需求,要求遵循企業的會計準則。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職能定位不同
管理會計的職能定位在創造價值上,管理會計需要為企業提供經營決策、把控經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管理會計可以滲透于整個經營過程,既能夠解析過去、控制現在,又能夠籌劃未來。
管理會計可以對企業經營以及長期規劃進行客觀的經濟預測。以貫徹企業的經濟目標為目的建立核算議價體系、責任會計制度,責權與利好相結合的獎懲手段,幫助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而財務會計重在記錄價值,通過記錄和報告等會計工作程序對企業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記錄、加工處理,提供并解釋歷史信息,屬于報賬型會計。
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服務對象不同
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針對企業內部,滿足主要是滿足內部管理的需要,為企業內部管理層人員提供有效經營和最優化決策的財務信息。管理會計以提高經營管理、企業經濟效益為目的,屬于“內部會計”。
而財務會計雖然也對內提供基本的財會信息,但主要還是針對外部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財務信息,屬于“外部會計”。
4、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報告周期不同
管理會計面向未來進行預測、決策,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進行報告,因此報告的周期不會受到規定限制。并且管理會計的報告分析時間跨度長、彈性大,也可以是三年、五年甚至更久。
而財務會計面向過去進行核算和監督,反映一定期間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應按照規定的會計期間編制報告,時間跨度相對較短、穩定,一般是一個月、一個季度或一年。
由于特定固定或費用的存在,當某一財務變量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量會以較大幅度變動,這就叫做杠桿效應。杠桿效應包括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很多人總是將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混淆,今天會計網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兩者的區別,幫大家好好區分一下。
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是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導致利潤變動率大于銷售變動率的一種經濟現象,它反映了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因此固定經營成本越高,經營杠桿效應越強、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它的系數越大,所引起收益的變化也越大。一旦收益波動的幅度大,收益的質量也就變低了。
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是由于固定性資本成本的存在,比如利息費用,優先股股利。使得企業的普通股收益變動率大于利潤變動率的現象。它反映了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固定資本成本越高,財務杠桿效應越強、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一旦財務杠桿變高了,這也就意味著企業利用債務融資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共同作用的結果就是總杠桿效應,在總杠桿系數一定的情況下,經營風險(經營杠桿)和財務風險(財務杠桿)之間此消彼長。
可以看到,杠桿用來評價企業的風險,一定要結合收入的變動、業務的變動,光看杠桿大小是沒有意義的,杠桿只是將這種變動放大,或者向上放大,或者向下放大。
只要仔細去了解,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還是有著很明顯的區別的。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還可以更深入的去了解它們的運用以及作用,學到更多的知識。
對于剛剛接觸會計的萌新小白來說,往往以為會計就是簡單的一門學科,是專門核算賬目的,其實,會計不僅僅是在公司做賬,會計還根據不同定義分為不同的方向,其中就有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那么二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區別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主要是會計主體不同、具體工作目標不同、基本職能不同等。主要區別有:
1、管理會計主要以企業內部各層次的責任單位為主體,更為突出以人為中心的行為管理,同時兼顧企業主體;而財務會計往往只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
2、管理會計作為企業會計的內部管理系統,其工作側重點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財務會計工作的側重點在于為企業外界利害關系集團提供會計信息服務。
3、管理會計主要履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的職能,屬于“經營型會計”;財務會計履行反映、報告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職能,屬于“報帳型會計”。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
1、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會計的兩個分支,屬于會計信息系統。從會計發展的角度來看,初始會計是一個簡單的會計體系,無法區分“管理”和“財務”。從會計數據來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相同的,即會計數據來源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2、會計以過去為基礎,主要反映企業的外部特征;管理會計以規劃未來為特征,主要服務于企業內部。
雖然他們的工作重點不同,但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達到了相同的目標”,工作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注重加強企業管理,收集、處理和處理會計信息,為輔助企業決策提供數據和依據,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3、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會計內容上存在重疊。例如,成本會計是兩者的內容。財務會計用于計算企業當期損益,管理會計用于制定標準成本,控制和評估成本水平。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國家企穩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手段,兩者之間即有聯系,又有區別,那么他們之間的區別有哪些?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區別
1、兩者的部門分工不同。財政政策由國家政府部門根據國民經濟狀況實施;貨幣政策由國家中央銀行執行。
2、兩者的途徑不同。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提高國民收入,促進國民經濟消費和收入;貨幣政策主要通過貨幣的形成來發布,并通過貨幣的數量和控制來控制經濟的方向。
3、兩者的政策工具不一樣。財政政策一般由政府通過稅收來運作,包括稅收、政府支出和轉移支付;貨幣政策主要以貨幣形式運作,如存款準備金、再貼現率等。
4、兩者的目的性不一樣。貨幣政策是通過銀行操作的,如果沒有溝通或執行到位,可能會出現錯誤和偏差;財政政策是政府的直接調控。
財政政策主要包括什么?
1、預算政策,根據財政收支的差額來調整預算,以刺激或抑制總需求來達到調節經濟的目的;
2、稅收政策,一般在經濟蕭條時,通過降稅或稅收優惠等途徑來刺激投資和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如果經濟過熱,則采取相反措施;
3、公債政策,主要通過發行公債來影響流動性,或通過調整國債發行利率影響金融市場,進而達到對經濟運行擴張或緊縮的影響;
4、公共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5、政府投資政策,通過調節政府投資規模影響總需求和供給,通過調整投資方向來調節經濟結構,促進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優化;
6、補貼政策,主要針對低收入的群體,通過增加財政補貼,提高其可支配收入,促進社會分配的公平,進而增加社會需求,拉動經濟增長。
貨幣政策一般包括什么?
1、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和公開市場操作;
2、選擇性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費者信用控制、證券市場信用控制、優惠利率和預繳進口保證金等;
3、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行政命令直接對相關金融機構的信用活動進行控制;
4、間接信用控制,主要方式是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影響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
掉期交易的操作涉及即期交易與遠期交易或買賣的同時進行,故稱之為復合的外匯買賣,主要用于銀行同業之間的外匯交易;而遠期交易與即期交易一樣是單一的,通常把它叫做單一的外匯買賣,主要用于銀行與客戶的外匯交易之中。
掉期與遠期有什么區別?
遠期交易與即期交易是單一的,要么做即期交易,要么做遠期交易,并不同時進行,因此,通常把它叫做單一的外匯買賣,主要用于銀行與客戶的外匯交易之中。
掉期交易的操作涉及即期交易與遠期交易或買賣的同時進行,故稱之為復合的外匯買賣,主要用于銀行同業之間的外匯交易。一些大公司也經常利用掉期交易進行套利活動。
掉期交易是什么?
掉期交易,是指在買進或賣出某種貨幣的同時,賣出或買進同種貨幣。
其特點有:
1、買與賣是有意識地同時進行的;
2、買賣交割期限不相同;
3、買與賣的貨幣種類相同,金額相等。
遠期交易是什么?
遠期交易是指買賣雙方簽訂遠期合同,規定在未來某一時期進行交易的一種交易方式。外匯市場中的遠期交易通常被表達為高于或低于即期匯率的差價。高于即期匯率叫升水,低于即期匯率叫貼水。如要獲得實際遠期外匯價格,只要將差價與即期匯率相加即可。
掉期交易的目的包括那些?
掉期交易的目的包括兩個方面,1、利用不同交割期限匯率的差異,通過賤買貴賣,牟取利潤;
2、軋平外匯頭寸,避免匯率變動引發的風險。
從事遠期交易的目的?
1、進出口商和外幣資金借貸者為避免交易遭受外匯風險而進行遠期交易。從事國際借貸者也可以通過遠期交易保值避險。
2、外匯銀行為了平衡其遠期外匯頭寸而進行遠期交易。在外匯市場上,賣出遠期多頭寸,買入遠期缺頭寸。
3、外匯市場上的投機者為獲取投機利潤進行遠期交易。
4、中央銀行從事遠期外匯交易,可以影響本國貨幣匯率的走勢,實現貨幣政策目標。
CMA證書,全稱為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證書,CPA證書,全稱為注冊會計師證書。兩者在考試的側重點、考試周期、就業方向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
CMA證書與CPA證書的主要區別有
1、側重點不同:
CMA知識體系更偏向于財務管理范疇,對企業內部的預測與規劃、控制與風險管理、業績評價、戰略決策支持等實用性比較強,考試難度比較科學合理,大部分就業于企業。
CPA知識體系則偏向于核算、審計、報表范疇,對于從業于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比較占據優勢。同時,因為其為國內擁有簽字權的執業資質,考試難度也不容小覷。
2、考試周期不同:
CMA基本一年左右的時間差不多就可以通過。
CPA常規來說則需要2~3年的時間。
3、職業發展方向不同:
CMA側重于管理,更適合在企業里工作的人員,成為走向管理層的助力。
CPA則適合在事務所從事偏審計方面的工作,或者想從事投行、券商、投資等工作。
4、就業方向不同:
CMA就業大致方向為:會計師、成本會計師、管理會計師、高級會計師、財務分析師、預算分析師、內部審計師、財務經理、財務控制財務總監司庫/集團財長、首席財務官(CFO)、首席執行官(CEO)等。
CPA就業大致方向為: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或是在銀行、券商、保險公司做分析、投資、研究等工作。
CMA與CPA的考試科目
CMA考試科目為Part1《財務規劃、績效與分析》和Part2《戰略財務管理》。科目考試時長為4小時,中文考試采取閉卷筆試方式進行,英文考試采取閉卷機考方式進行。
CPA專業階段考試科目有6門《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和《稅法》,綜合階段1門《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試卷二)》。考試采用閉卷、計算機化考試方式,考生在計算機終端獲取試題、作答并提交答題結果。
CMA與CPA的考試難度
CMA相對來說考試難度較小。CMA全球的通過率為40%左右,我國通過率為60%左右。CMA考試作為能力測試型考試,和傳統的應試教育有一定的差別,更注重實操能力,不存在卡及格率情況。
CPA在“中國最難的考試”中榜上有名,其難度可想而知,雖然就近幾年的數據看,CPA持證率有所上漲,但仍舊在20%至25%左右徘徊,其難度相當大。
CMA證書含金量怎么樣
CMA證書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CMA與美國注冊會計師、金融特許分析師一起并稱為美國財會領域的國際三大黃金認證。CMA認證是國家緊缺人才培養項目。截至目前,世界500強、跨國企業或外資企業等一流企業都結合自身需要,紛紛組織開展CMA管理會計內訓,鼓勵員工學習CMA,大力培養儲備管會人才。在企業財務招聘中,更是明確CMA持證者優先,并將其作為晉升財務高管的重要衡量標準。政府部門的認可和各行各業企業的青睞,足以看出CMA認證的含金量之高。
CMA考試怎么備考
1、每天學習,突出重點;
2、認真理解,靈活應對;
3、查缺補漏,全面把握;
4、調整心態,規律作息。
處理與財務總監的關系需要以誠相待,配合其工作安排。財務總監作為單位財務會計的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本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和經濟核算,參與本單位的重大經營決策活動,是單位負責人的參謀和助手。
財務總監負責組織的工作具體包括組織編制和執行預算、財務收支計劃、信貸計劃,擬訂資金籌措和使用規劃,有效地使用資金;建立、健全經濟核算制度,強化成本管理,分析生產經營活動,提高經濟效益。
財務總監的職業要求有什么?
財務總監的職業要求有協助決策層制定公司發展戰略,負責其功能領域內短期及長期的公司決策和戰略,對公司中長期目標的達成產生重要影響;負責公司財政方面的業務和策略,包括會計管理、財務計劃、財務程序、內部審計,財物、成本控制和投資研究分析;負責公司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根據公司業務發展的計劃完成年度財務預算并跟蹤其執行情況;制定、管理和實施公司的經濟、財務標準和程序,以滿足控制風險的要求;分析并改進現有流程,不斷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財務總監的基本素養有哪些?
1、身體素質,即一名合格的財務總監應具備一個健康的體魄,這是能夠認真履行工作職能發揮其作用的前提條件。
2、道德修養,即財務總監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是其履行崗位職責的內在保證。首先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其次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敬業精神源自于良好的人生目標、人品和性格。財務總監應當熱愛本職工作,把工作視為一種需要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再次是對企業忠誠。忠誠是財務總監的人格基礎,財務總監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上級命令,個人服從團隊,企業利益至上。
3、心理素質,即財務總監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勇于承擔責任,能夠承受各種壓力并妥善處理各種危機沖突等。
cfa考試是特許金融分析師,cma是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另外,cfa一級考試一年兩次,二級和三級考試一年一次;cma考試分為英文考試和中文考試,CMA英文考試每年有三個考季,每個考季為兩個月,中文考試每年有三次,分別在4月、7月和11月。
cfa考試與cma考試的區別
1、定義
CFA是特許金融分析師,是全球投資業里最為嚴格與含金量最高的資格認證,被稱為金融第一考的考試。適合從事金融行業的人員考取,比如投資公司、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
CMA是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是美國財會領域的三大黃金認證之一,也被全球范圍內各大企業高管所認可,是新一代財務管理者的國際認證。
2、考試科目
CMA考試分為中文考試和英文考試,考試科目有兩門,分別為:Part1《財務報告、規劃、績效與控制》和Part2《財務決策》。
CFA考試分為三個級別。其中,cfa一級和二級考試科目有10門,分別為《職業倫理道德》、《數量分析》、《經濟學》、《財務報表分析》、《公司理財》、《投資組合管理》、《權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衍生品投資》、《其他投資》。
cfa三級考試科目有7門,分別為《道德與職業行為標準》、《經濟學》、《投資組合管理》、《權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衍生工具》、《其他類投資》。
3、考試側重點
CMA側重于管理會計,包含財務、市場、管理、和業務等多方面內容,能為企業提供戰略決策和技術支持。
CFA著重于金融分析,考試內容涵蓋了廣泛的金融知識,同時考察當年最新的金融市場相關知識以及最新金融領域研究成果。
CMA考試難度如何
1、思維方式
CMA是管理會計,它的思維方式跟傳統的財務會計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一個是注重管理,一個是注重核算,習慣了傳統財務思維的財務人在應對CMA考試的時候自然會覺得難。如果是傳統的財會人員在備考CMA考試時需要轉換思維方式,這樣學習起來才會容易。
2、更具實踐性
CMA是一門系統性、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CMA考試非常注重對知識廣度和實際運用的考察。CMA與傳統的會計考試不同的,傳統的會計考試更注重對知識深度和理論研究的考察,更具實踐性的CMA在備考時會讓很多財會人員感到困難。考生在備考時可以選擇報考優質的CMA培訓班,接受案例式教學。
3、題量巨大
傳統的財務考試題型多、題量少,CMA考試剛好相反,是題型少、題量大。CMA考試有100道選擇題和2道論述題,所有題目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案例組成的,且很多考題都是需要通過大量計算才能得出答案的。如此大的題量無疑為考生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
CMA考試報名條件
1、學歷認證要求(報考人員滿足以下其中一條即可)
1.、持有國家教育部認可的學院或大學的三年制大專(包括自考、函授、脫產和業余等群體);
2.、持有教育部認可的學士學位證書;
3.、持有教育部認可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博士學位證書;
4、持有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認證的注冊會計師證書(CPA)或國家會計資格評價中心認證的中級或高級會計師證書(中高級會計職稱證書)。ACCA的全面合格會員符合CMA學士學位的教育要求。
2、工作經驗認證
報考人員需具備2年連續的(非累計)在管理會計或者財務管理領域中的工作經驗。工作經驗可以是在申請之前完成,也可在考試完成后7年時間內完成。
1、二者核算范圍不同,會計現金流量就是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財管現金流(項目流量)還可能包含非實際支出的舊設備重置成本;
2、內容口徑不同,會計上是收付實現制,分三大塊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財管上是權責發生制,期間內發生的現金流入流出不用分類,通統在一起反映;
3、計算方法不同,項目決策時財管上未來各期流量是估計出來的,會計上就是當期收付實現制的實際數。
財務管理中的現金流量與會計學中(財務學)的現金流量所講的現金流量并不完全等同,主要差別在于是否包含現金等價物(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后者包含現金等價物,而前者不含現金等價物。
什么是會計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是現代理財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制,通過一定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即:企業一定時期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數量。
現金流量管理是現代企業理財活動的一項重要職能,建立完善的現金流量管理體系,是確保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什么是財務流量?
財務現金流量是指在進行財務評價時,反映項目在建設期和生產服務年限內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指標。
財務現金流量主要包括項目財務現金流量、資本金財務現金流量、投資各方財務現金流量。財務現金流量主要用于工程項目財務評價。
cpa注冊會計師和cfa金融分析師為不同領域的證書,都具有不同含金量,cpa為國內證書,注重于會計、審計方面;cfa為國際證書,注重于金融投資知識的全面性。
cpa與cfa定義不同
cpa是指通過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考試并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接受委托從事審計和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cfa是全球投資業里最為嚴格與含金量最高的資格認證,為全球投資業在道德操守、專業標準及知識體系等方面設立了規范與標準。
cpa與cfa考試科目不同
1、cpa考試科目
專業階段考試共有6門,分別是《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會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審計》、《稅法》;綜合階段考試共一門考試科目,為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試卷二)》。
2、cfa考試科目
cfa一級與二級考試科目共有10門,分別是《職業倫理道德》、《數量分析》、《經濟學》、《財務報表分析》、《公司理財》、《投資組合管理》、《權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衍生品投資》、《其他投資》。cfa三級考試科目共有七門科目,分別是《職業倫理道德》、《經濟學》、《投資組合管理》、《權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衍生工具》、《其他類投資》。
cpa與cfa報考條件不同
1、cpa考試報考條件
專業階段考試報考條件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綜合階段考試報考條件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已取得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合格證。
2、cfa考試報考條件
4年制本科或以上學歷者;報名CFA一級考試時選擇的考試窗口須處于學士學位課程或同等項目畢業月份前11個月(含)以內;3年制大專學歷且具有1年全職工作經驗;2年制大專學歷且具有2年全職工作經驗;無大專及以上學歷,需要4年全職工作經驗。考生通過一級考試后才可報名參加二級考試。
會計助理與財務助理區別有:
1、側重點不同。兩者的工作雖然都是與財會相關,但是會計助理側重點在于會計業務,其工作也是圍繞著協助主辦會計展開,其中包括了賬務核對、物資盤點、會計業務、會計核算及分析等工作。財務會計的側重點為財務狀況,其工作是較為瑣碎、基礎性工作。其工作主要包括審核財務單據、整理檔案、管理發票、對預算分析進行協助等工作。
2、崗位職責不同。會計助理主要工作內容有:按時記賬、結賬、報賬;盤點現金、銀行存款;做好進項票、收票記錄;開票時需核對相應數量、金額。及時辦理、保管會計憑證、賬簿及報表等檔案資料。財務助理主要工作內容有:嚴格執行公司財務制度,協助部門經理對公司財務相關工作做好管理;及時總結公司財務動態,對數據進行分析;協助經理做好公司內部檢查、監督及審計工作等內容。
如何成為一名會計助理
若想成為一名會計助理,建議先取得初級會計師資格證書。初級會計師又稱助理會計師,其考察的是會計的基礎知識,考查科目有《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這兩門。取得這一門證書意味著擁有會計的基礎知識以及掌握會計的基礎實操,可以從事會計的基礎工作。
會計助理的晉升道路
企業會計助理晉升路道路有:會計助理—出納—小會計—會計主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
會計助理、財務助理應該如何提升自我
會計助理、財務助理若想提升自己,從事更高級的工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考取證書,學習更高級的專業知識。可以考中級會計師資格證書,或者是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雖然考試難度大,但是取得這些證書后,工作崗位以及工資水平都會有一個明顯提升。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雖然都屬于會計類,但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比如主要參與人員不同、會計職能定位不同、會計服務的對象不同等等。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主要參與人員的區別
一般而言,財務會計信息的提供是以財務人員為主體,按照“交易或事項原始信息”——“商業信息”——“財務會計信息”——“財務會計報告”的邏輯脈絡,組織單位相關部門提供相關信息、進行匯總加工并對外呈報。
而管理會計的主體則是單位的各個部門和人員,財務部門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牽頭部門,而變成了主要參與部門之一,財務人員必須要了解企業的運營管理知識,企業的運營管理部門和人員也必須要了解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這樣才能彼此密切配合。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職能定位的區別
管理會計的職能主要是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管理,目的主要在于解析過去,同時對現在的運營進行控制,預測未來的趨勢;而財務會計的職能則是,對單位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記錄、加工處理,提供并解釋歷史信息。可以說管理會計更多的是面向未來,而財務會計更多的是面向過去。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服務的對象區別
管理會計是滿足內部管理的需要,服務的是企業等組織的內部管理要求,針對的是日常經營管理中所遇見的特定情況,搜集數據給組織的管理者提供內部管理與控制的信息,改善企業等組織的經營管理水平;而財務會計,則是為了對外部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財務信息,主要通過定期的編制財務報表,集中、概括的對企業等組織的資產估價、資本結構以及經營成果等進行說明,從而向企業等組織的外部單位或者個人提供必要的資料。
aca課程包括了三個階段,一共有15門課程,其中證書階段有6個科目,專業階段有6個科目,高級階段有3個科目;acca共有15門課程,acca考試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模塊,包括應用知識模塊、應用技能模塊、戰略專業模塊。其中戰略專業模塊的選修課程為4門任選2門模式,參加ACCA考試的考生需通過其中11門必修科目及2門選修科目。
aca考試是什么?
aca考試,即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考試,是唯一可以和中國注冊會計師CPA達成部分課程互認的資格考試,也是唯一被中注協認可給予兩門中國注冊會計師免試資格的考試。
aca考試具體課程
1、證書階段共6門科目:分別為《會計》、《鑒證》、《商務與金融》、《管理信息》、《法律》、《稅務原理》。
2、專業階段共6門科目:分別為《審計與鑒證》、《商務戰略》、《商業計劃》、《財務管理》、《稅務合規》、《財務會計與報告》。
3、高級階段共3門科目:分別為《公司報告》、《戰略商務管理》、《案例分析》。
acca考試具體課程
其中應用知識模塊包括《商業與科技》、《管理會計》、《財務會計》科目;應用技能模塊包括《公司法與商法》、《業績管理》、《稅務》、《財務報告》、《審計與認證業務》、《財務管理》科目;戰略專業模塊包括《戰略商業領袖》、《戰略商業報告》,以及選修的《高級財務管理》、《高級業績管理》、《高級稅務》、《高級審計與鑒證》科目。對于選修的科目,考生只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中兩門科目進行考試即可。
財政收入與支出最大的區別在于性質和反映的內容不同,財政收入指的是各級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從各種收人來源中經過一定的價值分配后獲得的貨幣收入;財政支出指的是各級政府在一定時期內用于國防,社會行政管理、文化教育、保險衛生、債務利息等方面的貨幣支出。財政收人大于財政支出的差額,稱為財政盈余;財政收人小于財政支出的差額,稱為財政赤字。反映了國家或地區財政基本狀況。
1.企業收入,包括各部門所屬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上交國家的利潤和事業收人。
2.各項稅收,包括消費稅、增值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關稅、流轉稅、土地增值稅、屠宰稅、農業稅系以及有關罰稅補稅收人等。
1.基本建設撥款,是指國家預算內的基本建設撥款,不包括國家預算外自籌的各種基本建設資金。為加強基本建設投資規模的控制,我國從一九八五年起,對預算內基本建設撥款實行撥款改貸款的新的管理方法:即由原來的直接無償的撥給建設單位,改為撥給建設銀行視同信貸基金管理,建設銀行根據國家預算安排的基建項目、給予有償貸款,用投產后新增利潤還本付息。
2.增撥流動資金、是指國家預算增撥各部門所屬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流動資金和增撥銀行的信貸資金。
3.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包括科學、文化、教育、衛生、公費醫療、體育、通訊和廣播、地震、海洋、文物、計劃生育等方面的事業費。
1.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國家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稅目與計稅依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稅目指的是在稅法中對征稅對象分類規定的具體的征稅項目,計稅依據指的是以計算征稅對象應納稅款的直接數量依據。
稅目的含義
稅目的含義是,在稅法中對征稅對象分類規定的具體的征稅項目,是對課稅對象質的界定,稅目能夠反映具體的征稅范圍。
計稅依據的含義
計稅依據又稱為稅基,指的是以計算征稅對象應納稅款的直接數量依據,它解決對征稅對象課稅的計算問題,是對課稅對象的量的規定,計稅依據是課稅對象的量的表現。
為什么要設置稅目
1、劃分稅目是貫徹國家稅收調節政策的需要,國家可根據不同項目的利潤水平以及國家經濟政策等制定高低不同的稅率,體現不同的稅收政策。
2、設置稅目的目的是對具體的征稅范圍進行明確,凡列入稅目的即為應稅項目,未列入稅目的,則不屬于應稅項目。
計稅依據的分類
計稅依據可以分為計稅金額和計稅數量兩類:
1、計稅金額,包括以以增值額為計稅依據,如增值稅;銷售(營業)收入金額為計稅依據,如營業稅、消費稅等;以所得額為計稅依據,如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以財產價值為計稅依據,如房產稅等。
2、計稅數量,即以課稅對象的自然實物量為計稅依據,具體計量標準有重量、數量、容積、面積等,如車船使用稅以車輛的輛數和船舶噸位為標準計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平方米為標準計稅,汽油、柴油以升為標準計征消費稅。
Acca與cpa的區別有很多,比如報名時間,報名條件,考試科目,考試成績,成績合格年限等等。具體區別大家可以繼續往下文看。
Acca與cpa報名條件區別
Acca報名條件
1、教育部認可的高等院校在校生(本科在校),順利完成大一的課程考試,即可報名成為ACCA的正式學員;
2、凡具有教育部承認的大專及以上學歷,即可報名成為ACCA的正式學員;
3、年滿16周歲,可先注冊成為FIA/FLQ學員,通過FFA、FBT及FMA獲得初級商業會計證書后可轉為ACCA學員.
cpa報名條件
1、報名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的人員,需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2、報名注冊會計師綜合階段考試的人員,需取得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合格證。
Acca與cpa考試科目區別
1、Acca考試科目
Acca考試科目包括《商業與科技》、《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公司法與商法》、《業績管理》、《稅務》、《財務報告》、《審計與認證業務》、《財務管理》、《戰略商業領袖》、《戰略商業報告》、《高級財務管理》、《高級業績管理》、《高級稅務》以及《高級審計與鑒證》科目。
2、cpa考試科目
cpa考試設有專業階段《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以及《稅法》共六個科目,綜合階段考試單設《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試卷二)》一個科目。
Acca與cpa考試成績有效期區別
1、Acca考試成績有效期
ACCA成績是有有效期的,并不是永久有效的,原F階段的課程成績永久有效,但P階段成績卻是在7年內才有效。
2、cpa考試成績有效期
專業階段考試的單科考試合格成績5年內有效。
會計中級與注會的區別,主要在于考試科目、成績管理、未來發展前景等等。并且,注冊會計師的難度比中級大不少。注冊會計師不管是從科目的數量,考試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要大于中級。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分為兩階段考試,其中,專業階段設有《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六科;綜合階段考試內容則設有《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和《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二)》。
會計中級考試內容包括《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以及《經濟法》三門科目。
會計中級考試的合格成績有效期是兩年,報考人員有兩年的機會,來取得全部三個科目的合格成績。
注冊會計師要求在五年內考完6科專業階段的科目,之后再考綜合階段,全部通過后即可獲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并且,按照是否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注冊會計師還可以分為執業注會和非執業注會兩種。
會計中級證書是職稱的一種,考完中級會計后,很多人都可以從事會計主管及以上的職位,可以說中級證書是財會行業升職加薪的必備證書,另外在部分地區中級證書持證人可享受落戶積分獎勵,或者申領職業技能提升補貼。
而注冊會計師證書具有極高的含金量,是會計行業金字塔頂端的證書。近幾年來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的報考人數一直持續上漲,但通過者仍然十分稀少,可見擁有注冊會計師證書的優勢之大。即使我們不進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在很多崗位上,同樣擁有極強的核心競爭力。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含義及形成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受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造成財務狀況不確定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這里指純粹風險)。財務風險是企業風險貨幣化的表現形式,根據形成過程劃分,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籌資風險;二是投資風險;三是信用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評價指標設置一些學者認為,財務風險評價指標應包括盈利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償債能力、發展潛力,將企業短期財務指標與發展潛力指標相結合,互相補充。還有學者研究財務預警指標,以現金流量為基礎,重點把握兩類指標:現金盈利值和現金增加值。這些觀點在定量分析方面有重要的貢獻,但財務風險是復雜的,筆者認為基本的財無風險評價指標應包括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管理能力、成長能力、現金能力指標,因為這些都可能影響一個企業的財務:沒有足夠的盈利能力,企業不能生存;不能到期償債,企業可能宣告破產;資產的使用效率不高,會影響盈利能力;沒有利潤的增長,企業不會持續生存。另外,企業在可能的情況下還應設置定性指標,如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財務人員的流動性、管理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等。
因為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這些因素既反映企業基本財務狀況,又影響財務活動、財務決策。財務風險本身具有綜合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有風險最終都反映在財務風險中,使決策科學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所以企業必須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公司董事會與財務經理人員是委托與代理的關系,公司財務經理人員受聘于董事會,在權限范圍內財務經理有權對日常財務經營活動,包括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擬定公司具體財務制度等進行決策,其他人不得隨意干預,同時董事會對財務經理人員的經營績效進行評價和監督。"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財務分析的需求越來越高。財務分析不僅僅是對企業財務狀況的簡單描述,更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深入剖析和決策支持。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財務分析進階課程的內容,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財務分析和決策。
一、企業經營分析與問題解決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企業經營分析是財務分析的基礎,通過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空間。在企業經營分析中,我們需要關注企業的市場份額、盈利能力、成本控制等方面,以便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二、透過報表看企業——財報分析實戰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財務報表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反映,通過對財務報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方面。在財報分析實戰中,我們需要掌握財務報表的基本結構和內容,學會運用各種財務比率和指標進行深入分析,以便為企業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持。
三、從財務BP到財務場景師——財務分析與決策實務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財務BP(Business Partner)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角色,負責將財務管理與企業戰略相結合,為企業創造價值。而財務場景師則是在財務BP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業務,為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財務分析和決策支持。在財務分析與決策實務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從財務BP轉變為財務場景師,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發展。
四、產品定價策略與技巧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產品定價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產品定價策略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產品定價策略與技巧中,我們需要了解市場需求、競爭對手、成本結構等因素,運用各種定價方法和技巧,為企業制定合適的產品定價策略。
五、成本分攤與精準盈利分析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成本分攤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通過對成本的合理分攤,可以更準確地計算企業的盈利水平。在成本分攤與精準盈利分析中,我們需要掌握成本分攤的原則和方法,學會運用各種成本分攤模型進行精準盈利分析,為企業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持。
六、全價值鏈成本管理與優化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全價值鏈成本管理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全價值鏈成本管理與優化中,我們需要關注企業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成本控制,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等手段,實現全價值鏈成本的降低和優化。
七、工廠成本管控與制造績效提升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工廠成本管控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關鍵。在工廠成本管控與制造績效提升中,我們需要關注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成本,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等手段,實現工廠成本的降低和制造績效的提升。
八、采購成本優化與雙贏談判策略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采購成本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優化采購成本,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在采購成本優化與雙贏談判策略中,我們需要了解供應商市場、采購需求、價格談判等方面的知識,運用雙贏談判策略,實現采購成本的降低和供應商關系的優化。
九、對標華為:戰略落地—經營計劃與預算預測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制造商,其財務管理體系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在對標華為:戰略落地—經營計劃與預算預測中,我們可以學習華為的財務管理理念和方法,通過制定合理的經營計劃和預算預測,為企業的戰略落地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持。
總之,財務分析進階課程旨在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財務分析和決策,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通過學習企業經營分析與問題解決、透過報表看企業——財報分析實戰、從財務BP到財務場景師——財務分析與決策實務、產品定價策略與技巧、成本分攤與精準盈利分析、全價值鏈成本管理與優化、工廠成本管控與制造績效提升、采購成本優化與雙贏談判策略、對標華為:戰略落地—經營計劃與預算預測等內容,企業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企業的運營離不開員工的工作,業務部門進行客戶的維護和開發,技術部門進行系統的開發、升級和維護,營銷和市場部門通過各種渠道的推廣和投放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擴大產品的用戶群,財務、法務、人力資源部門則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輔助其他部門的運營,控制企業的經營風險。
為了確保各部門的員工都能夠在崗位上盡職盡責的工作, 企業就要支付給員工相應的工資和獎金,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提供各種福利,產生的相關成本就是人力成本,也就是企業為了換取員工勞動所支付的對價。
人力成本預算在企業整體預算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控制不當會對企業發展產生制約。預算過于寬松會造成人員盲目無序擴張,壓低企業利潤;預算過于緊張會導致工作量超飽和,員工流動率上升,阻礙企業發展。
在人力成本預算編制和控制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是:這部分預算應該由誰來編制?按照怎樣的思路編制預算?又怎樣控制才合理呢?
Q:人力成本預算不能由財務部編制
在討論人力成本預算編制的思路前,我認為先要明確兩個關鍵點。
第一是人力成本預算的編制一定是基于企業戰略的。企業的發展戰略決定著業務結構、資源配置等大框架,如果沒有明確的發展戰略,各部門都無法確定發展目標以及相應的人員需求,那么人力成本預算即使編制出來也很可能在后續的執行中與現實脫節,成為單純的數字游戲。
第二是人力成本預算的編制是由各部門與人力資源部及財務部共同完成的,并非是財務部門的工作。由于期間涉及職級和薪資等敏感數據及保密數據,以及出于專業性的考慮,一些管理較為規范的企業都選擇由人力資源部門主導進行編制,財務部只能看到總額和按照一定維度進行拆解的數據,按照這些進行測算和審核。
一般人力成本預算編制的思路,總結起來大概分為三步:確定組織架構、盤點人員存量、評估各部門需求來進行增量調整。
確定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是企業組織整體的結構,是基于企業管理要求及業務模式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在企業內部組織資源、搭建流程、開展業務、落實管理的基本要素。
企業需要依據戰略規劃來調整組織架構,明確的組織架構決定了部門的設置及權責分工,劃分了管理線條以及各層級的控制權限,清晰的脈絡有助于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
例如相對集權的組織架構,對于關鍵性的環節會采取集團統一管理和控制,在規范化的同時,降低其中存在的風險,同時通過整合人力資源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最常見的就是財務共享中心,將財務這個關鍵部門集中進行管理,取消集團內各公司獨立的財務部門,將財務權限收歸集團所有。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后,通過資源整合,財務人員的復用率增加,工作飽和程度提高,部門員工數量下降,人力成本有所降低,財務規范性增強,財務風險得以控制。
現有人員盤點
在組織架構確定后,各部門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可能會有所變化,這樣就需要根據新的部門定位以及工作要求進行現有人員的盤點,也就是存量的復盤。
各部門需要進行部門工作量的評估,依據部門內的分工來評價每個員工的工作飽和度,也可以按照新的工作內容和要求重新進行員工工作的分配和調整,避免工作過于集中造成的關鍵崗位人員流失。
評估也需要結合員工個人的績效考評結果,如果考評結果不理想,就需要考慮員工是否適合這個崗位,是否考慮調崗或是人員替換。
現有人員的存量盤點主要目的是讓各部門負責人清楚部門內部的真實情況,需要人力資源部與相應的部門負責人共同商討來合理進行評價,避免過高或過低的估計存量。
增量的預期和調整
在完成現有人員的盤點后,各部門負責人都會對部門目前的狀況有清晰的了解,同時也可以知道未來企業戰略規劃下,部門的目標與現有狀況的差距,各部門負責人會針對這種差距來編制相應的人員需求。
假設現有一個銷售部門,有高級銷售2名、中級銷售3名、初級銷售5名,全年完成收入3000萬元,按照企業的戰略規劃,明年部門的銷售收入目標為5000萬元,銷售部門負責人需要思考現有的人員是否能夠支撐目標完成?如果不能支撐,那么需要招聘幾名銷售才能確保完成目標?
通過現有人員的盤點,高級銷售目前已經沒有精力再拓展新客戶,中級銷售中有1人通過績效考評,可以提升職級到高級銷售,初級銷售中有3人需要進行淘汰。每個高級銷售平均可以提供500萬年收入,每個中級銷售平均可以提供300萬年收入,每個初級銷售平均可以提供180萬年收入。依據不同級別銷售人員底薪不同,在考慮部門成本增加的同時,考慮招聘何種職級的銷售人員才能確保部門利潤最大化。
部門提出的招聘需求和人員裁剪替換的需求,越明細越有助于人力成本預算的編制。最理想的情況就是能夠明確需要招聘哪些職級的人員、需要替換和裁剪部門哪些人、人員變動對應的時間計劃。
清晰的人員需求和計劃有助于人力資源部對于部門的人員需求是否合理進行評估,這種評估是基于人力資源部門的專業性以及對于業務的理解程度。人力部門充分理解業務,才能判斷部門提出的需求是否合理,業務部在上報人員需求的時候,通常會有一些夸大或虛增的水分,人力部門不了解業務,就無法擠出水分,最終會導致企業人員的盲目增加,人力成本上升擠壓企業利潤。
存量的盤點和增量的調整,形成了各部門的人員清單,人力資源部按照清單,結合人力成本歷史數據以及新增需求的預計數據,最終形成了人力成本預算。
Q:財務角度的審核和控制
增長率控制
人員的增加如果帶來工作效率的下降,那么冗余人員就會為企業增加成本負擔,同時效率下降會伴隨著懶散的工作氛圍,或者部門內部分工不均衡,造成部門內部或部門之間的矛盾,導致員工流失率增加。
所以財務在進行人力成本預算審核的時候,可以考察人力成本增長率與收入增長率的關系,人力成本增長率一定是低于收入增長率的,收入增長10%并不意味著人力成本一定增長10%,除非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企業利用人力服務直接換取收入。也可以考察人均營業收入或是人均利潤,如果相比上一年度有下降,就意味著人員工作效率的降低,需要與相關部門以及人力資源部門進行討論修改。
在考察人力成本增長時,還需要關注與人員直接相關的其他成本是否隨之調整,這部分很可能因為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差而被忽略。例如人員增加可能會要求企業更換更大的辦公場地,這樣房租、物業以及水電費、新辦公場所的裝修費、新增人員需要配置的辦公設備、辦公用品等相應費用都會增加,在編制預算時需要進行考慮。
人力成本拆分
基于與收入變動的關系,人力成本也可以拆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與收入直接掛鉤的銷售提成和績效獎金等,可以劃分為變動成本,銷售底薪以及其他薪資固定的部門,人力成本都屬于固定成本。
變動成本的部分需要按照相應的提成及績效制度來進行測算,確定一個平均的比例,按照這個比例來評估預算數據是否合理。固定成本部分一般是與上年數據進行對比,考慮人員平均薪資的增長率,如果增長率過高,需要和人力部門討論是否存在不合理的人員結構,比如招聘了過多高職級人員導致平均薪資大幅度增長。
對于業務性質的部門,還需要考慮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之間的比例,特別是對于銷售人員。如果底薪過高,會給企業帶來過大的成本壓力,同時提成過低會打擊銷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無法為企業拓展更多的客戶,反之底薪過低提成較高,可能無法吸引到具有一定專業能力的銷售人員入職,也可能會導致現有人員的流失,所以需要財務和人力資源部協同來測算合理的比例。
劃分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財務也可以按照企業的業務模式來搭建本量利模型,根據目標利潤率來反向推算人力成本預算的總額。但這樣反向推算出來的數據只能作為參考,并不能以此為標準來強制各部門調整人力預算。
如果以財務測算的數據為基準來要求業務部門調整,預算大概率會脫離實際,沒有考慮到業務部門發展的實際需求,引發業務部門和財務部之間的矛盾,所以測算數據只能作為參考,實際上還是要通過與各部門以及人力資源部的溝通來評判人力成本預算的合理性。
對于中小企業或是初創企業來說,因為人力資源部人員的專業水平限制,可能無法承擔編制人力成本預算的工作,這時具體的編制工作可以考慮由財務部進行主導,但整個編制的過程還是需要人力資源部輔助進行,與其他部門針對人員需求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討論。避免財務閉門造車,讓預算淪為數字游戲,失去管控的意義。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之前有人問過我能否用本量利模型來推算企業人力成本的總額,我的答案和文章中想表達的是一致的。財務可以推算,但是結果不能作為標準,而僅僅是一種參考。人力成本需要結合業務的現狀以及發展的需求來預測,這個過程需要幾個部門反復的探討、通力合作,得到大家的共同認可才能夠執行。僅僅是財務模型測算的數據,既不能滿足業務需求,也缺少落地執行的條件,最終只是一個無意義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