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人員日常除了最基本的做賬、記賬工作外,每天都會面對各式各樣的發票,而且也是大家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工作事務。為了減低大家涉及到稅務上的風險,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發票處理上的熱點問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企業組織全體員工進行旅游,請問需要開具什么類型、項目的發票?
因為企業組織的旅游,基本都是企業全體員工參與的,所以當中涉及到的消費也是真實消費,不存在任何虛假的情況,對于有具體名單的,這筆費用財務人員可以計入到應付的福利費當中。假如所報的旅行社,對方開具的是專用發票,因為是福利性質,因此是不能夠進行抵扣的,但如果開具其他費用,那就違法了會計準則上的規定,也會涉及一定的稅務風險。所以關于這點,會計人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開具發票,把握好當中稅務風險的尺度。
2、企業為一般納稅人,假如收到一張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進行認證抵扣嗎?
對于企業中的一般納稅人,如果收到小規模發票是增值稅專用發票,那么一般納稅人是完全可以進行認證抵扣的。但如果企業的一般納稅人收到的是增值稅普通發票,那么就不能進行認證抵扣了。如果小規模納稅人收到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該發票性質為用于發放員工福利的,同樣是不能夠進行抵扣的。
3、公司租賃個人的車,加油費, 停車費 ,修理費等,這些費用可以報銷嗎?
關于這個問題,像這些費用是可以報銷的。在報銷方面,會計人可以這樣處理,可以將這些報銷的費用歸入到工資里面,繳納個人所得稅。另外,也可以在簽訂租車協議后,到稅局代開發票,繳納相應的稅費后再進行入賬。
4、自查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貢獻率到底是什么?
當財務人員在自查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候,都會涉及到貢獻率這個名詞,很多財會人并不明白什么意思,其實這也是讓企業交稅的一種方式,所謂的貢獻率,就是企業對國家做了多少的貢獻,具體指的是稅收貢獻率,當企業稅收貢獻值小于行業應繳納的稅收數額,那么相關部門人員就會告訴你進行自查。
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方法技巧是什么?具體怎么做?這些問題在會計實際工作中較為常見,對于小規模納稅人而言,掌握合理避稅方法技巧能夠減輕稅收負擔,本文就針對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方法技巧做一個相關介紹,來跟隨會計網一同了解下吧!
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方法有哪些?
1、對于所有的經營開支都要求開具發票。這是比較基本、有效的節稅方法。
2、對于所有的人工費用,都可以走工資薪金支出,靈活用工走勞務派遣。這樣一來,人員開支方面就可以進行稅前扣除。
3、對于不好取得發票的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前往稅務局申請核定征收所得稅。這樣即使在缺少費用的情況下也不會多繳納所得稅。
4、沒有債務風險并且收入規模較小的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通過注冊個體工商戶的方式合理避稅。企業所得稅無需繳納,增值稅及個人所得稅全部核定征收。
5、可以利用稅收減免政策,合理合法少交稅。
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具體可以怎么做?
(一)企業所得稅方面合理避稅
1、可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積累一些費用票。例如復印紙、墨盒、洗滌用品等各種費用發票。平時對于飯費及禮品費這類不能全額抵扣的費用盡量避免;對于企業一些沒有正式發票只有一張收據的正常費用支出,可以盡量減少。
2、對于工資方面,可以按照當地企業所得稅的計稅標準編制工資表。若是領取工資人員是具有退休證的返聘人員,那就更好不過了,這樣就可以少按人數繳納殘疾人保障金。
(二)增值稅方面合理避稅
1、銷貨時,對于收現和不要正式發票的業務可以采取回避態度,將其計入往來賬或者可以不入賬進行處理。
2、進貨時,對于沒有正式發票的進貨,即使買票的也要資金支出有相應的發票,這樣一來就可以增大成本、減少毛利。
小規模納稅人實現合理避稅,這幾點尤其重要:
1、合理選擇納稅期限;
2、專用發票盡量少開;
3、對于發票開具時間要合理規劃。
稅收籌劃的目標是什么?
1、稅收籌劃可以減輕稅收負擔;
2、可以實現涉稅零風險;
3、可以獲取資金時間價值,也可以提高自身經濟利益。
以上就是有關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方法技巧是什么?具體怎么做的全部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會計網后續也會更新更多有關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的內容,請大家持續關注!
作為一名會計人員,掌握合理避稅的一些方法尤其重要。按照相關規定,企業無論收入高低,都要依法完成納稅申報的義務。企業在稅收負擔重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巧妙運用避稅方法,就能達到降低稅負的目標。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企業公司合理避稅的六大方法。
企業公司合理避稅的方法都有哪些?
方法一:價格轉讓法
價格轉讓法指的是兩個以上有經濟利益聯系的經濟實體為了能夠取得更多利潤及經濟利益,以內部價格進行的銷售活動。要達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必須對價格進行合理籌劃。
方法二:籌資法
籌資法是企業公司合理避稅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具體指企業通過商業信用、銀行貸款等方法進行籌資,使得稅負最輕。
方法三:成本調整法
成本調整法指的是按照相關稅法規定,在可允許的范圍內對成本進行調整。即,通過合理調整成本或者分配攤銷成本的方式,減少利潤,最后達到規避納稅義務的方法。
方法四:從銷售下手
企業可以從自身實際出發,選擇不同的銷售結算方式,盡量延遲收入確認的時間。因為貨幣的時間價值,往往延遲納稅可以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節稅效果。
方法五:換成“洋”企業
換成“洋”企業這一避稅方法,主要是從稅收政策角度來考慮。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稅收傾斜政策,如果能夠改變經營模式,比如內資企業向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過渡,就能享受相應稅收政策,最后達成企業合理避稅的目的。
避稅和逃稅的區別是什么?
1、兩者適用的法律不一樣
避稅適用涉外經濟活動有關的法律、法規。逃稅僅使用國內的稅法規范。
2、兩者的對象不同
避稅主要是針對外商投資、獨資、合作等企業、個人。而逃稅所適用對象是國內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3、兩者的行為方式有所區別
避稅是納稅義務人利用稅法上的漏洞或不完善,通過對經營及財務活動的人為安排,以達到規避或者減輕納稅的目的得行為。但逃稅是指納稅人在納稅到期前,有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其他財產及收入的行為,采取不正當或不合法的手段逃避其納稅義務。
以上就是有關企業公司合理避稅的六大方法的全部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會計網后續也會更新更多有關企業合理避稅的內容,請大家持續關注!
小規模勞務公司合理避稅方法都有哪些是會計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通常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都希望能夠合理避稅,以此減輕納稅壓力。本文就針對小規模勞務公司合理避稅方法都有哪些做一個相關介紹,來跟隨會計網一同了解下吧!
小規模勞務公司合理避稅方法
方法一:可以選擇簽訂清包工合同進行合理避稅
按照相關稅法規定,建筑勞務公司適用稅率為11%,相比營改增之前3%的稅率多了8%。因此建筑勞務公司的納稅壓力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大。
由稅法規定可得,清包工合同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所以現在很多勞務公司與總包公司簽訂合同時,都會選擇簽訂清包工合同,以此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
方法二:總包簽清包工合同更省稅
1、總包公司選擇與建筑勞務公司簽訂清包工合同,人工費可以抵扣3%
總包公司選擇與建筑勞務公司合作的同時簽訂清包工合同,對于總包公司而言,其人工費可以抵扣3%。如果不與建筑勞務公司合作,那么人工費也就必須做成工資表的形式,這樣一來就不能抵扣了。
2、不需要承擔工人的社保費用
總包公司選擇與建筑勞務公司合作時,不用承擔工人的社保費用。
營改增之前,工程項目的建安發票由工程所在地代開,一般情況下地稅局開建安發票時,已經將工人工資里面的個人所得稅一次性綜合扣除了。而營改增之后,需要回到公司注冊所在地申報增值稅,在公司注冊所在地開具相應的發票,就不用扣除工人工資的個人所得稅了。
方法三:可以利用稅優地進行合理避稅
國家對于某些地區和行業往往會給予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所以企業在稅收籌劃之前,就應當對國家發布的財稅政策進行全面了解,深入分析,盡可能取得財稅政策的扶持和稅收的減免優惠。
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方法
1、由于稅務機關核實企業納稅的主要依據就是三級制,所以企業應當重視這方面的工作。一般所有企業開具合理的發票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節稅方式。
2、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時,應當盡可能支付所有勞動力成本,可以通過勞務派遣靈活就業的方式進行合理避稅。
3、有些小規模納稅人不容易獲得發票,這時候建議可以申請所得稅的核定和征收,能夠起到節約稅收的作用。
以上就是關于小規模勞務公司合理避稅方法都有哪些的全部介紹,會計網后續也會更新更多有關小規模勞務公司合理避稅的內容,請大家持續關注!
小微企業合理避稅的方法都有哪些是會計工作中的常見問題,企業只要在獲得收益的情況下都應當依法納稅,小微企業也不例外。往往納稅壓力會嚴重影響小微企業的發展。本文就針對小微企業合理避稅的方法都有哪些做一個相關介紹,來跟隨會計網一同了解下吧!
小微企業合理避稅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實現合理避稅
對于小微企業,國家也給予了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一般小微企業月利潤不超過3萬,就可以免征增值稅。所以,小微企業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實現合理避稅。
利用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合理避稅時,必須要達到享受稅收優惠的相關標準。
方法二:將自己的企業變為高新技術企業,減輕稅負
對于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都是比較支持的。通常普通企業需要繳納稅率為25%的企業所得稅,而高新技術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所適用的稅率是15%。所以小微企業可以通過將自己的企業變成高新企業,享受國家相應稅收優惠政策,能夠減輕企業稅負,實現合理避稅。
方法三: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實現合理避稅,降低整體稅率
由于個人獨資企業稅率比較低,所以小微企業在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后,可以將自己企業當中利潤及稅率都比較高的產業轉移到個人獨資企業中。這樣一來能夠達到降低整體稅率的目的,最終實現合理避稅。
小微企業稅務籌劃方法
1、取得合法有用憑據
我國的稅務機關實施“以票控稅”,小微企業所有的支出都要取得合法憑證,才能稅前列支。所以小微企業通過取得合法有用憑據的方法,可以為稅務籌劃提供更多可能性。
2、規范會計核算按時申報納稅
小微企業會計人員應當按照《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規范小微企業會計核算行為。只有在規范會計核算的前提下,才可能符合查賬征收的要求。這樣也能避免核定征收時,明明盈利水平較差甚至虧本但還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狀況。
以上就是關于小微企業合理避稅的方法都有哪些的全部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會計網后續也會更新更多有關小微企業合理避稅的方法的內容,請大家持續關注!
股權轉讓的時候,要交哪些稅呢?會計人應該怎么做到合理避稅呢?如果對這部分知識點不太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股權轉讓主要要交印花稅、個稅和企業所得稅。
1、印花稅:股權轉讓要簽股權轉讓合同或協議,而法規規定交易合同是需要貼花繳納印花稅的;印花稅是對簽訂股權轉讓合同的雙方征收的,雙方都需要繳印花稅;
2、增值稅:實務中,最常見的股權轉讓是個人或企業作為持股主體,轉讓自己持有的未上市企業(公司與合伙企業)的股權,而這幾種情況都不屬于增值稅征收范圍;
3、企業所得稅:股權轉讓的稅收中,增值稅針對上市公司,印花稅是小頭
股權轉讓怎么能做到合理避稅嗎?
股權轉讓如何避稅的問題想必廣大的創業者們和股東們都不陌生。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企業會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但其中關于稅的問題卻很少有人會關注,只有等到交一大筆稅時才后悔,為什么當初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有的人會覺得,20%的稅率實在是太高了,這時候就需要財會人出馬了,到底怎么樣才能做到合理避稅呢?
首先,我們倡導依法納稅,做一個誠信的納稅人,在以非上市的創業企業為例,一般在個人直接持股的情況下,股權轉讓需要繳納20%的個稅,由于法規制度非常明確,幾乎沒有稅務籌劃空間,如果在個人和股權主體之間構建一個中間平臺來持股,那么稅收將會產生非常大的差異,將有限合伙公司作為中間平臺持股,是一種比較好的稅務籌劃方法,有足夠的籌劃空間。
以上就是有關股權轉讓合理避稅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我國現行稅制相對復雜,而且更新較快,稍一不注意,就會變成偷稅。所以,在實踐工作中,能否做到合理避稅,是對企業財務人員的高要求和新考驗。合理避稅不是偷稅,今天會計網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幾例較為貼近工作中的合理避稅情況。
常見的根據政策來避稅的方法
一、目前對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
(1)每月開票金額不超3萬,免收增值稅及附加稅(適用于增值稅普通發票)。
(2)每月開票金額不超10萬,免收教育費及地方教育費附加(適用于增值稅普通發票)。
(3)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30萬元(含3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舉例:小型微利企業的實際經營中,如果當月下旬已經開出近3萬的發票,還有一筆即將到賬的收入,則盡量別在當月確認收入,這樣可以減少增值稅的繳納。
二、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
(1)企業的研發費用可以按175%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
(2)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少繳10%的企業所得稅,按照利潤的15%繳納。(非高新技術企業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這兩項規定,到底能為高新技術企業減輕多少稅負,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看一下。
舉例,某高新技術企業的凈利潤為200萬,研發費用為100萬。 按照優惠政策的規定,企業的研發費用可按照175%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那么,該企業就可以扣除175萬,只需對剩下的25萬按照15%的稅率進行繳稅,即高新技術企業應繳納的所得稅額為3.75萬。 而對于非高新技術企業來說,申請研發費用稅前減免優惠的難度大,因為稅務局的甄別條件比較嚴格,即使申請成功,也要按照25%對減免后的利潤進行征稅,需要繳納12.5萬元的企業所得稅。所以建議符合條件的企業盡快申請為高新技術企業,輕松享受政策福利。 所以,建議符合條件的企業盡快申請為高新技術企業。
三、年終獎繳稅的優惠政策:
年終獎的準確叫法是“全年一次性獎金”, 年終獎個稅計稅方法是一種比較優惠的算法,是全年僅有的一次可以除以12計算合適稅率的稅收優惠。
年終獎是對企業員工們一年來工作業績的肯定。“年末雙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終獎發放形式之一,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外企普遍會使用這種方法。
企業要利用好“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稅負,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2)納稅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3)由于個人所得稅的法定納稅主體是個人,企業為員工承擔的個人所得稅不能稅前扣除,在年度匯算清繳時,企業應進行納稅調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合理避稅與日常實踐工作息息相關,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希望能幫到你。
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對于取得的營業收入應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對于企業所得稅,合理避稅的方法包括什么?
企業所得稅合理避稅方法
一、企業可利用國家對高新技術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合理避稅,具體如下:
國家支持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的研發,擬定了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用以扶持企業高新技術發展。企業在進行相應科研成果研發時享受10%的所得稅優惠,因此企業在節稅時可將公司轉變為高新技術企業,從而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相應的節稅措施;
二、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具體如下:
個人獨資企業是一種個人出資的企業,企業在進行合理避稅時,可通過設立個人獨資企業的方式進行節稅操作,起到節稅的效果。企業在設立個人獨資企業時,需注意所設立的個人獨資企業需在較好的稅收洼地上設立;
企業所得稅合理規避的原則
合理避稅首先要做到合理、合規和合法。在做到在這“三合”的前提下,利用規則節約每一份可節約的稅收。以下就是合理規避企業所得稅的一些原則:
一、及時了解和熟悉企業所得稅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稅收優惠政策。充分利用政策法規節約每一分稅收。
二、要做好企業稅收方面的預算。使得企業年度稅收有一個合理的安排。
三、企業所得稅是一個跨年度的稅種,對節稅問題應該有長期的規劃。
對于財會人員而言,在日常工作中懂得合理避稅尤其重要。合理避稅方法一般包括價格轉讓法、成本調整法、租賃法等等。
價格轉讓法
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有經濟利益聯系的關聯企業都想要獲取更多的利潤和提高整體經濟利益的需要,相互之間用內部價格來進行銷售活動,這是合理避稅實踐中最基本的方法。
稅境移動法
主權國家都有稅收管轄權,就是指本國居民和非本國居民,僅就其發生或來源該國境內的收入征稅,或者是根據收入來源地和居民收入管轄權。
成本調整法
合理避稅還有成本調整法。主要適用于各類企業和經濟實體,一般包括發出或銷售存貨成本計算方法、庫存存貨成本計算方法,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技術改造運用方法等。
租賃法
租賃包括出租方與承租方,對承租方而言,因長期擁有機器設備會增加負擔和風險,租賃的話可以減少負擔和風險,又可以以支付租金的方式抵充企業利潤,相應減少應納稅額;對于出租方來說,獲得的租金收入可以先享受比經營利潤較優惠的稅收待遇。
低稅區避稅法
顧名思義,由于有些地區可以享受低稅率正常,因此可以選擇在低稅區注冊企業,從而達到合理避稅。低稅區包括稅率較低、稅收優惠政策多的國家和地區。我國的低稅區一般都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新技術產業園等。因此不少企業將公司設立到稅收優惠政策多的地區或者變更公司注冊地點。
近些日,業務招待費頻繁被查,今年春節期間,各個公司的財務都在研究如何應對公司發生的吃喝送禮問題,研究如何對業務招待費進行籌劃!會計網近期也關注了很多相關的例子,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業務招待費~
01、常被點名的業務招待費
業務招待費,指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所合理產生的接待應酬而支出的費用。
對于稽查檢查人員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其中稅務機關將業務招待費范圍界定為住宿費、餐飲支出、香煙美酒、食品、禮品、符合規定的娛樂活動、安排的旅游項目(包含景點門票)等項目。
02、那些誤以為是“業務招待費”的費用其實另有歸宿
1. 員工因需要開展公司業務,申請報銷與客戶往來所產生的費用,報銷歸屬于“業務招待費”。
2. 員工因公司特批的福利旅行、回家探親,所產生的出行費用,報銷歸屬于“職工福利費”。
3. 員工因工作需要出差,在規定標準內所產生的出行費用,報銷歸屬于“差旅費”。
4. 員工因公司組織的培訓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出行費用,報銷歸屬于“職工教育經費”。
5. 員工因公司組織異地會議,會議期間所產生的出行費用,報銷歸屬于“會議費”。
6. 員工因公司在籌建期,所產生的出行費用,報銷歸屬于“開辦費”。
03、業務招待費的9個涉稅風險
1. 業務招待費的項目如果計入了其他費用,將會影響企業所得稅、增值稅以及個人所得稅的計算結果。
2. 業務招待費因劃分不清,將經營活動無關的費用計入,導致全額不得扣除的項目按限額扣除。
3. 獲取不合規的業務招待費票據,不得稅前扣除。
4. 沒有實際發生或無法證明真實性的業務招待費,不得稅前扣除。
5. 因商業賄賂所產生的支出,不得稅前扣除。
6. 在籌建期與正常期間的業務招待費,不能套用同一扣除政策。
7. 計算基數不準確,影響稅前扣除結果不準確。
8. 用于招待,未代扣個稅。
9. 業務招待費未單獨核算,導致計算金額不準確,稅局可依法,有權按合理方法進行核定。
04、業務招待費的5招避稅秘訣
1. 選對科目,正確核算。
除了上述的6大類,額外補充3個小點。公司以現金形式給員工發放餐補,會計核算為“工資薪金”;公司因召開董事會,這期間發生的餐費,會計核算為“董事會費”;工會組織因組織員工活動,期間所產生的餐費,會計核算為“工會經費”。
2. 用足扣除額度。
舉個例子:A——企業列支業務招待費/B——企業銷售(營業)收入按規定可以扣除業務招待費額度為A*60%與B*5‰,則A*60%≤B*5‰,推算出A≤8.3‰B,所以當期列支的業務招待費=銷售(營業)收入的8.3‰這個臨界點時,企業可能就用足了扣除額度。
3. 有效分流。
①按照稅法規定,業務宣傳費的扣除限額,具有更大的空間。相當于是銷售(營業)收入的15%,業務招待費的30倍(特定行業60倍)。②業務招待費同業務宣傳費有相似的動機,都有通過開展必要的招待活動,已達到維護客戶和促成銷售的目的。③通過兩者有效的搭配,之后產生的開支,將會起到很好的節稅作用。
4. 準確核算銷售(營業)收入。
熟練把握稅法中的銷售(營業)收入相關規定,并且明確差異,特別注意視同銷售中的相關規定。
5. 設置獨立的核算機構。
業務招待費是通過銷售(營業)收入作為扣除核算基數的,通過設置獨立核算分支機構,可以提高費用限額和扣除基數。
本文為財務王經理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何淘。
眾所周知,當收入達到了一定的標準數額時,納稅人就需要按照規定繳納一定的個人所得稅,對此,會計網為大家介紹幾種合理的避稅方法,希望有所幫助。
一、巧用公積金避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工薪階層個人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也就是說按標準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不用納稅的。同時,職工又是可以繳納補充公積金的。
所以,一般職工提高公積金繳存還是有一定空間的,工薪納稅人巧用公積金避稅是合理可行的。
二、利用暫時免征稅收優惠,積極利用國家給予的時間差避稅
個人投資者買賣股票或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均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這是目前對個人財產轉讓所得中較少的幾種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項目之一。
納稅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進行買賣,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差價收入,間接實現合理避稅。
三、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用現在比較通用的說法叫作稅式支出或稅收支出,是政府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區、行業、企業和業務的發展,或者對某些具有實際困難的納稅人給予照顧,通過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給予某些特定納稅人以特殊的稅收政策。比如,免除其應繳納的全部或者部分稅款,或者按照其繳納稅款的一定比例給予返還,等等。
四、積極利用通訊費、交通費、差旅費、誤餐費發票進行避稅
我國稅法規定:凡是以現金形式發放通訊補貼、交通費補貼、誤餐補貼的,視為工資薪金所得,計入計稅基礎,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凡是根據經濟業務發生實質,并取得合法發票實報實銷的,屬于企業正常經營費用,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所以,建議納稅人在報銷通訊費、交通費、差旅費、誤餐費時,應以實際、合法、有效的發票據實列支實報實銷,以免誤認為補貼性質,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避稅的效果。
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國營企業,只要公司開始運營并且盈利,都要繳納企業所得稅,而利潤越多,面臨的稅收壓力也越大。對于企業而言,有哪些避稅方法?
企業所得稅避稅方法
利用總部經濟招商,在園區內成立一家新公司,即可享受一般納稅人核定征收和獎勵返稅政策。核定企業開票額的4%為利潤,再乘以25%的企業所得應稅率,實際企業所得稅為1%
增值稅正常繳納,享受地方留存部分的獎勵扶持返還,地方留存41%,獎勵企業50%-80%。這樣下來,可直接將企業的綜合稅負降低80%左右。
除此之外,對于企業減稅降負大致還有以下幾個方法:
1、轉移
稅收轉移不會使整體稅收減少,只是將稅費轉移到了供應商。即通過依法向供應商、服務商等索取發票,用于抵扣和扣除自己企業的稅收,達到本企業減稅降負的目的。實現稅負轉移的重要介質就是—發票,因此現在國家對于稅收的管控也越來越嚴格,“金稅三期”,“以票控稅”等就說明了一切。
2、靠政策優惠
比如國家對小規模納稅人月營業額不滿15萬元免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還有對特殊地區、重點行業、部分企業的特別優惠政策,能直接降低企業稅負。或者一些貧困地區,國家級經濟園區或者開發區等。
3、增值稅
企業可以運用小規模納稅人政策(季度45萬以內免征增值稅)、農業免稅政策,進行增值稅的節稅籌劃。
4、企業所得稅
我國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比較多,其中可以方便操作的,有小型微利政策(企業所得稅最低5%)、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15%)、研發經費加計扣除政策(最高可抵扣100%的企業所得稅)等等。這些都是很容易操作的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需要繳納的稅種有哪些?
企業所得稅:25%
增值稅:13%、9%、6%
附加稅:增值稅的12%(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7%、教育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
分紅個稅:20%(有股東、有分紅會涉及到)
對于企業來說,計算稅款并繳納是一個重要的業務,并且利潤越高稅負就越高,這對企業來說是筆不少的支出,因此合理避稅能為企業減少稅費的支出。那么企業所得稅應如何合理避稅呢?
企業所得稅合理避稅的方法
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收籌劃,選擇投資地區與行業:
低稅率及減計收入優惠政策;
產業投資的稅收優惠;
就業安置的優惠政策;
2、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開展稅收籌劃;
(1)預計適用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盈利,選擇子公司形式,單獨納稅。
(2)預計適用非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盈利,選擇分公司形式,匯總到總公司納稅,以彌補總公司或其他分公司的虧損;即使下屬公司均盈利,此時匯總納稅雖無節稅效應,但可降低企業的辦稅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3)預計適用非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虧損,選擇分公司形式,匯總納稅可以用其他分公司或總公司利潤彌補虧損。
(4)預計適用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虧損,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分支機構扭虧的能力,若短期內可以扭虧宜采用子公司形式否則宜采用分公司形式,這與企業經營策劃有緊密關聯。不過總體來說,如果下屬公司所在地稅率較低,則宜設立子公司,享受當地的低稅率;
3、利用折舊方法開展,稅收籌劃;
4、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開展稅收籌劃;
5、利用收入確認時間的選擇開展稅收籌劃;
合理避稅和偷稅漏稅的區別
1、避稅是合法的,偷稅漏稅是非法的。
2、避稅的目的是通過避免繳稅、少繳稅和推遲繳稅,使稅收負擔最小化;偷稅漏稅是通過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進行虛假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
3、避稅的手段是利用稅法的不完善之處或漏洞;而偷稅漏稅是對法律的無視。
4、避稅技術的應用一般應在應納稅事實發生之前。偷稅漏稅可以發生在納稅之前,也會發生在納稅之后。
企業減稅降負的方法
1、轉移
稅收轉移不會使整體稅收減少,只是將稅費轉移到了供應商。即通過依法向供應商、服務商等索取發票,用于抵扣和扣除自己企業的稅收,達到本企業減稅降負的目的。實現稅負轉移的重要介質就是—發票,因此現在國家對于稅收的管控也越來越嚴格,“金稅三期”,“以票控稅”等就說明了一切。
2、靠政策優惠
比如國家對小規模納稅人月營業額不滿3萬免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還有對特殊地區、重點行業、部分企業的特別優惠政策,能直接降低企業稅負。或者一些貧困地區,國家級經濟園區或者開發區等。
3、增值稅
企業可以運用小規模納稅人政策(季度30萬以內免征增值稅)、農業免稅政策,進行增值稅的節稅籌劃。
4、企業所得稅
我國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比較多,其中可以方便操作的,有小型微利政策(企業所得稅最低5%)、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15%)、研發經費加計扣除政策(最高可抵扣100%的企業所得稅)等等。這些都是很容易操作的稅收優惠政策。
面試是一個學問,為了得到HR的肯定,各位職場人要認真掌握其中的技巧,從而得到心儀的工作。那么在財務面試中,考官通常會問哪些基本的財務問題?
財務面試的基本問題
1、最新小規模納稅人都需要交什么稅?稅率是多少?
小規模納稅人與普通納稅人的區別在于增值稅納稅人的分類,因此主要繳納增值稅,稅率為3%。此外,還需繳納城建稅、教育附加費和個人所得稅。對月銷售額在15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暫免征增值稅。
2、財務報表分為哪幾個?
(1)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注;
(2)附表通常包括:利潤分配表、資產減值明細表、所有者權益、應交增值稅明細表、分部報表。
3、企業邀請安監專家給企業職工講安全知識,安監人員的路費住宿費怎么處理?
非公司人員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差旅費和業務費用,屬于企業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而發生的費用,可記入“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科目。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收入有關的合理費用,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
相關支出是指與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合理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的必要的、正常的支出。
4、對于成本控制你怎么看待?
對于從事內部控制管理(內部審計)的專業人員來說,如果他們掌握了各級成本控制方法,就可以更透徹地了解企業經營管理中潛在的風險,這對提高內部審計的效率也有很大幫助。它也有助于為管理者提供更多增值管理建議。
財務效應和財務績效的區別有:
財務效應又稱財務杠桿效應,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于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量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量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
財務績效是指企業戰略及其實施和執行為最終的經營業績作出的貢獻,主要通過盈利、營運、償債和抗風險能力體現。財務績效能全面展示企業成本控制效果、資產運用管理效果、資金來源調配效果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的組成。
財務效應、財務績效的作用
財務效應作用:財務杠桿可以用來衡量財務杠桿系數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主要是用來衡量企業資金結構是否合理。
財務績效的作用:通過績效考核,把員工聘用、職務升降、培訓發展、勞動薪酬相結合,使得企業激勵機制得到充分運用,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對員工本人,也便于建立不斷自我激勵的心理模式。績效考核可以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使其工作起來更主動,這樣企業發展才會更順利,才會有更多的機會。
財務杠桿的計算公式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復合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或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績效的意義
財務績效能夠很全面地表達企業在成本控制的效果、資產運用管理的效果、資金來源調配的效果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的組成。
財務人員和財務總監的區別有:
1、概念不同。財務人員是個很寬泛的概念,比如企業的財務總監,會計出納,統計人員等。財務人員也是指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而財務總監是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是現代公司中最重要、最有價值的頂尖管理職位之一。
2、職責不同。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責是負責公司的財務會計工作、制定并完成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等。而財務總監的工作職責有:負責公司的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等工作;完善公司涉稅規章制度,進行稅務籌劃,合法降低企業稅收成本等工作。
財務人員、財務總監的工作內容
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如下:
1、記錄行政方面的財務總賬及各種明細賬目;
2、編制月、季、年終決算和其他方面有關報表;
3、協助經理編制并執行全院預算;
4、認真審核原始憑證,對違反規定或不合格的憑證應拒絕入賬;
5、定期核對固定資產賬目,做到賬物相符等。
財務總監的工作內容如下:
1、負責總經理安排的其他工作;
2、負責公司財務計劃、成本計劃等;
3、負責與政府財稅部門的溝通、協調;
4、核算公司運營成本,節省公司耗材等;
5、管理所有財務人員,并要求安排所有財務部門人員工作等。
財務人員和財務總監的聯系
財務人員的范圍包括財務總監。
財務總監的發展歷程
財務總監制度起源于西方國家,二戰前后,西方國家的國有企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對國有企業的管理一般是由能代表國家的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在人才市場上選擇總經理,由總經理代為管理,并授權總經理選擇合適的總會計師等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經理層,負責管理生產經營。
財務杠桿又稱資本杠桿、融資杠桿,或者是負債經營。財務杠桿是由于企業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簡單地說,財務杠桿就是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利潤。
我們知道,企業資本結構是企業長期資本來源的構成和比例關系。一般情況下,企業的資本有長期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構成,不同的資本結構對企業運營狀況和結構的影響是不同的。財務風險與財務杠桿的關系。現實中,我們知道,財務風險是由于企業運用了債務融資方式而產生的喪失償付能力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最終是需要由普通股股東承擔的。企業在經營中經常會發生借入資本去進行負債經營,但不論經營利潤多少,其需要承擔的債務利息是不變的。當企業在資本結構中增加了債務這類具有固定融資成本的比例時,固定的現金流出量就會增加,特別是在利息費用的增加速度,超過了息稅前利潤增加速度的情況下,企業會因為負擔較多的債務成本,并將會影響凈利潤的減少,同時企業發生喪失償債能力的概率也會增加,導致財務風險增加;反之,當債務資本比率較低時,財務風險就小。
財務杠桿系數。對財務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財務杠桿系數,也就是,財務風險的大小一般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是企業計算每股收益的變動率與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之間的比率。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明企業財務杠桿作用越明顯,但財務風險也就越大;反之,如果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應該說,在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中,債務利息或優先股股息這類固定融資成本是基本因素。
在一定的息稅前利潤范圍內,債務融資的利息成本是不變的,隨著息稅前利潤的增加,單位利潤所負擔的固定利息費用就會相對減少,從而單位利潤可供股東分配的部分會相應增加,則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增長率將大于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反之,當息稅前利潤減少時,單位利潤所負擔的規定利息費用就會相對增加,從而單位利潤可供股東分配的部分相應減少,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下降率將大于息稅前利潤的下降率。如果不存在固定融資費用,則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變動率,會與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保持一致。這種在某一固定的債務與權益融資結構下,由于息稅前利潤的變動引起每股收益產生更大變動程度的現象,被稱為財務杠桿效應。固定融資成本是引起財務杠桿效應的根源,但息稅前利潤與固定融資成本之間的相對水平決定了財務杠桿的大小,即財務杠桿的大小是由固定融資成本和息稅前利潤共同決定的。我們知道,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財務杠桿利益,抵消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總之,財務杠桿是由于企業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簡單地說,財務杠桿就是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利潤。財產杠桿的計量是財務杠桿系數,其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杠桿作用越明顯,但企業的財務風險越大。
在非財務經理的財務課程獲得熱烈反響后,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財務培訓機構,我們將繼續舉辦為期4天的高級研修班針對企業高層非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技巧進行深入淺出的專業培訓,而這些正是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非財務高管如何運用財務工具,進行商業決策,預測未來經營策略,分析歷史經營表現繼而為企業創造價值、提升管理績效成為現今非財務企業高管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本課程將從財務的角度出發,將企業整體戰略與財務管理相結合,讓身為企業中的管理者,從財務的角度把握企業運作的核心,有效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您不得不參加的區別于傳統非財的課程:
通過最專業的財經培訓平臺,讓您與企業高管和資深教授面對面共同探討財務在高層決策和企業管理中發揮的作用。
課程采用現場演練、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和學員實際操作指導的授課形式,學員可以體驗真實的實戰情景,現場找到處理問題的解決方案,有效激發學習愿望,真正學習到有用的實戰經驗和技巧。
作為非財務經理的財務課程高級版,如果您已經初步了解財務,那此次課程將讓您對財務知識的一知半解變成對相關財務知識的融會貫通!同時教授也將原本傳統印象中枯燥的財務課程,以案例分析、理論與實務結合等方式穿插引導學員并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課程列舉了微軟、沃爾瑪、萬科、葛洲壩、上海汽車、青島海爾、四川長虹、廣汽長豐、美的電器等大量生動真實的案例進行分析,案例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可幫助您全面理解和掌握財務管理諸多必備技能。
1、更有效地與財務專業人員進行交流
2、更專業地理解財務報表從而輔助經營決策
3、更直接地從財務角度分析管理問題
4、更全面地學習財務指標與分析來控制戰略成本
5、更詳實地了解財務管理并提升企業價值
6、更深刻地培養風險控制意識幫助企業管理
1: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如:董事,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監事,總監等
2:金融機構高層管理人員,如:行長,副行長,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等
課程包含的九大模塊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體系,模塊之間的順序不可打亂與縮減,但可以根據需要延伸和拓展。案例會不斷更新及根據課堂反應和需要來補充。 | |
模塊一,企業管理與財務報表 | 模塊二,財務管理的內容和目標 |
主題: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如何映射企業管理 企業在戰略目標的指引下,形成年度經營管理,經營管理的目標又由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來共同完成。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在實踐中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兩者的管理對象和管理成果通過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不同部分來體現。 | 主題:財務管理的目標是股東價值最大化 財務管理由企業的股東提供的資金為支點,主動尋求外部資金來源,以幫助企業獲取更多的資產投入運營。但在實際的企業運營中,并非每一時點上資金的來源和資金的需求都會相等,財務管理需要對暫時閑置的資金進行管理。此外,財務部門還需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和投資決策中去。學習用資產負債表的觀點來理解企業盈利。對于股東而言,股權的價值如何來估定。 案例:企業財務管理決策(微軟、沃爾瑪、上海汽車) |
模塊三,財務會計與財務報表 | 模塊四,財務報表的核心——資產計價 |
主題:經濟事項如何反映在財務報表中(分組課堂練習及討論:權責發生制下財務報表的生成) 財務會計有四個前提假定,這也是財務報表的假定。如何區分費用與資產,如何對資產來計價,如何估計資產變成現金的程度,如何估計資產變成費用的速度;如何應用權責發生制,了解現金制和權責發生制下經濟業務在財務報表上的反應。認識經營周期的重要性,理解利潤表的彈性空間。 案例:葛洲壩、上海汽車、青島海爾、四川長虹、廣汽長豐 | 主題:資產采用歷史成本或公允價值計價對財報系統的影響 從財務報表發展的歷史來看,公允價值首先被使用作為資產計價的依據,在此前提之下,資產負債表既可以用來反應企業的財務狀況,又被用來解釋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的經營成果。但公允價值的取得并不容易。歷史成本計價的原則,直接引出利潤表,引出關于利潤是收入與成本費用配比之結果的結論。而當前資產的計價,既有歷史成本,亦有成本與市價孰低,亦有公允價值,這些計價概念不僅影響到資產,也影響到利潤的計量。 案例:中興通訊、申能股份、蘭生股份 |
模塊五,財務報表之間的關聯 | 模塊六,內部業務報表 |
主題:三表的邏輯關系(分組課堂練習及討論:現金流量表的生成與分解) 資產負債表是財務報表的核心,利潤表用來解釋股東權益項下保留盈余的增減變動,這兩張報表都是權責發生制下產生的。現金制下衡量企業是否在經營年度中獲得了現金的增量,以及了解現金的來龍去脈,現金流量表可以滿足這一需要。從現金的來源中分離出經營活動,從經營活動中理解業務管理與資金管理。從而進一步認識企業內部兩類管理對經營成果的重要影響。 案例:四川長虹、美的電器
| 主題:傳統的成本與流程成本 在財務報表上,成本與費用有著本質區別。而成本有制造成本與完全成本的區別,前者用于財務報告,后者可以用于業務管理的決策。成本有一個先歸集后分配的過程。歸集的標準很重要,不同標準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些結果對于企業的經營決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案例:流程成本、青島啤酒
模塊八,財務指標與分析 |
模塊七,財務管理的原理 | 模塊八,財務指標與分析 |
主題:管理的效率與安全的衡量 資產創造價值,管理提升效率。管理的效率反應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對成本和費用的控制,其次是對資產周轉速度的控制。此外,企業的持續經營也是管理要實現的目標,持續經營的企業對債權人和投資者而言才是安全的。財務管理在財務指標上重點為企業經營的效率性和安全性兩個方面設計了指標,而指標的設計參考了經濟學中關于投入產出、投資報酬、對沖性法則和資本機構平衡等原理。 案例:萬科企業、微軟 | 主題:財務指標與杜邦分析法的應用(課堂練習:杜邦分析法) 財務分析的手段主要是通過指標的計算與比較,得出關于企業發展的趨勢的結論。財務指標分為效率性與安全性兩大類,效率類指標進一步區分為成本控制與周轉速度,安全類指標區分為短期財務安全性與長期財務安全性等。傳統的指標分析以杜邦分析為基礎,以企業使用的財務杠桿、周轉速度和成本控制力度來解釋凈資產收益率。 案例:四川長虹、海信電器、萬科企業、寶鋼股份、國美電器、蘇寧電器 |
模塊九,財務指標的應用 | |
主題: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 銀行在給企業授信時需要考察企業的風險,風險可以分解為經營與財務兩方面。如何來綜合地定量地判斷一個企業的經營情況,單因素模型、奧特曼(多因素)模型是用來預測一個企業瀕于破產的幾率,國資委用來考核企業的打分模型設計地也相當科學。 |
想了解最新詳細課程大綱及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咨詢領取。
財務雖然不能創造價值,但是可全面的衡量價值,財務是企業中,唯一一個具有串聯人,財,物等一切價值鏈條的管理部門。財務的工作重要性表現在企業具備的系統的,全面的管理視角。那么財務的職能有哪些呢?
財務職能是什么?
財務職能是指企業財務在運行中所固有的功能。財務的職能源于企業資金運動及其所體現的經濟關系,表現為籌資、用資、耗資、分配等過程中的管理職能,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財務分析等。
小企業財務部的財務職能
1、記賬:把企業的各項收入和支出記錄清楚,給老板一個清晰的賬務記錄。
2、出具財務報表:至少按月度出具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這三大報表,讓老板對企業的營收情況,資金情況和資產狀況有個清晰的了解。
3、申報納稅:企業再小,也需要定期到稅務局進行納稅申報,在稅務系統中形成一個良好的記錄。
4、開具發票:根據企業的業務性質,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服務發票,增值稅的專用發票等,這需要和當地稅務局協調并安裝相應的軟件。
5、資金管理:包括收款并與客戶核對往來賬目,給供應商付款,給員工報銷費用和發工資等。升級一些的,需要進行一些資金預測,避免入不敷出的局面。
大企業財務部的財務職能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可以考慮發展財務部的升級職能,進一步為老板出謀劃策。當然,這要考慮你的人手是否充足,能否應對這些工作。包括并不限于以下職能:
1、預算管理:企業進行預算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保證企業的經濟運行能夠按照預期的目標進行,進行成本控制,保證凈利潤的實現。但小企業在實際運行中會出現各種情況而偏離預期,這需要財務和企業老板的及時溝通。
2、產品和客戶的盈利分析: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毛利,不同客戶對公司的毛利貢獻也不相同,財務要能夠進行產品和客戶盈利能力的詳細分析,為老板的決策提供依據。
3、企業資金的籌集:小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缺乏運營資金是老板們經常頭疼的問題。資金是企業運營的血脈,如何為企業籌資也是財務的又一重要貢獻。
4、稅務籌劃: 如何合理地避稅,幫助企業節省資金,同時又不違反國家的稅務政策。
5、法務咨詢: 企業在經營中需要簽訂各種不同的商務合同,財務在日常工作中多多少少會接觸到這些合同,財務能夠從合同條款中看到風險和機會,并能夠及時提醒老板。
春節期間,最有年味的地方就屬廟會了,今年北京的廟會尤其多。基本每個廟會上都會設置各種攤位,出售特色小吃、工藝品或者進行游藝活動,加上春節期間巨大的客流量,攤主應該能賺不少錢,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如果我們站在財務的角度對一場廟會建立盈利分析模型,可以從廟會的主辦方、攤主以及廟會周邊受其影響的其他經濟利益實體三方面來進行思考,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主辦方:數量控制是關鍵
一場廟會,主辦方能夠從中獲取哪些收入?首先是廟會的門票收入,包括入場門票收入以及單獨進行收費的表演門票收入。其次是攤位租賃收入,主辦方會將場地劃分為大小不一的攤位進行對外租賃,從中獲取租金。以上兩項是廟會主辦方的主要收入來源,除此之外還可能會有一些其他收入,例如品牌、企業等第三方贊助或捐款、政府補貼等,但這部分的收入發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能將其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
與收入相對的就是成本,主辦方的成本支出占比最高的就是場地租賃費,如果廟會是在公園舉辦,主辦方并不一定是公園本身,而是第三方機構,主辦方需要向公園進行場地租賃,這樣就需要支出租賃費。租賃場地后需要進行基礎的場地布置,例如添加龍年裝飾元素、展位示意圖、咨詢臺設置等,需要支付材料、設計、制作等費用。廟會想要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進行宣傳推廣,根據推廣渠道的選擇不同,相應的費用也會有差異。為了維護廟會的正常運營,需要聘用一定數量的工作人員,也就產生了人工成本。除上述的成本費用外,還會有邀請第三方團隊進行表演所支付的服務費、購買安全器材所支付的費用、現場發放的小禮品等成本。
主辦方想要盈利,就需要確保收入能夠覆蓋所有的成本費用。當廟會的場地確定后,場地租賃費就是最大的固定成本,場地布置的費用也能隨之確定大體的預算范圍。根據場地的大小進行人員的設置及安排,合理利用兼職招聘以及志愿者招募能夠將人工成本降低。安全器材的購買、支付給第三方的服務費,一經確定就都會成為固定成本,只有宣傳推廣費需要視情況進行拆分,以便進行成本的劃分。如果是發放優惠券、消費券等,顧客購買門票或是在廟會中進行消費才會產生成本,這類屬于變動成本,在線上或線下進行的宣傳,可以將其劃分為固定成本。
按照這樣的邏輯,廟會舉辦中的大部分成本都屬于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只有極少一部分,這就為廟會的盈利增加了負擔,主辦方必須想辦法讓收入可以覆蓋所有成本。
進行廟會收入的預測分析,我們只考慮主要收入來源,也就是門票收入和攤位租賃收入。假設廟會對游客只收取門票,內部各種游藝項目、表演等不再另行收費,那么影響門票收入的因素就是游客數量以及門票價格。廟會門票價格一般會高于平時公園的票價,但如果票價設定過高則會影響游客的數量,可以參照往年票價以及類似廟會的票價進行設定。票價確定后無法進行更改,那么影響門票收入的變量就是游客數量。
游客是否越多越好?廟會選擇的場地存在容納游客數量的上限,當超過上限時,就會影響到游客的安全以及體驗感。會有部分游客在網絡平臺進行吐槽,這樣的信息過多可能會令原本有前往廟會意圖的顧客取消行程,進而影響后續幾天的客流量。所以當游客超出場地的承載量時,就需要考慮進行限流,限流會對門票收入產生直接影響。反之,當客流量遠遠不及預期時,宣傳推廣的營銷費用變成了無效支出,門票收入下降會對主辦方的利潤造成影響,同時攤主們沒有獲取相應的顧客,也會影響主辦方的口碑。
影響主辦方收入的變量,除游客數量之外,還有已經出租的攤位數量。將攤位租賃收入進行分解,能拆分為出租攤位數量和平均攤位租賃價格,但實際上可能并不是所有攤位都可以成功出租,這樣就會出現空置率,也就是閑置攤位占總攤位數量的比例。空置率首先是越低越好,當攤位100%全部出租的時候,空置率為0,這是一種理想狀態。空置率越高,意味著主辦方能夠獲取的租賃收入越少。其次需要查看空置攤位的具體位置,根據不同位置客流量的差異,即使攤位面積相同,租賃費也有所不同。所以閑置一個位置偏僻的攤位和閑置一個熱門路段的攤位,空置率相同但主辦方獲取的租賃收入卻天差地別。
在主辦方的盈利模型中,怎樣把控游客數量和攤位出租數量是關鍵,依據不同的位置合理設定攤位租賃價格同樣是關鍵。一般靠近出入口以及交叉路段附近、游覽主路兩側、著名景點附近的攤位,能夠獲取更多的客流量,攤位租賃價格相對較高,以這些點為中心向外輻射,攤位租賃價格會逐漸下降。攤位租賃價格設置不合理,會影響攤主承租的意向,特別是對于偏僻位置的攤位,攤位租賃價格的高低會直接決定攤主是否盈利。
攤主:賣什么?怎樣賣?這是個問題
現在我們切換到攤主的角度去思考盈利模型。攤主的收入來源比較單一,只有攤位的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對應會產生銷售成本,同時租賃攤位需要支付給主辦方相應的租金,根據攤位的經營項目需要雇傭數量不等的工作人員,產生人力成本,這三類是攤主需要承擔的主要成本費用。除此之外,部分攤位還會出現損耗,導致額外成本負擔,也會在網絡平臺通過視頻、圖文等進行宣傳,需要支付一些營銷費用。
在搭建盈利模式時,依然需要先將成本費用進行分類。攤位租金是固定的,無論你銷售多少,哪怕一分錢收入都沒有,租金也需要按照約定支付給主辦方;人力成本相對也是固定的,雇傭三個人就需要支付三個人的工資,不排除有些攤位會依據銷售量支付銷售傭金,傭金屬于變動成本;剩余的宣傳費用由于金額較小,而且網絡推廣很難與收入直接掛鉤,所以也可以算作固定成本;銷售成本的分類則需要依據攤位的經營項目進行劃分。
如果銷售的是現場制作的食品類,銷售成本就是制作材料成本,但部分材料可能無法保存,也就是當天必須要用完,否則只能銷毀,這部分就會成為額外的損耗成本,按照這個思路,當天必須用完的成本,可以作為固定成本,因為無論是否制作為成品出售,這部分成本都是當天必須負擔的,只是制作出售的部分為銷售成本,剩余的是損耗成本。
如果銷售的是成品,例如帶有包裝的點心、糖果,具有一定保質期的特產,工藝品以及玩具等,銷售成本可以歸類為變動成本,只有產生了銷售收入才會發生成本,剩余的部分可以留存繼續在其他地方銷售。如果提供的是游藝項目,例如打靶、套圈等,獎品通常是玩具,銷售成本也屬于變動成本,只是與收入的關聯性并非一一對應,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獎品。
銷售收入的影響因素是銷售數量和銷售單價。經營項目的品類以及所處的位置,會對銷售數量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羊肉串、糖葫蘆、炸灌腸等,這類特色小吃需要開在人流量大的位置才能提高銷售數量,特別是由于損耗成本的存在,必須確保一定的銷售數量才能維持盈利。部分主辦方會將場地按照經營項目劃分不同的區域,區域內的經營品類相對集中,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保證區域內的客流量,但相似商品的聚集也讓競爭變得激烈。
一般廟會銷售的商品,無論是食品還是工藝品,價格都是其他渠道的2-3倍。但即使是這樣高的定價,也依然會有游客接受,主要是由于“心理賬戶”的效應在發揮作用。如果在平時購買食品,目的是為了滿足溫飽需求,支付所動用的“心理賬戶”是普通的日常消費或是餐飲消費;但在逛廟會期間,游客會把“心理賬戶”調整為娛樂或旅游,這時人們就更容易接受高價產品,即使它與我們平日消費購買的并無很大區別。
對于攤主來說的另一項挑戰就是怎樣在短時間內獲取更多的收入。廟會的時間一般不會持續很長,大概是初一到初七,所以在7天時間里保證邊際貢獻大于固定成本,攤位才能盈利。固定成本高、經營時間短,是所有攤主都需要面臨的難題。
廟會的巨大客流量也會影響周邊的其他經濟實體,例如停車場、餐飲店、電影院、購物中心、公共交通設施等,都會因為客流量增加而獲取更多的收益。但同時也可能會因為店鋪無法承受突發流量而影響顧客體驗,例如餐飲店的上菜時間長導致翻臺率較低,顧客因為排隊時間長而流失;人流量大造成交通壓力,形成道路擁堵;購物中心的安全維護以及保潔費用增加等,也可能對周邊經濟實體產生負面影響。
廟會的財務模型同樣可以應用到各種展會中,大體的邏輯是相同的。只是對于一些行業展會,企業參展的目的并不在于獲取利潤,而是為了進行品牌宣傳提升行業知名度,同時也能夠與同行業公司進行友好的交流,在這種情況下,財務模型或許并不是最需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