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主要有企業對籌資、貨幣資金、采購與付款、實物資產、成本費用、銷售與收款、對外投資、擔保、工程項目等經濟業務活動的控制,包括的方面有三個,分別是會計系統、控制環境、控制程序。
內部控制的內容是隨著單位對內強化管理、對外滿足社會需要而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的。內部控制最初稱為內部牽制,其主要特點是以個人或部門不能單獨控制任何一項或一部分業務權力的方式進行組織上的責任分工,從而使該項業務權力通過發揮其他個人或部門的職能進行交叉檢查或交叉控制。內部控制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1、加強內部會計控制;
2、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和制度建設;
3、加強內部管理控制;
4、加強內部審計控制;
5、加強經營決策者的控制。
內部控制的五要素是風險評估、內部環境、信息與溝通、控制活動以及內部監督。
1、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2、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一般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
3、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企業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4、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
5、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是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適時進行改進。
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的聯系主要有三點,分別是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目的統一;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相互需要;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互相促進,具體如下:
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的聯系
1、兩者的目的統一
兩者都是為了保證公司財務信息正確完整,增加公司管理的經濟型、效益性和效率性。
2、兩者相互需要
內部審計需要內部控制,沒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作基礎,不僅會加重內部審計工作量,而且會加大內部審計的風險,甚至可能無法開展審計工作;同理,內部控制需要內部審計,沒有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設計的健全程度和運行的有效程度的檢查評審和進一步完善強化內部控制的建議,內部控制也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形同虛設,或因內部控制的局限性,給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機,造成內部控制失控。
3、兩者互相促進
內部控制是內部審計的審計對象之一,內部審計的結果,需要得到公司管理的改進并反饋,這種改進往往在內部控制措施上得到體現。
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的區別
1、內部控制為企業管理層的職責,屬于企業經營層面;內部審計是企業監督層的職責,向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報告,屬于獨立的審計監督層面。
2、內部控制依存于管理體系,服務于管理體系;而內部審計在企業中處于相對獨立的地位,其業務活動也具有一定的超脫性。
3、內部控制是內部審計的審計對象,但不僅僅局限于內部控制。
內部審計解釋
1、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它通過運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審查和評價組織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以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
2、內部審計是“外部審計”的對稱。由部門、單位內部專職審計人員進行的審計。目的在于幫助部門、單位的管理人員實行最有效的管理。
內部控制解釋
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與措施的總稱。
內部控制審計的對象是特定基準日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內部控制審計是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內控制度的審查、分析測試與評價,確定其可信程度,從而對內部控制是否有效作出鑒定的一種審計方法。
內部控制審計有哪些程序?
1、了解企業內部控制情況,做出相應記錄。需通過一定手段,了解被審計單位已經建立的內控制度及執行情況,并做出記錄與描述;
2、初步評價內部控制的健全性。確認內部控制風險、確定內部控制是否可依賴以及為進行符合性測試確定前提;
3、實施符合性測試程序,證實有關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效果;
4、評價內部控制的強弱,評價控制風險,確定在內控薄弱的領域擴展審計程序,制定實質性的審計方案。
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有哪些?
內控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包括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和非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其中,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依照獨立審計準則要求進行審查后,認為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并實現公允反映時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
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是審計人員出具的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反映有所保留的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保留意見表明審計人員認為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和會計報表在整體上是公允的,但個別方面存在重要錯誤或問題所給予的一種大部分肯定、局部否定的評價,實質上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編制的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慣性所打的折扣。
內部控制五要素有哪些?
1、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具體包括治理結構、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人力資源政策與企業文化等;
2、風險評估:是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并應對策略;
3、控制活動:是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用相應的控制活動,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內;
4、信息與溝通:是企業及時且準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確保可以在企業內部或者企業與外部進行有效溝通;
5、內部監督:是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及時予以改進。
CMA即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在人工智能的影響下,促使了越來越多財會人選擇報考,會計網將帶領考生學習內部控制。
CMA基礎知識之內部控制
1、基本原則:
內部控制只能降低風險,不能絕對的消除風險。所有事情需要講究性價比,內控也是如此。
有效控制的原則:控制原則;兼容性原則;靈活性原則;成本效益原則
2.內部控制的目標:
盡力保證公司經營的有效率和有效益性。
盡力保證公司財務報表的真實可靠。
盡力保證公司經營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
盡力保證公司資產的安全性。
COSO下內部控制的5大要素之內部環境
內部環境:也叫控制環境,是組織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它一般是指一系列的標準、流程和結構。它反映了組織高層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包括組織行為的預期標準。
建立有效內部控制環境的五項基本原則包括:
組織應該正直,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董事會應該獨立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并發揮監控的職責。
為實現組織目標,管理層應該在整個組織范圍內建立治理結構、報告流程和適當的授權和職責。
組織應該建立吸引、提升和留住與組織目標相一致才能的員工。
組織應該履行內部控制職責。
COSO下內部控制的5大要素之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指一個動態的、不斷更新的識別和評估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的流程。
風險評估相關的四項基本原則包括:
組織必須清晰、明確特定目標,進而幫助識別和評估與該目標相關的風險。
組織必須明確和分析實現組織目標相關的風險,進而確定應該如何管理風險。
組織在評估實現組織目標相關的風險時,必須考慮潛在的舞弊行為。
組織必須明確和評估對內部控制系統產生重大影響的變化。
企業內控制度指的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為的是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企業內控的本質是一個過程,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而絕不是目的的本身,只為企業提供合理的保證。
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主要包括資產安全目標、合規目標、經營目標、戰略目標、報告目標。
資產安全目標:促進維護資產安全。
合規目標:促進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守規矩,守法和誠信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
經營目標:促進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
戰略目標:促進實現發展戰略。
報告目標:促進提高信息報告質量。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企業資產安全、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果和效率,幫助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企業做內控是為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正常有序、合法的運行,采取對人、財務、資產、工作流程實行有效監管的系列活動。
企業內控的目的是保證企業財務信息、資產的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保證對企業員工、工作流程、物流的有效的管控;建立有效的經營活動監督機制。
企業層面控制指的是對企業控制目標的能夠具有重大影響,與風險評估、內部環境、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直接相關的控制。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目前規范了五類與內部環境直接相關的有關控制。
一般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特別是與控制活動、監督控制相關,屬于更低、更詳細的層面。比如信息技術應用控制。連續審計時,重點關注整體層面的內部控制變化。而整體層面的內部控制在企業較高層面運行,比如控制環境。
今年是中國的內控元年,我們多年來指導企業建立內控體系,帶領企業走在內部控制規范化管理的前端。但是在企業在具體實施操作過程中,由于行業特點和業務的差異,如何在各個業務環節落實內控的作用,成為企業經營管理者面臨的難題。我們一致認為體系是基礎,實操才是根本,先進的理論體系如果不能付諸行動,也只是沒有生命的理論。
針對企業的迫切需求,我們特推出從業務環節建立內控實施內控的課程。教您如何建立必要的職責分工、工作程序等制度,夯實業務循環中的內控建設,形成互相牽制、互相監督的內部控制環境。課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旨在提高企業員工的內控規范意識,并加強監督和執行力,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的效率和安全性。
【七大循環】了解內控體系的七大業務循環,明確業務循環中的風險
【業務循環】掌握采購、生產、銷售環節的內部控制實務
【資本循環】掌握資本融通和固定資產管理等環節的內部控制實務
【風險管理】通過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提升企業風險管理水平
財務總監、內控總監
財務經理、內控內審經理
各業務部門經理和主管
各部門內控、內審人員
一、業務循環中的風險 | 二、采購及付款環節的內部控制 |
-內控的七大業務循環 -內控建立與風險管理的關系 -業務環節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 -采購計劃的制定和審批 -采購業務的執行控制 -供應商管理 -質量驗收監督 -合同監督 -應付賬款管理控制 -結賬付款監督 -付款控制策略 |
三、生產與存貨環節的內部控制 | 四、銷售交易環節的內部控制 |
-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 -成本預算、核算控制 -存貨的請購與采購控制 -存貨的驗收與保管控制 -領用與發出控制 -盤點與處置控制 案例分析: -案例1:發現千里之堤的蟻穴——內控失敗往往出現在業務循環中。 -案例2:所在企業的哪個業務環節內控較弱? -案例3:是否因業務風險對企業造成較大損失? -案例4:如何從制度層面避免壞賬? -案例5:存貨控制對企業經營周期的影響? | -權責分離與授權審批 -銷售環節充分的憑證和記錄 -銷售控制的關鍵點 -銷售費用 -銷售價格 -經銷商管理 -銷售與收款中的業務控制 -應收賬款管理——壞賬的風險
|
五、貨幣資金管理的內部控制 | 六、投融資活動的內部控制 |
-現金的流入和流出控制 -業務程序審批制度 | -工程項目投資的內部控制實務 -長期股權投資的控制環節 -對籌資合同或協議的相關控制 -對資產取得及籌資費用的相關控制 -對籌集資金的使用控制 -籌資償付控制 |
七、固定資產管理的內部控制 | |
-固定資產使用、維護環節的控制 -固定資產處置環節控制 -固定資產轉移環節控制 案例分析: -案例6:固定資產內控舞弊案例 -案例7:工程項目投資的預算執行控制 拓展應用: -應用1:您所在企業的籌資資本結構是否合理? -應用2:討論現金管理中常出現的漏洞與風險 |
想了解詳細課程大綱及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中國版的薩班斯法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延至今年在上市公司實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內控制度可以防范企業風險于未然。從仍讓每一個管理者記憶猶新的安然事件到金融危機中雷曼兄弟的倒閉,教訓無非是從缺乏內控到失控。其實諸如此類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悲劇的上演一直就從未間斷過。
內部控制是每個企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風險行為防范能力,確保公司戰略目標得以實現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上市公司今年內部控制白皮書》公布研究結論:內部控制越好的公司投入資本回報率越高,內部控制的加強有助于提高投入資本回報率。在實務操作中,如何結合行業和企業自身的特點進行合理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并予以持續有效的實施成為內部控制實踐中的焦點和難點。
本課程講師團隊根據多年為各類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服務的實踐總結,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出發,系統地介紹內部控制體系精髓,并以案例詳細說明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每一步驟,努力將團隊多年來對內部控制體系構建工作的經驗完整地奉獻給廣大學員。引導學員了解掌握內控設計中的一系列理念及操作方法,使內控制度真正成為企業的保護傘,而不是一紙文書。
1.從“整體框架”到“業務層次”對內部控制的設計和評價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和講解,引入國際最新的內部控制理論
2.引導學員診斷企業內部控制缺陷,評價內部控制效果并進行改進
3.引導學員識別、分析企業的組織中的潛在風險,了解、判斷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和內部控制要求的相關子系統
4.梳理、評估組織運行過程中的主要風險、關鍵環節和關鍵控制點,并辨析與每一個關鍵環節和關鍵控制點相關的有效的控制措施
5.掌握風險控制中關鍵點的設計
6.明確如何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建立適合企業情況的內部控制系統
1.公司總經理等管理層,中高層管理人員
2.內部控制總監、內審總監、
3.內控部、內審部相關人員
4.各部門主管以及部門內控、內審人員
5.會計事務所相關工作人員
一、內部控制的實踐 | 二、COSO內控框架 |
什么是真正的“內部”?什么是真正的“控制”? 企業發展的基石——內控體系和企業目標 內部人控制的陷阱 內控的局限性——成本與效益 | 角色與職責 可為與不可為 |
三、內部環境 | 四、風險評估 |
內控的基礎——控制環境 權責分配與內部環境 內部審計與內部環境 人力資源政策與內部壞境 企業文化與內部環境 案例:三鹿事件 | 發現千里之堤的蟻穴 應對變化 評估 案例:諾基亞與西門子之爭 |
五、內控的建立 量體裁衣——內控的設置 | 六、控制活動 |
業務活動內部控制設計 它山之石 | 控制活動的類型 防范于未然 控制活動與風險評估相結合 IT控制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評估 案例:商業巨星的隕落——再論安然事件 |
七、信息溝通 | 八、內部監督與內部審計 |
信息——也許你從未留意 溝通——一定要知道的內容 案例:部門間的資源共享 | 持續性監督活動 角色與定位 獨立評估 報告缺陷 案例:訂報單引出一起私分國有資產案 |
想了解最新詳細課程大綱及資料,點擊網頁左側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企業內部控制的內容是對籌資、貨幣資金、實物資產、采購與付款、銷售與收款、成本費用、對外投資、工程項目、擔保等經濟業務活動進行控制。
(一)理順明晰權責邊界清單
企業應按照優化、調整后的組織架構,依次理順集團企業本部及其各子公司的審批流程,進一步明晰集團與子公司的權責邊界清單,組織完成集團——子公司權責清單的編制,從資金管理、投資管理、生產經營、招標采購、干部人事、薪酬績效等30余項清單事項明確了集團和子公司的權責。落實子公司法人地位,賦予子公司應有的人權、事權、財權、經營權,實現子公司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各子公司也分別制定或修訂了所屬企業的權責清單,進一步構建起權責清晰、責任明確的管控體系。
(二)優化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不斷優化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管控模式及集團各部門職能,提升經營管理效能,授權各子公司按法人治理結構運作,有效監督和防范風險點。根據業務板塊,將集團子公司優化整合為五個一級子公司,設立董事會、監事會或執行董事,集團班子成員根據工作需要兼任子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等領導職務,既滿足掌握情況需要,又確保子公司落實獨立法人地位。
集團本部設立黨群工作部、行政管理部、人力資源部、戰略投資部、財務部、審計、法務部等六個職能部門,對部門職能進行調整,并在戰略投資部增設安全生產職能;六個部門根據分工,全面加強風險管理與控制,提升集團總體管理水平。
(三)狠抓制度落地落實落細
為使各項制度真正落到實處,集團將相關制度進行匯編,組織全體職工原原本本地學習。力求每個職工都能掌握,明確制度標準規定,提升對制度的認可度和遵循度,把制度理念滲透到日常的行為之中,提高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切實把內控的要求和責任落實到每個工作環節和崗位,實現權力運行的過程控制。
(四)推動完善制度建設
企業應高度重視內控制度體系建設,出臺各類規范性文件,涉及生產經營和內部管理各個方面,基本形成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同時,企業各子公司同步修訂完善相關制度,保證集團制度符合各業務板塊發展需要。
(五)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加強內控制度的執行效果,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作用,將內控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與內部審計工作相結合,提升內控制度執行力。加強制度和合同協議的合規性審核,每項制度和合同協議都經過審計部門和法務的專業審核,確保經營管理的合規合法性。
積極開展內部控制風險排查,根據部門及子公司業務流程,檢查實際執行與內控制度是否一致、經營管理風險點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內控制度是否存在不完善的方面等,通過內控檢查排查工作,穩步推進內控體系建設,增強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了集團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企業內控即內部控制,是由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目的是合理保證公司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公司實現發展戰略的過程。
企業內控包括風險評估、內部環境、信息與溝通、控制活動、內部監督五項基本要素。
企業內控是一套管理企業的程序、流程和規章制度。企業內部控制五要素指的是COSO對于內部控制提出的五個要素,分別是控制環境、風險評估過程、信息系統與溝通、控制活動、反饋系統。
1、控制環境。控制環境指的是在企業里,員工對于制度的態度,這方面主要是領導的態度和執行者的能力,領導者重視了再加上執行者能力強,那么內控就執行得好,否則內控制度就是一句空談。領導的重視就體現在參與程度和對違規者的處理。而執行者的能力更多地體現在選人用人制度上。當然還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組織結構才能做好事情。
2、風險評估過程指的是企業是如何評估自己面臨的外都和內部風險的,有沒有注意到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變化和新情況,企業有沒有制度上的保障能夠很快地識別和應對這樣或者那樣的經營風險。
3、信息系統與溝通。企業需要一套制度來規定自己內部的信息、數據如何收集、處理最后形成可以供決策之用的制度保證呢?如何保障將正確的數據識別出來、記錄下來并能進行相應的處理,變成最終的財務報表呢?
4、控制活動指的是為了保障數據的安全、可靠,有沒有建立起授權審批、業績評價、實物控制管理這樣的制度,這樣的制度保證了企業的信息安全、財產安全,并通過授權審批機制保證錯誤不發生,并降低舞弊和不正當行為的發生。
5、反饋系統指的是只有形成閉環系統,才能讓整個系統有效地運行起來,并且發揮長效機制。這樣管理層通過持續的監督活動,單獨的評價活動或者兩者結合起來實現對內控的監督,從而讓內部控制更好地服務于企業。
熟悉內控五要素,制定相應的標準業務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簡稱SOP),通過這些SOP把每個業務劃分到每個崗位,并明確規定每個人的職責,SOP應該至少滿足以下內容:
1、必須涵蓋所有的控制點;
2、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實際工作就是按照這個制度執行的;
3、保證將每一個業務循環劃分成各個崗位職責;
4、必須具備可操作性。
做好內控工作的關鍵是最高管理層對風險的認知程度和規避的態度,這是給內控的整個框架定基調的部分。簡言之,領導層必須放棄什么都要追求高效率的決策方式,一定要允許有人在頭腦發熱時潑冷水,否則基業無法常青的,這是內控有效關鍵首要因素。
內部審計控制的主要作用是對單位內部的各種經濟活動、管理制度是否合規、合理及有效進行獨立的評價,以確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貫徹、建立的標準是否遵循、資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單位的目標是否達到等。
內部審計控制是指由單位內部審計部門所進行的控制,它是內部控制的一個組成部分。
內部審計控制的關鍵點在于保持審計的獨立性;保持審計監督的及時性,與外部審計控制形成互補之勢;加強對子公司和下屬部門的審計監督。
1、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的目的統一
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都是為了保證公司財務信息正確完整,增加公司管理的經濟型、效益性和效率性。
2、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相互需要
內部審計需要內部控制,沒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作基礎,不僅會加重內部審計工作量,而且會加大內部審計的風險,甚至可能無法開展審計工作;同理,內部控制需要內部審計,沒有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設計的健全程度和運行的有效程度的檢查評審和進一步完善強化內部控制的建議,內部控制也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形同虛設,或因內部控制的局限性,給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機,造成內部控制失控。
3、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互相促進
內部控制是內部審計的審計對象之一,內部審計的結果,需要得到公司管理的改進并反饋,這種改進往往在內部控制措施上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