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接觸社保這部分內容時,可能很多會計人都不清楚社保繳費基數和工資的關系,如果你也對這部分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
社保繳費基數和工資的關系
社保基數是和工資掛鉤的,如果你的工資低于社保的下限基數,那就按照下限基數繳納,如果高于下線,那么久按照實際去年的平均工資繳納,新員工的第一個的基本工資為基數,老員工的社保基數調整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如果工資低于或者高于當地的最低或者最高的社保基數,就應該以當地最低或者最高社保基數為繳納的基數,
最低工資,社會平均工資和社保繳費基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1、最低工資,是根據勞動法規定,為了保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也就是說,用人單位發放工資,不得低于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不包括加班,獎金,抄以及福利待遇,但是包括繳納的社會保險。
2、社會平均工資,是指在統計區域范圍襲內(比如全國,省,市,縣),全體職工的月均工資收入,包括國企,私企,外企,等用人單位,由國家統計局根據規定進行統計公布。用于核定繳納社會保險,勞動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
3、城鎮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原則上,是根據本人月均知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如果月均工資低于社會平均工資的60%,則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如果本人月均工資高于社會平均工資的300%,則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
個體繳費的,因為本人沒有工資,無法核定月均工資收入,則按照社會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從社會平均工資的60%到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確定不同的檔次,由參保人自行選擇
確定社保繳費基數是按應發工資還是實發工資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釋義十一》規定,繳費基數是本人工資,在實際操作中,本人工資一般是指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月平均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
工資總額由幾部分組成?
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以上就是有關社保繳費基數和工資的關系,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會計有關的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營業收入就是利潤嗎?不完全是,營業收入是利潤的主要來源,但需要減除相關成本費用后才能得到利潤。營業收入是從事主營業務或其他業務所取得的收入,指在一定時期內,企業通過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貨幣收入。
營業收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企業發生業務范圍內商品銷售或提供勞務時,通過“主營業務收入”賬戶核算。對不屬于企業主營業務范圍的兼營業務的收入,作為其他業務收入處理。
營業收入利潤率是怎么計算?
營業收入利潤率=營業利潤/全部營業收入*100%=(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為負)+投資收益(損失為負))/(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收入利潤率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重要指標,反映了在考慮營業成本及費用的情況下,企業管理者通過經營獲取利潤的能力。
利潤表中的營業外收入是營業收入嗎?
營業外收入不能算作營業收入。營業外收入指與生產經營過程無直接關系,應列入當期利潤的收入,是企業財務成果的組成部分。
財務報表中的利潤表營業收入僅包含主營業務收入嗎?
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不僅僅包括主營業務收入,還包括其他業務收入。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的情況,所以,又被稱為動態報表。有時,利潤表也稱為損益表、收益表。
本年利潤和未分配利潤有什么關系?賬務處理和相關的會計分錄怎么做?如果對這部分知識點不太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本年利潤會計科目
本年利潤會計科目是所有者權益類科目,在會計核算中,將發生的各項費用和收益全部計入各有關收益、費用賬戶,在期末的時候,將各收益類賬戶的貸方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
借:各個收益賬戶
貸:本年利潤
同時將各成本、費用和支出類賬戶的借方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
借:本年利潤
貸:各成本、費用和支出類賬戶
轉賬后,“本年利潤”賬戶如為貸方余額,反映本年度自年初開始累計發生的凈利潤。反之,如為借方余額,反映本年度自年初開始累計發生的凈虧損,年度終了時,將“本年利潤”賬戶的全部累計發生額轉入“利潤分配”賬戶:若為貸方余額(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若為借方余額(凈虧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年度結賬后,“本年利潤”賬戶無余額
相關的計算公式如下:
未分配利潤=期初未分配利潤+本年利潤-利潤分配=利潤分配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潤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以上就是有關本年利潤與未分配利潤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而產生的利息支出、匯兌損失等費用,稱為財務費用。發生的財務費用支出,具體賬務處理該怎么做?
財務費用如何做賬?
1、企業發生的各項財務費用: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2、企業發生利息收入、匯兌收益時:
借:銀行存款
貸:財務費用
3、月末,結轉財務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財務費用
結轉當期財務費用后,“財務費用”科目期末無余額。
財務費用明細科目有哪些?
財務費用明細科目可設置:財務費用——利息收入,財務費用——利息支出,財務費用——匯兌損失,財務費用——手續費。
財務費用——利息收入,主要核算款利息收入;
財務費用——利息支出,主要核算貸款利息支出及其他籌資方式下支付利息支出;
財務費用——匯兌損失,主要核算外幣兌換價差;
財務費用——手續費,主要核算各種銀行收支業務產生的手續費。
財務費用是什么?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失(減匯兌收益),相關的手續費等。
注意:在企業籌建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應計入開辦費科目核算;為購建或生產滿足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發生的應予以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在“在建工程”、“制造費用”等科目核算。
財務費用屬于損益類科目,應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帳,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償債能力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標志,可分為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它們之間有何區別?
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如何區分?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對債務的承擔能力和對償還債務的保障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它反映企業償付日常到期債務的能力。對債權人來說,企業要具有充分的償還能力才能保證其債權的安全,按期取得利息,到期取回本金。
對投資者來說,如果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發生問題,就會牽制企業經營的管理人員耗費大量精力去籌集資金,以應付還債,還會增加企業籌資的難度,或加大臨時緊急籌資的成本,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主要區別:
1、包括范圍不同
長期償債能力包括20款,即電力建設基金收入、三峽工程建設基金收入、養路費收入、車輛購置附加費收入、鐵路建設基金收入、公路建設基金收入、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收入、郵電附加費基金收入、港口建設費收入。
而短期償債能力包括企業依法交納的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耕地占用稅等稅費,以及在上繳國家之前,由企業代收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等。
2、計算方法不同
長期償債能力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短期償債能力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長期償債能力相關指標有哪些?
1、資產負債率也叫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表達資產總額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負債籌資形成的。用于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也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
2、權益總資產率又稱權益乘數=資產平均總額÷所有者權益,說明企業資產總額是所有者權益的多少倍,反映企業投資者權益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權益總資產率與股東權益比率互為倒數。比率越低,說明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總額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風險越小。
3、利息保障倍數又稱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潤總額+利息費用) ÷利息費用,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以衡量償付債務利息的能力。倍數越大,償付債務利息的能力越強。
4、負債與股東權益比率又稱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是負債總額與股東權益總額的比率。該指標反映了債權資本和股權資本的相對比率關系。
法律關系的屬性是調整性社會關系,其必須具備的要素就是客體。那么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包括什么?
法律關系客體
法律關系是指被法律規范再調整人們行為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例如夫妻法律關系)。客體,是指存在于主體之外的客觀事物,法律關系客體是將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聯系在一起的中介,沒有法律關系的客體作為中介就不可能形成法律關系,法律關系的客體雖然十分重要,但需注意的是它不能直接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
客體可以是物品,人身人格,精神產品以及行為。
其中,具體來講,物可以包括自然物(大自然的成品),人造物(機器,設備,產品等)和一般等價物(一般指的是貨幣)。
人身人格并不是指人的整體,而是指人身體的一部分。簡單而言,一個完整的自然人不屬于法律關系的客體。
精神產品可以包括人的發明、創作、商標等,是通過人們智力成果研發出來的。
行為可以指生產經營的行為,經濟管理行為,提供一定勞務的行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為。
法律關系的特征是什么?
1.法律關系是以法律規范為前提的社會關系
法律關系是由于法律規范的存在而建立的社會關系,沒有法律規范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形成與之相應的法律關系。法律關系與法律規范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法律規范是法律關系存在的前提,沒有相應的法律規范的存在就不可能產生法律關系。另一方面,任何一種法律規范只能在具體的法律關系中才能得以實現。法律規范只規定人們的行為規范和相應的法律后果,它所針對的對象為一類人,因此具有普遍適用性。只有當人們按照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或者說符合一定的法律事實時,才形成了針對于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2.法律關系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法律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的重要區別,就在于它是法律化的權利義務關系,是一種明確的、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權利和義務可以是由法律明確規定的,也可以是由法律授權當事人在法律的范圍內自行約定的。
3.法律關系是以國家強制力作為保障手段的社會關系
通過社會輿論和道德約束來實現的社會關系具有不穩定性和非強制性。而在法律關系中,一個人可以做什么、不得做什么和必須做什么都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反映國家對社會秩序的一種維持態度。當法律關系受到破壞時,就意味著國家意志所授予的權利受到侵犯,意味著國家意志所設定的義務被拒絕履行。這時,權利受侵害一方就有權請求國家機關運用國家強制力,責令侵害方履行義務或承擔未履行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也即對違法者予以相應的制裁。因此,一種社會關系如果被納入法律調整的范圍之內,就意味著國家對它實行了強制性的保護。這種國家的強制力主要體現為對法律責任的規定上。
法律關系主體是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屬于法律關系三大要素范疇。對于初級會計考生而言,法律關系主體種類及應具備的能力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需要重點掌握。
法律關系主體種類
法律關系主體的種類是初級會計職稱的較高頻考點。首先能成為法律關系的主體有這些種類:
自然人,自然人包括中國公民,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因此并不是只有中國國籍的人才能成為我國法律關系的主體。而且還要注意的是稅法上的“個人”包括個體工商戶(商自然人)和其他個人。
組織,其中組織當中有法人組織與非法人組織之分。(其中法人組織可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非法人組織不具有)法人組織又可以分為營利組織和非營利組織。其中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屬于營利組織,而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屬于非營利組織。而非法人組織有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等。
國家,國家在一定情況下,可以作為一個整體成為法律關系的主體。例如,國家作為主權者是國際公法關系的主體,可以成為外貿關系中的債權人或債務人。
法律關系主體應具備的能力
法律關系主體是法律關系的參加者,是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受者和義務的承擔者。享有權利的一方稱為權利人,承擔義務的一方稱為義務人。要成為法律關系的主體,應當具備權利能力和相應的行為能力。
權利能力。權利能力是權利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資格。
行為能力。行為能力是指權利主體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權利和承擔義務。
在企業的日常業務中一定會涉及財務分析的內容,對于公司財會人員來說,企業財務分析的方法包括哪些?
企業財務分析方法
一般包含4種分析方法。
1、比較分析:為了說明財務信息之間的數量關系與數量差異,進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
2、趨勢分析:了解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及其原因、性質,幫助預測未來。主要用于進行趨勢分析的數據能使絕對值也能是比率或百分比數據。
3、因素分析:選取分析幾個相關因素對某一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根據差異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通過對財務比率的內容來分析,分析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借助于比較分析和趨勢分析方法。
企業為什么要進行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
而財務分析法是為了在維護企業合法利益的情況下盡可能的使企業的財務關系明朗,在檢查財會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下,更好的處理企業各方面的財務關系,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為了能讓企業更好的做大做強,更有發展前景。
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及投資者,有必要對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行分析,那么企業的償債能力應如何理解?
企業的償債能力如何理解?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的能力。企業有無支付現金的能力和償還債務能力,是企業能否健康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企業償債能力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的重要標志。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承受能力或保證程度,包括償還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的能力。企業償債能力,靜態的講,就是用企業資產清償企業債務的能力;動態的講,就是用企業資產和經營過程創造的收益償還債務的能力。
影響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1、長期租賃。當企業急需某種設備或廠房而又缺乏足夠的資金時,可以通過租賃的方式解決。財產租賃的形式包括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融資租賃形成的負債大多會反映于資產負債表,而經營租賃則沒有反映于資產負債表。當企業的經營租賃量比較大,期限比較長或具有經常性時,就形成了一種長期性籌資,這種長期性籌資,到期時必須支付租金,會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產生影響。因此,如果企業經常發生經營租賃業務,應考慮租賃費用對償債能力的影響。
2、債務擔保。擔保項目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涉及企業的長期負債,有的涉及企業的流動負債。在分析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時,應根據有關資料判斷擔保責任帶來的潛在長期負債問題。
3、未決訴訟。未決訴訟一旦判決敗訴,便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因此在評價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是要考慮其潛在影響。
企業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債務的能力,包括長期債務和短期債務。對于分析償債能力的目的主要是什么?
償債能力分析的目的
企業有無支付現金的能力和償還債務能力,是企業能否健康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企業償債能力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的重要標志。償債能力是企業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等十分關心的重要問題之一。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其分析目的也有所區別。投資人更重視企業的盈利能力,但他們認為企業良好的財務狀況和償債能力更有助于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因此,他們同樣會關注企業的償債能力。
進行償債能力分析的目的在于:
(1)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從企業財務狀況這一定義來看,企業償債能力的強弱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標志,輔之以企業發展的穩定性和近期增長情況。
(2)揭示企業所承擔的財務風險程度。當企業舉債時,就可能會出現債務不能按時償付的可能,這就是財務風險的實質所在。而且,企業的負債比率越高,到期不能按時償付的可能性越大,企業所承擔的財務風險就越大。
(3)預測企業籌資前景。當企業償債能力強時,說明企業財務狀況較好,信譽較高, 債權人就愿意將資金借給企業;否則,債權人就不愿意將資金借給企業。因此,當企業償債能力較弱時,企業籌資前景不容樂觀,或企業將承擔更高的財務風險。
(4)為企業進行各種理財活動提供重要參考。
償債能力是什么?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包括本息)的能力。能否及時償還到期債務,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好壞的重要標志。通過對償債能力的分析,可以考察企業持續經營的能力和風險,有助于對企業未來收益進行預測。企業償債能力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兩個方面。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及時足額償還的保證程度,即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反映企業償付日常到期債務的能力,是衡量企業當前財務能力,特別是流動資產變現能力的重要指標。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有無足夠的能力償還長期負債的本金和利息。
償債能力指標包括哪些?
償債能力指標有2種,分別是:
(一)短期償債能力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
(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在ACCA考試里,會涉及到一部分會計專業基礎考點內容,而對于完全沒有基礎的同學,很多人問往往不理解會計分錄和T賬戶之間的關系,對此,會計網今天就跟大家詳解這個考點內容。
Q :會計分錄和T賬戶是不是方向相反的?
答:不是
其實在企業中,做賬的順序是先寫會計分錄,再寫T賬戶。會計分錄是記錄了一個交易的兩個方向,而T賬戶其實就只是記錄了某一個特定賬戶的變化情況。
比如,某家公司發生了3筆交易:
A. 用cash 1000去購買了存貨,那么存貨增加,cash減少,這里的會計分錄為:
Dr Inventory 1000
Cr Cash 1000
B. 向銀行借了一筆錢1500,那么此時現金增加,同時負債增加,所以會計分錄為:
Dr Cash 1500
Cr Liability 1500
C. 還了銀行400,那么此刻現金減少了,同樣負債也減少,所以會計分錄為:
Dr Liability 400
Cr Cash 400
大家會發現,這家公司不斷有現金流入,也有現金流出,那么期末的時候,公司需要知道到底還有多少現金在手上,這個時候再一筆一筆的會計分錄去看是很麻煩的,所以企業需要一個工具來統計cash的變化,確定余額,這個工具就是T賬戶。左邊Debit記錄現金流入,右邊Credit記錄現金流出。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筆1000的現金流出前面標了inventory,很多同學處理T賬戶的時候最容易出錯的就是這里,認為數字前面標的就是Credit方的賬戶名稱,其實不是,T賬戶中數字前面標注的賬戶名稱其實是這筆金額發生的原因,或者也就是說對方賬戶。在這里就意味著1000的現金流出的原因是購買了存貨。
所以說,這個金額在T賬戶的Debit方或者Cr方,他意味著這個T賬戶本身的Dr和Cr,金額前面的賬戶,才是大家說的對方賬戶。
所以為什么大家會有那么多的疑惑,是因為我們F2的學習中跳過了一步,直接開始學習了T賬戶,那現在原理跟大家說清楚了,帶大家一起寫兩筆分錄練習一下:
The labour account for Golden Co for April 20X3 is shown below
首先,大家先看,這個T賬戶是labour account,所以里面的金額記在Dr方就意味著labour account本身的Dr,金額記在Cr方就意味著labour account本身的Cr,先確定了T 賬戶本身的Dr或Cr,就可以確定對方賬戶的位置。
1. 這一筆,125000記在Dr方,那么就是Dr labour account 125000,而金額前面的數字是cash,說明對方賬戶是cash,并且是Cr,所以這筆完整的分錄為
Dr Labour account 125000
Cr Cash 125000
2. 這一筆,55700記在T賬戶的Credit方,所以就是Cr labour account 55700,金額前面的賬戶是對方賬戶,只能記在Dr方,所以完整分錄是
Dr Work in progress 55700
Cr Labour account 55700
好的,那最后我們來回顧和總結一下在F2中怎么去處理T賬戶和會計分錄。
其實,如果本身在學習F3的時候對會計分錄掌握得就不是那么熟練的同學來說,到了F2這里,可以把T賬戶當做寫會計分錄的輔助工具,并且在F2中我們遇到的T賬戶和對應的會計分錄是有限的,最常考的就是material control account,wage control account,fixed overhead control account和process account。
那么在遇到題目時,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兩步來寫出題目要求的會計分錄:
一. 確定跟題目有關的T賬戶并畫出該T賬戶,明確T賬戶Debit方表示流入/實際發生的量,Credit方表示流出/吸收的量。那在這一步,要求大家對于以上的四個T賬戶Dr方和Cr方分別有哪些要熟練掌握,能夠快速準確的畫出題目要求的T賬戶。
二. 明確題目要求寫的是T賬戶中的哪一筆分錄,找到這筆分錄的位置,先寫T賬戶本身的Dr和Cr,再寫出對方賬戶。
三. 找到跟自己所寫會計分錄相同的選項。
以上就是給大家詳細講解了T賬戶和會計分錄之間的聯系,原理,做題的方法以及大家需要掌握的一些的具體的賬戶,那掌握了這些以后,只要大家下去多加練習,再遇到跟T賬戶和會計分錄有關的題目時,就可以很好的去應對了。
來源:ACCA學習幫
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會計的核算職能就是為經濟管理搜集、處理、存儲和輸送各種會計信息。會計監督是指通過監管、指導和控制,對客觀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檢查和評價,那么二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的關系
1、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
2、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沒有核算提供的各種信息,監督就失去了依據。
3、會計監督是會計核算質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沒有監督,就難以保證核算提供信息的質量。
會計核算的內容
會計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資本、基金的增減。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會計基本職能的影響
會計的基本職能并非一成不變。它的發展變化不僅取決于會計環境的變化,還取決于人們的思想水平。只有在對會計期間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人們才能對會計職能做出正確的結論。因此,在研究會計職能,揭示會計本質時,不僅要把"會計"作為一個專業術語或純技術工作來看待,而且要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也就是把它作為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會計工作來看待,,在一定的會計部門組織下,在一定的會計法律制度控制下,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這項工作與會計思想、會計理論、會計技能和會計方法的整合關系。
未分配利潤通常是指留存在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而凈利潤是指企業的稅后利潤。對于二者之間,有哪些區別與聯系呢?
未分配利潤和凈利潤的關系
資產負債表上的未分配利潤與利潤表上的凈利潤的勾稽關系如下所示:
資產負債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潤=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潤
資產負債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潤≠利潤表中的本期凈利潤
期末未分配利潤=期初未分配利潤+本期實現的凈利潤-提取盈余公積-對股東分配+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經過彌補虧損、提取盈余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后留存在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
未分配利潤有兩種含義,第一種是還處理正在等待以后年度處理的利潤;第二種則是沒有講明特定用途的利潤。相比較于其他所有者權益部分而言,企業對于未分配利潤的自主使用權更大。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后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后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準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凈利潤是衡量企業經營情況的主要指標,一般情況下凈利潤越多也就表明企業的經營效果越好,反之則較差。
有關凈利潤計算公式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信用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其他收益+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
由于財務報表與預算會計報表之間存在勾稽關系,通過勾稽關系就可以檢驗報表是否正確,勾稽關系實質是指賬簿和財務報表中有關數字之間存在的,可據以相互查考、核對的關系。
什么是勾稽關系?
勾稽關系,實質是指賬簿和財務報表中有關數字之間存在的,可據以相互查考、核對的關系。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勾稽關系顯得十分重要。例如我們完成三大財務報表的制作后,因為數字金額較多,無法逐項檢查,但是通過勾稽關系就可以檢驗報表是否正確。如果通過計算發現報表之間或者項目之間的關系不相等或者不對應,則很有可能說明報表的編制出現了問題。
財務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1、財務報表內部項目之間的勾稽關系。比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收入-費用”。
2、財務報表與財務報表項目之間的勾稽關系。比如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期末數減去期初數應該等于利潤表的未分配利潤項。
3、報表中的某些項目之間存在勾稽關系。比如利潤表中的“主營業務成本”、現金流量表中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的“應付賬款”等項目之間的勾稽關系。
4、前后期財務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比如本期財務報表有關項目的期初數應與前期報表的期末數相等。
5、財務報表主表和附表之間的勾稽關系。比如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明細表既與固定資產原價、凈值和累計折舊發生勾稽關系,又與現金流量表的固定資產折舊發生勾稽關系。
財務報表勾稽關系的公式
1、資產負債表的勾稽關系公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2、利潤表的勾稽關系公式:利潤=收入-費用;
3、現金流量表的勾稽關系公式:現金凈流量=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
償債能力指標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三項。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或有負債比率、已獲利息倍數和帶息負債比率五項。
償債能力指標是一個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管理指標,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包括本息)的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它反映企業償付日常到期債務的能力。對債權人來說,企業要具有充分的償還能力才能保證其債權的安全,按期取得利息,到期取回本金;對投資者來說,如果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發生問題,就會牽制企業經營的管理人員耗費大量精力去籌集資金,以應付還債,還會增加企業籌資的難度,或加大臨時緊急籌資的成本,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什么是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一般說來,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亦越強;反之則弱。一般認為流動比率應在2:1以上,流動比率2:1,表示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兩倍,即使流動資產有一半在短期內不能變現,也能保證全部的流動負債得到償還。
什么是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又稱“酸性測驗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速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變現。而流動資產中存貨及1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不應計入。
什么是現金流動負債比率?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現金凈流量同流動負債的比率,可以從現金流動的角度來反映企業當期償付短期負債的能力。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的計算公式為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計算償債能力指標什么意義?
1、有利于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
2、有利于企業經營者進行正確的經營決策。
3、有利于投資者進行正確的投資決策。
4、有利于債權人進行正確的借貸決策。
2023年FRM考試在備考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抓重點復習,平時練題的時候一定要多思考,記筆記,及時復習之前學習的內容,避免知識點的遺忘。FRM考試有很明顯的二八定律的特點,但這并不是意味著讓考生只復習這20%的知識點,因為考試占比不高的考點得分自然就少,大家要學會抓重點,在考試中才能獲得更多分數。
frm知識點之間存在邏輯關系
FRM考試的知識點并非是割裂的、按條陳述的,而是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沒有前一個知識點做鋪就無法理解后一個知識點在講什么。
二八定律只適用于考試題目,大部分題目都來源于這20%的知識點,但這些知識點的學習不能用二八定律去生搬硬套。
整個FRM體系里各個學科的知識都是相互聯結在一起的,往往你想把所有重點知識點都學清楚,就需要從前往后按照順序全部一套學下來,沒辦法根據所謂的重要性挑知識點來學。這些知識點你不去學習,不去理解知識點,是很難做對題目的。
復習時切忌應付心態
很多考生備考的目的就是純粹為了通過考試,但是在這里我要給大家澆一盆冷水:如果以通過考試為最終目的的備考,那么即使拿到FRM證書,這張證書對你而言也是沒有價值的。
為什么這么說?拿證的目的都是為了日后的工作,或是求職或是升職加薪,僅憑一張FRM證書是無法是實現的,想要達成以上目的靠的還是個人實力,通過考試為目的地備考和抱著學習心態備考對于個人收獲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學了就忘,一個是應用到實際。
因此,在這里建議考生們還是沉下心來,把知識扎實學進去。
FRM考試科目
FRM考試科目一共有十門。FRM一級考試的科目有四門,為風險管理基礎、數量分析、估值與風險建模、金融市場與金融產品;FRM二級考試的科目有六門,為市場風險管理與測量、信用風險管理與測量、操作及綜合風險管理、流動性風險管理、投資風險管理、金融市場前沿話題。
企業財務分析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它能夠幫助企業家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發現潛在的風險和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然而,很多企業在做財務分析時往往無從下手,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本文將介紹企業財務分析的八個步驟,讓你輕松掌握財務分析的技巧,讓你的財務狀況一目了然!
第一步:準備數據
在進行財務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公司過去一年或幾年的財務報表數據,包括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等。這些數據可以來自于公司的賬目、稅務報表等。
第二步:制定計劃
制定一個詳細的財務分析計劃,包括分析的日期、數據來源、分析內容、分析方法等。這個計劃可以幫助你在分析過程中不偏離主題,更加高效地完成財務分析任務。
第三步:核對數據
在進行財務分析之前,需要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核對和驗證,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這可以通過與公司賬目、稅務報表等數據進行核對,以及與其他財務報表進行比較來實現。
第四步:做出比較
將公司的財務報表與同行業、同規模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公司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同時,還可以通過比較公司的不同時期財務報表,來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變化情況。
第五步:進行財務指標分析
財務指標是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的重要指標,包括利潤率、周轉率、負債率等。通過對這些指標進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發現潛在的問題和風險。
第六步:做出預測
通過對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可以預測公司未來的財務狀況和趨勢。這可以幫助企業家更好地制定未來的財務計劃和戰略,避免潛在的風險和問題。
第七步:提出建議
在進行財務分析之后,需要對發現的問題和風險提出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方案。這些建議可以包括優化成本、調整銷售策略、降低負債等。
第八步:定期匯報
定期向公司高層匯報財務分析結果,讓公司高層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和趨勢,同時也可以得到公司高層的反饋和建議,進一步優化公司的財務策略和計劃。
以上是企業財務分析的八個步驟,它們能夠幫助你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更加高效、準確。通過這些步驟,你可以輕松掌握財務分析的技巧,讓你的財務狀況一目了然!
企業半年或年度結束,都會進行財務分析。財務分析的內容和結構因不同行業或企業而千差萬別。但基本內容應該是趨同的。現發布一篇基本的財務分析模式,供各位網友參考。
第一部分 主要經濟指完成情況
1、各項指標的計算口徑和格式按財務簡報的要求和格式填列。
2、各項指標除與計劃數對比外,還應與上年同期數進行對比說明。
第二部分 經營業績分析
從銷售、產值、回款、利潤等方面對公司本期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評價。
1、銷售收入、回款、產值的趨勢分析
通過圖表的形式,對以上指標的月度發展趨勢、與去年同期對比等數據進行
簡要評價,重點是銷售回款的完成情況分析。
2、利潤構成的分析;
3、利潤的穩定性和真實性評價
收入與成本關系的合理性分析;
提示應收帳款、不良資產、投資收益、補貼收入、各種計提對利潤的影響;
提示影響利潤的其它因素。
第三部分 成本費用分析
主要看成本費用項目與收入和利潤的關系,看支出的提高或降低是否帶來了利潤的增加,而不是簡單地看成本費用支出的變化情況。
1、成本費用控制總體情況及評價;
2、材料耗用:比較分析原材料消耗與上期對比增減變化情況,對變化原因作出分析說明;
3、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與財務費用的增減變化情況并分析變化的原因,對業務費、銷售片區費用等大額支出單列分析。
第四部分 資產結構分析
1、從資產的質量、資產的流動性、資產的贏利能力的變化及其與負債的關系等方面分析、判斷資產結構的合理性,即:增產(資產)是否增收、增收是否增利、增利是否增效(效益)、增效是否增債等。
對發生重大變化的有關資產和負債項目作分析說明(如長期投資等)。
對數額較大的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的形成原因和攤銷情況作分析。
對其他影響企業效益和財務狀況較大的項目和重大事件作分析說明。
2、存貨分析
根據產品銷售率分析本公司產銷平衡情況;分析存貨積壓的形成原因及庫存產品完好程度;分析本期處理庫存積壓產品的情況,包括處理的數量、金額及導致的損失等。
3、應收賬款分析
分析金額較大的應收賬款形成原因及處理情況,包括催收的進度情況;本期未取得貨款的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例,如比例較大的應說明原因;應收賬款中非應收貨款部分的數量,包括預付貨款、定金及借給外單位的款項等。
半年、年度分析應對應收賬款(包括其他應收款)進行賬齡分析,予以分類說明。
第五部分 贏利能力分析
主要對產品、工程項目、資產的贏力能力進行分析評價。
第六部分 現金流量分析
從現金流入、流出結構,現金滿足程度,自由現金流量,企業造血功能等方面進行合理性評價。
第七部分 經營風險分析
從企業發展規模、償債能力、贏利能力、營運及發展能力等方面,綜合評價財務狀況的優劣,提示財務風險和資金危機,進行虧損預警和異常波動警示。
第八部分 措施與建議
根據財務分析和企業實際,針對企業經營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或合理化建議。
(一)結合具體產業情況,對企業生產、經營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對前期反映出的矛盾和問題進行跟蹤,要說明當前采取的應對措施和進展情況,要從制度建設上找到防微杜漸的方法;
(三)對現行財務管理體系和制度提出建議;
cfa、frm和cqf是金融領域的三個重要證書,它們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發展方向。雖然它們之間有很多不同,但它們都是為金融行業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證書。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cfa、frm和cqf之間的關系。
cfa是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縮寫,是一個全球認可的金融分析師證書。它主要涵蓋投資分析、投資組合管理和金融市場等方面的知識。frm是Financial Risk Manager的縮寫,是一個專注于風險管理領域的證書。cqf是Certificate in Quantitative Finance的縮寫,是一個專注于金融工程和量化分析的證書。這三個證書都是為金融從業者提供的高級證書,具有很高的行業認可度。
雖然cfa、frm和cqf之間存在一些不同,但它們也有很多共同之處。它們都是為金融行業從業者提供的專業證書,可以幫助從業者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它們都具有很高的行業認可度,可以幫助從業者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cfa是一個全球認可的金融分析師證書,它主要涵蓋投資分析、投資組合管理和金融市場等方面的知識。cfa的培訓周期相對較長,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和備考。通過取得cfa證書,可以獲得更高的職業認可度和職業發展機會。
frm是一個專注于風險管理領域的證書,與cfa不同,frm更加注重風險管理和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的知識。frm的培訓周期相對較短,但需要掌握更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取得frm證書,可以在風險管理和金融衍生品方面擁有更高的專業能力和競爭優勢。
cqf是一個專注于金融工程和量化分析的證書。與cfa和frm不同,cqf更加注重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科學等方面的知識。cqf的培訓周期相對較短,但需要掌握更為復雜的數學和計算機技能。通過取得cqf證書,可以在金融工程和量化分析方面擁有更高的專業能力和競爭優勢。
以上就是cfa、frm和cqf之間不同的地方,學員只需要按照自身需求考取證書即可。cfa、frm和cqf證書,高頓教育都有在合作,所以學員有任何不懂都可以咨詢高頓課程顧問!
隨著經濟的發展,“碳金融、碳中和”在我們的身邊一次又一次滑過,如今ESG概念又引進實用, 它和金融領域是什么關系呢?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一、CFA-ESG的定義與背景
CFA-ESG,即特許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協會推出的ESG投資專項考試,是當前全球認可度較高、知識體系較為齊全的ESG領域考試該考試培養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理念和技能的金融人才,以應對全球范圍內日益增長的ESG投資需求和挑戰。
二、金融領域對ESG的關注與需求
1、投資決策:在金融領域,投資者越來越重視企業的ESG表現,將其作為衡量企業長期價值和風險管理的關鍵指標。良好的ESG表現能夠降低投資風險、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投資吸引力,在投資決策過程中,ESG因素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考量。
2、信貸與融資: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在提供貸款和融資服務時,也開始將ESG表現作為評估企業信貸風險的一部分。例如,擁有良好環境表現的企業可能會獲得更優惠的貸款條件,發行綠色債券ESG相關金融產品,為投資可持續發展項目提供資金,也成為金融機構的一種趨勢。
3、監管要求: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監管機構要求金融機構披露其資產組合中的ESG風險和機會。這促使金融機構不僅需要評估自身的ESG表現,還需要考慮其投資和貸款對象的ESG因素。
4、風險管理:ESG因素已成為金融機構風險管理體系的一部分。環境變化、社會責任和治理不善都可能對企業和金融機構造成直接或間接的財務損失,金融機構通過評估ESG因素來管理風險,以確保資產的安全和穩定增值。
三、CFA-ESG在金融領域的作用
1、提升金融人才素質:CFA-ESG考試通過系統的課程學習和實踐訓練,培養了一批ESG投資理念和技能的金融人才。這些人才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應對ESG相關的金融問題,為金融機構提供更為專業和全面的服務。
2、推動ESG金融產品創新:隨著CFA-ESG證書的普及和認可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關注ESG金融產品。這些產品不僅限于綠色債券或可持續投資基金,還包括ESG評分工具、影響投資項目和綠色金融咨詢服務,CFA-ESG證書持有者在這些產品的設計和推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3、促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的融合:CFA-ESG證書的推出,進一步推動了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的融合。通過培養ESG投資理念的金融人才,推動ESG金融產品的創新和發展,CFA-ESG在金融領域發揮了積極的引領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