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員的一項工作就是幫企業處理各種稅務問題,如果企業有偷稅漏稅問題,被稅務機關發現,會計人員需要承擔責任嗎?會受到怎樣的處罰呢?
關于偷稅漏稅的法律規定
根據《刑法》第二百零一條 逃稅罪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偷稅漏稅對會計人員的處罰
逃稅罪中的單位犯罪,需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如果財務會計人員在案件中參與程度較高,其在單位犯罪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并且主觀上具有犯罪的犯意。就會被認定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漏稅如何處罰?
通常情況下,漏稅是因為納稅人不熟悉稅法規定和財務制度,或工作粗心大意等。漏稅與偷稅在性質上就存在差別,漏稅屬于并非故意,因此處理也有所不同。稅法規定,對漏稅者,稅務機關應當令其限期照章補繳所漏稅款,逾期未繳的,從漏稅之日起要按日加收滯納金。
最近,有看到過這樣一則話題:
話題起因是一名應屆畢業生剛入職一家公司,發現公司就有內外兩套賬,并存在漏稅行為,作為財務人都很清楚,漏稅后果是非常嚴重的。但現在又處于年底,工作也不好找,她還應該繼續從事這份工作嗎?
王老師在這里想給大家的建議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不要隨意聽從網上的建議讓你繼續干下去,這是對你自己不負責任。畢竟承擔后果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幫你出謀劃策的網友們。
作為一個財務實操經驗很少的畢業生,你也能看出來存有漏稅行為和做假賬,足以證明公司上一任財務做的賬務有多粗糙,這也不免為公司經營埋下隱患。
還有,公司存有兩套賬務是違法行為,小層面來說,兩套賬可能是為了避稅;但是你也不知道到底是否存有其他更嚴重的違法行為,這樣的風險你也無法進行把控。
談起這個話題,那我們就來說一下,有哪些行為會導致會計出事被抓。
會計出事被抓的原因
1、偷稅漏稅
某公司財務經理因害怕被老板炒魷魚,為公司大肆偷稅達240萬元,最終法院以偷稅罪分別判處公司老板和財務經理3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240萬余元,并對公司拖欠310萬的稅款予以追繳。本想保住飯碗的財務經理保住了飯碗卻沒保住自由,被送進了大牢。
2、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
之前關于范某某事件的人都知道,最終繳納了8億多的罰款和稅款。實際上,她的經紀人也受到了公安刑事強制措施,原因是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涉嫌犯罪。
會計憑證、賬簿一般都是由會計保管以及處理,這也是涉及到一個雷區,會計人員經常在會計憑證、賬薄處理上盲目聽從老板的安排,這樣就會導致后續問題不斷,甚至觸及法律的紅線。
3、設立真假兩套賬
其實關于內外賬的設立很大原因可能還是為了偷稅漏稅。
網友們是這樣說的:
對國家稅務部門上報稅款的報表是外賬;
用于公司內部管理,真實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的為內賬。
一般來說,當報賬的收入低于真實收入時,而報賬費用大于真實費用,這樣就會形成利潤差,從而達到少繳企業所得稅的目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一個企業只能有一套賬務,設置內外賬是違法行為,查到會收到重罰。
新手會計如何識別老會計埋下的雷
1、應收賬款貸方金額過大
可能會存在企業產品緊俏,需要提前預定,會受到很多預付款;預付的金額越大,應收賬款貸方金額也越大,這個是正常現象,但如果預付金額和應收賬款貸方金額處于反比狀態,那就是不正常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企業客戶不要發票,而會計先記入應收賬款,不確認收入,這樣應收賬款就會越來越大,這個就會涉及到偷稅漏稅的行為。
2、應收賬款借方金額過大
如果應收賬款借方金額過長期占銷售收入很大比例時,說明企業可能存在虛開發票的行為,因為是不真實業務,沒有收款,所以會一直掛在應收賬款的借方,長久下來,賬戶余額就會越來越多。
3、其他應收款借方金額過大
很多老板會覺得公司是自己的,那么公司的錢也是自己的,這是不對的。企業的凈利潤,老板如果想占為己有的話,也需要通過分紅繳納個稅等方式,這樣的錢才是屬于老板個人,可以任意支配。
但是如果老板不聽勸,直接就把錢拿走了,會計就將老板拿走的錢納入其他應收賬款中,這樣可能存在企業偷逃個稅的情況,一經發現也是會受到嚴格處罰的。
4、暫估成本費用
查以往的憑證,發現很多成本費用沒有發票。如果是真實業務,沒有發票,被查也可以補來發票,如果不能補齊發票那也只能補稅了。但是如果是非真實業務,成本費用是假的,這樣就會構成偷稅漏稅行為,補稅罰款,追究責任,一個都少不了。
小結:
財務人員,拿著白菜錢,操著白粉心。你以為是在替公司省錢,實際上為自己挖坑。沒事天天催你節稅,有事時兩手一攤不關我事。到最后,你挖的坑只能自己埋,有苦說不出。
所以,工作時切勿抱僥幸心理,現在大數據時代,一點小動作都會引起稅務機關的注意。
提升財務專業度,加強稅務籌劃方面的能力,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在財務崗位上越走越遠。
本文為財務王經理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小熊。如需引用或轉載,可留言臺授權。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財務王經理保留所有權利。
對于企業來說,計算稅款并繳納是一個重要的業務,并且利潤越高稅負就越高,這對企業來說是筆不少的支出,因此合理避稅能為企業減少稅費的支出。那么企業所得稅應如何合理避稅呢?
企業所得稅合理避稅的方法
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收籌劃,選擇投資地區與行業:
低稅率及減計收入優惠政策;
產業投資的稅收優惠;
就業安置的優惠政策;
2、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開展稅收籌劃;
(1)預計適用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盈利,選擇子公司形式,單獨納稅。
(2)預計適用非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盈利,選擇分公司形式,匯總到總公司納稅,以彌補總公司或其他分公司的虧損;即使下屬公司均盈利,此時匯總納稅雖無節稅效應,但可降低企業的辦稅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3)預計適用非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虧損,選擇分公司形式,匯總納稅可以用其他分公司或總公司利潤彌補虧損。
(4)預計適用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虧損,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分支機構扭虧的能力,若短期內可以扭虧宜采用子公司形式否則宜采用分公司形式,這與企業經營策劃有緊密關聯。不過總體來說,如果下屬公司所在地稅率較低,則宜設立子公司,享受當地的低稅率;
3、利用折舊方法開展,稅收籌劃;
4、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開展稅收籌劃;
5、利用收入確認時間的選擇開展稅收籌劃;
合理避稅和偷稅漏稅的區別
1、避稅是合法的,偷稅漏稅是非法的。
2、避稅的目的是通過避免繳稅、少繳稅和推遲繳稅,使稅收負擔最小化;偷稅漏稅是通過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進行虛假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
3、避稅的手段是利用稅法的不完善之處或漏洞;而偷稅漏稅是對法律的無視。
4、避稅技術的應用一般應在應納稅事實發生之前。偷稅漏稅可以發生在納稅之前,也會發生在納稅之后。
企業減稅降負的方法
1、轉移
稅收轉移不會使整體稅收減少,只是將稅費轉移到了供應商。即通過依法向供應商、服務商等索取發票,用于抵扣和扣除自己企業的稅收,達到本企業減稅降負的目的。實現稅負轉移的重要介質就是—發票,因此現在國家對于稅收的管控也越來越嚴格,“金稅三期”,“以票控稅”等就說明了一切。
2、靠政策優惠
比如國家對小規模納稅人月營業額不滿3萬免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還有對特殊地區、重點行業、部分企業的特別優惠政策,能直接降低企業稅負。或者一些貧困地區,國家級經濟園區或者開發區等。
3、增值稅
企業可以運用小規模納稅人政策(季度30萬以內免征增值稅)、農業免稅政策,進行增值稅的節稅籌劃。
4、企業所得稅
我國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比較多,其中可以方便操作的,有小型微利政策(企業所得稅最低5%)、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15%)、研發經費加計扣除政策(最高可抵扣100%的企業所得稅)等等。這些都是很容易操作的稅收優惠政策。
現在街邊的便利店多了很多,但是很多去很多便利店買東西的時候,是沒有收到發票的,那么這種行為屬于違法行為嗎?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便利店銷售了東西取得銷售收入后不開票的行為是錯誤的,商家不開發票或少些金額,都是為了少交稅或不交稅,屬于偷稅漏稅行為,作為公民,我們有權力也有義務舉報商家,可以向工商局反應情況,也可以向消費者保護協會反映,即便是使用移動支付方式,企業也應提供文書發票,但企業是否開具發票并不是決定企業是否繳稅的憑證,也就是說,企業不開發票也并不意味著可以偷稅漏稅,稅務機關可以通過查詢其收銀系統、財務系統和采購系統進行核查。
便利店取得銷售收入但是不開票的行為違法嗎?
便利店取得銷售收入但是不開票的行為屬于偷稅漏稅的行為,是違反了會計法的相關規定的,偷稅是指納稅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采用欺騙、隱瞞等方式逃避納稅的違法行為,如為了少繳納或不繳納應納稅款,有意少報、瞞報應稅項目、銷售收入和經營利潤,有意虛增成本、亂攤費用,縮小應稅所得額,轉移財產、收入和利潤,偽造、涂改、銷毀帳冊票據或記賬憑證等,偷稅損害了國家利益,觸犯了國家法律,情節嚴重的構成偷稅罪,屬于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的一種,對構成偷稅罪的要依法懲處。
以上就是有關便利店是否開票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很多會計朋友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老板為了偷稅漏稅或者單純的不懂法,公私賬戶不分,隨意轉賬。但是這樣的做法極其危險,一旦被查到,罰款起步。
01、現實案例
這是江蘇的一個例子,一家經營電動車及相關配件的公司,老板為了少交稅,就選擇用個人賬戶收取貨款。最終因為涉案金額巨大,被追繳稅款及罰款800多萬元,可以說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雖然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但是我們在現實中還是能看到不少老板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敬畏。公私不分,嚴重的可能把自己直接送進去唱鐵窗淚。
02、公私不分的風險
1.稅務風險
虛開發票:稅局在檢查的時候,需要對比銀行的資金流和貨物流向是否和發票上的一致,一旦不符合,就屬于三流不一致,很容易被認定會虛開發票。隱瞞收入:通過個人賬戶或者支付寶微信等收取貨款,很容易跟個人的消費支出記錄混淆,存在偷稅漏稅的風險。
2.承擔無限責任
我們都知道,除個人獨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少數企業外,大部分企業都是以
注冊資本為準,承擔有限連帶責任。用個人賬戶收款,長此以往會導致企業公司財產混淆,一旦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股東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3.職務侵占罪
職務侵占罪是指企業或其他單位人員,利用職務上的方便,將單位財務非法占有己有,且數額較大。職務侵占罪一旦成立,等待自己的就是牢獄之災。真功夫原董事長蔡某標就因職務侵占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
03、企業公私賬戶不分的原因
1.老板法律意識淡薄
許多老板公私不分,主要原因還是自己的法律意識淡薄,甚至很多老板被查的時候還覺得委屈,明明是我自己開的公司,我拿自己花的錢怎么了?正是這樣的思想,讓許多老板在公私不分的路上越走越遠。對此一定要有清晰的認識,公司的錢是公司的錢,老板的錢是老板的錢,公司在法律上是獨立的個體。
2.公司財務制度存在漏洞
許多公司公私不分的原因就是財務制度存在漏洞,老板或者高管的權利過大,對于私自拿錢的行為不存在制度約束。會計出納缺乏獨立性,不敢對管理人員私自拿錢的行為加以制止。
04、提醒
經營公司,就像在參與游戲,首先必須得了解游戲規則,回顧大多數公私不分被罰的案例,有很多例子都是因為老板自己的“無知”,簡單的把公司的錢等同于自己的錢,最終釀成大錯。在此也建議各位老板提高法律意識。作為會計,也需要堅守會計準則,按規定辦事。
本文為初級會計學堂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Nobita。
稅收處罰法是對稅收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進行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稅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
稅收分類主要有:
1、按課稅對象分類: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行為稅、資源稅;
2、按稅收的計算依據為標準分類:從量稅、從價稅;
3、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為標準分類:價內稅、價外稅;
4、按是否有單獨的課稅對象、獨立征收分類:正稅、附加稅;
5、按稅收的管理和使用權限為標準分:中央稅、地方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
6、按稅收的形態為標準分類:實物稅、貨幣稅;
7、以管轄的對象為標準分類:國內稅收、涉外稅收;
8、按稅率的形式為標準分類:比例稅、累進定額稅。
公民必須依法納稅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1、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重要途徑,為實現國家職能提供了財力上的保證。
2、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通過稅收實現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
3、我國公民依法納稅,既是自己應盡的義務,也是對國家、對社會的一種貢獻。
自覺納稅是公民社會責任感和國家主人翁地位的具體體現,每個公民應該自覺誠實納稅,履行公民的基本義務。
偷稅的危害有:
1、一但偷稅漏稅形成氣候,國家的財政支出計劃和民眾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也就談不上社會的福利,整體社會也得不到進步。
2、偷稅漏稅是貧富不均的直接導火索。有些稅務工作人員該收不收吃回扣,然后不按標準收拿好處。
有些小規模納稅人為了獲取不正當的利益,會采取偷稅漏稅的方式,但是需要承擔一定的后果,那么如果小規模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需要面臨什么處罰呢?
小規模納稅人不申報的后果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納稅的意義是什么?
1、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稅收在保證和實現財政收入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證收入的穩定;同時,稅收的征收十分廣泛,能從多方籌集財政收入。
2、稅收是國家調控經濟的重要杠桿之一。國家通過稅種的設置以及在稅目、稅率、加成征收或減免稅等方面的規定,可以調節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3、稅收具有維護國家政權的作用。國家政權是稅收產生和存在的必要條件,而國家政權的存在又依賴于稅收的存在。沒有稅收,國家機器就不可能有效運轉。同時,稅收分配不是按照等價原則和所有權原則分配的,而是憑借政治權利對物質利益進行調節,體現國家支持什么、限制什么,從而達到維護和鞏固國家政權的目的。
4、稅收具有監督經濟活動的作用。國家在征收稅款過程中,一方面要查明情況,正確計算并征收稅款;另一方面又能發現納稅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或是在繳納稅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國家稅務機關對征稅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可以采取措施糾正,也可以通知納稅人或政府有關部門及時解決。
入行會計行業,需掌握的東西還是有很多的,尤其是對于剛入行的會計新人來說,掌握行業的的基本常識是入行的基礎,究竟會計人需要掌握的基本常識有哪些?不懂就會吃大虧哦!
一、增值稅納稅申報
隨著稅收政策不斷的推陳出新,現在增值稅申報已經不同于以前,現在都是采取比對申報的形式,所以無論是哪一種納稅人,在申報前都必須要登錄開票軟件進行抄稅后,才能完成納稅申報。假如在上個月忘記了清卡的事,那么抄稅的工作就會無法完成,從而會直接影響到企業進行增值稅納稅申報的事宜,對此,作為會計人的你一定要有所重視和注意。
二、檢查增值稅發票
當財會人收到增值稅發票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職業意識,就是檢查增值稅發票的真偽性。要知道,增值稅發票一旦有假可是非常嚴重的事情,除了自己還會影響到企業。因此,會計人一定要認真檢查好增值稅發票是否合格,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及時退回并重新開具,如果自己無法分辨發票的真偽,建議大家可以去當地稅務機關進行查驗,以防萬一。
三、關于繼續教育
自從會計證取消以后,對于會計的繼續教育工作就管得越來越嚴格。對于沒有會計職稱證書的,并且現在從事會計工作人員,都必須按要求完成繼續教育,否則無法繼續從事會計工作。
四、不做違法犯罪事情
關于這點,對于會計來說也比較難做,有些是受到老板的影響才硬著頭皮進行一些偷稅漏稅的事情。關于這點,大家還是不要去做。現在,相關部門也已經對虛開發票、偷稅漏稅等行為進行嚴懲,一旦被查出,除了企業、財會人自己也會受罰,最重要的是,被查出后,基本上是不能再從事會計工作了。
五、相關稅法法規要掌握
最近,國家也出臺了很多新的稅法法規,以個人所得稅法為例,當中明確了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以及相關專項扣除的一些要求、扣除的標準等要點,作為財會人必須要掌握和弄清楚法規里面的內容,否則將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
稅務對于一個公司正常運營來說是很關鍵的,一旦發生稅務異常就需要解除異常,有可能還要補繳罰款。那么對于公司注冊后來說,哪些情況容易導致企業出現稅務異常呢?
導致稅務異常的情況
1、長期零申報
很多新注冊公司的企業零申報是沒有太大的影響的,但是如果有經營一段時間的企業,還是長期零申報,若是超過6個月,是會引起稅務局的稽查,會被列入到重點監控的對象中。
2、未按時記賬報稅
在公司注冊后,企業的記賬報稅都是必須的,必須按要求,按規定,準時的進行記賬報稅,否則企業會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
3、存在違規稅務行為
企業如果在平時記賬報稅的時候,通過會計手法去調整公司的賬務,去影響企業的納稅情況,使得公司有了偷稅、漏稅的現象。被檢查出來后,會被顯示為稅務異常。
4、企業長期拖欠稅款
主要是針對產生了納稅義務,但是并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稅款繳納的企業而言,在這種情況下,稅務機關除將其列入異常名錄外,還會采取強制措施追繳企業不繳或少繳的稅款。
另外,稅務部門還可從企業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的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情節嚴重的還將處以企業罰款。
5、經營地址變更未登記
公司如果因為某些需求進行了公司的地址變更,從城市的某個地區轉移到另一個地區,但是卻又沒有進行企業的工商變更登記,就會因為每次需要記賬報稅的時間沒有及時進行記賬報稅,容易導致企業稅務異常。
所以對于企業來說,稅務上的問題一定需要重視,如果出現異常,記得及時進行處理,避免后續影響到公司的經營。
稅務異常的處理辦法
當企業發生稅務異常問題,需要及時處理;可以派財務人員前往稅務局咨詢了解失誤異常的原因。當了解原因后再做出相應的處理。
1、可以向稅務局解釋出現該情況的原因,有必要的話還是需要提供相關證據證明公司沒有出現違規行為。
2、如果是資料不齊全比如公司經營地址發生變化,而企業未來的及更新,則需要在稅務局上報更新實際情況以及具體信息
3、及時補充遺漏的稅款,如果是偷漏稅或忘記繳納企業所得稅需要及時將企業所得稅補齊,如果需要罰繳稅款則積極配合稅務局繳納罰款即可。
4、當關聯企業出現問題時用戶需要及時提醒關聯企業,要求其盡快處理。
最近后臺有小伙伴問發財喵,超出經營范圍的業務可以開票嗎?本文發財喵將為大家答疑解惑。
超出經營范圍的業務可以開票嗎
之前就有小伙伴在國家稅務總局后臺留言問過相關的問題:一次臨時性業務要開發票,但業務超出了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在不變更營業執照的情況下能不能開票?
對此,國家稅務局已經明確給出了回答:當然要開票了,而且要據實開票。
即使涉及的業務在營業執照范圍以外,該開還是得開!因為稅務局做不了工商局的主,只要實際發生了應稅行為,就應該開票并申報納稅,如果因為超出經營范圍就不開發票,反而是有漏稅的風險。
發財喵給到大家的建議就是:
如果是臨時偶發性的業務,企業是可以自行開票申報的,但前提是要先咨詢當地稅務局有沒有明確規定的流程;如果是長期經常性的業務,企業應該去工商局變更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當然,就算變更不了經營范圍企業也應該據實開票申報,否則會有漏稅的風險。
超出經營范圍開票會遇到的常見問題
無法在開票系統開具相應稅率的發票
一般發生超出經營范圍的業務時,我們據實開票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比如:我在稅務系統里選擇對應業務的稅率時,發現系統里并沒有對應的稅率,這時候應該咋辦呢?
其實很方便,只需要帶著盤去稅局重新發行一下就可以。
不過一般不會遇到這種沒有對應稅率的問題,現在的開票系統基本上所有稅率都可以開具。
那么第二種情況就會出現了,我已經順利的開出了發票,但是申報時系統卻提示異常,這又是什么情況呢?
開出發票后申報出現異常
這就要提到一個邏輯檢查的問題,一般稅務局都會先核定企業的稅種和征收品目,并且還會設置和申報相關的邏輯檢查,如果系統發現公司的經營范圍里并不包括這項業務,就會自動判定為申報異常。
那這時候該怎么辦呢?
不要慌,只需要去稅務局核定相關業務的稅收和征收品目,就可以正常進行申報了。
不改營業執照不核定
還有一種情況就比較麻煩,就是去稅務局核定稅收和征收品目,稅務局明確必須要更改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才可以核定,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個人建議可以直接咨詢稅務局相關負責人。如果是長期性業務,就必須去工商局更改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同時,在稅務局增加相應的征收品目。
總結
所以現在大家知道遇到超出經營范圍的業務應該怎么開票了嗎?
1.臨時性業務,先去稅務局明確是否有規定流程,沒有的話,就可以自行開具發票;
2.經常性業務,應到工商局變更經營范圍,稅務局增加相應品目。
總之,企業不能長期超出經營范圍進行經營活動,否則就是無證經營了,工商局會來抓你的。
本文為會計網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Bella。如需引用或轉載,請在后臺留言授權。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會計網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