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是企業戰略的重中之重,控制好成本,企業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1、品種法: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適用范圍:適合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采掘業和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適用范圍:單件、小批量生產企業;按照考核訂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3、分步法: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方法。適用范圍:大批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和其他一些大批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4、分類法: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適用范圍:分類法適合于產品品種規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5、ABC成本法:是一種將制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以“作業”為歸集和分配依據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企業在核算成本時,應該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規范成本的核算過程,減少隨意性,一旦確定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隨意改變。
二、成本分析
所謂成本分析,即揭示成本差異,分析差異的原因。將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分別與企業的目標成本、同行業平均成本以及國際同類企業的成本比較,將差異發生的原因作為決策的依據,從而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改進決策,提高企業效益。分析方法主要有對比分析法、連鎖替代法和相關分析法等。
1、對比分析法:是通過成本指標在不同時期、不同企業(或不同情況)的數據對比,來揭露矛盾的一種方法。這里,必須注意指標的可比性。
2、連鎖替代法:也稱連鎖置換法、連環替代法。也是確定引起某經濟指標變動的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一種計算方法。適用范圍:在幾個相互聯系的因素共同影響著某一指標的情況下,來計算各個因素對經濟指標發生變動的影響程度。
3、相關分析法:企業的各種經濟指標,存在著相互依存關系,一個指標變了,就會影響到其他經濟指標。例如:生產數量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成本的相應變化,利用數學方法進行相關分析,找出有關經濟指標之間規律性的聯系,即為相關分析法。
三、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就是按既定的成本目標,對成本形成過程的一切耗費進行嚴格的計算、調節和監控,及時發現和糾正偏差,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成本控制方法很多,分為一般性成本控制方法和戰略性成本控制方法。一般性成本控制法有:標準成本控制法和目標成本控制法;戰略成本控制法有:作業成本控制、供應鏈成本控制、質量成本控制、環境成本控制、生產周期成本控制和責任成本控制等。
1、標準成本法:指為達成某一目標預計應耗用的資源的成本。采用標準成本法,就需要為每一種產品制定標準成本,這就需要采購、人事、生產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因此,一般適用于產品品種較少的大批量生產企業。而單件、小批量不適用。
2、目標成本法:目標成本是一種有市場意義的成本規劃,是產品生命周期的起點,使得成本成為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積極因素,而不是消極后果。
3、作業成本控制:即以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作業活動為對象進行的成本控制。分析作業及相關成本,了解企業資源運用的情況以及各項作業成本的多少,從而有助于妥善地規劃資源,并盡量選擇成本較低的作業來滿足顧客的需求。此外,作業成本控制的實施還可以使責任歸屬更加明確,使管理上的問題更易發現而得到及時的改進。
4、供應鏈成本控制: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到在產品以及成品為止,通過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是聯系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最終用戶的網絡結構。它不僅是物流鏈、資金鏈,還是一條增值鏈。物料在鏈條上因加工、包裝、運輸等活動而得到增值。
5、質量成本控制:質量成本是指為控制產品質量的作業活動而發生的費用以及由于質量不合格而給企業增加的額外開支。質量成本包括四類:(1)預防成本;(2)鑒定成本;(3)內部差錯成本;(4)外部差錯成本。
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關系是指邊際成本的一個重要性質,就是當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相等的時候,邊際利潤等于零,企業就能實現的利潤最多。邊際成本和邊際貢獻可以反映產品給企業做出貢獻的能力。
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的區別
1、兩者的作用不同邊際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邊際收益是廠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潤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此時邊際利潤等于零,達到利潤最大化。
2、效果不同邊際成本對于一個單位來說可以視為新增生產或者購買的產品所帶來的總成本增量;邊際收益就一個單位而言能看作為了增加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
3、兩者的概念不同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邊際收益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邊際收益的計算公式
邊際收益的計算公式:MR=△TR/△Q;總邊際收益(TCM)=總銷售收入(TR)?總變動成本(TVC);單位邊際收益(C)=單位銷售收入(P)?單位成本(V)。
邊際成本的計算公式
邊際成本的計算公式為: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鱐C為總成本變動量,△Q為產量變動量。
邊際貢獻的計算公式
邊際貢獻總額=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單位邊際貢獻×銷售量=固定成本總額+營業利潤。
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是企業戰略的重中之重,控制好成本,企業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1.品種法: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適用范圍:適合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采掘業和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適用范圍:單件、小批量生產企業;按照考核訂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3.分步法: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方法。適用范圍:大批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和其他一些大批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4.分類法: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適用范圍:分類法適合于產品品種規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5.ABC成本法:是一種將制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以“作業”為歸集和分配依據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
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企業在核算成本時,應該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規范成本的核算過程,減少隨意性,一旦確定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隨意改變。
所謂成本分析,即揭示成本差異,分析差異的原因。將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分別與企業的目標成本、同行業平均成本以及國際同類企業的成本比較,將差異發生的原因作為決策的依據,從而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改進決策,提高企業效益。分析方法主要有對比分析法、連鎖替代法和相關分析法等。
1.對比分析法:是通過成本指標在不同時期、不同企業(或不同情況)的數據對比,來揭露矛盾的一種方法。這里,必須注意指標的可比性。
2.連鎖替代法:也稱連鎖置換法、連環替代法。也是確定引起某經濟指標變動的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一種計算方法。適用范圍:在幾個相互聯系的因素共同影響著某一指標的情況下,來計算各個因素對經濟指標發生變動的影響程度。
3.相關分析法:企業的各種經濟指標,存在著相互依存關系,一個指標變了,就會影響到其他經濟指標。例如:生產數量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成本的相應變化,利用數學方法進行相關分析,找出有關經濟指標之間規律性的聯系,即為相關分析法。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為:留存收益成本=預期年股利額÷普通股市價+普通股利年增長率,Ks=Dc/Pc+G。Ks代表留存收益成本;Dc代表預期年股利額;Pc代表普通股市價;G表示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是什么?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指股東對外投資因未分配股利而產生的機會損失,該成本率也是普通投資者股份的投資收益率,在分析上市公司的能力時較為常用。但由于留存收益的成本屬于機會成本,而不是實際成本,所以只能進行估算。
資本成本有哪些作用?
資本成本在企業進行融資、投資和經營活動過程中具有的作用包括:
1、資本成本是企業融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企業的資本可從各種渠道獲得,如銀行信貸資金,私人資金,企業資金等。還包括各種籌資方式,如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向銀行借款等。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籌集的資本會形成不同的資本結構,導致不同的金融風險和資本成本。
2、隨著融資額的增加,資本成本也會相應發生變化。當籌資金額增加到資本增加成本大于資本增加收益的程度時,企業資本成本是評價和選擇投資項目的重要標準。資本成本是投資者應獲得的最低回報水平,只有當投資項目的收益高于資本成本時,籌集資金才是值得的。
3、資本成本是衡量資金企業效益的關鍵基準,如果某一時期的資本綜合成本率高于總資產收益率,則說明企業的資本利用效率差,經營業績不好。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和普通股資本成本有哪些區別?
1、對于普通股資本成本方式不考慮到發行成本時,不發行新股的情況下就等于留存收益資本成本。
2、留存收益是稅后利潤形成的,通常屬于普通股股東,該收入作為資金來源的時候,資金層面上是不具備融資成本,而是機會成本,但留存收益沒有支付發行費用,不需要考慮融資費用。
3、留存收益的融資成本是機會成本,且留存收益的資金屬于普通股東。企業不保留就分給股東,股東可以進行再投資盈利。投資者對留存收益資金所要求的收益率與普通股相同,不考慮融資費用,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等于普通股的資本成本。因此,融資留存收益的成本大于融資債務的成本。
每股收益分析法是選擇每股收益最大的籌資方案作為最優籌資方案的方法。每股收益分析法在計算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時,應當考慮公司是否存在優先股。如果不存在優先股,那么當期凈利潤就是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
什么是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又稱每股稅后利潤、每股盈余,指稅后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
每股收益分析方式
通過每股收益指標排序是用來尋找所謂“績優股”和“垃圾股”首先進行橫向比較通過橫向比較同行業的每股收益來選擇龍頭企業:其次進行縱向比較,通過縱向比較個股的每股收益來判斷該公司的成長性。
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每股收益增長率指標使用方法
1、和公司本身歷史每股收益增長率的比較;
2、該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長率和整個市場的比較;
3、和同一行業其他公司的比較;
2、以每股收益增長率和銷售收入增長率的比較,衡量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
企業經營過程中,常見的票據包括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票據是一種可以代替現金流通的有價證券。那么票據的特征,都有哪些?
票據特征
1.票據是設權證券:票據在經過設立之后,票據所附帶的權力和義務也會隨之而進行確立。
2.票據是債權證券:票據所表示的權利,是以一定金額的給付為標準的債權。
3.票據是文義證券:票據所附帶的權利和義務,是按照票據上記載的文義而進行確定,而不能由票據以外的別的文件或任何人的解釋所確定。
4.票據是要式證券:票據的格式和票據上所載的事項都應該嚴格遵守法律的條文規定,如果票據沒有按照法律的規定書寫和記載,那么將會影響這張票據的有效性。
5.票據是無因證券:票據上存在的關系僅僅只是單純的金錢支付關系。
6. 票據是流通證券:票據可以經過背書或者交付等關系轉讓予他人。
7. 票據是完全有價證券:證券和其附著的權利存在不可分離的關系。
票據包括什么?
廣義上的票據包括各種有價證券和憑證,如股票、企業債券、發票、提單等;
狹義上的票據,即我國《票法》中規定的“票據”,包括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是指由出票人簽發的、約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的有價證券。
應收票據是指企業因采用商業匯票支付方式進行商品交易而收到的商業匯票。商業匯票按其承兌人不同分 應收票據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按其是否帶息分為:帶息商業匯票和不帶息商業匯票。
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的賬務處理通常通過“長期股權投資”、“應收股利”、“投資收益”、“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以及“銀行存款”科目進行核算。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視為長期持有,以及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者為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系,以分散經營風險。
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具體的會計分錄
1、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
應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貸:銀行存款
2、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
?。?)宣告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2)發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3、長期股權投資處置時:
借:銀行存款(實際取得的價款)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按原已計提的減值準備)
貸: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
應收股利(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投資收益(按其差額,可能在借方)
長期股權投資在成本法核算下,實現凈利潤、發生虧損,投資單位不做賬務處理。
長期股權投資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1、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區分企業合并的類型,分為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確定形成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2、以發行權益性證券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成本為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
3、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購買過程中支付的手續費等必要支出;
4、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5、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區別有什么區別?
1、適用范圍不同:
成本法適用的范圍: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與舊準則不同);以及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權益法適用的范圍:共同控制;以及重大影響。
2、核算不同:
投資單位采用成本法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不受被投資單位盈虧和其他權益變動的影響,只有在被投資單位分配現金股利時,才確認投資收益。
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受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變動的影響,因為其賬面價值需根據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進行調整,所有者權益如果發生變動,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也需相應進行調整。
審計溝通與其它事項溝通相比,有明顯的不同特征,主要有溝通時間的過程性、溝通活動的藝術性、溝通方法的靈活性和溝通目標的多重性四個特征,具體如下:
溝通時間的過程性
審計溝通的過程性,是審計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審計的全過程及審計的三個主要階段。審計前調查階段:包括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機構設置、內部管理、經濟活動及政策落實等方面的溝通;審計實施階段:包括召開進點會、審計調查取證、問題定性、工作配合等情況的溝通;審計處理階段:包括審計報告征求意見、審計處理決定、審計建議及社會公告等事項的溝通。
溝通活動的藝術性
審計溝通是一門藝術,具有鮮明的藝術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是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
藝術形象性——是以具體生動地、感人的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與表現生活某些本質的思想情感。藝術主體性——包括藝術創作、藝術作品和藝術欣賞三個部分。藝術審美性——“勞動創造了美”(恩格斯),是通過創造性的勞動,把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在藝術作品中。
溝通方法的靈活性
它是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審計溝通中的具體運用,也是審計常用的基本策略之一。不同項目及溝通對象的差異性,必然導致溝通方法的靈活多樣性。審計實踐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溝通方法,必須根據具體問題、具體環境、具體對象、具體事項作具體分析。根據審計實踐,主要有三種情況:
一是常規事項的溝通。應采取隨機性、非正規性的溝通方法;
二是對非常規性事項的溝通。應注意分析研究溝通對象的性格特征、履職情況、工作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溝通方法;
三是重大事項的溝通。尤其是雙方產生嚴重的事項,應擬定溝通方案、應急處置方案、設置溝通環境、分析對方的心理特征,采取特殊的溝通方式,實現溝通目的。
溝通目標的多重性
審計溝通的最終目標是為整體工作服務,這是審計溝通的最基本特征。但在具體實踐中,審計溝通的目標往往有多重性。可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日常性的溝通。如索取資料、工作要求、召開會議等,旨在形成共識,取得被審計單位的理解、支持與配合,從而實現某一具體目標,此類溝通事項較為零星、普遍;
二是特殊事項的溝通。溝通是為了重點了解掌握審計人員不了解或不全面了解的情況,如對問題性質的認定、了解一些敏感性問題等,溝通的目的是了解某一特定事項的真相;
三是特別重大事項的溝通。除了解重大事項的基本情況外,還包括與這一重大事項相關系的其它經濟活動信息,以利用擴大信息來源渠道,提升對重大問題的職業判斷,從而實現審計的多重目標。
審計溝通解釋
審計溝通是指審計機構與被審計單位、組織適當管理層就審計有關事項、依據、結論、決定或建議進行積極有效探討和交流的過程。
審計溝通是貫穿于審計全過程的一項重要的工作,科學、有效的溝通對增進審計人員與被審計人員雙方的情感,提升審計質量,實現審計目標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審計質量的特征主要有八點,分別是具有客觀性、可靠性、準確性、全面性、充分性、重要性、一致性和及時性,具體解釋如下:
審計質量的特征
1、客觀性
一是指審計人員要實事求是地檢查與評價;二是指審計的結論能反映客觀實際情況。
2、可靠性
一是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要辦理完備的手續,要認真地搜集審計證據,審計證據要有可靠的來源渠道;二是要求審計結果和事實相符,不是偽造,沒有歪曲。
3、準確性
一是指審計人員在審查過程中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反復核對,定量定性準確,判斷評價有根有據;二是指審計結果有客觀、可靠、充分的審計證據支撐,審計結論恰如其分,沒有水分。
4、全面性
一是指審計人員在任務范圍內盡可能地全面審查和評價;二是指審計結論能全面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
5、充分性
一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盡可能的搜集充分的審計證據;二是指審計的結論能充分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客觀實際。
6、重要性
主要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以及在審計的結論中均遵循重要性原則。
7、一致性
主要是指審計人員的審查工作和審計結論,均反映了審計委托人或審計目標的需要。
8、及時性
主要是指審計人員的審查工作和審計結果,均能滿足審計委托人或授權者在時間上的要求。
審計質量解釋
審計質量是指審計工作過程及其結果的優劣程度。根據內容和表現形式,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加以理解。
廣義的審計質量是指審計工作的總體質量,即管理工作和業務工作的一體化效果,其核心是在何種程度上履行了受托責任,提供的審計產品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程度和服務水平。
狹義的審計質量是指審計業務工作即審計項目質量,包括選項、立項、準備、實施、報告、歸檔等一系列環節的工作效果和實現審計目標的程度,其核心是在何種程度上遵循了《審計法》和《國家審計準則》等法律法規的要求。
審計質量標準的內容
審計質量標準包括審計工作質量標準和審計項目質量標準,相關解釋如下:
1、審計工作質量標準是衡量審計組織工作總效果的尺度,主要從維護國家財經法紀,幫助被審計單位加強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以及發揮審計宏觀調控作用角度提出要求。
2、審計項目質量標準,是對審計項目質量的規范,其中,審計項目主要包括項目計劃、審計通知書、審計工作方案、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取證、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書和審計處理決定、審計檔案、審計回訪等內容。
票據貼現的特征主要有高流動性、安全性大、自償性強、用途確定、信用關系簡單特點,具體如下:
票據貼現的特征有哪些
1.高流動性
票據貼現后,票據中包含的權利完全屬于銀行,如果貼現后的銀行急需,可以轉售給其他銀行或再貼現給銀行,中部,資金可以隨時收回,流動性高。
2.安全性大
由于貼現方和票據上的所有當事人都是債務人,所以應用資金貼現銀行更安全。
3.自償性強
票據附在票據上時,票據上已經注明了贖回日期,債務人不能要求變更日期。同時,商業匯票以合法的商品交易為基礎,具有較強的自我補償能力,到期收回匯票比普通貸款更有保障。
4.用途確定
在使用方面,折扣具體到每張賬單,折扣是否適當合理,體現的很清楚。因此,折扣也是最容易反映銀行工作質量的方式
5.信用關系簡單
票據貼現業務是一種特殊的借貸方式,與其他借貸方式相比有以下區別:第一是收息方式不同;第二,期限不同;第三,涉及的利益相關者不同。
票據貼現解釋
票據貼現是應收和應付票據的貼現,是企業籌措資金的一種方式。企業在應收票據到期之前,將票據背書后交銀行貼現,銀行將票據的到期價值,扣除按照貼現利率計算的從貼現日至到期日的利息(貼現折價)后的余款付與企業,稱為應收票據貼現。
票據貼現分類
1.根據票據貼現主體的不同,票據貼現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
貼現是指客戶(持票人)將沒有到期的票據出賣給貼現銀行,以便提前取得現款。一般工商企業向銀行辦理的票據貼現就屬于這一種;
轉貼現是指銀行以貼現購得的沒有到期的票據向其他商業銀行所作的票據轉讓,轉貼現一般是商業銀行間相互拆借資金的一種方式;
再貼現是指貼現銀行持未到期的已貼現匯票向人民銀行的貼現,通過轉讓匯票取得人民銀行再貸款的行為。再貼現是中央銀行的一種信用業務,是中央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而運用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
2.根據貼現市場的交易種類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票據持有人向商業銀行或貼現公司要求貼現換取現金的交易,這種交易占貼現市場業務的大部分;另一種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或貼現公司已貼現過的票據再次進行貼現,為銀行和貼現公司融通資金。
3.票據貼現的種類還可以根據票據的不同分為銀行票據貼現、商業票據貼現、債券及國庫券貼現三種。
使用者將款項交存銀行,由銀行簽發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就是銀行本票。那么銀行本票有哪些主要的特征呢?
銀行本票的特征
1、銀行本票具有使用方便,信譽度高的特點。首先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也不受是否在銀行開戶的影響,只要在同城范圍內的款項結算都可以使用銀行本票。
2、銀行本票可以辦理轉賬結算,也可以支取現金,而且銀行本票是見票即付的,結算迅速。
3、支付能力強。銀行本票是由銀行簽發,而且無條件支付,其信譽度很高,銀行本票有定額和不定額兩種,定額銀行本票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各大國有商業銀行代理簽發,不定額銀行本票由各大國有商業銀行簽發,其資金力量雄厚,很少出現無法支付的情況。因此這也是人們選擇銀行本票的原因。
銀行本票出票的絕對記載事項
銀行本票出票的六項絕對記載事項包括表明"銀行本票"的字樣;無條件支付的承諾;確定的金額;收款人名稱;出票日期;出票人簽章。欠缺其中一項記載事項的,銀行本票無效。取得銀行本票要檢查這幾項是否齊全。
收款人持票是在出票日起2個月提示付款;持票人自出票日起隨時可以請求出票人也就是銀行付款。如果不去銀行提示付款,要用本票來償還其他款項的,也可以用本票來背書轉讓。轉讓的時候銀行本票的持有人在本票背面“背書”欄內背書,然后加蓋本單位預留銀行印鑒,注明背書日期,在“被背書人”欄內填寫受票單位名稱,然后將銀行本票交給被背書單位,而且除了交付票據,還要向被背書單位交驗有關證件,方便被背書單位查驗。如果被背書欄是銀行,那背書欄要填寫“委托收款”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