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師財務與會計的綜合分析題不需要打字,稅務師考試大部分科目的綜合分析題都是以不定項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的,只有涉稅服務實務的綜合分析題是主觀題,需要打字。
稅務師各科難度
《稅法一》的難度是兩顆星,考試難度比較低,是稅務師考試的基礎性科目,主要講解流轉稅法,如增值稅、消費稅等,不需要太多其他科目背景知識。《稅法二》難度是三顆星,難度一般,同樣是基礎性科目,主要講所得稅法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同樣是考察基礎知識點,《稅法二》難度比《稅法一》多一顆星,是因為其題量較大。《涉稅服務相關法律》難度是三顆星,科目涉及各種法律法規,內容涉及面十分廣泛,難度在于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財務與會計》難度是四顆星,科目包括基礎的財務管理知識和比較全面的會計知識,考試知識點的涉及面廣、題量大,但考察程度不深,但會計基礎薄弱考生會覺得有些難度。《涉稅服務實務》難度是五顆星,科目需要有《稅法二》、《稅法一》的基礎,因為科目是基于《稅法二》、《稅法一》所學18個稅種的基礎知識展開的實務性應用學科,融合稅收實體法及程序法、會計、申報表填寫等內容,綜合性強,對考生運用知識和綜合分析能力要求較高。
稅務師考試的備考方法
1、通過網絡、論壇、群聊等獲取通關考生的學習筆記,看看他們筆記的共同點和重點,找出重合內容,取其精華,再融入自己的見解,讓其成為自己的課外備考資料。除此之外還要自己整理錯題本和學習筆記,在整理錯題和筆記的過程中可以讓你深刻記住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
2、打好基礎,緊貼重點
充分利用空余時間復習,利用預習階段打好基礎,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學習計劃,開展全面復習。
3、做思維導圖梳理知識
每學習一個章節,考生就可以根據章節重點和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做一個思維導圖,根據思維導圖回憶各章節知識點具體內容,想不起來的知識點,可以回看教材內容,再進行鞏固。
有意向報考稅務師的同學可以點擊下方圖片,1元即刻解鎖稅務師課程福利!
2020年注冊會計師CPA考試即將開始,在6門科目里,《財務成本管理》也是不可輕視的一門科目,為了幫助大家能夠在《財務成本管理》中拿到理想分數,下面會計網對《財務成本管理》各題型特點進行詳細分析。
2020年CPA《財務成本管理》考試介紹
備考時間:350h- 500h
考試時長:150min
單項選擇題:14*1.5;多項選擇題:12*2。
計算分析題:5*8;綜合題:1*15。
財管答題技巧:
《財務成本管理》科目單選題簡單一點,多選題難一點,學員應以準而快的答題速度應對之:考試開始時,應該看一看試題的分量,對每道題應占用的時間迅速作出估計,并保持穩定的答題速度。一般的做法是:首先通讀并回答你知道的問題,跳過沒有把握作答的問題。然后重新計算你的時間,看看余下的每道題要花多少時間。在一道小題.上花過多的時間是不值得,即使你答對了,也可能得不償失。
《財務成本管理》科目后面主觀題的特點是綜合性強、涉及多章的內容,往往帶有案例分析的性質。綜合題由于涉及多項考點內容,一般要分為若干解題步驟,所以,必須認真審題,仔細閱讀題目中給出的資料、數據和具體要求,通過分析找出解題的思路。
財管備考策略:
財管呢難度主要體現在計算題上,畢竟光原生公式和衍生公式加起來就超過500個,要把這些公式全都記住而且會運用,對時間要求比較高,甚至有時候比會計的復習時間還要多。
所以計算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一點也可以從題型以及分數的分布上看出來。財管的客觀題和會計、審計的比例差不多,分數占比最高的就是計算分析題40分,綜合題只占到了15分的比例,也就是說即使放棄了綜合題,還有85分可以爭取。所以財管的大多數時間還是要放在公式的理解、記憶和運用上,其次再去掌握一些客觀題中的基礎知識點,綜合題的話可以刷幾套真題,找找答題規律,節約復習時間。
通常情況下,財務工作者在分析企業的財務指標時,都會從這些指標來分析: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等。
但是你知道嗎?單純的去計算這些指標So easy,但僅僅得出這些數據,根本就不能稱之為財務分析。
以下這三方面,你一定要去考慮,才能稱之為真正有意義的財務分析。
1、一定要重視對比
數據的對比是財務分析的根本,無論是與自身企業之前的數據對比、還是跟行業平均值比、再或者跟行業內其他公司比。
總之,通過對比才能看出指標的好壞,僅僅算出指標,看看大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2、弄清楚你要得到的結論
財務分析的前提,不能僅僅是分析指標、得到數據。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要分析哪個方面的問題,進而選擇相應的指標,根據指標總結結論。
很多人問,財務分析要看哪些指標?問這個問題,說明你本身對財務分析看得比較機械化,認為財務分析就是沖著那幾個固定的指標去的,把那幾個指標算出來,財務分析就完成了。
其次,不能過分依賴指標,有的問題可能沒有現成的指標供你用,怎么辦?那就自己去創造一個指標。
也就是說,財務指標沒有定式,他是在發展變化的,不斷地豐富和完善,你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使用這些指標,可能這個指標拿點東西過來,那個指標拿點過來,組成一個全新的指標,這是很有可能的。不要迷信指標。
3、關注指標的質量
這是財務分析的精髓。舉個例子:
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資產一般主要包括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等。如果你把資產負債表中的這些項目加起來,做流動資產,要小心了。因為,這些只是形式。
你要進一步分析這些資產的質量,比如應收賬款,你去分析發現,這個應收賬款,很有可能收不回來,盡管提了壞賬,但是剩下的也很懸,這種情況下,你在分析流動比率的時候,還能將應收賬款算在里面嗎?
會計是門語言,我們要把它準確、有效的表達出來,不僅僅是通過財務指標的計算,來得出淺顯的結論。
而是通過對財務指標的分析,及結合實際的論證,真正起到為企業經營、決策做輔助。
以下這個財務分析的五力模型囊括各類財務指標計算方式,有了這些計算方式,再結合以上幾點,你的財務分析指標會真正活起來。
盈利能力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資產凈利率=(凈利潤÷總資產)×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權益凈利率=(凈利潤÷股東權益)×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經營效益越高
盈利質量
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平均資產總額)×100%;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盈利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盈利質量越強,其值一般應大于1
銷售收現比率=(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凈額)×100%;數值越大表明銷售收現能力越強,銷售質量越高
償債能力
凈運營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產;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進行比較分析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流動負債;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100%;該比值越低,企業償債越有保證,貸款越安全
產權比率與權益乘數:產權比率=總負債÷股東權益,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產權比率越低,企業償債越有保證,貸款越安全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利息保障倍數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利息費用;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經營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債務總額)×100%;比率越高,償還債務總額的能力越強
營運能力
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收入÷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應收賬款);應收賬款與收入比=應收賬款÷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存貨;存貨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存貨);存貨與收入比=存貨÷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流動資產;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流動資產);流動資產與收入比=流動資產÷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凈營運資本周轉率:凈營運資本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凈營運資本;凈營運資本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凈營運資本);凈營運資本與收入比=凈營運資本÷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非流動資產周轉率:非流動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與收入比=非流動資產÷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總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總資產;總資產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總資產);總資產與收入比=總資產÷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發展能力
股東權益增長率=(本期股東權益增加額÷股東權益期初余額)×100%;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分析發展趨勢
資產增長率=(本期資產增加額÷資產期初余額)×100%;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分析發展趨勢
銷售增長率=(本期營業收入增加額÷上期營業收入)×100%;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分析發展趨勢
凈利潤增長率=(本期凈利潤增加額÷上期凈利潤)×100%;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分析發展趨勢
營業利潤增長率=(本期營業利潤增加額÷上期營業利潤)×100%;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分析發展趨勢
在中級會計考試里,《財務管理》是公認綜合性最強、并且有一定難度的考試科目,該科目包括了基礎考點及計算類考點量大部分,為了是大家更好投入到明年備考當中,下面會計網為大家詳解關于《財務管理》其考試特點。
財務管理科目特點分析
首先,作為會計人,要有財務管理的基礎,包括理論基礎與計算基礎,對應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第1章《總論》和第2章《財務管理基礎》。第一章是全書的理論基礎,第二章是計算基礎,也是全書最核心章節,學習難度大,而這兩章主要以客觀題形式考查。
其次,財務管理工作主要有哪些環節?
財務管理環節主要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預算、財務控制、財務分析等,對應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財務預算對應第3章預算管理的內容,財務決策與控制這個環節的內容融合于財務管理具體內容中,即每章節都有涉及;財務分析對應第10章財務分析與評價。
最后,財務管理到底要做什么?有哪些財務活動呢?
主要有由企業籌資、投資、經營、分配引起的財務活動,分別對應了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試中的籌資管理(第4、5章)、投資管理(第6章)、營運資金管理(第7章)、成本管理(第8章)、收入與分配管理(第9章)。
財務管理考試題型及答題技巧
各題型及分值占比:
1、單項選擇題通常有2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2、多項選擇題通常有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3、判斷題通常有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每小題答題正確的得1分,答題錯誤的扣0.5分,不答題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4、主觀題包括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計算分析題通常有4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綜合題通常有2個小題,第1小題10分,第2小題15分,共25分。
重點提醒:
1、判斷題
做題時只要找到“一點錯誤”,就可判斷為錯誤。還有注意如下詞語,一般可以直接給出答案:若題目出現“總是”、“絕不”等絕對概念的詞語時,往往是錯誤的,若出現“通常”、“部分”、“正常”、“幾乎”等相對概念時,往往是正確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大家還是要根據平時復習進行判斷。
2、主觀題
主觀題考查重點內容,難度較大,拿分也較難,財務管理重要章節有第5、6、7、8、9章,在備考主觀題時要重點學習這幾章內容,爭取拿分。
計算題算是財務管理主觀題中好拿分的題型,它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某一章節,一般不進行跨章節考查,難度不會超過教材例題,平時復習要認真做教材例題哦。
綜合題小問較多,一般在6小問左右,其實有利于大家答題得分的,主要考查大家的綜合能力,只要大家基礎扎實鞏固,想要拿到分數還是不難的。
春節期間,最有年味的地方就屬廟會了,今年北京的廟會尤其多。基本每個廟會上都會設置各種攤位,出售特色小吃、工藝品或者進行游藝活動,加上春節期間巨大的客流量,攤主應該能賺不少錢,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如果我們站在財務的角度對一場廟會建立盈利分析模型,可以從廟會的主辦方、攤主以及廟會周邊受其影響的其他經濟利益實體三方面來進行思考,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主辦方:數量控制是關鍵
一場廟會,主辦方能夠從中獲取哪些收入?首先是廟會的門票收入,包括入場門票收入以及單獨進行收費的表演門票收入。其次是攤位租賃收入,主辦方會將場地劃分為大小不一的攤位進行對外租賃,從中獲取租金。以上兩項是廟會主辦方的主要收入來源,除此之外還可能會有一些其他收入,例如品牌、企業等第三方贊助或捐款、政府補貼等,但這部分的收入發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能將其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
與收入相對的就是成本,主辦方的成本支出占比最高的就是場地租賃費,如果廟會是在公園舉辦,主辦方并不一定是公園本身,而是第三方機構,主辦方需要向公園進行場地租賃,這樣就需要支出租賃費。租賃場地后需要進行基礎的場地布置,例如添加龍年裝飾元素、展位示意圖、咨詢臺設置等,需要支付材料、設計、制作等費用。廟會想要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進行宣傳推廣,根據推廣渠道的選擇不同,相應的費用也會有差異。為了維護廟會的正常運營,需要聘用一定數量的工作人員,也就產生了人工成本。除上述的成本費用外,還會有邀請第三方團隊進行表演所支付的服務費、購買安全器材所支付的費用、現場發放的小禮品等成本。
主辦方想要盈利,就需要確保收入能夠覆蓋所有的成本費用。當廟會的場地確定后,場地租賃費就是最大的固定成本,場地布置的費用也能隨之確定大體的預算范圍。根據場地的大小進行人員的設置及安排,合理利用兼職招聘以及志愿者招募能夠將人工成本降低。安全器材的購買、支付給第三方的服務費,一經確定就都會成為固定成本,只有宣傳推廣費需要視情況進行拆分,以便進行成本的劃分。如果是發放優惠券、消費券等,顧客購買門票或是在廟會中進行消費才會產生成本,這類屬于變動成本,在線上或線下進行的宣傳,可以將其劃分為固定成本。
按照這樣的邏輯,廟會舉辦中的大部分成本都屬于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只有極少一部分,這就為廟會的盈利增加了負擔,主辦方必須想辦法讓收入可以覆蓋所有成本。
進行廟會收入的預測分析,我們只考慮主要收入來源,也就是門票收入和攤位租賃收入。假設廟會對游客只收取門票,內部各種游藝項目、表演等不再另行收費,那么影響門票收入的因素就是游客數量以及門票價格。廟會門票價格一般會高于平時公園的票價,但如果票價設定過高則會影響游客的數量,可以參照往年票價以及類似廟會的票價進行設定。票價確定后無法進行更改,那么影響門票收入的變量就是游客數量。
游客是否越多越好?廟會選擇的場地存在容納游客數量的上限,當超過上限時,就會影響到游客的安全以及體驗感。會有部分游客在網絡平臺進行吐槽,這樣的信息過多可能會令原本有前往廟會意圖的顧客取消行程,進而影響后續幾天的客流量。所以當游客超出場地的承載量時,就需要考慮進行限流,限流會對門票收入產生直接影響。反之,當客流量遠遠不及預期時,宣傳推廣的營銷費用變成了無效支出,門票收入下降會對主辦方的利潤造成影響,同時攤主們沒有獲取相應的顧客,也會影響主辦方的口碑。
影響主辦方收入的變量,除游客數量之外,還有已經出租的攤位數量。將攤位租賃收入進行分解,能拆分為出租攤位數量和平均攤位租賃價格,但實際上可能并不是所有攤位都可以成功出租,這樣就會出現空置率,也就是閑置攤位占總攤位數量的比例。空置率首先是越低越好,當攤位100%全部出租的時候,空置率為0,這是一種理想狀態。空置率越高,意味著主辦方能夠獲取的租賃收入越少。其次需要查看空置攤位的具體位置,根據不同位置客流量的差異,即使攤位面積相同,租賃費也有所不同。所以閑置一個位置偏僻的攤位和閑置一個熱門路段的攤位,空置率相同但主辦方獲取的租賃收入卻天差地別。
在主辦方的盈利模型中,怎樣把控游客數量和攤位出租數量是關鍵,依據不同的位置合理設定攤位租賃價格同樣是關鍵。一般靠近出入口以及交叉路段附近、游覽主路兩側、著名景點附近的攤位,能夠獲取更多的客流量,攤位租賃價格相對較高,以這些點為中心向外輻射,攤位租賃價格會逐漸下降。攤位租賃價格設置不合理,會影響攤主承租的意向,特別是對于偏僻位置的攤位,攤位租賃價格的高低會直接決定攤主是否盈利。
攤主:賣什么?怎樣賣?這是個問題
現在我們切換到攤主的角度去思考盈利模型。攤主的收入來源比較單一,只有攤位的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對應會產生銷售成本,同時租賃攤位需要支付給主辦方相應的租金,根據攤位的經營項目需要雇傭數量不等的工作人員,產生人力成本,這三類是攤主需要承擔的主要成本費用。除此之外,部分攤位還會出現損耗,導致額外成本負擔,也會在網絡平臺通過視頻、圖文等進行宣傳,需要支付一些營銷費用。
在搭建盈利模式時,依然需要先將成本費用進行分類。攤位租金是固定的,無論你銷售多少,哪怕一分錢收入都沒有,租金也需要按照約定支付給主辦方;人力成本相對也是固定的,雇傭三個人就需要支付三個人的工資,不排除有些攤位會依據銷售量支付銷售傭金,傭金屬于變動成本;剩余的宣傳費用由于金額較小,而且網絡推廣很難與收入直接掛鉤,所以也可以算作固定成本;銷售成本的分類則需要依據攤位的經營項目進行劃分。
如果銷售的是現場制作的食品類,銷售成本就是制作材料成本,但部分材料可能無法保存,也就是當天必須要用完,否則只能銷毀,這部分就會成為額外的損耗成本,按照這個思路,當天必須用完的成本,可以作為固定成本,因為無論是否制作為成品出售,這部分成本都是當天必須負擔的,只是制作出售的部分為銷售成本,剩余的是損耗成本。
如果銷售的是成品,例如帶有包裝的點心、糖果,具有一定保質期的特產,工藝品以及玩具等,銷售成本可以歸類為變動成本,只有產生了銷售收入才會發生成本,剩余的部分可以留存繼續在其他地方銷售。如果提供的是游藝項目,例如打靶、套圈等,獎品通常是玩具,銷售成本也屬于變動成本,只是與收入的關聯性并非一一對應,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獎品。
銷售收入的影響因素是銷售數量和銷售單價。經營項目的品類以及所處的位置,會對銷售數量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羊肉串、糖葫蘆、炸灌腸等,這類特色小吃需要開在人流量大的位置才能提高銷售數量,特別是由于損耗成本的存在,必須確保一定的銷售數量才能維持盈利。部分主辦方會將場地按照經營項目劃分不同的區域,區域內的經營品類相對集中,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保證區域內的客流量,但相似商品的聚集也讓競爭變得激烈。
一般廟會銷售的商品,無論是食品還是工藝品,價格都是其他渠道的2-3倍。但即使是這樣高的定價,也依然會有游客接受,主要是由于“心理賬戶”的效應在發揮作用。如果在平時購買食品,目的是為了滿足溫飽需求,支付所動用的“心理賬戶”是普通的日常消費或是餐飲消費;但在逛廟會期間,游客會把“心理賬戶”調整為娛樂或旅游,這時人們就更容易接受高價產品,即使它與我們平日消費購買的并無很大區別。
對于攤主來說的另一項挑戰就是怎樣在短時間內獲取更多的收入。廟會的時間一般不會持續很長,大概是初一到初七,所以在7天時間里保證邊際貢獻大于固定成本,攤位才能盈利。固定成本高、經營時間短,是所有攤主都需要面臨的難題。
廟會的巨大客流量也會影響周邊的其他經濟實體,例如停車場、餐飲店、電影院、購物中心、公共交通設施等,都會因為客流量增加而獲取更多的收益。但同時也可能會因為店鋪無法承受突發流量而影響顧客體驗,例如餐飲店的上菜時間長導致翻臺率較低,顧客因為排隊時間長而流失;人流量大造成交通壓力,形成道路擁堵;購物中心的安全維護以及保潔費用增加等,也可能對周邊經濟實體產生負面影響。
廟會的財務模型同樣可以應用到各種展會中,大體的邏輯是相同的。只是對于一些行業展會,企業參展的目的并不在于獲取利潤,而是為了進行品牌宣傳提升行業知名度,同時也能夠與同行業公司進行友好的交流,在這種情況下,財務模型或許并不是最需要考慮的。
企業在經營活動過程中,需要對業務進行財務分析,財務分析是指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的財務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
財務分析的含義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
財務分析基本方法:
1、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就是將實際達到的財務數據同特定的各種標準相比較,從數量上確定其差額,分析和判斷個人或家庭當前財務狀況和投資理財業績的一種分析法。通過比較分析揭示財務活動中的數量關系和存在差距,從中發現問題。比較分析法,包括水平分析比較法和縱向比較分析法。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財務分析最重要的方法。它是將影響財務狀況的兩個相關的項目加以對比,計算兩者的比率,以此來確定經濟活動變動程度的分析方法。這些比率可以反映,資產、負債的構成、效率等情況。
3、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是根據個人或家庭連續各時期的會計報表中的相同指標,運用指數或完成率的計算,確定分析各期有關項目的變動情況和趨勢的一種財務分析方法。趨勢分析法,既可用于對會計報表的整體分析;也可以對某些主要指標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有效的財務分析必須包括以下五個相互關聯的步驟:
1、確定企業所處特定行業(或產業)的經濟特征。
2、確定企業為增強競爭優勢所采取的戰略。
3、正確理解和凈化企業的財務報表。
4、利用財務比率及相關指標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和風險。
5、為管理決策作出相關的評價。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近年來興起并流行的一種會計和報告業務管理方法,它將不同國家和地區實體的會計業務轉移到共享服務中心進行記賬和報告。那么財務共享中心有什么特點呢?
財務共享中心的特點
無論財務共享中心的規模有多大,其特點都離不開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運營效率。財務共享中心將降低金融運營成本,提高財務工作效率;
二是風險控制。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加強集團的風險控制,避免非法經營。由于大部分業務由總部運營,所有業務都由總部直接領導,因此潛在的風險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
三是放松對商業的管制。所有業務部門或公司都可以更加關注業務,而不必擔心財務工作;
四是加強控制。加強總部財務控制中心的建設和規范化建設。
新財務共享的概念
隨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成熟和完善,新的財務共享服務理念也發生了變化。基于企業管理需求的提升、財務服務理念的轉變、消費方式的轉變、新興技術的應用、國家政策的調整、經營管理的升級,國內企業也將更多責任賦予了財務共享服務。此外,每個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的具體做法也非常不同。
財務共享服務誕生之初,不僅是提高財務控制能力、降低財務運行風險、降低財務成本投資、提高財務工作效率的需要。它也是對企業管理的支持,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要,也是對財務服務的需求。在財務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傳統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面臨建設內容有限、功能分割不合理、人員發展有限、系統功能缺陷等挑戰。因此,傳統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已不能滿足企業綜合管理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企業迫切需要突破傳統財務共享的邊界,構建新型的數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你是如何分析企業財務指標的?
通常情況下,財務工作者在分析企業的財務指標時,都會從這些指標來分析: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等。
但是你知道嗎?單純的去計算這些指標很容易,但僅僅得出這些數據,根本就不能稱之為財務分析。
以下這三方面,你一定要去考慮,才能稱之為真正有意義的財務分析。
1、一定要重視對比
數據的對比是財務分析的根本,無論是與自身企業之前的數據對比、還是跟行業平均值比、再或者跟行業內其他公司比。
總之,通過對比才能看出指標的好壞,僅僅算出指標,看看大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2、弄清楚你要得到的結論
財務分析的前提,不能僅僅是分析指標、得到數據。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要分析哪個方面的問題,進而選擇相應的指標,根據指標總結結論。
很多人問,財務分析要看哪些指標?問這個問題,說明你本身對財務分析看得比較機械化,認為財務分析就是沖著那幾個固定的指標去的,把那幾個指標算出來,財務分析就完成了。
其次,不能過分依賴指標,有的問題可能沒有現成的指標供你用,怎么辦?那就自己去創造一個指標。
也就是說,財務指標沒有定式,他是在發展變化的,不斷地豐富和完善,你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使用這些指標,可能這個指標拿點東西過來,那個指標拿點過來,組成一個全新的指標,這是很有可能的。不要迷信指標。
3、關注指標的質量
這是財務分析的精髓。舉個例子:
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資產一般主要包括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等。如果你把資產負債表中的這些項目加起來,做流動資產,要小心了。因為,這些只是形式。
你要進一步分析這些資產的質量,比如應收賬款,你去分析發現,這個應收賬款,很有可能收不回來,盡管提了壞賬,但是剩下的也很懸,這種情況下,你在分析流動比率的時候,還能將應收賬款算在里面嗎?
會計是門語言,我們要把它準確、有效的表達出來,不僅僅是通過財務指標的計算,來得出淺顯的結論。
而是通過對財務指標的分析,及結合實際的論證,真正起到為企業經營、決策做輔助。
以下這個財務分析的五力模型囊括各類財務指標計算方式,有了這些計算方式,再結合以上幾點,你的財務分析指標會真正活起來。
盈利能力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資產凈利率=(凈利潤÷總資產)×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權益凈利率=(凈利潤÷股東權益)×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的經營效益越高
盈利質量
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平均資產總額)×100%;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盈利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100%;該比率越大,企業盈利質量越強,其值一般應大于1
銷售收現比率=(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凈額)×100%;數值越大表明銷售收現能力越強,銷售質量越高
償債能力
凈運營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產;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進行比較分析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流動負債;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100%;該比值越低,企業償債越有保證,貸款越安全
產權比率與權益乘數:產權比率=總負債÷股東權益,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產權比率越低,企業償債越有保證,貸款越安全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利息保障倍數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利息費用;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經營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債務總額)×100%;比率越高,償還債務總額的能力越強
營運能力
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收入÷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應收賬款);應收賬款與收入比=應收賬款÷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存貨;存貨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存貨);存貨與收入比=存貨÷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流動資產;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流動資產);流動資產與收入比=流動資產÷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凈營運資本周轉率:凈營運資本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凈營運資本;凈營運資本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凈營運資本);凈營運資本與收入比=凈營運資本÷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非流動資產周轉率:非流動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與收入比=非流動資產÷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總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總資產;總資產周轉天數=365÷(銷售收入÷總資產);總資產與收入比=總資產÷銷售收入;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進行分析
發展能力
股東權益增長率=(本期股東權益增加額÷股東權益期初余額)×100%;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分析發展趨勢
資產增長率=(本期資產增加額÷資產期初余額)×100%;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分析發展趨勢
銷售增長率=(本期營業收入增加額÷上期營業收入)×100%;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分析發展趨勢
凈利潤增長率=(本期凈利潤增加額÷上期凈利潤)×100%;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分析發展趨勢
營業利潤增長率=(本期營業利潤增加額÷上期營業利潤)×100%;對比企業連續多期的值,分析發展趨勢
財務人員針對自己工作的企業做財務分析,如同醫生看病一樣,圍繞“財務金三角”做財務分析。財務人員應透過異常或異動的財務數據把問題“準確地定位出來”。
核心理念1:
如同醫生看病一樣做財務分析
我們做財務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對此我常用一個比喻來說明,財務人員給企業做財務分析,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做檢查、下診斷、開處方,這是醫生看病的全過程。財務人員給企業做財務分析的過程,可與醫生給病人看病類比。
試想一下,財務人員做財務分析,一開始是不是先“做檢查”呢?都檢查什么呢?
自然是檢查關鍵的財務數據。
為了方便評價,財務人員先要給待檢查的財務數據找一個參照系,如過往同期的數據(同比)、上個月度或季度數據(環比)、優秀同業數據(標桿)、集團內兄弟企業數據,兩相對照,看看這些數據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變好的,可以叫亮點;變差的,叫暗點。查找變好的和變差的財務數據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識別企業價值和發現經營風險的過程。
財務人員針對自己工作的企業做財務分析,不用過多地識別企業價值。企業有沒有價值、有什么價值,相信財務人員心里有桿秤。如果財務人員站在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做財務分析,更多的應該去識別企業經營當中存在的問題。具體言之,財務人員應透過異常或異動的財務數據把問題“準確地定位出來”。
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有些問題是具有隱蔽性的。雖然這些問題也會體現在數值的不利變化上,但誘因不見得就是我們看到的表象。
舉個例子來說明:
企業銷售收入大幅度下滑,板子是不是該打在銷售人員身上呢?
如果你這么簡單定位,很可能會錯怪好人。產品賣得不好,不見得就是銷售人員能力和責任心出了問題。如果企業產品質量有問題,銷售人員怎么可能把產品賣得好呢?如果產品在研發設計階段就出了問題,銷售人員又怎么可能把產品賣出去呢?一股腦地把銷售業績下滑的責任都推到銷售人員身上,很可能會把企業真正的問題掩蓋起來,如忽視了研發層面、生產層面及采購層面的問題。
看到有問題的財務數據,財務人員要深入挖掘數據背后的業務原因。這個挖掘業務原因的過程就是“下診斷”的過程。
等財務人員把企業的問題都找出來了,定位清楚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開處方”。醫生開處方,是為了治病救人。就財務人員做財務分析而言,一旦發現企業經營管理當中存在問題,就應該想辦法,提出解決措施及建議,目的是把問題解決掉。所以,財務人員做財務分析像極了醫生給病人看病,同樣是做檢查、下診斷、開處方三部曲。
核心理念2:
圍繞“財務金三角”做財務分析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做檢查’的時候都檢查哪些方面呢?一個企業的財務數據很多,三張會計主表涉及的數據加起來有100多項。這100多項數據,我們需要重點關注哪些呢?”針對這些問題,我給大家一個簡潔明了的建議,重點關注“財務金三角”,圍繞“財務金三角”做檢查。
“財務金三角”并非會計專業術語,它是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解讀企業的財務表現。那么,“金三角”是哪三個角呢?
第一個角,增長性。
第二個角,盈利性。
第三個角,流動性。
我們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財務金三角”能穩定什么呢?它能穩定企業的價值,如圖所示。
設想一下,一個企業如果能同時做到增長性、盈利性、流動性都好,那么這個企業就是個具有較高價值的企業。
增長性是指企業業務規模的擴張。企業一旦停止了業務規模的擴張,止步不前,就可能陷入危險境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一點在企業發展的道路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企業業務規模的擴張,主要看銷售收入的增長,確切地說,應該看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
盈利性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企業層面的盈利性,即凈利潤的大小;
二是產品層面的盈利性,即產品毛利率的高低。
我們當然希望企業盈利,企業的產品也盈利。如果一家企業的產品盈利,但企業不盈利,這說明什么呢?
很可能意味著企業管理效率低下,企業有必要在管理上挖掘潛力,把管理費用、銷售費用降下來。如果企業不盈利,企業的產品也不盈利,那么這樣的企業應盡快謀求轉型。產品不盈利,說明企業沒有市場競爭力,若轉型也存在困難,則企業很可能會面臨破產與倒閉的危機。這樣的企業建議及早撤出市場,撤出越早,損失可能會越小。
流動性主要看三點。
一看現金流是否健康。企業財務數據的內核是什么?一句話:有利潤的收入,有現金流的利潤。企業經營不能只謀求盈利,僅盈利是不夠的,還要賺錢。賺錢這個詞很有內涵,它本身不是會計術語,但它是兩個會計術語的組合,即利潤和現金流。實現有現金流的利潤,這才叫賺錢。
二看資產周轉。一家企業資產周轉速度快,往往意味著管理規范。
三看負債率。我們應重點關注企業的負債率是否維持在合理的水平。這里并不是說負債率越低越好,在市場拓展期,企業適當舉債是有利于實現快速擴張的。當然,也不是說負債率越高越好,負債率太高,企業可能會有債務風險。
圍繞“財務金三角”做財務分析,這一思想非常簡潔,也很明確。如同醫生看病一樣做財務分析,圍繞“財務金三角”做財務分析,這兩個理念都很形象生動,希望這兩個理念能幫助大家理解財務分析的真諦。
從考試通過率來看,財政稅收專業的通過率相對較低,考試難度也相對較大。考試內容涉及理論和實踐能力的考核,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計算量和專業知識。
一、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好考嗎
中級財政稅收經濟師并不好考,選擇該專業最好有一定的財會基礎,請沒有基礎的學員慎重選擇。這兩年的考試越來越靈活了,細節擴展也增加了不少。
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考試內容一共分為了13個章節,主要內容有:公共財政與財政職能、財政支出理論與內容、稅收理論、貨物和勞務稅制度、所得稅制度、其他稅收制度、稅務管理、納稅檢查、公債、政府預算理論與管理制度、政府間財政關系、國有資產管理、財政平衡與財政政策等。
二、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通過率高嗎
中級經濟師財稅通過率一般,中級經濟師財稅專業主要是指的財政稅收專業,根據歷年的數據顯示,該專業的通過率并不是很高,這主要是因為該專業學習內容多、記憶難度大、計算題多。
中級經濟師考試中財稅專業的通過率大約在15%左右,相比其他專業更低。其中,人力資源專業通過率最高,約為37%,工商管理通過率為25%,金融專業通過率為16%。
三、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特點和難度分析
(1)在經濟師各專業中屬于難度較大的專業,選擇該專業最好有一定的財會基礎。
(2)分為財政和稅收兩部分內容,財政部分理論性強,稅收部分實務性強。
(3)計算量較大。主要是案例分析題,經常出現有關稅收的計算題,需要考生熟練靈活掌握稅收知識。單選和多選也有涉及。
(4)推薦適合人群:建議有專業基礎的學員選擇該專業,沒有基礎的學員慎重選擇。一般適合國家財政稅收相關工作人員,財務管理、會計類專業的考生報考。
以上就是【中級經濟師財務稅收好考嗎?附專業特點和難度分析!】的全部內容。考生必備!2023年中級經濟師最全三色筆記趕緊領取!
一、如何讓財務分析有用?
財務分析有用嗎?這是很多財務人員在寫財務分析報告時都在思考的問題。為什么會有這個思考呢?因為很多公司的財務分析報告就是財務負責人在季度例會或年會上講演的文稿,講演完也就完了,實在看不出它對公司經營管理起到了什么推動作用。
如何才能使財務分析真正起作用呢?有兩點財務人員不可忽視:第一,財務只有與業務相結合,共同完成財務分析,讓財務分析立足業務,立足解決經營中的問題,財務分析才能起作用;第二,財務分析是財務與業務結合的絕好工具,它為財務人員理解業務提供有效的手段和介入方式。
無用的財務分析報告一般都具備以下三個典型特征:
第一,它是財務人員閉門造車做出來的,分析時熱衷于就數字論數字,沒有貼近業務,更不可能深入業務;
第二,財務分析報告語言充斥著各種財務術語,做不到理論大眾化、語言通俗化,報告只有財務人員自己能看懂,別人看不懂;
第三,財務分析報告不是立足于找尋問題和解決問題,而是像表功道具一樣。
如何讓財務分析起到應有的作用?關鍵在于以下三點:
(1)推動業務改進是關鍵
財務分析是企業經營中的管理動作,而非理論研究。若想讓財務分析起到作用,一定要以推動業務改進作為導向。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財務分析是財務管理的一項具體工作。財務工作本身不直接創造價值,它只有作用于業務才能間接為企業創造價值。懇切地說,財務分析如果不能幫助業務改進運營,它就是形象工程,于管理而言毫無意義。
特別強調一點,如果財務分析僅僅是改進了財務工作,財務分析是自娛自樂,是“自嗨”。很多集團公司的財務分析工作是由集團CFO給子公司CFO布置作業,作業根本不會落實到業務層面,因為沒有業務人員參加,財務分析工作等于只在財務體系內空轉。
(2)財務分析要大膽走進業務,探究業務
任正非先生說,財務如果不懂業務,只能提供低價值的會計服務。財務人員如果對業務不了解,就沒法定位異常數據背后的業務原因。做不到這一點,怎么辦呢?這就需要財務人員求助于業務人員。倘若業務人員沒有時間配合或者不愿配合,勢必會拖累財務分析工作,因此財務人員務必要主動走進業務、探究業務。
財務人員如何才能順利地走進業務?財務人員不妨讓業務人員明白,財務分析這項工作能為業務拓展、業務改進出力,能給業務人員提供決策支持,財務分析本身是讓業務受益的事情。相信這樣做后,業務人員可能更愿意配合財務人員完成財務分析工作。
事情往往都具有兩面性,財務人員參于財務分析工作,既需要懂業務,也可借此實現懂業務。
(3)找出數字背后的業務故事,把定位問題變成解決問題,把推脫責任變成分派任務
找出財務數字背后的業務故事,唯有讀懂它,方可解析它。
譬如,公司人工成本增加了,原因不一而足,如人員工資福利太高導致人工成本增加、多發了獎金導致人工成本增加、人員冗余導致人工成本增加等等。具體到A公司頭上,人工成本增加則是人員冗余這個原因導致的。
如何把定位問題變成解決問題?
接上例,問題定位清楚了,接下來要做的是,如何解決它?財務可以提供幾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內部轉崗,轉到有需求的部門;年齡大的可以提早退休;不合格人員可以辭退。
如何把推脫責任變成分派任務呢?
A公司產品銷售收入下降了,財務部認為市場銷售部工作不力。市場總監認為產品賣不動是定價太高造成的。定價部門認為產品成本太高,才導致定價高。生產部門認為材料采購價格高、人工成本高才導致了產品成本高……幾個部門相互指責,這就是推脫責任的表現。
分派任務的做法是,先不急于追究責任,先找底層原因。公司銷售收入下降,表層原因是公司的產品比競爭對手的貴,而定價高是成本居高不下造成的,成本高就是底層原因。原因找到了,那就要說說降成本的辦法:首先,降人工成本不能莽撞地給工人降低工資,要設法提高人均生產效率;降低材料成本可考慮批量采購、貨比三家、原材料替代方案等;降低制造費用的思路是提高機器的生產效率,引進更好的生產設備。方法明確后,就可以責成相關部門拿出行動方案了,這么做就是分派任務思維。
做到了以上這三點,再按月或按季度往復閉環作業,就可以實現從財務分析到經營分析的蛻變,讓財務分析真正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工具。
二、財務分析與經營分析的異同
首先聲明,財務分析與經營分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第一,財務分析與經營分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財務分析中有經營分析的成分,但沒有像經營分析那樣著眼于行動;經營分析以財務分析為依托,兩者互為表里。
第二,經營分析是針對財務分析發現的問題結合業務所做的更深入的專項分析,是把財務分析落實到經營層面。
第三,財務經營分析是財務分析的升華。財務分析立足財務,以分析問題為主;經營分析立足經營,以解決問題為主。一般而言,財務分析是CFO工程,由財務部一把手組織的;經營分析是CEO工程,由公司一把手組織的。
三、財務分析報告常見的問題
財務人員在做完財務分析之后,一般會以PPT或WORD文本報告的形式呈交給相關領導。這份報告寫得怎么樣呢,都有什么問題呢?我對報告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做了梳理,歸納起來主要是以下九點:
(1)把報告寫成了下對上的述職
如果把財務分析寫成了下級對上級的述職報告,這份報告就會變味。述職的慣常操作是闡述自身的業績,目的是得到上級的肯定和表揚。這種寫作方式必然會讓財務分析報告成為表功道具。
(2)機械套用模板
模板化最突出的優勢是,把成熟思維的結果作為集體意識貫徹下去,讓大家都省時省心工作。不少集團公司都制作了成熟的財務分析模板,會下發給分子公司使用。模板是基于共性制作的,各分子公司畢竟有自身的個性,分子公司機械地套用模板將無法揭示自身個性化的問題。因此,借助模板做財務分析報告時財務人員需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
(3)把握不住重點,沒能揭示出重要問題
企業一段時間內都會有其最突出(根本)的問題,它如同企業的病灶,會引來諸多的不良反應或其他疾病。做財務分析時一定要避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短視思維。
如同一個人得了病毒性感冒,癥狀有以下幾種:流鼻涕、發燒、咳嗽、打噴嚏、睜不開眼,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是發燒,燒退了,病也就好了。
成功的財務分析需要找出企業最根本的問題。
譬如公司整體利潤水平下降,導致利潤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收入規模下降、成本費用升高、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增加等。抽絲剝繭后,發現的最根本的問題是產品質量不過關。因為產品質量不過關,導致客戶不購買公司產品,又因公司收入下降,造成公司利潤下降。另外,因產品質量不過關,銷售人員賣不動產品,導致公司招聘了更多的市場人員去推廣公司的產品,這又導致人工成本、差旅費、廣告宣傳費增加,結果進一步造成公司利潤水平下降。也是由于產品質量不過關,客戶后期不再支付貨款,導致應收賬款增加,最終計提的壞賬準備增加,這也導致了公司利潤下降。
收入下降、費用增加、減值準備提高都是導致公司整體利潤降低的原因,然而最核心的原因是產品質量不過關,這一原因等于是各種“病癥”的源頭。解決問題時圍繞這一源頭進行就行了。
財務分析如果不能把握住最核心的問題,所做的分析都將是膚淺的,甚至可能是誤導方向的。一份合格的財務分析報告一定要做到,透過數字表象找出問題癥結。
(4)問題與專項分析不能呼應
一旦揭示出了公司最根本的問題,就需要對此問題進行專項、深入的分析。
首尾呼應,會讓分析報告富有邏輯性。例如報告揭示公司超長期的應收賬款很多,那么在專項分析部分就要重點講應收賬款的催收政策、公司的信用政策,以及對客戶的信用評級等。這是問題與解決問題手段的對應。
如同寫一篇文章,在前面埋下了伏筆,后面就要有呼應。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分析報告中揭示出了公司資金鏈緊張是由于應收賬款過度膨脹造成的,在后面的專項分析部分就應闡述如何限制應收賬款增加,如何清理前期遺留的應收賬款,如何制定賒銷政策及客戶評級。這種前后呼應、首尾銜接能體現出分析報告的層次感。
(5)就數字論數字
簡單的數據羅列稱不上是分析,因為我們看不出數字變動的因果。
例如,財務分析報告中指出公司利潤率下降了20%,原因是什么呢?報告中是這么寫的,“因銷售收入下降了10%,管理費用增加了20%,銷售費用增加了15%,導致利潤率下降了20%”。這樣的分析就是典型的就數字論數字,意義并不大,因為我們還是不知道底層原因是什么。不能挖掘出深層次的業務原因,這樣的分析是淺層次的。
把數據背后的具體原因說出來,分析報告會更打動人。接上例,數據背后的原因是,“華南地區銷售受阻,導致銷量降低了10%,導致毛利降低了**萬元;寫字樓租金上漲了**萬元,導致管理費用增加了20%;由于華南市場廣告投入增加了**萬元,導致銷售費用增加了15%,這幾個原因最終導致毛利降低了20%。”
這樣寫下來,閱讀分析報告的領導能夠看出利潤下降是由三個具體原因造成的,接下來他就該想辦法解決這三個問題了,具體措施是,“加大產品的推廣力度,打開華南市場;減少人均辦公面積,搬遷辦公地址;減少廣告投入,改用其他更廉價的廣告投入方式來加強宣傳。”
(6)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
多用數學,少用語文;多定量,少定性。財務分析如果不能量化形象,分析結論的可信度要下降許多。
例如財務分析報告有如下描述,“因為市場競爭加劇,公司收入大幅下降,利潤大幅下降”,這就是定性的描述。這樣的分析結論不能給公司的決策提供幫助,其可信度也要打問號。
“量化”二字,不僅是財務核算精準的體現,也是財務人員深入理解業務的體現。問題是,很多時候量化數據影響并不容易,有的數據不易取得。這或許是很多財務分析報告定性描述偏多的原因。
數據影響不易量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因為以下幾點:第一,沒有多期歷史數據積累;第二,數據核算顆粒度太粗放,沒有分細了核算;第三,核算維度沒有預先作出設計,如產品維度、客戶維度、地區維度、項目維度等,如果這些維度細分數據,分維度量化影響也很難做到;第四,公司組織架構發生了調整。
(7)任務令表述不清晰,改進措施泛泛
財務分析最終是為了達成行動,分析報告結尾之處加上任務令是必須的。
如某份財務分析報告結尾下達了這樣一則任務令:加強市場推廣,責任人:銷售部全體。你有什么感覺呢?這種任務令毫無約束力,加強市場推廣的手段太籠統,沒有可操作性,責任人也不明確,集體負責等于無人負責。
讓解決問題的思想落地實操,這是財務分析向經營分析升華的關鍵。期望解決問題,一要有明確的解決措施,二要有明確的責任人,三要有完成任務的時間節點。
“在當地電視臺投放xx分鐘的廣告,每月選擇一個萬人社區進行一次路演,責任人是張三,李四,王五,張三負責電視臺廣告,李四和王五每周替換負責萬人社區路演推廣,每個月的第二周進行相關匯報。”可執行的任務令應是一份行動方案的概要,這樣的任務令才是值得贊許的。
(8)預測的準確性差
分析報告結尾處往往要寫上對全年經營指標的預測。預測準確與否,在某種程度上是檢驗財務分析效果的標尺。理論上,如果財務分析找出的問題是恰當的,提出的解決措施建議是務實可行的,后面的預測就應該是準確的。
財務預測準確與否,會影響公司后續的資源配置。如財務分析報告預測公司下季度銷售收入將增長30%,公司據此來安排采購、安排生產,假若預測失實,公司極有可能要為此蒙受損失。
任正非先生說,“預測是管理的靈魂”。財務對業務的支持從事后走向事前,預測是可以為之的舉措。財務以會計核算來指導業務,屬于事后指導。用財務預測來指導業務則屬于事前指導,事前指導可以優化公司的資源配置,但需要實現較高的預測準確性。
(9)前后期任務令無閉環
閉環是管理的精要所在。閉環是什么,是檢查,是落實獎懲。沒有閉環,任務是否完成就責任追究,沒有追責追究,下達任務令就不會有嚴肅性。在財務分析報告中,上一期的任務令在本期要做驗收,是否完成了,未完成的在本期是否要繼續推動完成,都應該在當期報告中體現出來。如果報告中對此不做要求,責任落實可能就是一句空話。
四、好的財務分析報告具備以下特征
(1)重在有用
不要過分追求專業形式。形式無論有多好,投入的時間無論有多長,都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還是“有用”二字。沒有用的報告只是增加了公司無效的成本,對公司而言沒有意義。財務分析應該作為公司的管理工具而存在,它應揭示公司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從這一角度來說,財務分析是自曝其短的過程。
(2)客戶導向
抓住主要需求,不要過分追求全面。讀財務分析報告的人就是財務分析報告的服務的客戶,如CFO、CEO。寫報告時一定要把握住客戶的需求點,不要面面俱到。對于CEO而言,他最關注的是KPI是否完成。因此財務分析報告要首先迎合CEO的這項需求,針對他的需求來完成分析。
(3)精簡
開門見山列出結論。報告彎彎繞繞太多,篇幅太長,對閱讀者而言負擔就越重。針對問題點,WORD文檔A4紙寫3頁、PPT中寫20頁就足夠了。
(4)探求數字背后的業務原因
分析報告要與業務相結合,深挖業務底層原因。
(5)不給業務部門造成過大的壓力
財務人員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需求而給業務人員太重的壓力,業務人員的責任是打拼市場,不要把太多表格填寫工作交給他們。
(6)模板作業,個性解讀
財務分析報告既要有共性的東西,也要有個性的特點。
(7)財務分析的最終目是促成行動,結尾加上任務令
說不如做,說得再好,不行動也白搭,這就是要有任務令的原因。
(8)由了解業務、理解公司歷史的財務人員寫財務分析報告
不理解業務的財務人員寫不出高質量的財務分析報告。財務分析報告有三個層次:做檢查、下診斷、開處方。要做到第三個層次,需要報告寫作者理解公司的業務模式、要融入業務。
五、財務分析如何化繁為簡
某集團的財務總監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分析報告的框架結構他們已經清楚了,可問題是,如果每個月都照著這樣的框架去寫分析報告,寫來寫去,很容易把財務分析整成簡單重復的工作,畢竟企業每個月的主要問題都是差不多的。
這位財務總監反映的問題很現實,也很典型。
我們就一個公司做財務分析,剛開始的時候,做寫一份大而全的分析報告是沒有問題的,也是必要的。一方面這有利于財務人員對公司問題做一個全面的梳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財務人員對自己的思維做一個梳理。
問題是,每個月的財務分析報告都這么大而全地寫下去,財務人員自己也會覺得膩歪,領導們看了會覺得乏味,而且還會生出財務“老調不斷重彈”的錯覺。果真如此,財務分析工作就做被動了。
此情此景,財務人員應該如何應對呢?
財務人員一開始寫大而全的財務分析報告,無可厚非。等到公司上上下下,包括公司的領導、業務人員、財務人員對公司主要問題都了然于胸的時候,財務分析報告就該有所突破了。
財務分析是可以晉級的。
最初,財務人員是寫財務分析報告;后面呢,財務需要服務業務,就該寫經營分析報告;再后面呢,寫小而精的專項分析報告即可。專項分析報告就針對每個月最核心、最急切需要解決的那么兩三個問題展開。專項分析報告幾乎是一事一議,自然也就不會重復了。
企業財務分析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它能夠幫助企業家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發現潛在的風險和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然而,很多企業在做財務分析時往往無從下手,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本文將介紹企業財務分析的八個步驟,讓你輕松掌握財務分析的技巧,讓你的財務狀況一目了然!
第一步:準備數據
在進行財務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公司過去一年或幾年的財務報表數據,包括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等。這些數據可以來自于公司的賬目、稅務報表等。
第二步:制定計劃
制定一個詳細的財務分析計劃,包括分析的日期、數據來源、分析內容、分析方法等。這個計劃可以幫助你在分析過程中不偏離主題,更加高效地完成財務分析任務。
第三步:核對數據
在進行財務分析之前,需要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核對和驗證,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這可以通過與公司賬目、稅務報表等數據進行核對,以及與其他財務報表進行比較來實現。
第四步:做出比較
將公司的財務報表與同行業、同規模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公司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同時,還可以通過比較公司的不同時期財務報表,來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變化情況。
第五步:進行財務指標分析
財務指標是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的重要指標,包括利潤率、周轉率、負債率等。通過對這些指標進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發現潛在的問題和風險。
第六步:做出預測
通過對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可以預測公司未來的財務狀況和趨勢。這可以幫助企業家更好地制定未來的財務計劃和戰略,避免潛在的風險和問題。
第七步:提出建議
在進行財務分析之后,需要對發現的問題和風險提出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方案。這些建議可以包括優化成本、調整銷售策略、降低負債等。
第八步:定期匯報
定期向公司高層匯報財務分析結果,讓公司高層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和趨勢,同時也可以得到公司高層的反饋和建議,進一步優化公司的財務策略和計劃。
以上是企業財務分析的八個步驟,它們能夠幫助你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更加高效、準確。通過這些步驟,你可以輕松掌握財務分析的技巧,讓你的財務狀況一目了然!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財務分析的需求越來越高。財務分析不僅僅是對企業財務狀況的簡單描述,更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深入剖析和決策支持。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財務分析進階課程的內容,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財務分析和決策。
一、企業經營分析與問題解決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企業經營分析是財務分析的基礎,通過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空間。在企業經營分析中,我們需要關注企業的市場份額、盈利能力、成本控制等方面,以便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二、透過報表看企業——財報分析實戰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財務報表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反映,通過對財務報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方面。在財報分析實戰中,我們需要掌握財務報表的基本結構和內容,學會運用各種財務比率和指標進行深入分析,以便為企業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持。
三、從財務BP到財務場景師——財務分析與決策實務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財務BP(Business Partner)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角色,負責將財務管理與企業戰略相結合,為企業創造價值。而財務場景師則是在財務BP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業務,為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財務分析和決策支持。在財務分析與決策實務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從財務BP轉變為財務場景師,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發展。
四、產品定價策略與技巧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產品定價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產品定價策略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產品定價策略與技巧中,我們需要了解市場需求、競爭對手、成本結構等因素,運用各種定價方法和技巧,為企業制定合適的產品定價策略。
五、成本分攤與精準盈利分析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成本分攤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通過對成本的合理分攤,可以更準確地計算企業的盈利水平。在成本分攤與精準盈利分析中,我們需要掌握成本分攤的原則和方法,學會運用各種成本分攤模型進行精準盈利分析,為企業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持。
六、全價值鏈成本管理與優化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全價值鏈成本管理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全價值鏈成本管理與優化中,我們需要關注企業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成本控制,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等手段,實現全價值鏈成本的降低和優化。
七、工廠成本管控與制造績效提升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工廠成本管控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關鍵。在工廠成本管控與制造績效提升中,我們需要關注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成本,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等手段,實現工廠成本的降低和制造績效的提升。
八、采購成本優化與雙贏談判策略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采購成本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優化采購成本,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在采購成本優化與雙贏談判策略中,我們需要了解供應商市場、采購需求、價格談判等方面的知識,運用雙贏談判策略,實現采購成本的降低和供應商關系的優化。
九、對標華為:戰略落地—經營計劃與預算預測 點擊查看課程詳細內容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制造商,其財務管理體系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在對標華為:戰略落地—經營計劃與預算預測中,我們可以學習華為的財務管理理念和方法,通過制定合理的經營計劃和預算預測,為企業的戰略落地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持。
總之,財務分析進階課程旨在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財務分析和決策,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通過學習企業經營分析與問題解決、透過報表看企業——財報分析實戰、從財務BP到財務場景師——財務分析與決策實務、產品定價策略與技巧、成本分攤與精準盈利分析、全價值鏈成本管理與優化、工廠成本管控與制造績效提升、采購成本優化與雙贏談判策略、對標華為:戰略落地—經營計劃與預算預測等內容,企業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財務報表分析的意義:財務報表分析首先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情況。還可以檢查企業預算完成情況、揭示企業未來的報酬和風險、考核經營管理人員的業績等,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勵機制提供幫助。
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有哪些?
財務報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進行的,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點,也有共同的要求。從企業總體來看,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評價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分析企業資產的分布情況和周轉使用情況。
2、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企業利潤目標的完成情況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變動情況。
3、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企業權益的結構,估量對債務資金的利用程度。
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內容互相聯系,互相補充,可以綜合的描述出企業生產經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以滿足不同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基本需要。
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1、結構分析方法
結構分析方法又稱為垂直分析法、縱向分析法或者共同比分析法。
2、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稱為水平分析法或者橫向分析法。
3、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會計報表內兩個或兩個以上項目之間關系的分析,它用相對數來表示,因而又稱為財務比率。
4、比較分析方法
比較分析方法是通過比較不同的數據,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并找出預備比較對象差別的一種分析法。
5、項目質量分析法
項目質量分析法通過對財務報表的各組成項目金額、性質的分析,還原企業對應的實際經營活動和理財活動,并根據各項目自身特征和管理要求,在結合企業具體經營環境和經營戰略的基礎上對各項目的具體質量進行評價,進而對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質量做出判斷。
6、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通過分析影響財務指標的各項因素及其對指標的影響程度。說明本期實際與計劃或基期相比較發生變動的主要原因以及各變動因素對財務指標變動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財務報表分析的主體包括哪些?
財務報表分析的主體是財務報表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權益投資人、債權人、經理人員、政府機構和其他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人士。不同使用者出于各自目的使用財務報表,則需要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
在企業的日常業務中一定會涉及財務分析的內容,對于公司財會人員來說,企業財務分析的方法包括哪些?
企業財務分析方法
一般包含4種分析方法。
1、比較分析:為了說明財務信息之間的數量關系與數量差異,進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
2、趨勢分析:了解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及其原因、性質,幫助預測未來。主要用于進行趨勢分析的數據能使絕對值也能是比率或百分比數據。
3、因素分析:選取分析幾個相關因素對某一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根據差異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通過對財務比率的內容來分析,分析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借助于比較分析和趨勢分析方法。
企業為什么要進行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
而財務分析法是為了在維護企業合法利益的情況下盡可能的使企業的財務關系明朗,在檢查財會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下,更好的處理企業各方面的財務關系,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為了能讓企業更好的做大做強,更有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