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質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企業開始涌入市場,爭占市場份額,市場競爭越發激烈。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實現企業可持續性發展,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非常必要。
然而從當前企業績效考核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分析,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設計及應用,尤其是財務評價指標的選擇與應用問題最為突出。
基于此,本文針對企業績效考核中財務指標的選擇與應用進行分析,以期企業能夠通過完善績效考核工作,提升市場競爭實力。
01
財務指標在企業績效考核中的優勢
(一)財務指標能夠客觀反映企業財務狀況
與績效考核中的其他指標相比較而言,財務指標能夠更加客觀、精準地反映企業某一周期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情況,能夠直觀地反應企業經營業績情況,是企業績效考核工作中公認的量化指標之一,在績效考核實踐中體現了較好的效度和信度。
如各級國資委對國企負責人歷年的經營業績考核,均以關鍵財務指標為關鍵業績指標開展業績考核。其他性質企業雖然選用的考核方法及工具不盡相同,但財務指標在業績考核中的應用比重一般不低于55%。
由此可見,將其應用于企業績效考核中,能夠有效反映各部門、各崗位的業績情況、收支盈虧,進而為企業績效考核工作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提高績效考核的有效性和精準性。
(二)財務指標具有戰略導向作用
企業階段性發展目標的制定與深化落實需要依托于財務指標。通過財務評價指標的設置,考評評價及應用,能起到上接領導層,下接員工,貫穿企業戰略實施的全過程。財務考核指標目標設置是對企業戰略目標層層分解,層層壓實任務,具有良好的戰略導向性和考核結果可比性。
(三)財務指標具有客觀公正特點
企業財務指標嚴格按照國家行政部門頒布企業會計準則根據一定的經營周期進行編訂,并且在編訂完成后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審計。標準統一、規范,考核數據獲取及應用簡單、明了,具有較好的合理性、客觀性和可靠性。相比之下非財務指標標準難以統一,主觀性較強。因此,在企業績效考核中應用財務指標,更加客觀公正,可操作性強,經濟性高。
02
財務指標在企業績效考核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對財務部門的重視度有待提升
通過上文可知,財務指標在企業績效考核工作中具有較高的意義與價值。然而就當前企業績效考核工作分析,很多企業并未能充分認識到財務指標對績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甚至出現了財務部門地位弱化的現象。
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不僅包含了企業管理層對此財務指標在績效考核作用的認識偏差,同時也包含了財務部門及工作人員的個人問題。
現階段,多數企業的績效考核工作都是由人力資源部門組織開展的,在考核過程中與企業其他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甚少。而企業財務部門也僅關心財務工作具體事宜,獨立開展財務管理工作。這導致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形成了信息孤島。財務管理部門主動性不強導致企業績效考核工作重擔全部落在了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上。而人力資源部門由于工作性質影響,導致績效考核側重點出現偏差,無法結合企業財務管理相關內容開展完備的績效考核工作,最終降低了企業績效考核客觀性。
除此之外,很多企業在社會上聘用了培訓師開展績效考核工作,但是大多數培訓師的專業都是人力資源管理或者企業管理,并不懂得財務相關知識。事實上,在整個企業績效考核中財務的占比是最大的,但是企業財務部門僅提供了財務數據,實際參與度并不高。這導致了“外行主導,內行不參與”的問題,進而致使企業績效考核工作混亂不堪,難以真正發揮績效考核及財務指標的價值與效用。
(二)財務指標有利有弊
財務指標是一把雙刃劍,能夠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但是如果應用不當將會影響企業的決策與發展規劃合理性和科學性,甚至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以華數集團舉例,該集團在利潤導向初期和網絡中期,主要以企業獲取的利潤為績效考核中心,并且采取了大量措施來壓縮成本,取得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發展到了戰略導向時期后,華數集團成立了數字化電視公司,并且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搶占市場份額,并成功收購中廣。這些舉措雖然給當前集團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害和負面影響,但是是有利于集團可持續發展的。而該集團的下屬子公司中,兩個財務指標帶動了經濟利潤快速增長,但是新興公司的業務卻處于滯后狀態。
上市公司為了完善業績指標,對內部完成利潤指標甚至超額的部門進行了獎勵。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整體創新性不足、改革意識不強,進而影響華數集團的整體發展進程。由此可見,財務指標對于企業發展的導向性是極強的,但是在應用中也存在一定負面影響。對此,企業在績效考核中應用財務指標應該科學合理、小心謹慎。
03
在企業績效考核中
選擇與應用財務指標的注意事項
首先,企業績效考核工作中應該注重財務指標的定性與定量結合。定量考核剛性較強,以量化數據為支撐,排除了人為因素干擾,能夠有效體現企業績效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和客觀性。但是企業不同部門在企業經濟發展進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不同,并且各具特點。例如,科技含量、管理水平高低等。因此,在績效考核中選擇與應用財務指標應該注重定量與定性相結合,以便精準實現考核目標;
其次,企業績效考核工作還應該內部控制與完善。企業內部控制主要包含了員工的誠信管理、企業組織結構優化、職能劃分等。如果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存在短板,那么將會影響財務指標在績效考核中的應用效果;
再次,企業應用財務指標于績效考核工作中,還需要注重各級部門的溝通與反饋。企業績效考核結果關乎著企業內部每一個員工,績效考核應該是人性化、合理化的,而非機械化的。因此,在實際財務指標應用中,財務部門及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該注重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并建立被考核對象申訴機制,進而強化企業考核成效;
最后,企業還應該依據財務指標對績效考核方法進行合理完善,提高考核方法的合理性、科學性、實用性。
04
企業績效考核中財務指標的優化策略
(一)加強績效考核人員培訓
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有效進行需要依托專業高效的績效考核隊伍。考核人員對績效考核工作目標、意義的理解,及對各種考核工具的掌握程度將會直接影響著企業績效考核工作的質量與效果。同時,在績效考核工作開展進程中,相關人員如財務指標考核數據提供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也將直接影響考核數據質量及考評的效果。
基于此,企業應該注重加強績效考核人員的培訓,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和核心素養。
首先,企業管理層應該對現有人員的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工作態度等進行綜合評估,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組織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活動。培訓內容包含績效考核方法、工具的科學應用與操作流程,同時還應該深化研究各項財務指標在績效考核中的具體運用;
其次,績效考核指標設計尤其是關鍵財務平均指標應由考核者及被考核者共同制定,關鍵業績指標的目標值應雙方達成一致并制定有效的實施方案。這樣就能夠在最大限度上保障績效考核工作的合理性及考核結果的有效性;
最后,企業還應該注重人力資源制度的完善,如薪酬福利制度、員工培訓開發方案與績效考核辦法的銜接,充分實現績效考核的導向功能、分配功能及開發功能。保證考核結果的應用落地及對員工績效改善的作用,進而促進企業整體業績的提升。
(二)合理優化財務指標的價值判斷功能
當前企業在績效考核工作中所選用的指標根據不同的屬性分為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內部指標和外部指標,先行性指標與滯后性指標等。考核指標涉及企業經營層面、內部工作質量層面。企業的業績考核最近體現在經營業績上來,也即是財務結果。因此,企業應該注重合理優化財務指標的價值判斷功能。
首先,企業管理層應該加強對財務部門及會計工作的監管力度,通過建立完備的監管機制和追責制度,不斷規范財務人員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態度,進而避免工作失誤問題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與此同時,企業還應該加大內部控制與審計力度,定期開展企業財務核算、成本控制等進行內部審查,以提高財務指標的合理性和精準性。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財務指標在企業績效管理中發揮最大效用;
其次,企業還應該切實提高績效管理人員的價值判斷與財務數據分析能力,促使其在財務指標設定過程中能夠抓住關鍵信息,并合理運用各種財務分析工具評估企業經濟行為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而提高財務指標的合理性,提高企業績效考核工作質量與效果。
(三)提升財務指標的預測功能
上文中提出財務指標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保障企業績效考核工作的合理性和客觀性,但是如果制定不合理、運用不得當,將會影響企業的科學決策與發展規劃,甚至給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因此,為了避免財務指標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企業財務部門及工作人員在績效考核中應用財務指標,應該注重合理預測,避免企業陷入為追求一時利益而阻礙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漩渦之中。
首先,企業管理層應該充分明晰財務指標不僅能夠如實反映當前企業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同時還能夠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數據預測。因此,在設定及優化企業財務指標過程中,應該注重與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相匹配,讓長期目標分解成多個階段性目標;
其次,在設定財務評價指標進程中,還應該對長期指標進行層層分解,讓財務評價指標更合理化、更能精準考核。引導企業在完成財務指標的基礎上不斷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綜上,企業在制定和優化財務指標進程中應該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階段性戰略發展目標。
(四)結合企業發展情況選擇適宜財務指標
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的實際工作需求不同,對績效考核中財務指標的選取標準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不是一成不變的,而要根據企業的發展階段,企業內部管理成熟度及戰略規劃不同而調整。
具體而言,要想提高企業績效考核效用,實現預期考核成效,關鍵就在于結合企業實際發展需求選擇合適的財務指標,如近幾年國企績效考核實踐中頻頻選用的EVA財務指標,又稱為經濟增加值,經濟增加值是公司業績度量指標,與其它度量指標不同之處在于:EVA考慮了帶來企業利潤的所有資金成本。
在國企的績效考核中應用EVA財務指標,集中體現了我國企業的經營發展理念的轉變,從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轉變為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是提升企業績效考核效果的關鍵。因此,如何有效利用EVA指標成為現代企業績效考核實踐重點關注問題。
在應用EVA財務指標進程中,企業應該注重對企業業務績效的整體考核,并著力于評估企業的實際生產能力,通過績效考核對企業的綜合價值進行評估,進而實現績效考核最終目的。
(五)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結合使用
財務指標在企業績效考核應用的優勢顯而易見,但只有財務指標,而忽略非財務指標,也是不合理的。因為企業經營是一個復雜、多元的過程,只有定量的財務指標,企業績效考核則過于單一,片面。所以在企業績效考核中要注意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結合使用,如客戶滿意度指標、員工學習成長指標及內部管理方面指標也非常重要,它們從定性方面衡量企業持續發展的能力,是對企業經營管理過程的考核。
05
本文結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績效考核中合理應用財務指標至關重要。財務質保具有良好的戰略導向性、企業價值預測性及客觀公正性,是實現企業績效考核效果的有力保障。
對此,企業管理者應該提高自身對于財務指標的認識與重視度,充分明晰財務指標的選擇與應用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企業還應該針對當前財務考核指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促使其更加符合企業的階段性戰略發展目標,進一步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項目投資可行的財務指標有凈現值、年金凈流量、現值指數、內含報酬率、投資收益率和回收期等。投資項目可行是指以項目財務預測為基礎,根據國家財稅制度和市場價格,從企業的角度評估計算項目的效益和成本,以此評估改項目的利潤水平、償債能力以及現金流量等財務狀況,以此來判斷該項目在財務上是否可行。
什么是投資項目?
投資項目是投資對象的總稱,通常是指包括成套投資建設工程項目在內的一個投資單位,也稱作“投資建設項目”。一個投資項目內的各項投資緊密相連,可以說各項投資擁有共同的目標,且在技術上和財務上存在著一定聯系,因此有必要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評估計劃、籌集資金和組織實施相應規劃管理。同時,相對其他投資項目來說,一個投資項目還應保持一定獨立性,即在投資目標、應用的技術和管理等方面應區別于其他投資項目。
財務指標包括哪些?
財務指標是指能整合和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具體包括:
1、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2、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
3、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利用財務指標的優缺點
使用各類財務指標進行業績評價,可以很清晰地看見企業各個部分的財務狀況,清晰明了。但是僅用財務指標來評估業績存在不足之處:
1、財務指標只評估過去的數據,因此不能反映未來狀況,不能用于評估企業在創造未來價值的能力上的情況;
2、財務指標容易被操縱,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會計利潤通常是投資者關注的重中之重,因此企業管理當局會采用各種方法操縱利潤以吸引投資者;
3、財務指標的計算主要依據財務報表中的數據,而未考慮其他會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因素,如產品質量、員工的技能和素養,也未能考慮整體經營過程和顧客的滿意度等。
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負債是維持運營和擴張業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常見的付息負債,如銀行貸款和債券等,企業還承擔著各種形式的非付息負債。這些負債因其特殊性質,對企業的財務健康和風險狀況具有重要影響。本文將詳細探討非付息負債的兩個重要類別——或然負債和非貨幣性負債,以及與之相關的累積給付義務和臨時性流動負債的管理。
非付息負債是指那些不要求債務人支付利息的負債類型。與之相對的是付息負債,通常需要債務人定期支付固定的利息費用。非付息負債通常包括商業信用(如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遞延收益、預收款項和其他各種形式的無息債務。
或然負債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非付息負債,它指的是由于過去的事件而產生的,其是否存在以及金額大小取決于未來不確定事件的負債。例如,企業可能因為涉及訴訟而面臨潛在的賠償責任,這種責任只有在法院判決不利時才需要履行。或然負債的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因此在財務報告中需要特別披露,以便投資者和債權人能夠充分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
非貨幣性負債則是指那些不以現金償還,或者其償還金額不是固定或可確定的負債。這類負債的典型例子包括累積給付義務,即企業因員工提供的服務而產生的未來支付義務,如退休金和醫療保險等福利。這些義務雖然不立即轉化為現金流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企業對員工的持續雇傭,這些負債會逐漸累積,最終轉化為實際的現金流出。
臨時性流動負債是企業在短期內產生并預期將在正常運營周期內償還的負債。這些負債通常與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有關,如應付賬款、應付工資和應交稅費等。臨時性流動負債對于企業的流動性管理至關重要,因為它們直接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和現金流狀況。
管理非付息負債需要企業采取一系列策略來優化其財務結構。首先,企業應該準確記錄和分類各種非付息負債,確保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透明度。其次,企業需要評估或然負債的潛在影響,并考慮建立風險準備金或購買保險以減輕潛在損失。對于累積給付義務,企業應定期評估其義務的現值,并制定相應的資金籌措計劃,以確保未來的福利支付不會對企業造成財務壓力。最后,企業應對臨時性流動負債進行有效管理,通過優化供應鏈、延長付款期限或改善現金流管理來提高流動性。
總之,非付息負債是企業財務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或然負債和非貨幣性負債具有特殊的風險和管理挑戰。通過深入理解這些負債的性質和影響,并采取適當的管理措施,企業可以更好地控制財務風險,保持財務穩健,從而為實現長期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高級會計實務是高級會計考試唯一的考試科目,考生在備考的時候,可以節省一些找各種題型的時間。這些時間就可以專門用來練習案例分析題了,這里為大家整理了高級會計實務的案例分析題,一起來看看吧。
甲公司是一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近年來由于內部管理粗放和外部環境變化,公司經營業績持續下滑。為實現提質增效目標,甲公司決定從 2016年起全面深化預算管理,優化業績評價體系,有關資料如下:
(1)全面預算管理
①全面預算編制方式上,2016 年之前,甲公司直接向各預算單位下達年度預算指標并要求嚴格執行,2016 年,甲公司制定了“三下兩上”的新預算政策編制流程,各預算單位主要指標經上下溝通后形成。
②在預算編制方法上,2016 年 10 月,甲公司向各預算單位下達了 2017 年度全面預算編制指導意見,要求預算單位以 2016 年度預算為起點,根據市場環境等因素的變化,在2016 年度預算的基礎上合理調整形成 2017 年度預算。
③在預算審批程序上,2016 年 12 月,甲公司預算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編制完成 2017 年度全面預算草案;2017 年 1 月,甲公司董事會對經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的全面預算草案進行了審議;該草案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后,預算管理委員會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各預算單位下達執行。
(2)業績評價體系為充分發揮業績考核的導向作用,甲公司對原來單純的財務指標考核體系進行了改變,新業績指標分為財務指標體系和非財務指標體系。其中:財務指標體系包括經濟增加值、存貨周轉率等核心指標。與原來財務指標體系相比,經濟增加值替代了凈利潤指標,并調整了相關指標權重。財務指標調整及權重變化如下圖所示
要求:
1. 根據資料(1)中的第①項,指出甲公司 2016 年之前以及 2016 年分別采取的預算編制方式。
2.根據資料(1)中的第②項,指出甲公司全面預算編制指導意見所體現的預算編制方法類型,并說明該預算編制方法類型的優缺點。
3.根據資料(1)中的第③項,指出甲公司全面預算草案的審議程序是否恰當,如不恰當,說明理由。
4.根據資料(2)指出新業績指標體系引入非財務指標的積極作用。
5.根據資料(2),指出核心財務指標調整即權重變化所體現的考核導向。
【參考答案及分析】
1.(1)2016 年之前采取的預算編制方式:權威式預算【或:自上而下式預算】。
(2)2016 年采取的預算編制方式:混合式預算【或:上下結合式預算】。
2.(1)預算編制方法:增量預算法
(2)優點:編制簡單,省時省力
(3)缺點:預算規模會逐步增大,可能會造成預算松弛及資源浪費。
3.不恰當。
理由:年度全面預算草案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后,還需要股東大會批準。
4.非財務指標被認為是能反映未來業績的指標,良好的非財務指標的設計和應用有利于促進企業實現未來的財務成功。
或:非財務指標有利于引導企業更加注重未來價值的創造。
或:非財務指標可以彌補財務指標缺陷,經營管理者可以計量和控制公司及其內部各單位如何為現在和未來的客戶進行創新和創造價值,如何建立和提高內部生產能力,以及如何為提高未來經營績效而對員工、系統和程序進行投資。
5、體現的考核導向:
(1)新增經濟增加值指標,并賦予 50%的權重,旨在引導甲公司更加關注資本使用效率,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2)存貨周轉率指標的權重由 15%提高至 20%,旨在引導甲公司更加注重降低庫存【或:加快存貨周轉速度;或:提高存貨運營質量】。
付現成本亦稱“現金支出成本”,那些由于未來某項決策所引起的需要在將來動用現金支付的成本,一般包括現金購買的原材料,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
而非付現成本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期不以現金支付的成本費用,一般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額、開辦費的攤銷額以及全投資假設下經營期間發生的借款的利息支出。
付現成本和非付現成本公式
付現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總成本-利息-折舊與攤銷
非付現成本=固定資產年折舊額+無形資產攤銷額+開辦費年攤銷額+經營期利息
營業成本的組成
營業成本是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于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
固定資產的折舊公式
固定資產的折舊公式是: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凈殘值/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其中年折舊額除以12=月折舊額。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么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注冊會計師分為執業與非執業兩種,他們的區別在于有沒有簽字權。簽字后,就表明注冊會計師已經對負責的公司財務進行了審核,并在其審核的文件上簽字確認,以表明其屬實。對于注冊會計師而言,簽字權是身份的象征,也象征著責任與風險。注冊會計師在簽字蓋章之后,就要對自己所負責的財務報告負責,確保每一份報告都是有效的,沒有虛假虛報、徇私舞弊等問題。
注冊會計師轉執業需要什么條件
1、通過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的全部科目的考試;
2、具備在會計師事務所滿兩年審計經驗。
符合條件的人員,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注冊為執業會員,協會準予注冊后會授予考生注冊會計師證書、授予執業資格。
注冊會計師轉執業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1、注冊會計師注冊申請表;
2、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全科合格證書復印件;
3、2名注冊會計師出具的注冊申請人從事審計業務2年以上證明表;
4、與所在會計師事務所簽定的聘用合同復印件;
5、有效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復印件;
6、有效人事檔案證明或者退休證明復印件。
一般注冊會計師轉執業需要提交以上材料,但具體材料還需要咨詢當地注協。
注冊會計師是做什么的
注冊會計師的職責和工作內容如下:
1、負責承辦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包括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
2、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
3、辦理企業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的報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等。
總投資收益率是財務指標嗎?是財務指標,用于衡量投資項目的整體回報效果。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總投資收益率內容的同學一起來看看吧。
一、總投資收益率是財務指標嗎
是的,它是指達產期正常年份的年息稅前利潤或運營期年均息稅前利潤占項目總投資的百分比。這一指標能夠反映投資中心的綜合盈利能力,并幫助投資者評估不同投資項目的價值和風險。
二、總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總投資收益率=年息稅前利潤÷項目總投資×100%
其中,年息稅前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的息稅前利潤,即扣除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項目總投資則是指企業為該項目所投入的全部資金,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金等。
三、總投資收益率優缺點有什么
(一)優點
1.計算公式簡單:總投資收益率的計算相對直觀和簡單,便于投資者快速了解項目的盈利能力。
2.橫向可比性:由于剔除了因投資額不同而導致的利潤差異的不可比因素,總投資收益率在不同項目之間具有橫向可比性,有助于投資者進行項目間的比較和選擇。
3.優化資源配置:總投資收益率可以作為選擇投資機會的依據,有助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投資效率。
(二)缺點
1.未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總投資收益率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因素,即沒有考慮資金在不同時間點的價值差異。
2.無法反映建設期長短:該指標無法直接反映項目建設期的長短對項目整體回報的影響。
3.受投資收益波動影響大:總投資收益率受投資收益波動的影響較大,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對投資績效的評價不穩定。
4.未考慮風險因素:總投資收益率沒有考慮投資的風險因素,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忽視投資風險。
系統風險是影響所有資產的,不能通過資產組合來消除的風險。非系統風險可以通過有效的資產組合來消除,兩者還是有本質的不同,具體可以分為含義方面的不同、致險因素不同以及與組合資產數量之間的關系不同這三方面。
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的具體區別
1、含義不同:非系統風險指由于某種特定原因對某特定資產收益率造成影響的可能性,它是可以通過有效的資產組合來消除的風險。系統風險是影響所有資產的,不能通過資產組合來消除的風險;
2、致險因素不同:非系統風險是特定企業或特定行業所擁有的。系統風險是影響整個市場的風險因素所引起的;
3、與組合資產數量之間的關系不同:非系統風險是當組合中資產的個數足夠大時這部分風險可以被完全消除,即通過多樣化投資可以分散。系統風險是不能隨著組合中資產數目的增加而消失,它是始終存在的,通過多樣化投資不可分散。
非系統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包括什么?
非系統性風險包括財務風險、信用風險、經營風險與偶然事件風險等;系統性風險包括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政策風險、購買力風險、利率風險及匯率風險等。
系統性風險特征是什么?
1、系統性風險是由共同因素引起的,經濟方面如利率、現行匯率、通貨膨脹、宏觀經濟政策與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循環等;政治方面如戰爭沖突等。
2、對市場上所有股票的持有者都有影響,有些股票會比另一些股票的敏感程度更高,如基礎性行業與原材料行業等,其股票的系統風險可能也會更高。
3、無法通過分散投資來進行消除,系統風險是個別企業或行業不能控制的,是社會、經濟政治大環境里的因素所造成的,影響著絕大多數企業的運營,分散的投資組合不會對其產生影響。
市場風險怎么理解?
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市場供求關系等各種因素變動,導致利率、匯率、證券價格等波動給銀行帶來損失的可能性。市場風險包含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價風險、商品價格風險等。
在通過CPA考試后,會提供注冊會計師執業會員與非執業會員進行選擇,對此很多考生都非常糾結這個選擇問題,究竟注冊會計師執業與非執業之間存在什么區別?
注冊會計師執業與非執業區別
1、執業注冊會計師
執業注冊會計師就是通俗意義上的注冊會計師,指的是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行業人員,是國內唯一擁有審計簽字權的群體,所出具的的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益,注冊會計師需要對審計報告負責。
一般來說,注冊會計師證書的含金量極高,大多數執業會員都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四大是會計師事務所中的佼佼者,是廣大財會人的畢生追求。
2、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
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指的是通關注會考試但從事審計之外工作的從業人員,大部分非執業會員選擇了財務相關工作。和執業注冊會計師相比,非執業會員的就業選擇更多,可以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商業銀行、投行等領域工作。
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如何申請?
成為執業注冊會計師是有條件的,有一個工作年限的要求。
根據中注協的規定,考生不僅需要具備注冊會計師考試全科合格證,還需要具備兩年的審計工作經驗,確保CPA持證人對審計工作的專業性。
符合執業資格后,可由CPA持證人工作的會計師事務所向當地注協提交申請材料,申請通過后,即可領取注冊會計師全科合格證。
注冊會計師薪資水平怎么樣?
其實,取得CPA證書后,注冊會計師薪資水平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其薪資會根據不同區域、不同的工作經驗、不同的工作能力而衡量。根據目前行業發展情況來看,注冊會計師所取得的薪資遠遠高于其他行業崗位,并且漲薪的幅度也比同行業崗位的要高。據市場調查顯示,一般擁有3~5年工作經驗的注冊會計師,其年薪可達50w水平,而國內CPA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年薪起點在15w左右,可以說薪資方面是非常樂觀的。
在取得CPA證書后,一般會有執業會員與非執業會員提供大家選擇,對此,對于剛拿證的小白們產生一系列的問題,下面會計網整理了大家所問及的問題并一一進行解答。
一、想要成為執業注冊會計師,2年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經歷如何憑證?
答:1)需要所在會計師事務開具工作證明;2)所在會計師事務所繳納的社保繳費清單為申請憑證(需調取2年以上的社保繳納流水)
二、在會計事務所工作2年以上,想要成為執業注冊會計師,有要求崗位工種嗎?
答:首先,成為執業注冊會計師一定是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獨立審計業務,包括驗證企業資本,辦理企業合并、分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等,一旦從會計師事務所離職進入企業,就需要申請成為非執業注冊會計師。
說到這,會計網不得不提醒大家,一定不要為了保留執業注冊會計師,掛靠會計師事務所,這是違法行為,一旦中注協查到,直接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三、執業注冊會計師和非執業注冊會計師對今后就業有什么影響?
答:就業方向不同。
1)想要成為注冊會計師執業會員,需要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并從事獨立審計業務工作2年以上,而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業務一般是審計業務、審閱業務等,晉升路線基本是:審計助理→審計員→高級審計員→審計經理→高級經理→合伙人,同時持有CPA證書,額外每個月還有2K-3K的補貼。
2)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就業選擇更廣泛:投資銀行、國有企業、500強企業、咨詢公司、政府事業單位的經濟部門等。
四、取得非執業注冊會計師證書后,可以申請轉換為執業注冊會計師嗎?轉化條件是什么?
答:可以申請!但是需要滿足在中國境內從事獨立審計業務2年以上的條件,由所在會計師事務所向當地注協提交申請,申請通過之后就可以成為執業會員,享有簽字權了。
眾所周知,對于順利取得CPA證書的同學,將會有兩個方向進行選擇,一個是成為執業會員,另一個成為非執業會員,那么這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如何進行選擇?
CPA執業會員與非執業會員對比
一、非執業會員
非執業會員的申請條件比較簡單,并沒有工作年限的硬性規定。
非執業會員就業范圍十分廣泛,例如高校教師,企業財務,公務員,銀行等。
薪資待遇在積累幾年工作經驗后,根據自身能力會有一個較大的變化。例如上圖的CFO招聘,薪資待遇很誘人,但同時也是需要自己努力向上發展的,需要證書和個人工作能力的相結合。
非執業注冊會計師發展途徑一般是:出納—會計—財務主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CFO。
二、執業會員
執業會員擁有唯一的簽字權,這也是CPA證書獨一無二的地方。執業會員的申請需要兩年的審計工作經驗,還要會計師事務所幫你提交申請。所以想要成為執業會員就需要去會計事務所至少鍛煉兩年時間。
執業會員的發展道路一般為審計助理—審計專員—經理—合伙人。如果做到合伙人的高度,年薪百萬不是夢。
關于注會考試難度
從中注協所公布的數據來看,各科通過率都不超過百分之30。目前,注會通過人數根本滿足不了國內大量的人才缺口。所以大家不要嫌棄考試難度大,這是人才選拔類考試,需要的是高端人才。高難度考試亦是對考生的負責,只要通過考試,意味著學習能力和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得到了認可。
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是什么意思?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是指通過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并取得全科合格證后,選擇不從事審計業務工作,加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但不具備審計報告簽字權的會員。以下是對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的詳細解釋,快來了解吧。
一、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是什么意思?
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是指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取得全科合格證書后加入注冊會計師協會成為會員,但不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不享有審計報告簽字權的人員。
注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與執業會員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擁有審計報告簽字權。執業會員需要在中國境內從事審計工作兩年以上,獲得相關工作經驗后才能申請成為執業會員,并享有審計報告的簽字權。而非執業會員則不具備這一權利。此外,兩者的就業方向和發展路線也有所不同。執業會員通常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職位晉升路徑較為明確;而非執業會員則可以在國有企業、世界五百強企業、商業銀行、咨詢公司等多種機構從事財務、會計、內部審計等工作。
二、非執業會員與執業會員的區別都有哪些?
非執業會員與執業會員主要區別在于簽字權。執業會員在會計師事務所內工作,擁有審計簽字權,可以出具審計報告;而非執業會員則沒有審計簽字權,主要在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等從事財務相關工作?。
兩者可以轉化。執業和非執業可以轉變的,執業的會員不在事務所干了就申請轉為非執業,非執業的符合條件的也可以申請轉為執業。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會計網注冊會計師考試頻道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間資金流動、勞務交流、技術引進和貿易往來變得越來越普遍。而中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吸引了大批的外商來華投資,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走出去企業”。跨國集團總部或者關聯企業間墊付差旅費用、派遣人員工資社保或者境外培訓費用等情況時常發生。然而由于中國嚴格的外匯管控制度,企業對外支付環節的眾多涉稅問題一直面臨稅務機關的嚴格監管。
作為企業的財稅人員,您是否也曾遇到過以下問題:
非貿付匯時,不清楚需要準備哪些證明材料
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時被質疑定價過高,有向海外轉移利潤的嫌疑
無法準確區分特許權和服務費
支付股息時對于“收益所有人”的概念理解模糊不清
此次課程將系統梳理非貿付匯的主要政策及其操作要點,結合實務案例,全面解決企業非貿付匯方面的涉稅問題。在非貿付匯涉稅內容上為企業把好關,讓企業深刻地認識到向境外支付費用隱藏的稅務“雷區”,及時政策變動把控,收獲扎實的稅務知識和實務技能。
【全天候】從法規更新、實務操作和公司內部運作方面講解對外付匯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全方面】熟悉跨國公司向境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服務費、利息股息等業務涉及的對外付匯問題
【全方位】知道跨國公司向境外支付外派員工薪酬等業務涉及的對外付匯問題
【全視角】了解跨國公司對外付匯業務涉及的轉讓定價問題
◆財務經理、財務主管
◆稅務經理、稅務主管
◆審計經理、審計專員
◆外部投資分析人員
一、非貿付匯涉稅政策變化與風險預警 | 二、非貿付匯流程解析與材料準備 |
●國內稅法相關規定 ●非貿付匯實踐的變化趨勢 ●稅務機關監管重點及風險預警 | ●非貿易項目付匯的一般流程 ●特許權使用費非貿付匯流程中的注意點 ●服務費及股息紅利非貿付匯流程中的注意點 ●非貿付匯時的申報資料準備 ●稅局針對合同的審核重點 |
三、非貿易對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操作要點 | 四、非貿易對外支付服務費的操作要點 |
●特許權使用費的范疇 ●特許權使用費與服務費的界定及區別 ●特許權使用費反避稅風險解析 | ●服務費與特許權使用費的界定區別 ●服務費支付的涉稅風險考量 ●對外支付服務費的涉稅案例解析 |
五、非貿易對外支付利息、股息的操作要點 | |
●對外支付利息、股息的相關規定及付匯風險考量 ●稅局、外匯管理局針對利息、股息對外支付的特別要求 ●受益所有人的判定和實際應用 ●受益所有人判定對支付利息股息的影響 |
想了解最新詳細課程資料,點擊網頁的在線咨詢圖標,與在線老師交流。
在拿到CPA證書后,有兩個方向提供選擇,一個是成為執業注冊會計師,另一個成為非執業注冊會計師,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該選擇哪個好,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注冊會計師執業與非執業哪個好?
1、執業會計師
通過考試后,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主要從事審計方面的工作,在有兩年以上的審計工作實踐經驗后,就可以向所在地的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執業證書,在一般的情況下,執業會計師是可以給委托方公司出具審計報告的,享有唯一的簽字權。
2、非執業會計師
在通過注會考試后,就能領取合格證,然后向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成為非執業會員,一般是在外企或者公司單位工作,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執業和非執業會員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以上可以說明,成為執業會計師還是非執業會計師,還是要看以后個人的職業發展,但是也不用太過擔心,畢竟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所以自己按照自己意愿選擇就好。
注冊會計師執業與非執業比較
1、薪資待遇對比
執業會計師的薪資待遇相對來說會比較高一些,會隨著經驗的增長和職業晉升提高,工資和晉升相對來說也是比較透明的,工作的經驗和之后接項目的復雜度和金額也會隨之提高,非執業會計師的工作內容相對來說就比較單一,比較起來執業會計師的強度會大很多。
2、工作強度對比
對比工作強度來說,毋庸置疑,執業會計師的工作強度可能是非執業會計師工作強度的2-3倍。
3、工作壓力對比
執業會計師要接受經常加班經常出差,長期熬夜還有工作環境的不穩定性,經常全國到處跑,執業會員轉非執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還是因為有了家庭要兼顧不得不放棄,還有長期熬夜帶來的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