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居民的收入水平、商品的價格水平、相關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偏好、消費者對商品未來價格的預期。其他影響因素還有商品的品種、質量、廣告宣傳、地理位置、季節、國家政策等。
什么是需求
需求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和一定價格條件下,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或服務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需求通俗來說就是需要,放在社會大環境來說就是人們購買商品以及勞務的愿望和能力。在一定時期不同的價格水平之下,我們愿意并且能夠購買商品的數量是不斷變化的,這也成分反映了人們需求水平的不斷變化。需求水平的不斷變化也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
商品產品價格的概念
商品價格是指單位貨物或服務的價值,其水平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價格是影響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說,價格和需求的變動呈反方向變化。
替代品的價格是什么
替代品是指使用價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來滿足人們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氣和電力、蘋果和梨等,一般來說,商品的需求與其替代品的價格呈同方向變化。
互補品的價格是什么
互補品是指使用價值上必須互相補充才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商品。如:汽車和汽油。一般來說,商品的需求與其互補品的價格呈反方向變化。
需求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需求的構成要素有兩個:1、消費者愿意購買,即有購買的欲望;2、消費者能夠購買,即有支付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影響商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價格,替代商品的價格,互補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高低,消費者的喜愛偏好,消費者的期望預期,消費者規模大小。除了這些因素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商品的需求,如人口的數量、結構和年齡,政府的消費政策等。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
1、替代品的數量和相近程度
一種商品若有許多相近的替代品,那么這種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就大。因為一旦這種商品價格上漲,甚至是微小的上漲,消費者往往會舍棄這種商品,而去選購它的替代品,從而引起需求量的變化。
2、商品的重要性
一種商品如果是人們生活基本必需品,即使價格上漲,人們還得照樣買,其需求彈性就小或缺乏彈性;而一些比非必需的高檔商品,像貴重首飾、高檔服裝等,只有當消費者購買力提高之后才買得起,其需求彈性就大。
3、商品用途的多少
一般來說,一種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彈性就越大,反之就缺乏彈性。任何商品的不同用途都有一定的排列順序。如果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會縮減其需求,把購買力用于重要的用途上,使購買數量減少,隨著價格的降低,會增加其購買數量。
4、時間與需求價格彈性的大小至關重要。
時間越短,商品的需求彈性就越小;時間越長,商品的需求彈性就越大。這是因為在較長的時間內,消費者就越有可能找到替代品,替代物品多了,它的需求彈性就必然增加。
什么是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需求的價格彈性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于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需求的價格彈性公式
Ed=—(△Q/Q)╱(△P/P)
在通常的情況下,由于商品的需求量和價格是成反方向變動的,△Q╱△P為負值,所以,為了方便比較,就在公式中加了一個負號,以使需求的價格彈性系數Ed取正值。
經營戰略選擇影響因素包括市場競爭范圍和企業競爭優勢來源,一般具有成本領先戰略選擇、差異化戰略選擇和集中化戰略選擇的特征。
一、經營戰略選擇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1.市場競爭范圍
明確企業市場競爭范圍是企業經營戰略選擇的首要因素。市場細分是確定企業市場競爭范圍的基本方法。無論是市場開發、新產品開發、市場滲透,還是多元化經營,都必須建立在新的或改進市場細分基礎上。
市場細分決策為經營戰略選擇明確了方向。
2.企業競爭優勢來源
競爭優勢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企業在明確市場競爭范圍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明確自身的競爭優勢來源于何處。通常企業的競爭優勢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低成本優勢。二是獨特性優勢。
二、成本領先戰略選擇特征
1.在這種戰略的指導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通過低成本優勢取得行業領先地位(包括追求規模經濟、專利技術、原材料的優惠待遇和其他因素)
2.成本領先并不等同于價格最低
3.成本領先企業能賺取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
4.成本領先戰略要求一個企業就是同業的成本領先者,而不只是爭奪這個位置的若干廠商中的一員
5.成本領先戰略的成功取決于企業日復一日地實施該戰略的技能
三、差異化戰略選擇特征
1.差異化戰略并不意味著公司可以忽略成本,但此時低成本不是公司的首要戰略目標
2.如果差異化戰略成功地實施了,它就成為在一個產業中贏得高水平收益的積極戰略
3.推行差異化戰略往往要求公司對于這一戰略的排他性有思想準備。這一戰略與提高市場份額兩者不可兼顧
4.在建立公司的差異化戰略的活動中總是伴隨著很高的成本代價,有時即便全行業范圍的顧客都了解公司的獨特優點,也并不是所有顧客都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價格。
四、集中化戰略選擇特征
集中化戰略整體是圍繞著為某一特殊目標服務,通過滿足特殊對象的需要而實現差別化或低成本。集中化戰略是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為某一特殊對象服務,從而超過面向廣泛市場的競爭對手,或實現差別化,或實現低成本,或兩者兼得。
長期償債能力的強弱反映了企業財務安全及穩定的程度,是企業投資者和經營者都比較關注的問題,其主要影響因素是什么?
長期償債能力的影響因素
長期償債能力的影響因素有企業的資本結構和企業的獲利能力。
資本結構:指企業各種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在西方資本結構理論中,由于短期債務資本的易變性,而將其作為營業資本管理。
獲利能力:企業能否有充足的現金流入供償債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獲利能力。企業對一筆債務總是負有兩種責任:一是償還債務本金的責任;二是支付債務利息的責任。
其他影響長期償債能力的因素(表外因素):
負債擔保;
未決訴訟;
長期租賃(當經營租賃租賃額比較大、期限比較長或具有經常性時,就形成了一種長期性籌資,會對償債能力產生影響)。
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的區別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對債務的承擔能力和對償還債務的保障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它反映企業償付日常到期債務的能力。對債權人來說,企業要具有充分的償還能力才能保證其債權的安全,按期取得利息,到期取回本金。
對投資者來說,如果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發生問題,就會牽制企業經營的管理人員耗費大量精力去籌集資金,以應付還債,還會增加企業籌資的難度,或加大臨時緊急籌資的成本,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兩者計算方法不同:
長期償債能力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短期償債能力計算公式表示為:
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只有確定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因素,才能保證計提折舊額的正確,納稅才會不受影響,那么從準則和稅法的角度來看,固定資產的折舊受哪些方面的影響?
固定資產折舊的影響因素
1、折舊計提基數。折舊基數為固定資產的原值或賬面價值。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一般以固定資產原價為計提基礎,但對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的企業,以固定資產賬面凈值為計提基礎。
2、折舊年限。折舊年限的長短直接關系到折舊率的高低,是影響折舊額的關鍵因素.
3、折舊方法。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消耗方式,合理選擇折舊方法。中國會計準則中可以選擇的折舊方法包括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有變更,應符合《固定資產準則》第19條的規定。
4、凈殘值。凈殘值是指固定資產預計清理報廢時,扣除清理費用后能夠收回的殘值金額。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計固定資產的凈殘值。
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
1、平均年限法: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總年限法:年折舊率=可接受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00%預計使用年限=n×(n+1)÷2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4、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月折舊率。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注意事項
1、注意折舊范圍。根據現行企業會計準則,除下列情況外,企業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已提足折舊仍在使用的固定資產。
(2)按規定作為固定資產單獨計價的土地。
(3)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
2、未使用的機械設備、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和季節性停工也應計提折舊。
3、注意固定資產的重新計提,即考慮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4、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
公司運營過程中取得的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也稱為銷售利潤。公司營業利潤,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
公司營業利潤受什么影響?
影響公司利潤變動的主要因素有: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成本、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實際上,在上述公式右邊的利潤組成因素中,營業利潤起著主要作用,它是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成果,其計算公式是: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營業收入包括哪些內容?
營業收入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因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而取得的各項收入。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通過主要經營活動所獲取的收入。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獲取的收入等。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所有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如材料物資及包裝物銷售、無形資產轉讓、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運輸、廢舊物資出售收入等。 其他業務收入是企業從事除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活動所取得的收入,具有不經常發生,每筆業務金額一般較小,占收入的比重較低等特點。
營業成本是什么?
營業成本是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于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一、財務信息的質量
1、會計造假。指會計人員在會計核算和報告過程中,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準則制度,編制虛假財務信息的行為。會計人員可能因為業績提升、績效考核而人為調整財務信息,一些上市公司也會因為保留上市資格或因再融資等要求而提前確認收入,任意改變會計核算方法。虛假的財務信息只會誤導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決策,因為財務分析的有效性無法得到保障。
2、錯誤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在不違背會計準則的情況下,某些經濟業務可以有多種會計處理方式,即可以進行會計政策的選擇,比如,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是采用加權平均法還是移動平均法、投資性房地產是采用成本模式計量還是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等。
對同樣的會計事項選用不同的會計政策,會產生不同的財務信息。會計估計也會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估計的運用主要依賴于會計人員的專業判斷,比如,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長短、殘值金額的多少。會計估計的結果會受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或其他因素的影響,進而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會計政策的選擇和會計估計均不能違背現行會計準則。
3、信息披露不充分。許多企業不愿主動披露財務信息或不提供詳細的財務信息,對非財務信息和自愿性披露的信息更是呈消極回避之態。尤其是當該信息的披露關系到企業法律糾紛、商業秘密或者競爭優勢時,企業一般不會主動披露。這會使財務分析人員無法獲取足夠的資料來源作為判斷依據,從而降低了財務分析的可靠性。
4、內控制度不健全。很多企業由于內控制度不完善,時常會發生資金混亂、資金挪用、小金庫私設等現象,甚至出現隱瞞、坐支預算外資金,擠占、挪用、滯留專項資金的現象,導致組織運行失常,而由此產生的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必然不高。
二、企業的外部環境
企業的生產經營不能離開外部環境,當外界的經濟、政治、社會等因素發生變化時,企業的經營做出相應的調整,財務行為也會相應發生變化。
財務分析要想客觀反映過去的財務狀況,并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必須充分考慮外界環境變化對企業的影響。而外界的金融政策、稅收制度、資本市場、外匯市場等都在不斷變化,有效的財務分析更需要撥開外界環境的迷霧,探尋企業的真實狀況。
三、分析人員的素質
財務分析人員的職業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財務分析的有效性。系統地掌握理論知識且經驗豐富、目光敏銳的分析人員,不僅能很好地解讀財務指標的意義、采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分析問題,還能結合經濟環境、行業環境和企業自身的特征綜合分析,深入研究企業財務狀況,避免單純依靠個別指標而得出簡單片面的結論。
四、分析方法和財務指標
各種財務分析方法都以歷史數據作為分析依據,缺乏前瞻性。財務指標的高低通常被作為評價財務的標準,但由于不同企業所處行業不同,財務標準也應有所不同,缺乏統一的指標作為計算口徑,使財務指標計算結果缺乏可比性。
即使相同行業的企業也會因為所處的生命周期、經營決策、財務決策等不同,無法使用同行業標準進行橫向比較。指標衡量標準的不可比,給企業財務指標體系的有效性帶來了障礙。
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上市公司負債水平及風險程度的核心財務指標,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適度的資產負債率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那么哪些因素會影響資產負債率的高低呢?
資產負債率的影響因素
1、行業因素對資產負債率的影響。
從行業經營特點來看,一般制造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高,一般在60%左右,而重資產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將更高,高達80%,甚至更高。這類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相對較大,企業的設立和運營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然而,如果投入產出周期較長,資本運營壓力就會更大。例如,鋼鐵行業、造紙行業和汽車行業的資產負債率非常高。
2、企業的負債結構對資產負債率的影響。
企業的債務結構分為有息負債和無息負債。有息負債一般是指長期和短期銀行貸款、各種應付票據和其他需要支付利息的對外負債。無息負債主要是指企業占用的不需要支付利息的資金,如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款項等。在企業的債務結構中,無息負債越多越好。如果負債較高,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越高越好,說明企業在上下游供應鏈中有足夠的發言權,說明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如果企業的債務結構在生息負債中占很大比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最好適中,因此企業的經營風險相對較小,否則企業的資本成本會很高,會面臨一定的風險。
3、適度的資產負債率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
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凈資產收益率越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而權益乘數的財務杠桿作用對凈資產收益率有著重要的影響。
而權益乘數越大即資產負債率越高,財務杠桿的作用越明顯。不可否認,適度的財務杠桿可以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但如果企業財務杠桿過高,則會加大企業的經營風險,甚至會導致企業資金流的斷裂。
資產負債率的計算公式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1、負債總額是指公司承擔的各項負債的總和,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2、資產總額是指公司擁有的各項資產的總和,包括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在實際的會計核算中,影響所有者權益賬戶增減變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影響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的因素有哪些?
根據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我們會發現當企業發生如下業務的時候,就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
1.接受投資:企業的資產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
2.接受捐贈:企業的資產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
3.關聯交易差價,企業的資產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收益情況);
4.資本溢價:企業的資產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
5.國家撥款轉入:企業的資產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
6.宣布分配利潤給投資者:企業的負債增加,所有者權益減少。
有些所有者權益內部的變動事項,是不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總額變化的,涉及的是所有者權益類科目之間內部的一增一減比如所有者權益內部的轉換,如以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以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提取盈余公積,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結轉本年凈利潤,利潤分配明細科目之間的結轉等。
所有者權益是什么?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余索取權。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于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企業購入的固定資產包括機器設備、運輸工具、機械等,一般是下月開始計提折舊,那么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
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包括:
1、固定資產原值,即固定資產的賬面成本。
2、固定資產的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并處于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以后的金額。由于在計算折舊時,對固定資產的殘余價值和清理費用是人為估計的,所以凈殘值的確定有一定的主觀性。
3、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是指固定資產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4、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指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長短直接影響各期應計提的折舊額。
固定資產折舊的賬務處理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企業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固定資產折舊賬務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制造費用等
貸:累計折舊
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