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是購銷雙方交易的憑證,但是專票和普票是有區別的,專票可以用作購買方扣除增值稅的憑證,普票除特殊規定外其他一律不得抵扣,對于收到的專票和普票,應如何做會計分錄?
收到專票和普票的會計分錄
1、如果是一般納稅人收到進項專用發票:
借:原材料等科目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2、如果是一般納稅人收到進項普通發票:
借:原材料等
貸:銀行存款等
普票和專票的區別是什么?
1、發票的印制要求不同:
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指定的企業印制;其他發票,按照國務院主管部門的規定,分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指定企業印制,未經前款規定的稅務機關指定,不得印制發票。
2、發票的內容不同:
增值稅專用發票除了具備購買單位、銷售單位、商品或者服務的名稱、商品或者勞務的數量和計量單位、單價和價款、開票單位、收款人、開票日期等普通發票所具備的內容外,還包括納稅人稅務登記號、不含增值稅金額、適用稅率、應納增值稅額等內容。
3、發票的聯次不同:
增值稅專用發票有四個聯次和七個聯次兩種;普通發票則只有三聯。
4、發票的作用不同:
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僅是購銷雙方收付款的憑證,而且可以用作購買方扣除增值稅的憑證;而普通發票除運費、收購農副產品、廢舊物資的按法定稅率作抵扣外,其他的一律不予作抵扣用。
財務效應和財務績效的區別有:
財務效應又稱財務杠桿效應,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于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量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量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
財務績效是指企業戰略及其實施和執行為最終的經營業績作出的貢獻,主要通過盈利、營運、償債和抗風險能力體現。財務績效能全面展示企業成本控制效果、資產運用管理效果、資金來源調配效果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的組成。
財務效應、財務績效的作用
財務效應作用:財務杠桿可以用來衡量財務杠桿系數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主要是用來衡量企業資金結構是否合理。
財務績效的作用:通過績效考核,把員工聘用、職務升降、培訓發展、勞動薪酬相結合,使得企業激勵機制得到充分運用,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對員工本人,也便于建立不斷自我激勵的心理模式。績效考核可以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使其工作起來更主動,這樣企業發展才會更順利,才會有更多的機會。
財務杠桿的計算公式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復合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或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績效的意義
財務績效能夠很全面地表達企業在成本控制的效果、資產運用管理的效果、資金來源調配的效果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的組成。
開具發票一般都需要提供一些資料證明,而單位和個人需要提供的東西不盡相同,那么開普票和專票需要對方提供的資料有什么?
開具普通發票所需要提供的資料
(1)個人開具發票的情況:姓名、身份證號碼
(2)單位開具發票的情況:單位名稱、納稅人識別號(具體可加企業的地址電話以及開戶行賬號)
開具專用發票需要提供的資料
(1)公司的名稱、稅號、地址電話;開戶行名稱及賬號。
(2)貨物的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單價、總金額。
(3)還需附上銷售清單。
發票可以作為對方的扣稅憑證,對方有權拒絕接收,所以開票方應根據收票方所提供的資料對發票上的信息進行填寫。因此開完發票后,要記得加蓋發票章。
什么是普通發票和專用發票?
增值稅普通發票是將除商業零售以外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入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開具和管理,即一般納稅人可以使用同一套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普通發票等,俗稱“一機多票”。
增值稅專用發票是由國家稅務總局監制設計印制的,只限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領購使用的,既作為納稅人反映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會計憑證又是兼記銷貨方納稅義務和購貨方進項稅額的合法證明。
普通發票和專用發票的區別
(1)使用主體不同;
(2)發票抬頭不同;
(3)稅率不同;
(4)內容不同;
(5)發票聯次不同;
(6)作用不同。
財務人員和財務總監的區別有:
1、概念不同。財務人員是個很寬泛的概念,比如企業的財務總監,會計出納,統計人員等。財務人員也是指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而財務總監是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是現代公司中最重要、最有價值的頂尖管理職位之一。
2、職責不同。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責是負責公司的財務會計工作、制定并完成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等。而財務總監的工作職責有:負責公司的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等工作;完善公司涉稅規章制度,進行稅務籌劃,合法降低企業稅收成本等工作。
財務人員、財務總監的工作內容
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如下:
1、記錄行政方面的財務總賬及各種明細賬目;
2、編制月、季、年終決算和其他方面有關報表;
3、協助經理編制并執行全院預算;
4、認真審核原始憑證,對違反規定或不合格的憑證應拒絕入賬;
5、定期核對固定資產賬目,做到賬物相符等。
財務總監的工作內容如下:
1、負責總經理安排的其他工作;
2、負責公司財務計劃、成本計劃等;
3、負責與政府財稅部門的溝通、協調;
4、核算公司運營成本,節省公司耗材等;
5、管理所有財務人員,并要求安排所有財務部門人員工作等。
財務人員和財務總監的聯系
財務人員的范圍包括財務總監。
財務總監的發展歷程
財務總監制度起源于西方國家,二戰前后,西方國家的國有企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對國有企業的管理一般是由能代表國家的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在人才市場上選擇總經理,由總經理代為管理,并授權總經理選擇合適的總會計師等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經理層,負責管理生產經營。
財務杠桿又稱資本杠桿、融資杠桿,或者是負債經營。財務杠桿是由于企業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簡單地說,財務杠桿就是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利潤。
我們知道,企業資本結構是企業長期資本來源的構成和比例關系。一般情況下,企業的資本有長期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構成,不同的資本結構對企業運營狀況和結構的影響是不同的。財務風險與財務杠桿的關系。現實中,我們知道,財務風險是由于企業運用了債務融資方式而產生的喪失償付能力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最終是需要由普通股股東承擔的。企業在經營中經常會發生借入資本去進行負債經營,但不論經營利潤多少,其需要承擔的債務利息是不變的。當企業在資本結構中增加了債務這類具有固定融資成本的比例時,固定的現金流出量就會增加,特別是在利息費用的增加速度,超過了息稅前利潤增加速度的情況下,企業會因為負擔較多的債務成本,并將會影響凈利潤的減少,同時企業發生喪失償債能力的概率也會增加,導致財務風險增加;反之,當債務資本比率較低時,財務風險就小。
財務杠桿系數。對財務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財務杠桿系數,也就是,財務風險的大小一般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是企業計算每股收益的變動率與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之間的比率。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明企業財務杠桿作用越明顯,但財務風險也就越大;反之,如果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應該說,在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中,債務利息或優先股股息這類固定融資成本是基本因素。
在一定的息稅前利潤范圍內,債務融資的利息成本是不變的,隨著息稅前利潤的增加,單位利潤所負擔的固定利息費用就會相對減少,從而單位利潤可供股東分配的部分會相應增加,則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增長率將大于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反之,當息稅前利潤減少時,單位利潤所負擔的規定利息費用就會相對增加,從而單位利潤可供股東分配的部分相應減少,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下降率將大于息稅前利潤的下降率。如果不存在固定融資費用,則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變動率,會與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保持一致。這種在某一固定的債務與權益融資結構下,由于息稅前利潤的變動引起每股收益產生更大變動程度的現象,被稱為財務杠桿效應。固定融資成本是引起財務杠桿效應的根源,但息稅前利潤與固定融資成本之間的相對水平決定了財務杠桿的大小,即財務杠桿的大小是由固定融資成本和息稅前利潤共同決定的。我們知道,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財務杠桿利益,抵消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總之,財務杠桿是由于企業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簡單地說,財務杠桿就是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利潤。財產杠桿的計量是財務杠桿系數,其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杠桿作用越明顯,但企業的財務風險越大。
財務主管和財務負責人的區別有:
1、概念不同。財務主管是單位負責財務工作的管理人員。財務負責人是指一般由總會計師或財務總監擔任,全面負責公司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與監督工作的人。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參與公司重大事項及生產經營決策。嚴格的說必須有會計師資格、從事會計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人才能勝任。
2、職責不同。財務主管的職責包括負責公司全面的財務工作、制定公司的財務制度、分析檢查公司的收支預算執行狀況、定期對公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以及存貨等資產進行盤點、分析檢查公司財務收支和預算的執行情況、編制、核算每月的工資、獎金發放表等。
財務負責人的職責包括認真編制并嚴格執行部門預算和政府專項資金預算、嚴格執行各項財經紀律,建立和健全經費管理、銀行賬戶管理、票據管理、資產管理等制度。建立會計崗位責任制,根據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合理、明確會計、出納分工,并做好內部和外部的協調工作。規范各項會計基礎工作,及時審查本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定期組織會計檔案的整理、歸檔工作,保證財會工作合法合規等。
財務主管和財務負責人在公司地位的區別
財務主管屬于中層以上的管理職位,例如財務機構負責人或總會計師、財務總監等崗位,財務主管與會計主管相對應。財務負責人屬于企業高級管理人員。
財務主管和財務負責人對企業作用的區別
財務主管的作用:財務主管要參與企業重大決策方案的討論,企業所需的任何一筆資金,無論大小都要從主管部門中支出;因此,財務主管對企業的一切資金起“把守”的作用,而資金是企業的血液,其循環是否暢通,構成比例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
財務負責人的作用:財務負責人可以對企業的盈虧情況進行評估,對新項目的風險進行預測和控制。財務負責人還可以通過進行數據分析,能夠把握好公司的財務狀況,提高經濟效益。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含義及形成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受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造成財務狀況不確定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這里指純粹風險)。財務風險是企業風險貨幣化的表現形式,根據形成過程劃分,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籌資風險;二是投資風險;三是信用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評價指標設置一些學者認為,財務風險評價指標應包括盈利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償債能力、發展潛力,將企業短期財務指標與發展潛力指標相結合,互相補充。還有學者研究財務預警指標,以現金流量為基礎,重點把握兩類指標:現金盈利值和現金增加值。這些觀點在定量分析方面有重要的貢獻,但財務風險是復雜的,筆者認為基本的財無風險評價指標應包括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管理能力、成長能力、現金能力指標,因為這些都可能影響一個企業的財務:沒有足夠的盈利能力,企業不能生存;不能到期償債,企業可能宣告破產;資產的使用效率不高,會影響盈利能力;沒有利潤的增長,企業不會持續生存。另外,企業在可能的情況下還應設置定性指標,如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財務人員的流動性、管理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等。
因為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這些因素既反映企業基本財務狀況,又影響財務活動、財務決策。財務風險本身具有綜合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有風險最終都反映在財務風險中,使決策科學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所以企業必須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公司董事會與財務經理人員是委托與代理的關系,公司財務經理人員受聘于董事會,在權限范圍內財務經理有權對日常財務經營活動,包括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擬定公司具體財務制度等進行決策,其他人不得隨意干預,同時董事會對財務經理人員的經營績效進行評價和監督。"
財務和會計的工作內容比較相似,當然也有比較明顯的區別,財務主要是對會計核算的信息進行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先后關系,會計核算是財務的基礎,財務是會計核算的目的,那么財務和會計究竟哪個更好呢?
財務和會計哪個更好?
財務管理和會計,就業基本上都是從事財務工作,工作內容比較相似,財務管理的學習更多的偏向于管理,而會計更多的是偏向于技術專業。總的來說,會計比財管涉及的會計知識范圍更廣一點,更容易被用人單位接收;而財務管理更偏向管理專業,工資也相對更高一點,具體覺得哪個更好,還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就業規劃進行考慮。
財務和會計的區別
財務和會計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概念不同。財務是在一定的總體目標下對資產進行購買、投資、融資和管理的決策系統。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專門方法對本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持續、系統的會計核算和監督。
2、職能作用不同。會計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而財務的基本職能是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
3、面向的時間范圍不同。會計要面對過去,必須以過去的交易或事件為基礎;財務關注的是基于一定假設的未來,關注的是基于歷史數據和實際情況的分析對未來的預測和決策。
4、目的和結論不同。會計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賬”,結論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相對來講結論是“死的”,而財務的目的在于使企業財富的最大化或價值最大化,其結論相對來講是“活的”,它沒有極值,只有恰當的、合理的,其結果不是唯一的。
5、影響其結果的因素不同。會計結論主要受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影響。企業選擇的相關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受到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和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限制。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程度主要受投資回報率、風險、投資項目、資本結構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響。
財務管理和會計的區別體現在定義和范疇;目標和職責以及時間維度的不同。
1. 定義和范疇:
會計是一門專業,主要關注記錄、分類和報告財務信息的過程。而財務管理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涵蓋了會計以外的財務決策、資金管理、投資分析等方面。
2. 目標和職責:
會計的目標是提供準確和可靠的財務信息,以滿足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需求。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優化公司的財務資源,以實現公司的財務目標和戰略。
3. 時間維度:
會計主要關注過去的財務信息,通過記錄和報告歷史數據來提供決策依據。財務管理更關注未來的財務決策和規劃,以支持公司的長期發展。
4. 范圍和內容:
會計涵蓋了財務報表編制、會計準則遵循、審計等方面的內容。財務管理涵蓋了財務規劃、預算控制、投資決策、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財務管理和會計的聯系:
1. 數據來源:
財務管理的決策和分析需要依賴會計提供的財務數據。會計是財務管理的基礎,提供了財務信息的基礎數據。
2. 決策支持:
會計提供的財務信息為財務管理決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參考。財務管理依靠會計信息進行預測、分析和決策。
3. 目標一致:
會計和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實現公司的財務目標和利益最大化。會計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為財務管理提供決策支持,以實現公司的長期發展。
4. 信息共享:
會計和財務管理之間需要進行信息共享和溝通,以確保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一致性。財務管理需要了解會計的原則和規定,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釋財務信息。
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著兩大類風險:一類是經營風險。經營風險通常是由于企業產品成本過高、市場占有率低、管理效率低下、發展戰略錯誤等造成的,經營風險可以通過加強內部管理、開拓市場以及加強新項目的可行性論證來避免。另一類風險就是財務風險。通俗來講,就是企業不能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如果企業不能到期償還債務,債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債務人破產清算來清償債務。應對財務風險,需要保證企業有足夠的現金,加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財務風險可以通過企業的變現能力來評價。網上曾有人形象地寫過一副對聯,上聯是“拆東墻補西墻墻墻不倒”,下聯是“借新債還舊債債債還清”,橫批是“資本運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財務風險的含義,短期債務是企業最迫切需要償還的債務,長期債務則可以通過新的融資來償還,所以,資產變現能力是衡量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變現能力也稱為短期償債能力。
通常采用的指標有: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一般來說,流動比率越高,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強。但是,流動資產過多,也會影響資產的使用效率。因此,綜合考慮,流動比率不是越高越好,合理的流動比率是2
2、速動比率
速度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中存貨的變現能力相對較差,而且容易發生損壞,當存貨積壓或成本與市價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時,就會無法實現盈利。比如服裝制造企業,如果服裝不能及時賣出去,過季之后就只能“揮淚大甩賣”,其售價常常不及成本的一半。一般來說,存貨約占流動資產的一半,因此合理的速動比率為1.但是該指標也會因為行業的不同而可能存在差異,比如大量使用現金銷售的商店,幾乎沒有應收賬款,大大低于1的速動比率也是正常的。
3、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有價證券)/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反映的是企業的即時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現金比率越高,說明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現金比率一般認為應在20%以上為好。現金比率偏低,說明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還是有一定的風險,應縮短收賬期,加大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以加速應收賬款資金的周轉。在進行財務分析的時候,從較長的趨勢進行分析會更有意義,選擇恰當的標準也是很重要的。
發票是記賬的依據,但是收到發票并不全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偶爾會有普通發票。那么收到普票的賬務處理怎么做?
收到普票的賬務處理
增值稅納稅人使用的發票分為普通發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兩者都是納稅人發生納稅行為的時候開具的業務憑證。一般納稅人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將其作為進項稅抵扣增值稅的憑證。普通發票是由行業發票和專用發票組成的。收到普票的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等(價稅合計金額)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的區別
1.普通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所開具和收取的收付款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除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開具和收取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之外,所開具和收取的各種收付款憑證均為普通發票。普通發票購貨方不能抵扣進項稅額
2.專用發票,全稱增值稅專用發票,是供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簡稱一般納稅人)生產經營增值稅應稅項目使用的一種特殊發票。它不僅是一般的商事憑證,還是計算抵扣稅款的法定憑證。增值稅專用發票,購貨方可以憑抵扣聯,依法申報認證抵扣進項稅額。
紙質發票驗舊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那么現在推行使用的電子發票普票應該怎么驗舊呢?如果不太了解這部分內容,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使用電子發票的納稅人仍然按照“驗舊購新”的原則驗舊發票,只是驗舊時不需要提供已開具的紙質紅字發票,只需要保證開具的發票數據已上傳至電子底賬系統即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電子發票不能作廢,只能沖紅。
電子發票怎么申請?
首次核定電子發票申請流程,先登錄電子稅務——我要辦稅——點擊進入發票使用模塊,進入發票票種核定模塊——普通發票核定,點擊在線辦理,進行實名認證(如已實名采集,則選擇姓名點擊下一步;若未進行實名采集,則先點擊“實名采集”并進入相應模塊進行采集),使用支付寶掃描二維碼,手機端顯示認證成功后點擊下一步,發票種類為“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首次核定單張最高開票限額為“十萬元”。 提交后,待局端審核(局端操作:金三系統作票種核定,同步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 2.0 版,同步后在 2.0 系統中的發行管理-注冊登錄變更可查看電票票種),納稅人登陸開票軟件,點擊“系統設置”-“金稅盤網上變更”, 確認頁面勾選“是否進行稅號變更”后,點擊確定,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點擊勾選新增的電子發票票種,點擊確定即可完成電子發票票種新增。
以上就是有關電子發票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