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工作實際上是難度非常大的,很多企業把預算僅僅只做成了資金的預算,要想做好預算企業一把手必須對戰略目標和路徑無比清晰,對企業的人、財、物、產、供、銷了如指掌。
那預算到底該怎么算?一定是基于“收入-成本=利潤”。看似簡單的公式,但你要去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思想要把控全局,行動要落實到細節,就要針對于我們提到的“算什么”去做。
戰略要清晰,你的戰略是否實際可行,是否適合公司當前發展現狀,是否符合當前市場行情。戰略一定是由公司決策者來制定的。
明確企業的核心價值是什么。海底撈的價值是服務,那就花錢提升服務,提高員工招聘門檻兒,提升員工專業素養,提高員工工資,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產品創新和主打。李踐在《贏利》中提到“用戶對創新價值的感知是通過產品決定的”,公司要以什么產品為主導、什么產品要創新、什么產品是配套產品。就拿華為來說,真正的創新產品在于通信技術“5G”,未來會是“6G”。而華為手機是主打產品,其中的品牌型號也是針對于不同使用群體:華為保時捷系列針對于高消費群體;華為P系列、Mate系列針對于中高消費群體、華為榮耀系列針對于中低消費群體。
客戶群體開發維護。如何發現新客戶、如何留住老客戶、如何滿足大客戶、要讓客戶產生依賴靠什么。
人才科學配置。以銷售為例:基層新人負責新客戶開發、基層老人負責老客戶維護、中層管理負責客戶相關管理及大客戶開發、銷售副總負責銷售指標的合理分配到人,抓目標落實。分工明確,排兵布陣切實可行,讓所有人真正動起來,所有決策真正有效落地。
預算是陣中陣,每個人都是布陣者,每個人都是守陣者。從決策者做出戰略規劃,到各部門、各個人落實,互相配合協同作戰。比如一個決策的確定,行政部門要預算相關配合所需的后勤保障、人力資源部門要預算人員的配置、研發部門要預算研發時間、集采部門要預算所需的物料和供給時間、生產部門要預算產能和生產周期、財務部門要預算資金的使用、銷售部門要預算客戶來源及需求量……
預算管理要達成的效果就是全員一桿槍,集中所有資源然后分配到每個部門、每個人、每件事,逐一細化,細到每個人每天每個時段做什么。是把這一件事做成的推演,在實際推進的過程中,管理者通過定期的復盤,抓目標落實,追目標差距。
預算管理的本質是資源的整合再合理分配、戰略決策的推演、風險的把控和規避。但實際落地的時候難免會有外界不可抗的因素,是我們無力改變的,這個時候就需要順應大勢、隨機應變。同樣企業把管理的根扎得深,企業就會站得穩,面對風雨飄搖也能依然不倒。
在現代企業中,財務管理是企業運營的核心環節,涉及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財務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在保證財務本質的基礎上,合理分配副產品加工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成為了企業管理者關注的焦點。本文將從財務本質出發,分析副產品加工成本的分配問題,并結合財務考核和業績計量等方面,探討如何實現干凈盈余和拒付追索待清償的目標。
一、財務本質
財務本質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通過籌集、使用和管理資金,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過程。財務管理的核心任務是確保企業具備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其經營活動,同時要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確保資金的安全和流動性:企業要保證有足夠的現金流來支持日常運營,同時要合理配置資產和負債,確保資金的安全和流動性。
2.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企業要通過合理的成本控制和價格策略,降低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3.優化資本結構: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和市場環境,調整資本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4.強化財務風險管理:企業要加強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控制,確保企業的財務穩健運行。
二、副產品加工成本的分配問題
在生產過程中,企業會產生一定的副產品,這些副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產成本。如何合理分配副產品加工成本,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按照產品類型進行分配: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將副產品加工成本分攤到各個產品上,確保各類產品的生產成本符合實際情況。
2.按照生產工藝進行分配:根據不同的生產工藝,將副產品加工成本分攤到各個生產環節上,以便更好地控制生產成本。
3.按照市場需求進行分配: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適時調整副產品加工成本的分配比例,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4.按照企業內部管理進行分配:根據企業內部管理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副產品加工成本,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三、財務考核與業績計量
為了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企業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業績考核體系。在財務考核方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制定明確的業績指標: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和市場環境,制定明確、可量化的業績指標,以便于員工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標。
2.建立激勵機制:企業要根據員工的業績表現,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懲罰,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3.定期進行業績評估:企業要定期對員工的業績進行評估,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調整工作策略。
4.強化財務培訓:企業要加強對員工的財務知識培訓,提高員工的財務管理水平。
四、干凈盈余與拒付追索待清償的目標實現
為了實現干凈盈余和拒付追索待清償的目標,企業需要在財務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幾點:
1.嚴格拒付追索制度:企業要建立健全拒付追索制度,對于逾期未付款的客戶要及時進行催收,確保企業的款項安全。
2.加強逾期提示付款已拒付的處理:企業要加強對逾期提示付款已拒付的處理,對于已經拒付的款項要及時進行核算和清算,避免壞賬損失的發生。
3.優化虛賬戶管理:企業要優化虛賬戶的管理,減少虛賬戶的數量,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4.強化財務信息披露:企業要加強財務信息披露,提高企業的透明度,增強市場的監督力度。
總之,企業在追求財務本質的同時,要合理分配副產品加工成本,加強財務考核和業績計量,嚴格拒付追索制度,實現干凈盈余和拒付追索待清償的目標。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財報分析的本質是研究企業的價值,那么具有較高價值的企業具備什么樣的特征呢?
除了單純的財務因素,我們提出從三個維度來考查:
第一,處于高價值的商業賽道上;
第二,競爭優勢方面擁有經濟“護城河”;
第三,優秀的管理層。
我們將這三個方面稱為“三維視角”。
從宏觀層面看,商業賽道與行業發展、政策發展、宏觀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技術、市場,甚至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都密切相關;
“護城河”是企業與競爭對手相比的相對競爭優勢,可以理解為擁有獨特的、難以復制的、能夠帶來更高投資回報的核心競爭力;
管理層是從人的角度考查,無論是否處于高價值賽道,無論是否具有經濟“護城河”,企業歸根結底是由人來經營管理的,高級管理層的能力以及商業道德,對企業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之所以提出財報分析的“三維視角”,出發點就是要避免陷入狹隘的財務數據中,財務數據的分析必須把企業的微觀狀況與宏觀信息相結合,因為從根本上說,企業的財務數字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家企業的盈利能力強,發展速度快,難道僅僅是因為它的產品質量好嗎?僅僅是因為它的銷售能力強嗎?僅僅是因為它的技術水平高嗎?
很顯然并非如此,僅從企業內部找原因是不全面的,企業經營狀況的優秀與否很可能與國家的宏觀環境、行業發展的趨勢、社會發展的潮流有關。只有把企業的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結合起來分析,我們才可能看透企業經營的真相。
巴菲特將投資形容為“在雪道上滾雪球”,長期投資能否獲得超額收益取決于兩方面:
第一,滾雪球的相對能力,企業有沒有自己的“護城河”,即企業自身具備的競爭優勢;
第二,取決于賽道是否濕滑以及賽道的長短,賽道是否濕滑決定了企業競爭是否容易實現差異化,賽道的長短決定了行業的發展空間、企業的成長空間。
管理層的能力決定了企業能否將優勢轉化為勝勢,管理層的品行和信譽對于信息披露、財報質量也有很大影響。
財務杠桿又稱資本杠桿、融資杠桿,或者是負債經營。財務杠桿是由于企業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簡單地說,財務杠桿就是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利潤。
我們知道,企業資本結構是企業長期資本來源的構成和比例關系。一般情況下,企業的資本有長期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構成,不同的資本結構對企業運營狀況和結構的影響是不同的。財務風險與財務杠桿的關系。現實中,我們知道,財務風險是由于企業運用了債務融資方式而產生的喪失償付能力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最終是需要由普通股股東承擔的。企業在經營中經常會發生借入資本去進行負債經營,但不論經營利潤多少,其需要承擔的債務利息是不變的。當企業在資本結構中增加了債務這類具有固定融資成本的比例時,固定的現金流出量就會增加,特別是在利息費用的增加速度,超過了息稅前利潤增加速度的情況下,企業會因為負擔較多的債務成本,并將會影響凈利潤的減少,同時企業發生喪失償債能力的概率也會增加,導致財務風險增加;反之,當債務資本比率較低時,財務風險就小。
財務杠桿系數。對財務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財務杠桿系數,也就是,財務風險的大小一般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是企業計算每股收益的變動率與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之間的比率。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明企業財務杠桿作用越明顯,但財務風險也就越大;反之,如果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應該說,在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中,債務利息或優先股股息這類固定融資成本是基本因素。
在一定的息稅前利潤范圍內,債務融資的利息成本是不變的,隨著息稅前利潤的增加,單位利潤所負擔的固定利息費用就會相對減少,從而單位利潤可供股東分配的部分會相應增加,則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增長率將大于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反之,當息稅前利潤減少時,單位利潤所負擔的規定利息費用就會相對增加,從而單位利潤可供股東分配的部分相應減少,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下降率將大于息稅前利潤的下降率。如果不存在固定融資費用,則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的變動率,會與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保持一致。這種在某一固定的債務與權益融資結構下,由于息稅前利潤的變動引起每股收益產生更大變動程度的現象,被稱為財務杠桿效應。固定融資成本是引起財務杠桿效應的根源,但息稅前利潤與固定融資成本之間的相對水平決定了財務杠桿的大小,即財務杠桿的大小是由固定融資成本和息稅前利潤共同決定的。我們知道,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財務杠桿利益,抵消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總之,財務杠桿是由于企業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簡單地說,財務杠桿就是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利潤。財產杠桿的計量是財務杠桿系數,其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杠桿作用越明顯,但企業的財務風險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