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級會計實務》中,第五章的收入、費用和利潤歷來是初級考試中的常考點,有老師預計本章的考點占了總分的20%左右,所以大家在復習當中一定要多加注意。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份學霸精心整理的筆記,記錄了本章節的重要知識點,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收入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收入的確認”。
當企業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約義務時,也就是說,當客戶取得相關商品的控制權時,就可以確認收入了。
商品控制權:客戶能夠決定商品賣還是不賣,決定這件商品給誰賣或不給誰賣,并能夠獲得幾乎全部的經濟利益。
注:1.本章中的客戶特指和企業簽訂合同,向企業購買商品的一方,商品包括商品和服務。
2.商品控制權:有能力主導該商品的使用;能夠獲得商品幾乎全部的經濟利益。
一、收入核算應設置的會計科目
(一)在某一個時間點履行履約義務確認收入(指定某個時間點付款)
1.確認銷售商品收入
借:應收票據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已經發出商品,但還不能確認收入時
①借:發出商品(成本價)
貸:庫存商品
②收到貨款時,即確認收入后: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已銷商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發出商品
3.現金折扣
一般用符號來表示,如“2/10, 1/20, N/30”,表示的意思是“折扣率/付款期限”。
若客戶在10天內付款,則可享受商品售價的2%的折扣;11-20天內付款,折扣為1%;21-30天內付款,就不能享受現金折扣。
現金折扣與商業折扣的區別:
①商業折扣是為了促銷而給予的折扣,即通俗說法中的“打折”,發生在商品銷售前。
②現金折扣是為了讓客戶盡快在約定時間內付款而給予的折扣,發生在商品銷售后,并且發不發生取決于客戶的付款情況。
比如,A公司想讓客戶多買一點自己的貨,決定將商品的價格降低10%,客戶認為這個價格比較合適,決定購買,這是商業折扣;
A公司與客戶約定,交貨后,在十天之內付款,就能享受2%的折扣,如果客戶在21-30天內付款,就不能享受了,這種叫現金折扣。
現金折扣的財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財務費用
貸:應收賬款
4.已確認銷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退回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5.銷售材料等存貨時,確認的收入作為其他業務收入,結轉的成本作為其他業務成本來處理
(1)確認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結轉原材料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二)在某一時間段內履行履約義務確認收入(在某一個時間段內付款,如3個月的合同期)
當履約進度能合理確定時:當期應確認的收入=合同交易價格總額×履約進度—以前已確認的收入
當履約進度不能合理確定時,要怎么辦呢?
遇到這種情況時,如果企業已經發生的成本預計能夠得到補償,那么,應當按照已經發生的成本的金額確認收入,直到履約進度能夠合理確定為止。
二、合同成本
(一)合同取得成本
發生合同取得成本時
借:合同取得成本
貸:銀行存款
攤銷合同取得成本時:
借:銷售費用
貸:合同取得成本
(二)合同履約成本:為履行合同所發生的各種成本
發生合同履約成本時:
借:合同履約成本
貸:銀行存款/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等
對合同履約成本進行攤銷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貸:合同履約成本
二、費用
(一)主營業務成本: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時發生的成本
月末結轉已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的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合同履約成本等
(二)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岀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發生的其他業務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累計攤銷/累計折舊/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二)稅金及附加:包括消費稅、資源稅、教育稅附加、車船稅、印花稅等企業經營活動所應負擔的相關稅費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
(三)期間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1)銷售費用:指與銷售商品活動有關的費用,而不是銷售商品本身的成本。如銷售商品時產生的包裝費、廣告費、運輸費等。
(2)管理費用:指行政管理部門負擔的工會經費、業務招待費等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發生的各種費用
(3)財務費用:指利息支出、現金折扣等企業為了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而發生的籌資費用,例如公司貸款等。
三、利潤
(一)利潤
三大公式要牢記!
(二)營業外收支
(三)企業的所得稅費用:包括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
四、本年利潤
結轉本年利潤發方法主要有兩種:表結法和賬結法
表結法:
(每月末)將各損益類科目本月發生額填入本月數欄
將月末累計余額填入本年累計樹欄
(年末)全年累計余額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賬結法:
(每月末)都要編制轉賬憑證,并將在賬上結計出的各損益類科目的余額,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兩者對比:表結法比賬結法減少了轉賬環節和工作量
以上就是關于收入費用利潤這一章節的要點筆記啦,大家可以參考學習~
租賃收入計入哪個會計科目是會計工作中的常見問題,企業出租廠房所取得的收入就屬于租賃收入,對于租賃收入需要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本文就針對租賃收入計入哪個會計科目做一個相關介紹,來一起了解下吧!
租賃收入計入什么科目?
1.如果是以房屋出租為主營業務的,則將租賃收入計入“主營業務收入”科目,相應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2.如果不是房屋出租為主營業務的,則將租賃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相應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指的是企業從事本行業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指的是企業主營業務以外的,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房租費用計入哪個會計科目?
對于房屋租金支出,應當按照房屋的具體用途計入相應的會計科目:
1.如果是用于產品生產的廠房,那么可以計入制造費用。
2.如果是用于經營管理用的辦公樓,那么可以計入管理費用。
3.如果是用于銷售的門市部,那么可以計入銷售費用科目等。
租賃收入如何納稅?
1.房產稅
房產稅按年征收,分期繳納,稅率為12%。根據暫行條例規定,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房產稅計稅依據,自出租房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
2.城鎮土地使用稅
按照土地的等級及適用的土地等級稅額,對城鎮土地使用稅進行計算繳納。
3.營業稅
個人出租房屋應當按照租金收入的5%繳納營業稅,對于個人出租房屋月收入在800以下的,可以免征營業稅。
4.印花稅
對于財產租賃合同,應當按照租賃金額千分之一貼花。稅額不足1元的按1元貼花。
5.個人所得稅
個人出租房屋,如果月租金收入不超過4000元,則應當按照月租金收入扣除800元費用后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月收入超過了4000元,則應當按照月租金收入扣除20%后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暫估收入一般都是還沒收到貨款做的暫時估計的收入,但是暫估收入的相關賬務處理你知道嗎?如果你對這部分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
暫估收入相關的會計分錄
1、預估收入時
借:應收賬款---暫估收入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次月沖回時
借:應收賬款---暫估收入(負數或紅數)
貸:主營業務收入(負數或紅數)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負數或紅數)
材料暫估的會計原則:
1、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如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材料已經入庫,而材料的發票賬單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同時到達或當月不能及時到達,這些到庫材料應該在本月底作會計處理,從而充分反映本月財務狀況
2、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及時進行,不得提前或延后。材料暫估的發票賬單在到達時應作相應的會計處理,充分反映材料暫估的實際金額
3、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應當遵循謹慎性原則的要求,不得多計資產或收益、少計負債或費用。材料暫估的會計處理應在材料到達時和材料發票到達時分別作會計處理,企業資產和負債同時得到反映,通過“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材料)可以及時了解到企業當時未達發票賬單金額,以便企業了解當時的負債情況,及根據做材料暫估的入庫單據查明未達賬單的單位,了解發票賬單不能到達的原因,及時與對方單位進行溝通。
以上就是有關暫估收入的相關會計處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相關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收入和支出是企業最基本的兩種業務,會計記賬也一定離不開把收入和支出及時入賬。那么在會計記賬中什么是收入呢?
什么是企業收入?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收入的分類是什么?
收入按企業業務的主次劃分,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按照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性質劃分,分為銷售商品取得的收入,提供勞務取得的收入,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所取得的收入。
收入類科目如何理解?
收入類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等。
1、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經常發生的主要的業務所取得的收入。
例如:商品流通企業銷售商品取得的收入;制造業銷售其生產的產品取得的收入;旅游服務業的客戶收入,門票收入,餐飲收入,住宿收入等。
2、其他業務收入:指企業除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經常發生的主要的業務所取得的收入以外的其他銷售及業務所取得的收入。
例如: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出租,技術轉讓,原材料銷售,代購代銷,提供運輸服務等提供勞務所取得的收入。
3、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指與日常生產經營過程沒有直接關系,但是應當被列入當期利潤的收入。同時,它也是企業財務經營成果的組成部分。
例如,沒收逾期未退還的包裝物押金收入、罰款所取得的凈收入、收回調入的企業職工欠款等等。
營業外收入科目在“利潤”或“利潤或虧損”科目進行核算。
4. 投資收益
投資收益:顧名思義是對外投資所取得的利潤、債券利息和股票利息等收入再減去投資相關損失支出后的凈額。
5.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指企業以各種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例如:投資性房地產、交易性金融資產、債務重組、非貨幣交換等
公司租了一塊地作辦公用途,后來因應實際需要把這塊地的一部分轉租給其他公司。取得的轉租收入是營業外收入還是其他業務收入?兩者有何區別?
營業外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的區別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6051其他業務收入”: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實現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資產、出租無形資產、出租包裝物和商品、銷售材料、用材料進行非貨幣性交換或債務重組等實現的收入。
“6301營業外收入”:本科目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虧利得、捐贈利得等。
轉租收入屬于其他業務收入
公司轉租取得的收入,建議計入到“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其他業務收入是公司從事除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活動所取得的收入,具有不經常發生,每筆業務金額一般較小,占收入的比重較低等特點。
一般來說,企業的收入是需要繳納稅款的,對于這方面的核算相信大家都比較了解。但除了征稅收入外還有一部分是不征稅收入,這部分收入稅法是怎么規定的呢?本期會計網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吧。
不征稅收入有哪些?
依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七條規定,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
(一)財政撥款;
(二)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財政撥款是指政府在履行社會公共管理職能時,按年度預算安排的資金撥款,比如對農業、教育、醫療、環保、科技等領域的資金投入,具體可表現為財政補助、專項財政補貼等。
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根據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務的過程中,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營利原則向特定服務對象收取的費用。而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為支持某項公共事業發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無償征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
如果政府以資本金的形式投入企業,則應計入企業的所有者權益類賬戶,也不存在納稅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免稅收入與不征稅收入是有區別的:免稅收入和不征稅收入的區別
免稅收入有哪些?
依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一)國債利息收入;
(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三)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四)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國債包括財政部發行的各種國庫券、特種國債、保值公債等。根據稅法規定,納稅人購買國債所得利息收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收入,實質上屬于純收入,具體由哪些收入組成?
營業外收入包括什么?
營業外收入主要是核算企業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凈收入,主要包括:
1、流動資產處置利得;
2、政府補助;
3、盤盈(現金)利得;
3、捐贈利得;
5、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
6、債務重組利得;
7、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等。
營業外收入實際上是一種純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與相關費用進行配比。因此,在會計核算上,應當嚴格區分營業外收入與營業收入的界限。
營業外收入借方,從出納管賬的使用角度來說就是一種收入。包括公司收到的資金,貸款,押金,賠付,手續費,加工費等其它公司營業收入。
營業外收入貸方,包括公司本身的固定資產和現金,公司所有用現金支付的款項。購進的資產,材料,賠付,銀行的還貸,勞動力的酬勞,經營所產生的一切費用等。
營業外收入屬于什么科目?
營業外收入科目屬于損益(收入)類的科目,貸方登記發生額,表示增加的金額,月末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時,需要用到借方,表示減少或者結轉的金額,營業外收入期末應無余額。
營業外收入的核算應在“營業外收入”賬戶下進行,也可以在該賬戶下按各種不同的收入設置明細賬戶進行明細核算。
營業外收入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年末(月末)結轉收入時: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有粉絲過來問會計網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應稅收入,這3個收入的會計分錄以及稅務處理有哪些區別?今天,就讓會計網和大家一起來討論學習一下這3個“收入”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征稅收入
首先,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不征稅收入?
其實,不征稅收入,顧名思義,就是企業經營的項目不屬于繳納企業所得稅范圍的一些項目。
那企業哪些項目是屬于企業無需進行繳納企業所得稅的范圍?
我們也可以了解一下相關的政策規定:
在現實的實操例子中,我們又該怎么進行稅務處理呢?接下來和大家一起舉個實操例子了解相關的稅務處理問題。
例子:某公司收到一筆政府撥劃的創業專項資金,這筆資金符合了不征稅收入的范圍,而這筆資金費用是于扶持某公司相關項目。如果在稅務問題上,全按照不征稅收入進行處理,那么處理方法如下:
1、這筆專項資金,不會影響到公司的這期間的收入損益,按照不征稅收入的辦法進行處理,可以不進行納稅調整。
2、這筆專項資金可以用于扶持公司相關的創業項目,如果是購買機器,當機器折舊時,不允許稅前扣除,但是可以做納稅調增進行處理。
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把這筆款項進行納稅申報時開票的問題:
(1)如果納稅義務是發生在2020年2月之前的,那開票時就應該按照3%的征收率進行開票,
(2)如果納稅義務是發生在2020年3月-5月期間的,那開票時就應該按照1%的征收率進行開票。
免稅收入
了解完了不征稅收入的問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免稅收入的問題。
免稅收入,其實更通俗易懂,就是企業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一些免征收應稅所得收入項目。
那哪些范圍符合免稅收入?
相關的政策規定如下:
對于不征稅稅收和免稅收入的相關問題,小編給大家做了一份表格以便大家了解。
應稅收入
應稅收入雖然和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雖然名字看起來相似,實則概念很不同。
一般大家用的最多的是土地增值稅的應稅收入,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土地增值稅的應稅收入的相關知識點。
涉及到土地增值稅的一般都是做房地產開發的企業,然而在計算土地增值稅的時候可以用簡易計稅或者一般計稅的方式都可以。
我們也可以通過下圖了解一下:
營改增之后土地增值稅的政策規定如下:
計算公式如下:應稅收入 = 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 增值稅銷項稅額 = 不含稅銷售收入+當期允許扣除的土地價款計算的稅金
有人就會疑惑,免稅收入是應稅收入嗎?
免稅收入也是應稅收入,它只不過是被國家納入稅收優惠政策,其實也是屬于應稅收入的,所以免稅收入所對應的成本、費用是允許稅前扣除的。
通過以上的文章,你對3個“收入”有所了解了嗎?
文章來源:本文為財稅智囊團(id:shuizhinang)原創首發,作者:清心。部分素材來源于各地稅局,如需引用或轉載,請留言授權,并務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財稅智囊團 保留所有權利。
問:2020年12月10日,我司向A公司轉讓一批上月購入的機器設備,按照合同約定交付設備時,我司方可取得A公司支付的轉讓費50萬,請問我司取得的這筆財產轉讓收入是否可以分期確認收入?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取得財產轉讓等所得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19號)第一條規定,企業取得財產(包括各類資產、股權、債權等)轉讓收入、債務重組收入、接受捐贈收入、無法償付的應付款收入等,不論是以貨幣形式、還是非貨幣形式體現,除另有規定外,均應一次性計入確認收入的年度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因此,企業取得的財產轉讓收入,應一次性確認收入。
因此,貴公司取得的機器設備轉讓收入,不可分期確認收入,應當一次性計入確認收入的年度繳納企業所得稅。
轉讓財產收入的會計分錄
財產轉讓收入是納稅人有償轉讓各類財產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轉讓固定資產、有價證券、股權以及其他財產而取得的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賬務處理如下:
以轉讓固定資產收入會計分錄為例:
企業轉讓固定資產的行為,主要通過“固定資產”、“累計折舊”、“資產處置損益”科目進行會計核算。
1、轉讓固定資產時,應當結轉設備凈值,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2、支付轉讓過程中所發生的相關費用,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
3、收到轉讓收入時,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4、結轉轉讓收益時,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資產處置損益
問:我司接受來自其他企業無償贈予的50萬現金,請問我司取得的接受捐贈收入能否分期確認收入?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取得財產轉讓等所得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19號)第一條規定:“企業取得財產(包括各類資產、股權、債權等)轉讓收入、債務重組收入、接受捐贈收入、無法償付的應付款收入等,不論是以貨幣形式、還是非貨幣形式體現,除另有規定外,均應一次性計入確認收入的年度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由以上規定可得,我司取得的接受捐贈收入是以貨幣形式體現的,必須一次性確認收入,不能分期確認收入。
企業接受捐贈的會計分錄
1、接受貨幣資金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2、接受非貨幣資金,以公允價值入賬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營業收入主要是從事主營業務或其他業務所取得的收入,銷售收入是提供產品銷售而取得的收入,對于營業收入和銷售收入,應如何區分?
營業收入和銷售收入如何區分?
營業收入的范圍比銷售收入的范圍大,營業收入是指單位從事經營活動獲得的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從性質上講包括銷售貨物和提供服務,銷售收入主要指從事貨物銷售獲得的收入。
營業收入=產品銷售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銷售收入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預收賬款、應收票據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存貨跌價準備(已銷售商品所對應的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已經發出但不符合銷售商品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的處理:
發出商品時: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成本價)
納稅義務已經發生時:
借:應收賬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售價×適用稅率)
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時:
借: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同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發出商品
企業銷售貨物取得的收入,稱為銷售收入,營業收入一般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對于銷售收入和營業收入,應如何區分?
銷售收入和營業收入區別
營業收入的范圍比銷售收入的范圍大,營業收入是指單位從事經營活動獲得的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從性質上講包括銷售貨物和提供服務,銷售收入主要指從事貨物銷售獲得的收入。營業收入=產品銷售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是什么?
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從事本行業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包括制造業的銷售產品、半成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作業的收入;商品流通企業的銷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務業的門票收入、客戶收入、餐飲收入等。
主營業務收入屬于損益類科目。損益類會計科目是根據反映的經濟內容,可分為收入類、費用類兩大類會計科目。
損益類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資產處置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各類企業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動所取得的收入,核算企業根據收入準則確認的除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實現的收入。
出租固定資產、出租投資性房地產、出租無形資產、出租包裝物和商品、銷售材料、提供勞務、用材料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或債務重組等實現的收入均屬于其他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對應科目可以是 “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票據”、“長期應收款”“庫存商品”、“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等科目。
你所持有的證書,直接決定你的薪資水平!那么考上了初級職稱證書,面試的時候薪資多少為宜?如果你的月薪沒達到這個數,那么你就得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01、初級會計職稱
薪資水平:4K到8K
自會計從業取消以來,關于初級職稱證書的地位和作用想必不用我多說了。從今年初級報考人數403萬即可看出,大家對于初級職稱的重視度了。
一般來說,考上了初級,在行業里面從事的都是最底層的出納、基礎會計等工作。而對于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財務人而言,初級職稱證書可以給你提供更多的保障。
一般來說擁有初級職稱證書在一線城市可以達到4K到8K,工作年限越長薪資水平越高。
02、中級會計職稱
薪資水平:7K到12K
不管是企業還是國家,近年來對于職稱證書還是比較重視的。據不完全統計,大多數擁有中級職稱證書的財務人員,薪資水平一般是在10K左右,一線城市會更高,在12K左右。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可見中級職稱的含金量是有多高了。
當然,能夠達到這個薪資水平的,一般都已經做到了財務主管,工作經歷和專業水準肯定也是值得肯定的。再者,中級職稱難度雖說比不上中級和CPA,但是基于中級報考條件,首先就刷掉了一大批財務人員。這也是中級職稱證書受重視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03、高級會計職稱
薪資水平:10K到16K
大多數擁有高級職稱的會計人。基本已經做到了財務經理或者是財務總監的位置。職場地位越高,越需要一張高含金量的證書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擁有高級職稱的會計人在專業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上已經具備了很高的水平,工作難度也涉及到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一般來說,擁有高級職稱證書,在一線城市可以拿到16K左右的薪資。
04、注冊會計師
薪資水平:12K到24K
有句話說,考出了CPA的不一定會成為CFO,但是每一個CFO,都會去考一張CPA。這句話,充分說明了CPA在財會證書領域的地位。
CPA對于很多財務人來說就是一個夢想,考試難度經常會讓很多考生懷疑人生。雖說報考門檻要比中級低,但是五年拿下六科的人數并不是很多。
一般來說,拿下了CPA證書在一線城市可以達到20K左右的薪資水平。當然,這個薪資水平并不能代表全部,甚至有很多人花了四五年時間考出了CPA,結果照樣拿著8000塊的工資,做著一成不變的瑣事,CPA和白考了沒什么兩樣。
2021年初級會計職稱馬上就要開考了,與其它會計類證書相比,初級會計證書還是比較容易拿到的,很多人在獲得初級證書后不清楚能從事哪些工作,下面會計網就跟大家講解這個問題。
考取初級會計證書能從事哪些工作?
1、會計基礎崗位工作:出納、預算分析專員、應收會計、應付會計,核算會計、稅務專員,成本會計、費用會計等。
2、主管會計崗位工作:總賬會計、成本會計主管、費用財務主管、應收財務主管等崗位。當然,這些崗位一般需要有1-3年工作經驗,對工作能力要求也比較高。
當然,還有一些財務經理、財務總監等崗位,光有初級會計證書是遠遠達不到崗位要求的,大家到時候可以繼續考取中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證書,提升自己,就能找到好工作!
考下初級會計證書收入有多少?
根據各大招聘平臺發布的信息來看,發現一二線城市財務從業的人員的月薪資水平在4k-3w不等。以下數據僅供大家參考!
會計小白崗位:月薪4-6k,比如實習生、會計助理等崗位;
基礎會計崗位:月薪8-10k,比如出納、成本會計、費用會計、稅務會計、收入會計等崗位;
主管會計崗位:月薪12-15k,比如成本會計主管、費用會計主管、收入會計主管、預算會計等;
經理崗位:月薪18-25k,比如財務經理、財務分析師等;
總監崗位:月薪18-30k,比如財務總監。
初級會計證書考下來有哪些好處?
1、申領技能補貼
許多人不知道,考下初級會計證還可以申請領取職業技能補貼,像山東、廣西、北京等多地為了鼓勵會計人員不斷學習進步,特向企業職工發放職業技能提升補貼,部分地區領取補貼獎勵
2、抵扣繼續教育學分
會計人員都知道,繼續教育是件很麻煩的事情,但是,考下初級會計證,還可以抵扣繼續教育的學分,能省不少心呢!根據財政部《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參加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等會計相關考試,每通過一科考試或被錄取的,折算為90學分。
初級會計職稱是會計行業領域最為基礎的入門證書,在行業需求下,近年來報考人數在急劇上升,那么考下初級會計證書能帶來哪些用處?收入高嗎?
初級會計證書的作用
初級會計證書其實是代表已經掌握了會計專業比較基礎的知識,能夠在工作中能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這樣就能夠比較好上手工作,如果一定專業知識都沒有那么工作起來是非常費勁和困難的,初級證書的作用也就在這個時候體現出來了,初級證書能夠證明你已經具備了基礎的專業知識,就是沒有經驗,那么在老員工帶的時候,也不會那么費勁,很多專業術語是外行人員看不懂的,所以基礎的專業知識就由證書體現出來了。
考取初級會計證書,一個月收入是多少?
出納
對于取得初級證書考生,其首選可以擔任出納工作,由于無需要任何工作經驗,所以出納崗位非常適合應屆畢業生來擔任,主要負責企業日常資金出入工作,由于是基層工作,薪資方面大約為4k~6k左右水平。
會計
與出納相比,會計崗位的薪資會略高一些,會計主要負責是企業資金鏈的管理,基本上日常事務都是做賬、記賬、制定財務報表等,工作都是固定的,同樣適合應屆畢業生來擔任,平均薪資大約在5k~7k左右水平。
會計專業畢業生,要不要考初級證書?
在實際進入社會后,其實不僅僅是要看是哪個專業畢業的學生,更重要的是能夠向用人單位展示出個人的專業能力,在這個時候,證書就能夠展現出個人的專業能力了,其實也就是相當于上崗證,所以對于要不要考初級證書,小編個人的觀點是一定要考的,很多畢業生也不一定有很豐富的專業知識,也有很多財會專業的學習專業知識并不扎實,用人單位在選擇的時候,就會直接選擇有證書的應聘者,這時候就可以看出證書的重要性了。
對于企業來說,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營業收入。對于個人來說,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一項綜合所得,是中國個人收入調節稅的一項應稅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什么收入?
對于企業來說,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營業收入。企業應當計入營業收入項目的收入有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視同銷售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和其他收入不計入到營業收入。
對于個人來說,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一項綜合所得,是中國個人收入調節稅的一項應稅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特許權所有者的一項專有收入,也是單位和個人應稅收入的一個組成部分。
企業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什么確認收入?
特許使用費的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企業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應計入什么科目?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指各類企業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的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1、企業的特許權使用費繳納企業所得稅,一般納稅人稅率為25%。
2、個人的特許權使用費的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收入小于4000元可扣除800元的費用再繳20%的稅。收入超過4000元可扣除20%的費用再繳20%的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800)×20%;應納稅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1-20%)×20%。
新收入準則是收入的確認、計量、合同成本與特殊交易的會計處理和列報等事項,與舊收入準則區別在于,新收入準則的權益變動更具明顯性;更強調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信息更具全面性;取消了相關條例。
新收入準則與舊收入準則的具體區別
1、權益變動明顯性: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動直接反映了主體在一定期間的總收益和總費用,新準則將所有權益變動表由原來的附表上升為主表,利于更全面地反映主體權益的綜合變動,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更詳細的信息;
2、側重性:新準則更強調現金流量表的編制,頒布《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單獨規范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正確編制和提供現金流量表,利于報表使用人預測公司未來的現金流量,評估償還債務、支付股利以及對外籌資和發展能力,分析本期凈利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差異的原因,評估報告期與現金有關或無關的投資和籌資活動,幫助報表使用人做出正確的經營、投資和信貸決策;
3、信息全面性:新準則要求附注是對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報表中列示項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細資料,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新準則要求的附注更重視對信息的披露,披露的內容也更加全面;
4、取消的相關條例:新準則取消了財務情況說明書,因原財務情況說明書中包含的部分內容在主表和附注中已有體現,另外涉及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情況等內容不宜通過會計準則加以規范。
新收入準則什么時候開始執行
財政部于2017年7月19日公布了關于修訂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的通知,新《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1、對于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企業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告的企業,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新收入準則;
2、對于其他在境內上市的企業,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執行新收入準則;
3、對于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非上市企業,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執行新收入準則。
新準則下收入的確認條件
總原則為收入應當在企業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約義務,即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或服務控制權時確認。企業與客戶之間的合同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企業應當在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或服務控制權時確認收入:
1、合同各方已批準該合同并承諾將履行各自義務;
2、合同明確了合同各方與所轉讓商品或提供服務相關的權利和義務;
3、合同有明確的與所轉讓商品或提供服務相關的支付條款;
4、合同具有商業實質,即履行該合同將改變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金額或時間分布;
5、企業因向客戶轉讓商品或提供服務而有權取得的對價很可能收回。
新收入準則修訂的意義
為了收入確認模式不統一、特定交易處理不一致和與國計準則趨同等現實問題,新收入準則參照IFRS進行了較大修訂,體現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新收入準則消除了原準則中某些薄弱環節,提供了更為健全的框架體系、提高了收入確認實務在跨企業、行業、地區和資本市場的可比性,同時,改進了披露要求以提供更為有用的信息。
營業總收入就是常說的營業收入,不包括營業外收入。營業收入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顧名思義是經營業務以外的收入,是指與企業日常營業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業務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什么?
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債務重組利得、企業合并損益、盤盈利得、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政府補助、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罰款收入、捐贈利得等。
營業收入計算方法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視同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產品銷售量(或服務量)×產品單價(或服務單價)。
主營業務收入包括銷售商品、讓渡資產使用權、提供勞務;其他業務收入包括代購代銷手續費收入、材料銷售收入、包裝物出租收入;其他視同銷售收入包括非貨幣性交易視同銷售收入,貨物、財產、勞務等視同銷售收入。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的概念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是衡量上市公司過去一年中掙錢能力是否提高的標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說明公司在上一年度掙錢變多了掙錢的能力提高了,實力變強了,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則說明公司的掙錢能力稍遜于往年。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是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取得的營業收入與其上年同期營業收入的增長的百分比,以反映企業在此期間內營業收入的增長或下降等情況。由于營業收入是個時期性數據,一定期間可以是指會計年度起始日至會計報表截止日的期間,也可以指某一個月、季度或年等等不同區間,視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可做出不同的選擇。因此,按不同的區間可以分為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年化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等等。
營業外收入不是收入,是屬于利得。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日常營業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換句話就是不在企業營業執照規定范圍內的,與企業正常業務無直接關系的收入。
營業外收入是貸方科目,在利潤表中體現,但并不影響企業營業利潤。
營業外收入包括哪些?
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債務重組利得、企業合并損益、盤盈利得、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政府補助、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罰款收入、捐贈利得等。
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的實質是企業經濟活動的產出過程,即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結果。收入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從而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而且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收入包括哪些?
收入包括了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其他收入。
營業外收入的賬務處理
1、企業確認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2、確認政府補助利得: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分配遞延收益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3、確認接受捐贈利得: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4、期末,應將“營業外收入”科目貸方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注冊會計師工資收入相對較高,但具體數字還需根據個人情況和所在行業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比如說,審計助理或初級審計員,年薪一般在12萬至18萬之間,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吧!
注冊會計師的工資收入因多種因素而異,包括職位、經驗、所在地區和行業等。具體如下:
1.對于注冊會計師的初級職位,如審計助理或初級審計員,年薪一般在12萬至18萬之間。這些職位通常要求應聘者具備一定的會計、審計和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
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技能的提升,注冊會計師可以晉升到更高級別的職位,如審計員、項目經理等。在這些職位上,年薪能夠達到40萬至50萬,甚至更高。在四大會計事務所工作的注冊會計師,年薪一般在30萬至40萬元左右,成為合伙人后,百萬年薪在四大合伙人中非常普遍。
2.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字僅供參考,并不能代表所有注冊會計師的實際收入。因為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和不同公司的薪資水平存在差異,同時個人的能力和表現也會對薪資產生影響。
3.除了基本工資外,注冊會計師還可以獲得一些額外的收入,如績效獎金、年終獎、股票期權等。這些額外的收入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注冊會計師的總收入。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會計網注冊會計師考試頻道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