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稅金額換算成含稅金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不含稅金額直接加上相應稅額;另一種是不含稅金額乘以1加上相應稅率之和,便可換算成含稅金額。
含稅金額和不含稅金額是什么?
增值稅為價外稅,含稅金額指包含增值稅的金額;而不含稅金額指不包含增值稅的金額,具體的換算公式為:含稅金額=不含稅金額×(1+適用增值稅稅率);不含稅金額=含稅金額/(1+適用增值稅稅率)。
什么是增值稅?
增值稅是對從事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取得的增值額為課稅對象征收的一種稅。增值稅的性質是以全部流轉額為計稅銷售額;其稅負具有轉嫁性;并按產品或行業實行比例稅率。
不含稅金額的稅款由誰承擔?
不含稅由購貨方負責納稅。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規定繳納增值稅。
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并向購貨方收取的增值稅額,即銷項稅額。通常交易中,雖然銷售方為增值稅的納稅主體,但實際上其所銷售的貨物中已經包含了相應的增值稅,購貨方在購買貨物的同時已經向其支付了增值稅。
增值稅的適用稅率有哪些?
一般納稅人適用的稅率有:13%、9%、6%、0%。適用13%稅率:銷售或進口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適用9%稅率: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筑、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等。
acca考試費用對于不同科目費用不一樣,另外匯率也會根據日期不同有所不同,因此換算成人民幣只能大概估算,以科目f1為例,考試費用為100英鎊,匯率為1英鎊9元人民幣的話,則換算成人民幣為900元,具體考試費用以下會說明。
2022年ACCA考試相關費用
1、必須繳納的費用
注冊費:注冊成為acca學員時需要一次性繳納注冊費,2022年是89英鎊,
年費:參加acca考試每年都需要繳納年費,2022年是116英鎊,按照3年的備考周期來算,年費也就是348英鎊。
考試報名費:按費用較低的常規報名階段來算,12月考季的報名費用為:f1-f3為隨時機考,每科費用約為100英鎊,共300英鎊,f4-f9為143*6=858英鎊,SBL為245磅,SBR為190磅,p4-p7(選2)為190*2=380英鎊。加起來一共是1973英鎊。
匯率按照1英鎊9元人民幣來計算,這些費用也就是21690人民幣。
2、個人選擇的費用
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費用會有差異,按每門350元計算,13門教材共需要4550元
網課:有些同學可能會購買網課學習,不同機構的網課費用也會不同,13門科目大概需要2-3萬元。
所以,就算是自學,acca考試也需要花不少錢,需要大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acca考下來有用嗎
acca考下來的用處是很多的,在找工作上,acca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認可,全球有超過8000家認可雇主,在就業上是很有優勢的,可以在工商企業財務部門、審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大型國企外企、財稅部門從事財務和財務管理工作。
另外,acca作為財會界的高端證書,在職業發展上也是很有幫助的,acca一直以來都被視為財務管理層崗位招聘條件之一,擁有幾年工作經驗后,大部分會員能做到財務經理、財務總監等高級職位。
最后,擁有acca證書,對出國留學也有幫助,ACCA在通關部分科目后,可以申請英國一些大學的學位,可以為自己的簡歷鍍金。
風險暴露和風險敞口沒有區別,風險暴露是風險敞口的另類說法。風險敞口又譯風險暴露,通常是指金融機構在各種業務活動中容易受到風險因素影響的資產和負債的價值,或是暴露在風險中的寸頭情況。
風險暴露的概念
風險暴露是指金融機構在各種、業務活動中容易受到風險因素影響的資產和負債的價值,或說暴露在風險中的頭寸狀況。比如用戶在投資某一個理財產品時看到它整體下行趨勢,這就是風險暴露。
風險敞口的度量方式
1、回歸法:經常用于風險分析和對沖貿易保值這兩方面,可以根據公司以往的收益狀況或者是流通中的現金數量,探求二者與造成風險各要素之間數值關系的回歸來計量相關系數;
2、模擬法:模擬法是以過往的數據為基礎的,管理者要根據已有的數據設想公司在未來的收益效果和流通的現金數量,管理者要明確在不同的發展背景下會有什么樣的發展情況,假設的條件除了收益的變動情況外,還要包括自身的產品需求和競爭對手狀況等等。
風險和風險暴露的關系
風險與風險暴露根據對風險概念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風險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是客觀存在的,如利率、匯率等風險變量的波動性一般不會因為某個金融機構的行為或意愿而發生改變。
因此,嚴格地說,無論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水平如何,它們所面臨的風險是一樣的,并不能認為風險管理質量差的金融機構所面臨的風險比風險管理質量高的金融機構大。
增值稅發票又分為增值稅普通發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計算需要區分含稅金額和不含稅金額,因此我們需要了解增值稅發票上的價格是否含稅。
增值稅發票含稅嗎?
增值稅發票含稅嗎?這里的含稅是指包括稅金在內的價,不含稅價則是除去稅金的價。
一般來說,開具的普通增值稅發票是包含稅價的,如果要換算成不含稅價,以小規模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為例(適用征收率3%),不含稅價=增值稅普通發票總額/1.03
而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金額是不含稅的。
含稅價和不含稅價計算方法
不含稅價=含稅價÷(1+適用稅率)
含稅價=不含稅價×(1+適用稅率)
含稅和不含稅價怎么換算?
不含稅價=含稅價/(1+征收率)
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或征收率)
含稅金額怎么樣算出稅額?
1、銷售方為一般納稅人:不含稅價=發票總額/1.17;稅額=不含稅價*17%
2、銷售方為小規模納稅人:不含稅價=發票總額/1.03;稅額=不含稅價*3%
3、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金額是指:按商品不含稅單價*銷售數量
4、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稅額是指:按商品不含稅銷售額*稅率
CMA學習中有許多關于企業的案例分析題,一般都是企業遇到的各種風險和問題。今天會計網為大家詳細講解企業首先要面對的風險。
CMA重復考察知識點:企業風險
第1節企業風險
一、主要風險類型:災害風險、財務風險、營運風險、戰略風險。
(1)災害風險:與自然災害相關,如風暴、洪災、臺風、雪災、地震和火山爆發。
(2)財務風險:財務風險(financial risk)是來自于外匯、利率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所產生的風險;還包括信貸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
財務風險管理方法。
通過調整組織的資本結構以最小化資本成本,由此可以降低財務風險。資本成本取決于組織的資本結構中債務、優先股、留存收益和普通股的組合狀況。合適的資本組合能將破產風險和代理成本降至可接受水平。
(3)營運風險:涉及組織成本結構中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之間的關系以及內部流程失敗、系統失敗、人事風險、法律和合規性風險。
營運風險可能的來源
1、營運風險來源于不合適或失敗的內部控制流程,包括產品毀損、賠償和不完善的內部控制。
2、營運風險來源于人,包括人力資源低效、工作安全問題和健康情況。
3、營運風險來源于系統,包括業務的不可持續性和其他信息技術失誤。
二、確認營運風險的管理方法:
通過以下方式可以減輕營運風險,包括設置完善的內部控制、清晰的業務流程、培訓熟練的員工和災害恢復計劃。通過將公司的成本從固定成本轉變為變動成本,可以降低營運風險。
戰略風險:戰略風險(strategic risk)包括與戰略、政治、經濟、法規和全球市場條件相關的風險;還包括聲譽風險、領導風險、品牌風險和變化的顧客需求。
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著兩大類風險:一類是經營風險。經營風險通常是由于企業產品成本過高、市場占有率低、管理效率低下、發展戰略錯誤等造成的,經營風險可以通過加強內部管理、開拓市場以及加強新項目的可行性論證來避免。另一類風險就是財務風險。通俗來講,就是企業不能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如果企業不能到期償還債務,債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債務人破產清算來清償債務。應對財務風險,需要保證企業有足夠的現金,加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財務風險可以通過企業的變現能力來評價。網上曾有人形象地寫過一副對聯,上聯是“拆東墻補西墻墻墻不倒”,下聯是“借新債還舊債債債還清”,橫批是“資本運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財務風險的含義,短期債務是企業最迫切需要償還的債務,長期債務則可以通過新的融資來償還,所以,資產變現能力是衡量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變現能力也稱為短期償債能力。
通常采用的指標有: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一般來說,流動比率越高,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強。但是,流動資產過多,也會影響資產的使用效率。因此,綜合考慮,流動比率不是越高越好,合理的流動比率是2
2、速動比率
速度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中存貨的變現能力相對較差,而且容易發生損壞,當存貨積壓或成本與市價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時,就會無法實現盈利。比如服裝制造企業,如果服裝不能及時賣出去,過季之后就只能“揮淚大甩賣”,其售價常常不及成本的一半。一般來說,存貨約占流動資產的一半,因此合理的速動比率為1.但是該指標也會因為行業的不同而可能存在差異,比如大量使用現金銷售的商店,幾乎沒有應收賬款,大大低于1的速動比率也是正常的。
3、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有價證券)/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反映的是企業的即時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現金比率越高,說明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現金比率一般認為應在20%以上為好。現金比率偏低,說明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還是有一定的風險,應縮短收賬期,加大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以加速應收賬款資金的周轉。在進行財務分析的時候,從較長的趨勢進行分析會更有意義,選擇恰當的標準也是很重要的。
系統風險是影響所有資產的,不能通過資產組合來消除的風險。非系統風險可以通過有效的資產組合來消除,兩者還是有本質的不同,具體可以分為含義方面的不同、致險因素不同以及與組合資產數量之間的關系不同這三方面。
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的具體區別
1、含義不同:非系統風險指由于某種特定原因對某特定資產收益率造成影響的可能性,它是可以通過有效的資產組合來消除的風險。系統風險是影響所有資產的,不能通過資產組合來消除的風險;
2、致險因素不同:非系統風險是特定企業或特定行業所擁有的。系統風險是影響整個市場的風險因素所引起的;
3、與組合資產數量之間的關系不同:非系統風險是當組合中資產的個數足夠大時這部分風險可以被完全消除,即通過多樣化投資可以分散。系統風險是不能隨著組合中資產數目的增加而消失,它是始終存在的,通過多樣化投資不可分散。
非系統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包括什么?
非系統性風險包括財務風險、信用風險、經營風險與偶然事件風險等;系統性風險包括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政策風險、購買力風險、利率風險及匯率風險等。
系統性風險特征是什么?
1、系統性風險是由共同因素引起的,經濟方面如利率、現行匯率、通貨膨脹、宏觀經濟政策與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循環等;政治方面如戰爭沖突等。
2、對市場上所有股票的持有者都有影響,有些股票會比另一些股票的敏感程度更高,如基礎性行業與原材料行業等,其股票的系統風險可能也會更高。
3、無法通過分散投資來進行消除,系統風險是個別企業或行業不能控制的,是社會、經濟政治大環境里的因素所造成的,影響著絕大多數企業的運營,分散的投資組合不會對其產生影響。
市場風險怎么理解?
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市場供求關系等各種因素變動,導致利率、匯率、證券價格等波動給銀行帶來損失的可能性。市場風險包含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價風險、商品價格風險等。
信托風險不大,信托產品是指一種為投資者提供了低風險、穩定收入回報的金融理財產品。根據資金投向可分為政信類信托,房地產類信托,工商企業類信托,資金池類信托,證券投資類信托,消費金融類信托等。各個信托品種在風險和收益潛力方面可能會有很大的分別。
信托產品的風險,重點看以下兩個方面:
1、信托資金投向風險
那些投資于證券市場、房地產市場等項目信托產品的風險會比較高一點。與之相反的,風險較低并且收益相對來說比較低的項目比如:基礎設施建設、公司的股權質押、電力、能源等一系列獲得政府支持的項目。
2、風險控制措施
(1)擔保方企業的實力、擔保方的信用度。一般選擇大型的國有企業的擔保公司最保險。另外信用度比較高、負債率比較低的大型民營企業也可以考慮。
(2)質押物的安全性、是否容易變現。押質率越低,安全性就越高。相對來說,股票、股權、債券、貨幣比較容易實現變現,而土地之類的不動產,流動性比較差,短時間變現存在較大的困難。
信托投資可靠嗎?
信托投資不能完全可靠,信托投資是比較安全的,信托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涉及到了三方面的當事人:投入信用的委托人、授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收益與人的受益人。其中資金的來源主要除了個人具有特定用途的資金之外還有財政部門委托投資或者貸款的信托資金。
信托投資的條件有哪些?
信托投資的條件有:
1、有批準的立項文件;
2、有落實的投資資金,不留缺口;
3、要有廣闊的產品銷售市場;
4、有良好的供應條件;
5、工藝技術設備先進;
6、有較高的企業素質。
信托投資一般具有什么特點?
信托投資一般具有投資數額大、期限長、技術性強和風險性大的特點。信托投資項目的投資概算要正確、全部投資要落實。這是防止半拉子工程形成,使投資項目按期竣工、按期投產,實現預期效益的保證。
一般可采取以人民幣、外幣現金投資;以動產或不動產實物投資、以專項技術、專利、版權等無形資產投資等方式投入。
信用投資的優缺點是什么?
信托的優點是風險低,收益高,投資領域廣。
信托的缺點是流動性太差,門檻比較高。流動性太差是指期限不太靈活,信托產品最短期限有12個月、18個月、24個月、24個月以下。付息方式一般為季度、半年度、年度。然后半年和年付息產品差不多占70%。所以投資者如果想套現難度會比較大。然后需要自己找第三方投資人在信托公司辦理過戶手續,還是比較難的。門檻比較高是指信托產品是為富人理財的,因為是私募特性。私募要100萬起步,所以信托的門檻是100萬,但是很多時候100萬買不到。因為信托產品還有第二個要求,就是100萬到300萬只有50個名額,所以這往往導致一個項目融資規模比較大,300萬以下的資金很難買到。
風險辨識是針對不同的風險種類和特點,識別存在的危險與危害因素,并分析可能產生的直接后果或衍生后果。對系統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辨識和分析,判斷系統發生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從而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較為科學的依據。
風險辨識是什么意思?
風險辨識是針對不同的風險種類和特點,識別存在的危險與危害因素,并分析可能產生的直接后果或衍生后果。對系統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辨識和分析,判斷系統發生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從而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較為科學的依據。
風險辨識的目的是什么?
風險辨識的目的在于確定風險等級,從而制定相應地防范措施,防止風險演變成事故。風險辨識可以為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據。對系統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辨識與分析,判斷系統發生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從而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風險辨識的原則有哪些?
1、動靜態結合的辨識原則:風險是較為復雜的系統,包括了不同類型、性質、損失程度的各種風險,運用一種方法很難對全部風險進行辨識,綜合使用多種分析方法,采用動態與靜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利于全面持續開展辨識活動,并且可隨時調整風險判別方法和評價邊界條件;
2、全覆蓋原則:風險辨識應系統全面地分析各種風險事件存在和發生的可能性及損失的嚴重程度,風險因素和因存在風險導致的其他問題。風險發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嚴重程度,直接影響到風險的控制策略和管理效果。全面了解各種風險的存在和發生及可能引起的后果,從而可以及時地為決策者提供較為完備的決策信息;
3、創新技術應用原則:風險辨識建立在嚴謹的科學基礎之上。風險識別和量化定性要以嚴格的技術手段作為分析工具,利用新技術、新算法、大數據等先進工具,全面收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統計分析和計算,取得科學合理的分析結果;
4、實事求是原則:風險辨識的目的在于為風險評估提供前提和決策的依據,以保證控制風險在可接受的范圍或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損失。積極運用人力資源、科技手段、計算方法及規范性技術標準等開展辨識,辨識過程中避免無中生有、無限延伸、無邊界條件等行為,從而保證辨識工作的有效開展。
風險管理怎么理解?
風險管理是識別、確定和度量風險,并制定、選擇和實施風險處理方案的過程。風險管理過程具體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對策、決策、實施決策、檢查這五方面的內容。
什么是金融風險?什么是金融風險管理師?金融風險是近年經常被提到的一個詞語,可以說自金融危機之后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但是金融危機究竟是什么,包括金融風險管理師FRM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各位小伙伴簡單介紹一下吧!
金融風險是什么?
金融風險指的是與金融有關的風險,如金融市場風險、金融產品風險、金融機構風險等。一家金融機構發生的風險所帶來的后果,往往超過對其自身的影響。金融機構在具體的金融交易活動中出現的風險,有可能對該金融機構的生存構成威脅;具體的一家金融機構因經營不善而出現危機,有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威脅;一旦發生系統風險,金融體系運轉失靈,必然會導致全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
?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征是是什么?
金融風險是一定量金融資產在未來時期內預期收入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對于金融經營,風險是一種客觀存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學好如何去控制風險,規制金融風險隱患。
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幾個:
(1)不確定性:影響金融風險的因素難以事前完全把握。
(2)相關性:金融機構所經營的商品—貨幣的特殊性決定了金融機構同經濟和社會是緊密相關的。
(3)高杠桿性:金融企業負債率偏高,財務杠桿大,導致負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創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隨高度金融風險。
(4)傳染性:金融機構承擔著中介機構的職能,割裂了原始借貸的對應關系。處于這一中介網絡的任何一方出現風險,都有可能對其他方面產生影響,甚至發生行業的、區域的金融風險,導致金融危機。
金融風險管理師FRM是什么?
風險管理師是一種對風險的控制及預防的專業人員。金融風險管理師,顧名思義就是對于金融領域未來可能出現的金融危機的預測和管理的專職人才。目前,全球已有160多個國家與地區具有了金融風險管理專職人才。全球金融危機之后,風險管理者甚至一躍坐上了企業的的第二把交椅。
FRM作為金融風險領域里比較知名的專業認證證書,適用于廣泛的行業領域。并已經成為全世界金融風險管理領域的認證,FRM證書已經得到華爾街和眾多歐美著名金融機構、大型公司風險管理部門以及各國政府監管層和金融監管部門的認同。
2024年FRM考試大綱GARP協會已公布,整體考綱變化不大。2024年FRM一級和二級考綱中所有科目的權重均沒有發生變化,變化的科目主要是在二級的信用和熱點;其余科目基本保持不變。具體變動如下:
1、定量分析
①Chapter 14,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新增Compare and apply the two methods utilized for rescaling variables in data preparation.
②Chapter 15,Machine Learning and Prediction:
將原先Evaluate the predictive performanc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and neural network models using a confusion matrix拆成兩部分,分別為Evaluate the predictive performanc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和Compare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neural network classification approaches using a confusion matrix.
2、金融市場與產品
①Chapter 12,Options Markets:
刪減Explain the specification of exchange-traded stock option contracts,including that of nonstandard products.
②Chapter 20,Swaps:
刪減Explain the mechanics of a currency swap and compute its cash flows.
3、估值與風險建模
Chapter 10,Interest Rates:
刪減Describe overnight indexed swaps(OIS)and distinguish OIS rates from LIBOR swap rates.
1、市場風險管理與測量
Chapter 7,Correlation Basics:
Definitions,Applications,and Terminology:新增Describe how correlation impacts the price of quanto options as well as other multi-asset exotic options.
2、信用風險管理與測量
Credit Risk, 2023 | Credit Risk, 2024 |
Reading 8 includes two chapters that introduce the key themes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mponents of credit risk, types of credit risk analysis, and credit risk measurements.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tools and methods of credit analysis.
Jonathan Golin and Philippe Delhaise, The Bank Credit Analysis Handbook, 2nd Edition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13). ? Chapter 1. The Credit Decision ? Chapter 2. The Credit Analyst | Reading 8 includes two chapters that introduce the key themes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mponents of credit risk, types of credit risk analysis, and credit risk measurements.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governance and explain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risk management in an organization.
Sylvain Bouteille and Diane Coogan-Pushner, The Handbook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riginating, Assessing, and Managing Credit Exposures, 2nd Edition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22). ? Chapter 1. Fundamentals of Credit Risk ? Chapter 2. Governance |
Reading 9 covers measurement of credit risk, especially expected loss and unexpected loss, and the effect of correlation on portfolio unexpected loss.
Gerhard Schroeck, Risk Management and Value Creation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2002). ? Chapter 5. Capital Structure in Banks (pages 170-186 only) | Reading 9 describes the tools and methods of credit analysis. It explains the components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discusses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lending or financing policy.
Hennie van Greuning and Sonja Brajovic Bratanovic, Analyzing Banking Risk, Fourth Edition (World Bank Group, 2020). ? Chapter 7. Credit Risk Management |
Reading 10 describes key features of a good rating system, relates ratings to the probability of default, and analyzes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predicting default.
Giacomo De Laurentis, Renato Maino, and Luca Molteni, Developing, Validating and Using Internal Ratings: Methodologies and Case Studies (West Sussex, UK: John Wiley & Sons, 2010). ? Chapter 3. Rating Assignment Methodologies | Reading 10 covers measurement of credit risk, especially expected loss and unexpected loss, and the effect of correlation on portfolio unexpected loss. It describes a framework for calculating economic capital for credit risk and explores the challenges of quantifying credit risk.
Gerhard Schroeck, Risk Management and Value Creation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2002). ? Chapter 5. Capital Structure in Banks (pages 170-186 only) |
Reading 11 describes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credit risk modeling and assesses credit derivatives.
René Stulz, Risk Management & Derivatives (Florence, KY: Thomson South-Western, 2002). ? Chapter 17. Credit Risks and Credit Derivatives | Reading 11 includes two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credit risk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including the judgmental approaches, empirical models, and financial models to predict default. The second chapter presents the role of ratings in supporting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nd rating assignment methodologies.
Michalis Doumpos, Christos Lemonakis, Dimitrios Niklis, and Constantin Zopounidis,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 the Assessment of Credit Risk: An Overview of Method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201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Credit Risk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 Chapter 2. Credit Scoring and Rating |
Reading 12 includes three chapters that cover portfolio and structured credit risk.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default intensity models, explains credit spread risk and def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default probability and a hazard rate. The second chapter defines default correlation for credit portfolios and assesses the impact of correlation on credit VaR.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common types of structured products and the mechanics of a securitization, and explains how default sensitivities for tranches are measured.
Allan Malz,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Models, History, and Institution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11). ? Chapter 7. Spread Risk and Default Intensity Models ? Chapter 8. Portfolio Credit Risk (Sections 8.1, 8.2, 8.3 only) ? Chapter 9. Structured Credit Risk | Reading 12 defines and compares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scoring models of retail and corporate credit risk.
Michel Crouhy, Dan Galai and Robert Mark, The Essentials of Risk Management, 2nd Edition (New York, NY: McGraw-Hill, 2014). ? Chapter 9. Credit Scoring and Retail Credit Risk Management |
Counterparty risk is covered in five chapters that form Reading 13.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identify ways of managing and mitigating counterparty risk and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netting, close-out, and collateral on credit exposure. The four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determination of credit exposure, the pricing of exposure profiles for derivative contracts, and the impact of collateral on funding, while the last chapter covers the analysis of credit value adjustment (CVA) and debt value adjustment (DVA), and the concept of wrong-way risk.
Jon Gregory, The xVA Challenge: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Funding, Collateral, and Capital, 4th Edition (West Sussex, UK: John Wiley & Sons, 2020). ? Chapter 3. Counterparty Risk and Beyond ? Chapter 6. Netting, Close-out and Related Aspects ? Chapter 7. Margin (Collateral) and Settlement ? Chapter 11. Future Value and Exposure ? Chapter 17. CVA | Reading 13 describes measures of sovereign default risk and explains components of a sovereign rating.
Aswath Damodaran, Country Risk: Determinants, Measures, and Implications – The 2022 Edition (2022) |
Reading 14 describes stress tests on CVA and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CCR).
Akhtar Siddique and Iftekhar Hasan (eds.), Stress Testing: Approach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UK: Risk Books, 2013). ? Chapter 4. The Evolution of Stress Testing Counterparty Exposures | Quantitative methodologies of estimating credit risk are covered in two chapters of Reading 14.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default intensity models, explains credit spread risk, and def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default probability and a hazard rate.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credit value at risk and the tools for measuring it.
John C. Hull,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ixth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23). ? Chapter 17. Estimating Default Probabilities ? Chapter 19. Credit Value at Risk |
Reading 15 defines and compares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scoring models of retail and corporate credit risk.
Michel Crouhy, Dan Galai and Robert Mark, The Essentials of Risk Management, 2nd Edition (New York, NY: McGraw-Hill, 2014). ? Chapter 9. Credit Scoring and Retail Credit Risk Management ? Chapter 12. The Credit Transfer Markets — and Their Implications | Reading 15 includes two chapters that provide a deeper coverage of portfolio and structured credit risk. The first chapter defines default correlation for credit portfolios, assesses the impact of correlation on credit VaR, and describes the use of the single factor model to measure portfolio credit risk.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common types of structured products and the mechanics of a securitization and explains how default sensitivities for tranches are measured.
Allan Malz,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Models, History, and Institution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11). ? Chapter 8. Portfolio Credit Risk (Sections 8.1, 8.2, 8.3 only) ? Chapter 9. Structured Credit Risk |
Reading 16 describes special purpose vehicles (SPVs) and explains performance analysis tools for securitized structures.
Moorad Choudhry, Structured Credit Products: Credit Derivatives & Synthetic Securitisation, 2nd Edition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2010). ? Chapter 12. An Introduction to Securitisation. | Reading 16 extends discussions on quantitative methodologies of estimating credit risk and explain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educed form and structural default correlation models. Assessment of credit derivatives is covered, and the various credit risk mitigants and their role in credit analysis are examined.
John C. Hull,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11th Edition (Pearson, 2022). ? Chapter 24. Credit Risk ? Chapter 25. Credit Derivatives |
Reading 17 examines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edit securitization in the US and details the players and information frictions in the securitization process.
Adam Ashcraft and Til Schuermann, “Understanding the Securitiza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Credi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taff Reports, No. 318 (March 2008). | Counterparty risk is discussed in seven chapters that form Reading 17.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derivatives and explains how derivative transactions create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The next four chapters identify ways of managing and mitigating counterparty risk and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netting, close-out, collateral on credit exposure, and central clearing. The six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determination of credit exposure, the pricing of exposure profiles for derivative contracts, and the impact of collateral on funding, while the last chapter covers the analysis of credit value adjustment (CVA) and debt value adjustment (DVA), and the concept of wrong-way risk.
Jon Gregory, The xVA Challenge: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Funding, Collateral, and Capital (West Sussex, UK: John Wiley & Sons, 2020). ? Chapter 2. Derivatives ? Chapter 3. Counterparty Risk and Beyond ? Chapter 6. Netting, Close-out and Related Aspects ? Chapter 7. Margin (Collateral) and Settlement ? Chapter 8. Central Clearing ? Chapter 11. Future Value and Exposure ? Chapter 17. CVA. |
Reading 18 describes stress tests on CVA and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CCR).
Stress Testing: Approach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edited by Akhtar Siddique and Iftekhar Hasan (London, UK: Risk Books, 2013). ? Chapter 4. The Evolution of Stress Testing Counterparty Exposures | |
Reading 19 describes special purpose vehicles (SPVs), explains performance analysis tools for securitized structures, and describes the various prepayment forecasting methodologies.
Moorad Choudhry, Structured Credit Products: Credit Derivatives & Synthetic Securitisation, 2nd Edition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2010). ? Chapter 12. An Introduction to Securitisation. |
3、投資風險管理
Chapter 9,Hedge Funds:
刪減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dge funds and the hedge fund industry and compare hedge funds with mutual funds.
超實用FRM備考資料包,助你順利拿下FRM證書,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海量學習資料,現在領取,下一位FRM持證人就是你!
2024年FRM5月考期:
FRM一級考試時間:2024年5月11日至17日
FRM二級考試時間:2024年5月18日至22日
2024年FRM第8月考期:
FRM一級考試時間:2024年8月9日-10日上午
FRM二級考試時間:2024年8月9日-10日下午
2024年FRM11月考期:
FRM一級考試時間:2024年11月9日至15日
FRM二級考試時間:2024年11月16日至19日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企業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和競爭壓力。在這種背景下,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以華為為例,探討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實踐,以期為其他企業提供借鑒。
一、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的關系 >>>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流程和方法,對企業內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的過程。而企業風險管理則是指企業在面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時,通過識別、評估、控制和應對風險,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過程。
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內部控制是企業風險管理的基礎,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為企業風險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企業風險管理是內部控制的延伸和發展,企業風險管理需要借助內部控制的手段來實現風險的有效控制。
二、華為集團內控與風險管理實踐 >>>
1.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
華為集團高度重視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通過制定《華為基本法》、《華為公司治理綱要》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明確了內部控制的目標、原則和要求。同時,華為還設立了專門的內控部門,負責內部控制的規劃、實施和監督。
2.強化風險識別與評估
華為集團注重風險識別與評估工作,通過建立風險識別與評估機制,定期對企業面臨的各類風險進行全面、系統的識別和評估。此外,華為還建立了風險信息庫,將風險識別與評估的結果進行歸檔和整理,為風險應對提供依據。
3.制定風險應對策略
針對識別和評估出的風險,華為集團制定了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這些策略包括風險轉移、風險規避、風險減輕和風險接受等。通過實施這些策略,華為能夠有效地降低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4.加強內部審計與監督
華為集團重視內部審計與監督工作,通過設立獨立的審計部門,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審計。同時,華為還建立了內部舉報制度,鼓勵員工積極舉報違規行為,以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
5.提升員工風險意識
華為集團認為,員工是企業風險管理的第一道防線。因此,華為注重提升員工的風險意識,通過開展風險管理培訓、舉辦風險管理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員工對風險的認識和應對能力。
三、新形勢下融資租賃項目評審、交易結構設計與風控實務 >>>
在新形勢下,融資租賃項目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市場競爭激烈、監管政策變化等。為了確保融資租賃項目的順利實施,企業需要加強項目評審、交易結構設計和風控實務。具體措施包括:
1.完善項目評審體系:企業應建立完善的項目評審體系,對融資租賃項目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確保項目的可行性和合規性。
2.優化交易結構設計:企業應根據項目的特點和市場需求,設計合理的交易結構,以提高融資租賃項目的市場競爭力。
3.加強風控實務:企業應建立健全風控制度,加強對融資租賃項目的監控和管理,確保項目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四、企業上市融資、資本路徑規劃及實務創新 >>>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通過上市融資來籌集資金。為了確保上市融資的順利進行,企業需要進行資本路徑規劃和實務創新。具體措施包括:
1.制定資本路徑規劃: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和市場環境,制定合理的資本路徑規劃,以確保上市融資的成功實施。
2.加強信息披露:企業應加強信息披露工作,確保投資者能夠充分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提高投資者的信心。
3.創新實務操作:企業應根據市場變化和監管政策的變化,不斷創新實務操作,提高上市融資的效率和成功率。
五、投資并購中的交易結構設計 >>>
在投資并購過程中,交易結構設計是關鍵環節。一個合理的交易結構設計能夠降低并購成本、提高并購效率,并有助于實現并購目標。具體措施包括:
1.明確并購目標:企業在進行投資并購時,應明確并購目標,確保并購活動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一致。
2.選擇合適的并購方式:企業應根據并購目標和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并購方式,如股權收購、資產收購等。
3.設計合理的交易結構:企業應根據并購目標和并購方式,設計合理的交易結構,以降低并購成本、提高并購效率。
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與投資者關系管理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為了維護投資者的利益,上市公司應加強信息披露和投資者關系管理。具體措施包括: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應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
2.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上市公司應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通過舉辦投資者說明會、發布投資者關系報告等方式,與投資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互動。
3.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上市公司應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通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總之,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是企業在新形勢下應對市場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華為集團在這方面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其他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提高風險管理能力,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和競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