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就業擇業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夠直接體現人的價值的,就是薪酬水平了,那么資產評估師的薪酬水平怎么樣呢?如果對這部分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
資產評估師的薪酬水平
資產評估師的薪酬與其實踐經驗及業務能力密切相關,就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而言,取得執業資格初到資產評估機構工作的評估師年薪一般為5-8萬元,具有一至兩年評估機構實踐經驗并具有一定業務能力的項目經理,年薪為8萬至15萬元,而經理級資產評估師年薪可達20萬元以上。相信隨著業務領域的拓寬和評估行業的對外開放,評估師的薪酬將有可能更加豐厚。
資產評估師的就業前景
2015年版的《職業分類大典》中把評估專業人員細分為5種,歸類在“經濟和金融專業人員”中。歸根到底,評估是一門技術,小到吃飯本領,大到工匠精神,有了資產評估師這個資格證,就能夠“一證在手,說走就走”,心中的感覺是穩穩的、妥妥的。經過30年的發展,資產評估行業不管是人才還是市場,還是法律體系、行業規范等,都在齊頭并進,行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升。
很多事情,當你認為已經晚了的時候,恰恰是最好的時候!無論怎樣,我們總該去做點什么,無論你是初出茅廬還是人到中年甚至是大齡考生,這些都不要緊。只要想做,只要開始,就能到達!
以上即是有關資產評估師的薪酬水平和就業前景,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屬于交叉學科,是會計專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共享服務等現代技術支持下升級而來的專業,本專業緊貼行業、產業發展需求,立足提升學生專業、社會、發展三大核心能力。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終身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適應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需要,掌握會計、財務、稅務、審計、大數據、金融等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會計、審計及稅務服務等領域,能夠從事出納、會計、共享財務、業務財務、稅務管理、成本管理、數據管理及審計助理等崗位工作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主要學會計學、管理學原理、貨幣金融學、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會計信息系統、數學分析I(理科)、數學分析II(理科)、高等代數I(理科)、高等代數II(理科)、概率論(理科)、數理統計/統計學(理科)、學計算機基礎、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數據結構與算法、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等等。
1、畢業生適合在會計師事務所、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商業銀行、上市公司、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傳統財務會計、金融投資領域工作,更能夠進行復雜大數據會計業務邏輯處理和系統設計工作。
2、還可以從事會計中介服務業的審計助理、代理記賬崗、稅務籌劃崗位;金融證券企業的銀行柜員、理財經理、證券經紀人、金融理財規劃師、財務部門相關崗位;也可選擇專升本、自考本科、出國留學等多種升學途徑。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主要學習的內容包括統計學、數學及計算機三大學科,需要學習數據采集、分析及軟件處理,數學建模軟件、計算機編程語言等課程。具體包括《宏微觀經濟學》,《煤炭企業經營管理》,《經濟法》,《財政與金融》,《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審計》,《會計電算化》,《煤炭企業會計》等。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主要研究會計理論知識,包括基本的會計概念、假設、原則,使學生能夠根據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填制憑證、登記帳簿和編制會計報表,運用所學的知識為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例如:搜集與整理原始憑證、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匯總編制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為公司做好成本分析等。
想了解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哪個學校比較好?可點擊藍色字體查看詳細內容!
1、時間不同,大數據會計和會計相比,大數據會計出現要晚一些,先有大數據后才有相關的會計需求。
2、接觸不同,會計負責結賬核算已經完成的資金活動,并描述資金賬目,而財務則負責分析資金運轉,并對未來資金做預算,而大數據會計對于數據接觸比較多。
3、方式不同,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移動互聯和物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讓傳統會計的工具得到了發展,從而變成大數據會計。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適應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需要,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工匠精神和創新思維等素質,掌握智能財務、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稅務核算與籌劃、會計信息系統操作與維護等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財經領域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大數據與會計就業方向:畢業生適合在會計師事務所、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商業銀行、上市公司、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傳統財務會計、金融投資領域工作,更能夠進行復雜大數據會計業務邏輯處理和系統設計工作。還可以從事會計中介服務業的審計助理、代理記賬崗、稅務籌劃崗位;金融證券企業的銀行柜員、理財經理、證券經紀人、金融理財規劃師、財務部門相關崗位;也可選擇專升本、自考本科、出國留學等多種升學途徑。
大數據與會計不是冷門專業,是一個較為熱門的專業,具有較多優勢,就業范圍比較廣泛,就業方向有會計核算、會計主管、審計助理、代理記賬、管理會計、會計監督、稅務管理、銀行柜員、客戶經理、證券經紀人等。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主要學習會計基礎、經濟法、稅法、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企業審計、會計電算化等課程,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
課程一般包含:《宏微觀經濟學》,《經濟法》,《財政與金融》,《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審計》,《會計電算化》。
想了解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哪個學校比較好?可點擊藍色字體查看詳細內容!
以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大數據與會計的培養目標: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擁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具有內部審計、會計核算、財務分析、財務管理工作能力。面向企事業單位、工程施工單位(水利)、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等從事出納、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等工作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以上內容來源: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
1、就業面廣
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推進,各行業的數據采集都需要大量的大數據專業人才,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人市場上是極度渴求的。而且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習了兩大方向的知識,能夠很好地處理復雜的財務數據和進行財務系統報表的設計,比單獨學大數據或者是單獨學會計的畢業生更加具有就業優勢,就業面也更廣。
2、發展空間大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就業非常講究實戰經驗,因此對于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就業不容易,會遇到很多坎坷,但是隨著工齡的增加、經驗的累積,有豐富經驗的會計和大數據人才在市場上非常吃香,和吃青春飯的行業相比,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在未來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大的。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可以做的工作有較多,如企業出納、資產管理員、稅務專管員、成本核算、審計、理財咨詢、銀行、證券、財會教師、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財務主管、財務統計、財務文員、商務文員等。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能力要求一般有:
1、具有企業會計核算、產品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能力;
2、具有熟練應用智慧化稅控系統進行各種稅費計算與申報的能力,具備基本的納稅籌劃和稅務風險控制的能力;
3、具有運用智能會計平臺、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業務財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及財務機器人進行業務財務處理的能力;
4、具有運用管理會計的基本方法和工具進行資金管理、成本管理、營運管理、績效管理的基本能力;
5、具有撰寫財務與成本分析報告的能力,能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業務財務數據收集、清洗、整理、挖掘和可視化輸出。
想了解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哪個學校比較好?可點擊藍色字體查看詳細內容!
參考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掌握企事業單位日常經濟業務核算、財務管理、財務軟件操作和財務數據分析等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從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數據分析、計算機人工智能與IT信息技術等職業能力,適應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背景下企業轉型對會計人才的需求,能夠勝任珠三角中、小企業的會計、理財、數據分析等工作的實用型高技能人才。
以上內容來源: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簡介》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是適應當今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時代會計業務的專業,旨在培養具備會計財務專業理論知識、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計算機人工智能與IT信息技術“文理工”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綜合為一身的新型高端復合型會計人才。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適應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需要,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工匠精神和創新思維等素質,掌握智能財務、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稅務核算與籌劃、會計信息系統操作與維護等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財經領域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前景是比較廣闊的,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較廣,可以從事會計數據信息處理及維護工作;或者在生產、服務第一線從事出納、會計、財務管理等傳統工作,尤其是適應會計中介服務行業(代理記賬、財稅咨詢、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餐旅行業和商貿企業的財會崗位等。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終身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適應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需要,掌握會計、財務、稅務、審計、大數據、金融等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會計、審計及稅務服務等領域,能夠從事出納、會計、共享財務、業務財務、稅務管理、成本管理、數據管理及審計助理等崗位工作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想了解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哪個學校比較好?可點擊藍色字體查看詳細內容!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是適應當今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時代會計業務的專業,旨在培養具備會計財務專業理論知識、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計算機人工智能與IT信息技術“文理工”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綜合為一身的新型高端復合型會計人才。
大數據對現有企業的影響價值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重要性,大數據的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大量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
(2)做小而美模式的中小微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做服務轉型;
(3)面臨互聯網壓力之下必須轉型的傳統企業需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價值。
不過,“大數據”在經濟發展中的巨大意義并不代表其能取代一切對于社會問題的理性思考,科學發展的邏輯不能被湮沒在海量數據中。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可以考的與專業相關的證書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注冊會計師證書、注冊管理會計師證書(CMA)以及稅務師證書;當然也可以考資產評估師、審計師、證券從業資格證書,以及評級定稱等,還可以考計算機等級證書等。
考中級會計職稱的條件有哪些呢?在職場的競技場上,會計人員如同精細的工匠,每一筆賬務都需精確無誤。而中級會計職稱則是他們專業能力的重要標志,它不僅是個人職業發展的跳板,更是專業水平的一種認可。那么,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想要參加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需要滿足的條件。
一,考中級會計職稱的條件有哪些?
1.基本條件: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相關法律法規。
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且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對會計工作有熱情,并具備相應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
2.學歷和工作經驗要求:
具備大學專科學歷的考生,需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
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的考生,需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
擁有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證的考生,需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
具備碩士研究生的考生,需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
持有博士學位的考生可以直接報考中級會計職稱。
3.其他途徑: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的考生,也可以直接報考中級會計職稱。
二,中級會計職稱證書考后多久能領取證書?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通過后,考生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領取證書。具體來說,電子版的證書通常在考試成績公布后的3-4個月左右開始發放,而紙質版的證書則需等待更長一些的時間,大約在考試成績公布后的5-6個月才開始發放。以2023年為例,中級會計職稱合格證書預計將于2024年1月份陸續開始發放。
三,備考中級如何制定計劃嗎?
因為中級會計考生大都是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打工人,因此,如何平衡工作和學習,甚至工作、學習和家庭,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命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給自己留出一定余地,每個月開始前再制定當月計劃,每周開始前再為每天分配任務。而每天之內的詳細計劃就不要制定了,詳細時間表很容易被突發事件打亂,而一旦時間表被打亂,考生備考心態也會受到影響。
汕頭大學2024年MBA報考流程一覽!幾月份考試報名?報名時間為10月,考試時間為12月,錄取時間為6月底至7月初,入學是9月,報考流程小編已經完整整理出來,來看下文整理,一起來看。
一、報考條件
1.本科畢業學歷且有3年以上(含3年)工作經驗者;
2.大專畢業學歷且有5年以上(含5年)工作經驗者;
3.碩士、博士學位且有2年以上(含2年)工作經驗者;
4.境外獲得的學歷證書須通過教育部留學中心的學歷認證。
二、報考流程
1.網上報名(10月份)
在,申請人需訪問“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進行網絡報名。
2.網上確認(11月份)
攜帶個人資料至指定地點確認報名信息。
3.考試(12月份)
憑借打印的準考證和身份證參加考試。考試科目包括204英語二(滿分100分)和199管理類聯考綜合(涵蓋數學、邏輯、公文寫作,滿分200分)。
4.成績查詢(2月末或3月初)
可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詢成績。
5.復試安排(3月底或4月初)
根據初試成績和復試表現進行體檢及思想政治考核等,綜合考慮申請材料真實性復查結果后擇優錄取。
6.錄取結果查詢(5月)
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看擬錄取狀態。
7.錄取(6月底或7月初)
發放錄取通知書及相關入學須知。
8.入學(9月或10月)
按照錄取通知書指定的時間報到入學。
三、院校簡介
汕頭大學是1981年成立的廣東省屬綜合性公辦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和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實驗示范學校。學校多次入圍世界權威大學排行榜,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居中國內地高校并列第49位。其商學院是學校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自2009年起成為第八批工商管理碩士(MBA)培養單位,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工匠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管理人才,已成為粵東地區最具品牌影響力的MBA項目。
2023年華北電力大學MBA專業方向主要包括:1.企業管理及供應鏈協同管理;2.財務與金融管理;3.項目管理;4.能源決策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企業管理及供應鏈協同管理
企業戰略管理、企業市場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數字化管理
2.財務與金融管理
企業籌資理論、企業資金使用效果與評價、經營風險與危機管理
3.項目管理
主要研究項目管理理論、資源優化配置、信息綜合集成、風險預測等項目全過程管理
4.能源決策管理
國家能源發展戰略、電力市場決策方法、綜合能源服務和能源互聯網
工商管理碩士(MBA)秉持我校能源大電力特色,依托學校雄厚的電力經濟和管理學教育積淀,面向當前國家能源轉型和電力工業市場化改革的新形勢,結合我國電網、發電、新能源、售電、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在市場化進程加快和跨學科交叉方面對高級管理人才的新需求,培養具有新時代社會責任感、企業家工匠精神,具備戰略思維及全球化視野,掌握扎實的管理理論和全面科學分析工具,適應能源產業經濟發展需要的中高層管理人才。
1.品牌:“電力黃埔軍校”
秉承我校能源領域深厚積淀,被譽為“電力黃埔軍校”。
2.多元教學
采用“校內名師+企業高管+企業課堂”綜合培養機制
3.名企實踐
充分利用華北電力大學校理事會資源,安排到電網、發電、新能源、售電、綜合能源服務企業及校友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活動,并組織電力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與研究生進行座談交流,分享管理經驗。
4.能源領域
華北電力大學董事會成員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五大發電集團,電力MBA校友遍布全國電力相關行業,成為骨干力量。電力MBA與國家電網、國電集團、華北電網、遼寧電網等單位的MBA合作項目被用人單位列為重點人才工程。
5.創新創業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案例大賽、創業大賽,企業模擬,學生不負眾望,在各項比賽中屢獲佳績。
注: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內容請以當年的官方通知為準!
相關閱讀:2023年華北電力大學MBA報考流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施富強,一位60歲高齡的上市公司CFO。他大手筆減持“套現”2655萬,羨煞還在為生計奔波的千萬財務人。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牛逼的人自有牛逼之處,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財務老前輩。
公開資料顯示,施富強先生個人簡歷如下:
施富強先生:1959年5月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大專學歷。2001年5月至2007年2月在三美有限任財務科科長;2007年2月至今在三美股份任財務總監。
根據該公司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施富強獲得66.63萬元的薪酬。
同為財務人,看過這些薪酬多到讓人懷疑人生的數據,是不是內心受到了一萬點暴擊?沒辦法,誰讓人家能力強、機會好運氣更好呢?
接下來,我還是要本著嚴肅認真、愛崗敬業的精神,為大家扒一扒天價CFO的能力標簽。也許下一個天價CFO的也許就是你!
一萬小時定律
Gladwell在《異數》一書中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一萬小時理論的核心是專注,專注一個領域,專注一個方向,專注一個行業。
不論是被譽為“華爾街最具權勢的女人”,薪酬高居女性CFO榜首的谷歌CFO露絲·波拉特,還是被公眾熟知的推特CFO諾托,亦或是蘋果CFO彼得·奧本海默、順豐的伍瑋婷,無一不在財務這一垂直領域深耕20余年,積累了極為豐富的行業經驗。
簡言之,你必須對該領域有深入透徹的了解,并持續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成為該領域中的專家。專業性越強,不可替代性也就越高,也就越值錢。
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面對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要求財務管理者能夠快速做出判斷,要有透過表面數據看到事物本質的能力。
被評選為“支付工匠”,12年零差錯的華為資金審核權簽負責人馬姐在心聲社區分享自己成功規避300萬美元付款損失的經歷感嘆:“發現問題的過程其實很簡單,但是如果沒有十多年的歷練,敏銳的直覺,看似簡單的過程也許難以實現。”
深以為然。善于并快速發現事物的運行規律并能夠對事情的發展結果進行準確預測,是CFO必備的能力之一。
聚焦價值創造
你的價值決定了你的位置。這個想必大家都想得通,也必須想得通。
財務既面臨內部環境也面臨外部環境,要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的策略,不斷發現機會,創造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去發現價值、創造價值。
美國最大的電力企業——杜克能源公司前CFO琳恩·古德(2013年年收入約合人民幣5385萬元)在告別公司CFO一職,談起這個職位,她說:“這是一個獨特的職位,要有能力應對公司的日常運營以及長期戰略規劃。”說到底,還是價值創造。
當然,在知識迅速增加、不斷更新的信息時代,財務人員需要持續學習的重要性,今天就不過多強調了,畢竟未來是自己的。
好了,當你既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與豐富的從業經驗、并且能為企業創造獨有價值的時候,還怕沒有機會一名叱咤風云的頂尖CFO嗎?
來源:本文由會計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廣東省2024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發布!2024年廣東省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申報材料的時間,原則上為2025年1月至3月,2025年6月底前完成評審。
關于做好2024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粵人社發〔2024〕29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有關單位:
為做好2024年度全省職稱評審工作,根據國家和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意見精神及《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廣東省職稱評審管理服務實施辦法》等文件規定,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與評審時間
2024年度全省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申報材料的時間,原則上為2025年1月至3月,2025年6月底前完成評審。高校和自主評審單位按照經備案的時間安排開展職稱評審。
二、職稱資歷年限和申報材料時段的計算
(一)對于2021年度及此后評審取得職稱的人員,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下一自然年1月1日,截止時間為申報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二)對于2020年度及以前年度評審取得職稱的人員,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9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三)對于通過考試和認定取得職稱的人員,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考試和認定通過之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三、申報評審條件
(一)職稱評審條件按照我省各系列(專業)職稱評價標準條件執行,具體以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知為準。高校等自主評審單位職稱評審條件按照經備案的標準條件執行。
(二)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統一要求,確需評價外語、計算機能力水平的,由職稱評審委員會或用人單位自主確定。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和縣(區)所屬單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要求。
(三)繼續教育條件按照《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執行,原則上要求提供2024年度《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高校等自主評審單位可根據實際自主確定年度要求。
(四)除法律法規對學歷要求有規定的系列(專業)外,在我省職稱評審工作中,技工院校中級技工班畢業生與中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高級工班畢業生與大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與本科學歷人員同等對待。
四、申報途徑和材料
(一)專業技術人才應通過其所在單位申報,按規定程序報送職稱評審委員會。
(二)對于非公有制組織、社會組織專業技術人才,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專門設立職稱申報點,其申報材料經用人單位推薦、申報點受理審核后按規定程序報送職稱評審委員會;自由職業者申報職稱評審,可由人事代理機構或行業性社會組織等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經職稱申報點受理審核后按規定程序報送職稱評審委員會。省直非公有制組織、社會組織專業技術人才申報材料經用人單位推薦(自由職業者通過人事代理機構或行業性社會組織推薦)后直接報送職稱評審委員會。
(三)申報人應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術崗位,對照國家、省的職稱政策及相應資格條件,如實填報并一次性提交全部申報材料。有條件的地區和行業領域,可探索對職稱評審證明材料試行告知承諾制,由個人作真實有效的書面承諾,經用人單位確認后替代證明。
(四)除另有規定的行業或地區外,專業技術人才應通過《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同時提交申報電子材料。
(五)職稱評審使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統一制作的表格,通過《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表格下載”欄目下載,其中《廣東省職稱評審表》通過系統自動生成。
五、申報材料審核要求
(一)單位審核。
1.申報人所在單位要認真審查申報材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和時效性,并做好評前公示工作。對不符合申報條件的材料,應及時退回并向申報人說明原因。
2.申報人所在單位要按規定將申報材料,特別是《()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和投訴受理部門及電話,在單位顯著位置張榜或在單位網站進行公示。其他申報材料應在單位相對固定的位置公開,方便查驗。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受理投訴舉報由單位人事(職稱)管理部門負責。經查實存在弄虛作假或其它違規行為的申報材料不予報送,并按有關規定處理;對舉報的問題短時間內難以核查的,可先報送評審材料并如實注明,待核查結束后及時將結果報相應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
3.公示結束后,單位人事(職稱)管理部門在《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前公示情況表》和《()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上出具意見并加蓋公章,作為申報材料一并報送。
(二)行業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復核。
各級行業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加強對申報材料的審查,明確審查責任人,落實審核責任。根據職稱評審監管有關規定,對提供虛假材料的個人計入失信檔案,作為以后申報評審職稱的重要參考。
(三)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受理審核。
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應認真做好受理審核。對不符合申報條件和程序、超出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范圍或違反委托評審程序報送的申報材料,應及時按原報送渠道退回,并及時書面告知申報人。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不符合申報條件。
2.未使用規定表格。
3.不符合填寫規范。
4.未按規定的時間和程序報送材料。
5.未按規定進行公示。
6.其它不符合職稱政策規定的情形。
六、評審組織要求
(一)完善職稱評審委員會信息。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及時更新本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目錄,列明職稱評審委員會的名稱、評審專業、層級、受理評審人員范圍和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設立單位、窗口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并向社會公開。
(二)加強評委專家管理。
職稱評審委員會要按照國家和省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庫管理有關規定,及時調整評審專家,并報所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首次開展正高級職稱評審,或本專業正高級職稱人員數量較少、難以組建評委專家庫的,可吸納相近專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專家或本專業領域資深專家擔任評審專家。新入庫的評審專家須經評委會組建單位培訓后,方可參加職稱評審。
(三)提高職稱評審質量。
職稱評審委員會要按照國家和省評審有關規定認真開展評審工作,堅持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結合本行業人才特點和成長規律,進一步創新評價方式,對申報人的品德、能力、業績進行綜合評價,提高評審質量,確保公平公正。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要及時做好評審結果公示工作,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
七、評審結果審核確認及發證
(一)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應在公示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向所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報送評審結果審核確認或備案的相關材料。
自主評審單位的職稱評審結果由單位自主審核確認,報送對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
(二)評審結果經審核確認或備案通過后,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制作電子職稱證書。專業技術人才可登錄《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自行下載打印本人證書。
八、紀律要求
(一)嚴肅評審紀律。
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各單位要按照我省職稱政策要求,認真做好本地區、本單位申報工作,嚴格按照各系列(專業)的申報條件審核材料。職稱評審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切實履行職責,優化完善評審程序和規則,健全評審會議記錄制度,與評委簽訂遵守評審紀律承諾書,嚴格執行評審紀律,確保評審質量。
(二)加強監督管理。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針對評審過程中反映突出、易發多發的違規問題,綜合采取抽查巡查、復查倒查、質量評估、專項整治等多種方式,加強對評審條件公開、評審材料審核、評委專家抽取、評審結果公示等重點環節的監督抽查,把公開、公平、公正要求貫穿評審全過程,嚴防“暗箱操作”“以權謀私”等行為。
各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要落實政策公開、標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要求,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評審違規違紀行為及時核實調查、報告結果。
(三)壓實工作責任。
對職稱申報、推薦、評審等環節嚴格實行“誰審核,誰簽名;誰簽名,誰負責”的管理責任制,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追究責任。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不得擅自擴大職稱評審范圍,不得降低評價標準條件,不得違反評審程序規定。對于不能正確行使評審權、不能確保評審質量的,將暫停評審工作直至收回評審權。
九、其他要求
(一)加大職稱評審監管力度。
今年7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著眼加強職稱評價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推動構建政府監管、單位(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職稱評審監管體系。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學習《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結合實際完善監管制度機制,提高監管實效。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根據群眾來信來訪、網民留言、投訴舉報等反映的問題線索,聯合省行業主管部門適時對評審單位進行檢查。同時,結合評委會備案、評審結果備案、職稱評審工作總結等日常工作情況,選取部分評審單位開展質量評估,對評估質量較低的評審單位給予提醒或約談,責令限期整改,并列入下一年度重點監管對象。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行業(業務)主管部門加強對本地市職稱評審的監管。
(二)全面落實職稱評審“兩目錄一清單”制度。
聚焦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突出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進一步完善并實施職稱評審專業目錄、職稱評審委員會目錄和各職稱系列代表性成果清單制度,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在2024年度職稱評審中繼續全面推行“代表性成果”制度。省屬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要落實人才評價破“四唯”相關要求,對照檢查本專業職稱評價標準條件中,論文、科研項目、經費數量、獲獎情況、頭銜、稱號等條件是否對職稱申報構成實質性門檻限制(不具備上述條件即無法申報)。構成門檻限制的,要結合前期報送的代表性成果清單,提出可由申報人自行選擇的替代性指標,在本專業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通知中予以明確,并抄送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三)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入縣下鄉”職稱激勵政策。
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力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健全完善引導和激勵專業技術人才向縣域流動的職稱傾斜政策體系。
各地級以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貫徹落實新一輪職稱制度改革有關加快培育鄉村基層專業技術人才的部署要求,切實抓好基礎教育、衛生、農業等重點領域基層職稱傾斜政策落實。各地級以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縱深推進縣以下基層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試點,落實落細本地區具體實施方案,單獨制定試點專業的基層職稱評審條件,適當放寬學歷、科研要求,重點考察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職業道德、實踐能力、工作業績、任務完成情況、群眾認可度等。試點評審工作應于2024年12月底前完成。
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基礎教育、衛生、農業等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在晉升高級職稱前,應有一定服務基層或對口支援工作經歷,相關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在本專業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通知中要明確具體要求。
根據《關于進一步鼓勵引導人才向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實施意見》(粵辦發〔2019〕35號)精神,在革命老區、中央蘇區和民族地區連續工作4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申報中級、高級職稱時,任職年限可在現行職稱評價標準條件或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基礎上放寬1年。對于參加省內教育、醫療衛生、科技人才“組團式”幫扶,在縣域對口單位相應專業技術崗位服務或工作1年以上的,在晉升高級職稱時優先推薦、優先評審。
(四)進一步完善開放的粵港澳大灣區職稱評價體系。
進一步暢通大灣區內地港澳專業人才職稱申報渠道。在我省工作的外籍和港澳臺專業技術人才,可按自愿原則申報評審我省各系列、各專業職稱。申報評審職稱時,實行的職稱評審標準條件、評審程序、評審辦法等與省內專業技術人才一致。其中,對于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工作的港澳臺專業人才,以及引進到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或基層一線企事業單位擔任技術骨干的外籍或港澳臺專業人才,從事本專業對口專業技術工作滿一定年限后,可按有關規定直接申報副高級或正高級職稱。國家另有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進一步完善港澳地區專業人才獲取廣東職稱機制,繼續組織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港澳工程專業人才職稱評價試點。
(五)認真組織實施“鄉村工匠”“高技能人才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
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農業農村部門要全面梳理總結“鄉村工匠”職稱評審工作情況,進一步拓寬專業領域,擴大人員范圍,優化評價機制,不斷提高評審質量。要認真組織開展2024年度鄉村工匠專業人才職稱評審,培育更多“土專家”“田秀才”,壯大我省鄉村專業人才隊伍。
省相關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要根據《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粵人社規〔2022〕5號)要求,認真組織開展高技能人才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職稱工作。貫通評審可單獨組織開展或結合常規職稱評審工作安排開展。各地市專業技術人才應按規定程序申報,經地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后,報送相應職稱評審委員會。
(六)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服務。
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按照全覆蓋、可及性、均等化的要求,進一步強化職稱社會化評價功能,大力開發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資源,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根據《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我省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在職稱申報評審的程序、標準、辦法、證書等各方面,享有與公有制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平等的權益,履行同等義務。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不與人事檔案管理掛鉤,一般在勞動關系所屬的法人單位所在地參加職稱評審,由工作單位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派駐省內其他地區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由法人單位委托并經派駐地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同意后,可在派駐地申報職稱評審。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健全職稱申報兜底機制,進一步完善全省職稱申報點體系,充分發揮職稱申報點兜底服務功能,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
(七)按時保質完成年度職稱評審。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省有關單位要按照本通知工作部署組織開展本地區、本行業2024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原則上應在2025年6月底前完成職稱評審。高校、科研院所、醫院等自主評審單位的評審時間安排原則上應與本通知工作部署保持一致。對遲遲未開展職稱評審、對本單位專業技術人才造成不良影響的職稱自主評審單位,我廳將聯合省行業主管部門進行通報,情節嚴重的收回職稱評審權限。
(八)持續優化職稱評審環境。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所屬評委會及其辦公室的檢查和指導,督促規范評審工作程序、完善監督和制約機制,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大力度整治職稱評審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各職稱評審委員會及組建單位不得指定、委托營利性中介機構、培訓機構等開展職稱評審服務工作,不得收取粵價函〔2006〕629號文規定的職稱評審費以外的“服務費”“代辦費”等費用;要引導廣大專業技術人才通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評委會組建單位開設的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權威信息發布平臺了解政策要求,勿輕信網上“代辦”“包過”等虛假信息。
《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網址:https://ggfw.hrss.gd.gov.cn/gdweb/ggfw/web/pub/ggfwzyjs.do)是廣東省職稱證書的唯一省級管理平臺,全省職稱證書通過平臺統一生成、統一編號、統一管理。平臺的個人賬號應由專業技術人才本人注冊、使用和保管,出現身份證號碼、姓名等核心關鍵信息錯漏、“人照不一”等情況的,原則上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不予更改。
本通知未盡事宜,按照國家和省現行職稱改革政策執行。如遇重大政策調整,按新的政策規定執行。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24年10月25日
汕頭大學商學院2024年工商管理碩士(MBA)招生簡章已經發布,會計網整理了汕頭大學2024年MBA招生的相關內容,包括報考條件、報考方向、學制學費等內容,僅供各位小伙伴參考。
一、學院簡介
汕頭大學是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廣東省屬綜合性公辦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廣東省首家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實驗示范學校,廣東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高校。學校多次入圍世界權威大學排行榜,連續進入泰晤士高等教育相關排名,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居中國內地高校并列第49位。
汕頭大學商學院是汕頭大學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2009年,經教育部批準,汕頭大學商學院成為第八批工商管理碩士(MBA)培養單位,是粵東地區第一所本地MBA教育機構。汕頭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項目以“有志、有識、有恒、有為”的育人目標,堅定實施學院“扎本土、奔世界、創特色、爭一流”的發展戰略,為地方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工匠精神、創新能力與勇于責任擔當的管理人才。經過十余年發展,汕頭大學商學院MBA項目已成為粵東地區最具品牌影響力的MBA項目。
2021年
學院MBA項目獲得“2021年度MBA創新前沿獎”、“社會影響力MBA院校獎”以及“中國商學院特色MBA項目獎”。
2022年
學院MBA項目獲得“2022年度MBA創新前沿獎”、“AMBA&BGA最佳終身學習舉措獎銀牌”、“最佳創新戰略提名獎”、“2022年度華南地區杰出MBA校友會”、“MBA社會責任先鋒”、“MBA領航獎”等獎項。
2023年
學院獲得商學院畢業生協會(Business Graduates Association,簡稱BGA)金牌認證,全面融入國際工商管理教育網絡。
二、項目特色
01突出學科特色,注重文化傳承
MBA項目依托汕頭大學的綜合性學科優勢,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扎根本土實踐,針對潮汕地區家族企業及中小企業多、創業氛圍活躍等特點,開設潮商文化與企業家精神等特色課程,將百年潮商文化融入MBA教學和人才培養過程。
02建設師資團隊,打造優質課堂
教師團隊由專職教師、客座教授以及企業家導師組成。他們教學功底扎實、教學及實踐經驗豐富,與學生分享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管理實戰經驗和最新政策動態。
03優化課程體系,加強課程建設
緊密結合時代發展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優化課程體系。在管理學、經濟學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打造特色選修方向。在創新與創業管理方向課程中,整合了以色列理工學院“以價值為基礎的創新”和美國Babson College“以創新為基礎的創業”的教育理念,實現國際標準和區域特色的同步呈現。
04豐富實踐活動,提升學生能力
MBA項目為學生開展一系列前沿講座,鼓勵并全額支持在校學生參與各類競賽,并通過走訪企業開展第二課堂等活動,拓寬學生視野,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及實戰技能。
05構建產教融合,創新培養模式
MBA項目依托汕頭大學建立的“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實踐—孵化企業”三位一體的創新創業培育鏈,整合高校、企業、行業協會等多方資源為創新MBA培養模式提供保障。培養模式的創新使學生素質符合產業發展需求,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06完善服務體系,搭建校友平臺
經過10余年辦學積累,商學院MBA校友群體已呈現行業多樣化、企業多元化的特點。MBA教育中心在MBA學生培養、信息交流、資源共享、MBA校友創業、就業支持等方面不斷地提升服務質量,打造完善的服務平臺,助力校友的事業發展。
三、報考條件
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0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0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汕頭大學規定的體檢要求;
04學歷要求符合如下條件:
截止2024年新生入學報到日,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且有3年以上(含3年)工作經驗者;或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且有5年以上(含5年)工作經驗者;或已獲國家承認的碩士、博士學位且有2年以上(含2年)工作經驗者;如在境外獲得的學歷證書須通過教育部留學中心的學歷認證,復試資格審查時須提交認證報告。
四、報考方向
01金融與投資管理
02創新與創業管理
五、報考與錄取
網上報名(專業代碼125100)
預計2023年10月,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進行網上報名。
確認報名
預計2023年11月,考生攜帶相關個人資料到指定報考點確認報名。
全國聯考
預計2023年12月,考生憑網上打印的準考證和身份證參加考試。初試科目為:英語二(科目編號204),滿分100分;管理類聯考綜合(科目編號199.包括數學、邏輯、公文寫作),滿分200分。
成績查詢
預計2024年2月底或3月初,考生可從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詢。
復試安排
預計2024年3月底或4月初,考生進行復試、體檢和思想政治考核等。
(根據考生的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并結合考生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復查、政審以及體檢結果,擇優錄取。)
錄取查詢
預計2024年5月,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詢擬錄取結果。
錄取通知
預計2024年6月底或7月初,發放錄取通知書、新生報到須知等相關材料。
新生入學
預計2024年9月或10月,新生按錄取通知書時間準時報到。
六、學制與學費
七、課程設置
MBA課程設置了18門專業必修課程,涵蓋了經濟、管理、財務、數據分析等基礎課程;并根據學生特點及需求開設專業選修課程,如:金融與投資類、創新與創業類課程,重點提升學生在不同管理領域內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在必修模塊加入了商業前沿講座、專業實踐與競賽、公益課堂與社會服務等活動。
八、學位授予
MBA學制2.5年,最長修讀年限不超過5年,如學生在規定年限之內,學完規定的課程,成績合格,修滿學分,完成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并通過答辯,由汕頭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決定授予國家承認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頒發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雙證)。
計劃申報廣州市2023年度高級經濟師評審的人員請注意,廣州市2023年度高級經濟師評審工作通知已發布,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申報材料時間,原則上為2024年1月至3月,2024年6月底前完成評審。具體通知如下!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做好我市2023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穗人社發〔2023〕41號)
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直有關單位,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
根據國家和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意見精神,按照《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職稱評審管理服務實施辦法及配套規定的通知》(粵人社規〔2020〕33號)和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23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社發〔2023〕32號)的要求,現就做好2023年度我市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與評審時間
2023年度我市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申報材料時間,原則上為2024年1月至3月,2024年6月底前完成評審。高校和自主評審單位的職稱評審工作按照經備案的時間安排推進。
二、職稱資歷年限和申報材料時段的計算方法
(一)對于2020年度及以前評審取得職稱的人員,申報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9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二)對于2020年度及以前認定取得職稱的人員,申報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認定通過之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三)對于2021年度及此后評審和認定取得職稱的人員,申報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下一自然年1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四)對于通過考試取得職稱的人員,申報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考試通過之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對于全面實行評聘結合的教育領域各職稱系列,其資歷年限計算按照相應標準條件規定執行。
三、申報評審條件
(一)職稱評審條件按照廣東省2016年以來出臺的各系列職稱改革實施方案和評價標準條件執行,具體以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知為準。高校和自主評審單位職稱評審條件按照經備案的標準條件執行。
(二)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統一要求,確需評價外語、計算機能力水平的,由職稱評審委員會或用人單位自主確定。對粵東西北地區和縣(區)所屬單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要求。
(三)繼續教育條件按照《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和《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有關工作的意見》(粵人社規〔2023〕19號)執行,提供與職稱申報專業對應且加蓋用人單位公章的2023年度《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該證書應在“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生成并打印。
(四)除法律法規對學歷要求有規定的系列(專業)外,在廣東省職稱評審工作中,技工院校中級技工班畢業生與中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高級工班畢業生與大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與本科學歷人員同等對待。
四、申報途徑及具體時間
(一)廣州市市屬、區屬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才應通過其所在工作單位申報,按規定程序報送職稱評審委員會。
(二)對于非公有制組織、社會組織專業技術人才,其申報材料經所在工作單位推薦、申報點受理審核后按規定程序報送職稱評審委員會;自由職業者申報職稱評審,可由人事代理機構或行業性社會組織等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經職稱申報點受理審核后按規定程序報送職稱評審委員會(詳見各區職稱申報點一覽表)。
(三)我市職稱申報采取網上申報的方式。專業技術人才及各有關單位需登錄市系統進行網上申報、審核和生成有關表格。
1.報送廣州市(市內)職稱評審委員會:登錄“廣州市職稱業務申報與管理系統”(以下簡稱“市系統”),按照系統指引填報和提交申報材料。
2.報送廣東省(省外)職稱評審委員會:務必于省(外)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材料截止日期前5個工作日通過省、市兩個系統(“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廣州市職稱業務申報與管理系統”)同步報送至廣州市人事服務中心(中心不受理紙質材料)。經我市在省、市兩個系統上審核同意后,個人方可通過市系統打印《職稱評審材料評前審核表(電子印章)》,并將申報評審材料送省(外)職稱評審委員會。未經我市系統審核的申報材料,不予報送廣東省(省外)職稱評審委員會;未經我市系統審核送評且獲評審通過的評審結果,我市不予審核確認。
(四)申報人應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術崗位,對照國家、省的職稱政策及相應資格條件,如實填報并一次性提交全部申報材料。申報材料的時效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后取得的業績成果、學術成果等,不作為本年度評審的有效材料。申報人須嚴格按照要求在市系統上填報和上傳申報材料,并確保紙質材料與系統填報、上傳內容一致。
(五)我市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材料的具體時間,由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根據市系統關閉時間和工作安排自行確定(詳見廣州市各職稱評審委員會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通知),原則上于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評審工作。報送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的申報材料,經單位審核后務必于各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材料截止日期前5個工作日報送至主管部門(職稱申報點)審核。
(六)市屬高校、技工院校、自主評審單位的職稱評審工作按照經備案的工作方案推進。申報人及各級職稱工作部門要嚴格按照以上時間安排提交和審核申報評審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五、審核要求
(一)單位審核
1.申報人所在單位要認真審查申報材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和時效性并做好評前公示工作。對不符合申報條件的材料,應及時退回并向申報人說明原因。
2.單位要按規定將申報材料,特別是《()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和投訴受理部門及電話,在單位顯著位置張榜或在單位網站進行公示。其他申報材料應在單位相對固定的公開位置擺放,以方便查驗。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國家法定工作日,下同)。信訪受理主要由單位人事(職稱)管理部門負責。經查實存在弄虛作假或其它違規行為的申報材料不予報送,并按有關規定處理;對舉報問題一時難以核實的,應如實注明,評審材料先行報送,核實后的結果及時報送相應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
3.公示結束后,由單位人事(職稱)管理部門在《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前公示情況表》和《()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上加具意見并加蓋公章,作為申報材料一并報送。
(二)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復核
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加強對申報材料的審查,明確審查責任人,落實審核責任,認真審核申報材料。對經審核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報材料,應及時并一次性告知申報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并明確補正截止時間。各行業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建立誠信檔案制度,對提供虛假材料的個人列入失信檔案,作為今后申報、評審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受理審核
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應認真做好受理審核。對不符合申報條件和程序、超出職稱評審委員會受理范圍或違反委托評審程序報送的申報材料,應及時按原報送渠道退回,并及時書面告知申報人。
(四)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不符合申報條件。
2.沒有使用規定表格。
3.不符合填寫規范。
4.不按規定時間、程序報送材料。
5.未按規定進行公示。
6.其它不符合職稱政策規定的。
六、評審組織要求
(一)職稱評審委員會管理
進一步優化完善我市職稱評審委員會設置,我市職稱評審委員會目錄(包括評審委員會名稱、評審專業、層級、受理評審人員范圍以及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設立單位、地址、聯系方式等)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門戶網站“廣州職稱”—“職稱申報”—“職稱評審委員會”欄目發布。
(二)評委專家管理
各職稱評審委員會應按照國家和省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庫管理有關規定,及時調整評審專家。首次開展正高級職稱評審的,可以吸納相近專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專家或本專業領域資深專家擔任評審委員會委員。新入庫的評審專家需經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組織培訓后,方可從事職稱評審工作。
(三)做好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安排
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要根據本通知要求,做好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具體安排。一是根據實際情況,在印發職稱評審委員會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通知前,按照經核準備案的內容完成專業組調整和評審專業設置。二是通過市系統將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通知按系列(專業)、級別、類別(評審或認定)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審核后印發,并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門戶網站“廣州職稱”職稱申報欄目—“評審通知”發布。三是應提前10個工作日通過市系統報送評審活動和抽取專家庫申請。四是抽取專家后,須在s個工作日內組織開展評審會議,逾期應重新抽取。五是為確保評后材料無紙化審核工作順利開展,做好系統材料審核工作,須保障系統材料和紙質材料的一致性、完整性。
(四)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和公示
各職稱評審委員會應按照國家和省評審有關規定認真組織開展評審工作,堅持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結合本行業人才評價特點,創新評價方式,對申報人的品德、業績、能力進行客觀綜合評價,提高評審質量。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報送評后公示時需再次確認申報專業,并告知申報人所在單位同步在單位顯著位置張榜或單位網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
(五)評審結果審核確認及發證
1.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應在公示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向所屬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報送評審結果審核確認或備案的相關材料。
2.高校、自主評審單位的職稱評審結果由單位自主審核確認,按照管理權限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和行業主管部門報送備案。
3.對評審取得職稱的人員,通過信息系統制作電子職稱證書。專業技術人才可登錄《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自行下載打印本人證書。
4.對違反國家和省、市的職稱評審紀律規定的職稱評審結果均不予認可。
七、紀律要求
(一)嚴肅評審紀律
各區、各單位要按照省職稱政策要求,嚴肅認真組織好本地區、本單位申報工作,對照資格條件逐條逐項把好資格審查關。職稱評審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切實履行職責,細化職稱評審工作程序和規則,健全評審會議記錄制度,與評委簽訂遵守評審紀律承諾書,嚴格評審程序和評審紀律,確保評審質量。
(二)加強監督管理
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要加強對評審全過程的監管,實行評審中巡查、隨機抽查和評審后復查、倒查。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要實行政策公開、標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加大社會監督力度,暢通職稱投訴舉報渠道,對評審過程中發現或群眾舉報的違規違紀行為要及時認真進行核查、及時報告核查結果,接受各級紀檢監察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將聯合市行業主管部門適時開展職稱評審巡查。各區、各單位應組織開展職稱評審質量自查工作。
(三)壓實工作責任
對職稱申報、推薦、評審等環節嚴格實行“誰審核,誰簽名;誰簽名,誰負責”的管理責任制,對弄虛作假行為追究責任。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不得擅自擴大、增加或減少受理及評審范圍,不得降低評價標準條件,不得違反評審程序規定。對于不能正確行使評審權、不能確保評審質量的,將暫停評審工作直至收回評審權。
八、其他要求
(一)建立職稱評審“兩目錄一清單”制度
切實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社規〔2023〕7號)要求,建立統一的全市職稱評審專業目錄、職稱評審委員會目錄和各職稱系列代表性成果清單,實現清單化、規范化、公開化管理。
根據《廣東省職稱評審管理服務實施辦法及配套規定》,職稱評審委員會實行3年1期的核準備案管理。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應按職稱管理權限于2023年12月11日前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申請,評委會備案申請材料應包括且不限于《廣州市職稱評審委員會核準備案申請表》等表格和相應的佐證材料(詳見附件2-6)。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于2023年12月19日前將核準備案的本區評委會前報送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將全市評委會目錄統一報送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市、區兩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照職稱管理權限核準備案的職稱評審委員會將納入市、區兩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目錄,并向社會公布。未在該目錄內的職稱評審委員會不具備職稱評審權限。
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應按照省的統一部署,配合做好職稱評審專業的歸集、梳理和調整完善,形成分類科學、層級完備、上下一致的目錄清單。貫徹落實人才評價破“四唯”相關精神,在2023年度職稱評審中試行“代表性成果”制度。
(二)全面實施專業技術人才“入縣下鄉”職稱激勵政策
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健全完善引導專業技術人才向縣域流動的職稱傾斜政策體系。
要貫徹落實新一輪職稱制度改革有關加快培育鄉村基層專業技術人才的部署精神,抓好基礎教育、衛生、農業等重點領域基層職稱傾斜政策落實落地。根據國家文件規定,基礎教育、衛生、農業等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在晉升高級職稱前,應有一定服務基層或對口支援工作經歷。具體要求請相關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在本專業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通知中予以細化明確。
根據《關于進一步鼓勵引導人才向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實施意見》(粵辦發〔2019〕35號)精神,在革命老區、中央蘇區和民族地區連續工作4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申報中級、高級職稱時,任職年限可在現行職稱評價標準條件或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基礎上放寬1年。對于參加省內教育、醫療衛生、科技人才“組團式”幫扶,在縣域對口單位相應專業技術崗位服務或工作1年以上的,在晉升高級職稱時予以優先推薦、優先評審。
(三)進一步完善開放的粵港澳大灣區職稱評價體系
進一步暢通港澳專業人才職稱申報渠道。在我市工作的外籍和港澳臺專業人才,可按自愿原則申報評審我省各系列、各專業職稱。其中,對于在我市工作的港澳臺專業人才,以及引進到粵東西北地區或基層一線企事業單位擔任技術骨干的外籍或港澳臺專業人才,從事本專業對口專業技術工作滿一定年限后,可根據粵人社規〔2019〕38號文有關規定直接申報副高級或正高級職稱。國家另有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我市在各區設立港澳臺和外籍人才職稱申報點。南沙區工程系列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專業職稱評審委員會設立了港澳人才評議組,受理全市港澳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申報。
(四)認真組織實施“鄉村工匠”“高技能人才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職稱”等兩項重點評審
結合“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有關部署和本市鄉村振興工作實際,認真總結“鄉村工匠”職稱評審工作經驗,進一步拓寬專業領域,擴大人員范圍,優化評價機制。認真部署實施2023年度鄉村工匠專業人才職稱評審,培育更多“土專家”“田秀才”,加快我市鄉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步伐。根據《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粵人社規〔2022〕5號),我市高技能人才申報繼續送省相關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申報時間和路徑按照“報送廣東省(省外)職稱評審委員會”的要求執行,具體要求以相應職稱評審委員會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通知為準。
(五)進一步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渠道
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精神和省、市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部署,按照全覆蓋、可及性、均等化的要求,進一步強化職稱社會化評價功能,全力開發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資源,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根據《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我市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在職稱申報評審的程序、標準、辦法、證書等各方面,享有與公有制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平等的權益,履行同等義務。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不與人事檔案管理掛鉤,由所在工作單位履行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
(六)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年度職稱評審工作
職稱評審關系到廣大專業技術人才的切身利益。有關單位務必要高度重視,按照本通知部署時間完成本行業2023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除新增設立的專業外,其他系列、專業的職稱評審應在2024年6月底前完成評審,8月底前市、區兩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職稱電子證書發放權限將被關閉。高校、科研院所、醫院等職稱自主評審單位的評審時間安排原則上應與本通知部署保持一致。對于遲遲不開展職稱評審、對本單位專業技術人才造成不良影響的職稱自主評審單位,我市將聯合行業主管部門進行通報,情節嚴重的收回職稱評審權限。
(七)嚴肅規范職稱評審行為
要大力開展職稱領域中介機構整治,營造風清氣正的職稱作環境。在職稱申報評審過程中,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及組建單位不得指定、委托任何營利性中介機構、培訓機構等開展與職稱評審服務相關的工作,不得收取“服務費”“代辦費”等其他費用。廣大專業技術人才應通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評委會組建單位門戶網站、官方媒體了解職稱申報評審政策文件及通知信息,切勿輕信各類網站、廣告等“代辦”“包過”等虛假宣傳。
“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是廣東省職稱證書的唯一省級管理平臺,全省職稱證書通過該平臺統一生成、統一編號、統一管理。平臺的個人賬號應由專業技術人才本人注冊、使用和保管,出現身份證號碼、姓名等核心關鍵信息錯漏、“人照不一”等情況的,原則上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不予更改。
本通知未盡事宜,按照國家和省現行職稱改革政策執行。如遇重大政策調整,按新的政策規定執行。
本通知附件可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門戶網站“廣州職稱”職稱申報欄目—“申報指引”和“職稱業務申報與管理系統”中下載。
附件:
1.關于職稱評審工作的政策問答(2023)
2.廣州市職稱評審委員會核準備案申請表
3.廣州市職稱評審組織信息登記表
4.廣州市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庫情況一覽表
5.廣州市職稱評審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公章備案登記表
6.廣州市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推薦表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3年11月29日
(承辦處室: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聯系電話:83556708)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 2023年12月4日印發
附件:
深圳市2023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發布,計劃申報深圳市2023年度高級經濟師評審的人員請仔細閱讀下方評審通知,本年度個人申報時間原則上為2024年1月至3月,2024年6月底前完成評審。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深圳市2023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深人社發〔2023〕47號
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和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意見精神,按照《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職稱評審管理服務實施辦法及配套規定的通知》(粵人社規〔2020〕33號,以下簡稱33號文)和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23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社發〔2023〕32號)精神,結合工作實際,現就我市2023年度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與評審安排
(一)2023年度我市各系列市屬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職稱申報時間原則上為2024年1月至3月,2024年6月底前完成評審,7月31日前完成評審結果備案,具體以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通知為準。其中:
1.申報人應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術崗位,對照國家、省的職稱政策及相應資格條件,如實填報并一次性提交全部申報材料。申報材料的時效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后取得的業績成果、學術成果等,不作為本年度評審的有效材料。
2.申報單位須按照各職稱評審評委會辦公室時限要求在申報系統中將申報記錄提交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受理。在要求時點前,未提交至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的申報記錄無法繼續申報本年度職稱評審。
3.申報材料由申報單位提交至相應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后,申請人應及時按照要求完成職稱評審費的繳費。
申報材料提交、評審費繳交的時點和要求,以及其他有關申報事項,請查閱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官方公眾號或網站發布的評審工作通知,或咨詢各評委會辦公室(市屬職稱評審委員會一覽表詳見附件1)。其中評審費按《關于轉發省物價局、省財政廳〈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費標準的復函〉的通知》(粵人發〔2007〕35號)規定收取。評審費直接繳入財政專項賬戶,一經繳納,不予退款。
(二)除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實驗技術人才、衛生健康、體育系列可使用自有系統外,其他各市屬職稱評審委員會(含自主評審單位)均統一登錄深圳市人才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https://hrsspub.sz.gov.cn/rcyth/website/),點擊“專技人才”—“深圳市市屬職稱評委會職稱評審申報”申報。省、市系統申報平臺的個人賬號應由專業技術人才本人注冊、使用和保管,出現身份證號碼、姓名等核心關鍵信息錯漏、“人照不一”等情況的,原則上不予更改。
(三)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的高校、自主評審單位,按所備案的政策和進度安排推進。經我局備案的自主評審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報備后組織實施。
(四)對于我市未開展的職稱評審專業、級別以及高技能人才貫通參加職稱評審等,申報人可按規定向省(外)職稱評審委員會申報,具體要求可登錄“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網址:https://ggfw.hrss.gd.gov.cn/gdweb/ggfw/web/pub/ggfwzyjs.do)查看。
二、職稱資歷年限和申報材料時段的計算
(一)對于2021年度及此后評審取得職稱的人員,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下一自然年1月1日,截止時間為申報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二)對于2020年度及以前年度評審取得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審高一級職稱時,職稱資歷年限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本級職稱評審年度的9月1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三)對于2020年度及以前年度通過考核認定取得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鑒于33號文出臺實施前考核認定工作由各地、各部門自行組織開展,不受省統一安排的評審時間影響,申報高一級職稱時,其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認定通過之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四)對于通過考試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報考條件執行。申報高一級職稱時,其職稱資歷年限和有效材料時段的起算時間為考試通過之日,截止時間為高一級職稱評審年度的12月31日。
(五)對于全面實行評聘結合的教育領域各職稱系列,其資歷年限計算按照相應標準條件規定執行。
三、申報評審條件
(一)按照33號文要求,申報人應當為本單位在職的專業技術人才,公務員、離退休人員不得申報參加職稱評審。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記過以上處分的,在受處分期間不得申報參加職稱評審。
(二)職稱評審條件按照我省2016年以來出臺的各系列職稱改革實施方案和評價標準條件執行,具體以各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知為準。高校和自主評審單位職稱評審條件按照經備案的標準條件執行。金融科技工程待我市評價標準印發后再開展首次職稱評審工作。
(三)申報初次職稱考核認定的,按照33號文規定執行。
(四)除法律法規對學歷要求有規定的系列(專業)外,在我市職稱評審工作中,技工院校中級技工班畢業生與中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高級工班畢業生與大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與本科學歷人員同等對待。
(五)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作統一要求,確需評價外語、計算機能力水平的,由職稱評審委員會或用人單位自主確定。對粵東西北地區和縣(區)所屬單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要求。在申報評審時不要求提供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
(六)繼續教育條件按照《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和相關政策規定執行。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幾個具體問題答復口徑的通知》(粵人社辦〔2018〕227號)要求,申報2023年度職稱評審只需提供2023年度(自2023年1月1日起)的繼續教育材料。
四、申報有關事項說明
(一)建立職稱評審“兩目錄一清單”制度。切實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社規〔2023〕7號)要求,建立統一的全市職稱評審專業目錄、職稱評審委員會目錄和各職稱系列代表性成果清單,實現清單化、規范化、公開化管理。各市屬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應按照省的統一部署,配合做好職稱評審專業的歸集、梳理和調整完善,形成分類科學、層級完備、上下一致的目錄清單。未在《深圳市市屬職稱評審委員會一覽表》的職稱評審委員會不具備職稱評審權限。
加強落實人才評價破“四唯”相關要求,各市屬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應對照檢查本專業職稱評審中,論文、科研項目、經費數量、獲獎情況、頭銜、稱號等條件是否對職稱申報構成實質性門檻限制(不具備上述條件即無法申報),已構成門檻限制的,應按照省級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通知要求,提出可由申報人自行選擇的替代性指標,在本專業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通知中予以明確,并抄送我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二)根據《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工作的通知》(粵人社函〔2020〕60號)、《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新階段關心愛護醫務人員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3號)等文件精神,進入疫情防控新階段,不再新增開展疫情防控“一線”專業技術人才認定;符合國家文件規定的疫情防控專業技術人才,可按相應規定實行職稱傾斜。對于原已認定為“一線”專業技術人才的,繼續執行原有職稱激勵政策,不實行政策“收縮”。用人單位要切實履行好把關責任,嚴格按照規定做好人員界定、推薦、公示等工作,并落實后續政策待遇。職稱評審委員會開展職稱評審時,要客觀評價一線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疫情防控的崗位風險、具體業績和實際貢獻,不搞“一刀切”評審。
(三)按照《廣東省高層次留學回國人員專業技術資格評定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在我市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取得首次職稱前,可按文件規定的范圍、條件、流程申報職稱。申報時,應提供境外工作期間取得的業績成果申報評審,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繼續教育等條件不作為評審必要條件。回國后在境內取得的業績成果不納入該“綠色通道”評審的有效材料范圍,可作為參考。
(四)專業技術人才轉換工作崗位后轉系列評審晉升的,應按規定先取得現崗位同層級職稱。申報評審現崗位同層級職稱時,資歷可從取得原系列低一層級職稱的時間起算,取得原系列同層級職稱后的相關業績成果可作為有效業績成果。申報評審現崗位高一層級職稱時,資歷可從取得原系列同層級職稱的時間起算,取得原系列同層級職稱后的相關業績成果可作為有效業績成果。
(五)2023年起,全市不再統一組織建筑工程、路橋工程、鐵道交通工程、標準化專業的初、中級職稱專業知識考試,申報人直接按照我市相關市屬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通知申報評審。已參加2021年及2022年職稱專業知識考試且考試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考試成績保留三年有效期并作為專業職稱評審重要依據,可分別申報2023年度及2023、2024年度職稱評審。
(六)在我市申報職稱評審時,不與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掛鉤。我市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在職稱申報評審的程序、標準、辦法、證書等各方面,享有與公有制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平等的權益,履行同等義務。省外來深專業技術人員憑省外合法合規取得的職稱(特指非廣東省各級職稱管理部門核準的職稱),可在我市按規定直接申報評審晉升高一級別職稱。換發我省職稱證書的,按照33號文規定執行。
(七)在我市工作的港澳臺和外籍專業人才,可按自愿原則申報評審我省各系列、各專業職稱。申報評審職稱時,實行的職稱評價標準條件、評審程序、評審辦法等與省內專業技術人才一致。其中,對于在我市工作的港澳臺專業人才或基層一線企事業單位擔任技術骨干的外籍專業人才,從事本專業對口專業技術工作滿一定年限后,可根據《關于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職稱評價和職業資格認可的實施方案》(粵人社規〔2019〕38號)有關規定直接申報副高級或正高級職稱。國家另有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學技術協會《關于開展粵港澳大灣區港澳工程專業人才職稱評價試點的工作方案》(粵人社發〔2023〕26號),符合條件的港澳專業人才可通過特定辦法、特定標準、特定渠道向省高評委申報評審工程系列建筑(建筑施工、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巖土、公路、電機、測控儀器等5個專業工程技術職稱。
根據《深圳市國際職業資格視同職稱認可目錄(2023年)》(深人社發〔2023〕40號)規定,符合條件的持有目錄內國際職業資格證書的國際專業技術人才,可按規定申報評審高一層級的職稱,其境外從業經歷可視同境內從業經歷。
(八)我省已建立國家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詳見附件2),2023年度繼續在職稱評審工作中實行。專業技術人才取得相應國家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的,可按規定視同其具備我省對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申報高一層級職稱評審時,資歷自職業資格評價通過日期起算。
(九)根據“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有關部署和《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方案》(粵人社規〔2022〕5號)要求,2023年度鄉村工匠、高技能人才參加相關系列的職稱評審工作,由省級各相關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組織實施,我市鄉村工匠、高技能人才申報評審相關職稱,按照省級各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通知要求執行。
(十)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結束后,申報人可自行登陸申報網站自助查詢評審結果。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及申報人所在單位應及時開展評后公示,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在全部公示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向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報送評審結果審核確認或備案的相關材料。對評審取得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可登錄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https://ggfw.hrss.gd.gov.cn/gdweb/ggfw/web/pub/ggfwzyjs.do)自行下載本人電子職稱證書。
五、有關工作要求
(一)職稱評審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關乎廣大專業技術人才的切身利益,也是職稱制度改革成果落實落地的具體工作。做好全市職稱評審工作責任重大、政治要求高,全市各相關部門、各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要守牢風險底線,及時排查化解各類矛盾風險,確保職稱領域無負面輿情,保障全市職稱評審工作平穩開展。除部分新增設立專業外,其他系列、專業的職稱評審原則上應在2024年6月底前完成評審。
(二)對職稱申報、推薦、評審等環節嚴格實行“誰審核,誰簽名;誰簽名,誰負責”的管理責任制,對弄虛作假行為追究責任。對提供虛假材料等違規情形記錄在案,作為今后申報、評審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實行職稱評審誠信申報。對學術造假和職業道德嚴重缺失的“一票否決”。申報人通過提供虛假材料、剽竊他人作品和學術成果或者通過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職稱的,一經查實,取消評審通過的結果或撤銷已獲得的職稱,并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記錄期限為3年。
(四)申報人所在工作單位要按照省市相關政策要求,對照資格條件逐條逐項把好資格審查關。申報時所在單位有義務落實“評前公示”、評審通過人員“評后公示”的“雙公示”制度,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申報人所在工作單位未依法履行審核職責的,由市人力資源保障局或者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批評教育,并責令采取補救措施;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單位及相關人員責任。
(五)職稱評審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切實履行職責,細化職稱評審工作程序和規則,健全評審會議記錄制度,與評審委員簽訂遵守評審紀律承諾書,嚴格評審程序和評審紀律,確保評審質量。不得超越職稱評審權限,擅自擴大、增加或減少受理及評審范圍,不得降低評價標準條件,對于不能正確行使評審權、不能確保評審質量的,將對其職稱評審權限或者超越權限和范圍的職稱評審行為不予認可;情節嚴重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取消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職稱評審權,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六)我市職稱評審,除按規定收取的直接進入財政專戶的評審費外,不收取任何其他費用,也未委托任何機構開展職稱評審相關的有償服務等。廣大專業技術人才應通過人社部門和評委會組建單位官網、官媒了解職稱申報評審政策文件及通知信息,切勿輕信各類網站、廣告等“代辦”“包過”等虛假宣傳。
(七)本通知未盡事宜,執行國家、廣東省以及深圳市現行職稱評審規定。如遇重大政策調整,按新的政策規定執行。
特此通知。
附件:
2.國家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表(2023年度).docx
4.關于職稱評審工作的常見問題問答(2023年度).docx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3年12月28日
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31條政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真正貫徹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從制度和政策上為民營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31條意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從總體要求、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加強組織實施等八個方面提出了31條針對性強的舉措,回應了市場核心關切以及痛點、難點。
《意見》圍繞6個方面,部署了重點任務:
一、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清理規范行政審批、許可、備案等政務服務事項的前置條件和審批標準。全面落實公平競爭政策制度,強化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反壟斷執法。完善社會信用激勵約束機制,健全失信行為糾正后的信用修復機制,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完善市場化重整機制。
二、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
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健全多方共同參與的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完善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制,依法依規加大對責任人的問責處罰力度。強化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完善支持政策直達快享機制,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機制。強化政策溝通和預期引導,根據實際設置合理過渡期。
三、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
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進一步規范涉產權強制性措施。構建民營企業源頭防范和治理腐敗的體制機制。持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大對民營中小微企業原始創新保護力度。完善監管執法體系,杜絕選擇性執法。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
四、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鼓勵民營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鼓勵民營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加強品牌建設。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參與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鄉村振興。依法規范和引導民營資本健康發展。
五、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強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完善民營經濟人士教育培訓體系,建立健全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傳幫帶輔導制度。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各級領導干部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家接觸交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
六、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
引導社會正確認識民營經濟的重大貢獻和重要作用,堅決抵制、及時批駁澄清質疑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做法。培育尊重民營經濟創新創業的輿論環境,依法嚴厲打擊以負面輿情為要挾進行勒索等行為。支持民營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展現良好形象。
《意見》出臺的意義
當天,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意見》答記者問時表示,長期以來,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但一個時期以來,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少民營企業面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迫切需要針對新情況,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體制機制,提振民營經濟預期信心,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本次出臺的意見,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定決心。
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的重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意見》圍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發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對于民營企業堅定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具有重要的激勵和指導作用。
二、《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對事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進行了細致的政策安排,也必將為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堅強的政策保障。《意見》中提到要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這也是進一步加強對民營經濟關心、及時回應企業訴求的重要表現。
三、《意見》的發布再次釋放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信號,有效助力民營企業提振信心、增強活力,讓人備受鼓舞、充滿信心。《意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從營商環境、政策支持、監管導向、法治保障、輿論氛圍等多層面明確指導意見,多措并舉推動解決民營企業訴求,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性機遇。
四、《意見》提出的“開放、創新、賦能”的要求,錨定了平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將圍繞這些戰略方向聚焦發展力量,堅守“連接器”、“工具箱”、“小助手”的角色定位,推動消費互聯網業務為擴大內需不斷輸出新動能,強化產業互聯網業務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的創新深度,并以“數字工匠精神”堅持不懈地增強海外業務競爭力。
五、《意見》的發布為整個民營經濟大軍設定了更加清晰的航標,對于民營企業增強信心、大膽發展具有重要的激勵和指導作用。意見提出,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減碳技術和服務。在新能源領域,民營企業扮演著“生力軍”的角色,作為一站式充電服務商,能鏈智電將持續助力新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技術升級,深度參與油電切換下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我國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積蓄更多新動能。
六、《意見》“非常及時”,幾乎涉及了所有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家所面臨的焦慮點,并給出了完善的政策應對,對中國經濟的進一步持續回升定會起到非常積極重要的作用。
如何落實31條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會同有關部門,從四個方面抓好落實。
一是健全機制、壓實責任。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協同推進機制,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央地聯動水平。必要時可根據意見進一步制定行動方案,明確各自分工,壓實部門責任。地方政府要充分結合地方實際制定和細化具體實施方案,確定工作目標和時間進度安排,推動各項措施落地。
二是密切跟蹤、優化配套。加強對文件落實情況的動態跟蹤,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全國工商聯定期開展意見實施情況調研,聽取地方政府、行業協會、民營企業、金融機構和其他相關單位的意見,在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及時提出完善政策的后續配套措施,防止政策舉措在實施中變形走樣。
三是廣泛宣傳、做好解讀。做好文件解讀和宣傳,講好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故事,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氛圍,提升民營企業謀發展、謀改革、謀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四是及時研究、科學評估。及時研究民營經濟發展中遇到的苗頭性、傾向性和潛在性問題,對重大問題組織力量開展專題研究,委托相關機構對政策實施開展第三方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持續優化政策落實方式。
《意見》配套政策很快出臺
國新辦20日就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簡稱“意見”)的配套政策措施很快就會出臺。
圍繞意見的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近期就會發布兩份相關配套文件。一是推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二是制定印發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文件,聚焦重點領域,健全要素保障機制,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上述兩份文件將作為《意見》的“1+N”的配套措施,通過政策措施的集中推出,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切實推動《意見》落地見效,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內容來源中國政府網官網、新華社等,會計網整理發布。
2023年華北電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招生簡章已經發布,會計網根據華北電力大學官網發布的《2023年華北電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招生簡章》,整理了華北電力大學2023年MBA招生的相關信息,僅供大家參考。
一、學校簡介
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大學。現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12家特大型電力集團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成的理事會與教育部共建。校部設在北京,分設保定校區,兩地實行一體化管理。六十多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自強不息、團結奮進、愛校敬業、追求卓越”的華電精神,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能源電力人才。
2003年,劃轉教育部管理。
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重點建設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全面開啟了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新征程。
二、學院簡介
經濟與管理學院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
1954年
前身始建于195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經濟與企業組織”專業。
1961年
該專業于1961年整體遷入我校。
1997年原管理工程系、經濟系及電力工業經濟系合并組成華北電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2009年
原華北電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更名為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歷經春華秋實跨越式發展,如今學院在北京設有學院本部,在保定校區設有1個系——經濟管理系。學院現有教職工232人(其中保定74人),專任教師189人(其中保定62人),教授47人(其中保定13人)、副教授91人(其中保定2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138人(其中保定45人),有實驗及技術人員6人(其中保定1人)、黨政及管理人員42人(其中保定12人)。
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科領域涵蓋經濟學、管理學兩大門類。
學院現有“工商管理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和“碳管理科學與工程交叉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技術經濟及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2個省部級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3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研究生碩士學位授權點;“工程管理碩士”、“會計碩士”、MBA和“金融碩士”4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市場營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學、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工程造價(保定)共11個本科專業,各類在校生共6374人(其中保定2406人)。為響應國家的“供應鏈的創新與應用”戰略以及物流業振興計劃,我院從2018年開始在全院學生中選拔優秀生源開辦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方向)創新實踐班,并于2020年申請新增供應鏈管理本科專業,自2021年開始招生,為加強對學生國際化視野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成立了供應鏈協同創新研究中心,為學生今后向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學院現有國家級人才稱號獲得者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7人,省部級教學名師2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師德標兵1人,北京市師德先鋒1人;獲批教育部碳中和能源管理課程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和市場營銷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雙語示范教學課程3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門;入選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北京市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1個、北京市優質課程2門、北京市優質教材/課件2部、省部級精品課程3門、北京市教改項目4項、北京市特色專業2個、北京市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北京高等學校示范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單位1個、河北省教育教學創新高地1個、河北省精品課程5門、3篇案例入選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全國決賽一等獎1項、高等學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建設成果一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項。
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位,致力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經濟、管理專門人才。多年來,學院為能源電力行業管理領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受到電力行業和社會的廣泛好評。
三、MBA項目介紹
華北電力大學MBA教育中心結合自身行業特色,以培養適應市場競爭要求的應用型、復合型管理人才為培養宗旨;以案例教學、實踐教學輔助課堂教學為培養導向;致力于培養具有優秀職業素養的中高級管理人才。
2003年
華北電力大學被授予工商管理MBA(專業代碼為125100)辦學資格。
2004年
開始招收和培養MBA學生,學校領導非常重視MBA教育,為此專門配置了MBA專用教室、案例討論室、沙盤模擬教室和現代化的計算機房。
2005年
項目順利通過了中期檢查。
2009年
順利通過了教指委合格評估,專家對我校的特色教育及規范的管理等給予了高度贊揚和肯定。
四、培養特色
核心理念
(1)成為企業雙碳發展的戰略引領者;
(2)打造能源電力的鮮明特色;
(3)培養新時代適應能源產業經濟發展需要的中高層管理人才。
培養目標
本學位點以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祖國為基本原則,秉持我校能源大電力特色,培養具有新時代社會責任感、企業家工匠精神,具備戰略思維及全球化視野,掌握扎實的管理理論和全面科學分析工具,適應能源產業經濟發展需要的中高層管理人才。
培養模式
從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培養方案、教學方式、測評方法五個方面建立“五位一體”精準培養模式的主體框架。
(1)制定精確性的培養目標
(2)建立多層次的教學內容
(3)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
(4)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5)采用開放型的測評方法
項目特色
1)品牌:“電力特色”
秉承我校能源電力領域的深厚積淀,采用“校內名師+企業課堂+實踐學分”多元教學的綜合培養機制。
2)名企實踐
充分利用華北電力大學校理事會資源,推薦學生進入電網、發電、新能源、售電、綜合能源服務企業及校友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活動,并組織電力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與研究生進行座談交流,分享管理經驗。
3)能源領域優勢
華北電力大學董事會成員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五大發電集團,MBA校友遍布全國電力相關行業,成為骨干力量。華電MBA與國家電網、國電集團、華北電網、遼寧電網等單位的MBA合作項目被用人單位列為重點人才工程。
4)創新創業
定期組織“創新創業云端論壇”,同時組織學生參加案例大賽、創業大賽,企業模擬,學生們不負眾望,在各項比賽中屢獲佳績。
五、研究方向
1.企業管理及供應鏈協同管理
企業戰略管理
企業市場營銷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數字化管理
2.財務與金融管理
企業籌資理論
企業資金使用效果與評價
經營風險與危機管理
3.項目管理
主要研究項目管理理論
資源優化配置
信息綜合集成
風險預測等項目全過程管理
4.能源決策管理
國家能源發展戰略
電力市場決策方法
綜合能源服務和能源互聯網
六、培養方式
導師負責制
導師為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既是學業導師,又是人生導師,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科學道德和學術規范。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可相互交叉進行。
校內外雙導師制
以校內導師為主,校外導師為輔
校內導師以具有指導碩士研究生資格的正、副教授為主
校外導師聘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參加
教學課程為學分制學習
核心教學環節采用“校內+校外+企業”-案例方式進行,突出電力行業案例。授課內容少而精,理論聯系實際,將課堂延伸到企業運作的實踐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際管理能力。
管理實踐
根據學生實際,采用研討、模擬訓練、案例分析、社會調查、實地調研等多種方式
講授導向和實踐導向相結合,學以致用,學生在學期間至少要完成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分析報告。
七、學制、與上課時間與計劃招生人數
學習方式:非全日制
學習年限:3年
班型:集中授課或周末授課
學分:1.5年內修完課程學分
計劃招生人數:2023年計劃招生人數為:200人
八、報考流程
報考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招生類別
招生類別分為定向就業,學習方式為非全日制,原則上我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考試科目及形式
初試考試科目:①管理類綜合能力【199】;②英語二【204】。
復試:包括思想政治理論、外語水平考核及綜合素質考核,考核方式采用筆試、面試形式,具體考核方式以MBA中心公布的復試方案為準。
網上報名
所有參加全國統考的考試報名均以網上報名形式進行。
預報名時間通常為每年9月底,每天9:00-22:00。
正式報名時間通常為每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以下簡稱“研招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網址http://yz.chsi.cn)完成網上報名手續。
現場確認
所有考生均應按照所在省份省級招辦規定的時間要求,持本人居民身份
證、學歷學位證書、網上報名的報名編號以及報考點所需材料,到所選擇的報考點指定的場所,進行原件查驗、現場照相等確認信息工作,選擇我校考點進行現場確認的考生請登錄華北電力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jsy.ncepu.edu.cn/)查詢現場確認的具體時間和地點。
初試
初試時間定于每年12月份,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考試。
資格審查、復試及體檢
考生資格審查在復試時統一進行,審查材料和流程見MBA中心公布的復試方案,體檢時間,以MBA中心通知為準。
九、培養及學位授予
學生在規定年限內學完規定的課程,成績合格,修滿規定的學分,通過考核和畢業論文答辯,經學校審核批準后,授予“華北電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和“華北電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畢業證”
十、住宿
非全日制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MBA)學校不提供住宿。學校住宿政策如有變化,按最新政策執行。
會計初級與注冊高級會計的區別有:報名時間,報名條件,考試科目,考試題型,考試成績有效期等等。
初級會計報名條件
1、具備國家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含高中、中專、職高和技校)及以上學歷;
2、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
3、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4、熱愛會計工作,具備相應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
注冊會計報名條件
1、專業階段考試的人員,需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2、綜合階段考試的人員,需考取專業階段考試合格證后才可以報名。
1.初級的考試科目
初級會計考試科目分別包括兩個,具體是《初級會計實務》以及《經濟法基礎》。
2.注冊會計考試科目
專業階段一共六個科目,具體包括:《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
綜合階段考試科目《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試卷二)》只有一個。
1.會計初級考試題型
初級會計考試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一共四大類型,全部為客觀題。
2.注冊會計考試題型
《會計》考試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計算分析題、綜合題。
《審計》考試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綜合題、簡答題。
《稅法》考試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綜合題、計算問答題。
《經濟法》考試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案例分析題。
《財務成本管理》考試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計算分析題、綜合題。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考試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綜合題、簡答題
注會綜合階段考試的題型為綜合案例分析。
考過初級會計要合理安排時間,制定學習計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考過初級會計方法
1、合理安排時間初級會計考試一般在每年1月份報名,5月份考試,如果考試有相關的會計專業知識并且基礎比較好,建議報名后開始準備考試就可以,如果考生是零基礎,就建議多花時間準備,初級會計考試只有兩科所以從考試科目數量上來看只要肯下功夫還是比較容易考取的。
2、制定學習計劃,建議先學習《初級會計實務》,因為該科目理解內容多需要記憶的內容少,考生只要理解了各知識點基本上就可以準確做出試題.,《經濟法基礎》科目需要記憶的知識很多,如果較早時間學習的話,在考試之前容易遺忘。
3、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看教材的基礎上最好購買相關課程跟著老師劃重點,不要自己埋頭苦學,沒有重點和難點的區分。
初級會計資格考試介紹
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是由國家財政部統一組織、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每年只舉行一次,高中(含高中、中專、職高和技校)及以上學歷符合條件的人員都可以報考。有些地區需要報考人員進行信息采集后才可以報名,所以想參加初級考試的人員需要提前做好信息采集工作,避免因為未及時采集信息而錯過報名時間。初級會計報名沒有補報機會。
初級會計資格考試個科目合格標準
初級會計考試兩個科目合格分數均為60分,滿分均為100分,參加考試的人員需要在一個會計考試年度內一次性通過參加考試的兩個科目即可,初級會計考試成績一般在考試后30個工作日可以查詢,考生可通過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http://kzp.mof.gov.cn/)查詢并打印成績單。
會計中級和注冊會計區別在于:
1、兩者性質不同。會計中級是會計職稱的一種,會計職稱分為會計初級職稱、會計中級職稱、會計高級職稱。注冊會計師是行業準入類職業資格。
2、兩者考查科目不同。會計中級科目包括了《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和《經濟法》。每科滿分100分,各科考試成績合格標準均以考試年度當年標準確定,一般為60分及格。注冊會計師考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專業階段共有六個考試科目,分別為《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及風險管理》。綜合階段考試分別是《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和試卷二。
會計中級報名方式
會計中級報名方式為網上報名,報名人員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熱愛會計工作,具備相應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
除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五年;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四年;取得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二年;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一年;取得博士學位;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
報名注冊會計需要什么條件
報名注冊會計需要的條件如下: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報考入口有兩個,分別為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網上報名系統(http://cpaexam.cicpa.org.cn)以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考生的報名查詢工作可以通過以上入口進行,根據相關指引進行操作,可在界面中查詢報名狀態。
注冊會計執業證書的取得條件
注冊會計執業證書的取得條件是取得cpa考試全科合格證,并且在此基礎上擁有2年國內事務所獨立審計工作經驗,可以申請注冊會計師執業會員。
會計專業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覺得會計的專業知識十分繁瑣、復雜,從而認為會計是一個很難學好的學科,因此對日后的工作沒有信心。但其實會計并沒有同學們所想的那么困難,那么對于會計新人而言,怎樣學好會計?
1、首先,了解目標會計崗位的工作內容。會計的工作內容與單位性質是密切相關的。單位性質不同,會計工作的內容也會有所差別,比如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組織的會計所負責的工作內容是不一致的,不同行業之間會計的工作內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別。所以,首先要考慮自己將來打算從事哪一行業或者哪種單位性質的會計,可以有針對性地多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
2、會計核算是如實反映單位實際發生的經濟活動的內容,因此想要更好地進行會計工作可以多了解該行業、單位的工作性質與單位所有的經濟活動的具體內容。
3、學以致用。把所學的會計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單位的經濟活動的實際情況、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緊密結合起來;在牢固的理論知識下,財會人員可以更有效率地開展工作。
4、虛心學習,不懂就問。積極向有經驗的會計前輩學習,樂于向前輩請教工作中的疑惑,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5、熟悉所在單位的財務制度,依照制度辦事。作為單位的一員,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超越法律法規和所在單位的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