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按其償還時間長短劃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兩類科目。流動負債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利息、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等。長期負債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1、短期借款
企業用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所需而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內(含一年)的各種借款。
2、應付票據
應付票據是指企業在商品購銷活動和對工程價款進行結算因采用商業匯票結算方式而發生的,由出票人出票,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它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3、應付賬款
該賬戶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支付的款項,以及代墊運雜費和承兌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業承兌匯票。
4、預收賬款
預收賬款是買賣雙方協議商定,由購貨方預先支付一部分貨款給供應方而發生的一項負債。
5、應付職工薪酬
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
6、應交稅費
企業按照稅法等規定計算應交納的各種稅費。
7、應付股利
企業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8、應付利息
應付利息包括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企業債券等應支付的利息。
9、其他應付款
其他應付款是與企業的主營業務沒有直接關系的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
10、長期借款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項借款。
11、應付債券
應付債券是指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而實際發行的債券及應付的利息,它是企業籌集長期資金的一種重要方式。企業發行債券的價格受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影響較大,一般情況下,企業可以按面值發行、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債券。
12、長期應付款
長期應付款是在較長時間內應付的款項,而會計業務中的長期應付款是指除了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多種長期應付款。主要有應付補償貿易引進設備款和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等。
負債的定義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于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負債的確認條件
將一項現時義務確認為負債,需要符合負債的定義,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2、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符合負債定義和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負債定義、但不符合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負債的特征
1、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2、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3、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負債類科目的借貸方向
負債類科目借貸方向為: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期末余額計算公式:期末貸方余額=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或有負債包括的科目有應收票據貼現或背書轉讓、債務擔保、產品質量保證、未決訴訟和未決仲裁等。
應收票據貼現或背書轉讓:是指企業以貼現的方式將尚未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轉讓給銀行或其它單位,從而負有可能支付的債務。
債務擔保:是指企業以自有財產作為抵押,為其它單位向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借款提供擔保的業務事項。
產品質量保證:是指企業可能要支付與產品質量有關的費用的業務事項。
未決訴訟和未決仲裁:是指企業涉及尚未判決的訴訟案件、原告提出有賠償要求的待決事項。
或有負債是指因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可能導致未來所發生的事件而產生的潛在負債,例如,過去已存在的交易或事項導致訴訟的發生,而訴訟的結果又須視法院的判決而定,故未決訴訟便具有或有負債的性質。一般而言,或有負債的支付與否視未來的不確定事項是否發生而定。
或有負債的核算是指對企業尚未確定的未來事項可能承擔的義務的會計核算。或有負債,在會計上一般不單獨設置科目進行核算,而采用在“資產負債表”上用括弧、附注說明,(補充資料),報表說明等方法予以充分揭示。
或有負債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潛在義務,其存在須通過未來不確定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予以證實。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確定或有負債的條件是:
1、或有負債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產生;
2、企業承擔的負債義務是潛在的也可能是現時;
3、該義務的履行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
4、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預計負債與或有負債的區別:
1、預計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或有負債是企業承擔的潛在義務或不符合確認條件的現時義務。
2、預計負債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可能知性是“很可能”且金額能夠可靠計量,或有負債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可能性是“可能”、“極小可能”,或者金額不可靠計量的。
3、預計負債是道確認了的負債,或有負債是不能加以確認的或有事項。
4、預計負債需要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作相應的披露,或有負債根據情況(可能性大小等)來決定是否需要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
預計負債與或有負債的聯系:
1、或有負債屬于或有事項,是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一種狀況,其結果都須有未來不確定的事件的發生或不發生加以證實。或有負債在滿足一定條件時可以轉化為預計負債,注意這里的“轉化”指的是或有負債只有在隨著時間、事態的進展,具備了“負債”的定義和確認條件(潛在義務轉化為現時義務;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被證實為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且現時義務能可靠計量),這時或有負債就轉化為企業的負債。
2、從性質上看,它們都是企業承擔的一種義務,履行該義務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CFA一級、二級考試科目為《職業倫理道德》、《定量分析》、《經濟學》、《財務報表分析》、《公司理財》、《投資組合管理》、《權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衍生品投資》、《其他類投資》;CFA三級考試科目為《道德與職業行為標準》、《經濟學》、《投資組合管理》、《權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衍生工具》以及《其他類投資》。
CFA考試時間及內容
CFA一級考試包括180道選擇題;CFA二級考試包括88道選擇題;CFA三級考案例式選擇題和寫作題。CFA一級考試:上午場考試時間為135分鐘包括90道選擇題,考試內容《職業倫理道德》、《定量分析》、《經濟學》、《財務報表分析》。第二場考試時間為135分鐘,90道選擇題,考試內容《公司理財》、《投資組合管理》、《權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衍生品投資》、《其他類投資》。CFA二級考試:第一場的考試時間為135分鐘,第二場考試時間同上,各44道選擇題。每個題目的分值均為3分。CFA三級考試第一場考試時間為135分鐘,8-11個論述題,包括選擇題和寫作題;第二場考試時間同上,題型是案例題,每題4-6道選擇題,共計44道選擇題,每題3分。
CFA考試包括哪些費用
注冊費用為450美元,第一階段報名CFA考試費用700美元。考試稅費首次報名為78美元;如果不是初次報名CFA考試的考生,例如補考或報名CFA二級、三級考試的考生,需要以老生標準支付考試稅費,為45美元。
CFA報考條件
滿足其一:4年制本科學歷(在校大四學生);3年制大專學歷加上1年全職工作經驗;2年制大專學歷加上2年全職工作經驗;專業背景不做限制,擁有學士學位,即取得大學學習年限與全職工作經驗合計滿四年的同等資格;在校大學生,在畢業前12個月可報名參加考試。
會計科目分為六大類,其中一類就是共同類科目。各位小伙伴都了解共同類科目的明細嗎?以下是會計網給大家整理的共同類科目明細表。
什么是共同類科目?
新會計準則中的共同類科目是指:既有資產性質,又有負債性質,這樣有共性的科目;共同類科目的特點需要從其期末余額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質,共同類多為金融、保險、投資、基金等公司使用,包括清算資金往來、貨幣兌換、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項目。
共同類科目明細表
科目代碼 3001 清算資金往來:核算企業(銀行)間業務往來的資金清算款項。
科目代碼 3002 貨幣兌換:核算企業(金融)采用分賬制核算外幣交易所產生的不同幣種之間的兌換。
科目代碼 3101 衍生工具:核算企業衍生工具的公允價值及其變動形成的衍生資產或衍生負債。衍生工具作為套期工具的,在“套期工具”科目核算。
科目代碼 3201 套期工具:核算企業開展套期保值業務(包括公允價值套期、現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套期工具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資產或負債。
科目代碼 3202 被套期項目:核算企業開展套期保值業務被套期項目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資產或負債。
股東權益包括的科目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股東權益是一個重要的財務指標,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資本,是指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或公司資本。
股東權益又稱凈資產,即所有者權益。是指公司總資產中扣除負債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之和,代表了股東對企業的所有權,反映了股東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
股東權益是一個很重要的財務指標,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資本。當股東權益小于零時,公司就陷入了資不抵債的境地,這時,公司的股東權益便消失殆盡。如果實施破產清算,股東將一無所得。相反,股東權益金額越大,該公司的實力就越雄厚。
股東權益包括以下五部分:一是股本,即按照面值計算的股本金。二是資本公積。包括股票發行溢價、法定財產重估增值、接受捐贈資產價值。三是盈余公積,又分為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四是法定公益金,按稅后利潤的5%一10%提取(2006年公司法修改后,法定公益金已經取消)。用于公司福利設施支出。五是未分配利潤,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潤或待分配利潤。
在企業總資產當中扣除了債務所剩下的部分,叫做股東權益,又被稱為凈資產。它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財務指標,能夠準確反映企業自有的資本。當總資產低于負債的總金額時,代表著企業陷入了資產不及債務的困境當中,股東權益自然而然的消失殆盡。與之相反,股東權益的金額數量越大,更加彰顯企業的雄厚實力。
股東權益的計算公式
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凈資產=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為權益乘數,即資產總額是所有者權益的多少倍,該指標反映企業財務杠桿的大小,權益乘數越大,說明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財務杠桿越大,企業償債壓力越大,企業償債能力越弱,財務風險越高。
表示資產負債表結構的比率,還包括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以及產權比率(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此類指標均能反應企業的償債能力,以及財務杠桿大小。
貨幣資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等科目。庫存現金賬戶主要核算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中收支的現金;銀行存款科目核算企業存在銀行結算戶的款項;企業在銀行的其他存款,如外埠存款,在“其他貨幣資金”科目核算。
什么是貨幣資金?
貨幣資金是指企業擁有的,以貨幣形式存在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貨幣資金是企業資金運動的起點和終點,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先決條件。隨著再生產過程的進行,會形成頻繁的貨幣收支。企業在取得現金投資、接受現金捐贈、取得銀行借款、銷售產品后取得貨款收入等,會形成貨幣資金的收入;在購買材料、支付工資、支付其他費用、歸還借款以及上交稅金等,會形成貨幣支出。日常經濟往來中,貨幣資金的應收應付與實收實付之間往往存在著時間間隔,這就形成了往來結算核算。
貨幣資金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1、公司籌集資金能力。公司信譽好,向銀行借款或發行股票、債券都會比較順利。公司就可以適當減少持有的貨幣資金數量;
2、公司對貨幣資金的運用能力。貨幣資金的運用也存在"效率"與"效益"的問題。上市公司運用貨幣資金的能力越強,資金在公司內部周轉很快,公司就沒有必要保留過多的貨幣資金;
3、公司的行業特點。對于不同行業的公司,合理的貨幣資金規模會有差異。有一些歷史的經驗數據,投資者可以通過網絡或統計年鑒查詢。
貨幣資金減少的原因有哪些?
1、應付賬款周轉率提高,供應商賒銷政策從嚴;
2、存貨周轉率下降,庫存產品出現積壓,存貨不能及時變現;
3、應收賬款周轉率下降,企業信用政策放寬,企業對外銷售賒銷比例增加;
4、企業經營性費用支出增加,比如廣告宣傳費、業務招待費等費用支出增加,也會導致貨幣資金的減少;
5、企業債務資本成本提高;
6、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
流動資產是企業可以在一年內變現或者運用的資產,屬于初級會計實務考試的重要考點,包含的會計科目涉及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等資產類科目。
流動資產包括什么會計科目?
流動資產包括存貨跌價準備、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代理業務資產、材料采購、在途物資、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商品進銷差價、委托加工物資、包裝物及低值易耗品。
存貨盤盈的會計分錄
批準前:
借:原材料等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批準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管理費用
存貨盤虧的會計分錄
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原材料等
批準后:
(1)因收發計量、管理不善等原因導致的盤虧,計入管理費用。
(2)因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導致的盤虧,計入營業外支出。
(3)應收責任人、保險公司的賠款,計入其他應收款。
借:管理費用
營業外支出
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流動資產的特點
1、流動資產占用形態具有變動性。
2、流動資產占用數量具有波動性。
3、流動資產循環與生產經營周期具有一致性。
流動資產的管理要求
1、資產的流動性和資產的收益性相結合。
2、資產管理和資金管理相結合。
3、資金使用和物資運動相結合。
速動資產通常等于企業所有流動資產減去可在市場上快速處置的存貨部分后的余額,是考察企業償債能力的常用指標之一。那么有哪些科目屬于速動資產呢?
速動資產包含的科目有哪些?
速動資產是指可以迅速轉換成為現金或已屬于現金形式的資產。速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變現。速動資產通常等于企業所有流動資產減去可在市場上快速處置的存貨部分后的余額,它是衡量企業償付能力的常用指標之一。
速動資產的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一: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
計算公式二: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
流動資產的定義和內容
流動資產是指企業在一年以上的經營周期內能夠變現或使用的資產。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由于每個項目的特點不同,應根據不同的要求分別進行評審。
流動資產的特點
1、流動資產占用形態具有變動性。
2、流動資產占用數量具有波動性。
3、流動資產循環與生產經營周期具有一致性。
4、流動資產的來源具有靈活多樣性。
流動資產的作用
在流動資產的周轉轉換過程中,它們從貨幣形式開始,依次改變其形式,最后回歸到貨幣形式(貨幣資本→儲備資本→固定資本→生產資本→成品資本→貨幣資本)。各種形式的資金與生產流通緊密結合,周轉速度快,流動性強。有利于檢查業務的合法性和合規性,提高資產的流動性。
應付債券是新企業會計準則下的一個會計科目,屬于一級科目,用于核算為籌集(長期)資金而發行債券的本金和利息,該科目下可設置哪些明細科目?
應付債券的明細科目
應付債券的明細科目有面值、應計利息、利息調整三個。
應付債券——面值表示的是債券的票面金額。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是指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在持有期間計提利息計入的科目。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指的是在初始確認時債券面值與實際收到的款項的差額,以及在持有期間財務費用與應付利息之間的差額。
應付債券屬于哪個會計科目?
應付債券是指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而實際發行的債券及應付的利息,它是企業籌集長期資金的一種重要方式,屬于負債類科目。
負債類科目按其償還速度或償還時間長短劃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兩類。流動負債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利息、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等。長期負債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應付債券分錄
發行債券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面值(債券面值)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差額)
期末計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貸:應付利息(分期付息債券利息)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利息)
到期歸還本金和利息
借:應付債券——面值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利息)
應付利息(分期付息債券的最后一次利息)
貸:銀行存款
債券如何理解?
債券通常又稱固定收益證券,能夠提供固定數額或根據固定公式計算出的現金流。
按償還期限分類,債券可分為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
短期債券,一般而言,其償還期在1年以下。美國的短期國債的期限通常為3個月或6個月。中期債券的償還期一般為1~10年,長期債券的償還期一般為10年以上。
作為一名會計工作人員,掌握會計科目的知識是熟練處理賬務問題的基礎。會計科目用于對會計要素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主要分為哪幾類?
一.資產類科目
資產類賬戶反映了企業資產的增減變動活動的具體情況,資產賬戶根據資產的變現速度可以將其分為兩類:一種是流動資產,一類是非流動資產。資產類賬戶按照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上看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特征是對所有者有用,即資產類賬戶預期能夠為未來的經濟效益做出貢獻;第二種特征是企業獲得經濟利益;第三種特征是資產為企業控制的一種資源。
二.負債類科目
負債類賬戶反映了企業負債的增減變動活動的具體情況。負債類賬戶可以根據負債清償期限的長短不同分為兩類:一種是流動負債,一種是非流動負債。按照負債類賬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一是體現了對其經濟主體按時履行償付債務的責任或義務;二是表明清償負債會導致企業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出。
三.所有者權益類科目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所有者權益的內容包括了: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其他綜合收益,留存收益等等。
四.共同類科目
共同類科目是指:既有資產性質,又有負債性質。共同類科目包括清算資金往來,套期工具,貨幣兌換等等。
五.成本類科目
成本類科目反映的是企業的成本費用和支出,此會計科目可以核算企業成本的發生及其歸集的情況,能夠提供與成本相關的會計信息。根據對成本費用的各種內容進行分類,可以分為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研發支出、勞務成本、工程施工。
六.損益類
會計的損益類科目指核算企業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成本費用的科目。這個科目的設置可以對“本年利潤”進行核算。損益類科目又包含了兩類:收入類科目和費用類科目。收入類科目和費用類科目在期末的時候,需要將里面的余額均轉入“本年利潤”,結轉后余額為零。
負債類科目主要反映了負債增減變動,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會計實務中的負債類科目,主要包括哪些?
負債類科目包括什么內容?
負債一般按其償還速度或償還時間的長短劃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兩類: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貨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利潤、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等。長期負債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是什么?
1、短期借款是指企業為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或為抵償某項債務而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外單位借入的、還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種借款。
2、短期借款主要有經營周轉借款、臨時借款、結算借款、票據貼現借款、賣方信貸、預購定金借款和專項儲備借款等等。
3、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的各項借款。
4、應付債券在會計實務中是指發行債券的企業在到期時應付錢給持有債券的人(包括本錢和利息)。
負債類科目借貸方向表示什么?
負債類科目借貸方向: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
負債的含義: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特征:
①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②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③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將一項現時義務確認為負債,需要符合負債的定義,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①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②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損益類科目主要是為核算“本年利潤”而服務,主要包括哪兩類賬戶?具體內容是什么?
損益類科目包括什么?
損益類科目主要包括收入類賬戶和費用類賬戶。
收入類賬戶:
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本期收入凈額在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用以計算當期損益,結轉后無余額。
反映收入的科目主要有“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
費用類賬戶:
借方登記增加額,貸方登記減少額,本期費用凈額在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用以計算當期損益,結轉后無余額。
反映費用的科目主要有“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
損益類科目和成本類科目如何區分?
1.成本類科目是跟生產環節有關的,包括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勞務成本、研發支出,是針對某個產品或者某個項目的。然而費用類科目是跟產生費用的會計期間有關的,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跟特定的產品無關,只根會計期間有關。
2.成本分攤到費用,損益里包括費用,在產品等可算出成本列入存貨是資產,工廠那塊的是成本核算明細,收發成本,歸集分配和期間、產品、部門等受益對象,而資產是以前形成的,成本是當前有的是區別。
3.成本科目期末可以有余額,損益科目期末一定沒有余額,因為會結轉掉,這是兩者最明顯的區別。
成本類科目主要用于反映成本費用及支出,核算成本的發生和歸集情況,提供成本相關會計信息的科目,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成本類科目主要包括哪些?
成本類科目分為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勞務成本、研發支出和工程施工。
1、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
2、勞務成本核算企業對外提供勞務發生的成本。
3、制造費用包括產品生產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資以外的其余一切生產成本,主要包括企業各個生產單位(車間、分廠)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一切費用,以及各個生產單位所發生的固定資產使用費和維修費。
生產成本會計分錄
1、結轉制造費用,期末計算成本之前將制造費用余額全部轉入生產成本,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
貸:制造費用
2、結轉完工產品成本,將完工產品負擔的生產成本轉出,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勞務成本賬務處理
企業發生的各項勞務成本,借記勞務成本,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建造承包商對外單位、專項工程等提供機械作業(包括運輸設備)的成本,借記勞務成本,貸記機械作業科目。結轉勞務的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勞務成本。
制造費用賬務處理
制造費用做賬是將制造費用所列各項費用進行列表并登記造冊,形成賬目。
(1)生產車間發生的機物料消耗,借記本科目,貸記“原材料”等科目;
(2)生產車間發生的管理人員的工資等職工薪酬,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3)生產車間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借記本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4)生產車間支付的辦公費、水電費等,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5)發生季節性的停工損失,借記本科目,貸記“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等科目;
(6)將制造費用分配計入有關的成本核算對象,借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勞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7)季節性生產企業制造費用全年實際發生額與分配額的差額,除其中屬于為下一年開工生產做準備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實際發生額大于分配額的差額,借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發生額小于分配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會計中備抵類科目是指用于準備抵消的科目,是所對應科目的減項。一般而言,資產類才有備抵科目,那么資產備抵科目主要有哪些內容?
資產備抵科目有哪些內容?
資產的備抵科目包括:“累計折舊”、 “壞賬準備”、 “存貨跌價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等。
資產類備抵賬戶是用于抵減某一資產的數額,以求得到該資產賬戶實有數額的賬戶。“累計折舊”賬戶就是一個典型的資產類備抵賬戶,它與”固定資產”賬戶之間的關系,就是調整與被調整的關系。
資產備抵賬戶的特點
資產備抵賬戶主要特點體現為:被調整賬戶是資產類賬戶,其余額在借方,而資產備抵賬戶的余額一定在貸方;另外資產備抵賬戶的結構與被調整賬戶的結構是相反的,表現為權益類賬戶的結構。
備抵類科目涉及的會計分錄
一、累計折舊會計分錄
1.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
制造費用
銷售費用
貸:累計折舊
2.出售、報廢和損毀的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二、壞賬準備會計分錄
1.期末計提或補提壞賬準備時:
借:信用減值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
貸:壞賬準備
2.期末沖減多計提的壞賬準備時
借:壞賬準備
貸:信用減值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
3.實際發生壞賬損失時,轉銷壞賬準備
借: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等
4.已確認并作為壞賬轉銷的應收款項以后又收回時
借:應收賬款等
貸:壞賬準備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等
ACCA是機考,機考分為隨時機考與分季機考兩種形式。其中F1-F4科目為隨時機考,考試時間需考生聯系機考中心確認。F5-F9、SBL、SBR、P4-P7是分季機考,分季機考時間比較固定,一般在每年的3月、6月、9月與12月的第一個周一至周五。
acca的報考條件
ACCA考試報名條件有三點,滿足其中之一者便可報考ACCA:
1、具有教育部認可的大專以上學歷
2、教育部認可的高等院校在校生(本科在校),完成大一課程考試
3、年滿十六周歲不符合條件1、條件2者,想要報名ACCA可以先參加FIA基礎財務資格考試,通過FBT、FMA、FFA三門課程后,便可以報考并能申請免試F1-F3三門課程。
ACCA考試對英語的要求
ACCA官方并未明確規定ACCA考試需要考生具有怎樣的英語基礎,只要考生能夠滿足報考條件便能夠參加考試,能夠用適當的語言表達出考查的知識點即能夠得分。一般非英語系國家的考生參加ACCA考試,考官不會因為大家在考試中出現拼寫錯誤、語法錯誤而扣分。因此即便考生英語不好也可報考ACCA。
acca考試科目包括哪幾門?
1、F階段有9門必修科目:
分別為《F1商業與科技》、《F2管理會計》、《F3財務會計》、《F4公司法與商法》、《F5業績管理》、《F6稅務》、《F7財務報告》、《F8審計與認證業務》、《F9財務管理》。
2、P階段有2門必修科目:
分別為《SBL戰略商業領袖》、《SBL戰略商業報告》。
3、P階段有4門選修科目:
分別為《P4高級財務管理》、《P5高級業績管理》、《P6高級稅務》、《P7高級審計與認證業務》。
稅務師考試每年的通過率約在20%,且棄考率較高,這側面反映出該考試的難度。考試難度也在考試科目的內容學習上有所體現,主要包括哪些科目?
稅務師考試有哪些科目?
1.考試科目分為以下五個科目:
(1)《稅法一》
(2)《稅法二》
(3)《涉稅服務相關法律》
(4)《財務與會計》
(5)《涉稅服務實務》
稅務師考試一年考三科怎么搭配科目?
1、稅法一、稅法二以及涉稅服務實務三科。這被考生們稱為三稅,考生第一年的報考方式可以選擇三稅,因為三者聯系密切。學好稅法一和稅法二,也能為涉稅服務實務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上三個科目均是與法律相關的知識,同時需要記憶的內容偏多,具有共性,一同報考利于后期備考效率的提升。
2、稅法一、稅法二以及財務與會計三科目。稅務師考試中財務與會計科目難度較高,首次報考該科目,有利于減輕后期備考壓力。同時建議考生們先通過稅法一和稅法二考試,它們是稅務師考試中難度較低的科目,優先通過有利于提升考生備考的自信心。
稅務師考試方式
稅務師考試方式:考試采用閉卷、計算機化考試方式。
稅務師考試單科的考試時間都是2.5小時,并且五科會安排在兩天內考完。
稅務師考試的考試系統支持以下6種輸入法:
1.微軟拼音輸入法
2.谷歌拼音輸入法
3.搜狗拼音輸入法
4.王碼五筆型輸入法
5.極品五筆輸入法
6.萬能五筆輸入法
損益類科目是指企業發生成本費用和取得收入的科目,一般分為收入類科目、費用類科目、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收入類科目的內容
收入類科目具體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
1、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從事本行業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在企業總收入中占據最大比重。
2、其他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動所取得的收入。如企業對外出租固定資產、出售原材料等。因為其他業務活動發生頻率不高,發生數額也相對較小,所以其他業務收入在企業總收入收入中所占比重較小。
3、投資收益
投資收益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對外投資獲得的回報(如果發生的損失則收益為負數)。
4、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指企業以各種資產(如投資性房地產、交易性金融資產、非貨幣交換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費用類科目的內容
費用類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
1、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從事本行業生產經營活動(如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成本。
2、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日常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3、資產減值損失
資產減值損失是指企業資產發生減值,其可回收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而造成的損失,其中包括壞賬損失、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等。
4、稅金及附加
稅金及附加指的是企業經營活動應負擔的相關稅費,但并不包括稅所得稅和增值稅。月底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5、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指企業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保險費、包裝費、展覽費和廣告費、商品維修費、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運輸費、裝卸費等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職工薪酬、業務費、折舊費等經營費用。
6、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機構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種費用。
包括:管理部門日常維修費用、董事會費、公司經費等。
7、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經營所需籌集資金等所發生的費用。一般包括利息支出和手續費等。
8、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經營利潤應交納的所得稅。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又被稱為“營業外收益”,是與生產經營過程無直接關系的企業收入。(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以外的企業收入),一般有盤盈利得、政府補助等等。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除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等以外的,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無直接關系的非營業性支出。通常包括罰款支出、捐贈支出等等。
對于制造型企業的會計人員而言,經常需處理生產成本核算的問題。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生產成本,包括什么明細科目?
生產成本明細科目
生產成本包括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明細科目。
基本生產成本應當分別按照基本生產車間和成本核算對象(產品的品種、類別、定單、批別、生產階段等)設置明細賬(或成本計算單),并按照規定的成本項目設置專欄。
企業發生的各項直接生產成本,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原材料”、“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產車間應負擔的制造費用,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制造費用”科目。
輔助生產車間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勞務和產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標準分配給各受益對象,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企業已經生產完成并已驗收入庫的產成品以及入庫的自制半成品,應于期(月)末,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的作用
生產成本,也叫做稱制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例如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等、直接工資,例如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成本是衡量生產消耗的補償尺度,企業必須以產品銷售收入抵補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支出,才能確定盈利,因此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生產成本的控制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生產成本法是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用生產成本法計算成本時,只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和制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而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不計入產品成本,而是作為當期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生產成本是工業企業為生產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直接人工和間接制造費用的總和。企業原材料消耗水平,設備利用好壞,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產品技術水平是否先進等,都會通過生產成本反映出來。換言之,生產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效果。
公司存貨是指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及在產品生產過程中耗用的各種材料,核算存貨時,主要有哪些會計科目?
存貨會計科目的內容
存貨會計科目指的是核算存貨設置的科目,存貨包括的會計科目有在途物資、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商品進銷差價、委托加工物資、周轉材料企業的包裝物、低值易耗品。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存貨包括下列三種類型的有形資產:
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存儲以備出售的存貨。
這是指企業在正常的過程中處于待銷狀態的各種物品,如工業企業的庫存產成品及商品流通企業的庫存商品。
為了最終出售正處于生產過程中的存貨。
這是指為了最終出售但目前處于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各種物品,如工業企業的在產品、自制半成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資等。
為了生產供銷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務以備消耗的存貨。這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耗用而儲備的各種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
存貨計價方法
企業可以采用的發出存貨成本的計價方法包括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
個別計價法
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采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對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通常采用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銷售或耗用)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某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某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移動加權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一般來說,實務中經常用到的是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以及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只是用在特殊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