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的考生基本都是學習《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兩本書中的初級會計基礎知識。《初級會計實務》比較難,三分之二的成績需要核算,需要大家靈活運用。《經濟法基礎》在整個初級考試知識體系占有非常重的要作用,需要大家對它有更深入的理解,才能適應考試難度。
《初級會計實務》的內容可以來說,涵蓋了會計實務處理的基礎理論與方法。科目內容具體包括財務報表中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利潤和所有者權益該4個部分的會計業務處理,以及管理會計與政府會計的基礎知識。
《經濟法基礎》的內容可以分為經濟法與稅法兩部分,且涉及的皆是兩類法律中的基礎內容。
1、集中精力審題
備考初級會計實務考試時,考生一定要保持平靜鎮定,不要過度焦慮,不要過度考慮考試結果和未來影響等問題,考生可以高度集中精力,進入考試狀態后再投入到審題中。
2、歸納解題步驟
考生需要在日常的初級題目訓練中,轉換思維,總結技巧。做題時,不僅要注重量的積累,更要側重質的提高,將錯題歸納好,深度理解,找出易錯的知識點,舉一反三,這樣才能在考試中做到熟悉步驟,歸納解題。
3、不要忽略舊題
對做過的習題進行整理歸納,不因追求速度而漏看或錯看題目,遇到舊題目時,慎重分清是否包含新的隱含知識點,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解題時間。
1、出納
可能有些人對出納都有一定的了解了,一般出納工作就是負責管理企業的資金,這也是會計行業中最普遍、最基礎的崗位。出納一般除了管理錢以外,出納還會負責票據、證券的收付、保管、核算等事宜,所以說出納的工作還是比較雜亂的。
2、會計
會計的崗位等級會比出納略高一點,但其實會計和出納的工作內容是接近的,一般都是管理企業賬務的。
初級會計基本學《初級會計實務》以及《經濟法基礎》兩個科目,兩個科目里面,《初級會計實務》科目相對要難一些,理解的知識內容比較多,考生需要在教材的基礎上,學會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答題。
1、看教材
對于零基礎的考生,教材是必備的,考生要把教材,從頭至尾大概先翻看一遍,對教材的基礎內容和知識框架做一個初步的了解,對每個章節的知識脈絡和重點都要完全掌握。
2、做習題
對于零基礎的考生,光看教材是不夠的,考生要配合練習題,通過做練習題對所學知識再次掌握。考生在做題的同時思路也要梳理,而且要多多總結歸納做題的技巧以及方法,在遇到不會的題目時可以再重新翻看教材后再思考做題。
3、放松心情
考生在備考的同時,也要適當的放松,可以適當的增加戶外鍛煉,讓大腦得到放松和休息的同時也鍛煉了身體。
《經濟法基礎》主要學法律責任、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會計法律責任、銀行結算賬戶、銀行非現金支付業務、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法律制度、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房產稅法律制度、契稅法律制度、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稅務行政復議、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等內容。
《初級會計實務》主要學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會計職業道德、會計科目和借貸記賬法、財產清查、應收及預付款項、生產性生物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留存收益、財務報表附注及財務報告信息披露要求等內容。
兩個考試科目合格均為60分,滿分均為100分。
初級會計是國內財會領域難度最低的職稱類考試,但從數據來看每年通過率卻低至20%~25%,那么要想提升通過率有哪些學習資料可參考?復習方法有哪些?
一、利用學習資料形成思維導圖
初級會計考試雖然難度較低、;知識點比較基礎,不過教材里涉及的考點也比較多,范圍廣泛,考生要想短時間內掌握所學內容可不是容易事情。所以,要想將強自己的記憶,學習時必須要講究方法,大家在重溫、背誦所學知識點時,可以結合會計網2022年初級會計考試學習資料包,來形成思維導圖、樹狀圖、圖表等,使自己能夠清晰明了理解所學內容,進一步加深記憶。
二、制定好學習計劃
對于零基礎考生而言,除了缺乏一定的專業能力外,在時間分配方面也是毫無頭緒的。為了確保備考工作順利進行,考生們應提前做好各科目的學習計劃,將每個學科的學習時間詳細分配好,將每個時間點、每個時段都要具體落實到位。
三、堅持復習
無論備考哪一門考試,要想有成效最重要還是堅持,同樣初級會計考試也是不例外。大家在學習過程中,也需要每天堅持去復習,不要因為忙而直接放棄當天的學習。初級會計考試能否取得高分,關鍵取決于考生復習時的效果,無論再忙,每天的復習時間都不能夠少,堅持到最后才會看到勝利的曙光。
四、調整心態,勞逸結合
在漫長的備考歷程中,考生在學習方面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是考生產生棄考的念頭。對于產生類似想法的考生,應該及時做好自我心態上的調整,當學習感到疲倦、壓力過大時,應該進行適當的放松,做到勞逸結合,對整個學習效果都會有幫助。
2022年初級會計考試已經進入到第五天,考試時間為8月1日至7日,對于即將開考的同學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有哪些復習資料參考?
一、結合輔導資料搭建知識框架
高效備考初級會計職稱考試,首先要結合好2022年初級會計考試學習資料,掌握搭建知識體系,考生根據考試大綱及教材對知識進行掌握的時候,要對知識框架進行熟悉。其次,對于每個知識點要理解到位。最后將知識體系搭建起來,將各章節知識點聯系起來,學會融會貫通。并且對于不懂的知識點及時做好筆記。
二、堅持學習
持之以恒的學習狀態似乎必勝法寶。如果我們學習只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么,你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永遠都只會停留在表面上。而且總是抱怨“不夠學習時間”。持之以恒的學習狀態,讓你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
三、刷題追求質量,吃透每一個知識點
備考初級會計考試,我們需要通過做題來檢測目前的學習水平。可以說做題是提高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分數的必經途徑。很多同學刷題,會陷入“求量不求質”的誤區。而實際上,做題在追求質量的前提下,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將知識點吃透,真正運用知識點,才是我們復習的根本目標。
四、筆記整理
每天整理筆記、總結不足要堅持。筆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級會計職稱考試雖然沒有中級難,但是對于剛入門者來說,打牢基礎非常重要。建議各位考生每天養成整理筆記、總結不足的好習慣,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自己正在不斷進步!
企業會計人員在處理所得稅的賬務時,經常涉及到調賬的處理,那么,會計調賬一般有哪些基本方法?
一、追溯調整法
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時,視同初次發生時就開始采用新的會計政策,并以此對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的方法。計算政策變更的累計影響數,并調整期初留存收益。
(一)追溯調整法的運用:
1、首先,計算累計影響數;
累計影響數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可以分解為以下兩個金額之間的差額:
(1)在變更會計政策當期,按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所得到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額;
(2)在變更會計政策當期,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額。
2、對留存收益進行調賬;
3、調整相關的會計報表;
4、對外公開會計政策變更時,在財務報告附注中進行說明。
二、未來適用法
未來適用法指將變更后的會計政策應用于變更日及以后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或者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確認會計估計變更影響數的方法。
三、紅字更正法
紅字更正法又叫赤字沖賬法,是對已經入賬的記賬憑證檢查審查出的會計分錄或金額出現錯誤的改正方法。更正時,首先用紅字填制與出錯憑證內容相同的記賬憑證以沖銷原有錯誤記錄,再用藍字填制正確的記賬憑證。
四、補充登記法
補充登記法指企業會計核算中,用補記金額以更正賬簿記錄錯誤的一種方法。凡在登賬后,發現記賬憑證中會計科目及其對應關系沒有錯誤,只是所記金額小于應記金額時,可按原會計分錄同樣的科目及對應關系補作一張記賬憑證,將少記的金額以藍字填入金額欄內,并在摘要欄注明,據以入賬并將原少記金額補足。
五、不能按錯誤額直接進行調整的調賬方法
稅務檢查中審查出的納稅錯誤數額,不能直接進行調整,應該分類別分情況調整。例如,利潤檢查出現納稅錯誤數額時,不需進行計算分攤,可以直接調整利潤賬戶;而材料采購成本、原材料成本的結轉、生產成本的核算中發生錯誤,則需要經過計算分攤,將錯誤的數額分攤到相應的有關賬戶內,才能確定應調整的利潤數額。
會計假設是會計核算的基礎,假如會計假設不成立,會計核算也失去了意義。那么會計基本假設具體包含了哪些內容呢?
會計基本假設包括的內容
1.會計主體假設;
2.持續經營假設;
3.會計分期假設;
4.貨幣計量假設。
什么是會計主體?
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就是會計主體。會計主體是指會計信息所反映的單位,一個會計主體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就被稱為會計主體。比如,A是B公司的會計,則該公司就是會計主體。并且A在空間上被限制了,不能為別家公司做賬,只能給B公司做賬。
企業、單位、某母公司、某子公司、某總公司、某分公司、某車間、某事業部等都屬于會計主體的范圍。
什么是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假如不存在明顯的反證,企業將正常經營下去。舉個反例,企業不能持續經營,應付賬款在未來的某一天就會變成營業外收入,意味著企業不用償還賬款。這顯然不合理。
什么是會計分期?
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經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就是會計分期。進行會計分歧假設的目的是方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會計期間可以分為年度和中期。其中,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具體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
什么是貨幣假設?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經濟業務。簡單來說,就是會計做賬時以貨幣為計量單位。
人民幣作為我國的會計核算的記賬本位幣。如果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允許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不過在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時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舉個例子,某企業的主要業務是出口美國,在設置記賬本位幣時可以選擇美元,在編制財務報告時,應將美元折算成人民幣。
會計做賬的前提是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基本假設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會計基本假設具體包括了哪些內容?
會計基本假設
1、會計主體
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就是會計主體。簡單來說,一家企業如果能夠設置會計人員,就可以稱其為會計主體。會計主體核算的范圍有企業、單位;某母公司;某子公司;某總公司;某分公司;某車間;某事業部。
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必然是一個會計主體。比如一個企業作為一個法律主體,應當建立財務會計系統,獨立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比如說在企業集團的情況下,一個母公司擁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雖然是不同的法律主體但是母公司對于子公司擁有控制權,為了全面反映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就有必要將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2、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指的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與會計主體不同,持續經營界定了會計核算的時間范圍。
3、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會計分期的前提是持續經營。會計分期的目的是方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4、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經濟業務。我國的會計核算應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會計基本假設是會計確認、計量及報告的前提,它也是初級會計實務考試中比較重要的知識點之一,那么會計基本假設包括哪四個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的內容
會計基本假設都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以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會計分期的目的:通過會計期間的劃分,將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成連續、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虧,按期縮報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吿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在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過程中之所以選擇貨幣為基礎進行計査,是由貨幣的本身屬性決定的。
會計基本假設的作用
會計主體的作用:所謂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組織。通俗的說就是你現在正在某個單位做會計工作,這個單位就是所謂會計主體。會計主體這個前提非常重要,在會計實務中它界定了會計核算和監督的空間范圍:因為有的會計業務,如你單位賒銷給某公司的產品,對會計主體來講是債權。如果對于購貨單位來講,就變成債務了。
持續經營的意義:它可使會計原則建立在非清算基礎之上,從而為解決很多常見的資產計價和收益確認問題提供了基礎。
會計分期的意義:界定了會計信息的時間段落,為權責發生制、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等會計原則奠定了理論與實務的基礎。
貨幣計量假設: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的計量手段,指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可以通過貨幣反映。它暗示含了兩層意思,即幣種的唯一性和幣值的不變性。
會計的基本假設是什么?會計的基本假設又叫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時間和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假設,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一、會計的基本假設是什么?
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1.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工作服務的特定對象,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空間范圍。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反映企業本身所從事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和其他相關活動。只要單獨核算的經濟組織都可能成為會計主體,一般來說,法人(或稱法律主體)必為會計主體,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2.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3. 會計分期: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會計期間分為會計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如月度、季度和半年度。
4.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時主要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來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及其結果。
二、會計核算的基礎包括什么
包括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
(一)權責發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項的權利或支付款項的義務為標志來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會計核算基礎。
1. 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者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
2. 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二)收付實現制,是指以現金的實際收付為標志來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會計核算基礎。
企業會計、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均采用權責發生制。我國政府會計中的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
會計職能通俗來說就是指會計在客觀上具備什么樣的能力。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職能在不斷深化和發展,那么會計基本職能主要是指什么?
會計的基本職能具體內容
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核算職能和監督職能。
會計的核算職能,也稱反映職能。會計核算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舉個例子,A公司購買了一批材料用于生產。就這筆業務而言,會計是需要做賬的。因為花錢購買的東西需要做賬,確認指的是會計是否需要做賬。如果A公司和B公司簽訂合同,由于此時經濟業務沒有發生,會計是不需要做賬。
承接上例,A公司購買的這批材料共花費了10萬,此時會計要根據這個金額進行記賬。這就是會計的計量。將購買材料的事告知A公司的老板,讓老板知道這次買賣。就是會計的報告。會計核算職能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核算。會計核算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
會計的監督職能,也稱控制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督檢查。其中真實性是指站在業務的角度,保證記錄的經濟業務真實發生。A公司實際上是出售了M材料,卻開了N材料的發票。此做法違反了真實性原則。合法性是指站在法律的角度,發生的經濟業務要符合國家法律制度。A公司做賬時寫了國家級文物,雖然該業務是真實的,但是是不合法的。合理性是指站在公司的角度,發生的經濟業務要符合公司的規章制度。A公司規定出差只能購買二等座,但是有某員工在出差時購買了商務座,此業務雖真實合法,但是顯然不符合公司規定。
對于剛入門會計學的人員,首先要掌握會計相關的專業術語。其中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前提,那么具體可分為哪四種?
會計基本假設的內容
會計基本假設都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
1.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
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就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會計主體界定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
2.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3.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期間劃分為若干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在會計分期假設下,會計核算應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報告。
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
4.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會計基本原則包括什么?
(一)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要求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
(三)相關性原則
相關性原則要求企業會計提供的信息應當能夠充分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在收集、加工、處理和提供會計信息的過程中,充分考慮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四)一貫性原則
一貫性原則要求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如有必要變更,應當將變更的內容、變更的累積影響數,以及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對于會計人員而言,除了要掌握正確做賬的技能,也要把握調賬的基本方法。調賬方法一般包括五個,具體內容有哪些?
會計調賬方法
1、追溯調整法:
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時,如同該交易或事項初次發生時就開始采用新的會計政策,并以此對相關項目進行調整。即,應當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并相應調整變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會計報表的相關項目。
追溯調整法的運用,首先,累計影響數;第二,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調賬),對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積及未分配利潤,外商投資企業還包括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進行調賬;第三,調整相關的會計報表,在提供比較會計報表時,要對受影響的各該期間會計報表的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第四,在表外進行披露,即在財務報告附注中進行說明。
其中,累計影響數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從三種不同角度給出了三種定義:
(1)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項追溯計算的變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應有的金額與現有的金額之間的差額;
(2)指它是假設與會計政策相關的交易或事項在初次發生時即采用新的會計政策,而得出的變更年度期初收益應有的金額與現有額之間的差額;
(3)指它是變更會計政策所導致的對凈損益的累積影響,以及由此導致的對利潤分配及未分配利潤的累積影響金額,不包括分配的利潤或股利。
2、未來適用法: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時,新的會計政策適用于變更當期及未來期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即,不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也不必調整變更當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變更當年采用新的會計政策。根據披露要求,企業應計算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當期凈利潤的影響數。
3、紅字更正:又叫紅筆訂正、赤字沖賬法。它是指記賬憑證的會計分錄或金額發生錯誤,且已入賬。更正時,用紅字填制內容相同的記賬憑證,沖銷原有錯誤記錄,并用藍字填制正確的記賬憑證,據以入賬的一種更正錯賬的方法。
4、補充登記法:適用于記賬后發現記賬憑證中應借、應貸的會計科目正確,但所填的金額的金額小于正確金額的情況。采用補充登記法時,將少填的金額用藍字填制一張記賬憑證,并在“摘要”欄內注明“補充第×號憑證少計數”,并據以登記入賬。這樣便將少記的金額補充登記入賬簿。
5、不能按錯誤額直接調整的調賬方法:稅務檢查中審查出的納稅錯誤數額,有的直接表現為實現的利潤,不需進行計算分攤,直接調整利潤賬戶;有的需經過計算分攤,將錯誤的數額分別攤入相應的有關賬戶內,才能確定應調整的利潤數額。后一種情況主要是在材料采購成本、原材料成本的結轉、生產成本的核算中發生的錯誤,如果尚未完成一個生產周期,其錯誤額會依次轉入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銷售成本及利潤中,導致虛增利潤,使納稅人多繳當期的所得稅。因此,應將錯誤額根據具體情況在期末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和本期銷售產品成本之間進行合理分攤。則一旦全部調增利潤后就會造成虛增利潤,征過頭稅。
會計調賬是什么?
會計調賬是指會計處理的的一個內容,即調整賬務以達到預期的或規定的結果。如:某企業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或稅務稽查后對本企業會計賬務的進行調整(包括收入、成本調整,年度審計后調整等)。
查賬人員對錯賬進行調整,應分以下兩種情況:
1、年度內錯賬調整
年度內發現的錯賬,可通過編制與原錯誤分錄相同的紅字分錄,對錯賬予以沖銷,再編制正確的藍字分錄進行調整等即可。但是,應注意其錯誤是否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如果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則不宜編制紅字分錄,而應根據其錯誤差額編制調整分錄予以調賬。
2、跨年度錯賬調整
跨年度的錯賬,即是上年度決算已經報出,下年度發現其錯誤,對該錯賬的調整,一般要調整上年利潤總額和利潤分配,可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進行調整。如某項開支經查明不能列為成本支出,則應從成本中剔除。如果在年度內調賬,則只需調成本賬。如果在下年度內調賬,就不能追溯到成本的形成過程,不能調成本,而應該調整利潤和所得稅,即從后果上來考慮調增上年利潤總額和利潤的分配。賬和總分類賬是否一致,存貨的產權是否全部為企業所有,是否有被抵押的物資,是否有提前入賬或推遲入賬的發票。存貨應在會計報表上得到恰當的反映,存貨總數應該與有關科目的總數相符,工業企業應按"材料采購"、"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異"、"委托加工材料"、"自制半成品"、"產成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等項目總數填列,凡是有關存貨計價方法上的變動、存貨質量上的問題以及存貨成本上的重大變動,均應在附注中說明。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會計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所具備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
會計的基本職能
會計的基本職能有核算職能、監督職能。
1.核算職能
會計核算職能,又稱會計反映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會計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資本、基金的增減;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2.監督職能
會計的監督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
3. 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的關系:
(1)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
(2)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沒有核算提供的各種信息,監督就失去了依據;
(3)會計監督又是會計核算質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沒有監督,就難以保證核算提供信息的質量。
會計的主要工作內容
一、每個月要做好原始憑證的記錄,特別是做記賬憑證的時候一定要有財務先找到經理,然后叫經理簽字,有了這個負責人的簽字以后,再去做自己的記賬憑證才是正確的工作辦法。
二、作為一個財務工作的人員,一定要細致的做好工作的任務,一般來說財務工作人員在月末還要注意提取折舊這個費用,以及待攤費用的攤銷,這類事情必須提前做好,月末必須提取數據做完。
三、財務工作在月末的時候編制完科目匯總表之后,還要編制出兩個不同的分錄,這個一般來說新手是不能做的,因為里的利潤表和其他一些費用是老財務人員比較熟悉,可以找他們熟悉了解。
四、財務工作的內容很多,編寫一個企業的利潤表也很關鍵,其中主要是把企業的總賬的資產進行數據的編寫,這個里面有企業的貨幣資金和固定資產,另外還應該有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短期投資的數據。
五、做完上面的工作,就需要做一些整理的工作了,主要的就是裝訂憑證工作,另外還要寫報表附注,以及分析情況表,這類工作一般都要隨時準備完畢。
會計工作流程是什么?
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匯總表填制記賬憑證。根據收付記賬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分類賬。根據記賬憑證匯總、編制科目匯總表根據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期末,根據總賬和明細分類賬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將記賬憑證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金融企業的會計人員,登記賬簿時,首先要掌握會計憑證的內容,其中基本憑證是按業務核算需要而設置的憑證,具體都有哪些?
金融會計基本憑證
金融企業會計憑證分為通用的基本憑證和專用的特定憑證,這是按照(格式)進行的分類。
基本憑證:銀行根據某些業務處理和核算需要設置的共同適用的憑證。由銀行會計人員根據有關原始憑證或業務事項編制。主要有:現金收入傳票;現金付出傳票;轉賬收入傳票;轉賬付出傳票;特種轉賬收入傳票;特種轉賬付出傳票;表外科目收入傳票;表外科目付出傳票。
記賬憑證的基本內容
記賬憑證所必須具備以下九個基本內容如下所示:
(1)記賬憑證的名稱及填制單位名稱;
(2)填制記賬憑證的日期;
(3)記賬憑證的編號;
(4)經濟業務事項的內容摘要 ;
(5)經濟業務事項所涉及的會計科目及其記賬方向 ;
(6)經濟業務事項的金額 ;
(7)記賬標記 ;
(8)所附原始憑證張數;
(9)會計主管、記賬、審核、出納、制單等有關人員的簽章。
會計憑證主要有哪些?
常用的記賬憑證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等。
會計憑證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可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
(1)原始憑證,又稱單據,是指在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記錄或證明經濟業務的發生或完成情況的原始憑據。如內部使用的領料單、產品入庫單和借款單等;從其他單位或個人直接取得的如購買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職工出差報銷的飛機票、火車票和餐飲費發票等。
(2)記賬憑證,又稱記賬憑單,是指會計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按照經濟業務的內容加以歸類,并據以確定會計分錄后所填制的會計憑證,作為登記賬簿的直接依據.如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等。
會計賬簿是由專門格式并以一定的形式聯結在一起的賬頁所組成的,會計賬簿的形式和格式多種多樣,那么會計賬簿一般包括哪些基本內容呢?
會計賬簿的基本內容
各種賬簿的形式和格式多種多樣,但都應當具備以下組成的內容:
1、封面:主要標明賬簿的名稱,如總分類賬簿等。
2、扉頁:標明會計賬簿的使用信息,如科目索引等。
3、賬頁:會計賬簿是用來記錄經濟業務事項的載體,其格式反映經濟業務內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其內容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賬戶的名稱,以及科目、二級或者是明細科目。
(2)登記賬簿的日期欄。
(3)記賬憑證的種類和號數欄。
(4)摘要欄,所記錄經濟業務內容的簡要說明。
(5)金額欄,記錄經濟業務的增減變動和余額。
(6)總頁次和分戶頁次欄。
會計賬簿的意義有哪些?
1、通過設置和登記賬簿,有利于記載和儲存會計信息。
2、通過設置和登記賬簿,有利于分類、匯總會計信息。
3、通過設置和登記賬簿,有利于檢查、校正會計信息。
4、通過設置和登記賬簿,有利于編表、輸出會計信息。
賬簿和賬戶的關系是什么?
賬簿和賬戶的關系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其具體的表現如下:
1、賬簿中的賬頁是賬戶的存在形式和載體,賬戶存在于賬簿之中,沒有賬簿,賬戶就無法存在;
2、賬簿序時、分類地記載經濟業務,是在個別賬戶中完成的,因此,賬戶才是賬簿真實存在的內容,賬簿只是一個外在形式。
稅務會計以財務會計為基礎,財務會計中的基本前提有些也適用于稅務會計,但由于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都有自身不同的特點,且基本前提也應有其特殊性。那么稅務會計有哪些基本前提呢?
稅務會計的基本前提
1、納稅主體。納稅會計中叫納稅主體,財務會計被稱為會計主體。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它們不一定相同。納稅主體也叫納稅人,他必須能夠獨立承擔相應的納稅義務。在一些垂直主導行業中,雖然基本單位是會計實體,但通常不是稅務實體。因此,可以從會計主體的角度來理解稅務主體。
2、持續經營。納稅主體如個體企業,必須存在足夠長的時間,才能實現預期所得稅的連續繳納。
3、貨幣時間價值。時間的推移會影響資本價值的增值,這是稅收立法和稅收征管的基點。
4、納稅會計期間。納稅人可以在稅法規定的時間范圍內進行選擇,如日歷年、財政年度、營業年度等。確定后,納稅人必須遵守各種限制性規定。
5、會計核算。這是最基本的前提,稅收制度的建立通常基于年度會計,而不是特定的業務。
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
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反映和監督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形成、申報和繳納。稅務會計應當記錄、計算、匯總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和納稅情況,并編制納稅申報表。稅務會計人員應當對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和納稅行為進行監督檢查,糾正和制裁違法行為。這種反映和監督只能在企業單位作為納稅人進行,由納稅人的會計人員實施。企業稅務會計需要通過各種稅收方案的事先規劃,合理安排公司的融資、投資、經營、利潤分配等財務活動,合理決策采購、生產經營和內部會計,積極運用國家法律法規進行稅務籌劃,并通過軟件產品和國家稅務系統進行信息傳輸和要素延續,對企業業務流程中涉及的多項稅費(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消費稅、關稅、出口退稅等)進行業務處理。
稅務會計的工作內容
稅務會計的內容主要包括營業收入的確認、成本費用的計算、經營成果的確定、稅額的計算、稅款解繳、罰金繳納和稅收減免等業務的會計處理。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取得的各項收入。成本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沒有營業收入的消耗。
稅務會計是運用會計原理和方法,反映和監督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形成、申報和繳納的管理活動。對于稅務會計崗位來說,其具體的基本職能有哪些呢?
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
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反映和監督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形成、申報和繳納。稅務會計應當記錄、計算、匯總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和納稅情況,并編制納稅申報表。稅務會計人員應當對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和納稅行為進行監督檢查,糾正和制裁違法行為。這種反映和監督只能在企業單位作為納稅人進行,由納稅人的會計人員實施。企業稅務會計需要通過各種稅收方案的事先規劃,合理安排公司的融資、投資、經營、利潤分配等財務活動,合理決策采購、生產經營和內部會計,積極運用國家法律法規進行稅務籌劃,并通過軟件產品和國家稅務系統進行信息傳輸和要素延續,對企業業務流程中涉及的多項稅費(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消費稅、關稅、出口退稅等)進行業務處理。
稅務會計的一般原則
1、修正的應計制原則。收付實現制突出地反映了稅務會計的重要原則——現金流動原則。這一原則是確保納稅人有納稅能力和政府獲得財政收入的基礎。但是,由于收付實現制不符合財務會計準則的規定,一般只適用于不從事商品購銷業務的個人和中小企業的納稅申報。
2、與財務會計日常核算方法相一致原則。由于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關系密切,稅務會計一般應遵循各種財務會計準則。
3、劃分營業收益與資本收益原則。這兩種收入來源不同,承擔的納稅義務不同,在稅務會計中應嚴格區分。
4、配比原則。配比原則是財務會計的一般準則,將其應用于所得稅會計已成為支持“所得稅跨期分配”的重要指導思想。
5、確定性原則。確定性原則是指在所得稅會計核算過程中,根據所得稅法的規定,稅收收入和費用的實際實現應當具有確定性的特征。這一原則體現在遞延法的處理上。
6、可預知性原則。可預知性原則是對“債法”原則的支持和規范。
7、稅款支付能力原則。稅款支付能力與納稅能力有所不同。納稅能力是指納稅人應以合理的標準確定其計稅基數。有同等計稅基數的納稅人應負擔同一稅種的同等稅款。
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會計小白來說,不知道面試時面試官會問哪些問題,所以應該提前準備一下,以免面試時答不出來。那么會計面試會問哪些基本問題?
會計面試的基本問題
會計面試問題包括基礎問題和專業問題。
一、基礎問題,主要是關于個人的基本情況信息,如:
1.離職的原因是什么?
2.你期望的薪水是多少?
3.你未來五年的職業規劃是什么?
4.如果你得到這份工作,你打算做什么?
5.你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
二、專業問題,主要是一些會計專業的基礎知識問題,如:
1.會計的六個基本要素是什么?
2.三大會計報表是什么?
3.收入支出和資本支出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4.固定資產折舊采用什么方法?
5.會計程序是什么?
6.你如何看待成本控制?
7.新會計準則對企業有何影響?
8.企業所得稅改革對國內企業有何影響?
9.企業應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會計工作的職責和內容
會計工作主要分為三個層次:出納、記賬會計和財務管理
出納的主要工作是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保管工作印章和證件;負責銀行和稅務、稅務方面的外勤工作;協助記賬會計做一些基礎工作,如審核報銷單。記賬會計的工作內容是登記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根據登記完整、核對無誤的會計帳簿記錄和其他有關資料編制會計報表,做到數字真實、計算準確、內容完整、說明清楚。定期或不定期向單位領導報告主要財務指標和分析結果。并按區教委規定的期限及時送交報表。;財務管理工作屬于宏觀管理工作,管理和控制公司資金;管理財務部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