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存貨計價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是制訂企業會計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選擇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將會導致不同的報告利潤和存貨估價,并對企業的稅收負擔、現金流量產生影響。
存貨計價方法的具體含義
1、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貨先發出或先收到的存貨先耗用,并根據這種假定的存貨流轉次序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2、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根據期初存貨結余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及進價成本,期末一次計算存貨的本月加權平均單價,作為計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結存價值的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價值的一種方法。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每次收貨后,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價或成本的一種方法。
4、個別計價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各該次(批)發出存貨成本的依據。
在確定存貸計價的方法時,堅持什么標準?
1、以歷史成本為基礎。
2、堅持客觀性原則,如實反映銷售成本與期末存貨。
3、堅持謹慎性原則,保證企業所有者和潛在投資者作出決策時,盡可能規避風險,使風險收益最大化。
以下是中級會計考試科目,中級會計實務第一章存貨的相關習題練習。考生在備考時遇到類似知識點可以來,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1.【2021】甲、乙公司均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x20年9月20日,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應繳納消費稅的日產品,該批日產品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直接用于銷售。為加工該批日產品,甲公司耗用原材料成本為60萬元,支付加工費 30萬元,增值稅稅額3.9萬元,消費稅稅額為10 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的該批日產品的初始入賬金額為( )萬元。
A. 93.9 B. 90 C.103.9 D.100
2.【2021】2x20年12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不可撤銷的日設備銷售合同,并為此購入專門用于生產日設備的一批鋼材,其初始入賬金額為 500萬元。2x20年 12月31日,該批鋼材的市場銷售價格為470萬元,甲公司將其加工成日設備尚需發生加工成本300萬元,合同約定日設備的銷售價格為790萬元,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為1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2x20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該批鋼材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為( )萬元。
A.0 B. 30 C. 20 D.10
3.【2021】甲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x21年8月1日外購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定的價款為 100 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3萬元,支付原材料運費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萬元,增值稅稅額為0.09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該批原材料的初始入賬金額為( )萬元。
A. 114.09 B. 113 C. 101 D. 100
4.【2020】下列各項中,不應計入外購存貨的成本中的有( )。
A.驗收入庫后發生的倉儲費用
B.運輸途中發生的合理損耗
C.進口商品支付的關稅
D.購入商品運輸過程中發生的保險費用
5.【2020】外購一批存貨,購買價款為 100萬元,發生其他相關稅費2萬元,運輸途中發生合理損失5萬元,則該批存貨的入賬價值為()萬元。
A. 100 B. 102 C. 95 D. 97
6.【2020】甲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x19年12月1日外購 2000 千克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3000元,采購過程中發生合理損耗 10 千克。不考慮其他因素,該批原材料的入賬價值為()元。
A. 112435 B.100000 C.99500 D.113000
消費稅只對特定消費品和消費行為進行征收,征收方法根據課稅對象的不同而較靈活。那么存貨的消費稅計入存貨嗎?來跟隨會計網一同了解下吧!
存貨的消費稅是否需要計入存貨?
答:存貨的消費稅是計入存貨的。
1.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成本、加工費及運雜費用一定計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中。
2.對于消費稅和增值稅,不一定計入收回存貨的成本中。
消費稅:支付的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消費稅應當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對于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的消費稅,應當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
消費稅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1.從價計稅時,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額×適用稅率;從量計稅時,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數量×適用稅額標準計稅方法。
2.對于進口應稅消費品,按照組成計稅價格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如下:
組成計稅價格 =(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 消費稅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 ×消費稅稅率
3.我國消費稅對于白酒、黃酒、卷煙、啤酒等實行定額稅率,消費稅采用的計征方法是什么?采取從量定額的方法征稅。計算公式: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數量×消費稅單位稅額。
4.對于采取從價定率方法征稅的應稅消費品,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適用稅率。
5.對于應納消費品的銷售額,公式如下:
銷售額=應稅消費品銷售額+價外收費
存貨是什么?
存貨包括了半產品、產成品、委托代銷商品等,具體指的是企業在日常生活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者商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中級會計實務應該是大部分同學認為是三科中最難的一科了,不僅章節數比另外兩科多,而且內容也是錯綜復雜,不僅本科目知識點互通,跟經濟法和財務管理的知識點也有互通的地方,考驗考生們跨章節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于中級會計實務中存貨期末的計量原則和方法相關內容,快來一起看看吧!
一、存貨期末計量原則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
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
可變現凈值=售價-銷售費用-相關稅費-進一步加工成本
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二、存貨期末計量方法
(一)存貨減值跡象的判斷
存貨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
1.該存貨的市場價格持續下跌,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回升的希望;
2.企業使用該項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大于產品的銷售價格;
3.企業因產品更新換代,原有庫存原材料已不適應新產品的需要,而該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又低于其賬面成本;
4.因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逐漸下跌;
5.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發生減值的情形。
存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通常表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零:
1.已霉爛變質的存貨;
2.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
3.生產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4.其他足以證明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中級會計實務應該是大部分同學認為是三科中最難的一科了,不僅章節數比另外兩科多,而且內容也是錯綜復雜,不僅本科目知識點互通,跟經濟法和財務管理的知識點也有互通的地方,考驗考生們跨章節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于中級會計實務中存貨期末計量的相關內容,快來一起看看吧!
一、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鑿證據
1.原材料-取得的外來原始憑證
2.在產品-生產成本資料、生產成本賬簿記錄
3.產成品-產成品時長銷售價格、相同或類似產品市場銷售價格、銷售方提供的有關資料等
二、持有存貨的目的
持有存貨的目的主要為了出售或者繼續加工
三、在確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時應當考慮哪些內容?
1.以資產負債表日取得最可靠的證據估計的售價為基礎并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
2.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的事項為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狀況提供進一步證據,以表明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的存貨價值發生變動的事項。
四、不同情況下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1)直接用于銷售的存貨(無合同):可變現凈值=預計售價-銷售費用-相關稅費
(2)用于出售的材料(無合同):可變現凈值=預計售價-銷售費用-相關稅費
(3)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可變現凈值=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4)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而不是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
如果企業持有的同一項存貨數量多于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訂購的數量的,應當分別確定其可變現凈值,并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或轉回金額。
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
工程施工的存貨包括哪些內容呢?存貨包括了哪些會計科目?如果對這部分內容不太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存貨項目應根據材料采購、原材料、周轉材料、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委托加工物、委托代銷商品、受托代銷商品、生產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減去受托代銷商品款、存貨跌價準備等科目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如果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以及庫存商品采用售價金額法核算的企業,還應按加或減材料成本差異、商品進銷差價后的金額填列,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反映企業期末在庫、在途和在加工的各項存貨的價值
存貨跌價準備是屬于什么會計科目?
資產類會計科目,它是存貨的備抵科目,貸方記增加,借方記減少。 出于謹慎性的原則,不能高估資產和收益,不能低估負債和費用,它的存在就是保證對存貨的核算的準確性
工程施工的存貨包括哪些?
工程施工中并沒有存貨,會計報表列示中,“工程結算”科目在資產負債表中應作為“工程施工”科目的抵減科目,如果“工程施工”科目余額大于“工程結算”科目余額,則反映施工企業建造合同已完成部分尚未辦理結算的價款總額,在資產負債表中列作一項流動資產,通過在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項目增設的“已完工尚未結算款”項目列示,如果“工程施工”科目余額小于“工程結算”科目余額,則反映施工企業建造合同未完工部分已辦理了結算的價款總額,在資產負債表上列作一項流動負債,通過在資產負債表的“預收款項”項目中增設的“已結算尚未完工工程”項目列示
以上就是有關存貨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存貨盤虧時,首先也應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貸記“存貨”,按規定手續報批后,根據根據造成存貨盤虧或毀損的原因,分別按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屬于計量收發差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貨短缺,應先扣除殘料價值、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賠償,將凈損失計入管理費用;屬于自然災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貨毀損,應先扣除處置收入(如殘料價值)、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賠償,將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
存貨盤虧會計分錄
存貨盤虧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一)盤虧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二)批準處理后:
借:管理費用(收發計量差錯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失)
營業外支出(自然災害等)
其他應收款(保險賠償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三)存貨發生非正常損失時應做進項稅轉出。
存貨盤虧解釋
存貨盤虧是盤點后存貨的賬面結存數大于實際結存數的情況。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除正常損失外,因自然災害、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貨物的損毀,主要包括外購貨物和自制半成品、在產品、產成品的短少,即稅法中所稱的"非正常損失"。
存貨盤虧可以抵扣進項稅嗎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其相應的應稅勞務,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故納稅人存貨盤虧需分析具體原因,凡屬于非正常損失造成的,對應的進項稅額需做轉出處理。
存貨成本主要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等,存貨成本是指存貨所耗費的總成本,是企業為存貨所發生的一切支出,具體如下:
存貨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1、采購成本
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2、加工成本
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企業應當根據制造費用的性質,合理地選擇制造費用分配方法。
在同一生產過程中,同時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并且每種產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區分的,其加工成本應當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3、其他成本
存貨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存貨成本計價方法
發出存貨成本的計價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
個別計價法:對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通常采用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銷售或耗用),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出成本和結存金額。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的合計額,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的合計數,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
存貨成本計算方法
存貨實際成本計算公式:
1、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2、移動加權平均法
本次發出存貨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單位成本
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次進貨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3、先進先出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前面的批次的存貨,材料單價)。
存貨審計的內容具體如下:
存貨審計的內容為:
(1)評審企業存貨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審查存貨增減業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3)驗證存貨賬面余額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4)審查存貨保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審查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和會計處理的正確性。
主要審查內容為:
(1)企業有無明確的存貨職責分工制度;
(2)企業是否建立了存貨業務程序與手續制度;
(3)企業是否建立嚴密的存貨保管制度;
(4)企業是否建立存貨的定期盤點和對賬制度。
主要審查:
(1)企業存貨采購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正確性;
(2)企業存貨采購成本的構成和成本計算是否真實、合規、正確;
(3)企業存貨采購業務賬務處理的真實性、合理性和正確性;
(4)企業存貨非貨幣性交易的正確性;
(5)企業存貨驗收入庫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存貨的一般審計程序具體如下:
1、獲取年末存貨余額明細表,將本年末存貨余額與上年末存貨余額進行比較,總體分析變動原因。
2、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
存貨的實質性分析程序中較常見的是對存貨周轉天數的實質性分析程序。根據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供應商、貿易條件、行業慣例和行業現狀的了解,確定存貨周轉天數的預期值;計算實際存貨周轉天數和預期周轉天數之間的差異;調查存在重大差異的原因。
目的:獲取有關存貨數量和狀況的審計證據。
運用環節:存貨監盤的相關程序可以用做控制測試或者實質性程序。
盤點存貨的原因主要有:1、查清實際庫存數量;2、計算企業資產的損益;3、發現商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如下:
為什么要盤點存貨
1、查清實際庫存數量
由于眾多原因,如收發中記錄庫存數量時多記、誤記、漏記﹔操作中導致商品損壞、遺失,驗收與出貨時清點有誤﹔盤點時誤盤、重盤、漏盤等,往往導致賬面庫存數量與實際存貨數量不符,通過庫存盤點清查實際庫存數量與賬面數量,發現問題并查明原因,及時調整。
2、計算企業資產的損益
庫存商品總金額直接反映企業流動資產的使用情況,庫存量過高,流動資金的正常運轉將受到威脅,而庫存金額又與庫存量及其單價成正比,庫存盤點就可以準確地計算出企業實際損益。條碼無線倉儲管理系統應用方案
3、發現商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庫存盤點查明盈虧原因,發現操作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出相應的措施,從而提高庫存管理水平,減少損失。
存貨盤點意義
1、通過清點公司各部門內現存物品的實際數量,然后和系統賬面上記錄的出入庫及庫存記錄進行核實,找出產生差異的原因,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補救;
2、通過盤點,能了解產品在處理上的漏失,查出工序銜接問題及不良庫存產品,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范;
3、通過盤點可以確認生產過程的結存賬目,便于PMC和生產部對盤點結果進行規劃,同時便于財務部核算庫存成本;
4、庫存物料總金額直接反映企業流動資產的使用情況,庫存量過高,流動資金的正常運轉將受到威脅,而庫存金額又與庫存量及其單價成正比,盤點就可以準確地計算出企業實際損益。
存貨盤點范圍
存貨盤點主要是指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在制品、半成品、產成品的清查核點。
存貨的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具體如下:
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入庫的存貨先發出”,并根據這種假定的成本流轉次序確定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貨以后,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計算方法。
①存貨的移動平均單位成本=(本次進貨之前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之前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的數量)
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移動平均單位成本
③月末庫存存貨的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月末存貨的移動平均單位成本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①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本月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
②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③本月月末庫存存貨的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其特征是注重所發出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之間的聯系,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存貨特點
1、與無形資產相比,存貨是一種有形資產,與存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存貨作為資產的組成部分,要能夠對其成本進行可靠的計量。
2、存貨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在企業中存貨往往處于不斷銷售、消費、購買或更換的過程中,具有流動性快、流動性明顯的特點。
3、存貨具有時效性和潛在損失的可能性。在正常的經營活動中,存貨可以定期折算為貨幣資產或其他資產,但對于長期不能使用的存貨,可能轉為積壓貨物或降價出售,造成企業損失。
4、存貨的狀態具有可變性。原材料被加工后成為產品,雖然原材料于產品都屬于存貨,但無論從形態、價值、作用存貨都發生了變化。
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的、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就是企業的存貨,包括各類在產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等。關于存貨,企業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關于存貨的會計分錄
(一)存貨跌價準備的核算
⒈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⒉轉回存貨跌價準備: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⒊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
(二)存貨清查的核算(采用實地盤點法)
盤盈:
⒈審批前
借:原材料等科目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⒉審批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管理費用
盤虧:
⒈審批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⒉審批后
①屬于正常損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損失以及扣除應計入其他科目后的凈損失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②由責任人、保險公司賠償的部分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③屬于自然災害、不可抗力因素等引起的非常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④存在殘料入庫的情況
借: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會計里邊的科目,屬于資產類賬戶,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經常設置兩個明細科目,即“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待處理財產損溢在未報經批準前與資產直接相關,在報經批準后與當期損溢直接相關。
“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其實是個資產類科目。但它對應的資產類科目肯定符合“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這一規則,“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有點類似“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都是過渡性科目,一般期末是沒有余額的,它的余額都進入了當期損益類科目了,而進入損益類科目,借貸規則正好反過來,貸方是收入增加(或成本費用減少),借方是費用增加,如流動資產盤盈是沖減管理費用。
什么是存貨?
存貨是企業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產成品、庫存商品、包裝物等。
存貨是有形資產,具有較強的流動性,變現能力較快的特點,并且具有時效性和發生潛在損失的可能性。
材料采購采用計劃成本法,用于核算在途材料發生的采購成本。實務中材料采購屬于存貨范疇嗎?
材料采購屬于存貨范圍嗎?
材料采購不屬于存貨。
材料采購是用來反映和監督材料采購資金的使用情況、核算外購材料的采購成本,確定材料成本差異(材料的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之間的差額)的一個會計賬戶。它既是一個成本計算賬戶,又是一個業務成果賬戶。
凡是已經付款驗收入庫的外購材料買價和采購費用,都按實際成本借記該賬戶,貸記“銀行存款”等賬戶。月末,結轉外購材料的實際成本時,按計劃成本借記材料類有關賬戶,貸記該賬戶,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節約),借記該賬戶,貸記“材料成本差異” 賬戶。
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作相反記錄,差異結轉后的借方余額,表示在途材料數額,在資金平衡表的“在途材料”項目反映。所以,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不必設置“在途材料”賬戶,“材料采購”賬戶的借方余額,即為“在途材料”,待在途材料到達驗收入庫,再由該賬戶的貸方轉入“材料采購”賬戶的借方。
存貨包括:
⒈按其經濟內容: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商品、周轉材料、委托代銷商品。
⒉按其存放地點:庫存存貨、在途存貨、加工中存貨。
材料采購和在途物資的區別
材料采購和在途物資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同,材料采購采用計劃成本法,在途物資采用實際成本法。
材料采購是企業在計劃成本法下核算在途材料的采購成本的會計科目。
在途物資是用于核算企業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貸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的采購成本。
外購存貨是指企業從外部購進的各種存貨,比如商業企業的外購商品等。對于外購的存貨,應如何計價?
外購的存貨的計價方法
外購的存貨以采購成本計價。外購的存貨成本主要包括購買價款(扣除商業折扣)、相關稅費(關稅、消費稅、資源稅、不能抵扣的增值稅等)、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如在存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
存貨成本計價方法
存貨計價方法是一種企業會計賬務處理方法。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是制定企業會計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選擇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將會導致不同的報告利潤和存貨估價,并對企業的稅收負擔、現金流量產生影響。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各種存貨發出時,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確定其實際成本。”
1、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入庫的存貨先發出”,并根據這種假定的成本流轉次序確定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2、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貨以后,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計算方法。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①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本月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
②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③本月月末庫存存貨的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4、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其特征是注重所發出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之間的聯系,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在途物資,可以理解為企業購入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的采購、入庫情況,那么在途物資屬于存貨嗎?
在途物資屬于存貨嗎?
答:在途物資屬于存貨。
“在途物資”這個會計科目的核算范圍是企業按實際成本進行的會計核算,用于企業已經付款或已開出、承兌商業匯票,但材料尚未到達或者尚未驗收入庫的采購業務,應根據發票賬單等結算憑證,借記“在途物資”等科目,待材料到達、驗收入庫后,再貸記“在途物資”。
企業購入材料、商品,按應計入材料、商品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在途物資”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款項,貸記“銀行存款”、“應付票據”等科目。
在途物資入庫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購買材料材料尚未入庫的: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收到后入庫: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在途物資和原材料的區別
“在途物資”用于核算企業采用實際成本(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價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即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本科目應當按照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原材料”用于核算企業庫存各種材料的收入、發出與結存情況。
原材料賬務處理如下:
購入環節
1、材料已驗收入庫,貨款已經支付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款付+貨到)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已付、托收承付)/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匯票)/應付票據(商業匯票)
2、貨款已經支付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款付+貨未到)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驗收入庫后: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