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度終了,企業都會進行匯算清繳的工作,對于已預交的稅款實行多退少補,需要補繳企業所得稅的,應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相關的會計分錄該怎么做?
匯算清繳所得稅費用分錄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企業應該按季度核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企業匯算清繳后,需要補充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時,做如下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實際繳納稅款時,分錄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最后,調整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如果匯算清繳后,企業多繳稅額的,分錄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同樣需要調整未分配利潤: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匯算清繳是納稅人自納稅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或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企業所得稅的規定,自行計算本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根據月度或季度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的數額,確定該納稅年度應補或者應退稅額,并填寫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提供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有關資料、結清全年企業所得稅稅款的行為。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什么意思?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以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核算。
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事項,應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經過調整后,應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年度匯算清繳實際上就是在平時已經預繳稅款的基礎上進行“查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那么過了匯算清繳還能退稅嗎?
過了匯算清繳還能退稅嗎?
根據稅法規定,納稅人應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完成2019的個人所得稅的匯算清繳。超過這個期限的,既使符合退稅條件的,也不能再進行申報退稅了。
這里要注意,申請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可以選擇不退,但補稅是納稅人必須履行的一項義務,否則將面臨懲罰。
匯算清繳退稅會計分錄
1、如果退的是當年的稅款,則做以下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所得稅費用
2、如果退的是以前年度的稅款,則做以下分錄:
?。?)收到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結轉: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同時: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個稅匯算清繳申報流程
年度匯算清繳可以選擇自行辦理、單位辦理或者委托專業機構辦理三種方式,申請渠道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網上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端、郵寄或者辦稅服務廳。
以個稅APP辦理匯算清繳為例,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下載個稅APP——根據提示注冊和登錄(已經注冊過的納稅人可以直接登錄)。
2、在個稅APP首頁點擊“我要辦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進入申報頁面,閱讀申報須知——依據年度收入多少選擇簡易申報與標準申報。
3、對各項數據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再點擊“提交申報”。
(1)如果納稅人存在應補稅額,且不符合免申報條件的,則應選擇立即繳稅進行繳稅;
(2)如果納稅人存在多繳稅款或滿足退稅條件的,則可以點擊申請退稅。
4、納稅人申請退稅的,選擇銀行卡/添加銀行卡,經稅務審核、國庫處理后,稅款將會退到指定的銀行卡賬戶內。
關于所得稅匯算清繳扣除標準的計算,是會計人員必須重視的一項工作。在計算扣除比例時,要特別注意基數是什么,是工資薪金總額,還是年銷售收入額,還是年利潤總額。
1.工資薪金支出,扣除比例100%
相關政策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2.職工福利費支出,扣除比例工資薪金總額14%
相關政策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3.職工教育經費支出,扣除比例工資薪金總額8%
相關政策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4.工會經費支出,扣除比例工資薪金總額2%
相關政策規定: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5.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支出,扣除比例工資薪金總額5%
相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6.業務招待費,扣除比例發生額的60%,最高不超過銷售收入5‰
相關政策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收入的5‰。
7.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扣除比例根據行業
一般企業: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化妝品制造或銷售、醫藥制造、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煙草企業:煙草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一律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8.手續費和傭金支出,扣除比例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
一般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按與具有合法經營資格中介服務機構或個人(不含交易雙方及其雇員、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簽訂服務協議或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計算,限額以內,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保險企業:財產保險企業按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5% 計算;人身保險企業按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0%計算。限額以內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9.研發費用支出,扣除比例175% (加計扣除75%)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10.公益性捐贈支出,扣除比例年度利潤總額12%
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用于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扶貧捐贈支出可據實全額扣除(100%)。政策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國務院扶貧辦關于企業扶貧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國務院扶貧辦公告2019年第49號)中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用于目標脫貧地區的扶貧捐贈支出,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據實扣除。在政策執行期限內,目標脫貧地區實現脫貧的,可繼續適用上述政策。
11.黨組織工作經費支出,扣除比例職工工資總額1%
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工作經費納入企業管理費列支,不超過職工年度工資薪金總額1%的部分,可以據實稅前扣除。年末如有結余,結轉下一年度使用。累計結轉超過上一年度職工工資總額2%的,當年不再從管理費用中安排。
12.企業責任保險支出,據實扣除(100%)
企業參加雇主責任險、公眾責任險等責任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對繳納的稅費進行匯算清繳,一般可以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利潤分配科目進行處理,具體的會計分錄是什么?
匯算清繳的會計分錄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補稅要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
通過匯算清繳,用全年應交所得稅減去已預交稅額,得到的數額如果是正數,代表企業應補繳稅額,分錄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繳納此匯算清繳稅款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調整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如果是負數,代表企業多繳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調整未分配利潤,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什么是匯算清繳?
匯算清繳是指申報交納企業所得稅的各種經濟性質的單位,年終匯算清繳時,需要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的審核文件,以確認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反映的情況是否真實、合理,是否符合國家稅收政策的規定。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什么?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對以前年度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錯誤的更正。這種錯誤包括計算錯誤、會計分錄差錯以及漏記事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應在留存收益表(或股東權益表)中予以報告,以稅后凈影響額列示。對于報表期間之前發生的事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將改變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額。
利潤分配是什么?
利潤分配是企業在一定時期(通常為年度)內對所實現的利潤總額以及從聯營單位分得的利潤,按規定在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分配。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是對企業整個年度納稅申報工作進行審查處理,對于所得稅匯算清繳進行核算時,應設置以前年度損益科目、應交稅費科目進行處理,相應的會計分錄應如何編制?
所得稅匯算清繳費用如何做賬?
補繳稅額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繳納稅款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調整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企業多繳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調整未分配利潤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匯算清繳是指所得稅和某些其他實行預繳稅款辦法的稅種,在年度終了后的稅款匯總結算清繳工作。所得稅等稅種,通常按納稅人的全年應稅收入額為計征依據,在年度終了后,按全年的應稅收入額,依據稅法規定的稅率計算征稅。
為了保證稅款及時、均衡入庫,在實際工作中,一般采取分月、分季預繳稅款,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征收辦法。分月、分季預繳,一般按納稅人本季度 (月) 的課稅依據計算應納稅款,與全年決算的課稅依據往往很難完全一致,所以在年度終了后,必須依據納稅人的財務決算進行匯總計算,清繳稅款,對已預交的稅款實行多退少補。
年度匯算清繳和年報有哪些區別?
企業年度匯算清繳是指根據會計和稅法的差異,對企業按照會計制度在每個季度申報的企業所得稅,在第二年年初,即每年的1月1日至5月31日之間,按稅收法律法規的要求對上一年度企業所得稅進行匯總清算、調整和繳納。
而年報則是會計概念,是指一個企業的年度會計報表。
匯算清繳過程中哪些項目需要做納稅調整?
每年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一般有以下幾種:
1、三項經費的計提,包括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教育費附加。
2、營業外支出,涉及捐贈、罰金、罰息。
3、業外招待費、廣告費。
4、稅金(增值稅不允許稅前扣除,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不允許稅前扣除)。
5、白條做賬部分,需要自行挑出來。
6、固定資產折舊(不符合稅法部分,如加速折舊或者計提比例高出稅法規定)。
7、無形資產攤銷、低值易耗品攤銷。
8、收到的補貼款,有的不需要納稅的,做調減,要的需要納稅的做調增。
按照會計法規計算確定的會計利潤與按照稅收法規計算確定的應稅利潤對同一個企業的同一個會計時期來說,其計算的結果往往不一致,在計算口徑和確認時間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即計稅差異,我們一般將這個差異稱為納稅調整項目。
關于匯算清繳后的會計分錄怎么做是會計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匯算清繳又稱為年度匯算,納稅人一般通過網上稅務局辦理匯算清繳。本文就針對關于匯算清繳后的會計分錄做一個相關介紹,來跟隨會計網一同了解下吧!
匯算清繳后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1、應補繳稅額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繳納稅款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3、調整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多繳稅額的: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6、調整未分配利潤: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哪些人不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1、納稅人年度匯算需要補稅,但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可以不用辦理匯算清繳;
2、納稅人年度匯算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無需辦理年度匯算。
3、納稅人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者不申請年度匯算退稅的,不用辦理匯算清繳。
哪些人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1、納稅人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于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2、納稅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并且年度匯算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匯算清繳辦理渠道有哪些?
答: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可以優先選擇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的方式,另外,也可以采用郵寄方式或者到辦稅服務廳辦理。
以上就是關于匯算清繳后的會計分錄的全部介紹,會計網后續也會更新更多有關匯算清繳的內容,請大家持續關注!
匯算清繳工作,主要是按照相關稅收政策規定,對企業相關收入、成本、費用逐項進行納稅調整。那么匯算清繳費用計入哪個會計科目?相關會計分錄有哪些呢?
匯算清繳費用計入什么科目?
匯算清繳是指所得稅和某些其他實行預繳稅款辦法的稅種,在年度終了后的稅款匯總結算清繳工作。對于匯算清繳費用,應當計入管理費用。
匯算清繳相關會計分錄
1、匯算清繳稅款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2、調整未分配利潤時分錄如下: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如果企業多繳稅額,數額為負數: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4、調整未分配利潤,分錄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匯算清繳補交所得稅會計分錄
(1)補提所得稅時: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金--應繳所得稅
(2)月末結轉: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應繳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匯算清繳主要做什么?
主要是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稅收政策規定,對企業有關收入、成本、費用逐項進行納稅調整。凡是會計處理與稅務規定不吻合的,應以稅務規定為準。
建議將納稅調整的涉稅事項用文字和表格形式記錄下來,以此為填報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的依據,也方便日后稅務機關檢查時,不至于出現重復調整的問題,從而最大限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作為會計人,要順利完成企業的匯算清繳工作,就需要準確掌握各類項目扣除標準具體比例。會計網為大家整理了比較詳細的扣除標準,希望能幫到你。
費用扣除標準及政策依據
1、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100%全額扣除。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前款所稱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2、職工福利費支出按照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標準扣除。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3、職工教育經費支出按照工資薪金總額的8%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政策依據:《關于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8〕51號》 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該通知從2018年1月1日起執行。
4、工會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5、研發費用支出加計扣除比例:75%
按照規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政策依據:《關于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8〕99號)
6、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5%的部分,準予扣除。
政策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
7、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孰低原則)。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
8、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扣除比例:15%、30%
一般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超過的部分準予在以后年度結轉扣除;化妝品制造或銷售、醫藥制造、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企業,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煙草企業不得扣除。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四條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41號)第一條
9、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3年內扣除。
政策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公益性捐贈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結轉扣除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15號)第一條
10、手續費和傭金支出,即所簽訂服務協議或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的部分,準予扣除。
政策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29號)
第一條 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以下規定計算限額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一)保險企業:財產保險企業按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5%(含本數,下同)計算限額;人身保險企業按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0%計算限額。
(二)其他企業:按與具有合法經營資格中介服務機構或個人(不含交易雙方及其雇員、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簽訂服務協議或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計算限額。
11、企業責任保險支出扣除比例100%。
企業責任保險支出是指企業參加雇主責任險、公眾責任險等責任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商業保險不允許稅前扣除。
政策依據:《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責任保險費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52號)
12、黨組織工作經費支出,不超過職工年度工資薪金總額1%的部分,可據實在稅前扣除。
政策依據:《中共中央組織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工作經費問題的通知》(組通字〔2014〕42號)第二條
所得稅匯算清繳指的是所得稅在年度終了后匯總結算清繳的過程,會計處理時一般記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應交稅費等科目進行核算,對于匯算清繳后的會計分錄該怎么做?
匯算清繳后的會計分錄
1、應補繳稅額: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繳納稅款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3、調整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4、多繳稅額的: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調整未分配利潤: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企業所得稅是什么?
企業所得稅指的是對企業的各項收入所得征收的稅。
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年收入總額—準予扣除的項目。
1、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一般是25%。
2、企業所得稅需分月或分季預繳。
3、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無論盈利或虧損,都應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4、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并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應交稅費是什么?
應交稅費是指企業根據在一定時期內取得的營業收入、實現的利潤等,按照現行稅法規定,采用一定的計稅方法計提的應交納的各種稅費,應交稅費包括企業依法交納的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等稅費,以及在上繳國家之前,由企業代收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等。
匯算清繳是指所得稅和某些其他實行預繳稅款辦法的稅種,在年度終了后的稅款匯總結算清繳工作。當企業進行年終匯算清繳時,具體的會計分錄怎么寫?
年終匯算清繳的會計分錄
1、補提所得稅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交納企業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3、結轉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什么是應交稅費?
應交稅費是指企業根據在一定時期內取得的營業收入、實現的利潤等,按照現行稅法規定,采用一定的計稅方法計提的應交納的各種稅費。
包括企業依法交納的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以及在上繳國家之前,由企業代收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等。
利潤分配是什么?
利潤分配是企業在一定時期(通常為年度)內對所實現的利潤總額以及從聯營單位分得的利潤,按規定在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分配。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什么?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對以前年度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錯誤的更正。這種錯誤包括計算錯誤、會計分錄差錯以及漏記事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應在留存收益表(或股東權益表)中予以報告,以稅后凈影響額列示。對于報表期間之前發生的事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將改變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額。
社保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在企業匯算清繳過程中,需要補繳社保該如何做會計分錄?
匯算清繳補交社保賬務處理
首先,在社保年度匯算清繳時,補繳的社保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核算。企業應當編制的會計分錄如下所示: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社保(公司部分)
其他應收款-社保(個人部分)
貸:銀行存款
匯算清繳所得稅會計分錄
年度匯算清繳補繳所得稅時: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繳納補繳的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年度匯算清繳退回所得稅時:
年度匯算清繳退回當年所得稅:
借:銀行存款
貸:所得稅費用
年度匯算清繳退回以前年度所得稅:
收到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結轉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同時: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是什么?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包括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
關于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費用稅前扣除的原則主要有三大類,下面就來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關于最新的匯算清繳12項費用扣除比例。
第一、權責發生制原則
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在計算時要堅持權責發生制原則。在企業稅收過程中,要對以前年度納稅額進行適當的調整,并且堅持權責發生制原則,在稅收過程中認真核查是否存在實質性的問題,例如:少計收入,少納稅款,多記費用扣除。
第二、合理性和相關性的原則
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稅法規定,費用稅前扣除過程中應該堅持合理性和相關性原則,此原則是判斷企業扣除支出是否合理的主要標準,按照規定,與企業經營情況不相關的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因此企業嚴格的按照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扣除標準進行工作,這樣才能夠將支出合理地列入稅前扣除。
第三、收益期原則
要劃分資本性與收益支出原則,資本性支出應該計入有關成本或是進行分期的扣除,但是不能在當期進行扣除;當期應該對收益性支出進行扣除;除了特殊稅法的規定以外,實際發生的各項支出不能進行重復的扣除。
相關拓展: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費用稅前扣除的條件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又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有關的支出,是指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所稱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在稅前扣除的費用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發生的費用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有關,主要通過合同、協議和企業內部的各項制度來界定;
第二,要有合法的憑證。合法有效憑證分為四大類,一是稅務發票;二是財政收據;三是境外收據;四是符合要求的自制憑證。
匯算清繳的問題,估計各位會計人也經常碰到,那么企業虧損還要不要做匯算清繳呢?如果對這部分內容不太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匯算清繳是所得稅征收中的必經事項,企業不做,稅務局自己會找上門的,這個事情做不做企業自己說了不算。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開始申報,進行匯算清繳?!吨腥A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并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匯算清繳主要是做些什么?
就是對照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稅收政策規定,對企業有關收入、成本、費用逐項進行納稅調整。凡會計處理與稅務規定不吻合的,要以稅務規定為準。最好將需要做納稅調整的涉稅事項用文字和表格形式逐一記錄下來,作為填報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的依據,也便于今后遇到稅務機關進行稅務檢查時,不至于出現重復調整的問題,從而最大限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作為企業財務人員,要嚴格按稅法規定進行納稅調整,以防今后被稅務機關檢查加收滯納金、甚至是罰款,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企業盈利或者是虧損都要做嗎?
會計報表上的盈利和虧損,是按照會計核算方法計算出來的,而企業所得稅是否要繳納是,要按照稅務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來計算企業是否有應納稅所得額,兩者是不一樣的。有可能企業盈利但不要交所得稅,比如當企業的利潤全部來自于股權投資收益且沒有其他納稅調整事項時,就無需繳納所得稅。也有可能企業虧損但要繳納所得稅,比如企業虧損是由于機體了大額的減值準備,納稅調整以后有應納稅所得額,就要計繳所得稅。而這些都需要通過所得稅匯算清繳才能確定
以上就是有關企業匯算清繳的相關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