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工的在產品在生產企業中很常見,一般也都是成本會計會涉及到的內容,那么未完工的在產品能不能開發票呢?如果你對這部分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
未完工的在產品能開具增值稅發票嗎?
在產品未完工能否開具增值稅發票,在產品即為半成品。是生產企業類型才會出現產成品,那么開發票是你的產品構成銷售事實后,才能開具發票,簡單點說,就是還沒收到或見到貨款呢,就不能開發票。根據增值稅專票使用規定的第二條,專用發票,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簡稱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開具的發票,是購買方支付增值稅額并可按照增值稅有關規定據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憑證。因在產品未銷售,所以不能開具。
專用發票開具的時限以及規定
1、如果是采用預收貨款、托收承付、委托銀行收款結算方式的,為貨物發出的當天;
2、采用交款提貨結算方式的,為收到貨款的當天;
3、采用賒銷、分期付款結算方式的,為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4、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為收到受托人送交的代銷清單的當天;
5、設有兩個以上機構并實際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于銷售,按規定應當征收增值稅的,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6、將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7、將貨物分配給股東,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個人購買商品能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票?
不可以的,任何情況下個人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都是不符合規定的,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的第21條規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1、向消費者個人銷售貨物或者是應稅勞務的
2、銷售貨物或者是應稅勞務的適用免稅規定的
3、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是應稅勞務的
以上就是有關未完工的在產品是否能夠開具增值稅發票的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距離2020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只剩下最后3天時間,昨天跟大家解析完《經濟法基礎》科目高頻考點后,今天繼續為大家重溫《初級會計實務》重點內容: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生產費用。
內容導航 | 初級會計高頻考點 | 初級會計證書含金量 |
初級會計備考攻略 | 初級會計就業方向 |
今日高頻考點
2020年《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生產費用分配
高頻考點概述
月末如果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產品成本明細賬中歸集的月初在產品生產成本與本月發生的成本之和,則應當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采用適當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以計算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成本。
常見的分配方法有: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適用:各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計算:每月發生的生產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
2.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適用: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變化不大的產品或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計算:各月末在產品的成本固定不變。
3.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計算: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加工成本(如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全部由完工產品成本負擔。
4.約當產量比例法
將月末在產品數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于完工產品的產量然后將產品應負擔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產量與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且生產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產品。
計算: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加工成本(如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全部由完工產品成本負擔。
5.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采用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月末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這種方法是事先經過調查研究、技術測定或按定額資料, 對各個加工階段上的在產品直接確定-個單位定額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定,而且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不是很大的產品。
計算:各月末在產品的成本固定不變。
6.定額比例法
產品的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按照兩者的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比例分配。這種方法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動較大的產品。
計算(以按定額成本比例為例):
①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月初在產品實際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實際材料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材料成本)
?、谥苯尤斯こ杀痉峙渎?(月初在產品實際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實際人工成本)÷(完工產品定額工時+月末在產品定額工時)
7.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價法
適用:月末在產品已接近完工,或產品已經加工完畢但尚未驗收或包裝入庫的產品。
計算:將在產品視同完工產品計算、分配生產費用。
一、會計行業“敲門磚”
自從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取消后,初級會計職稱考試逐漸取代了它的位置,隨著每年報考初級人數的增多,大家對其認可度也逐漸加大。在會計行業中,最看重的就是證書,而初級會計證書已經成為了當今財會人入行必備最基本的條件。如今,不少企業在招聘過程中,都要求應聘者必須要持有初級證書才能進入企業工作,可見初級會計證書已成為當今進入會計行業的“敲門磚”。
除此以外,考取初級會計證書不僅僅是入行的通行證,通過學習初級會計課程,也給會計人士積累了不少的會計專業基礎知識,可以說對大家非常有幫助的。
二、含金量只增不減
雖然初級會計考試報考條件是最低的,而且每年最多人報考的會計職稱類考試,不過并不代表其含金量就會很低,相反其證書含金量只增不減!按照近年來國家所出臺的相關文件,計劃在未來的5年中培養更多的中、高級會計人才,而關于這點,前提就需要具備初級會計證書資格的人士才能晉升到更高層次。
與此同時,隨著每年報考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的人數不斷在突破,足以證明,大家對于初級會計認可度越來越高,也意味著初級證書的含金量也在逐漸增高。
三、為考取其他考試作準備
在所有考試中,初級會計考試的難度可以說是最低、考點最為基礎的考試,如果大家想報考其它高等考試,比如中級、高級會計、CPA考試等,前提就需要先通過初級會計考試,奠定好基礎你才能有資本、有能力去學習其它專業知識,只有給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專業知識基礎,對于報考其他科目,你才更有信心去學習。
通過初級考試,需要準備多長時間?
關于這點,畢竟不同考生他們所接受能力、備考的時間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劃分不同群體類型的考生進行細談。
雖然初級會計考試的題型都是為客觀題,但要想順利通過考試,還是需要講求方法和技巧,在備考過程中,也需要做到對于各個知識點深度理解、記憶,做到全面性學習,才能保證順利通關。根據歷年初級考試的考點內容及出題的方向來講,小編建議大家在備考過程中,至少需要花300小時左右。
不同群體考生所需要備考的時間
專業考生
對于這類考生由于有一定的會計基礎知識功底,在平時的備考過程中,只要做到在專業的基礎上,進行對初級教材內容細致的學習與理解,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教材中的基礎重點內容,基本上穩拿60分已經問題不大了。像這類考生,建議每天安排6~7個小時左右學習沒什么大問題。
非專業考生
對于這類考生,由于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在學習初級教材內容相對會比較吃力,而且所花的時間也比較長,在學習方面無疑存在一定的困難。
建議大家在備考的同時,為了能夠有效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最好通過報名網課形式,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時間上來看,這類考生需要花上兩個月的時間完全能夠有能力去拿下初級會計考試的。
可攜帶的物品有哪些?
再次提醒大家,考試當天考生最重要需要帶的就是準考證以及身份證,考生需要憑這兩個證件才能進入考場參加考試。
除了兩個證件以外,比如像草稿紙、筆等考試用具,考場中都會提供考生大家使用,因此,考試當天除了證件外,基本上沒什么物品是能帶進考場的。如果考生還帶了其余的物品,應放在監考人員指定的物品存放處,違者按違紀處理。
1、初級會計考試能帶計算器嗎?
關于這個問題,每年都有不少考生都會問到,那么2020年的初級會計考試能帶計算器嗎?
其實是不行的!在上述的內容中已經有提到,考生在考試當天除了證件以外,其余物品基本上不能帶進考場,因此,計算器當然也不能帶進考場里,一旦發現考生將當作弊處理。對于考題中涉及到的一些計算題型,考生可以使用計算機中的計算器進行計算。
2、能不能自帶筆?
需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計算器外,參加2020年初級會計考試是不允許考生自帶紙筆的,在開考前,除了身份證、準考證外,其他的物品都需要放在指定的位置,考生即使已經帶了紙筆,也都按照要求放到指定位置。
3、考試過程中草稿紙不夠用怎么辦?
在考試過程中,考場所提供的的草稿紙萬一不夠用怎么辦?關于這點,大家也不必太擔心,當草稿紙不夠用,考生可以舉手示意監考老師,申請多張的草稿紙。
公司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發生的生產費用,稱為生產成本,對于生產成本,應如何做會計分錄?
公司發生生產成本如何做會計分錄?
生產成本包括生產各種產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設備等所發生的各項費用。生產成本借方登記增加額,貸方登記減少額,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
企業生產領用材料和發生的人工費,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
完工入庫: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如何計算?
生產成本的計算公式:生產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費用。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制造費用。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生產費用=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期末在產品成本
企業的完工入庫產品進行結轉時,應設置生產成本科目進行會計核算,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何編制?
結轉完工入庫產品成本分錄處理
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直接材料
貸:原材料
制造費用
完工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其中,期初在產品的成本與本期所發生的生產成本相加再減去期末在產品的成本得出的數額就是完工產品的成本。
因此,企業應結合自身生產特點,根據企業在產品數量的多少、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的大小、各項成本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額管理基礎的好壞等具體實際條件,采用合適的分配方法將生產成本在在產品和完工產品間進行分配。
成本分配方法有哪些?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是指當月發生的成本全部有完工產品負擔,這種方法適合月底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2、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
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是對各月在產品按年初在產品成本計價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各月月末在產品結存數量較少,或者雖然在產品結存數量較多,但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穩定、起伏不大的產品。
采用在產品按年初數固定計算的方法,對于每年年末在產品,則需要根據實際盤存資料,采用其他方法計算在產品成本,以免在產品以固定不變的成本計價延續時間太長,使在產品成本與實際出入過大而影響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和導致企業存貨資產反映失實。
3、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是月底在產品只計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計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本月發生的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這種方法適合月底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且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就全部投入的產品。
4、約當產量比例法:
是將月底在產品數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于完工產品的產量,即約當產量;然后按照產成品應負擔的比例來分配;適用于月底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且生產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產品。
5、在產品按固定成本成本計算法:
月底在產品成本固定不變,在年底時應當根據實際盤點的在產品數量,具體計算在產品成本,在以此計算12月份產品成本。此種方法適用于月底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變化不大的產品,也適合于月底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6、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月底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該種產品本月全部成本減去按定額成本計算的月底在產品成本,余額作為完工產品成本;這種方法是事先經過調查研究、技術測定或按定額資料,對各個加工階段上的在產品,直接確定一個單位定額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定,而且月底在產品數量變化不是很大的產品。
7、定額比例法:
定額比例法是產品的生產費用按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定額消耗量或定額費用的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其中,原材料費用按原材料費用定額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額費用比例分配;工資和福利費、制造費用等各項加工費用,按定額工時或定額費用比例分配。
這種方法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費用定額比較準確、穩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較大的產品。
對于會計人員而言,日常工作中經常要處理存貨的賬務問題。公司購入存貨時,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相應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購入存貨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存貨是什么?包括哪些?
存貨指的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銷商品、委托加工物資等。
按其經濟內容分類:
1、原材料
2、在產品
3、半成品
4、產成品
5、商品
6、周轉材料
7、委托代銷商品
按其存放地點分類:
1、庫存存貨
2、在途存貨
3、加工中存貨
庫存商品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某某
貸: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貸:生產成本—直接人工
貸:生產成本—制造費用
銷售出庫的時候: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企業對于購買半成品入庫的會計處理,通常計入“原材料”“生產成本”“庫存商品”等科目進行核算,具體的賬務處理怎么做?
購買半成品入庫的會計分錄
半成品入庫時:
借:原材料——半成品
貸:生產成本
領用半成品時:
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半成品
貸:原材料——半成品
在完工產品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半成品如何進行核算?
半成品是指已經過一定生產過程,并已檢驗合格,但尚未最終制造成為產成品的中間產品。半成品的受損價值與產成品受損價值的計算方法相同,其取得時的實際成本也按料、工、費三項成本核算。半成品在評估操作過程中,要正確計算其實際成本比較復雜。因為半成品為尚未制造完工成為產成品,實物形態及完工程度各不相同,應分別不同完工程度進行核算。
什么是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亦稱制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將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約當產量比例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定額比例法等。
作為制造業的財會人員,日常會計處理中最常出現的就是產品的相關賬目的問題,那么產品成本計算表的賬務處理怎么做?
產品成本計算表的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什么是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賬戶是為了核算企業為了生產產品而產生的成本的賬戶。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三部分組成,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完工產品的制造成本。期末的借方余額表示生產過程尚未完工產品的成本,即期末在產品成本。該賬戶的明細分類賬應按產品品種分別設置。
成本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成本計算有兩種辦法:
?。?、正算:將原材料、工資、折舊等在生產成本賬戶歸集,完工后轉庫存商品,售出后轉主營業務成本就是說,從開始往后一步步匯集與核算;
2、倒算:按照歷史經驗,計算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按比例結轉。使用這種方法,要定期盤點,將差額補記到當期,否則越滾越多,最后賬實嚴重不符。
本期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方法?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公式如下:
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生產費用=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期末在產品成本
公司因經營需要生產的產品,完工入庫結生產成本時,應設置生產成本科目進行相關核算,具體應如何做會計分錄?
公司產品完工入庫結轉生產成本會計分錄
產品完工入庫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轉入生產成本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
制造費用
結轉銷售成本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結轉利潤會計分錄: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生產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會計的生產成本主要是基本生產車間發生的各項成本,包括:
1、直接材料、燃料、動力費;
2、直接工資 (包括津貼、獎金);
3、其他直接費用、福利費。
生產成本科目的核算內容
“生產成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生產各種產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設備等所發生的各項費用;該科目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二級科目。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并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制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制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標準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初在產品成本 + 本期發生生產費用 = 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末在產品成本
企業在月末會對產成品進行成本分配,一般會通過“生產成本”科目,“制造費用”科目核算。那么相關的會計分錄怎么編制呢?
產成品分配成本的會計分錄
制造費用一般按耗用機器工時進行分配
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生產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也就是下月月初在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之間可以按照約當產量法進行分配
?。ǎ保┲苯雍挠玫牟牧希?/p>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xx產品)
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xx車間)
制造費用
貸:庫存商品-xx產品
(2)共同耗用的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費/分配標準
分配標準通常選用定額消耗量
如果按照計劃成本法核算,最后出現材料成本差異之后要依靠:原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來進行調整
若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則: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
貸:材料采購(實際價成本)
什么是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例如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利潤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例如福利費等;制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制造費用。
退料在企業日常經營中是常有發生的經濟業務,對于退料業務,應設置原材料科目、生產成本科目核算,相關會計分錄怎么做?
退料會計分錄
月末車間盤點,若有原材料未使用的,應作如下處理:
?。?)若材料下月繼續使用的作“假退庫”處理:
A、月末退回倉庫:
借:原材料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B、下月初領出:
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貸:原材料
?。?)若材料下月不再使用的,退回倉庫:
借:原材料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車間退回材料的會計分錄
當月領用的材料退回一部分,兩種方法做分錄:
第一種方法,紅字沖銷法。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貸:原材料
第二種方法,顛倒沖銷法,分錄為:
借:原材料
貸: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生產成本是什么意思?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制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制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并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制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制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標準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初在產品成本 + 本期發生生產費用 = 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末在產品成本
企業生產完一批產品后經過核對可進行相應的入庫處理,對于完工產品入庫業務,應計入生產成本科目核算,相關的會計分錄應如何編制?
完工產品入庫的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完工產品成本:產品在已完工后計入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總額。完工產品成本核算包含生產費用在產品以及完工產品兩者之間的分配,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和結轉兩種核算。
成本的核算:
企業日常運營所產生的各項費用,需要按照成本核算的具體要求并劃清各種費用的界限,通過分類、歸集、分配,將其中歸屬于應計入本月的每種產品成本的各項費用,按照成本項目分配計入或直接計入到了各種產品的成本。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再經過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兩者之間的分配,從而求得完工產品、月末在產品的成本。
企業的完工產品主要包括產成品、自制器具和自制模型、自制材料等低價值易損耗品,在建工程生產的專用設備和所提供的修理勞務等等。本月完工產品的成本應從“生產成本”科目的貸方轉入有關科目:完工自制工具、模型、材料等的成本,轉入“原材料”等科目的借方;其中完工入庫的產成品的成本,轉入“產成品”科目的借方;為在建工程提供的勞務費用,在月末不管完工與否,都應將其實際成本轉入“在建工程”科目的借方?!吧a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的基本生產車間在產品的成本就是月末余額。
完工產品的總成本相關計算公式
完工產品的總成本計算公式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
不計算在產品成本
適用范圍: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情況
月末在產品成本=0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
在產品成本按年初數固定計算
適用范圍: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或者在產品數量雖大但各月之間在產品數量變動不大的情況
月末在產品成本=年初固定數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
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
適用范圍: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動較小,有比較準確的定額資料
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定額單位成本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
企業的完工產品,指的是產品已經完成制作,并且需要入庫。那么在產品完工入庫的時候,應該如何編制會計分錄?
完工產品入庫的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完工產品的會計核算
完工產品的成本,指的是產品已全部完工時,計入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總額。完工產品成本核算包括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和完工產品成本結轉的核算。
產成品、自制材料及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在在建工程生產的專用設備和提供的修理勞務等都屬于企業的完工產品。在做會計分錄時,本月完工產品的成本應從“生產成本”科目的貸方轉入有關科目:其中,完工入庫的產成品的成本,轉入“產成品”科目的借方;完工自制材料、模型、工具等的成本,轉入“原材料”等科目的借方;為企業在建工程提供的勞務費用,在月末做會計分錄時,不論是否完工,都應將其實際成本轉入“在建工程”科目的借方。
完工產品成本基本計算公式
完工產品成本是指產品已全部完工時計入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總額,產品成本一般包括原材料、人工費、制造費用、其他間接費用等。完工產品成本的基本計算公式為,完工產品生產成本=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期末在產品成本。
生產成本是什么?
生產成本亦稱制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制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制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并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制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制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標準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企業的存貨包括庫存商品、原材料等,對于盤點存貨發生合理損耗的情況,應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相關會計分錄是什么?
存貨合理損耗會計分錄
1、企業對庫存商品進行盤點時發現損耗,會計分錄為: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庫存商品
2、確認該損耗為合理損耗,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3、期末,企業結轉費用,會計分錄為: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存貨指的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資等。
購進存貨的會計分錄
驗收入庫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發出商品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企業購入商品采用售價金額核算:
借:庫存商品(售價)
貸:銀行存款/在途物資/委托加工物資等(商品進價)
對外銷售發出商品時,按售價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保險有很多種類,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意外保險,車險等,那么企業為員工購買商業保險該如何做賬務處理?
購買商業保險賬務處理
若企業為員工購買商業保險屬于法定可稅前列支項目,會計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若企業為員工購買的商業保險法定不可扣除項目,會計入賬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并入員工個人工資收入,此時需要納入員工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會計分錄為:
借:其他應收款-代付商業保險費
貸:銀行存款等
第二種是企業負擔這筆費用,這種情況下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需要納稅調整,會計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貸:銀行存款等
什么是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亦稱制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完工產品的制造成本。
期末借方余額表示生產過程尚未完工產品的成本,即期末在產品成本。該賬戶的明細分類賬應按產品品種分別設置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生產費用=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期末在產品成本
存貨盤盈是指單位清查出無賬面記載或反映的庫存材料、在產品或產成品等,那么存貨盤盈的會計分錄該怎么寫?
存貨盤盈的賬務處理
確認: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報批轉銷: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管理費用
什么是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屬于資產類賬戶,核算企業在清查財產過程中已經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并且“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通過設置“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兩個明細賬戶來進行明細核算。
待處理財產損溢在未報經批準前與資產直接相關,在報經批準后與當期損溢直接相關。
“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月末如果是借方余額,則反映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損失;如果是貸方余額,則反映尚未處理的各種財產物資的凈溢余。
什么是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包裝材料、燃料、修理備用件、外購半成品等,并且是企業存貨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材料”賬戶屬于資產類賬戶,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并且應當按照材料的保管地點(倉庫)、材料的類別、品種和規格等進行明細核算。
在產品是指還在某一道生產工序中,還沒有加工完成的產品,需進一步加工成半成品或是產成品。那么,在產品通常計入到哪個會計科目?我們來看看吧。
在產品計入什么科目?
在產品是指沒有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不能作為商品銷售的產品,包括正在車間加工中的在產品(包括正在返修的廢品)和已經完成一個或幾個生產步驟但還需要繼續加工的半成品。在產品不屬于會計科目,在產品在生產過程計入生產成本,期末一般通過存貨或者庫存商品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應。
企業的存貨通常包括哪些內容?
原材料,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為建造固定資產等各項工程而儲備的各種材料,雖然同屬于材料,但是由于用于建造固定資產等各項工程,不符合存貨的定義,因此不能作為企業存貨。
在產品,是指金業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產品,包括正在各個生產工序加工的產品,以及巳加工完畢但尚未檢驗或已檢驗但尚未辦理入庫手續的產品。
半成品是指經過一定生產過程并已檢驗合格交付半成品倉庫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為產成品,仍需進一步加工的中間產品。
產成品,是指工業企業已經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驗收入庫,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者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企業接受外來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為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驗收入庫后應視同企業的產成品。
產品分為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產品生產完成后相關的成本需要進行會計處理,會計人員一般通過“生產成本”科目進行核算,對于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應如何做會計分錄?
完工產品產生成本的會計分錄
1、生產產品領用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2、月末發放生產工人工資:
借:生產成本
貸:應付職工薪酬
3、月末將制造費用結轉進入生產成本科目,包括輔助材料、水、電、設備修理費等:
借:生產成本
貸:制造費用
4、成本完工后,結轉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如果月末沒有在產品,則生產成本余額為零。
完工產品的成本=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成本-期末在產品的成本
5、本月若銷售產品: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月末結轉利潤: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收入是什么?
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從事本行業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根據各行業企業所從事的不同活動而有所區別,如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產品銷售收入;建筑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工程結算收入;交通運輸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交通運輸收入;批發零售貿易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商品銷售收入;房地產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房地產經營收入;其他行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經營(營業)收入。
企業在生產組織管理過程中致使在產品發生盤盈時,一般設置生產成本、待處理財產損溢等會計科目進行核算,對于在產品發生盤盈的賬務處理該怎么做?
在產品盤盈的會計分錄
1、盤盈的各種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等: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2、流動資產的盤盈轉銷: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管理費用
3、固定資產的盤盈轉銷: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
貸:營業外收入——固定資產盤盈
待處理財產損溢是什么?
待處理財產損溢屬于資產賬戶,待處理財產損溢與批準前的資產直接相關,與批準后的當期損益直接相關。
營業外收入是什么?
營業外收入亦稱營業外收益。指與生產經營過程無直接關系,應列入當期利潤的收入。是企業財務成果的組成部分。例如,沒收包裝物押金收入、收回調入職工欠款、罰款凈收入等等。
原材料是什么?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約當產量的計算公式為:某工序在產品的約當產量=該工序在產品數量×該工序在產品完工率。約當產量是指將月末在產品的數量,按照其完工的程度折算為相當于完工產品的產量。
約當產量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約當產量法是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的計算方法,其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末在產品數量的變化較大,產品成本中直接材料和各項加工費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的情況。
約當產量法指將月末實際結存的在產品數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成相當于完工產品產量,再將生產費用按完工產品產量和在產品約當產量之間的比例進行分配,從而計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的方法。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生產費用,關鍵在于準確確定在產品的完工程度,還應考慮原材料投入生產的方式。
約當產量法的完工程度怎么算?
約當產量法的完工程度的計算公式為:各工序在產品的完工程度=本工序投入的原材料累計消耗定額÷原材料的消耗定額合計。
在產品和完工產品是什么意思?
在產品是指原材料投入生產后,尚未最后完工的產品,具體包括制作過程中的在產品、已加工完成入庫但不能對外銷售的半成品。在產品不屬于會計科目,在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計入生產成本,期末通過存貨或庫存商品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應;完工產品是在一個企業內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按規定標準檢驗合格,并且可供銷售的產品,其屬于庫存商品科目。
在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中,固定資產的增加是企業規模擴張和生產效率提升的重要標志。然而,隨著固定資產的不斷增加,如何合理地進行成本分配、歸集以及處理自然損耗和進行產品清查,成為了企業管理中不可忽視的環節。本文將深入探討固定資產增加對企業成本管理帶來的影響,以及在此過程中自然損耗和在產品清查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首先,固定資產增加意味著企業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購買或升級設備、建筑和其他長期使用的資產。這些投資雖然能夠為企業帶來長期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會短期內對企業的現金流產生壓力。因此,企業在做出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時,必須充分考慮到資金的籌集、使用效率和預期回報率。
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自然損耗便成為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自然損耗指的是資產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因磨損、腐蝕、老化等原因導致的價值的減少。這種損耗是無法避免的,但通過定期的維護和保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其速度。對于自然損耗的管理,企業需要制定合理的折舊政策,將資產的原值在其預計的使用年限內逐步分攤到每個會計期間的費用中,以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和使用成本。
除了自然損耗,企業還需要定期進行在產品清查,即對在制品(未完成的產品)的數量、質量和成本進行盤點和評估。這一過程對于準確計算產品成本、及時發現生產中的問題以及優化存貨管理至關重要。在產品清查可以幫助企業掌握在制品的實際狀況,從而更加精確地進行成本分配和歸集。
成本分配是指將企業的總體成本按照一定的基礎分配到不同的產品、部門或項目中。這一過程要求企業有一套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體系,以確保各項成本能夠準確地反映到對應的產品或服務上。而成本歸集則是將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匯總到一起,形成完整的成本信息,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
在固定資產增加的背景下,合理地處理自然損耗和有效地進行在產品清查,對于確保成本分配和歸集的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還能夠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總結而言,固定資產的增加為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但也帶來了成本管理上的挑戰。通過科學地處理自然損耗、定期進行在產品清查,并確保成本分配和歸集的準確性,企業能夠有效地管理固定資產,實現成本控制和價值最大化。這一系列管理活動不僅體現了企業財務管理的精細化水平,也是企業持續發展和市場競爭力提升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