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中的權責發生制又稱應計基礎制或應收應付制,是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會計處理基礎。對于權責發生制,應如何理解?
權責發生制的含義
簡單而言,在權責發生制下,只要是在本期發生的經濟活動,不管其費用是否實際支出,都應計入本期費用;在本期發生的經濟活動,不論其款項是否實際支出,都應作為本期費用處理。但是,在本期支出的費用或收到的款項,只要其對應的經濟活動不在本期發生,都不應該計入本期的費用或收入。具體見以下例子:1、企業本期銷售出一批產品,盡管到了期末款項尚未收到,但在會計處理上仍然應該把這筆款項作為本期營業收入。2、企業提前支付下半年的報刊費,盡管該款項是在本期支出,但不能作為本期費用處理,而應該在下半年每月分攤處理,計入下半年中的每月的費用中。
收付實現制的含義
會計上,除了權責發生制還有收付實現制。從會計發展史上看,權責發生制是從收付實現制發展而來的。收付實現制是指以款項是否收付作為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標準。簡單來說,在收付實現制下,只要是在本期收到的款項不管與該款項有關的經濟業務是否在本期發生,該款項都應該確認為本期收入;同理,凡是在本期支出的款項。,不論與其有關的經濟活動是否在本期發生,該款項都作為本期費用處理。
收付實現制的核算程序比較簡單,適用于業務簡單、信用不發達的商品經濟發展初期。
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和信用制度的發展,收付實現制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因此逐漸被權責發生制取代。
企業采用權責發生制,不僅能正確計算出企業當期的損益,而且還能向決策者提供過去發生的關于現金收付的事項和即將支付現金的義務以及未來將要收到的現金來源的信息。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收付實現制,又稱收付實現基礎或現收現付制,兩者具體如何區分?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主要區別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在處理收入和費用時的原則是不同的,所以同一會計事項按不同的會計處理基礎進行處理,其結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本期銷售產品一批價值5000元,貨款已收存銀行,這項經濟業務不管采用應計基礎或現金收付基礎,5000元貨款均應作為本期收入,因為一方面它是本期獲得的收入,應當作本期收入,另一方面現款也已收到,亦應當列作本期收入,這時就表現為兩者的一致性。但在另外的情況下兩者則是不一致的,例如,本期收到上月銷售產品的貨款存入銀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現金收付基礎,這筆貨款應當作為本期的收入。因為現款是本期收到的,如果采用應計基礎,則此項收入不能作為本期收入,因為它不是本期獲得的。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如何理解?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它是以本會計期間發生的費用和收入是否應計入本期損益為標準,處理有關經濟業務的一種制度。
凡在本期發生應從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的費用,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支付或未付的貨幣資金,均應作為本期的費用處理:凡在本期發生應歸屬于本期的收入,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收到或未收到的貨幣資金,均應作為本期的收入處理。實行這種制度,有利于正確反映各期的費用水平和盈虧狀況。
收付實現制亦稱“收付實現基礎”或“現收現付制”,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準來處理經濟業務,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計算本期盈虧的會計處理基礎。
在現金收付的基礎上,凡在本期實際以現款付出的費用,不論其應否在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費用處理;凡在本期實際收到的現款收入,不論其是否屬于本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的收入處理;反之,凡本期還沒有以現款收到的收入和沒有用現款支付的費用,即使它歸屬于本期,也不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在現金收付基礎上,會計在處理經濟業務時不考慮預收收入、預付費用、以及應計收入和應計費用的問題,會計期末也不需要進行賬項調整,因為實際收到的款項和付出的款項均已登記入賬,所以可以根據賬簿記錄來直接確定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并加以對比以確定本期盈虧。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是基于會計分期假設,都是企業會計核算的基礎。那么它們的優缺點分別是什么?
權責發生制的優缺點
優點:
(1)能直觀反映實現的收入和承擔的費用,然后把各期的收入與其相關的費用、成本對比,能準確算出正確確定各期的收益;
(2)能直觀反映某一會計期間具體的經營成果,把經濟業務的成本和利潤與現金的實際收支區分開來;
缺點:
(1)收入、費用和利潤,需要平攤到各個會計期間,還得使用折舊方法、攤銷方法和存貨計價方法計算,主觀性有點強,數據不夠客觀;
(2)操作較難,會計技術含量較高,數據處理成本較高,需要使用者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收付實現制的優缺點
收付實現制一般是行政單位使用居多,例如政府部門。
優點:
(1)能有效控制預算資金,便于安排預算撥款和預算支出的進度,并如實反映預算收支結果;
(2)有利于政府部門評價評估現金指標,能有針對性的提供信息;
(3)操作簡單,會計技術含量低,數據處理成本低,易理解。
缺點:
(1)不利于政府會計的改革和政府部門職能的轉變;
(2)與新制度不協調;
(3)受托責任狹窄,提供的財務信息有限;
(4)不利于精準決策,不利于解決提高政府績效、信息透明度的問題,可能會誤導政府決策。
會計核算的基礎
權責發生制又稱為“應收應付制,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以“應收應付”不論款項是否實際收到或支出都是由本期負擔為標準確認本期收入和本期費用;
收付實現制又稱為收付實現基礎或者稱為現收現付制,“以實收實付”為原則入賬,按照收益、費用的本期實際收到或付出為標準確定本期收益和本期費用。
最近,會計網在后臺收到了一位粉絲的提問,稱在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收入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下面就跟大家詳細講解。
權責發生制是什么?
權責發生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歸屬本期為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方法。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以下給大家介紹兩類業務的處理方法:
一、跨期收取的租金、利息
1 租金
租金收入,應按照合同約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企業提供固定資產、包裝物或者其他有形資產的使用權取得的租金收入,應按交易合同或協議規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其中,如果交易合同或協議中規定租賃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的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出租人可對上述已確認的收入,在租賃期內,分期均勻計入相關年度收入。
出租方如為在我國境內設有機構場所、且采取據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的非居民企業,也按本條規定執行。
2 利息
利息收入,應按照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金融企業按規定發放的貸款,屬于未逾期貸款(含展期,下同),應根據先收利息后收本金的原則,按貸款合同確認的利率和結算利息的期限計算利息,并于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屬于逾期貸款,其逾期后發生的應收利息,應于實際收到的日期,或者雖未實際收到,但會計上確認為利息收入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金融企業已確認為利息收入的應收利息,逾期90天仍未收回,且會計上已沖減了當期利息收入的,準予抵扣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金融企業已沖減了利息收入的應收未收利息,以后年度收回時,應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納稅。
二、分期確認收入
1 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收入
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應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相信各位會計人都不陌生,那么這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呢?計提的話是按照哪個原則來算?如果對這部分知識點不太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權責發生制指凡是在本期內已經收到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一切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不屬于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通俗的的說,就是收益與支出要配比。
收付實現制,又稱現金制或實收實付制是以現金收到或付出為標準,來記錄收入的實現和費用的發生。按照收付實現制,收入和費用的歸屬期間將與現金收支行為的發生與否,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換言之,現金收支行為在其發生的期間全部記作收入和費用,而不考慮與現金收支行為相連的經濟業務實質上是否發生。通俗的的說,就是以前款的實際收付確定收入或支出。
計提是按權責發生制還是收付實現制來計量?
費用是本期的,但本期沒有支付,累積到以后某個時間來支付,這個費用雖然沒有支付,但因為是本期的,所以需要在本期入賬,這個過程就叫做計提,計提是按權責發生制來計量的。
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可不可以同時使用?
完全不可以,會計處理方法應當前后各期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九條規定: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通常是企業都是用權責發生制,行政事業單位用的是收付實現制。
以上就是有關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銷售商品的會計處理是有按照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之分的,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兩個原則的區別,和銷售產品時,應該怎么做會計處理,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企業在銷售商品的時候,銷售價格為30000元,按照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應該怎么做賬?
(1)權責發生制:
當月: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次月: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2)收付實現制
本月不做賬
次月: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權責發生制是在沒收到款項時,但是在本期已經收到或者是發生的費用,應該先做收入和費用的處理,不屬于本期的,就是收到或者支出,都不作為本期的收入費用處理,收付實現制是什么時候收到什么時候做賬務處理;權責發生制對于盈虧的計算是比較準確的,收付實現制是簡單方便操作,但是不太科學,對盈虧的計算不太準確,我國的會計企業準則規定,我國企業采用權責發生制,但行政單位普遍還是采用收付實現制,隨著不斷完善改革,收付實現制終究會被權責發生制取代。
銷售商品時還會遇到銷售折扣、現金折扣等問題,區別可大了,你能分得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