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核算六要素是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我們一一來聊一下這六個要素。
所謂資產,按照正宗的解釋,就是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也就是說這個資產是首先是要有來源的,不管是別人投資的,借的別人的錢,還是別人白給的,總得有個來源,而且這個資源是企業可以支配的,不能支配的不能算企業的資產。
比如別人放在企業這里代為保管的東西,這不能算做企業的資產。這好比我們把錢放在銀行,讓銀行保管,對銀行來說是負債,而不是資產。
所謂支配就是我說了算,相信大家都了解我說了算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很不錯的,對吧。
最后一點是這個資源是要給帶來收益的,其實說白了,就是要增值。當然,如果經營不好,也可能會減值。
負債比較好理解,就是欠別人的錢,是企業要承擔的義務,這個義務可能是現時的,也可能是將來的,這種義務的承擔通常會導致資產的減少。
所有者權益即投資者投給企業的錢,這個錢從法律上講是不需要還的,不過要分紅,或者投資者要獲得企業的所有權。
通俗理解,負債就是企業借別人的錢,將來要還的,逾期還要收利息的,所有者權益就是為了創建企業由投資者投入的錢,這個錢不需要還,不過這個錢是要增值的,是要分紅的。
所謂收入就是企業銷售商品(有形的產品或無形的軟件、權利等)或者提供勞務(無形的,比如服務)產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就是企業掙的錢,收入會增加企業的資產,未必會增加所有者權益,這取決于收入是否大于支出。
支出就是企業的花費,具體可分為成本和費用兩類。成本是指為生產某個產品或者提供某種服務發生的需要對應到收入的部分,費用則是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研發費用,這些費用通常和收入無法對應,而是作為企業整體費用的一部分。
利潤則是指收入減去成本的部分,有利潤企業未必有錢(因為利潤要轉換成錢,這里的錢是指現金,必須盡快回收應收款),沒利潤企業一定沒錢(如果有,一定是借來的或者天上掉下來的)。
總結:資產的來源有兩塊,一塊是企業所有者的投入(即所有者的權益),一塊是借別人的(即負債),所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收入的增加會增加資產或者減少負債,成本(費用)會減少資產或者增加負債,收入減成本(費用)的利潤會增加所有者權益,利潤就是企業增值的部分。
舉例:一個人出資10萬,借款5萬成立一個公司,那么剛成立時公司資產是15萬(等于所有者權益10萬加負債5萬),為了生產產品,公司購買原材料花了3萬(成本),為工人工資支付了4萬(成本),為了賣出產品,和客戶溝通請客吃飯花了0.2萬(銷售費用),我作為總經理個人領取工資0.3萬(管理費用),產品一共生產了7件,每件成本1萬(3萬加4萬除以7),銷售出去了4件產品,每件產品售價1.2萬,那么到目前為止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下:
資產:15萬(期初成立時資產總金額)-3萬(支付原材料)-4萬(支付工人工資)-0.2萬(銷售費用)-0.3萬(管理費用)+3萬(未銷售出去的產品)+ 4.8(收入形成的應收款)=15.3萬。
負債:5萬(假設所有購買材料,支付工人工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全部為現金支出),不變。
所有者權益:10萬(期初自己投入的錢)+0.3(利潤)萬=10.3萬。
收入:1.2*4=4.8萬。
成本(費用):4萬(銷售出的產品)+0.2萬+0.3萬=4.5萬。
利潤:4.8萬(收入)-4.5萬=0.3萬。
滿足資產15.3萬 =負債 5萬+所有者權益10.3萬的條件。
拿到一份財務報表,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實分析企業財務一般從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分析,能從財務分析的各維度,各指標了解財務的情況。
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
財務報表的分析,最需要遵循的原則是——整體性。
這里又分為財務報表的整體性和行業的整體性,單獨的分析某一個報表和某一家公司沒有意義,要綜合對比。
簡單來說分為幾個步驟:
1、關鍵的財務數據和比率
2、與行業競爭者進行對比
3、分析數據驅動因素
4、形成結論。
【獲利能力分析】
營業毛利率:成本控制是否得到
營業凈利率:主營業務是否賺錢
所有者權益報酬率:融資能力如何
資產報酬率:資產配置效率如何
【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利息保障倍數:(稅前凈利/本期利息)支付利息能力
【經營效率分析】
存貨周轉率:賺錢的效率
應收帳款周轉率:市場營銷的效率
總資產周轉率:整體的運營效率
【財務結構分析】
所有者權益比率:是否主要靠股東投資或者自身獲利經營
負債比率:是否主要靠負債經營
以上的四點,要綜合四個財務報表進行綜合的分析,要避免片面分析,比如有的企業獲利能力不錯,但是償債能力比較差,就有突然崩盤的風險。
財務報表在哪里看
我們可以簡單粗暴的把公司分為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
非上市公司就只能靠企業自主提供了。非上市公司每個月都會有財務報表,如果能拿到的話,那就挨個月看吧。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屬于需要公開的資料,一般在公司自己的官方網站上和交易所指定的披露網站上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則會按照季度(勤快的)或者半年(懶惰的)發布自己的財務報表,所以只能按照他的節奏來了。
財務報表如何看
(1)歷史盈利能力
一個企業存在的目的一般都是掙錢(慈善機構和特殊目的公司不在此列),所以盈利能力是第一要務。那如何評價一個企業的盈利能力呢?私以為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書本上一定不會這么教你的,所以你看看就好,千萬別拿這個去挑戰老師,畢竟考試分數是掌握在他(她)手上的):
a. 凈營運資產的年收益率
凈營運資產=營運資產-營運負債
凈營運資產年收益率=扣除借款利息和研發支出后的年凈利潤÷凈營運資產
b. 凈資產收益率
這個屬于標準指標,就不廢話了,可以放心大膽食用。
(2)預期盈利能力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看企業也是一樣,不僅需要關注過去是否是一名優等生,還要擔心未來會不會變成一個渣男。
a. 存量(現存業務)主要依據公司歷史上的經營狀況進行推演,各種趨勢性指標都值得一看,收入增長率、毛利率變動、費用率變動、凈利潤增長率、凈利潤率變動等。指標都比較標準。
b. 增量(新增業務)增量業務和增項業務
(3)重大風險
盈利能力再強的企業,也可能被這些風險給坑沒了,所以看完了好的方面,接下來就要學習避坑指南了。
a. 現金流風險
b.減值風險
隨著數字化技術和財務共享的發展,財務共享建設正逐步深化。為發揮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最大價值,用友網絡財務共享專家唐勇提出了幾個關鍵點,需要企業重視:
從整體財務職能轉型的視角規劃財務共享中心的定位:
企業在規劃財務共享中心時,不應單純看重共享,而是要把握整體財務轉型的趨勢,明確財務共享中心在企業內的定位和職能邊界,以更好地支持企業財務轉型,更好地為企業提供財經支持。
從集團管控的視角建設財務共享中心的能力:
傳統的財務共享中心需要承擔起會計核算服務,同時還需要更多地承擔集團業務過程和財務核算標準的管控能力,實現業財、管財、業管的共同融合,逐步加強共享的管理會計能力。
從業財深度融合的視角建設財務共享中心的能力一:
財務共享中心需要不斷加強服務的一體化能力和橫向融合能力,通過規則化的流程和平臺集中處理業財交易過程,實現業財和管財的深度融合,解決傳統ERP上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以及管理信息的分離。
從業財深度融合的視角建設財務共享中心的能力二:
企業需要建立以事項中心內核,融入“財務中臺技術路線與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為兩驅的綜合財務共享平臺,快速構建與提升平臺能力,快速響應業務需求,實現集團化、標準化管控,支撐共享全球化運營。
從數據沉淀的視角建設財務共享中心的數據賦能能力:
財務共享中心需要將業財交易過程的數據實時沉淀下來,并通過預警、數據推送等模式將實時信息提供給前端業務,以提高財務共享中心的數據服務能力。
新的財務共享中心不僅要構建業務過程管理,還要連接企業現有業務管理過程,實現業財深度融合。共享中心沉淀的海量數據也變成了企業的重要資產,滿足各級管理者的財務分析、財務預測、決策支持等需求,具有越來越重要的能力。
隨著數字化技術應用的深入,共享中心的核算服務功能將逐步消退,傳統共享中心應提升自身的價值,發揮更大的數據價值,成為企業數據服務中心的必然趨勢。
用友BIP財務共享,應用大智移云物等全球領先技術,助力企業實現業財稅資檔數智多元組合解決方案,為企業財務數智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為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生態化、全球化服務,超過500家央、國企及大型企業共同選擇用友BIP財務共享,比肩開啟財務管理新模式,對標世界一流,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內容來源: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MA作為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難度已經到了c級,考生們對于備考的思路一直在摸索階段,今天會計網就來說說CMA的備考要素有哪些?
CMA的備考要素
1、自身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決定是否自學CMA的首要因素。除了對知識的自我把握和理解,學習能力還包括學習的決心,即學習的意志力。一個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自學意味著獨自備戰。如果你報名上課,你將在老師和同學的陪同下一起戰斗。同時,老師可以幫助你指導知識點。多年的教學經驗往往使教師掌握得更透徹。如果他們自己學習,他們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無法掌握測試場地。他們在通常不進行測試或分數權重較低的地方花費了大量精力,并以兩倍的努力獲得了一半的收獲。
2、備考時間
在考慮自學CMA是否可行時,首先問問自己,你計劃贏得CMA的時間有多長。一年兩門課程的考試強度與三年不同。一般來說,備考時間越長,越適合自學CMA。然而,戰爭準備時間拖得越久,人們就越容易分心。這也需要考慮。
3、備考身份
根據CMA注冊會員身份,考生可以分為專業會員,學生會員和教師會員。小編認為不同的會員是否適合自學CMA的情況不可一概而論。學生會員有時間可以自學,教師會員可以利用寒暑假也可以進行自學。專業會員一般是在職工作人士,只能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那么這擠出來的時間如何高效利用就至關重要了。會計網還是建議報班,在周末面授課時全天學習,還可以向老師請教平時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查漏補缺。
FRM考試備考一般需要各位小伙伴們準備至少15周的時間,大家在備考的時候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1、調整備考時間均值
2、預估每天能投?復習的時間
3、計算單個級別的備考周期
因為GARP協會已經給出了FRM考試的參考備考時長,有了備考時間的參考,就可以估計個人的備考時間:
首先,可以根據個?的基礎情況,對備考時間均值做浮動調整:
?如兩位考?,?位是?學??融專業、?作也??融?業、英語?平?般;?另?位則是?融專業本碩、?融從業?員、英語?平優秀。
那么兩位考?所適?的預估備考時間,肯定是不同的,前?位建議在均值?平做上?調整,?后?位可能可以根據?身情況做下?調整。
其次,我們除了要調整備考時間均值,還需要根據?身情況,盡可能準確的預估每天能投?復習的時間:
?如兩位考?,假設他們的?融基礎相同,只不過?位是職場新?、平時?作不加班、單身;?另?位則是職場??、經常加班、已婚有兩娃。
那么這兩位考?所適?的預估復習時間,肯定是不同的。
前?位可能每天投?復習的時間在2-3?時,?后?位可能只有0-1?時。最后,有了調整后的備考時間,和預估的每天能投?復習的時間,就可以近似計算單個級別的備考周期了。
僅以準備?級考試為例,備考均值為303?時,假設經過調整,備考時間為300?時。
如果每天能投?復習的時間為1?時,則備考時間為300天,備考周期預計10個?
如果每天能投?復習的時間為2?時,則備考時間為150天,備考周期預計5個?
因此,我們可以根據計算后的備考時間,確定備考周期,從?明確兩級考試累計的總備考時間。
如果決定要考FRM,建議按照上述流程,調整備考時間均值,預估每天能投?復習的時間,計算出合理的適合?身情況的備考周期。
能早學就早學是對大家最良心的建議,畢竟臨考前總會有那么些特殊事件發生,前面學習不夠充分,等到后續沖刺就會覺得,一刷一道錯題,看了答案還是似懂非懂,但是又沒有時間再回過去學習了。
我建議總體復習時間可以按照4-3-3的形式去分配,40%的時間用在第一輪基礎復習,30%的時間用于強化鞏固,再有30%的時間則用來考前刷題,前面基礎打不扎實后面刷題就會覺得有心無力了。
盡早拿到FRM證書是每個考生的愿望,但是想要獲得FRM證書除了通過FRM兩級考試以外還需要擁有兩年的全職相關工作經驗。
事實上,想要一年通過FRM兩級考試本身就比較難,很多人都是選擇網課學習以保證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FRM兩級考試。如果考生在通過FRM兩級考試后已經擁有兩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就可以直接向協會申請FRM證書了,相對而言整個獲證時間是比較短的。
畢竟FRM每年都有兩次考試機會,還能兩級一起考,只要學習方法適當,在一年之內通過FRM兩級考試是沒有問題。
摘要:本文通過對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關鍵詞進行分析,探討了企業在追索金額、資本支出預算、提示收票已簽收、機會成本遞增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同時,結合實際案例,分析了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浙江德威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和上海華皓會計師事務所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一、追索金額
追索金額是指企業在應收賬款逾期后,向客戶追討的款項。企業在進行業務往來時,往往需要對客戶的信用風險進行評估,以便在簽訂合同時設定合理的賬期和利率。然而,在實際業務中,由于各種原因,部分客戶可能會出現逾期付款的情況。這時,企業需要根據合同條款和相關法律法規,通過法律途徑追討欠款,以維護自身的權益。
二、資本支出預算
資本支出預算是企業在計劃期內用于購買固定資產或進行長期投資的預算。企業在制定資本支出預算時,需要考慮市場需求、技術進步、政策法規等多種因素,以確保投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此外,企業在執行資本支出預算時,還需要關注項目進度、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問題,以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三、提示收票已簽收
提示收票已簽收是指在企業收到發票后,將發票信息錄入系統并通知對方的一種操作。這一操作有助于企業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提高資金回收速度。同時,通過提示收票已簽收,企業還可以避免因發票丟失、遺失等原因導致的糾紛和損失。
四、機會成本遞增
機會成本遞增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企業為獲取某項資源而放棄的其他資源的價值逐漸增加。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機會成本遞增意味著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資源配置,以降低機會成本。例如,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時,需要考慮到原材料采購、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成本變化,以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五、會計師事務所的角色
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浙江德威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和上海華皓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機構通過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咨詢等服務,幫助企業發現問題、改進管理,提高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同時,這些機構還可以為企業提供風險管理、稅務籌劃等方面的專業建議,幫助企業降低經營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
六、結論
企業財務管理涉及眾多關鍵要素,如追索金額、資本支出預算、提示收票已簽收等。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需要關注這些要素的變化和影響,以確保財務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企業還需要借助專業機構的服務,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會計要素主要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那么企業的會計六要素確認條件分別是什么?
資產要素的確認條件
資產是由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控制或者擁有,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確認條件:
(1)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資產的賬面價值=資產的賬面余額-資產折舊或攤銷-資產減值準備
負債要素的確認條件
負債是由企業過去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確認條件:
(1)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2)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能夠可靠地計量
所有者權益要素的確認條件
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數量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
確認條件:
所有者權益的確認主要依賴于其他會計要素,尤其是資產和負債的確認;所有者權益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于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收入要素的確認條件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確認條件:
(1)與收入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經濟利益流入企業的結果會導致企業資產的增加或者負債的減少;
(3)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費用要素的確認條件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確認條件:
(1)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出企業;
(2)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
(3)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
利潤要素的確認條件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確認條件:
要依賴于收入和費用以及利得和損失的確認,其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于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金額的計量
預算管理是一種有效的財務管理工具,它有助于組織管理者制定、實施和監督預期的財務目標。在進行預算管理時,有一些基本原則和要素需要被考慮和遵循。下面是預算管理的基本原則和要素的概述。
1、適應性:預算管理應該適應組織的特定需求和目標。預算方案應該與組織的戰略規劃保持一致,并能夠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
2、可實施性:一個好的預算方案應該是可實施的。這意味著預算的目標和指標必須是合理和可達到的,而且預算制定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資源的可用性。
3、靈活性:由于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預算管理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管理者必須能夠適時地調整預算方案以適應新的發展和條件。
4、可度量性:預算管理應該依賴于可度量的指標和目標。這些指標和目標應該能夠衡量組織的績效,并用于評估預算執行的結果。
5、參與性:成功的預算管理需要廣泛的參與。各級管理者和關鍵利益相關者應該參與預算制定和解釋過程,以確保他們對預算方案的理解和支持。
6、監控和控制:預算管理包括對實際績效的監控和控制。與預算目標進行實際績效比較,識別差距并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調整。
預算管理的要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預算制定:這是預算管理的基礎。預算制定涉及確定預算的目標、時間周期和資源分配等方面。它需要考慮組織的戰略目標和市場需求。
2、預算執行:一旦預算方案制定完成,就需要著手執行。這包括將資源分配到各個部門和項目、確保預算的準確實施以及監督和評估執行過程。
3、預算控制:預算控制是確保預算執行符合預期的過程。它涉及到檢查和解釋實際績效與預算目標之間的差距,并采取糾正措施。
4、預算溝通:預算管理需要有效的溝通和信息共享。這包括向員工、管理層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傳達預算方案、目標和預期結果,以便他們能夠理解和支持預算管理的目標。
綜上所述,預算管理的基本原則涉及適應性、可實施性、靈活性、可度量性、參與性和監控和控制。同時,預算管理的要素包括預算制定、預算執行、預算控制和預算溝通。遵循這些原則和要素可以幫助組織實現有效的預算管理,并實現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