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盤盈很可能是因為工作中出現紕漏而導致的情況。以下幾種情況是盤盈的常見原因:
1、在為購貨方發貨時,出現了漏發或者少發的情況;
2、購貨做賬時,賬面入庫數量比實際收貨數量小;
3、發貨做賬時,賬面出庫數量比實際發貨數量大;
4、購貨時,可能混入了其他貨物;
5、購銷貨物時,發生誤差的長期積累。
對于上述發生盤盈的常見原因,財務人員應當逐項排查,才能根據實際情況更正盤點結果。
盤盈的存貨應按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并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進行會計處理,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沖減當期管理費用。
賬務處理如下:
批準前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批準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管理費用
存貨盤盈是指單位清查出無賬面記載或反映的庫存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和產成品等。根據存貨盤點表、經濟鑒證報告或證明、其他材料(保管人對于盤盈的情況說明、價值確定依據等)進行認定。
存貨盤點表是記錄盤點日財產物資實際數量的原始憑證,通常一式兩份,一份由保管人留存,一份送交會計部門與賬面記錄核對。
對于盤盈的存貨,應當計入收入總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第六條規定:“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
銷售凈利率下降,一般是因為企業的凈利潤降低,或者同樣的凈利潤的情況下,企業的收入提升造成的。銷售凈利率,是凈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銷售凈利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銷售凈利率,是凈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的多少,表示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根據銷售凈利率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如果銷售凈利率下降,一般是因為企業的凈利潤降低,或者同樣的凈利潤的情況下,企業的收入提升造成的。
銷售凈利率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其中,凈利潤(稅后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虧損為負)+投資收益(虧損為負)-所得稅費用。
銷售凈利率與銷售毛利率的區別
1、銷售凈利率又稱銷售凈利潤率,是凈利潤在銷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銷售凈利率通常可以反映出每一次的銷售收入,即可以為企業帶來多少凈利潤,是銷售收入收益水平的表現。
2、銷售毛利率的計算公式:(銷售凈收入-產品成本)÷銷售凈收入×100%=銷售毛利率
銷售毛利率指標是根據企業利潤表中的項目計算得出,投資者或公司管理層等報表使用者可通過財務報表和各項指標更好的了解企業當前的情況,以便做出更有利的決策。
3、銷售毛利率有助于企業選擇投資方向、可以預測企業的發展并衡量企業的成長性。銷售毛利率指標還有助于合理預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銷售毛利率在分析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空間和變化趨勢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它可以對企業的某一主要產品或是主要業務的盈利狀況進行分析,由此來判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變化趨勢。
公司發生的營業成本是經常性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產品成本,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如果營業成本突然增加了,一般影響因素有哪些?
營業成本增加原因
營業成本增加的原因:
1、材料價格上漲;
2、人工成本提高;
3、制造費用增加等。
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于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在確認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等時,應當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進行核算。
營業成本是否包括工資?
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營業成本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是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若是工資屬于能直接與某項收入進行配比,與某項收入直接相關,則營業成本包括該工資。相反,則不包括。
營業成本是否包括三費?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不包括營業外支出,期間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是期間費用,所以營業成本不包括三費。
三費是指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具體項目包括: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業務招待費、稅金、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攤銷、咨詢費、訴訟費、開辦費攤銷、壞賬損失、公司經費、上繳上級管理費、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董事會會費以及其他管理費用。
企業在銷售產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勞務等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由企業負擔的包裝費、運輸費、廣告費、裝卸費、保險費、委托代銷手續費、展覽費、租賃費(不含融資租賃費)和銷售服務費、銷售部門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以及其他經費等。銷售費用是企業銷售成本的組成部分。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凈損失(有的企業如商品流通企業、保險企業進行單獨核算,不包括在財務費用)、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籌資發生的其他財務費用如債券印刷費、國外借款擔保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