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當企業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時候,就會用到相應的備用金。對于財務人員人員而言,了解對公賬戶的備用金怎么使用很有必要,接下來就跟著會計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對公賬戶的備用金是怎么使用的?
1、銀行對公賬戶余額確認是余額充足的情況下,出納人員首先應當填寫支票使用登記簿,其次在財務主管或者主管會計審核批準后,填寫相應的現金支票,并把相應取現日期、取現金額、用途填上,還要蓋上財務專用章。最后符合了《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即可將備用金取現出來。
注:現金支票上填寫取現用途的時候,可以寫上備用金或者差旅費。
2、使用公司網銀向公司法定代表人個人賬戶進行支付,可以通過個人賬戶的方式將現金取出來。但要注意法定代表人向公司借款的這種情況,應當在一年內歸還。
3、按用款部門的實際需要就是備用金定額管理。對備用金定額進行核定,按照定額撥付現金的管理辦法基金進行。如果用款部門按照規定的開支范圍對備用金進行支用后,那么可以憑借支出憑證向財會部門進行報銷。財會部門將會把相應現金如數付給,最后使得備用金與定額能夠一致。
4、小額備用金用在費用開支上,實行定額管理的辦法。備用金用在銷售找零用方面,則按照營業柜組核定定額并且撥給現金。
5、用款部門以實際需要向財會部門領款的管理辦法就是備用金非定額管理。當憑借相關支出憑證向財會部門進行報銷的時候,可以當作是減少備用金來進行處理,一直到用完為止。
6、如果需要對備用金進行補充,則應當對撥款及領款手續另作辦理。
對公賬戶的備用金是怎么使用的?作為財務人員,你都了解了嗎?建議收藏!
作為財務人員,對于金稅三期,你了解有多少呢?近期,有小伙伴留言:金稅三期不開票收入該如何報稅?這一實務知識,財務人員必須掌握!接下來就跟著會計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金稅三期不開票收入如何報稅?
答: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 未開具發票一欄里填寫未開票收入。
1、發生未開票納稅義務期間,申報增值稅的時候,仍要把正數銷售額填列在“未開票收入”這一欄里。注意要保留合同、收錄記錄等相關證據。
2、對于未開票收入,假設在日后開具發票,那么開具發票期間申報增值稅的時候,不能把負數填列在未開票收入這一欄里。應當用開票銷售額減去已經申報的未開票收入計算差值,其相應數額在開票收入這一欄次填列。
3、如果對比異常是因為第2項操作所產生的,不能在網上申報的時候,應當按照主管稅務機關的要求接受相應審核。并且要提交能夠證明“ 該項差額與以前期間申報的未開票收入金額一致性”的相關證據。完成正常申報的申請、稅控設備的解鎖。
知識拓展:金三期怎么檢查未入賬的不開票收入?
1、企業稅負水平要比同行業的低,且幅度較大。
經過近些年來申報數據及實地檢查發現,企業稅負水平如果低于同行業的,且幅度較大,成本費用率也比收入增長率高得多。發生這一異常現象的,企業產品銷售對象多數為小規模納稅人,且他們采購相應茶品后,都不要發票。但在企業納稅申報的時候,并未體現不開票收入。
2、未開票收入在收入總額中的比重太低
由于行業性質不同,其經營特點也有所不同。所以不是所有行業未開票收入比重低的都會被認為是稽查重點。
各位會計人,應該對公司即將要上市時的財務分析指標分析的把控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當公司即將上市時,對財務報告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在上市條件中的一點就有提過,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說說,上市公司的特殊財務分析指標,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稀釋每股收益
上市公司必然是股份制公司,那么就會涉及到每股收益,我們今天說的稀釋每股收益是指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礎上,潛在普通股轉換為普通股之后,普通股的股數增加,需要重新計算每股收益,這樣子的可轉換債券的每股收益已經被稀釋了,稱為稀釋每股收益也稱為沖淡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實際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二)案例分析
甲公司全年1月1日發行票面利率為6%的可轉換債券,面值為1200萬元,規定每120元可面值可轉換為1元面值的普通股100股,去年的凈利潤為6000萬元,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為5000萬股,甲公司適用的稅率為25%,那么甲公司去年的稀釋每股收益為多少?
A:1.009
B:1.0
C:2.1
D:2.12
解析:
1、凈利潤的增加=1200*6%*(1-25%)=54萬元
2、普通股股數的增加=(1200/120)*100=1000股
3、稀釋每股收益=(6000+54)/(5000+1000)=1.009元/股
由上可得,甲公司去年的稀釋每股收益為1.009元/股,想了解更多的有關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哦!
中級會計師考試財務管理內容,其實和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是相近的,主要是對企業經營管理進行數據分析,數據從報表中得來,但是投資者和運營者的立場不同,所以對報表所在意的角度不同,要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有關財務指標分析的一些問題,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財務分析指標
我們首先要知道,財務分析指標有哪些,在企業通則中規定了三種財務指標,分別是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其中又是以各種利率來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分別有息稅前利潤、權益乘數、總資產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財務杠桿系數等,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看有關的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
甲公司是大型的企業集團,為了對各控股的子公司進行績效管理評定,所以需要掌握相關的財務數據,其中特別是公司的財務指標對公司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控股子公司的財務數據如下:
(1)營業收入:8.58萬元
(2)利息支出:0.38萬元
(3)利潤總額:0.51萬元
(4)凈利潤:0.37萬元
(5)平均負債總額:4.34萬元
(6)平均資產總額:7.66萬元
那么,請分別計算子公司的財務指標
1、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費用=0.51+0.38=0.89萬元
2、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0.89/0.51=1.75萬元
3、營業凈利潤=凈利潤/營業收入=0.37/8.58萬元=4.3%
4、總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總資產=8.58/7.66=1.12次
5、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7.66/(7.66-4.34)=2.31
6、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股東權益=0.37/(7.66-4.34)=11.1%
以上就是有關企業財務狀況指標分析的案例,想了解更多有關注冊會計師《財務管理》方面的內容,請多多關注會計網哦!
今天說的保本點和保本作業率其實就是單一產品的本量利分析中的一個小的知識點,其他的還有安全邊際額和安全邊際率的一些知識點,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一)單一產品的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的具體知識點是成本、業務量和利潤的分析,是息息相關的,這種分析方法,可以用來預測企業的獲利能力,預期達到目標利潤要銷售多少產品,預測變動成本和銷售價格因素對利潤的影響等等。
(二)案例分析
甲企業生產A產品,單位價格為3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18元,固定成本為每月90000元,每個月的實際銷售量為30000件,假設以一個月為計算周期,保本點銷售量為多少件?安全邊際額為多少?保本作業率和銷售利潤率為多少?
A:3500,500000,75%,40%
B:7500,675000,25%,18.75%
C:3500,675000,75%,40%
D:7500,500000,25%,18.75%
解析:
1、這道題綜合考察了單一產品的量本利分析
2、保本點的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單位價格—單位變動成本)=90000/(30—18)=7500件
3、安全邊際額=實際銷售量*單位價格—保本點銷售量*單位價格=30000*30—7500*30=675000元
4、保本作業率=保本點銷售量/實際銷售量*100%=7500/30000*100%=25%
5、安全邊際率=1—保本點作業率=1—25%=75%
6、銷售利潤率=保本點作業率*安全邊際率=25%*75%=18.75%
以上就是有關單一產品本量利分析的幾個知識點和計算方法,想了解更多有關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哦!
財務管理的第三章節內容,都是關于預算管理的,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有關財務預算編制的知識內容,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財務預算的編制
財務預算是集中反應一定期間內的現金收支、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預算,財務預算可以根據財務狀況的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編制。
(二)案例分析
某公司要編制第四季度的現金預算,現金多余或者是不足的部分為—18450元,資金的籌集和運用部分列示歸還借款利息700元,如果企業需要保留的現金余額為4000元,銀行借款的金額要求是1000元的整數倍,那么公司的第四季度的借款金額為多少?
A:22000元
B:21000元
C:23000元
D:24000元
解析:
1、這道題主要考察財務預算的編制知識點
2、假設借入金額為X元
3、X—18450—700>=4000,解:X>=21750
4、因為銀行借款的金額要求是1000元的整數倍,所以借款的金額為22000元
以上就是有關財務預算的編制的案例分析,這里面涉及到了整數倍的問題,如果不要求是整數倍的話,那就直接按照算出來的得數,選擇答案,所以要注意整數倍這一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哦!
大家可能聽過財務杠桿這個名詞多于財務杠桿系數,其實財務杠桿和機會成本的意思有點相近,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財務杠桿系數的知識點,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一般是用來反應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程度,包括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也是指每股稅后利潤和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在普通股范圍里)
(二)案例分析
甲公司的資本總額為1200萬元,其中債務資本為400萬元(年利率為12%),甲公司生產的產品,固定的經營成本為20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5%,銷售額為1100萬元,那么,財務杠桿系數為多少?
A:1.76
B:1.28
C:1.17
D:1.34
解析:
1、這道題主要考察的是財務杠桿系數的知識點
2、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
3、財務杠桿系數= [1200*(1—65%)—200]/[1200*(1—65%)—200—400*12%]=1.28
(三)總杠桿系數
總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利潤總額=(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潤總額*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潤總額)=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以上就是和財務杠桿系數有關的案例和總杠桿系數有關的公式,想了解更多有關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信用成本在中級會計師考試的考點不是很多,但是考生們也要對這個知識點有了解,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知識點,和會計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信用成本
應收賬款信用成本,是指企業在持有一定應收賬款的付出的代價,應收賬款信用成本還包括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壞賬成本;信用成本包括風險成本、機會成本和資金占用成本,我們考生了解和接觸最多的就是風險成本和機會成本了。
(二)案例分析
甲公司的年賒銷收入為800萬元,平均的收賬期為70天,壞賬損失為賒銷額的10%,年收賬費用為6萬元,甲公司認為通過增加收款人員這個措施,可以縮短收賬期,可以把平均收賬期縮短為60天,壞賬的損失額降為賒銷額的8%,假設甲公司的資本成本率為7%,變動成本率為60%,那么為了使得變更經濟更為合理,計算一下新增收賬費用的上限為多少?每年的時間按照360天計算。
解析:
1、這道題主要考察的是信用成本的知識點
2、要使得變更經濟更為合理,那么,新方案的信用成本<=原來方案的信用成本
3、800*60/360*60%*7%+800*8%+新方案收賬成本<=800*70/360*60%*7%+800*10%+6
4、新方案費用<=25.44萬元
5、新增的收賬費用=25.44—6=19.44萬元
所以新增的收賬費用不應該超過19.44萬元
以上就是有關信用成本以及新增收賬費用的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有關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知識點,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多數企業在業務交易往來中,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都會向對方提出交納保證金的要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企業支付投標保證金財務如何做賬?超實用!
企業支付投標保證金的賬務處理
企業支付投標保證金時,財務應當做以下賬務處理:
錢匯入公司賬戶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某人
匯保證金時:
借:其他應收款——某單位
貸:銀行存款
招標機構退保證金: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單位
收到轉入的保證金多退少補如何做賬務處理?
支付保證金時:
借:其他應收款——保證金
貸:銀行存款
收回時部分保證金: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保證金
未退回部分視其具體原因才能處理
投標保證金繳納形式
投標保證金繳納形式包括:
1、現金
2、銀行出具的銀行保函
3、銀行匯票
4、保兌支票
5、現金支票
投標保證金怎么處理?
答:開標前的投標文件因可以撤回,所以投標保證金不會被沒收。開標后至中標通知書發出前,即投標有效期。于投標有效期內,投標書不可以撤回,執意撤回投標書的情況下,投標保證金將會被沒收。
如果招標方要求延長投標有效期,答應的情況下則可以將投標保證金的扣留時間相應延長,投標書不可撤回,也不可修改。不答應的情況下,投標書也就失效了,到時將會返還投標保證金 。
財務人員工作中經常要處理保證金相關的賬務問題,公司交保證金時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那么公司收到退回的投標保證金該如何做賬?來跟隨會計網一同了解下吧!
公司收到退回的投標保證金賬務處理
1.交保證金時,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
2.退回投標保證金時,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
3.投標保證金退回帶利息:
借:其他貨幣資金——保證金
貸:財務費用——利息收入
公司收到項目的保證金如何做賬?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XX公司
收到對方單位預付款保證金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預收賬款
投標保證金在哪些情況下被沒收?
1、投標人在投標有效期內撤回其投標的情況下,投標保證金將被沒收。
2、中標人如果在規定期限內沒有按照規定簽訂合同或者按照規定接受對錯誤的指正,投標保證金則會被沒收。
3、中標人在規定期限內沒有提交履約保證金。
4、投標人采用不正當手段騙取中標的,投標保證金會被沒收。
企業為了激發經銷商的采購欲望,當經銷商在采購滿一定數量或金額時,會按照一定比例返還,發生時可以計入“銷售費用”科目核算,具體的賬務處理怎么做?
銷售返點的會計分錄
1、支付銷售返利方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期末對于捐贈的商品進行納稅調整
2、收到銷售返利方
收到實物銷售返利方沖減有關存貨成本
(1)供貨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主營業務成本
(2)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什么是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展覽費和廣告費、商品維修費、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等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職工薪酬、業務費、折舊費等經營費用。
主營業務成本是什么?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企業應當設置“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用于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借記該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等科目。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貸記該科目,結轉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無余額。
9、10月是人才招聘旺季,也是應屆生找工作、打工人跳槽、企業人才招聘的一個高峰季節。而對于找工作和即將跳槽的打工人來說,如何寫好一份令HR心動的簡歷是至關重要的!
01、簡歷篩選機制
首先,HR拿到我們的簡歷會快速篩選,
針對不同的招聘崗位,HR會先列出最多三個關鍵詞出來:
1.專業背景
如今這個時代,沒有學歷真的寸步難行,很多公司的招聘條件都設置了大專起步。
所以HR會先了解你的
畢業院校:如果是985/211院校直接過關,普通院校會根據崗位要求選擇相關類型院校。例如財務選擇財經類院校,通信選擇科技類院校。
專業:術業有專攻,這個不用多說了,但是很多崗位如果沒有寫明對口專業的也可以忽略不計。
證書:證書是能力的最好證明。很多高薪崗位招聘要求都是一本證書,若擁有一本好的證書不僅能讓HR眼睛一亮,也讓你輕松超越很多人。
培訓經歷:擁有相關經歷更勝一籌。如應屆生,曾經在某公司實習過,HR看到,恨不得當場面試!
2.從業背景
老板都不想自己的員工是個小白,從頭培訓,最后留不住就糟糕了!
工作年限:工作經驗越長越值得信賴,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也是HR的不二人選。
行業年限:干一行愛一行,如果在同一個行業長時間干,累計到的經驗、資源都是相當豐富的,也會覺得比較穩定。
職位變化:如果長時間崗位、薪資無變化,HR可能會懷疑工作能力以及是否有上進心。
項目經歷:從經手過的項目結果觀察候選人。
3.穩定性
家庭籍貫:住哪里、籍貫在哪?從而判斷你是否久居,有無回鄉發展的打算.
婚姻狀況:已婚讓人感覺更穩定。
期望薪資:高不成低不就。
4.黃金標準
求職簡歷三條黃金標準:
1.簡歷與崗位匹配度
2. 簡歷簡潔易懂
3. 簡歷模塊分明
02、財務簡歷怎么寫?
那么作為財務的簡歷要如何寫才能俘獲HR芳心?
答:根據HR篩選規則投其所好。
1.學歷文憑
入這行首先得有相關證書, 如已有相關證書大膽寫在教育背景下,讓HR一目了然。
證書沒拿到手?
如已經通過的,也可直接列出來。
如仍在備考階段,也可寫明正在備考,某時某刻開考。
2.專業知識和技能
財會知識基礎是用人單位首要考慮因素,需在簡歷重點體現:
財務相關知識:財務指標、會計分錄...
財務相關技能:憑證整理、發票印制...
3.相關經歷
重財務經歷,輕營銷、文秘等其他工作。
一句話,讓HR在最短時間看到你的閃光點。
如有財務實習經歷也要寫出實操中的感同身受。
03、財務簡歷的8條建議
一:求職意向
唯一的求職意向會讓你的簡歷更具有針對性,HR也會認為你有良好的職業規劃,加分↑。
二:簡歷照片
不得不承認,如今的生活中、職場上,顏值確實會帶來一些便利。
一張優秀的照片會讓你的簡歷脫穎而出增加記憶點,加分↑。
三:簡潔
簡歷,簡歷,不要太復雜了!HR很忙的,每天要看的簡歷跟你看的發票一樣多。
還是那句話,最短時間展示自己,一張紙濃縮,盡顯自己的才華。
四:工作經歷
工作經歷,不要在只寫標題、職責了!多以數據化體現!
這里會計網特別推薦“STAR”法則:
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
還沒聽過的同學趕緊學起來了!
總結:STAR法則就是,為什么做這件事?任務是什么?你在做了什么?得到的結果是什么?
五:職業化
簡歷不是作文,不要再寫你、我、他了!
STAR用起來,負責什么工作,采用什么方法,達到什么結果!
六:客觀化
可以自信,但不要吹牛!不然最后背調的時候可就慘了...
七:附件
持有證書、獎狀可直接在簡歷中寫明。除非招聘崗位有明確要求附上,否則不要捆綁到簡歷里。HR看簡歷都費勁,影響體驗!
八:不會寫?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如今互聯網那么發達,在網上就能找到優秀的簡歷參考,也可以找身邊的朋友學習。
好了,關于簡歷,會計網只能說這么多了,祝大家在這個金九銀十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本文為財稅智囊團公眾號整理原創發布,部分素材來源知乎。
在為CMA做準備的過程中,可以說是一場長期的斗爭,如果想贏得這場“戰斗”,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財務報表是CMA學習中相當重要的知識點,那么它有什么局限性?
CMA重要知識點之財務報表的局限性
1、歷史成本。歷史成本法比較可靠,但相關性相對較差。
2、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的選擇。采用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計算得到的凈利潤是不相同的。
3、忽視無法量化的項目價值。例如,人力資源的價值、品牌認可和信譽的價值,或公司客戶基礎的價值,這些項目都無法準確或可靠估計。
4、會計估計和判斷的運用。財務報表運用了大量的估計和職業判斷。估計的差異意味著很難對兩家或多家公司的利潤表進行對比。
5、資產負債表的表外信息。
6、非付現交易。現金流量表忽略了非現金交易,例如,用股票交換不動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優先股或債權轉化為普通股股票,或者發行股票償還債務。任何會影響資產或負債的非現金交易事項僅僅只在附注或補充材料中列報。
作為CMA考試的主要知識點,財務報告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提供實體財務信息
財務報告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公司的財務信息。這是財務報告概念框架的首要目標。
2、現有及潛在投資者支持
關于目標公司的信息很多。投資者應該獲得投資并進行評估,增加現有投資,回收投資。財務報告是信息的主要來源,幫助投資者獲取有關評估和決策的大部分財務信息。如果他們想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財務報告將是你評估的主要信息來源。現有和潛在投資者一般利用財務報告分析和分解潛在的投資決策。
3、監督實體預期未來凈現金流入
財務報告的目的不是讓使用者知道企業的財務狀況好壞,而是讓他們知道企業大小。他們還準備幫助用戶,特別是投資者預測實體的未來現金流量。潛在投資者和現有投資者可以使用財務報告來評估對公司現金流量前景的潛在不利影響。
CMA考試重點繁多,今天會計網為大家歸納總結了p2部分第一章的知識點,主要是關于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分享,希望對大家考試有所幫助。
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
百分比式財務報表
(1)垂直百分比式財務報表(縱向)
(2)水平百分比式財務報表(橫向)
財務比率(優點:同行比較分析/表明效率和風險/平衡不同規模的影響)【缺點:
歷史數據不準/公司政策不同/特殊事件影響】
一、短期償債能力
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酸性測試比率)=(現金+有價證券+應收賬款)/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現金+有價證券)/流動負債
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流動負債
二、營運能力分析
應收賬款周轉率=年賒銷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x100%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x100%
存貨周轉天數=365/存貨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額/總資產平均余額x100%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額/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平均凈值x100%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現金周期=經營周期-應付賬款期
三、資本結構分析
杠桿
1、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的百分比/銷售額的變動百分比(定義
式)
(計算式)=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
2、財務杠桿系數=凈利潤的變動百分比/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百分比(定義
式)
(計算式)=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
3、總杠桿系數DTL=DOLxDFL(計算式)-邊際貢獻/稅前利潤
4、財務杠桿比率=資產/權益
長期償債能力的計算公式
1、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長期負債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負債+權益)
3、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權益總額
4、利益保障倍數(利息覆蓋數)=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
5、固定費用保障倍數=扣除固定支出和稅款前的利潤/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包括:利息支出,本金償還,租金支出)
6、現金流量固定支出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固定自處+稅款
支出)/固定支出
CMA即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自09年引進中國以來,一直深受國內人士的高度認可和關注,報考人數持續上升,今天會計網會為大家介紹財務報表分析。
CMA知識點歸納之財務報表分析
1、獲利能力分析
利潤率分析
銷售毛利率=毛利/銷售額*100%
營運利潤率=營業利潤/銷售額*100%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額*100%
資本投資回報率
ROI投資回報率=業務單元利潤/業務單元資產*100%
ROA總資產收益率=稅后利潤/總資產*100%
ROE權益報酬率=稅后利潤/股東權益總額*100%
杜邦分析模型
權益報酬率=凈利潤/凈資產
權益報酬率=利潤率x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可持續增長率=(1-股利分配率)*權益報酬率(ROE)
2、反映市場價值的財務比率
市盈率=市場價格/每股收益(EPS)
市凈率=市場價格/每股凈資產
基本每股收益=提供給普通股股東的稅后利潤/發行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
稀釋每股收益=稀釋后提供給普通股股東的稅后利潤/稀釋后發行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
股利收益率=每股現金股利/每股市場價格
股利支付率=每股現金股利/每股凈利潤
3、經濟利潤與會計利潤
會計利潤=總收入-顯性成本
經濟利潤=總收入-顯性成本-隱性成本
經濟利潤=息前稅后利潤-(長期負債+股東權益)*WACC
4、會計差異造成的影響
會計估計變更
會計政策變更
會計差錯更正
5、收益質量
收益質量高的公司特點:持續穩健的會計政策,謹慎;收益是經常性的而不是一次性的;收入迅速轉化現金,債務水平適當,收益趨勢穩定;收益創造過程中使用的固定資產維修良好并保持至今
6、通貨膨脹
收入增加不意味著公司業務獲得了真正的增長,通貨膨脹較高報表中要說明。
7、外幣報表的折算
功能性貨幣:經營活動的環境中主要使用的貨幣。
可轉換債券是中級會計考試中《財務管理》的重要知識點,內容包含可轉換債券的基本要素、可轉換債券的籌資特點。其中基本要素包括標的股票、票面利率、轉換價格、轉換比率、轉換期等。具體如下:
可轉換債券的基本要素
(1)標的股票
(2)票面利率
①一般會低于普通債券的票面利率,有時甚至還低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②可轉換債券的投資收益:債券利息收益,股票買入期權的收益。
(3)轉換價格
①轉股價格應不低于募集說明書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該公司股票交易均價和前1個交易日的均價。
②因配股、增發、送股、派息、分立及其他原因引起上市公司股份變動的,應當同時調整轉股價格。
(4)轉換比率=債券面值/轉換價格
(5)轉換期
(6)贖回條款(有利于發行人)
另外補充:還有“強制性轉換條款”也是對發債公司有利。
贖回時機:一般發生在公司股票價格在一段時期內連續高于轉股價格達到某一幅度時
贖回價格:一般高于可轉換債券的面值
贖回功能:強制債券持有者積極行使轉股權,因此又被稱為加速條款
(7)回售條款(有利于持有人)
回售時機:一般發生在公司股票價格在一段時期內連續低于轉股價格達到某一幅度時
回售功能:對于投資者而言實際上是一種賣權,有利于降低投資者的持券風險
(8)強制性轉換條款
可轉換債券的籌資特點
可轉換債券籌資的優點為籌資性質和時間上具有靈活性;可轉換債券的利率低于同一條件下普通債券的利率,降低了公司的籌資成本;籌資效率高。
可轉換債券籌資的缺點為存在不轉換的財務壓力;存在回售的財務壓力;股價大幅度增加風險。
可轉換債券相關例題
多選題-根據公司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以轉換為公司股票
B.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持有人在轉換條件具備時必須行使轉換權
C.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發行時必須規定轉換辦法
D.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債券上標明可轉換公司債券字樣
答案:ACD
解析:發行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的,公司應當按照其轉換辦法向債券持有人換發股票,但債券持有人對轉換股票或者不轉換股票有選擇權。
財務永遠都脫離不了管理范疇,管理也離不開財務的支持。領導者掌握財務語言也能使自己不再被數據所困惑,發揮自己的最佳優勢,在商業邏輯的基礎上用財務思維構架自己的業務發展。
領導者與財務人的相處
幾乎沒有哪位領導者從心底深處就覺得財務完全沒有價值,只是總覺得自己公司的會計提供不了可用的信息,沒法給自己的決策提供依據。
雖然會計每個月都給自己財務報表,但就是看不懂,又不好意思去問會計財務報表怎么看,擔心會計認為自己不懂財務以后沒法管理。而會計也很為難,每個月給領導的財務報表都沒啥反饋,也沒人追問自己報表項目都是什么,每次老板只問那些業務數據,財務只有報銷數據,日常沒有收集業務數據,而且銷售采購部門的數據總是那么亂,給到財務也沒法記錄,結果老板除了賬上還有多少錢以外就不再問財務其他數據了,搞得財務好像沒啥價值。許多領導者與財務人好像總是沒法和諧相處,難道這就是正常的狀態嗎?
一、最想學會的“財務報表”
在長期無法得到報表解讀知識的時候,一些領導者就想當然地認為財務報表只是給投資人看的,或者就只是為了交稅用的。就好像化裝舞會上人們的面具,并不是真實的樣子。既然長期看不到報表依然還能將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條,那么就說明報表本身就沒有什么價值。真的是這樣嗎?
當問到領導者認為什么能力是標志著“你懂財務”了,絕大多數的回答都是“看懂財務報表”。幾乎所有的回答都是“不懂財務報表就不知如何通過報表檢查問題,不懂財務報表就沒法通過數字的變化來掌握公司的發展動態,不懂財務報表就不知道別人在看到我公司報表后會產生什么反應和對公司留下什么印象。”
二、最想實現的“成本控制”
領導者在與屬下溝通的時候總會發現“本位主義”嚴重,各自都在看自己的利益而不關心公司利益,總是試圖向公司要更多的資源而給公司最少的可量化貢獻。于是,對公司領導者而言,就認為自己的中基層領導者缺乏經營意識,不懂得站在更大的平臺上運營一個組織,只懂得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怎么能讓公司大發展呢?那么就先從最缺乏的成本意識開始,學習一些盈虧意識,至少懂些“持家之道”總歸是好的。可這種學習對于領導者來說是偶發的,是被動的和割裂的。當對于一個重要知識的學習出發點不是由內而外的,而是外部強壓的,我們善于考試的功底就顯露出來了。考試成績能很高但跟日常工作還是不關聯,這也就是企業做領導者成本意識教育始終只是曇花一現的原因。
其實,領導者自己也同樣被“成本控制”的思維禁錮。每位領導者都一定不是“小氣人”,對于他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是很舍得投入的,而對于他認為沒有價值的東西多付一分錢都覺得不值。對于財務人員的配置,寧愿多花一點錢請特別懂行的財務總監,也不愿多花一分錢培養基層會計。試想所有的基礎數據都是從基層會計手里計算出來的,如果基層不牢固,上層就不可能得到及時準確的數據,又如何獲得決策依據呢?
領導者也不是沒有道理,他從財務那里得到的工作匯報永遠都是“錢不夠了”“要交稅了”“稅務會罰款的”“快沒錢發工資了”。于是,領導者就想:“財務是不是太過于厭惡風險了,一點點風險就喊破天,我都經過多少大風大浪了,還能讓財務給唬住?你連稅務都搞不定,要你何用?或許企業的財務也就只是應對一下稅務別找麻煩,我自己根本不用懂財務,企業不是經營得也挺好,也在不斷地壯大起來嘛!”
三、最想實現“全面預算”
領導者最希望在企業內部能夠自然運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收錢按計劃、花錢有預算”;希望任何行動都能有預算體系來支撐,就像帶兵打仗的將軍排兵布陣以后,現場指揮戰斗時總能了解現狀與原先排兵布陣的差距是多少,進而能夠隨時做出正確的決策。遺憾的是,現實中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很少,原因主要集中在公司的預算體系缺乏系統性和不夠成熟上。一方面,公司領導對預算體系理解不深,認為交給屬下運行就可以;另一方面,公司建立預算體系的人員對業務與預算體系的理解不深,要么過于強調業務的客觀性,要么過于強調財務的系統性,導致公司內部制定的預算本身就存在不合理性,在執行中遇到阻力無法排解,最終讓預算形同虛設。
在這種狀況下,領導者往往只能聽到報喜不報憂,或者選擇性地、避重就輕地“報憂”,卻看不到真實的客觀情況。倒不是員工故意“欺騙”領導,其實員工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看不到問題的本質,不知如何匯報。作為領導者,只有自己了解預算體系的整體框架,才能夠真正了解為什么財務數據沒法轉換成業務語言相互支撐,才能夠看清為什么公司的進銷存總是盤點不準確,才能夠搞明白預算執行不下去的真實原因。
很多企業家追逐“阿米巴”管理模式,就是企業里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經營主體,但卻少有聽說真正執行成功的。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由于數據的歸集與統計無法建立,就好像時至今日公司出具三大財務報表都要月度結束好幾天才能完成,更何況是給每人都出具一份財務報表。如果數據不能細致、及時記錄,那么即便是公司制定了所謂的預算,也很難讓最基層真正執行預算的員工將日常工作及時采集到位,歸集到公司層面與預算執行進度匹配。不可量化的預算同樣也存在不可監督性,只要是不具備監督性的預算,基本上都無法真正實現其價值。
四、最想搞懂如何“投資融資”
在公司剛起步的時候,絕大多數領導者考慮的都是如何能夠融到資金,無論是債權性質的融資還是股權性質的融資。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公司的資金相對充足的時候,領導者又會考慮對外投資,無論是財務性質的投資還是戰略性質的投資。無論是融資還是投資,都有其固有的邏輯和代價,如果不了解這些底層邏輯,那么很有可能會為未來埋下早晚會爆炸的地雷。有些公司在做股權融資的時候,既想高估值又想少交稅,雖然嘴里說著公司要做“市值”管理,卻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市值”,更不知道如何運營“市值”。
在不了解融資方邏輯的情況下盲目融資,抑或在不了解被投資方真實經營情況下就盲目投資,都會為此而付出慘痛的代價。所以,很多領導者都非常想要掌握投融資的邏輯,至少在對方做出不合理的描述時能夠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判斷。
領導者對財務的訴求可能大多都集中在上述四個方面,即財務報表、成本控制、全面預算和投資融資。至于如何記賬、如何建立更高效的核算系統、如何符合稅法規定并合理規劃,都應當是財務工作者的事情。領導者只關心整體性的問題,財務工作者就應當關注一些細節性的問題。當然,并不是說財務工作者僅關心細節,更應當站在高層次的宏觀角度看當下所做的所有細節是否能夠為宏觀管理服務。
在保險業的財務管理中,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原材料、會計分錄、其他貨幣資金以及交易性金融資產是維持公司運作和財務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項目在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占據著關鍵位置,對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的決策有著重大影響。本文將探討這些項目在保險公司財務報告中的作用及其相互關系。
首先,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是指保險公司因分出保險業務而應收的款項。當保險公司為了分散風險而將部分保險業務轉讓給其他保險公司時,就會產生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這部分資金反映了保險公司未來可以從再保險公司收回的費用,是公司未來現金流的重要來源。在財務報表中,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通常被列為流動資產,對公司的流動性和償債能力有直接影響。
其次,原材料在制造業或商品貿易業中占據著核心地位,但在保險公司的財務報表中可能不占主導地位。然而,對于一些提供實物產品或其他服務的保險公司而言,原材料的采購和管理仍然是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關鍵。合理的原材料管理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接下來,會計分錄是記錄保險公司經濟活動的基礎。每一筆交易都需要通過借方和貸方來體現,確保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正確的會計分錄能夠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對于遵守會計準則、進行財務分析和制定戰略決策都至關重要。
此外,其他貨幣資金是指保險公司持有的除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外的貨幣性資產,包括銀行存款、短期理財產品等。這些資金通常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可以快速轉換為現金以滿足公司的營運需求或投資機會。在財務報表中,其他貨幣資金通常列示在流動資產部分,是衡量公司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
最后,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保險公司為了短期內賣出而持有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和其他證券。這些資產通常以公允價值計量,其價值波動會直接影響公司的投資收益和凈利潤。保險公司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管理,可以在保持流動性的同時獲取資本利得,增強公司的財務表現。
綜上所述,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原材料、會計分錄、其他貨幣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保險公司財務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項目。通過對這些項目的細致管理和分析,保險公司可以更好地控制風險、優化資產配置、提高財務透明度,從而為股東和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三大財務報表是咱們財務人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編制報表大家經常做,但結合報表的分析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的,尤其很多時候分析報告要的又急又需求不清,掌握了分析思路方便咱們以不變應萬變哈~
01
三大報表核心看什么?
眾所周知三大財務報表是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三張表三句話:
資產創造收益,看資產負債表關鍵是看資產質量;
收益形成盈利,看利潤表關鍵是看盈利質量;
盈利形成現金,看現金流量表關鍵是看現金流數量。
而盈利質量、資產質量和現金流量是相互關聯的,盈利質量的高低受資產質量和現金流量的直接影響。
對于剛接觸的同學,暫時不用看現金流量表,最重要的是資產負債表,要記住資產是損益的基礎。
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同學,分析現金流量表,雖然讀表和分析的難度比較大,但它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血液。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都很重要。
02
利潤表怎么看?
核心看盈利質量,拆分成三個方面:主營收入成長性、利潤成長性和毛利率高低。
主營收入成長性是根本保證,能夠源源不斷地給你企業輸送氧氣。在這里有一個隱形指標,對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那就是市場占有率。怎么去計算它的市場占有率呢?很簡單,你用它的主營收入去除以整個行業的收入總數據,就能看到其市場份額。
利潤成長性檢驗創造利潤收入的潛力,分析時主要看利潤波動幅度,增幅波動性越大,風險越大。
毛利率事關企業研發和品牌的提升空間,舉個例子,微軟為什么屹立不倒?因為他每年能夠取出20%— 25%的銷售收入去做廣告,15%—20%去搞研究開發,而前提是他的毛利率達到了80%,毛利率越高才越能提升盈利質量。
03
資產負債表怎么看?
資產質量關注兩方面,分別是資產結構和現金含量。
資產結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的比重。如果這一比例過大,則會意味著這個企業或者行業的退出門檻很高,轉型很難,經營風險較大。
這是因為資產結構影響到成本結構。成本結構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類,無形資產攤銷下來也計入固定成本,所以此類企業的成本相當于是剛性成本。而成本結構就像一個復雜的喇叭通過線路層層傳導產生放大效應,如果收入值下降5%,很容易導致20%-30%的實際損益。
資本密集型的產業如國內一些通信運營商,80%的資產都屬于固定資產或者無形資產,非常容易遭受到技術壁壘風險,將來固定資產很容易面臨更新換代,淘汰壓力非常大,現有的固定資產都會滋生巨量計提。
至于現金含量,也就是說你企業掙的錢究竟是真金白銀還是不良資產?如果全部是應收賬款,潛虧的風險很大,反過來說真金白銀質量就比較高。一些比較厲害的公司能保證現金占總資產的70%~80%。
04
現金流量怎么看?
現金流量表也是關注兩方面,一是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二是自由現金流。
我們常常比喻,現金流的三個分支:經營活動現金流是造血功能、投資活動現金流是換血,而融資活動現金流是輸血。如果一個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總和為正,則意味著可以不依靠股東注資,不靠變賣家產地皮,不用靠銀行信貸就能穩定地生存。
自由現金流是指企業在維持現有規模基礎上,管理層可以自由處置的現金流量,是衡量還本付息以及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能力的指標,常常被忽視。
實際上,自由現金流相當重要,它既能反應一家企業的素質真正高低,也是把握機遇、應對風險的根本保證。比如現在房地產拐點來臨,很多企業的現金流堆在應收賬款、投資等項目上,很容易斷裂,誰的自由現金流不暢,誰就被淘汰。
在現代企業的會計管理中,細致的財務分析與明智的資金調配是確保企業穩健運行的關鍵。其中,對于營業外收支凈額的評估、明確會計目標、嚴格編制制造費用明細表以及合理設置備用金制度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這些關鍵詞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首先,讓我們關注營業外收支凈額。這個概念指的是企業在主營業務之外的其他業務活動中產生的收入和支出之間的差額。這些活動可能包括資產處置、非經營性投資的收益或虧損,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收支項目。監控這一指標對于評價公司的整體財務表現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揭示企業在核心業務之外領域的盈利能力和風險狀況。
接下來是會計目標的確立。會計不僅僅是一項記錄和報告的工作,它更是一種管理工具,旨在幫助決策者做出更為明智的選擇。因此,明確的會計目標對于設定工作方向和內容具有指導意義。這包括確保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以及提供用于監督、預測和決策的數據支持。
緊隨其后,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制造費用明細表。在制造業中,這份明細表詳細列出了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所有間接成本,如設備折舊、廠房租金、生產人員的工資等。通過對制造費用的精確計算和分攤,企業能夠更準確地確定產品成本,為定價策略和成本控制提供依據。
在企業日常運營中,備用金的管理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備用金通常分為定額和非定額兩種。定額備用金是指根據預算為特定業務或部門設置的固定金額的資金,用于日常小額支出,而無需每次都進行財務審批流程。這種做法提高了效率,但也要求有嚴格的監管機制來防止濫用。與之相對,非定額備用金則沒有固定的金額限制,其使用通常伴隨著較為嚴格的審批流程,適用于不定期或不規律的支出。
綜上所述,營業外收支凈額的分析幫助企業把握非主營業務的盈虧狀況;清晰的會計目標指導著財務信息的準確記錄和報告;制造費用明細表的編制有助于產品成本的精確計算;定額與非定額備用金的合理設置和運用提升了企業日常財務管理的效率和靈活性。這些關鍵詞構成了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支柱,不僅影響著短期的財務決策,也塑造著企業長期的財務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