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銷售貨物時售價與進價的差額稱為商品進銷差價,會計人員一般將差價計入商品進銷差價、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核算,相關的會計分錄怎么寫?
商品進銷差價的會計分錄
平時按商品售價結轉成本的企業,月終將計算出的本月應分攤已銷商品實現的進銷差價沖減多轉銷售成本和已實現差價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平時不隨商品銷售結轉成本企業,月終應同時核銷已銷商品進銷差價和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
貸:庫存商品
商品進銷差價是什么?
商品進銷差價是指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采用售價核算的情況下,其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即為商品進銷差價。如:商品售價60元,進價40元,則20元就是他們的進銷差價。
庫存商品是什么?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合乎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主營業務成本是什么?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
企業應當設置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用于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是指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采用售價核算的情況下,其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即為商品進銷差價。在會計實務中,商品進銷差價指的是“商品進銷差價”會計科目,屬于資產類的會計科目,也是庫存商品的備抵性質的調整科目。
商品進銷差價借貸方向
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的借方發生額,表示當期銷售商品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貸方發生額表示購入商品的價格與對應銷售商品價格的差價確認。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庫存商品的進銷差價。
商品進銷差價賬戶設置
從事商品流通的企業采用售價核算方式處理經濟業務時,通過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處理。平時商品存貨的進、銷、存均按照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記入“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期末通過計算進銷差價率的辦法計算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并據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購入、加工收回以及銷售退回等增加的庫存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資”等科目,按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2、期(月)末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按以下公式計算: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末分攤前本科目余額÷(“庫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額+“委托代銷商品”科目期末余額+“發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額+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100%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商品進銷差價率
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期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期的商品進銷差價。年度終了,應對商品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商品進銷差價是核算商業企業存貨的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含稅售價與不含稅進價的差額則是商品進銷差價。對于商品進銷差價,應如何做會計分錄?
商品進銷差價如何做會計分錄?
平時按商品售價結轉成本的企業,月終將計算出的本月應分攤已銷商品實現的進銷差價沖減多轉銷售成本和已實現差價,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平時不隨商品銷售結轉成本企業,月終應同時核銷已銷商品進銷差價和結轉成本,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
貸:庫存商品
商品進銷差價的對象是小企業,在從事商品流通時采用了售價金額核算法時,商品的進價與售價之間的差額即商品進銷差價。例如,企業售賣商品,此商品的售價為70元,商品的進價為30元,則商品進銷差價則為40元。
商品進銷差價的計算公式
對于企業已經銷售商品,應該進行分攤的進銷差價,應該用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
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本期已銷商品的實際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期末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
上述公式中的本期商品的銷售收入,指的是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法的商品所獲取的銷售收入;對于委托代銷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資,其應該進行分攤的進銷差價可以使用上個月所計算的差價率計算;小企業的商品的特點是其每個月的進銷差價率都相差不大,因此在計算本月進銷差價時可以參考上個月的進銷差價率。
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的借方發生額,表示當期銷售商品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貸方發生額表示購入商品的價格與對應銷售商品價格的差價確認。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庫存商品的進銷差價。
商品進銷差價是指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采用售價核算的情況下,其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即為商品進銷差價。如:商品售價60元,進價40元,則20元就是他們的進銷差價。
商品進銷差價率公式是什么?
商品進銷差價率公式是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存貨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存貨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品進銷差價的核心就是,購進的成本與售價的差,合計、打包甩一邊,除以總貨值,找出分攤比例,從本次售價中把差異扣減掉。得到這批次銷售的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是什么性質的科目?
商品進銷差價屬于資產類科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是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企業,正確計算已銷商品進銷差價,存貨金額減去商品進銷差價就是企業的存貨的購進成本,本科目明細賬通常用三欄式賬頁。按照售價法核算的商業企業,由于庫存商品按照售價記賬售價和進價的差額就是商品進銷差價,可是庫存商品的備抵賬戶。
商品進銷差價賬務處理流程是什么?
企業購入加工收回以及銷售退回等增加的庫存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資等科目,按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平時商品的購進儲存銷售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期末計算進銷差價率和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并據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屬于資產性質的科目,進銷差價是商品購進價與銷售價之間的差額。進價大于售價時,其差額為毛損,進價小于售價時,其差額為毛利。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商業企業,“庫存商品”賬戶按售價記賬,對商品進銷差價單獨設置“進銷差價”賬戶進行反映。
“進銷差價”賬戶是“庫存商品”賬戶的調整賬戶,購進商品時,進價低于售價的差額,貸(增)記“進銷差價”賬戶,進價高于售價的差額,借(減)記“進銷差價”賬戶,期末分攤轉賬前“進銷差價”賬戶余額。
什么是商品進銷差價率?
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一般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率進行計算。商品進銷差價率是企業全部商品的進銷差價額與按售價計算的全部商品額的比率。全部商品進銷差價額可以從月末分攤前的“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中取得。由于實行售價金額核算企業的“商品銷售成本”科目在平時商品銷售后就以售價記賬,所以已售商品的售價金額可以從“商品銷售成本”科目取得。
商品進銷差價率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商品進銷差價率公式為: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存貨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存貨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還可以理解為:進銷差價率=(銷售價格﹣購進價格)/銷售價格×100%。
商品進銷差價屬于存貨嗎?
商品進銷差價屬于存貨,商品進銷差價是采用售價金額對存貨核算產生的,商品上架銷售時按零售價格核算,因而與進價產生差額,商品進銷差價是存貨售價核算的抵減科目。
商品進銷差價屬于資產性質的科目,是指從事商品流通的企業采用售價核算方式的情況下,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也是企業核算存貨銷售成本時計算的數據之一。
怎么計算商品進銷差價?
企業商品的進銷差價一般通過商品的進銷差價率進行計算,具體的計算公式為: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主營業務收入發生額×商品進銷差價率。
進銷差價率是指企業全部商品的進銷差價額與按售價計算的全部商品金額之間的比率,計算公式為: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100%。其中,進銷差價率也可以用來反向推算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從而確定企業當期的銷售額及記錄商品的進銷情況。
商品進銷差價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平時按商品售價結轉成本的企業,月終將計算的本月應分攤已銷商品實現的進銷差價沖減多轉銷售成本和已實現差價;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平時不隨商品銷售結轉成本企業,月終應同時核銷已銷商品進銷差價和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
貸:庫存商品
商品進銷差價是備抵賬戶嗎?
商品進銷差價是庫存商品的備抵性質的調整科目。企業采用售價進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
主營業務成本是什么?
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經營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或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科目屬于資產類的會計科目,也是庫存商品的備抵性質的調整科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的借方發生額,表示當期銷售商品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貸方發生額表示購入商品的價格與對應銷售商品價格的差價確認。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庫存商品的進銷差價。
商品進銷差價核算什么內容
商品進銷差價核算企業采用售價進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可按商品類別或實物管理負責人進行明細核算。
商品進銷法的會計分錄
商品進銷差價核算,主要適用于商貿企業,尤其是零售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需要區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情況涉及會計分錄編制。
一般納稅人核算分錄
1、購進商品
借:庫存商品(含稅售價)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商品進銷差價——稅金(含稅售價*適用稅率/(1+適用稅率))
商品進銷差價——差價(含稅售價/(1+適用稅率)-購進不含稅價)
2、銷售商品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不含稅價)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結轉庫存
借:主營業務成本(按照收入的含稅售價結轉)
貸:庫存商品(按照收入的含稅售價結轉)
4、結轉稅金
借:商品進銷差價——稅金(按照收入含稅售價*適用稅率/(1+適用稅率)結轉)
貸:主營業務成本
5、結轉差價
借:商品進銷差價-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小規模納稅人核算分錄
1、購進商品
借:庫存商品(售價)
貸:應付賬款等
商品經銷差價
2、銷售商品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不含稅)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3、結轉庫存
借:主營業成本(按照收入的含稅金額結轉)
貸:庫存商品(按照收入的含稅金額結轉)
4、結轉差價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使用商品進銷法的原因
商業企業有些按零售價做成本核算的,比如商超,商品種類繁多,每一樣商品都嚴格按進貨價格核算成本,加重了日常核算工作。
一般做法,只制定零售價,再計算出商品進銷差價,這樣,每月銷售額確定了,根據商品進銷差價,計算出商品進銷差價率,進而確認售出商品的成本。
這種方法可以簡化銷貨和記賬工作,但不能及時提供每種商品進銷存的動態資料,如果發生商品溢缺以及差款錯貨時,也不便查明原因。
會計人員在處理購進銷售產品的賬務時,一般計入“庫存商品”“應交稅費”“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進行核算,對于購進銷售產品的會計分錄該怎么寫?
購進銷售產品的會計分錄
1、購入:
借:庫存商品——各個品種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2、銷售: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3、按銷售的品種,數量結轉銷售成本。
4、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
購進商品發生退貨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1、若是銷售退回: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一般納稅企業)(紅字)
同時,沖回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2、若是進貨退出: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一般納稅企業)(紅字)
貸:庫存商品
什么是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的、主要業務所產生的收入。企業應設置“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核算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收入。在“主營業務收入”科目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該科目期末應無余額。
售價金額核算法的計算公式為: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售價金額核算法的特點有哪些?
售價金額核算法的特點有:
1、售價記賬、金額控制,庫存商品總賬和明細賬都按商品的銷售價格記賬,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實物負責人或小組分戶,只記售價金額不記實物數量。
2、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由于庫存商品是按售價記賬,對于庫存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應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來核算,并在期末計算和分攤已售商品的進銷差價。
3、建立實物負責制,企業將所經營的全部商品按品種、類別及管理的需要劃分為若干實物負責小組,確定實物負責人,實行實物負責制度。實物負責人對其所經營的商品負全部經濟責任。
什么是售價金額核算法?
售價金額核算法亦稱“撥貨計價、實物負責制”。以售價金額核算與控制各實物負責人經管商品的進銷存情況的方法。一般用于零售企業的商品核算。售價金額核算法主要適用于零售企業。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把大量按各種不同品種開設的庫存商品明細賬歸并為按實物負責人來分戶的少量的明細賬,從而簡化了核算工作
售價金額核算法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售價金額核算法的基本內容是:
1、建立實物負責制,即按企業經營品種,劃分若干實物負責小組,或指定實物負責人,對其經營商品的數量和質量負完全責任;
2、庫存商品按零售價格記賬,即“庫存商品”賬戶的增減,一律按零售價格登記,并按實物負責人設置明細賬,記錄商品金額變動和結存情況;
3、設置“進銷差價”賬戶,定期反映商品購進價格和零售價格之間的差額;
4、加強商品的盤點工作。由于庫存商品只有總金額指標,沒有具體數量指標,商品發生溢缺的數額,只有通過盤點才能確定,為此,一般應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盤點,以確定商品實存數額;
5、健全各環節的手續制度。這種方法可以簡化銷貨和記賬工作,但不能及時提供每種商品進銷存的動態資料,如果發生商品溢缺以及差款錯貨時,也不便查明原因。
近期,很多小伙伴都在咨詢“進銷項該如何抵扣?到底該怎么算?”這一問題,在財務人員賬務處理工作中很是常見。那么進銷銷項到底如何抵扣?怎么算呢?快來跟著會計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進銷銷項如何抵扣?
根據相關稅法規定,進項稅額準予從下列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稅款及按規定的扣除率來計算:
1、納稅人購進貨物/應稅勞務的時候,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上所注明的增值稅稅款是從銷貨方取得的。
2、 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的時候,對于向農業生產者或小規模納稅人支付的借款,其進項稅額按照所取得的經稅務機關批準使用的收購憑證上注明的價款的10%比例進行抵扣。
3、對于免稅糧食的購進( 中國糧食購銷企業),其進項稅額可按照取得的普通發票金額10%的比例進行抵扣。
4、對于納稅人外購貨物和銷售貨物所支付的運費,其中不包含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雜費,其進項稅額按照普通發票上的運費及基金金額7%的比例進行抵扣。
5、對于生產企業一般納稅人購入的免稅廢舊物資( 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的),其進項稅額可按照相關普通發票注明金額10%的比例來計算。
6、企業對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進行購置,其進項稅額可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進行抵扣。(依據購貨所取得的專用發票上的金額)
進銷銷項抵扣怎么計算?
甲企業,員工小佳1月份沒有下載個人所得稅APP,對于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也沒有通過其他途徑向單位進行報送,則該員工1月份發放工資的時候,其扣除信息無法取得。2月份發工資的時候,小佳對于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住房貸款、贍養老人三項專項附加扣除進行報送,那么,其享有1000、1000、1000月度扣除金額。而且,這三項附加扣除從1月就開始享受(根據所填寫的相關信息),但2月份才報送。那么,這種情況下,其進銷銷項稅抵扣怎么計算?
1、 公式代入: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養老等扣除項-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計算可得:15000*2-(1200+300+60+1800)*2-5000*2-3000*2=7280
2、公式代入: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計算可得:7280*3%-199.20=19.20
對于零售行業而言,一般以銷售商品為主要業務。發生的經濟業務,常用庫存商品、庫存現金、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核算,相關會計分錄有哪些?
零售行業會計分錄
1、商品購進時,根據手續完備的原始單據予以付款并填制記賬憑證,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驗收單售價合計)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
商品進銷差價(驗收單進銷差價合計)
2、商品銷售時,根據每日電腦提供的銷售統計表及收銀員收款統計表同收銀員實際交款單核對,會計分錄:
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按電腦提供的銷售統計表)
3、月末根據計算出來的進銷差價率計算進銷差價。
進銷差價率=上期進銷差價期末余額+本期進銷差價發生額X100%
上期庫存商品期末余額+本期庫存商品發生額
本期進銷差價=本期主營業務收入*進銷差價率
根據進銷差價計算單作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進銷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4、計算稅金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應交稅費—應交地方教育費
庫存商品核算方法
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所提供的核算指標來劃分,庫存商品的核算方法分為數量金額核算法和金額核算法。
1、數量金額核算法,是同時采用實物計量和貨幣計量兩種量度對庫存商品的增減變動和結存情況進行反映和監督的核算方法,它既可以提供庫存商品的數量指標,又可提供庫存商品的金額指標,數量金額核算法又可分為數量進價金額核算和數量售價金額核算兩種。
2、金額核算法,是僅以貨幣計量對庫存商品的增減變動和結存情況進行反映和監督的核算方法。金額核算法又可分為售價金額核算法和進價金額核算法。
企業銷售商品時,為提升銷售量,一般采取贈送商品的方式吸引顧客。銷售商品的同時贈送商品,應怎么做會計分錄?
銷售商品贈送商品分錄
1、購入促銷贈品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
貸:銀行存款
2、無償贈送促銷贈品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合乎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簡而言之,庫存商品指一切閑置的,用于未來的,有經濟價值的商品。
銷售商品收入會計分錄
確認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主營業務收入
同時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主營業務收入會計核算
主營業務收入指企業從事某種主要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賬戶用于核算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收入。
本賬戶期末應無余額主營業務收入屬于損益類科目,其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在"主營業務收入"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正常來說,企業為滿足日常的生產經營需求,有時候會外購商品,同時也有自制的商品。那么不同情況下商品入庫的會計分錄怎么編制?
商品入庫的會計分錄
商品入庫的會計分錄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外購商品入庫: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第二種,自制商品入庫: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庫存商品會計核算內容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完成所有的生產過程后將產成品驗收入庫,該產成品合乎相關的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也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的各種商品。
商品流通企業的庫存商品的核算方法有:毛利率法和售價金額核算法
毛利率法是指根據當期的銷售凈額乘以上期實際的毛利率來計算的本期的銷售毛利,并根據本級的銷售毛利來計算期末存貨的發出存貨的成本的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和折讓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售價金額核算法是指購入、加工收回、銷售的商品全都按照售價記賬,則該商品的售價與進價的差額需要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期末計算該商品的進銷差價率和本期已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并根據它調整出本期銷售成本的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商品內部調撥是指企業所屬不獨立核算單位的營業組、門市部之間調劑余缺而進行的商品調撥。調撥商品時,一般會涉及到庫存商品科目,具體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商品內部調撥的會計分錄
如果總庫為A,分庫為B,那么總庫的商品發到分庫去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B倉庫
貸:庫存商品—A倉庫
對于公司內部之間的調撥材料,只需要抵消進銷差價以后的實際成本相同就可以了,那么其具體的會計分錄:
1、如果調出部門售價金額為100元,進銷差價貸方20元,通過內部往來結算,那么其具體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內部往來80
進銷差價20
貸:庫存商品100
2、調入部門售價金額為110元,進銷差價30元,那么其具體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110
貸:進銷差價30
內部往來80
總分司與分公司之間調撥原材料的會計分錄
1、總公司:
借:應收賬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材料銷售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結轉成本時: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3、分公司: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庫存商品是什么?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并已驗收入庫,合乎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托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于銷售的各種商品。
原材料是什么?
原材料是指生產某種產品的基本原料。它是用于生產過程起點的產品。原材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自然形態下的森林產品、礦產品與海洋產品,如鐵礦石原油等。一類是農產品,如糧、棉、油、煙草等。
什么是應付賬款?
應付賬款是企業(金融)應支付但尚未支付的手續費和傭金。應付賬款是會計科目的一種,用以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