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產型企業而言,老板往往最關注企業利潤相關問題。那么究竟生產型企業利潤該如何計算呢?涉及到哪些計算公式呢?今天,會計網小編將在這里為大家詳細介紹生產型企業利潤到底該如何計算?
生產型企業利潤如何計算?
1、計算企業利潤時,應當清楚利潤包括了毛利、純利、除稅前盈利。
2、公司利潤計算公式: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3、對于公式中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小編總結了這樣兩條等式:
等式一:營業收入=企業經營業務的收入總額=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等式二:營業成本=企業經營業務的實際成本總額=實際成本總額+其他業務成本
資產減值損失具體含義是企業對各項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時,所發生的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具體含義為因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而形成的,應當在當期損益利得中計入。
投資收益=企業對外投資所獲得的具體收益。(通過各種方式)
4、利潤總額計算: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相關含義:
營業外收入=各項得利(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并無直接關系)
營業外支出=各項損失(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并無直接關系)
7、凈利潤計算: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企業從當期利潤總額中向地方政府稅務機關,按照一定比例確認繳納的所得稅、費用。
企業利潤率計算公式有哪些
企業利潤率計算公式主要涉及到四種形式,分別是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產值利潤率=利潤總額 / 工業總產值×100%;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 / 營業收入×100%及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 / 注冊資本×100%。
會計網總結:計算生產型企業利潤時,建議先了解清楚公式的具體含義,注重細節。且對企業利潤率計算公式也應當全面理解及掌握!
通俗地講,利潤代表了企業有沒有掙錢。利潤大小則代表企業盈利的多少。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詳細地了解什么是企業的毛利潤,它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以及怎么通過毛利潤提高企業的盈利。
毛利潤是什么?
毛利潤是指銷售收入扣除主營業務產生的成本后的利潤部分。其中的主營業務產生的成本不包括企業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期間費用,也不包括稅企業的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等稅金等。
毛利潤的計算方法
毛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
和毛利潤有關的兩個利潤
利潤總額=毛利潤-期間費用-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等;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怎么提高毛利潤率?進而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說到毛利潤,就要引入一個概念,那就是毛利潤率。毛利潤率是一種比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企業經營指標。因為,它也能反映企業的盈利趨勢。
毛利潤率=毛利潤/銷售額
增加毛利潤率有兩種方法:一是增加產品的價格,二是降低產品的成本。
但兩者的變化,又不能絕對能使毛利率上升。因為,增加產品價格可能會導致銷售數量下降。進而,銷售額也跟著下降。降低產品成本,就有可能導致原材料的質量無法保證,進而影響銷售額。
總之,企業的毛利率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后的結果。在改善企業的盈利水平上,要綜合考慮各個有關的因素。
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在年末的時候接觸最多了,那么這部分的內容你清楚嗎?如果對這部分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
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的計算公式
1、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利潤的構成與核算
1、構成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2、核算
期末(月末),應將各項收入轉入“本年利潤”的貸方,將有關費用損失轉入“本年利潤”的借方,“本年利潤”的貸方余額為當期實現的凈利潤,借方余額為當期發生的虧損,年末,將“本年利潤”的余額(凈利潤或凈虧損)轉入“利潤分配”賬戶。“本年利潤”賬戶年末應無余額。
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包括哪些部分?
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
營業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盤虧損失等。
以上就是有關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的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相關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利潤表也是我們會計人經常接觸的三大表之一,那么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應該怎么計算?計算公式是怎么樣的?如果對這部分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其他收益
利潤表中的凈利潤是怎么算出來的?分為幾個步驟?
1、營業收入,由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組成
2、營業利潤,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即為營業利潤
3、利潤總額,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即為利潤總額
4、凈利潤,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即為凈利潤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后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后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準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該指標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之比。利潤表提供的凈利潤是以權責發生制、配比原則、歷史成本原則以及幣值不變為前提確認的
以上就是有關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企業的利潤很多會計會搞混,凈利潤的計算公式是什么?怎么計算的?如果對這部分知識點不太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企業凈利潤是怎么計算的?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利潤
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所得稅=凈利潤
企業利潤率怎么計算?計算公式是什么?
利潤率=利潤總額/增加值×100%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注冊資本×100%
邊際利潤率(臨界收益率)=1-變動成本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單位邊際貢獻/銷售單價
銷售利潤率計算公式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100%
銷售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而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
可以看出銷售毛利率一般大于銷售利潤率
售價-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毛利潤
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是指:可以直接控制的成本,如原材料、員工工資;
凈利潤(純利潤,是凈利潤的另一種說法)的計算公式:毛利潤-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凈利潤
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是指:水電費、營業稅等各種不能直接控制的成本;
凈利潤=收入-成本-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外收支凈額(支出凈額用負數表示)-所得稅額。
以上就是有關企業利潤的相關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凈利潤應該怎么計算?凈利潤的計算公式是什么?如果對這部分內容不太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凈利潤(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后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后利潤或凈收入。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凈利潤率怎么算?
凈利潤率是指經營所得的凈利潤占銷貨凈額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資本額的百分比。這種百分比能綜合反映一個企業或一個行業的經營效率。在會計學上,利潤可分為毛利潤(銷貨額與已銷貨物成本之間的差額)、營業利潤(毛利潤與營業費用之間的差額)和凈利潤(營業利潤與所得稅之間的差額)。利潤在各個時期、各個行業以及各個企業之間都有所不同,在利潤較高的企業中,職工可以得到較高的工資和獎金。從利潤水平的高低情況,可以預測經濟的發展趨勢,利潤增長,就業人數和收入一般也會增加,而利潤下降,就業人數和收入也會隨之減少。利潤鼓勵人們將儲蓄投入有利可圖的企業或行業。同時,利潤還為經濟增長提供最大的資金來源。雖然利潤的絕對值可能每年達到新的水平,但利潤率卻不一定隨之而不斷提高。
凈利潤率計算公式
1、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2、凈利潤增長率=(當期凈利潤/基期凈利潤)*100%
3、本年凈利潤增長額=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
資產負債表中的凈利潤怎么算?
資產負債表中沒有“凈利潤”項目,只有“未分配利潤”項目;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項目=總分類賬中“利潤分配”科目期末余額+“本年利潤”科目的期末余額。
以上就是有關凈利潤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稅前利潤是指企業繳納所得稅之前的計稅利潤;稅后利潤是指企業經營所得利潤扣除應繳納所得稅之后的剩余利潤。對于稅前利潤和稅后利潤,具體應怎么計算?
稅前利潤和稅后利潤計算公式
稅前利潤=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稅后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稅前利潤是什么意思?
稅前利潤是企業交納所得稅以前的計稅利潤。第二步利改稅后,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實現的大部分利潤以所得稅和調節稅的形式上繳國家,剩余部分留歸企業。因此,在利潤分配中產生了稅前利潤和稅后利潤兩個概念。按照稅法規定,企業交納所得稅的計稅利潤是指企業每個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包括營業外收入)減除成本、費用、國家允許在所得稅前列支的稅金以及營業外支出后的余額,即企業的利潤總額。
稅后利潤是什么?
稅后利潤是利改稅企業交納所得稅、調節稅或承包費以后剩余的利潤,是實行利改稅后國家與企業分配關系變化后產生的一個概念。按照稅法規定,企業按照計稅利潤和規定稅率向國家繳納所得稅。繳納所得稅后,按照剩余利潤是否超過合理留利水平為標準區別對待:對從事生產經營的工業、交通運輸、商業、金融、保險、供銷等國營大中型企業征收調節稅,對國營小型企業收取承包費;對建筑安裝等微利企業則不再征收調節稅或承包費。征收所得稅、調節稅或承包費以后的利潤,由企業自行支配,用于建立各種專用基金。建筑安裝企業的稅后利潤計算公式是。
稅后利潤=稅前(計稅)利潤-所得稅,稅后利潤全部留給企業安排使用,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使企業既有壓力,又有動力。企業經營得好,經濟效益越高,稅后利潤就越多。這就使企業認真改善經營管理,增產增收,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
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是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一項指標,該指標也表示企業實現的經營成果,具體該如何計算?
利潤表利潤總額如何計算?
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后的盈余,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是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具體計算公式為: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其中: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利潤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中取得的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營業利潤等于主營業務利潤加上其他業務利潤,再減去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后的金額。
營業外收入亦稱“營業外收益”。指與生產經營過程無直接關系,應列入當期利潤的收入。是企業財務成果的組成部分。例如,沒收包裝物押金收入、收回調入職工欠款、罰款凈收入等等。營業外收入在“利潤”或“利潤或虧損”賬戶核算。在企業的“利潤表”中,營業外收入需單獨列示。
營業外支出是指除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等以外的各項非營業性支出。如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為此,要設置“營業外支出”賬戶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核算。
利潤表是什么?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的情況,所以,又被稱為動態報表。有時,利潤表也稱為損益表、收益表。
當前國際上常用的利潤表格式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單步式是將當期收入總額相加,然后將所有費用總額相加,一次計算出當期收益的方式,其特點是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原始數據,便于理解;多步式是將各種利潤分多步計算求得凈利潤的方式,便于使用人對企業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進行比較和分析。
企業息稅前利潤是不扣除利息及所得稅的利潤,簡單理解為不考慮利息的前提下繳納所得稅之前的利潤,具體應如何計算?
息稅前利潤計算公式
息稅前利潤計算公式: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固定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或者,息稅前利潤=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
息稅前營業利潤率的計算公式
息稅前營業利潤率=息稅前利潤/營業收入=(凈利潤+所得稅+財務費用)/營業收入
息稅前利潤保障比率的計算公式
息稅前利潤保障比率即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凈利潤和所得稅如何理解?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后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后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準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凈利潤增長率=(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100%=(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1)×100%
所得稅又稱所得課稅、收益稅,指國家對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一定時期內的各種所得征收的一類稅收。是對所有以所得額為課稅對象的總稱。
各地政府在不同時期對個人應納稅收入的定義和征收的百分比不盡相同,有時還分稿費收入、工資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彩票中獎)等等情況分別納稅。
所得稅的主要特點
1.通常以純所得為征稅對象。
2.通常以經過計算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稅依據。
3.納稅人和實際負擔人通常是一致的,因而可以直接調節納稅人的收入。特別是在采用累進稅率的情況下,所得稅在調節個人收入差距方面具有較明顯的作用。對企業征收所得稅,還可以發揮貫徹國家特定政策,調節經濟的杠桿作用。
4.應納稅稅額的計算涉及納稅人的成本、費用的各個方面,有利于加強稅務監督,促使納稅人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和改善經營管理。
企業通過利潤率這項指標可以比較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一般是指利潤和成本之間形成的比率,具體應如何計算?
利潤率如何計算?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利潤率常用百分比表示。利潤率既可以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同一時期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同一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利潤和成本是什么?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它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實現的收入減去費用后的余額,企業的利潤不包含成本。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并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于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營業利潤率是什么?
營業利潤率是指企業的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指標,反映了在考慮營業成本的情況下,企業管理者通過經營獲取利潤的能力。營業利潤率越高,說明企業商品銷售額提供的營業利潤越多,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反之,此比率越低,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弱。
營業利潤計算公式如下: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其中: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是指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所形成的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損失)是指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投資收益(或損失)是指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每年年末企業會對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等進行核算,利潤總額是其中較為重要的部分,那么如何計算利潤總額和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利潤總額的計算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信用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凈敞口套期收益(-凈敞口套期損失)+其他收益+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利潤總額相關會計分錄
1、結轉相關收入至本年利潤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2、結轉相關成本費用至本年利潤時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
制造費用
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3、結轉利潤時,實現的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凈虧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本年利潤是什么?
本年利潤是指企業某個會計年度凈利潤(或凈虧損),是企業從公歷年1月份至12月份逐步累計而形成的一個動態指標。
本年利潤是一個匯總類賬戶。其貸方登記企業當期所實現的各項收入;借方登記企業當期所發生的各項費用與支出。借貸方發生額相抵后,若為貸方余額則表示企業本期經營經營活動實現的凈利潤,若為借方余額則表示企業本期發生的虧損。本年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它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實現的收入減去費用后的余額。
稅前利潤是指在所得稅完稅前的利潤,是企業的營業收入扣除成本費用以及流轉稅后的利潤,也就是常見的利潤總額。那么如何計算稅前利潤?
稅前利潤的計算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其他收益
營業利潤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中取得的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期間費用-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稅金及附加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利潤總額的核算
對于工業企業來說,利潤總額=銷售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對于商業企業來說,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匯總損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國家補貼收入。
凈利潤的會計核算
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稅后利潤=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相關會計分錄
1、計提時: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上繳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3、結轉所得稅至本年利潤后得出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后的金額,是企業的稅后利潤,也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主要指標。凈利潤主要代表企業良好的經營效率,那么該如何計算企業的凈利潤呢?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
1、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2、其他業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
3、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4、利潤總額=營業利潤+補貼收入(不包括政府撥款)+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5、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凈利潤的重要性
凈利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指標。對于企業投資者來說,凈利潤是獲得投資回報的基本因素。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凈利潤是經營管理決策的基礎。同時,凈利潤也是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經營業績和償債能力的基本工具,它是反映和分析企業各種情況的綜合指標。凈利潤是企業經營的最終結果。凈利潤越高,企業的經營效率越好;如果凈利潤很小,企業的經營效率就很低。它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主要指標。
凈利潤率的定義及計算公式
凈利潤率是指經營所得的凈利潤占銷貨凈額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資本額的百分比。
凈利潤率=凈利潤/營業收入×100%
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可供分配利潤指的是當年可以分配的利潤,企業可供分配的利潤等于凈利潤加年初未分配利潤,再加上盈余公積補虧加其他調整因素后的金額,即公式表示為“可供分配利潤=當年實現的凈利潤+年初未分配利潤(或減年初未彌補虧損)+其他轉入”。
可供分配利潤如何計算?
可供分配利潤計算公式為:
可供分配利潤=當年實現的凈利潤+年初未分配利潤(或減年初未彌補虧損)+其他轉入
可供分配利潤的分配順序
可供分配的利潤,按以下順序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公司制企業應當按照凈利潤(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非公司制企業法定盈余公積的提取比例可超過凈利潤的10%,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額已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
2、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公司制企業可根據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其計提比例由企業的權力機構自行決定;
3、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盈余公積經批準可用于彌補虧損、轉增資本、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等。
可供分配利潤和未分配利潤是什么關系?
可供分配利潤經過分配以后,剩下的未分配的利潤就是未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未分配利潤=期初的未分配利潤+本期實現的凈利潤-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積-本期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若不存在其他轉入的情況下,未分配利潤=可供分配利潤-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積-本期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
企業利潤是指什么?
企業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的財務成果,是銷售產品的總收益與生產商品的總成本兩者之間的差額,是指存在著利息的情況下產業利潤和商業利潤的總稱,包括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
經濟利潤的計算公式為:經濟利潤=(投入資本回報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投入資本額。
經濟利潤是什么?
經濟利潤指廠商的收益與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從最有利的另一種廠商資源的使用中可獲得的收益。經濟利潤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給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凈資產與期初凈資產相減以后的差額。
經濟利潤有什么優缺點?
經濟利潤的主要優點在于它相比會計利潤更富有解釋意義,即凈資產是企業財富的某一時刻的儲存量,利潤是某一時期內從財富中流出的數額。只有超出儲存量的流出數額才視為利潤。經濟利潤的確定要求對每期期初和期末的全部或特定資產和負債進計價。但由于其不能提供關于企業特定經營活動的充分信息,在會計實務中很少采用經濟利潤的概念,一般采用會計利潤概念。
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有什么區別?
1、定義不同:會計利潤指企業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會計利潤是賬面利潤,即公司在損益表中披露的利潤;經濟利潤是總收入和總成本之間的差額。經濟利潤可以表示為投入資本的回報減去資本成本,再乘以資本額。
2、數值不同:經濟利潤在數值上要小于會計利潤,經濟利潤=會計利潤-機會成本。企業投入資本大于零時,經濟利潤永遠小于會計利潤。
3、衡量指標不同:會計利潤是傳統的會計指標,主要考慮會計成本,會計成本是顯性成本,是企業從事某項經濟活動的花費,即企業購買或雇傭生產要素的實際支出,可從會計賬上查到;經濟利潤作為現代公司制企業管理會計方法指標,考慮經濟成本,經濟學認為成本是為從事某項經濟活動的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之和,是企業所有者自己提供資本、自然資源和勞動的機會成本,是企業在經營某種產品生產時將時間、資產、貨幣等用于其他用途而損失的最大收益。
稅后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稅后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凈利潤(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后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后利潤或凈收入。
稅后凈利潤補虧會影響留存收益變動嗎?
稅后凈利潤補虧不會影響留存收益變動。稅后利潤彌補虧損的資金是從盈余公積賬戶流向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而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都屬于留存收益,故留存收益總額不變。
凈利潤和稅后凈利潤如何區分?
兩者是一種從屬或者包含的關系。凈利潤所表達的范圍更大,它包括稅前凈利潤和稅后凈利潤,將凈利潤減去應該繳納的稅金后就得到了稅后凈利潤,可以理解為:稅后凈利潤=稅前凈利潤-稅金;而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凈利潤增長率=(當期凈利潤÷基期凈利潤)×100%。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表明企業經營效益越好;凈利潤少,則企業經營效益較差,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公司稅后利潤可以全部分配給股東嗎?
公司不可以將全部利潤分配給股東。公司稅后利潤的分配順序為:1、提取法定公積金;2、彌補虧損;3、提取任意公積金;4、股東按照出資比例或者持股比例分配剩余利潤。
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提取利潤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50%以上的,可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前,應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經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后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所余稅后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銷售利潤的計算公式為:銷售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稅金及附加-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銷售利潤作為企業利潤主要的來源,通常由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投資凈收益構成。
銷售利潤就是利潤總額嗎?
銷售利潤不是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是指稅前利潤,也就是企業在所得稅前一定時期內經營活動的總成果,企業的利潤總額包括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投資凈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四部分,其中,主營業務利潤也可以是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利潤等于產品銷售收入減去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及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銷售利潤跟利潤總額不能等同。
什么是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是企業利潤與銷售額之間的比率,屬于盈利能力類指標。它是以銷售收入為基礎分析企業獲利能力,反映銷售收入收益水平的指標,即每元銷售收入所獲得的利潤。
銷售利潤率高低意味著什么?
營業利潤率的高低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的強弱。營業利潤率越高,說明企業商品銷售額提供的營業利潤越多,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營業利潤率越低,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弱,經營風險越大。
目標利潤的計算公式為,目標利潤=目標銷售額-目標銷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是指企業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通過不斷努力應該達到的最優化控制目標,目標利潤率是企業未來經營必須考慮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
目標利潤分析是保本分析的延伸和拓展。如果企業在經營活動開始之前,根據有關收支狀況確定了目標利潤,那么,就可以計算為實現目標利潤而必須達到的銷售數量和銷售金額,計算公式如下:
目標利潤銷售量=(固定成本+目標利潤)/單位邊際貢獻
目標利潤銷售額=(固定成本+目標利潤)/邊際貢獻率或目標利潤銷售額=目標利潤銷售量×單價
目標利潤的考慮因素
1、目標利潤是企業持續經營的需要;
2、目標利潤是資本保值的需要;
3、目標利潤是內外環境適應的要求。
目標利潤的預測步驟
1、展開調查研究,確定利潤率標準。
2、計算目標利潤的基數。將選定的利潤率標準與企業預期應該達到的有關業務量及資金指標相乘,便可測算出目標利潤基數。其計算公式為:目標利潤基數=有關利潤標準×相關指標。
3、確定目標利潤的修正值。
4、最終下達目標利潤并分解落實納入預算體系。最終下達的目標利潤應該為目標利潤基數與修正值的代數和,即:最終下達的目標利潤=目標利潤基數+目標利潤修正值。
會計利潤計算公式為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營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利潤是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利潤的本質是企業盈利的表現形式,是全體職工的勞動成績,企業為市場生產優質商品而得到利潤,與剩余價值相比利潤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潤所不同的只是,剩余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對全部成本而言的。
什么是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利潤,是企最基本經營活動的成果,也是企業一定時期獲得利潤中最主要,最穩定的來源。除此之外,營業利潤率表明企業通過生產經營獲得利潤的能力,該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什么是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是“虧損總額”的對稱。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利潤總額是指所得稅前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經營活動的總成果。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主要由銷售利潤和營業外凈收支(營業外支出抵減利潤兩部分構成。按規定繳納資源稅的企業,應交的資源稅也是利潤總額的組成部分之一(抵減利潤)。利潤總額應按規定在國家與企業之間進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納所得稅、調節稅或上交利潤的形式上交國家,小部分留歸企業,形成各種專用基金。
凈利潤是什么意思?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后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后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準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利潤最大化計算公式為:π(Q)=TR(Q)?TC(Q),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行為目標。利潤代表了公司新創造的財富,利潤越多則說明公司的財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公司的目標。
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條件是π對Q的一階導數為零。TR對Q的一階導數就是邊際收益MR,也就是邊際成本MC。所以,當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MC=MR),利潤達到極大化。
利潤最大化原則
利潤最大化原則指企業經營利潤的最大化原則,即企業產量的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的原則。其中邊際收益指企業每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邊際成本指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當企業產量的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時,意味著企業可以通過繼續增加產量以增加總利潤;當企業產量的邊際收益小于編輯成本時,意味著企業增加產量不僅無法增加利潤,反而會發生虧損。
利潤最大化的優點
1、有利于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比如說,當企業在面臨兩個項目的投資時,可以依靠利潤最大化的標準去投資項目,于是,在一個30萬利潤的項目和50萬利潤的項目中,企業會偏向于為其帶來跟多利潤的那個項目。利潤大的那個項目有助于企業實現收益最大化。
2、有利于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企業的資源在實現合理配置之后,可以讓效益最大化,有助于企業整體利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