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會計的同學應該知道,會計行業中有一個下屬分支叫成本會計,如果是會計專業的同學,在大學學習時候,應該也學習過這門課程,接下來和小編看看這三種方法該怎么運用。
(一)品種法
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為成本計算對象的產品成本計算方法。適用于單步驟的大量、大批生產,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多步驟的大量、大批生產。
適用于發電、采掘、管理只看結果考核的行業。
計算方法:
1、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2、成本計算期一般采用“會計期間”;
3、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
4、最后,將記入產品成本明細賬的各項生產費用匯總。如果月末有未完工產品,還要將歸集的全部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縱向分配,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二)分批法
分批法是按照產品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在小批單件生產的企業中,企業的生產活動基本是根據定貨單位的訂單簽發工作號來組織生產的,按產品批別計算產品成本。適用于機械、船舶、精密工具、儀器等制造企業。以產品的生產周期作為成本計算期,生產費用一般不需要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
分批法與其他方法的成本計算最大的區別是:在整批產品交付時或銷售時才計算成本。
比如:
1.如果一張定單中要求生產好幾種產品,為了方便考核分析各種產品的成本計劃執行情況,加強生產管理,就要將該定單按照產品的品種劃分成幾個批別組織生產。
2.如果一張定單中只要求生產一種產品,但數量極大,超過企業的生產負荷能力,或者購貨單位要求分批交貨的,也可將該定單分為幾個批別組織生產。
3.如果一張定單中只要求生產一種產品,但該產品屬于價值高、生產周期長的大型復雜產品(如專用機床),也可將該定單按產品的零部件分為幾個批別組織生產。
4.如果在同一時期接到的幾張定單要求生產的都是同一種產品,為了更經濟合理地組織生產,也可將這幾張定單合為一批組織生產。
注: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的生產周期一致,與會計報告期不一致。
(三)分步法
分步法是以產品生產步驟和產品品種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適用于連續、大量、多步驟生產的工業企業,如冶金、水泥、紡織、釀酒、磚瓦等企業。
1、平行結轉分步法
2、約當產量比例法(重難點)
約當產量比例法屬于按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某一分配標準的比例同時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它是將月末結存在產品的數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于完工產品的數量,即約當產量,然后按照完工產品產量(也就是完工程度為100%的約當產量)與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劃分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本月完工產品產量加上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稱為約當總產量,亦簡稱為約當產量。
計算方法:
1、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月末在產品結存數量×在產品完工百分比
2、約當產量單位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的生產耗費)/(完工產品產量+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3、完工產品總成本=約當產量單位成本×完工產品產量
在實務中,以上3種方法的選擇要注意其適用范圍,根據成本計算對象行業分類確定適用的方法。3種方法中,分步法下的約當產量法要注意其結轉時各步驟半成品成本隨半成品實物轉移而結轉。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的生產周期一致,與會計報告期不一致。
寬帶費攤銷的會計分錄是怎么做的?如何進行賬務處理?新會計制度下,待攤費用這一科目可以不再適用,可以計入預付賬款中。接下來就跟著會計網小編具體了解下關于寬帶攤銷的會計分錄吧!
寬帶費攤銷的會計分錄是怎么做的?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交費的時候: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每月攤銷的時候: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
貸:預付賬款
攤銷的核算方法是什么?
攤銷的核算方法包括了直線法、產量法、余額遞減法。
直線法,指的是平均年限法。這種方法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在每一會計期間均衡地分配。直線法的優點是計算相對簡便。
適用公式: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產量法:產量法也就是指計算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額,是以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的。其前提是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
適用公式:每單位產量攤銷額=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余額遞減法:余額遞減法指的是在前期以不考慮無形資產預計殘值為前提的情況下,以每期期初無形資產的陳本減去累計攤銷后的金額和若干倍的直線法為依據,對無形資產攤銷額進行計算的一種方法。
例子:雙倍余額遞減法,適用公式為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攤銷涉及大賬務處理
企業出售無形資產,編制會計分錄時,應根據實際取得的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其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科目,貸記“無形資產”科目。
無形資產出售如何做賬?
借:銀行存款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資產處置損益(或借方)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如何理解?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是一種會計科目,用于無形資產核算的科目。
根據會計制度要求,企業定期對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如果賬面價值高于可收回金額,應當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計入當期的資產減值準備;如果前期已計提減值準備的無形資產的價值得以恢復,07年新準則規定已計提減值準備也不能予以轉回。同時規定當無形資產發生減值后,應對其在尚可使用年限內計提的攤銷額作出調整。處置無形資產,必須相應結轉該項無形資產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是否當月攤銷?
無形資產是當月增加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當月不攤銷。
無形資產攤銷方法如下:
一、直線法
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于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于掌握。缺點是就符合會計的客觀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而言,不夠理想。對穩定性強的無形資產,如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適合采用這種攤銷方法。
二、產量法
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如果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工作量可以采用產品的生產產量或工作時數等進行確定,則適合使用這種攤銷方法。
三、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相對于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后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采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最近,會計網收到不少會計朋友的私信,詢問關于產品成本核算的相關問題。而在進行產品成本核算時,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的之間的歸集和分配,可以說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今天會計網就來分析講解一下在產品成本核算中,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那些事兒。
01、定義
在理解生產費用歸集與分配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在產品與完工產品的勾稽關系。
產品成本大致由兩個流程組成,分別為正在生產中的產品成本與已經結束生產的產品成本,即在產品成本與完工產品成本。
在進行產品成本核算時,需要先解決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問題。如此,就需要運用上產品分配的常用公式:
02、方法
在進行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時,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其中,1、2、3、5這幾種方法屬于“倒擠法”的情況,而4、6是屬于“分配法”。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約當產量比例法是運用較廣泛的分配方法,所以接下來我就仔細講解一下這個方法,大家可要認真往下看了。
在進行產品分配時,每次都要進行分配率的核算,而核算分配率的過程中,少不了公式的運用,以下就是產品成本分配常用公式:
約當產量比例法
01、計算公式
02、完工程度的計算
需要注意一點,在不同步驟下,約當產量比例法的計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03、適用條件
04、注意事項
舉個栗子,輕松理解
會計網有限公司生產一批空調,需要經過兩道工序加工完工,分為A、B兩道工序進行,我們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各項生產費用。
8月份空調的完工產品600件;月末在產品數量為:A工序200件,B工序320件,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1)原材料分為A、B兩道工序進行,并且在每道工序開始時都是一次性投入;A工序的消耗定額為24千克,B工序的消耗定額為36千克。空調月初在產品和本月發生的材料費用共計234,000元。
(2)空調的工時定額為60小時,其中A工序為36小時,B工序為24小時。每道工序內在產品的加工程度均為50%。空調月初在產品和本月發生的直接人工共計219,840元,制造費用共計123,660元。具體分配核算如下:
第一步:先核算直接材料的分配情況(開始時都是一次性投入)。
A工序投料程度
=本工序累計材料消耗定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100%
=24/60*100%=40%
B工序投料程度
=本工序累計材料消耗定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100%
=(24+36)/60*100%=100%
A工序約當產量=月末在產數量*A工序投料程度=200*40%=80
B工序約當產量=月末在產數量*B工序投料程度=320*100%=320
約當總產量=完工產品+在產品約當產量=600+80+320=1,000
直接材料費用分配率
=直接材料費用總額/約當總產量
=234,000/1,000=234
完工產品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材料費用分配率*完工產品數量
=234*600=140,400
在產品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材料費用分配率*在產品約當產量
=234*(80+320)=93,600
第二步:再核算直接人工費用的分配情況。
A工序完工程度
=(前面各道工序工時定額之和+本道工序工時*50%)/產品工序工時定額*100%
=36*50%/60=30%
B工序完工程度
=(前面各道工序工時定額之和+本道工序工時*50%)/產品工序工時定額*100%
=36+24*50%/60=80%
A工序約當產量=月末在產數量*A工序完工程度=200*30%=60
B工序約當產量=月末在產數量*B工序完工程度=320*80%=256
約當總產量=完工產品+在產品約當產量=600+60+256=916
直接人工費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費用總額/約當總產量
=219,840/916=240
完工產品直接人工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分配率*完工產品數量
=240*600=144,000
在產品直接人工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分配率*在產品約當數量
=240*(60+256)=75,840
第三步:最后核算制造費用的分配情況。
制造費用分配率
=制造費用總額/約當總產量
=123,660/916=135
完工產品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分配率*完工產品數量
=135*600=81,000
在產品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分配率*在產品約當數量
=135*(60+256)=42,660
最后一步:匯總完工產品與在產品所有成本費用。
完工產品總成本
=完工產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制造費用
=140,400+144,000+81,000=365,400
在產品總成本
=在產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制造費用
=93,600+75,840+42,660=212,100
具體產品成本分配明細表如下所示:
好了,以上所講知識就是本文的所有內容,看到這里,大家都理解了嗎?有什么疑問或者建議的,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為會計小師妹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拾方。如需引用或轉載,請留言授權,并務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會計小師妹 保留所有權利。
累計攤銷主要用于核算無形資產的攤銷,其余額一般在貸方,累計攤銷是什么科目?會計分錄怎么做?就以上問題,本文將作詳細解答。
累計攤銷屬于什么科目?
累計攤銷屬于資產類科目,用于核算無形資產的攤銷,列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項內,作為無形資產的減項。
累計攤銷余額一般在貸方,登記已計提的累計攤銷。
累計攤銷科目核算企業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計提的累計攤銷,應按無形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累計攤銷會計分錄
累計攤銷進行賬務處理時,按月計提無形資產攤銷,應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處置無形資產時,應同時結轉累計攤銷,借記本科目,貸記相關科目。
借:管理費用(自用無形資產攤銷)
其他業務成本(出租無形資產攤銷)
制造費用(用于產品生產等的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累計攤銷怎么計算?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在每一會計期間,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進行均衡分配。
計算公式: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2、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指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后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目的在于讓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獲得補償。
3、產量法
產量法:以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對應攤銷額進行計算。
計算公式:每單位產量攤銷額=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資產可以分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企業就要對其進行攤銷。對于無形資產攤銷,應如何做賬務處理?
無形資產攤銷的會計分錄
1、該單位已經執行新會計準則時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2、該單位執行舊會計準則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攤銷的方法
一、直線法
直線法即平均年限法,指的是把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于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
二、生產總量法
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它有規定的計算公式,這個公式如下: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三、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相對于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后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
(1)余額遞減法
余額遞減法是在前期不考慮無形資產預計殘值的前提下,根據每期期初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累計攤銷后的金額和若干倍的直線法攤銷率計算無形資產攤銷額的一種方法。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預計殘值后的金額乘以逐年遞減的攤銷率計算每年攤銷額的一種方法。
累計攤銷用于核算無形資產的攤銷,是資產類科目,累計攤銷時,可以通過累計攤銷科目核算,有關的賬務處理怎么做?
累計攤銷會計分錄
無形資產的攤銷期自其可供使用(即其達到預定用途)時起至終止確認時止。即無形資產攤銷的起始和停止日期為: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相關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自用無形資產攤銷)
其他業務成本(出租無形資產攤銷)
制造費用(產品生產時的無形資產攤銷)
生產成本
貸: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攤銷方法
無形資產攤銷方法包括直線法、產量法以及加速攤銷法。
1、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于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于掌握。缺點是就符合會計的客觀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而言,不夠理想。
2、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每單位產量攤銷額=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3、加速攤銷法是相對于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后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采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如果想學好CMA,必須把聽課和做題結合起來,以鞏固所學的知識點。對知識點的總結尤為重要,會計網為大家整理好生產預算的相關知識點。
CMA重要知識點之生產預算
1、根據第n期的銷量、期初和期末存貨量,第n期的預算產量(完工的產成品)
當期預算產量(完工)=(期末量-期初量)+當期預算銷量
2、根據第n期的產量、期初和期末的在產品數量,第n期的預算產量(開工投料的約當產量)
當期預算產量(開工)=(期末在產品量-期初在產品量)+當期預算產量(完工)
3、期末存貨量為下一期銷售量的X%,或期初存貨量為當期銷售量的X%,第n期的產量
當期預算產量=當期銷量+下期銷量*X%–當期銷量*X%=當期銷量×(1–X%)+下期銷量×X%
制造成本預算
材料采購量=預計生產量×每件產品需要的原材料數量+要求的期末原材料庫存一原材料的期初存貨
期初直接材料+當期采購數量-當期領用數量=期末直接材料
期初材料成本+當期采購成-當期領用成本=期末材料成本
生產中所需的直接人工工時數=預期產量*單位產品所需的直接人工工時數
直接人工成本的預算額=生產中所需的直接人工工時數*接人工工時的單位成本
當期銷貨成本預算
期初產成品+當期完工數量-當期銷售數量=期末產成品
期初產成品成本+當期完工產品成本-銷貨成本=期末產成品成本
生產預算相關例題
一個公司預計接下來兩個期間(期1和期2)的銷售量分別是20,000個和22,000個。公司在每個期末保持下一期銷售量15%的存貨。每個產品需要2個直接人工小時來完成,每小時工資$15。假設所有的存貨標準都是滿足的,期1的直接人工預算是多少?
A.$600,000
B.$609,000
C.$690,000
D.$699,000
【答案】B
【解析】期1必須生產的產品數量計算:預算的生產量=預算的銷售量+期末存貨量-期初存貨量20,000+3,300(22,000x15%)-3,000(20,000x15%)=20,300,因此直接人工預算是20,300x2小時x$15=$609,000
CMA備考需要一些專業指導,根據課程各個領域的表現,更好的準備備考,會計網小編整理了分步成本法的知識點提供給各位考生學習。
CMA必背知識點之分步成本法
分步成本法的定義:通過流程或部門來歸集產品或服務成本,成本按部門來歸集。
分步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適用于高度自動化或重復的生產流程,也適用于大量同質或近似的成本對象,如電子產品、煉油、油漆、面粉、糖果、橡膠、玻璃、食品加工、采礦、汽車生產線、塑料、制藥、造紙、木材加工、皮革制品、金屬制品、運動設備、水泥和制表業等。
需要將當期的總制造成本(期初在產品存貨以及當前發生的成本費用)在完工產品與期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以確定完工產品成本。
分步成本法與分批成本法的區別是什么?
大多數公司,尤其是兼有特制產品/服務和大規模生產的產品/服務時,均同時采用分批成本法和分步成本法。
約當產量的計算之完工率是什么?
由于轉換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費用)是均勻發生的,所以轉換成本的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率。
由于投料點與完工率并不一致,所以直接材料的約當產量取決于投料的方式
1、如果是連續投料,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率。
2、如果是一次性投料:
(1)期初投料,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
(2)投料點的完工率<期末在產品的完工率,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
(3)投料點的完工率>期末在產品的完工率,約當產量=0;
(4)期末投料,約當產量=0。
CMA考試有很多知識點和很多的問題,同時CMA考試也更加注重實踐,加權平均法和先進先出法是在實踐中使用較多的知識點。
CMA必背知識點之加權平均法和先進先出法
約當產量的計算
1、約當產量=當期完工數量+期末在產品的數量×當期期末完工率。
2、可能需要分別計算材料和轉換成本的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成本分配
1、當期轉出產品的成本=當期轉出的數量×加權平均的單位成本。
2、期末在產品的成本=期末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加權平均的單位成本。
3、可能需要分別計算材料和轉換成本的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先進先出法之約當產量的計算
1、約當產量=加權平均的約當產量–期初在產品的約當產量=(當期完工數量+期末在產品的數量×當期期末完工率)–期初在產品的數量×上期期末完工率。
2、約當產量=期初在產品的數量×(1–上期期末完工率)+當期開工且完工的數量+期末在產品的數量×當期期末完工率。
3、可能需要分別計算材料和轉換成本的期初/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成本分配
1、當期轉出產品的成本=期初在產品上期發生的成本+期初在產品在當期繼續加工的成本+當期開工且完工的成本。
2、期初在產品在當期繼續加工的成本=[期初在產品×(1–上期完工率)]×先進先出的單位成本。
可能需要分別計算材料和轉換成本的期初在產品本期完工的約當產量
1、當期投產且完工的成本=當期開工且完工的數量×先進先出的單位成本。
2、期末在產品的成本=期末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先進先出的單位成本。
3、可能需要分別計算材料和轉換成本的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約當產量法注意點
在采用約當產量法計算單位成本(分配率)時,分子的待分配成本與分母的約當產量在范圍上必須保持一致:
加權平均法下的約當單位成本,是本期所有完工產品的單位成本。
先進先出法下的單位成本(分配率)=本期追加成本/(本期新增的)產品的約當產量
CMA考試的難點之一是掌握CMA的知識體系,一個好的知識體系可以更好地理解考試大綱,間接成本中聯產品分配也是知識體系的重要部分之一,關于間接成本中聯產品分配的知識有哪些?
CMA重點知識點之間接成本中聯產品分配
主產品:具有很高總銷售價值的產品;
聯產品: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具有很高總銷售價值的產品;
副產品:總銷售價值較低的產品。
根據實物指標來分配聯合產品成本
分配給A的聯合成本=A的產量/(A的產量+B的產量)×總的聯合成本;
分配給B的聯合成本=B的產量/(A的產量+B的產量)×總的聯合成本。
根據市場數據來分配聯合產品成本
1、分離點銷售價值法:
A的分離點銷售價值=A的產量×A的單價;
B的分離點銷售價值=B的產量×B的單價;
分配給的A聯合成本=A的分離點銷售價值/(A的分離點銷售價值+B的分離點銷售價值)×總的聯合成本;
分配給B的聯合成本=B的分離點銷售價值/(A的分離點銷售價值+B的分離點銷售價值)×總的聯合成本。
2、可實現凈值法:
根據市場數據來分配聯合產品成本。
A的可實現凈值=A的產量×A的單價–A的可分屬成本;
B的可實現凈值=B的產量×B的單價–B的可分屬成本;
分配給的A聯合成本=A的可實現凈值/(A的可實現凈值+B的可實現凈值)×總的聯合成本;
分配給B的聯合成本=B的可實現凈值/(A的可實現凈值+B的可實現凈值)×總的聯合成本。
3、固定毛利率法:
總成本率=(A的可分屬成本+B的可分屬成本+聯合成本)/(A的產量*A的單價+B的產量+B的單價);
分配給A的聯合成本=A的產量×A的單價×總成本率–A的可分屬成本;
分配給B的聯合成本=B的產量×B的單價×總成本率–B的可分屬成本。
方法的選擇
1、若分離點的銷售價格存在,則應采用分離點銷售價值法。
(1)不同的產品會產生相同的毛利率;
(2)不能用于在分離點之后還需要進行再加工的產品;
(3)不能用于價格頻繁波動的產品。
2、若分離點的銷售價格不存在,則應采用可實現凈值法或固定毛利率法。
(1)可實現凈值法可用于需要進行后續加工的產品;
(2)固定毛利率法可用于需要進行后續加工的產品,但有可能會讓產品分配到負的聯合成本。
副產品的會計處理
1、資產確認法:
(1)能在分離點確認副產品的存貨價值;
(2)以可實現凈值作為存貨價值計入資產負債表;
(3)實現了配比的原則;當副產品金額較大時,應采用資產確認法。
2、收入法:
(1)不能在分離點確認副產品的存貨價值;
(2)在出售時作為其他收入計入損益表;
(3)易于使用;當副產品金額較小時,應采用收入法。
注冊管理會計師是管理會計組織——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于1972年推出的管理會計領域的黃金認證,是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領域的認證。與AICPA、CFA并稱世界財經領域三大黃金證書。今天會計網就帶領大家一起學習CMA的考試重點本量利分析。
CMA知識點之本/量/利分析的假設
CVP分析有以下基本假設,如下所示:
(1)線性。在相關范圍內,收入與成本函數是線性的。
(2)確定性。各個參數(價格、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均已知且不變)
(3)單一產品或明確界定的產品組合,組合中各產品銷售占比保持不變。明確界定的產品組合使得分析人員能夠考察假設的加權平均產品。
(4)產量等于銷量。(關鍵性假設)
本/量/利分析的經典例題1
下列選項都是本量利分析的假設前提,除了
A.總固定成本不隨著產量的變化而變化
B.總收入按比例隨著產量的變化而變化
C.單位變動成本按比例隨著產量的變化而變化
D.在多種產品情況下,銷售組合各產品銷售占比不隨著產量的變化而變化
答案:C
解析:本量利分析的假設條件:單位變動成本是已知的,且不變
本/量/利分析的經典例題2
下列哪項假設能有效地控制著盈虧平衡分析的可靠性
A.效率和生產率會持續增長
B.總變動成本會在相關范圍內保持不變
C.總固定成本會在相關范圍內保持不變
D.生產要素的成本會隨著技術的變化而變化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單位變動成本是已知的,且不變。所以A、B、D都不對。
引申:
注意區別學習曲線的假設:產量翻倍時,該時點所有產品的平均單位耗時將以固定的比例下降。即隨著產量的增加(翻倍),生產效率會有所提升。
邊際成本是指額外增加一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量,具體計算為:邊際成本=總成本的變化量/產量變化量。
邊際成本的計算公式
邊際成本=總成本的變化量/產量變化量,邊際成本是指額外增加一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量。
邊際成本曲線是什么?
邊際成本曲線是反映邊際成本與產量之間關系的曲線,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邊際成本曲線是高于平均總成本曲線,即當平均總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下降時,邊際成本一定小于平均總成本;當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上升時,邊際成本必定大于平均總成本;當邊際成本與平均總成本相等時,平均總成本處于最低點。
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的區別
1、概念不同:邊際成本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帶來總成本的增量,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邊際收益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每一單位產品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可為正也可以為負值;
2、作用不同:邊際成本作用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邊際成本是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條件之一是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相等,此時邊際利潤為零,實現利潤最大化;
3、效果不同:邊際成本對于一個單位可視為新增生產或購買的產品所帶來的總成本增量;邊際收益就一個單位而言可以看作為增加產品銷售所增加的收益。
邊際成本和邊際產量的關系
邊際成本和邊際產量為逆相關,即一個增加,另一個會相應減少。邊際成本和邊際產量的關系可以歸因于收益遞減規律,規律指出,人們繼續增加資源或投入生產時,單位成本將先下降直至觸底,最終開始再次上升。
邊際貢獻是什么?
邊際貢獻也稱邊際效應,經濟學的邊際貢獻是經濟上在最小的成本的情況下達到最大的經濟利潤,從而達到帕累托最優的情況。會計學上的邊際貢獻是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后的余額。
約當產量的計算公式為:某工序在產品的約當產量=該工序在產品數量×該工序在產品完工率。約當產量是指將月末在產品的數量,按照其完工的程度折算為相當于完工產品的產量。
約當產量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約當產量法是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的計算方法,其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末在產品數量的變化較大,產品成本中直接材料和各項加工費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的情況。
約當產量法指將月末實際結存的在產品數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成相當于完工產品產量,再將生產費用按完工產品產量和在產品約當產量之間的比例進行分配,從而計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的方法。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生產費用,關鍵在于準確確定在產品的完工程度,還應考慮原材料投入生產的方式。
約當產量法的完工程度怎么算?
約當產量法的完工程度的計算公式為:各工序在產品的完工程度=本工序投入的原材料累計消耗定額÷原材料的消耗定額合計。
在產品和完工產品是什么意思?
在產品是指原材料投入生產后,尚未最后完工的產品,具體包括制作過程中的在產品、已加工完成入庫但不能對外銷售的半成品。在產品不屬于會計科目,在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計入生產成本,期末通過存貨或庫存商品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應;完工產品是在一個企業內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按規定標準檢驗合格,并且可供銷售的產品,其屬于庫存商品科目。
邊際成本計算公式為:邊際成本=總成本變動量/產量變動量。由定義得知邊際成本等于總成本(TC)的變化量(△TC)除以對應的產量上的變化量(△Q):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邊際成本的概念
邊際成本是指額外增加一單位的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量。
邊際成本是指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理論上來講,邊際成本表示當產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的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是說的是規模效應。
邊際成本的作用
邊際成本是研究成本的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可行。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不可行。
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相似,也先隨產量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規模后開始增加。只不過它達到最低時的產量比平均總成本及平均變動成本的較小,在平均總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達到最低點時,邊際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邊際成本和邊際產量之間的關系
邊際成本表示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增加的量。一般而言,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的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是說的是規模效應。邊際產量是指增加一個單位可變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產量,用MP表示。即:增加一個單位的勞動投入所帶來的總產量的增加量。
平均可變成本是廠商在短期內平均每生產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可變成本,即平均可變成本是總可變成本除以產量。
起初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可變成本減少;但產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變成本由于邊際產量遞減規律而增加。因此平均可變成本曲線是一條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線,表明隨著產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變動規律。其成U型的原因也是可變投入要素的邊際成本先遞減后遞增也即邊際生產率先遞增后遞減的結果。
平均可變成本的計算方法
平均可變成本AVC=可變成本TVC/數量Q;
總可變成本(TVC)=總成本(TC)-總固定成本(TFC)=平均可變成本(AVC)×產量(Q)。
什么是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與產量無關的費用,即:無論企業是否進行生產和銷售,這些固定成本都必須支付。固定成本一般包含房屋租金、員工工資、保險和辦公用品等。無論生產和銷售的產品數量如何,公司都必須為其經營業務提供辦公和生產的場所支付租金。很顯然固定成本也并非一直不變,但其變化不與產量掛鉤。因此,固定成本常被視為是長期成本。
什么是可變成本
可變成本(變動成本)一般是指公司需要支付的各種變動生產要素的費用,它與公司生產或銷售的情況成正比,隨著產量的增加而上漲,隨著產量的減少而下降。可變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包裝成本、交易成本、運輸成本等,這些費用都會隨產量的增加而發生變化。
本站致力于助力學員備戰2023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特意為大家篩選了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的易錯題,這些題目是學員常出錯的地方,我們希望通過分享,幫助大家避免在真實考試中犯同樣的錯誤,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試重點,提升備考效率。
1.【單選】關于生產和生產函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當技術水平發生變化時,生產函數不會發生變化
B.當各種投入要素都可變時,一般是研究企業的短期行為
C.一般假設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不可以相互替代
D.從長期來看,企業的各項投入都是可以改變的
【答案】D
【解析】當技術水平發展變化時,生產函數會發生變化,A錯誤;當各種投入要素都可變時,一般是研究企業的長期行為,B
錯誤;一般假設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可以相互替代,C錯誤;
2.【多選】關于短期內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有()。
A.只要邊際產量曲線在平均產量曲線的上方,平均產量就是遞增的
B.在技術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連續追加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總是存在著一個臨界點,在臨界點之前,邊際產量遞增
C.如果確定總產量的圖形,就可以得到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的圖形
D.邊際產量曲線和平均產量曲線最終相交時,邊際產量是遞增
E.邊際產量為零時,總產量達到最大值
【答案】ABE
【解析】如果確定邊際產量的圖形,就可以得到總產量和平均產量的圖形,C錯誤;邊際產量曲線和平均產量曲線最終相交時,邊際產量是遞減,D錯誤;
3.【多選】關于各種短期成本曲線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有()。
A.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總成本曲線相交于平均總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B.平均總成本曲線與平均固定成本曲線相交于平均總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C.當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下降時,邊際成本必定小于平均總成本
D.當邊際成本與平均總成本正好相等時,平均總成本處于最低點
E.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相交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答案】ACDE
【解析】平均總成本曲線與平均固定成本曲線并不相交于平均總成本曲線的最低點,B錯誤。
下面為大家整理是2023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真題及答案(11.11日上午),文章末尾附完整版,供大家參考。
1、【單選】按歸還期限劃分,商業銀行的中期貸款是指期限為()的貸款。
A.1-5年
B.1-3年
C.3-7年
D.3-5年
【參考答案】A
2、【單選】根據《民法典》受脅迫的當事人自脅迫的終止之日起()內沒有行使撤銷的撤銷權消失。
A.1年
B.3年
C.90日
D.30日
【參考答案】A
3、【單選】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稱為()。
A.產權比率
B.資產負債率
C.速動比率
D.現金比率
【參考答案】A
4、【單選】下列會計手段中屬于會計核算職能的是()。
A.分析
B.預算
C.考核人
D.報告
【參考答案】D
5、【單選】政府會計中通常實行收付實現制的是()。
A.管理會計
B.成本會計
C.財務會計
D.預算會計
【參考答案】D
6、【單選】決定商品市場價格的基礎是()。
A.商品的使用價值
B.商品的供求關系
C.商品的價值
D.消費者的收入水平
【參考答案】C
7、【單選】根據短期生產函數理論,在坐標圖上,關于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曲線及其位置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邊際產量大于平均產量,即邊際產量曲線在平均產量曲線的上方,平均產量就是遞增的
B.在總產達到最大值之前,邊際產量總是遞增的
C.在總產量達到最大值時,邊際產量最大
D.如果確定平均產星的圖形,就可以得到總產量和邊際產量的圖形
【參考答案】A
8、【多選】上—年GDP100,財政支出10,今年GDP110,財政支出1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財政支出彈性是1
B.增長率是10%
C.邊際傾向是10%
D.增長率是9.09%
E.邊際傾向是1.1
【答案】AB
9、【多選】治理通貨膨脹的措施有()。
A.寬松金融監管政策
B.積極財政政策
C.寬松貨幣政策
D.緊縮的需求政策
E.積極的供給政策
【參考答案】DE
10、【多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公司股東可以用()出資入股。
A.商譽
B.實物
C.知識產權
D.土地使用權
E.個人勞務
【參考答案】BCD
以上就是【歷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真題及答案(2023年經濟基礎)】的全部內容。【經濟基礎】2023年中級經濟師真題-11.11上午場點擊領取!
第三章生產和成本理論
1.【2022年真題】將稅負轉嫁給購買者或最終消費者的行為,稱為()。
A.前轉
B.后轉
C.旁轉
D.流轉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前轉也稱“順轉”或“向前轉嫁”是指納稅人將其所納稅款通過提高其所提供商品價格的方法,向前轉移給商品的購買者或者最終消費者負擔的一種形式。前轉是稅收轉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發生在流轉稅上。例如,對原材料生產者征收稅款,原材料生產者可以通過提高原材料售價把稅負轉嫁給制造商,制造商再把稅負轉嫁給批發商,批發商又可以把稅負轉嫁給零售商,最后零售商向消費者出售商品時,又把稅負轉嫁給消費者。增值稅屬于該種情況。
2.【2022年真題】某工廠生產產品,生產1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00,生產11個單位時平均成本為51,則該產品邊際成本為()。
A.51
B.52
C.61
D.80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生產11個單位的總成本=51*11=561,該產品邊際成本=(561-500)/(11-10)=61。
3.【2022年真題】根據科斯理論,企業產生的原因是()。
A.節約交易成本
B.擴大市場規模
C.整合市場需求
D.調節市場機制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美國經濟學家科斯認為:《企業的本質》1937科斯(美)企業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或交易成本而產生的。交易費用,是指圍繞交易契約所產生的成本或費用。
4.【2022年真題】關于短期總成本曲線變動規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坐標圖上,總成本曲線從原點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B.在坐標圖上,總成本曲線不隨產量的變動而變動
C.在坐標圖上,總成本曲線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可變成本的那個點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
D.在坐標圖上,總成本曲線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個點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總成本曲線是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個點F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開始時是以遞減的增長率上升,當產量達到一定水平后,便以遞增的增長率上升。
5.【2022年真題】一般來說,對于短期生產函數,總產量和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的關系是()。
A.如果邊際產量大于平均產量,則平均產量遞增
B.如果邊際產量等于平均產量,則平均產量達到最大點
C.如果邊際產量為零,則總產量達到最大點
D.如果邊際產量小于平均產量,則平均產量遞減
E.如果平均產量遞減,總產量必然遞減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
勞動的邊際產量為0時,總產量達到最大值,繼續增加勞動投入,勞動的邊際產量為負數,所以總產量開始減少。
以上就是【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歷年考試真題及答案(第三章)】的全部內容。2024年經濟師備考資料趕緊點擊領取!
下面為大家整理是2024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試題庫1000題免費版:第六章生產函數和生產曲線。
1其他條件不變,某一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達到最大時,()。
A.總產量達到最大
B.平均產量達到最大
C.總產量遞增最快
D.平均產量大于邊際產量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其他條件不變時,當某一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最大時,總產量的遞增最快,此時邊際產量大于平均產量;之后,邊際產量開始遞減,當其遞減為0時,總產量達到最大。
2在長期內,理性的投資者會將生產控制在()階段。
A.規模報酬遞增
B.規模報酬不變
C.規模報酬遞減
D.規模報酬為0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一般認為,在長期生產過程中,企業的規模報酬一般呈現一定的規律,當企業規模較小時擴大生產規模報酬遞增,此時企業會擴大規模以得到產量遞增所能帶來的好處,將生產保持在規模報酬不變的階段。
3生產要素一般分為()。
A.勞動
B.資本
C.土地
D.企業家才能
E.現金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
此題考查生產及相關概念。生產要素一般被劃分為勞動、資本、土地、企業家才能。
4下列關于總產量、邊際產量、平均產量曲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邊際產量為零時,總產量最大
B.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曲線相交時,總產量達到最大
C.平均產量上升時,邊際產量增加
D.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曲線相交時,平均產量達到最大
E.邊際產量曲線是先增加然后遞減,直至出現負值
參考答案:A,D,E
參考解析:
此題考查一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及其曲線。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曲線相交時,平均產量達到最大,所以選項B錯誤;平均產量上升時,邊際產量先增加后開始減少,所以選項C錯誤。
以上就是【2024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試題庫1000題免費版】的全部內容。想知道自己是否具備2024年經濟師報考資格?趕緊點擊免費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