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市面上流通的商品,標注的都是含稅價,那么含稅價的計算公式怎么計算?不含稅價的計算公式怎么計算?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含稅價是包括稅金在內的價。含稅價包含的是增值稅即零售價,部分征收消費稅的貨物除了增值稅也包含了消費稅,但不包括價外費用,如包裝,裝卸費等,銷售商開具的普通發票上的金額即為含稅價而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為不含稅價。
含稅的單價=不含稅的單價*適用稅率(1+17%或13%)
單價是不是含稅,要看雙方簽訂的合同,如果雙方訂立的合同是不含稅價,那么含稅價的單價=不含稅的單價*適用稅率(1+17%或13%);如果雙方訂立的是含稅價,那么不含稅單價=含稅價/適用稅率(1+17%或13%)。
含稅價怎么算不含價?
含稅價是包括稅金在內的價。含稅價包含的是增值稅即零售價,部分征收消費稅的貨物除了增值稅也包含了消費稅,但不包括價外費用,如包裝,裝卸費等,銷售商開具的普通發票上的金額即為含稅價而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為不含稅價,因為增值稅額單獨列出一般情況下,零售、銷售給小規模、個體納稅人、一并收入的價外款、貨物包裝押金都是含稅價格。不含稅的價格=含稅價/(1+稅率)
以上就是有關含稅價格和不含稅價格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會計知識,請多多關注會計網!
銷售額是不含稅價。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銷售額”均指還原后的“不含增值稅價格”。如果企業有依照稅法規定免征增值稅的銷售收入的,應當填入“免稅銷售額”中;對于依照稅法規定應當交納增值稅的銷售收入,應當填入“應稅銷售額”中。
銷售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或服務,從購買或接受應稅勞務方或服務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以及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
銷售額的計算公式
1、無稅銷售=含稅銷售/(1+稅率或征收率)
2、銷售稅=銷售額×(1+稅率)
3、銷售額=稅金/(1+稅率或征收率)
銷售的確定
1、一般銷售額的確定
銷售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向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2、價外費用是什么
價外費用是指由價格外向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回款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滯納金、賠償金、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等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和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價外費用不包括哪些?
(一)受托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二)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代墊運輸費用:1、承運部門的運輸費用發票開具給購買方的;2、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買方的。
(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
1、由國務院或者財政部批準設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2、收取時開具省級以上財政部門印制的財政票據;3、所收款項全額上繳財政。
(四)銷售貨物的同時代辦保險等而向購買方收取的保險費,以及向購買方收取的代購買方繳納的車輛購置稅、車輛牌照費。
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將商品或勞務的價款及其應征流轉稅款在發票中分別注明,就是價稅分離。計算不含稅價時,可以通過公式不含稅價=價稅合計÷(1+稅率)計算得出。
價稅分離的計算公式
不含稅價=價稅合計÷(1+稅率)
應納稅額=不含稅價×稅率
不含稅價=價稅合計-應納稅額
為什么價稅分離的時候要除以1加稅率?
因為核定扣除的時候,是在銷售的時候根據耗用的數量進行計稅,所以是當時購進的時候是沒有抵扣過進項的話,保持著一個含稅的價格,所以現在除以1+稅率進行價稅分離
價稅分離的含義
價稅分離是指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將商品或勞務的價款及其應征流轉稅款在發票中分別注明。實行價稅分離的目的是將隱含的稅款從商品或勞務的價格中分離出來,給購買商品或勞務的廠商和消費者一個明白。
什么是不含稅價?
不含稅價格,是“含稅價格”的對稱,不包含稅金的計稅價格,包括商品的成本和利潤兩個因素。中國工商稅收綜大部分按含稅價格計稅外,也有一部分按不含稅價格計稅。如商業部門交納的農、林、牧、水產品收購環節的產品稅,按不包含產品稅款的收購價格計稅。
應納稅額的含義
應納稅額是指企業按照稅法的規定,經過計算得出的應向稅務機關繳納的所得稅金額。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什么情況下要進行價稅分離?
如果售價是含稅價,是要做價稅分離的,價外費用,零售價,逾期沒收的押金都是視為含稅價,要做價稅分離的
對于企業簽訂的購銷合同,應按照購銷合同金額的萬分之三繳納印花稅。那么繳納印花稅時,按照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呢?
購銷合同印花稅按含稅價繳納嗎?
購銷合同的印花稅是按購銷合同來的,如果購銷合同本身是含稅的,則按含稅價來繳納,如果購銷合同本身是不含稅的,則可以按不含稅價來繳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下列憑證為應納稅憑證:
(一)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二)產權轉移書據;
(三)營業賬簿;
(四)權利、許可證照;
(五)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購銷合同印花稅的計算方法
購銷合同的印花稅=購銷合同上面注明的金額*0.03%。如果合同里面注明的金額是含稅的,則按照含稅金額作為計稅依據;如果合同里面的注明的金額是不含稅的,則按照不含稅金額作為計稅依據。
實務中購銷合同的印花稅一般情況下是核定征收的,核定征收的印花稅計算公式如下:應納稅額=不含稅收入*核定比例*0.03%。
購銷合同印花稅會計分錄
計提:
借:稅金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繳納:
借: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
貸:銀行存款
價稅合計,具體是指我們收到的發票上面的金額為價格和稅額的金額一起計算得出的金額,具體的會計分錄該怎么做?
價稅合計形式下的會計分錄
1、采購時,獲得普通發票,發票記載的是價稅合一的價款,此時不能做進項稅,而是作為采購成本入賬,此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材料采購/固定資產/原材料等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
2、價稅合計形式下,進行銷售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增值稅的核算
增值稅是價外稅。小規模納稅人采購等業務的賬務處理。小規模納稅人購買物資、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應計入相關成本費用或資產,不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核算。企業為一般納稅人,且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算增值稅的,其對應會計分錄為:
采購時,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材料采購/固定資產/原材料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
進行銷售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交納應交增值稅的賬務處理
月度終了,對于當月應交未交的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企業交納當月應交的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其中,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的,則應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具體分錄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價稅分離是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掌握的一項實務知識,價稅分離可以簡單理解為將商品或貨物的價格分為含稅價和不含稅價。對于價稅分離,應如何計算?
價稅分離的計算方法
會計分錄中進行價稅分離的方法就是用簡單的數學方法——除法。
不含稅價=價稅合計÷(1+稅率)
應納稅額=不含稅價×稅率
不含稅價=價稅合計-應納稅額
價稅分離的案例分析:
假設某商場銷售高檔化妝品,其不含稅售價為10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3%。
1.高檔化妝品的增值稅銷項稅額=10000×13%=1300
2.高檔化妝品含增值稅的銷售額=10000×(1+13%)=11300
3.假設題目只有含稅價11300元,此時需要進行價稅分離,即將含稅價換成不含稅價
價稅分離:11300÷(1+13%)=10000
4.增值稅屬于價外稅,計稅依據是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因此在計算增值稅時需要用不含稅的銷售額進行計算。增值稅是10000元不含稅銷售額以外需要支付的價款,即使沒有標注增值稅具體需要繳納的價款,但是作為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是需要承擔增值稅的。
價稅分離的含義
價稅分離是指商品在日常流通時,將商品和相應的勞務的價款和流轉稅額在發票中分開進行反映。實行價稅分離是為了將商品所隱含的稅款在商品及其勞務的價款中進行分離,讓消費者和廠商知道購買這個商品和勞務的相關價款和稅費。
廣義的價稅分離包括了批發環節和零售環節,而狹義的價稅分離僅僅包括零售環節。實行價稅分離的制度,購買商品或勞務的發票可以根據相關規定抵扣一部分的稅款。
價稅分離是指將一項含增值稅的數據分離成不含稅金額和稅額兩部分,實操中需要根據該項業務的稅率來進行分離。那么價稅分離的會計分錄要怎么做?
價稅分離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什么是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從事本行業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根據各行業企業所從事的不同活動而有所區別,如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產品銷售收入”;建筑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工程結算收入”;交通運輸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交通運輸收入;批發零售貿易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商品銷售收入”;房地產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房地產經營收入”;其他行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指“經營(營業)收入”。
什么是應交稅費?
應交稅費是指企業根據在一定時期內取得的營業收入、實現的利潤等,按照現行稅法規定,采用一定的計稅方法計提的應繳納的各種稅費。
應交稅費包括企業依法交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教育費附加,以及在上繳國家之前,由企業代收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等。
該科目的貸方登記應交納的各種稅費,借方登記已交納的各種稅費,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交納的稅費;期末如為借方余額反映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