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時間性差異對未來期間的應交所得稅金額的影響,具體怎么理解和計算?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什么?
遞延所得稅資產指的是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舉個例子說明:
一項固定資產,我們在會計核算上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假設原值50000,已提折舊10000,而且,已提減值準備5000,那么固定資產目前的凈值=50000-10000-5000=35000。假設稅法上也要求企業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那么稅法上核算的該固定資產的凈值=50000-10000=40000。為什么稅法上不減去減值準備呢。因為減值準備屬于一種預提性質的費用,是一種準備,稅法上簡單的說只承認你實際真實發生的,對于還沒有發生的、企業預提的稅法上根本不承認。不過,這部分預提的費用稅法上規定,在未來發生時可以抵扣。所以,這5000元減值準備就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而這種差異是對企業是有利的,將來可以為企業抵稅的,屬于一項資產,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
簡單理解就是資產的會計核算價值比稅法上核算的價值(計稅基礎)小,那么就應該將差額部分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如果前者比后者大,那么就應該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負債的會計核算價值比稅法上核算的價值小,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反之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遞延所得稅資產主要是由于時間差引起的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只有在會計核算中才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而且遞延所得稅資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根據壞賬來計算的,參照上面企業的例子,具體的就是用年末資產減值準備剩下的余額*25%,即為壞賬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去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得出的差額。但也存在不能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情況,假設企業按稅法規定可結轉以后年度的虧損數額相對比較大,而且企業長期經營不善,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企業在未來期間將會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就不能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計算公式
遞延所得稅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企業所得稅稅率。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資產的計稅基礎-資產的賬面價值
會計網所有內容信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820538167。
滬公網安備 31010902002985號,滬ICP備19018407號-2, CopyRight ? 1996-2024 kuaiji.com 會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