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總是在后臺收到不少粉絲提問,是有關無形資產“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的會計問題。
有的說自己公司自行研發了一門新技術,但研發期間所產生的費用,她不知道怎么做賬處理;還有的說不理解無形資產中的“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的賬務處理,想要小編出一篇相關內容的文章。
既然不少粉絲對這個科目的會計處理存在疑惑,那今天小編就針對這個科目詳細跟大家講講無形資產中“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的會計賬務處理。
區分兩個階段的費用支出
首先,企業自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等科研項目,其內部自行研發項目期間,所產生的費用支出應該劃分為兩個階段,即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
研究階段:
由于在研究階段,企業無法判斷該階段所發生的費用是否能夠成功研發出成果,難以預知和確定這其中因果關系。故而該階段所產生的費用,一律計入當期損益。具體會計處理如下:
1、發生時: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2、計入損益時:
借:管理費用——研究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開發階段:
在開發階段期間,能判定該階段所產生的費用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計入無形資產的研發成本。反之,則計入當期損益。如下所示。
能夠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具體會計分錄處理如下:
1、發生時: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2、達到可預定用途時:
借:無形資產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不能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具體會計分錄處理如下:
1、發生時: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2、計入損益時:
借:管理費用——研究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小提示:
企業自行研究開發項目的無形資產,在開發階段,將有關支出資本化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完成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產生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5.歸屬于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舉例充分理解
舉個例子:
2019年1月1日,A公司開始自行研發某項新型技術,該公司具有可靠的技術以及一定的財務實力。于2020年1月31日,該項新型技術研發成功并已經達到預定使用用途,其該公司研發期間所產生的費用如下:
1、2019年度發生材料費用 6,000,000元,人工費用 6,500,000元,計提專用設備折舊 500,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其他費用 4,000,000元,總計17,000,000元。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為8,500,000元;
2、2020年1月31日前發生材料費用 750,000元,人工費用 7,500,000元,計提專用設備折舊 25,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其他費用 40,000元,總計 8,315,000元。
解答如下:
A公司根據有關原始憑證,作出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2019年度發生的研發支出: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8,500,000
——資本化支出 8,500,000
貸:原材料 6,000,000
應付職工薪酬 6,500,000
累計折舊 500,000
銀行存款 4,000,000
2、2019年12月31日,將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支出轉入當期損益:
借:管理費用——研究費用 8,500,000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8,500,000
3、2020年1月份發生研發支出時: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8,315,000
貸:原材料 750,000
應付職工薪酬 7,500,000
累計折舊 25,000
銀行存款 40,000
4、2020年1月31日,該技術達到預定使用用途時:
借:無形資產 16,815,00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16,815,000
注意:在2020年1月31日時,該技術已達到預定使用狀態,則應將2019年度的“資本化支出”與2020年1月份的“資本化支出”同時計入無形資產的研發成本中。
以上通過對兩個階段的區分,再加上案例分錄的分析,大家對無形資產的“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的知識點有沒有理解和掌握呢?
本文為財稅智囊團(ID:shuizhinang)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拾方。如需引用或轉載,請留言授權,并務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會計網所有內容信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820538167。
滬公網安備 31010902002985號,滬ICP備19018407號-2, CopyRight ? 1996-2024 kuaiji.com 會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