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個轟動財務圈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那就是:廣東鶴山市某制造型企業利用工資表“拆分”的形式,被稅務局稽查發現。稽查結束后,稅局即開出了追繳稅款及加收滯納金的罰單,總金額高達40多萬!
雖然,本案是被舉報發現的,但傳聞之中,匿名信內并無太多實質性證據顯示違規,而這種種的人為避稅行為,是稅務機關通過查核“賬實”差異、工資表明細、實際在職員工信息等等發現的!由此可見,僥幸心理不可幸存!
其實,今年工資表也被作為了稅局稽查的重點范疇,因為個稅管理嚴格,所以企業不想在這上面栽跟頭的話,以下三大涉稅風險,一定要在做表時再三核查!確保無誤!
一、涉稅風險,財務必知
01、工資的個稅申報、計算以及合法性
首先,稅局會重點稽查企業的工資表是否申報了個稅(注意:要在3期個稅中均依法申報了個人所得稅才行);其次,稅局還會重點核查企業的個稅金額是否依法核算,有無少交、漏交、出錯等行為;最后,還會核查工資表中的個稅所得項目是否符合規定。
另外,以下2種所得,也會被納入工資表稽查范疇:
根據《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國稅發[2006]162號)第二條第(二)項規定:“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納稅申報?!?/p>
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從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選擇并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p>
而且,以上2項所得,都必須于每個月的15日前,向稅務機關申報,否則當違規處理。
02、實發工資的人員、薪金是否合理合法
舉例:A公司給非本公司的員工發“巨額工資”,這種操作肯定是違背真實原則的,有很多老板想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公轉私,實則是馬失前蹄,搬磚砸腳。
關于工資表上的人員,應遵循這些原則:
?、賳T工真實在職。
②不虛構企業名冊。
③不造假“亂發工資”。
關于工資表上的薪金,應遵循這些原則:
①實際發放的薪金符合當地行業標準以及該地區的就業水平。
②企業在一定時間內,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均衡、固定的。
③工資薪金若有調整,則應按照有序進行的原則發生。
④企業對發放的工資薪金,已經依法履行個稅義務。
⑤不以減稅、逃稅為目發放工資薪金。
03、年終獎金計稅
除了正常的工資薪金以外,每年年底還會發放“年終獎”,每個員工情況又不同,所以,如果給滿足發放獎金條件的員工發放年終獎,可以采?。嚎偨痤~/12個月=最終獎金,這種形式來計算,并按照適用稅率計稅繳稅。(注意,此方式,每年只允許采用一次,過多也容易成為稅務稽查的對象!)
看到這,老板和財務們都肯定會忍不住說聲:太難了!但在實踐中,想合理、正確、合法地處理公司工資表,也并非一件難事。嚴記以下幾點,保證你以后的工資表都會做得漂漂亮亮!
(1)合理制定員工月薪和年終獎金
(2)合理規劃福利代替津貼
(3)合理安排公司的合作,代替提成、傭金等
二、切勿以這些形式下發工資!
是不是感覺只要弄清楚以上那些就可以談笑風生了?還不夠全面!財務人員除了要知道稅務機關在核查工資表時會關注哪方面問題,同時在自己實際操作中,學問也是非常多。
舉例:使用現金或其他有價證券的形式發放工資、給員工各種補貼而不進行申報、大量使用0申報這種玩法、刻意去混淆勞務工和臨時工的概念(尤其是建筑行業,查的更嚴!)、故意找發票抵稅……
確實,套路很多,但你也別忘了:“一山還有一山高”,稅務機關的稽查手段已經也不是十八線水平了,按規章、按制度去真實申報,才是完美做法!
三、合理避稅,建議掌握!
條條道路通羅馬,稅務機關也并非大家想象的“鐵面無私”,在大家的實際工作中,還是有很多合理、合法的方式能進行個稅抵扣的。小編都幫大家整理好了,按需選擇,總有一種能幫到你的哦~
1、差旅費操作
差旅費每個員工限額是200元、餐費補助也是200元,所以凡因出差而產生的差旅費,部分地區是不計稅費的(但這點要根據當地政策來)
2、離職員工處理
離職員工有離職補償金事項,可以按當地員工平均工資的3倍以內免收個稅!
3、通訊費
每人每月不超過300元的標準,但需要具備合法憑證,也可免收個稅!
4、提高五險一金的額度
這種操作就比較凡爾賽,適用于收入高的情況。可以將社保、公積金的額度提到最高,當然,你交的錢最后還是歸于你口袋,等退休了以后,可以領取的高額的退休金額。
5、大筆收入,分批次發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可以將原本一次性大筆的勞務所得,與員工協商并經得同意后,采用分批次、小金額的形式發放,也能起到節稅效果。
講了這么多,還是想提醒下各位:千萬不要以身試法,要堅定自己心中的那道“紅線”,工資表事小,違規事大。
本文為財稅智囊團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金會計。
會計網所有內容信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820538167。
滬公網安備 31010902002985號,滬ICP備19018407號-2, CopyRight ? 1996-2024 kuaiji.com 會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