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家就稅改方面可謂動作頗多,財務做賬的時候需要學習搞懂法律和公文。但法規政策條文用辭嚴謹,不熟悉的會計會理解有誤。例如,有的是免征稅項目、有的叫不征稅項目,甚至有的稅額收0%。會計新人會想:“免稅?不征稅?這不都是一樣嗎?”其實,免征稅、不征稅、零稅率看上去雖然很像,但本質上卻是大相徑庭的。
免稅是對屬于某稅種征收范圍的部分項目暫不予以征稅。如在個稅計算中,免稅額為每年6萬,平均到每個月為5000元,就是平時大家喜歡說的起征點。
還有個稅法中某些特定的收入也能享受免征個稅,如獲得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能免征個稅。這是在新個稅發第四條明文規定的。對于個稅的征收,企業招聘外籍員工在境外工作,一般屬于非居民個人,其取得所得屬于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一般不在境內繳稅。增值稅是對商品或勞務在流轉發生時增加的額進行計稅征收的,但有一些情況發生的增值并不是征收增值稅的范圍,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中列出了5種。就像存款利息,這并不是企業營利性活動中帶來的增值額,不具有納稅義務,也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組成部分。是指該稅種征收稅率為0,如增值稅就有0%的稅率,這是法規中規定的。意味著該應稅產品或勞務在銷售發生時,產生的增值部分征收的增值稅為0。雖然三者在稅務結果是相似的,但它們的本質不同,導致在稅務處理環節也有所區別,我們來認識一下三者的區別。1、企業所得的“收入總額”包含了不征稅和免稅,在計算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時,應把不征稅和免稅部分的收入額扣除。應納稅所得額=年度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年度虧損2、在企業全部的所得額中,部分收入不列入征稅范圍就屬于不征稅所得。有的部分應列入征稅范圍,但在國家給予優惠政策期間可以免征稅,但政策結束可能恢復征稅,則屬于免稅所得。3、兩者在企業所得中對應的費用、折舊、攤銷的稅前處理不同。不征稅收入對應的不能進行稅前扣除,而免征稅部分對應的費用、折舊、攤銷一般可以進行稅前扣除。1、最典型的零稅率,是增值稅中適用0%的出口產品。納稅人銷售出口這些產品或勞務時征收的增值稅為0%,而且可以退還前面環節已納的增值稅額。但只有一般納稅人企業充分享受零稅率的福利,即享受零增值稅還可抵扣進項稅、可退稅的福利。但納稅人用簡易計稅的話,銷售貨物或者服務和無形資產,則只能享受0%增值稅,不能抵和退。2、零稅率和免稅都屬于納稅范圍,不需要繳納本環節增值稅的銷項稅額,但零稅率不等于免稅。免稅是稅收優惠,需要審批或備案,零稅率不需要。出口零稅率是合法合規的征稅比例,可以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選擇0%稅率。一般納稅人企業銷售零稅率的貨物,可退還以前各環節已納增值稅額,而出口免稅貨物就不退還以前環節已納增值稅額。對于征收環節出現的不征稅、免稅、零稅率,開發票時也有不征稅發票、免稅發票和零稅率發票。不征稅發票。在《商品和服務稅收分類與編碼(試行)》中規定“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征稅項目”,這是納稅人收款時并沒有發生銷售行為的時候開出的發票。具體只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零稅率發票,就是應稅產品或者應稅勞務適用零稅率,納稅人開局增值稅發票時在稅率一欄選擇0%。免稅發票,納稅人銷售的應稅產品或者提供的應稅勞務能享受免稅政策時,開具發票可在稅率選擇“免稅”或者“***”的符號。但這種情況不能開專票。好了,說了這么多不征、免征、零稅率的知識,你看暈了嗎?沒暈的,證明你頭腦清晰,棒棒的,看暈的,說明你是正常普通小會計。本文為財稅智囊團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阿湯。如需引用或轉載,請留言授權,并務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