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壞賬損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不,馬上就到年底了,肯定有很多會計在財產清查過程中發現了壞賬,但是遇到收不回來的壞賬都能稅前扣除嗎?該怎么做賬呢?
情況一:A公司與B公司合作產生經濟交易,與B公司達成協議,貨款5萬,分期支付。但由于B公司經營不善破產了,且清算的財產不足以償還A公司這筆錢;
情況二:A公司倉庫里放了大批存貨,某天夜黑風高起火了,存貨被燒,這批被毀的存貨對于A公司來說肯定是屬于損失了;
情況三:A公司買了大批的生活用品作為給全體員工的福利,不料運輸車輛起火,全部用品都被燒了,這對于公司來說也是一筆損失。
一、壞賬損失可稅前扣除的情形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只要企業實際發生了合理支出,只要這筆支出跟你企業取得收入有關的,都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時候扣除,不管這筆支出是稅費、費用或者是成本。按這個規定就可以知道,只要是跟企業取得收入有關的壞賬損失,也是可以稅前扣除的。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的規定,所謂損失,舉例來說就是:①財產清查過程中發現固定資產和存貨賬實不符,出現盤虧;②固定資產或存貨發生報廢;③財產轉讓過程中發生了損失;④其他情況的損失,比如出現呆賬,對方拖了幾年死活不還錢。
但以上四種情況的損失還要判斷是否跟企業取得收入有關。在《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文件提及了更明確的應收、預付賬款可作為壞賬損失稅前扣除的情況:
《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對于應收賬款作為壞賬損失也有規定:
回到開頭那三種情況:
情況一是可以稅前扣除的,A公司這筆應收賬款符合上述《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里債務人破產且無力償還的情況;
情況二中,A公司這批存貨被燒屬于管理不善,是損失,但是不屬于壞賬,應該計入營業外支出;
情況三中,貨物損毀,沒有實現職工福利,這是企業的損失,但也不是壞賬。后兩種情況都是扣除賠償后確認營業外支出,申報報備,稅務認定批準后可以稅前抵扣。
二、壞賬損失稅前扣除該準備什么資料?
想要稅前扣除,就得拿出證據向稅務機關證明這筆損失“實際發生了”且“符合扣除的條件”。
1. 這筆損失是由于債務人公司已無力經營或者出問題才導致的,你得準備好跟對方公司的交易合同或協議說明、法院判決的對方公司破產清算或者能證明對方公司無力經營的官方公告、相關部門給予對方公司吊銷營業執照或注銷(影響其繼續營業獲得收入)的證明,等等,如果是債務重組導致的,要準備相關重組協議及債務人的收益納稅情況說明;
2. 這筆損失是由于債務人的問題導致的,你要準備跟對方公司的交易合同或協議說明、債務人失蹤或死亡等證明;
3. 這筆損失是屬于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你要準備號跟對方公司的交易合同或協議說明、債務人的受災情況說明、己方的放棄債權申明等等。
4. 這筆損失是己方因素造成的,比如是內部員工保管不當的導致現金損失的,要準備現金保管人簽名確認的現金盤點表及損失核準文件、責任認定及賠償情況說明,比如涉及犯罪的,要準備司法機關出具的相關證明材料,比如發現了假幣造成了損失,要準備金融機構出具的假幣收繳證明,等等。
此外,公司還可以準備一份書面聲明,內容包括公司對這筆損失的審批意見、損失金額、準備了哪些證據、是怎么形成損失的、為挽回損失做了什么措施、有哪些改進措施等等。
以上跟損失有關的資料,都是由企業留存備查,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資產損失時,填報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即可。
三、壞賬損失的賬務處理
以文章開頭情況一來說:
計提壞賬準備:
借:信用減值損失
貸:壞賬準備
確認壞賬損失時:
借: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
如果出乎意料,A公司還能從B公司收回這筆錢,那么:
借:應收賬款
貸:壞賬準備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以后各期計提或沖減壞賬準備:
借:信用減值損失
貸:壞賬準備
借:壞賬準備
貸:信用減值損失
注意:應收賬款屬于金融資產,根據《企業 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2017年)應用指南,應收賬款發生的壞賬準備應通過“信用減值損失”科目核算,不再通過“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核算。現在初級會計考試中,有關信用減值損失核算的涉及只有應收賬款一項資產減值,其他資產減值的仍用資產減值損失。
最后
總有會計把壞賬和其他損失弄混,希望看完今天這篇文章的你心中有所區分,不要做錯賬啦。那么,你公司都有過哪些壞賬呢?對于壞賬你還有什么想問的呢?
本文為大叔說會計(ID:kuaijidashu)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lolo。如需引用或轉載,請留言授權,并務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叔說會計 保留所有權利。
會計網所有內容信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820538167。
滬公網安備 31010902002985號,滬ICP備19018407號-2, CopyRight ? 1996-2024 kuaiji.com 會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